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户外体育活动发展了幼儿哪些运动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但是,现在的独生子女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家长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心切,在家庭育儿上出现重智育轻体育、重保育轻锻炼的现象,再加上部分家庭住在高楼,独门独户,因此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很少,普遍缺乏锻炼。鉴此,本人认真学习贯彻《纲要》中关于健康领域的精神,在保证每天两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的基础上,因地制宜,不断优化户外体育活动,努力尝试从户外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上,促进我班幼儿的身体健康和协发展,下面就从户外民间体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这两方面,来简单谈谈幼儿在户外体育运动中的身体发展。 一、民间体育游戏 促进幼儿的发展 游戏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形式,我们注重收集民间游戏,并加以改进,使它适合于幼儿,如:抬花轿、老鹰捉小鸡、跳竹竿、投沙包、椰壳高跷等,同时,教师还和幼儿一起共同收集废旧材料制作沙包、飞碟、球棒等玩具,因地制宜地为幼儿提供游戏材料,创设游戏条件。有了这些民间游戏和材料,一方面保证了游戏的正常开展,另一方面也丰富了幼儿的活动内容,幼儿对民间游戏非常感兴趣,百玩不厌,自由活动和户外活动时,他们自由结伴,自由游戏,玩得非常开心,教师只需从旁边稍加指导。民间游戏不仅丰富了幼儿的游戏生活,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及运动机能,小推车、老鹰捉小鸡等游戏使幼儿思维敏捷,反应机智、灵活,投沙包、扔飞盘锻炼了幼儿的手臂力量,总之,幼儿在这些民间游戏自由、轻松愉快的玩耍过程中,促进了幼儿身体动作的发展和机能的协调发展。 二、对户外民间体育游戏活动的设计 1、户外民间体育活动的方法多种多样,应精心设计新颖多变的游戏活动,把枯燥的动作和身体素质的练习变成有趣的模仿活动或有情节的游戏活动,使幼儿轻松、愉快的参与活动,有目的、有计划的积极引导幼儿探索游戏的玩法,达到增强体制、促进全面发展的目的。 2、掌握幼儿参与户外体育活动的一般规律及不同方面发展的特殊规律,根据发展目标设计教育活动。将每一目标分解为若干水平层次,形成从低到高的发展顺序。如:根据民间体育器械好玩的布袋的发展目标和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将发展目标分解从低到高的发展顺序设计教育活动。 首先,让幼儿自由探索。幼儿在探索中发现布袋的多种玩法:可以吧布袋放在地上间隔铺成小路玩小兔跳的游戏、折成布条间隔铺成小路玩小兔跳的游戏、把脚装在布袋里玩袋鼠跳的游戏等等。 然后,挖掘幼儿探索玩法与预设内容相结合。根据预设的内容与幼儿的探索成果相结合,把发展目标分解从低到高的顺序发展:(1)、引导幼儿先把布袋折成布条间隔铺成小路玩小兔跳的游戏,(2)、纵放布条玩小兔左右跳,(3)、把布条打开铺在地上间隔铺成小路玩小兔跳的游戏,(4)把脚装在布袋里玩袋鼠跳的游戏。 从以上的户外民间体育游戏设计中可以看出幼儿的发展循序渐进,先的探索跳的玩法,再从简单的双脚跳到进一步的连续跳和左右跳,从跳小的布条到跳宽的布袋,最后玩袋鼠摘果子的游戏来巩固跳的技能。 各年龄班的户外体育活动的目标既是教师组织教育活动的依据,教育内容、方法及手段亦根据实现目标的需要设定。 三、活动中看实施 1、活动的组织原则:注重手段的多样化与内容的丰富性。强调通过多方面的重复性的经验促进每一分解目标的实现,充分挖掘各级发展目标。 2、活动中的基本形式: (1)个体活动中:教师根据当前目标的需要和幼儿的活动兴趣提供环境,投入玩具和材料引发幼儿主动活动。同时,亦注意在活动过程中观察、指导幼儿,对于较长时间内一种或几种行为练习的幼儿给予适当指导,以使幼儿通过个体的活动获得发展。 如:在投掷活动中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了喂鸭子的情景环境,投入了鸭子箩筐若干个,再画一个大圆圈吃糖,让幼儿边念儿歌边围池塘走:小鸭子嘎嘎嘎,肚子饿了吃点啥?送你一个大面包,吃饱肚子别叫了。说完转身用双手把手里的大面包抛向小鸭子嘴里,或用单手把手里的大面包投向小鸭子嘴里。同时注意在活动过程中观察、指导幼儿,对于较长时间内一种或几种行为练习的幼儿给予适当指导,如:有的幼儿一直都是用双手,没有进一步的练习单手投时,应及时给予指导,以使幼儿通过个体的活动获得发展。 (2)小组活动中:主要作用是满足幼儿不同的活动兴趣,照顾幼儿不同发展水平,有利于教师因人施教、个别给予身体锻炼技能上的重点指导,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合作精神及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 如:在玩布袋的最后环节时为了满足幼儿不同的活动兴趣,设计了袋鼠摘果子和舞龙的竞赛游戏,在活动中不仅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合作精神及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同时照顾幼儿不同发展水平和技能的提高锻炼。 (3)集体活动中:集体活动以传授身体锻炼的新知识、新技能为主,这些方面的知识技能适宜通过集体教育传授给幼儿。 通过以上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中,可看出以上的活动形式是相互配合、相互渗透的,可以相互转化的有机整体,不可相互分割的。在各种户外活动中,精心的设计、有效的措施,激发幼儿对户外体育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各种身体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培养幼儿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活泼开朗、勇敢、克服困难等良好品质,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全面发展。
『贰』 幼儿体育:运动对幼儿社会性发展有哪些促进作用
我认为有以下五点: 1、能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竞争意识。 2、能培养孩子们扩展自己的视野。 3、能丰富充实孩子们的生活。 4、能从小培养孩子们建立积极完整的生活方式。 5、能培养孩子们的主体意识。
『叁』 民间体育游戏对幼儿发展的意义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首先它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其次,民间体育游戏可以开发幼儿的智力,还有可以开发他们的运动体能。最后,民间体育游戏主要在娱乐性,它可以让大家在快乐中运动。
『肆』 如何在民间体育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合作行为
游戏是幼儿园常设的一种活动, ,它能使幼儿逐渐掌握社会行为规范的道德准则,帮助幼儿学习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为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提供有利的学习环境。是人与人之间通过接触交往产生相互影响并架起沟通、友谊桥梁的过程。陈鹤琴老先生明确提出“活教育”的目的在于:“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其中,“做现代中国人”包含五方面的条件:第一,要有健全的身体;第二,要有建设的能力;第三,要有创造的能力;第四,要能够合作;第五,要乐于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很显然,这五方面的条件,体现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要求。 “活教材”并不是否定书本知识,而是强调儿童在自然、社会的接触中,在亲身观察和活动中获得经验和知识的重要性,主张把书本知识与儿童的直接经验相结合。这样获得的知识真实、亲切,而且还能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研究精神。 社会交往是现代社会人类发展的需求,是人类生存的一种基本需要,通过社会交往可以使幼儿了解和认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正常关系,帮助幼儿克服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等不利于社会交往的行为。幼儿的社会交往是生长发育与个体发展的需要,是完成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之一是培养幼儿乐意与人交往,学会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的良好品质”。