导航:首页 > 体育活动 > 体育运动的环境

体育运动的环境

发布时间:2020-11-24 06:31:59

『壹』 简述环境卫生与运动的关系有哪些

体育卫生是指为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目的,改善和创造合乎生理要求的体育锻炼条件和环境所应采取的卫生措施和要求。违反体育卫生原则和要求而盲目地进行体育锻炼,不但不能起到良好的锻炼效果,而且会导致各种运动伤病,损害人体健康。
一、运动环境卫生
人体在进行体育活动时,体内物质代谢增强,与环境的关系更加密切,受环境的影响就会更大。因此,要获得强身健体、防治疾病的锻炼效果,就必须注意运动环境的卫生。
1、体育活动时应注意空气的卫生状况
由于进行体育活动时,体内代谢加强,肺通气量增加,若空气中含有有害成分,运动时吸入体内的有害物质就比平时多的多,对身体的危害更大。因此,应当选择空气清新没有空气污染的地方进行锻炼。
(1)若在有废气排出的工厂附近,则应在工厂的上风侧进行运动。
(2)在城市中心,则应避开上午和下午交通最繁忙的时间,因为此时汽车排出的废气最多,交通干道两旁20m内的空气都会受到较重的污染。
(3)不应在人数较多,通风换气不充分的体育馆或密闭的室内进行体育锻炼,由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过多,可使人头晕、运动能力下降,产生对人体的不良影响。
(4)不应在雾中进行体育活动,空气中的水气形成雾,雾中多含有尖埃、细菌和有害物质,对身体健康有不良影响。
2、气温、气湿的变化与体育锻炼
(1)在高温环境下运动产生的热量会蓄积在体内而使体温升高,一旦中枢神经的温度升高,就可能引起一系列的机能失调,甚至死亡。同时由于机体以大量出汗来增加蒸发散热,体内大量水分和无机盐的丢失,可引起脱水和热痉挛等病症。
(2)气温过低可使肌肉僵硬,粘滞性提高,因而容易造成运动损伤。还会造成机体的局部冻伤或全身体温降低,当大脑温度下降时,可发生意识丧失、甚至死亡。老年人和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应注意减少在低温下活动,避免心血管疾病的发作。进行一般体育活动时的适宜气温为15℃左右,进行马拉松跑等大负荷运动时的适宜气温为10℃左右。
(3)室外运动时,要避免强烈日光过度照射,防止紫外线和红外线对人的损害。过量照射紫外线可使局部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充血,使表皮细胞破坏,释放出组织胺类物质,增进血管通透性,使皮肤发红和水肿,出现红斑;过量紫外线照射还可以引起光照性皮炎、光照性眼炎、头痛、头晕、体温升高、精神异常等症状。
3、运动场地卫生
体育活动的场地不能过于狭窄,球场或跑道周围应留有一定的余地。运动场地应无碎石杂物,木制地板应平坦坚固,没有木刺和裂缝,场地过硬、过软或过滑,不符合体育活动的要求,就会影响运动能力的发挥,并有可能造成意外的伤害事故。体育场馆的通风状况要好,保持恒温和空气新鲜。室外运动场地周围应无空气污染。室内或夜间的场地采光和照明要充足,光线要柔和、均匀、不眩目,有利于提高运动成绩和避免发生运动损伤。
此外,运动环境中的场地或水质要清洁,土壤或水中不应含有较多致病菌。否则,当人体与其直接接触时,特别是皮肤有破损的情况下,很容易受到病菌感染,发生伤口化脓或粘膜发炎等病症。
4、运动服装与器材卫生
运动服装应符合运动项目要求,并具有透气性、吸湿性,既有利于身体活动,又能防止运动创伤,越野跑及马拉松比赛时最好穿旧鞋及旧运动服,防止发生足部水泡和皮肤擦伤。在炎热的夏季,运动服装应通气、质轻、宽松和色淡。在冬季,室外运动服装既要保暖,又不防碍动作的完成。运动后潮湿的运动服装应立即换掉,以免受凉感冒。

『贰』 体育环境指的什么

体育体系的建设和体育环境以及适宜的教学手段 ,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能力、习惯。这是终身体育教育在大学得以实施的保障。