因此,让幼儿学会友好交往,是其个性发展的需要,也是其完成社会化的一个重要过程。陶行知也曾说过:“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儿童心里正常发展的必需。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的儿童,可能终身只是一个悲剧”。幼儿入园之后接触最多、最频繁的对象就是同龄的伙伴,他们之间的交往更胜于与成人的交往。随着现在社会独生子女的增多,在成人过度呵护下,多数幼儿孤僻、胆小、霸道、攻击性强等现象尤为突出,如果追其根本是不懂得交往的方法和技巧。学会关心、学会爱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首要条件,也是学会做人的基础。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幼儿的各项能力之一的社会性发展教育已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对幼儿实施社会性发展教育,不仅是幼儿个人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对人才的要求。
在民间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在游戏活动中,使幼儿获得合作的经验,感受集体合作的重要性。
游戏为幼儿的交往提供了广泛的交往范围,对幼儿承担未来社会的真正角色有着深刻的意义,通过游戏让孩子们知道在集体中每人都有自己长处和短处,只有互相帮助才能做好事情。陈鹤琴老先生说:“ 要有合作的态度。他认为中国人个性强,往往各自为政,在团体活动中,常缺乏合作的态度。"所以我们对于小朋友要从小就训练他们能合作团结,才能便他们配做一个新中国的主人翁"。比如:在班级里日常生活中的共抬桌子、交换礼物、共享玩具、还有我们混龄班级大带小、大帮小的班级氛围,在这样的交往活动中,都能为幼儿提供大量的学习与实践的机会。在游戏活动中,老师可以为幼儿设立以幼儿原有生活经验为主的合作游戏,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如:“炒黄豆”、“翻绳”、“两人三足”等,体验和同伴结对玩耍炒豆豆的乐趣。翻绳要找个乐意与之合作的游戏伙伴,同时,他们在活动中还必须同心协力,动作协调一致,才能顺利地开展游戏。因此,这一活动有效的培养了幼儿的交往合作能力让幼儿通过游戏的过程,亲自体验没有同伴的帮助游戏缺乏乐趣;两人三足游戏时,如果两人配合不好,就会减慢速度,甚至于摔倒,只有相互协商、步调一致才能获得胜利,体验成功的喜悦。通过游戏幼儿学会了尊重和理解,形成初步的责任感,意识到公平公正,从而促进交往能力的提高。这些贴近幼儿生活的游戏,让他们模仿社会反映生活,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学习与人协商、谦让、合作、分享,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无疑地更有利于幼儿交往能力的提高与锻炼。而3—6岁左右是幼儿交往的关键期,若能抓住这关键期,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游戏,幼儿的交往状况有了明显的提高,他们体会到了与人交往所带来的成功喜悦,加强了与人交往的愿望,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们往往能自己商量、自己分工,并在活动中相互协调,以达到相互融洽的游戏,通过对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促进了幼儿个性的全面发展。
二、在民间游戏活动中,发展幼儿交往语言的能力,感受与同伴交往的快乐。
陈鹤琴老先生说:“小孩子的知识是由经验得来的,所接触的环境愈广、所得的知识当然愈多。所以,我们要使小孩子愈环境有充分的接触”。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要交往就要靠有效的语言沟通。对于幼儿来说,语言是他们最基本的交往能力,通过自己或与同伴的共同活动,把最感兴趣的事情反映出来,幼儿间双向互动过程中的交往语言学习随处可见。幼儿3~6岁是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利用游戏活动,为幼儿创设宽松、和谐、理解、平等的环境氛围,用尊重的话语、启发的语言、善解的眼神、和蔼的表情感染幼儿,引导幼儿学习一些语言或非语言的交往方式,使幼儿更多地受益。在中班孩子中间,随着幼儿游戏活动的发展和需要,不仅要求他们与同伴共同游戏,而且,还鼓励他们协商、计划游戏情节,然后,再进行游戏。这里,他们想办法出主意,采纳别人的建议,才能使游戏情节更加丰富,发展游戏情节,从而体验到合作的愉快。如:首先礼貌用语是幼儿在交往时必备的语言方式之一,如何与人打招呼、如何回答别人的问题、如何向他人请教等。见到同伴主动打招呼“你好”“我叫XX”;协商语言:“给我看好吗?”抱歉语言:“对不起”。当孩子能够很好地使用礼貌用语的时候,通常会得到对方的良好反馈,这对增强孩子交往的信心大有益处。当孩子得到别人的赞扬和鼓励的时候,他也会更乐于交往,这在无形中增加了孩子主动交往的机会,孩子的交往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除了教给孩子交往的语言还应教给孩子交往时的态度、表情、动作。在游戏活动时,作为教师可以以“大朋友”的身份参加到活动中去,积极引导和做好示范,帮助孩子扫除在活动中出现的障碍,使孩子掌握交往中的规范。在游戏时,教师已亲切地态度支持、理解、帮助幼儿,幼儿才能全身心投入到游戏活动中,提醒幼儿关注游戏伙伴,和伙伴主动交往,感受交往带来的快乐。其次教师也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来充分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让他们体验游戏的快乐,与周围同伴进行沟通和交往。特别是具有挑战性的游戏,更能激发幼儿游戏的欲望,激发他们内在交往的欲望。
例如,4岁的阿康,性格内向、胆小、不与人交往、总是自言自语。相对于同龄儿童来说确有不少特别之处,如:经常一个人呆在班里、自言自语、在班里墙上乱写乱画、对什么事情没有兴趣,很孤僻。家长采取了多种方法,但收效甚微。通过与家人的沟通,孩子的身体很不好,常常生病,几乎不到户外玩耍,而且由于孩子身体的原因,运动能力、协调性等都很差。家人过分的宝贝溺爱,并交给保姆代大,任何事情都有别人代替,剥夺了孩子的许多能力,使孩子表现不爱运动。我们把他选做我的课题跟踪对象,通过玩游戏—老鹰捉小鸡,练习幼儿快速跑的技巧;锻炼幼儿行动的敏捷性和反响本领,学会躲闪。
对于阿康这样内敛的孩子,我觉得四散跑较适合他,玩起来就会更加投入,更加放松,游戏气氛更好,效果更佳。孩子易懂、易学、感兴趣的体育游戏。培养他勇敢,在活动中老师充分注重他,调动他的积极性,为每个幼儿提供了平等参与的机会,游戏中注重与孩子的交流,指导针对性强。教师语言简洁、口令有力,教态亲切自然,完全让孩子将自己置身于鸡妈妈或小鸡的角色之中,很好地完成活动,调动积极性、参与性。通过游戏有意识引导与他人交往。我们发现,在活动中,孩子们积极投入,表现出自主探索、乐意合作、挑战自我的精神。
通过这次游戏,阿康树立自信心,敢于交往了,这一点是很重要。对于不善于表达的幼儿,抓住时机表扬他们,提高他们交往的自信心。同时鼓励性格开朗的孩子多与内向的孩子接触,让他们在交往中取长补短,互相影响。但是,幼儿游戏时也会出现不愉快的事情,这就需要老师及时发现,及时进行处理,引导幼儿积极、愉悦的进行交往,形成愉快的情感体验,感受交往过程中给予的满足和快乐。
如民间游戏—捞鱼,有许多幼儿喜欢在中间当鱼,而不喜欢拉手当渔网,于是就让孩子进行集体讨论,感受到轮流游戏会让大家都体验到快乐,成功后更会让他们快乐。这里,当看到孩子们在协商过程中,学会了联合起来游戏,能够共同合作,进行游戏,不仅能与同主题的进行交往,同时,也能与各主题的角色充分联系,交往。感受到集体游戏的愉快,进而推动游戏情节的发展。
有了这种最初的合作经验,在游戏活动中,幼儿同样能够把这一经验迁移过去,使其活动顺利开展。避免了幼儿我行我素,唯我独尊,不懂与人合作的不良行为。在与别人交往时应让孩子学会主动去接纳别人,虚心向别人学习,采纳他人建议,尊重他人意见的好习惯。使社会交往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三、在游戏活动中,让幼儿树立帮助他人的意识。
陈鹤琴老先生说:“要有服务的精神。他说:‘如果我们训练的儿童,熟设各种知识和技能,可是不知服务,不知如何去帮助人,那这种教育可以说全无意义’。他认为‘活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教育儿童知道应该帮助别人,知道为大众服务,具备服务的精神”。玩游戏是幼儿一项快乐而自由的实践活动,幼儿可以自由地支配自的行动,愉快地与同伴交往、合作,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例如,在户外玩民间游戏《揪尾巴》,这个游戏活动主要是训练幼儿快跑活动中身体的灵活性和快速躲闪动作的协调性。中班的孩子都爱玩,而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跑跑跳跳的户外游戏对中班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楸尾巴是幼儿第与同伴合作的游戏。刚开始玩时,很多孩子不知道怎么去逃避别人的追赶,也没有掌握一定的方法。游戏进行反复几次后,幼儿渐渐进入了游戏的状态,也明白了游戏的规则,当有同伴来楸自己的尾巴时,会往四处躲闪,不让同伴楸下自己的尾巴。幼儿的兴趣也慢慢会提高了,游戏也玩得不亦乐乎。我们班的那些男孩子,平常比较灵活、胆子大的就会主动帮助那些弱小的孩子,跑得慢的孩子,拉着他们的手一起跑一起躲闪,在民间游戏进行中,不知不觉中,孩子之间互相帮助、互相照顾就培养起来了,幼儿在游戏中不仅增强了合作意识,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感受到得到别人帮助的快乐,增强班级团结协作的氛围。