『叁』 高原环境对人体体育运动有何影响

高原训练是指有目的、有地将运动员组织到具有适宜海拔高度的地区,进行定期的专项运动训练的方法[1]。国内外训练工作者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注意到,生活在高原地区的运动员具有较高的耐久力。因此高原训练得到国内外体育界的普遍重视[2],同时高原训练的方法也不断改进,并采取了一些新的训练手段及模拟训练方法(如:高住低练训练法、间歇性低氧训练、低压氧仓训练、呼吸低氧混合气体、模拟高原训练场馆、可调氧分压式睡仓等)。参与高原训练的项目已由原来的一些主要耐力运动项目,如中长跑[3]、竞走[4]、自行车[5]等,发展到几乎所有的奥运会项目。因此,高原训练仍是目前体育科研中的一大研究热点。
1高原训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机制
高原训练对机体产生的生理反应是极其复杂的,并且存在着不同的适应规律。一般认为,人在高原低氧条件下,红细胞生成增多,呼吸循环功能增强是机体在该条件下进行的生理性代偿的基本方式,而循环功能的增强是这种代偿反应最重要的表现,机体通过神经反射和高层次神经中枢的调节、控制作用使心输出量和循环血容量增加,补偿细胞内降低了的氧含量,从而提高耐受缺氧的能力,适应恶劣的低氧环境,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6]。
从目前的研究结果分析,高原训练对有氧代谢能力的提高有积极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高原训练可改善心脏功能及提高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水平,有利于氧的传送;同时,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酸浓度增加及骨骼肌毛细血管数量和形态的改善,有利于氧的释放和弥散,从而导致机体的V[,o[,2]max]增加。另外,高原训练可使骨骼肌线粒体氧化酶活性升高,导致机体利用氧的能力及氧化磷酸化能力增加。以上综合作用使机体的有氧代谢能力得到提高[1]。
1.1高原训练对红细胞的影响机制
1.1.1高原训练使机体出现一系列代偿性反应
由于高原自然环境相对缺氧,导致机体出现一系列代偿性反应。首先缺氧较早的反应是红细胞生成素增加,刺激骨髓造血组织释放大量的红细胞,使血红蛋白值增加,以便携带和运送更多的氧气到体内各组织,适应机体的需氧量,所以,高原训练期间最直接最重要的指标是血红蛋白。我国中长跑、游泳、自行车、滑冰等项目多年来高原训练的实践表明,高原训练期间,运动员晨脉下降,血红蛋白增多,乳酸曲线右移值逐周递减,笔者跟随甘肃中长跑、自行车队高原训练期间对运动员主要生理指标的探测也证明了这一点。血红蛋白值的增加,并不是呈直线的,而是呈螺旋状的,总的趋势上升,但随着强度的加大而间或下降[7]。
1.1.2高原训练影响红细胞的因素
研究表明,高原可导致机体红细胞(RBC)和血红蛋白(Hb)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关于高原训练期间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并不一致[8]。冯连世[9]等通过系统观察高原训练期间优秀中长跑运动员血清EPO、RBC、Hb、网织红细胞(RC)及血球压(HCT)的变化规律,探讨高原训练对红细胞生成的作用,为科学地进行高原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1.1.2.1高原训练缺氧与EPOEPO是一种调节红系祖细胞生成的激素,其血清浓度随血氧含量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改变,以维持机体在低氧或高氧环境中正常的生理功能,但当它的血氧浓度过高或过低时,会引起红细胞增多或红细胞生成不足。研究表明,只要血氧浓度下降持续4小时以上,就会刺激体内EPO合成的数量增加,继之血液中EPO浓度增加,血红蛋白浓度和血细胞压积增高[10]。当机体处于缺氧状态下,血中EPO浓度会急剧上升,甚至超过正常基线1000倍以上,但这种变化只在缺氧时间超过4小时以上时才会发生。
1.1.2.2高原环境与红细胞生成红细胞生成增加,通过网织红细胞(RC)数量的增加,血清铁和铁蛋白的减少得以表现[11]。与单纯地在高原上不参加训练的安静组相比,高原训练似乎更能促进红细胞的生成。研究发现,在中等海拔训练和久居高原上不参加训练的安静组之间,前者的RC明显增加。这表明缺氧和运动这两种刺激是分别起作用的,红细胞生成的促进因素不仅只与缺氧程度有关。另外,在升到海拔4000m高度的过程中Hb浓度会直线上升,当EPO的活性和血氧饱和度降到低于60%时,Hb浓度又显著降低[12]。
1.1.3高原训练与2,3-二磷酸甘油酸