在开展民间游戏中,利用游戏的角色等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幼儿如分享、合作、谦让、助人、抚慰等优良品质,如,老鹰捉小鸡、老狼老狼几点了、捞鱼等通过鼓励幼儿之间互相帮助,在协作的过程中,培养孩子们谦虚、诚实、助人的品德,赞赏孩子们豁达、宽容、与人为善的大度。以实际而又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帮助幼儿掌握正确良好的交往技能。
四、在游戏活动中,积极引导幼儿通过协商来解决矛盾与纠纷,学会与人交往的技能。
幼儿在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总会碰上一些事物、遇到困难,如果他们不会解决问题,就会给进一步交往带来困难。随着空间范围的扩大,与同伴交往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矛盾冲突,解决冲突的过程正是幼儿学习交往好的时机,因此老师应该注意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以主题课的形式或用故事的形式让幼儿学会的解决矛盾冲突的方法,这样才能锻炼他们处理问题的能力。在幼儿之间发生冲突或争执行为时,引导幼儿来讨论、想出解决问题的方式,就能在交往过程中得心应手。慢慢的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如何与人交往。如何利用游戏来解决各种矛盾和纠纷,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第一、很多的冲突都是幼儿自我意识太强造成的,当看见别人的玩具自己很喜欢时,不经过别人的同意就上手抢,这时老师应该给予幼儿帮助,如从基本的礼貌用语开始教起:学会用“我能和你一起玩吗?”、“你的玩具借我玩一会好吗”、“我们交换玩具,可以吗”等等;
第二、第二让幼儿学会用鼓励、拥抱、赞美、欣赏等语言或行动对同伴给予肯定,有效地化解交往中出现的问题。这种方法是与同伴友好相处的催化剂。同时,也可以将问题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方法,学会谅解别人,相互的理解让幼儿可以感受到理解和体谅的温暖。
第三、学会轮流、等待、帮助。当出现的问题不能自己解决时,教师应该提示幼儿,学会向周围的任寻求帮。如:炒黄豆时,可以向成功的组寻求好的方法;不会翻绳时,可以想学会的幼儿询问翻绳的技巧;玩球时,球跑到幼儿园的栏杆外时,讨论寻求帮助等等,在请求帮助和主动帮助别人中学会信任、学会互助,从而促进了幼儿交往能力的提高。在游戏交往中也明白必须调节自己的行为,与同伴谦让、合作、协商,才能共同完成游戏任务,丰富游戏情节,形成信任他人,尊重他人,克服任性,协调了自己与同伴的关系,提高了处世和交往的能力。
总而言之,游戏活动让幼儿与环境有了充分的自主交互作用,保护和引发幼儿自我学习的探索好奇的兴趣,关注幼儿的自由发展,这不仅是孩子个体发展的自我需要,也是游戏活动促进幼儿发展的需要,幼儿教育倾注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和尊重儿童的教育思想,同时也指导我们游戏活动不断深化研究与实践的关键所在。民间游戏对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作用不可低估,应该引起我们的共同重视,同时,也对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它能丰富幼儿的交往内容,融洽幼儿间的关系,并逐渐学会了遵守规则,学会了谦让、合作。当然,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平时的活动中,还会经常看到幼儿的一些不合作行为,我们只有不断地引导幼儿学会善于观察身边的人与事,激发幼儿的模仿的兴趣,积极为幼儿创造交往合作的机会,把幼儿合作的培养贯穿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当中,指导幼儿掌握社会交往的技巧,引导幼儿体验交往合作的愉快,就一定能够调动幼儿的交往兴趣,让幼儿产生积极与人交往的态度,从而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正如《纲要》指出:“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
『伍』 民间体育游戏在幼儿园怎样有效的引导
提起童年,印象最深的就是和小伙伴们在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的空地上、田埂边玩跳皮筋、捉迷藏、造房子、丢沙包、老鹰捉小鸡、骑竹马、丢手绢等这些充满童趣的游戏,可以这样说,民间体育游戏不仅让我们学会了动手动脑,同时学会了分享、包容、合作及思考,最珍贵的是在游戏中我们获得了童年最快乐的体验。但如今传统民间体育游戏的消失带走了孩子健康成长的一种生活方式和快乐体验。现在的孩子玩具是应有尽有,不少孩子常常是躲在家里足不出户看电视、玩电脑,很少到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的户外进行锻炼,交往意识、合作精神往往欠缺。而目前幼儿园开展的体育游戏活动也存在很多的不足,材料多现代化、少自制器械,难以适应当前幼儿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充分挖掘和利用民间体育游戏资源,创设良好的民间体育游戏环境,通过活动的组织与指导充实幼儿园的体育活动内容,才能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一、充分挖掘民间游戏,激发幼儿游戏兴趣
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孩子学好民间体育游戏,必须激发他们对民间体育游戏的兴趣。通过子课题前期的家长问卷,我们清楚地了解到,家长们对自己小时候玩过的民间游戏记忆深刻,如“打瓦片”“丢手绢”“老鹰抓小鸡”“捉迷藏”等。究其根源,不外乎是这些儿歌与口令诙谐有趣,游戏规则简单易学,使游戏者始终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之中,充分体验到游戏的快乐和趣味。于是,我们从民间游戏的趣味性入手,创设良好的游戏情境,激发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民间游戏中来。如中班民间游戏“猎人抓野兔”,我们用纸箱和哗啦圈做成若干个“山洞”,整个活动场地布置成一大片草地,游戏开始,野兔们听着欢快的音乐自由活动,一会儿蹦蹦跳,一会儿吃吃草,累了就躺在草地休息一下。真实的游戏情境增添了游戏的趣味性,孩子们有了身临其境的感受,都把自己当成是真的兔子,完全融入到游戏之中。
二、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民间游戏内容
每个年龄段的幼儿有着各自不同的特征,所适宜的体育游戏也会各不相同。如:小班幼儿的身体发展还不是很完善,动作协调性相对较差;中班的孩子肌肉和骨骼发展比小班幼儿好一些,动作的灵活性有所提高;大班的孩子动作协调性大大增强,下肢的发育较快,肌肉的力量和工作能力有较大的提高。我们在选择游戏内容的时候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征,灵活地进行引导。在小班,我们选择比较简单的“拉大锯”、“蹲蹲孵小鸡”、“丢手绢”、“切西瓜”等大动作、情节性更强的游戏;中班时选择“跳房子”、“老鹰捉小鸡”、“炒黄豆”、“金锁和银锁”、“挤囡囡”等相对有些难度的游戏活动;大班可以开展、“抬轿子”、“斗鸡”、“贴大饼”、“甩纸炮”等动作难度更高、合作性更强的游戏。
三、加强游戏的组织与指导,充分发挥教师在游戏中的作用
在民间游戏的组织和指导中,作为“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的教师,只有正确处理好指导的多与少的关系,才能使民间游戏彰显出丰富的资源和巨大的魅力,带给幼儿更多快乐的同时,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
1、多放手,少限制。
在游戏过程中,有的教师往往会限制幼儿游戏的自由,过于“周全”的设计,限制了幼儿的思维,剥夺了幼儿自由体验游戏的权利。因此在游戏中,凡是幼儿自己能处理的事,如角色分配、规则使用、材料选择等,我们教师都应放手让幼儿亲身体验、解决,让其充分感受游戏的自主和快乐。当然,这种放手并非“放羊式”的放任自流,而是需要教师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如在游戏初期幼儿缺乏寻找游戏伙伴的能力时,可引导幼儿先参加人数少的两人游戏,再逐渐过渡到玩集体性的游戏。
2、多机会,少指定。