高原训练可增加红细胞的生成,从而提高红细胞的更新率,使幼稚红细胞的数量稳定,由于幼稚红细胞更易变形,运氧到工作肌的效率比老细胞更高,所以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就会提高,这可部分地归因于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浓度在幼稚红细胞中较高,它使收缩肌存在部分氧压时,血红蛋白对氧的吸引力下降,提高了血红蛋白释放氧的能力,从而使肌体获得更多的氧。高原训练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提高红细胞中2,3-DPG水平,以弥补红细胞的破坏对运动能力所产生的负面影响[9]。
1.2高原训练与线粒体
1.2.1低氧对线粒体的影响
低氧及在Ca[2+]存在的条件下,可激活黄嘌呤氧化酶作用于次黄嘌呤的反应,分子氧单电子还原为超氧自由基,并引发线粒体膜过氧化反应而损害呼吸氧化磷酸化[13]。研究指出[14],长期高原缺氧导致骨骼肌横断面和线粒体明显下降。通过适宜的高原训练,促进了氧运输系统的改善,增加毛细血管分布和线粒体的数量和体积,提高了氧化酶的活性等[9]。
1.2.2高原训练与苹果酸脱氧酶(MDH)
MDH是机体有氧代谢途径中的催化酶之一,它是线粒体基质的标志酶。实验表明,有训练者MDH活性的提高与SDH(琥珀酸脱氢酶)活性的提高是一致的,均表示有氧氧化能力的提高,所以选用MDH作为有氧氧化途径中酶的代表,以反映机体有氧氧化能力。研究指出[15],模拟不同海拔高度进行1周耐力训练后,平原效应期间,大鼠腓肠肌有氧代谢能力的变化趋为:第1周MDH活性下降,第2周显著回升。其中,2000m组MDH活性变化较稳定,且第2周MDH活性提高,并显著高于平原训练的对照组,表明高原训练有利于提高线粒体的活性。
1.3高原训练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1.3.1高原训练对心脏的影响
心电图对高原训练运动员心电图的研究[5]发现,高原训练期间及返回平原后运动员左右心室电图压均较比上高原前显著增加,可能是缺氧环境下训练负荷使心室容积负荷增加,是心脏代偿适应的结果。另外,经高原训练后,运动员普遍呈窦性心动过缓,这种倾向更为明显[4]。
心率李桦等对中日竞走运动员在高原训练的运动员进行一系列生理测试,结果表明:高原训练后期心率明显低于高原训练前期。运动中的最高心率在高原及平原均达到通常公认的极限下负荷(180次/分)的心率水平[4]。
血清CK、LDH及其同工酶高原训练期间,血清LDH[,1]/LDH[,2]及CK-MB值升高,而CK-MM值却有所下降,说明高原训练对骨骼肌和心肌的刺激方式有所不同。高原训练可增加心脏的负担,但可减轻骨骼肌的损伤程度[16]。
1.3.2高原训练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低氧与肺血管结构重建肺血管结构重建是指肺血管壁细胞和细胞外基质因低氧、高血流剪切力和炎症等损伤因子发生的血管结构改变。肺血管壁的内皮细胞(EC)、平滑肌细胞(SMC)和成纤维细胞(FIB)的增殖、分化和细胞外基质合成增多与堆积等变化是肺血管结构成分对缺氧刺激的反应。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的合成增多、降解减少是肺动脉壁增厚和顺应性降低的代偿性反应[17]。
肺通气功能刘海平[18]等通过对9名世居高原的运动员从高原下平原训练期间肺通气功能的测试发现,在平原第9天左右,肺功能处于良好状态,在通常指标的变化图上,出现了一个较高的峰值,表明肺通气功能有所加强。
最大摄氧量对高原的效应许多学者众说纷纭,如Buskir E R[19]等认为低氧训练可增加平原时最大吸氧量(V[,o[,2]max]),但Saltin B[20]等研究表明,自行车运动员在海拔2300米高原训练后V[,o[,2]max]却下降。缪素坤等[5]研究发现,高原训练两周后,V[,o[,2]max]绝对值和相对值较平原分别下降,返回平原2周后,V[,o[,2]max]较平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最大功率明显提高。
缓冲系统运动员初到高原,缓冲系统偏酸。到了后期脱离了偏酸状态,说明通过高原训练缓冲系统的能力有所提高[4]。
1.4高原训练对血乳酸的影响
高原训练后期与前期相比,乳酸代谢明显改善,血乳酸—速度曲线右移[4]。还表现在以相同强度运动时,高原的乳酸值明显高于平原,以及高原训练后乳酸浓度下降,逐渐接近平原安静值。推测原因可能是:(1)乳酸的生成延迟;(2)乳酸的消除能力增强;(3)缓冲系统功能提高[4]。
2小结
高原训练的效果受运动员的训练水平、运动量和运动强度、训练时间长短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有关高原训练的研究结果,会有许多分歧和争议。在机体对高原训练的生理适应研究中,EPO的变化规律及其适应机制、红细胞升高的机理、蛋白质的代谢特点及激素的变化与调节,高原训练的营养与恢复等问题,仍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肆』 体育运动对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有什么用

有用:抵抗力,体力,速度,耐力,灵敏,反应…都比常人强

『伍』 户外体育活动区环境怎么创设

一、合理设置区域在开展户外体育区域活动之前,教师要对活动场地作全面规划:准备开设哪些活动区,应设在哪个具体位置,需多大空间,对周围环境有怎样的要求,等等。
根据幼儿体育活动的动作技能要求和活动材料的性质,我们将户外场地分为6个区域:投掷区、钻爬区、平衡区、小车区、球类区、一物多玩区。在投掷区,幼儿可以利用飞盘、飞镖等游戏材料练习掷远和掷准;在钻爬区,幼儿可以练习不同的钻爬动作;在平衡区,幼儿可以通过独木桥、跷跷板、梅花桩等进行平衡练习;在小车区,幼儿可以利用滑板车、小自行车等进行接力比赛,提高动作协调性;在球类区,幼儿可以练习滚球、拍球等多种技能;在一物多玩区,幼儿可以自主选择、组合多种材料,创造新的玩法。
在规划活动场地时,我们既要考虑各区域活动的性质和要求,又要充分考虑安全因素。我们将投掷区设置在场地边缘,并留出较大的区域空间,以此控制投掷方向,保持安全距离。钻爬区和平衡区对运动空间的要求都不高,且两种活动有较大的关联,因此可将这两个区域设于相邻的位置。小车区与球类区运动量大,且都需要较大的运动空间,宜分隔一段距离,以避免相互干扰。一物多玩区需有较大的弹性化空间,以满足幼儿各种自创游戏的需要。合理的区域设置是保障各区域活动有序进行的前提。
在设置区域活动内容及场地时,教师需注意以下问题:1.区域数量及区域空间的设置需根据活动场地大小灵活安排。若户外场地不大,可考虑将活动性质相近的区域合并。2.应考虑各区域活动内容和性质的合理搭配,既要有运动量较大的活动区。也要有运动量较小的活动区,既要有练习基本动作技能的活动区,也要有发展综合运动素质的活动区。3.各区域应具有明显的标志和确定的活动范围,便于幼儿选择区域。
二、有效投放材料1提供丰富、有趣的材料,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我们为各个区域的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不但保证每个幼儿都有活动材料,而且让幼儿有自主选择的机会。在投掷区,有飞盘、沙包等用来练习掷远,有飞镖配靶子、篮球配篮筐、套圈配立竿等用来练习掷准,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由选择。在钻爬区,练习钻的器材有钻圈、“山洞”、滚桶等,练习爬的器材有软垫、爬网、攀岩等,不同的器材可以练习不同的钻爬动作。在平衡区,有独木桥、跷跷板、半月摇、高跷、平衡木、梅花桩等供幼儿练习平衡。小车区内则有滑板车、双人踩车、单人踩车、小自行车、小推车等,对幼儿动作技能的要求各不相同。球类区有滚球、羊角球、皮球、保龄球、高尔夫球等,玩法各异。在一物多玩区,我们提供的多是一些低结构材料,如绳子、报纸、瓶子、罐子、塑料棍、软棍、轮胎、布袋、毽子、呼啦圈等,鼓励幼儿自主选择、大胆创新。如,在玩呼啦圈时,幼儿可以利用腰、手臂、腿等多个部位转动呼啦圈,也可以用呼啦圈来玩“跳门槛”游戏,可以尝试让呼啦圈在地上滚起来,还可以用呼啦圈玩“开火车”游戏。一种器材的多种玩法促使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从而在锻炼的同时促进了幼儿创新思维的发展。
幼儿生活中的许多废旧物品也可以作为区域活动的材料。如,幼儿从家里带来的大小各异的易拉罐又结实又好看。有的幼儿想到用它们做“梅花桩”,有的幼儿尝试把它们变成高跷,有的幼儿认为可以把它们改造成拉力器,还有的提出直接拿它们做趣味接力赛跑道上的障碍物……我们支持幼儿的创意,帮助他们实现愿望,幼儿游戏的兴致更高了。我们还帮助幼儿制作了许多有趣的游戏材料,如“神奇飞碟”,幼儿可拿来玩抛接游戏,也可以拿来夹在两条腿中间跳、顶在头上走,还可以作为障碍物玩间隔跳、障碍跑等,锻炼了幼儿多方面能力。又如,用粗布缝制的大袋子,幼儿可用来学袋鼠跳、学毛毛虫爬,还可以迎风奔跑模拟放风筝,幼儿很感兴趣。
我们还会根据场地和材料的特点以情境化的游戏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如在练习投掷动作时,我们组织了“战胜大灰狼”的游戏,游戏中沙包成了“弹药”,而大灰狼头像则成了“靶心”,这使幼儿为了打中大灰狼而主动调整自己的投掷动作,积极投入到活动中。
2提供层次性的材料,满足不同能力幼儿的需求教师要根据运动的目标投放适宜的材料,让每个幼儿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水平的活动材料。因此,材料的投放应具有层次性,以满足不同能力幼儿的需求。如在投掷区的投篮活动中。篮筐有高低、大小之分,呈现出不同的难易层次。在平衡区“搭桥过河”游戏中,我们为幼儿提供大小、高低、宽窄不同的搭桥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与能力水平自主选择材料搭“桥”。这样,能力弱的幼儿有了体验成功的机会,增强了自信,而能力强的幼儿获得了挑战自我的机会,维持了对活动的兴趣,他们都能在原来基础上获得发展。
3不断变换和调整材料任何材料若投放后长期不变,就会使幼儿的兴趣慢慢消退。因此,我们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随时变换和调整材料。我们可以引导幼儿用同样的材料创造新的游戏,也可以引导幼儿将原先的多种材料搭配组合后变成新的活动材料,还可以添加一些辅助材料甚至用新的材料替换原来的材料。投放材料时,我们还应考虑季节的变换。在春夏两季,我们宜提供运动量较小的活动材料,如拉力器、沙袋等;在秋冬两季,我们可提供运动量大的活动材料,如蹦蹦球、呼啦圈等。
三、利用环境引导幼儿有序活动我们合理利用环境中的标志物和音乐的暗示作用,引导幼儿建立良好的规则意识,保障活动的有序进行。
每个区域均有文字或形象标识,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标识选择区域。由于户外活动区同时有好几个班的幼儿在一起活动,各班教师会选择其中一个区域指导幼儿开展活动,这样,每个区域至少有一名教师。教师会根据活动内容的要求和材料的数量限定参加该区域活动的人数。当人数达到限额时,教师就在区域标识旁插上一面红旗,提示幼儿“人数已满,请另选区域参加活动”,引导幼儿自动调整。
我们还以固定的乐曲为信号确保活动有序进行。当播放充满动感、节奏鲜明的乐曲时,幼儿就知道要随着音乐进行热身运动了。当幼儿在游戏时,我们会播放幼儿熟悉的、欢快的歌曲作为背景音乐,营造轻松愉快的运动氛围。在活动时段中点,一首轻快、跳跃的乐曲提示幼儿可以重新选择活动区域(若不想换区,仍可在原区域中活动),并要求幼儿在这段音乐结束前换好区域。节奏紧凑的音乐提示幼儿快速收拾活动器材,并迅速到规定的场地集合。