渴望引起关注的心理,使幼儿都愿意成为游戏的中心人物,在他们的认知里,只有优秀的孩子才能担任“主角”。就像“狡猾的狐狸”游戏里的“狐狸”,“老鼠偷东西”游戏中的“老鼠”,有的教师总是指定少数能力强的幼儿担任,造成了主角总是由能力强的幼儿独霸这一不公平现象。为使每个幼儿都享有公平的权利和机会,在如何确定角色的环节中,教师可以教给幼儿基本的方法,如“石头剪刀布”“手心手背”“点兵点将”等办法选出。这样,游戏对幼儿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为了参加游戏,他们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同时,公平的淘汰办法能帮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克服任性等不良行为,让幼儿获得责任感和集体意识。
四、利用民间游戏,改善亲子关系,促进家园联系。
在课题组开展民间游戏的研究实践过程中,我们惊喜地发现:民间游戏是促进和改善亲子关系的载体,它架起了孩子与家长之间心灵交流的一座桥梁。
民间游戏唤起了家长陪孩子玩的兴致。以往,当孩子们在家里要求爸爸妈妈和他们一起做游戏时,家长们会说:“爸爸妈妈怎么会做游戏,不是有玩具吗,自己去玩吧。”孩子们只能默默地独自玩耍。而当孩子们在幼儿园学会了玩民间游戏,并在家中游戏时,唤起了父母对儿时童年的的回忆,他们兴奋地告诉孩子:“这个游戏爸爸妈妈也会玩。”“我不信,老师又没教你,你怎么会做呢?”“不信?那爸爸妈妈玩给你看。”“好的!”孩子高兴得跳起来。母子俩人玩起了“金锁和银锁”,爸爸当裁判。“嘎啦一锁拉”,妈妈没等说完就把手缩掉了,“妈妈赖皮,不遵守规则,要说完“一锁拉”才能缩掉手指的。重来。”“裁判赶紧出来调解“对,妈妈违规,重新再来。”母子俩的又进行了新一轮的较量,而此时,孩子和家长之间的情感交流也自然而然地融入在游戏中。
民间游戏来源于生活,有许多家长都会玩,幼儿园在开展民间游戏的过程中,可以向广大家长请教,征集民间游戏,家长通过和自己孩子一起玩民间游戏,在玩的过程中,家长向孩子了解在幼儿园中的发展情况。这样,幼儿园和家庭有了一个共同关心的事情,使家长和幼儿园的关系变得更为密切。
『陆』 如何开展幼儿园民间体育游戏
提起童年,印象最深的就是和小伙伴们在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的空地上、玩跳皮筋、捉迷藏、造房子、丢沙包、老鹰捉小鸡、骑竹马、丢手绢等这些充满童趣的游戏,可以这样说,民间体育游戏不仅让我们学会了动手动脑,同时学会了分享、包容、合作及思考,最珍贵的是在游戏中我们获得了童年最快乐的体验。但如今传统民间体育游戏的消失带走了孩子健康成长的一种生活方式和快乐体验。
『柒』 如何利用民间体育游戏培养幼儿规则意识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如何利用民间体育游戏培养幼儿规则意识
游戏是幼儿自主参加的一项快乐活动。它既可以促进幼儿身体生长,又可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还可以激发幼儿的良好情绪。如何通过体育游戏培养小班幼儿规则意识呢?结合指南精神,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1. 运用情景教学,培养幼儿对体育游戏的兴趣,自觉遵守规则。《3-6岁儿童发展指南》要求:“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制定规则是有很大难度的,但他们有很多感兴趣的事情。在游戏过程中,遵守规则能让游戏顺利进行,幼儿从中体验发现的乐趣,得到自我的奖赏。
情景游戏是一种重过程、轻结果的活动。小班幼儿行为的目的意识较差,游戏过程能使孩子情绪愉快,潜能得到开发。如为了发展幼儿跳跃和跑的能力,我先是以故事的形式创造游戏情境,激发幼儿活动兴趣,孩子们以"快乐的小兔子"这一可爱的动物身份,听音乐跳到"草地"上,分散练习向前跳。在"打蚊子"的游戏中,分散练习向上跳,鼓励幼儿大胆跳跃。当听到"大灰狼来了"的信号时,快速跑回家里,庆幸自己跑得快,充分体验遵守规则的快乐。游戏重复进行,第二遍为"摘苹果",新投放的活动材料--苹果提高了幼儿运动兴趣。整个活动,孩子们沉静在童话般的情景中既锻炼了身体,又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规则意识逐步得到发展。
2. 以儿歌游戏的方式,吸引幼儿主动参与,自发强化规则意识以儿歌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自我发现、自我学习、主动探索,这一形式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也获得了良好的练习效果。把体育游戏规则及动作要领以琅琅上口的儿歌形式表现出来,幼儿可以边说边做、边唱边做,以儿歌形式表现游戏规则,促使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同时也提高了幼儿参与体育游戏的兴趣。
希望能帮到你,求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