『陆』 体育环境如何对人体形态结构发展产生影响

体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总文化的组成部分。体育既是教育的一环,又是生活的一环,是属于人的社会生活条件,因此,它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1、促进人脑清醒、思维敏捷

体育活动能促使中枢神经系统及其主导部分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增强,抑制加强,从而改善神经过程的均衡性和灵活性,提高大脑分析综合能力。

2、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心脏功能

进行体育活动加速血液循环,以适应肌肉活动的需要,这样就能从结构上和功能上改善心血管系统。经常从事运动,能使心脏产生工作性肥大,心肌增厚,收缩有力,心搏徐缓,血容量增大,这就大大减轻了心脏的负担,心率和血压变化比一般人小,表现出心脏工作的“节省化”现象。

3、改善呼吸系统功能

呼吸是重要的的生命现象, 肺是呼吸系统的重要器官,具有气体交换的功能,经常运动能使呼吸肌发达,呼吸慢而深,每次吸进氧气较多,每分钟只要呼吸8-12次,就能满足机体需要。运动可使人体更多肺泡参与工作,使肺泡富有弹性,可增加肺活量。

4、促进骨骼肌肉的生长发育

适当体育活动能为骨骼和肌肉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促进肌纤维变粗,肌肉组织有力,促进骨骼生长,骨密质增厚,提高抗弯、抗压、抗折能力。

5、调节心理,使人朝气蓬勃,充满活力

从事体育活动,特别是从事那些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项目,能使人产生一种非常美妙的情感体验,心情舒畅,精神愉快。由于运动的激励还可以增强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添生活情趣。运动还能调整人们某些不健康心理和不良情绪,如消除情绪的沮丧和消沉。

6、提高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从事体育运动能提高人体应变能力,使人善于应付各种复杂多变的环境。因为经常锻炼,大脑皮层对各种刺激的分析综合能力强,感觉敏锐、视野开阔、判断空间、时间和体位能力增强,因而能判断准确,反应灵敏。同时由于经常在严寒和炎热环境中运动,可以提高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增强身体对气温急剧变化的适应能力。

7、增强机体免疫能力

经常运动可使白血球数量增加、活性增强,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可以使中老年人保持充沛精力和旺盛生命力,延缓老化过程,健康长寿。

运动养生的意义

动物学家发现,大象在野外生活可活到200岁,一旦被俘获,关进动物园,尽管生活条件比野外好得多,却活不到80岁;野兔平均可活15年,而自幼养在笼内过着“优越”生活的家兔,平均寿命才4~5年;野猪的寿命也比家猪长一倍。那么,为什么野生动物比家养动物寿命长呢?重要的一条是野生动物为了寻食、自卫、避敌、摆脱恶劣气候的侵害,经常要东奔西跑,身体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体质变得越来越好,寿命自然比家养动物长了。同样,人也是如此,经常参加体育运动锻炼的人,寿命就长。这说明一个道理:运动是健康长寿之本。其理论依据,主要有以下几点:

1.动以养形

《寿世保元》说:“养生之道,不欲食后便卧及终日稳坐,皆能凝结气血,久则损寿。”说明运动能够促进气血畅达,增强抗御病邪能力,提高生命力,故著名医家张子和强调“惟以血气流通为贵。”人体运动主要围绕肩、腰、髋、膝、踝等关节来进行,且每一处关节部分布有若干肌群,经常运动,既能消除脂肪,又增强了肌肉的力量。此外,经常从事体育锻炼,还可提高青少年的身高和其他生理功。

2.运动可增强脾胃功能

华佗指出:“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说明运动有强健脾胃的功能,促进饮食的消化输布。而脾胃健旺,气血生化之源充足,才能健康长寿。

3.运动可加强心脏功能

国外有个心脏病学研究所,曾对20~30岁的健康男子做过一个缺乏运动对身体影响的试验。他们把试验对象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规定试验对象连续20个昼夜躺在床上,不准坐起、站立或在床上运动。对照组也连续20个昼夜躺在床上,但允许每天在床上设置的专门器械上锻炼4次。当试验进行了3~5天时,试验组的人纷纷诉说背部肌肉酸痛、食欲不振,发生便秘;20个昼夜过后,肌肉开始萎缩,肌力极度衰退,不少人从床上一站起来就头晕目眩,心跳加速,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到危险程度,有的竟处于昏厥状态,与试验前对比,心脏功能平均下降70%,起床后,连上楼这样简单活动几乎都无法完成。但对照组的情况全然不同,他们仍保持了试验前的工作能力与机能水平。另据对哈佛大学17000名毕业生普查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经常进行积极的运动,可使心脏病发作的危险性减少35%

4.运动能增加肺的功能

经常锻炼的人,胸围呼吸差能达到9~16厘米,而很少锻炼的人,胸围呼吸差只有5~8厘米;一般人的肺活量是3500毫升左右,常锻炼的人,由于肺脏弹性大大增加,呼吸肌力量也增大,故肺活量比常人大1000毫升左右。此外,运动又可使呼吸加深,提高呼吸效率,常锻炼的人每分钟可减为8~12次,而一般人为12~16次,其好处在于能使呼吸肌有较多的休息时间。一般人由于呼吸浅,每次呼吸量只有300毫升左右,而运动员则可达600毫升。还有,经常运动锻炼,又可增强卫外功能,适应气候变化,从而有助于预防呼吸道疾病。

5.运动能提高肾脏的功能

这是因为运动使新陈代谢旺盛,代谢废物大部分通过肾脏排泻活动,使肾机能得到很大锻炼。中医认为肾主骨,不少中老年人常见的骨质脱钙、骨质增生、关节挛缩等疾病,也可通过经常的锻炼,而得以预防。

6.运动使人精神愉快

体育运动可促使脑血循环,改善大脑细胞的氧气和营养供应,延缓中枢神经细胞的衰老过程,提高其工作效率。尤其是轻松的运动,可以缓和神经肌肉的紧张,收到放松镇静的效果,对神经官能症、情绪抑郁、失眠、高血压等,都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正如美国医生怀待所说:“运动是世界上最好的安定剂”。近年来神经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已经证明,肌肉紧张与人的情绪状态有密切关系。不愉快的情绪通常和骨骼肌肉及内脏肌肉绷紧的现象同时产生,而体育运动,能使肌肉在一张一弛的条件下逐渐放松,有利于解除肌肉的紧张状态,减少不良情绪的发生。
一、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

『柒』 冷空气环境进行体育运动注意对服装有什么要求

1. 多穿几层。

在温度、风俗和其他条件发生变化时,你可以穿上或脱下几层来适应变化。

2. 内衣要有很高的透气性。

内衣是紧贴你的皮肤的那层衣物。这层应该是技术含量很高的聚酯纤维(涤纶),它可以让汗迅速地向外排。市场上有很多这类产品。这类产品最主要的功能就是防止在冬季跑步的时候过多的汗集结在你的身体周围(如果你穿棉织品,这种事就会经常发生)。汗在身体周围积累的过多会在气温下降和风速加大的情况下,一旦你速度慢下来或者开始步行恢复,就会让你感觉很冷。

3. 第二层透气织物编织的要松(比如羊毛或类似纤维的织物).

通常你只在最冷的日子才需要穿上这一层衣物,羊毛会在你的内衣和外套之间建立一个额外的隔绝层。

4. 穿一件抗风防水材料制成的透气的外套。

抗风非常重要,我们感觉冬天很冷的主要是因为风在起作用。你并不需要密不透水的外套,但是它需要对水有一定的抗性。外套要贴身并且重量要轻。很多外套可以很容易地折叠起来放进小袋子里,这可以让你在跑的过程中很容易就把它放在口袋里。

5. 第二层衣服和外套要带拉链,不要套头的。

这可以让你把它们拉开或者拉上,通过这种活动来调节你身体周围的温度让你感到舒适。

6. 戴一个毛线帽子可以保护耳朵。.

在寒冷的天气里,全身热量的50%是通过头部散发的。冬天跑步的必须有一顶合适的帽子。热了就脱下来,冷了就戴上。

7. 保护肢体末端。

耳朵和手——男生还要保护阴茎(相信我,在气温很低,风很大的日子里,多套上一层短裤绝对是应该的)。

8. 连指手套要比分指手套更能够保护你的手。

也就是说,连指手套更暖和。当然,分指手套能让你做很多事情,比如拿车钥匙。然而,在很冷的日子里,风大的天气里,请选择连指手套。

9. 别担心你的腿。

奔跑者的腿要比躯干和肢体末端更能适应寒冷和大风。通常而言,你只需要一套防风的紧腿裤或者长裤即可。在特别冷和风很大的时候,我建议在放风的裤子里面多穿一条贴身的秋裤(同样也是能够排汗的高技术纤维织物)。

10. 注意你的脸。

擦上润肤与防晒类化妆品——特别是地上有很多雪的时候。

11. 戴上太阳镜。

大风天和很多雪反射阳光的时候,你将会很高兴这么做。

12. 穿上反光的跑步装备,再重复一遍:穿上反光的跑步装备。

这对于冬季的安全而言至关重要,因为有时候你不得不在很黑暗的黎明或者黄昏跑步。就我们所知,你身上的反光装备越多越好。最好在你的躯干、四肢、头和脚都带反光条。

13. 带上水和食物。

很多跑步者认为冬天带上水没有夏天戴上水重要。正是因为又冷又干,你才没注意到自己汗流浃背了。你也没在意跑出来之前在家里和办公室里备点儿水是很简单的。带上水和碳水化合物去运动吧。还要带上一些有能量的类似于仕力架这类东西。冬天很容易就会让你能量耗竭。

14. 穿一双有很好外部织物的跑鞋(包括底面)。

冬天的路会很滑。你是想跑,而不是想通过某段路去什么地方。一双有“侵略性”的跑鞋(或者是越野鞋)会很有帮助。侵略性是什么意思?我知道这个肆意的反义词,就是平滑。看看那些带有很多沟壑或者钉扣的跑鞋你就知道什么是侵略性了。

15. 和朋友一起跑。

这条建议放在一年的任何季节都是合适的,当然,在冬天就更加恰当了。一旦有什么事儿发生,有人会很快帮助你(另外,跑的时候把手机带上)。

16. 考虑考虑室内锻炼计划。.

在极度恶劣的天气条件下,室内锻炼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如果在恰当的时候跳过你室外锻炼计划,没有人会认为你是个很“瘪”的人——特别是天气非常糟糕的时候。如果这时候你选择留在室内,我们只能称之为“明智之举”。室内锻炼也同样可以让你得到提高。室内骑车或者体能训练并不会让你变糟,你还可以选择水池中的运动(水中跑或者游泳都可以)。

『捌』 体育理论知识试题

大学体育理论知识试题
一、 填空题:(共20分,每小题4分)
1、体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以▁▁▁▁▁▁▁▁为基本手段,既是以增强体质,增进身体健康为目的的教育,又是社会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2、体育教育、竞技运动和身体锻炼是三个既有区别,又有▁▁▁▁▁▁▁▁的体育内容。
3、竞技运动是在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挖掘体力、智力与运动才能,以取得▁▁▁▁▁▁▁为目标而进行的科学训练和各种竞赛活动。
4、体育的娱乐功能,主要是满足人们精神和▁▁▁▁▁▁▁▁ 生活的需要。
5、精神健康实质是指维持▁▁▁▁▁▁▁▁▁▁ 的一种能力,人们往往把精神健康视为身体的重要支柱而予以充分重视。
二、 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 6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根据我国体育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体育用于广义时,通常就是指
A、竞技体育
B、体育教育
C、健康教育
D、体育运动
2、学校体育在解决与之有关的各项任务中,应以下列哪项任务为中心
A、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B、提高体育意识
C、增强体质
D、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
3、教育功能是体育最基本的功能,它的作用除表现在学校这个特定领域,也深刻影响着
A、政治领域
B、军事领域
C、经济领域
D、整个社会
4、体育之所以具有军事功能,主要由于下列何种需要
A、娱乐与游戏
B、战争和训练士兵
C、保健和养生
D、竞技和运动
5、体育的娱乐功能,主要是为了满足下列哪方面的需要?
A、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B、提高生物潜能的需要
C、精神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D、增强体质的需要

三、 问答题:(共50分)
1、 试述运动“极点”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15分)

2、 简要说明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15分)

3、简述体质测定与评价的作用与意义?(20分)

『玖』 体育运动对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和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有什么用

这是我第一次选王欣老师的垒球课,从这些有趣的户外课程中学到了许多关于垒球方面的攻守技术知识,和同学们一起体会到其中的球趣,更感受到了老师平易近人的授课风格和老师精湛的技术。

似乎是一晃眼的功夫,这个本来就不长的体育课就要告一段落了,也意味着我的大学的体育课就算结束了。作为最后的一堂体育课,也是自己一直很想上的一堂课,心里头也有些感想,作为对自己大学的体育课的一个总结,也算是写给老师的一些心里话,也有一些对学校的体育课的建议。

首先,谈谈对垒球课的理解吧。棒球运动是一种以棒打球为主要特点,集体性、对抗性很强的球类运动项目。因为,我自己没有垒球方面的学习,以前对垒球的关注很有限,以前在高中也没有机会和条件去系统的学习,远不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等。觉得很陌生,规则也是从新学起,由于课程也是很有限,或许对垒球的接受一时很困难,一学期下来,发现自己对垒球的掌握还是不是很熟悉,希望老师你看到这些不要有一点怪罪啊,但是对于垒球的最早理解来自纽约的扬基队的精湛表演,很是受震撼!后来,经过同学的推荐百年选修了你的垒球课程。总算是有机会真正的去了解垒球,学习垒球。

老师上课很风趣很是平易近人,上课循序渐进,悉心指导我们,尽量给大家以机会去接触垒球,要知道照顾这么多的学生,在这有限的时间也是很不容易的。虽然,没有让大家的球技都取得多么大的进展,可至少让大家真的喜欢上你的课。你很有长者的风范(可能说的有点老啊),上课也是有条有理,一下子拉近了和你的距离了。希望你的课程会得到更多像我们这样的人的喜欢,也衷心祝愿你的课程会受到学校更多学生的褒扬和肯定。要是有机会的话很想再选修你的课程!

我觉得学校体育首先应该有的身体教育功能 ,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促进身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发展,提高身体素质和人体基本活动能力,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使之终身受益。作为很锻炼人的垒球也正好体现了这一道理。 垒球课程还具有一定的的心理品质教育功能 ,体育运动使人进入一种超凡脱俗的竟界,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勇敢、果断、坚毅、自信心、自制力、进取心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紧张而激烈的竞赛对人的心理品质即使严峻的考验,也是修炼和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时机。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心理品质很重要。这估计是我们中的很多人没有真正体会到的东西,当然是需要自己从中体会才能得到的。

最后,我也希望学校有条件的话可以经常性的更新学校的体育设施和设备,学校定期举办体育赛事并让学生有兴趣参与到其中,形成良好的校园风气,让学生真正认识到锻炼健身的益处,满足学生在校的基本的体育运动的需求。毕竟,大学培养的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没有‘革命’本钱的书呆子,这个问题在当今的学生中很是普遍,缺乏良好的身体素质,这些不应该只是个人的事情,应该引起学校的重视了,不能只是关注升学率就业率等等。 天津外国语大学男生

『拾』 失重环境中的主要体育锻炼项目有哪些

踩自行车练功器。锻炼抄者坐在固定的车架上,身体用安全带固定,以免飘浮,双腿套在弹力带上,克服弹力带的弹力蹬动车轮,所作的功由记录器记录下来。

在微型跑道上跑步。锻炼者站在皮带式滚道上,双腿套上弹性带,以模拟人在地面上的体重,迈步时,一般需克服约490牛的弹性带拉力。

拉弹簧拉力器。弹簧的弹力与重力无关。在失重环境中拉弹簧拉力器,与在地面上一样费力,可以达到锻炼的效果。一个弹簧拉力器一般有5根弹簧,每拉长0.3米,需用力107.8牛。

作徒手体操。这是短期航天的主要体育锻炼项目,每天两次,每次30~60分钟。作体操时也要当心失重的捉弄。曾有航天员在做头部运动和甩动四肢时,感到头好像在脖子上360度地转动、四肢好像离开了躯体。

穿负压裤子。这是一种准体育器材。穿上后将裤子中的空气抽掉,造成下身负压,促使体液流向下身。

体育锻炼对抗失重影响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如在太空生活326天的罗曼年科,虽在后期因疲劳而逐渐停止了工作,但仍依照专家制订的体育锻炼程序,每年坚持锻炼,使脉膊、血压始终保持正常,体重、骨钙和肌肉虽有稍许下降,但都在正常范围内。

阅读全文

与体育运动的环境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西安最大的体育馆 浏览:601
省体质检测 浏览:4
长春马拉松全长多少 浏览:825
茂名体育馆周围旅馆 浏览:927
庐江沙溪中学体育老师 浏览:595
拳击裁判知乎 浏览:965
适合小学二年级的体育活动 浏览:137
s7比赛炼金 浏览:224
2016齐鲁弈友比赛通知 浏览:817
lpl有些什么比赛 浏览:943
武汉体育学院公共事业管理怎么样 浏览:632
梅州体育学院杜院长 浏览:906
宿城文化体育中心 浏览:435
小班体育活动捉小鱼 浏览:876
2020年高中篮球特长生招生 浏览:221
北京户外运动圣地 浏览:330
跑马拉松能长寿吗 浏览:846
学习钢琴不能练哪些体育项目 浏览:785
大班体育活动龟兔赛跑 浏览:770
我的体育老师田野的结局 浏览: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