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运动员得了创伤性股骨头坏死,股骨头坏死治疗的费用可以报销吗
这个就要去问问你们单位把,股骨头坏死如果做手术花销就比较大了,如果是中药保守治疗还好,钱花的不多,个人也能承受。
Ⅱ 人骨能够承受几百斤的重量为什么
人体骨头知多少 通常,成年人有206块骨头,包括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可是,我们中国人和日本人,只有204块骨头。这是因为我们的第五趾骨只有2节,而欧美人却有3节,所以中国人比欧美人少了2块。儿童的骨头比成年人多一些,一般为217或218块。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没有成型的骨头如骶骨和尾骨等,往往几块连在一起,长大成人后,几块相连的骨头便合为一块了。 人体的骨头形状不同,大小各异,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四种类型。其中,长骨像棍棒,短骨近似立方体,扁骨犹如扁扁的板条。人体中最长的骨头是大腿上的股骨,一般占人体身高的27%。有个叫康斯坦丁的德国人股骨长75.9厘米,可称得上是世界之最。耳朵里的3块骨头是人体最小的骨头,其中最小的镫骨只有0.25~0.43厘米长。 人的骨头是很硬的。有人曾作过一番测试,每平方厘米的骨头能承受2 100千克的压力,花岗石是很硬实的,也只能承受1350千克。 人的骨头中,一半是水,一半是矿物质和有机物。一般,成年人尤其是老人骨头中矿物质的比例比较大,因而骨头硬而脆,容易骨折。少年儿童恰好相反,有机物的比例较大,所以他们的骨头韧而嫩,容易变形。相比之下,男子的骨头重而粗,女子的骨头轻而细;胖人的骨头,表面比较光滑,而瘦子的骨头表面比较粗糙。 从颅骨到腿骨 颅骨像个坚硬的球壳,保护着我们的大脑。如果没有颅骨,那么,我们栽了一个跟斗就永远别想爬起来,更别说足球队员顶球射门、杂技演员用头顶物,演出多姿多采的节目了。 男人的肋骨和女人一样多,一共有12对。这些肋骨和胸骨及脊柱共同围成胸廓,好像一只坚固的笼子,保护着里面的心和肺等内脏器官。 连接胸骨和肩胛骨的长骨叫锁骨。它们位于脖子两侧的皮下,伸手就可以摸到。这是颈部和胸部的分界标志,也是上肢和躯干的唯一骨骼联系。锁骨支撑着肩胛骨,既能维持肩关节的正常位置,又保证了上肢的灵活运动。 如果说股骨是人体最长的骨头,那么,胫骨就是人体最坚硬的骨头了。胫骨位于小腿的内侧,它们像两根铁柱,承担着全身的重量。举重运动员手举几百千克杠铃,而不会被压垮,与一副坚固的胫骨是分不开的。据测量,胫骨能承受的重量,可以超过人体平均重量的20多倍。 人体顶梁柱 一间房屋,最重要的是大梁。在人体中,脊柱像顶梁柱一样,支撑着大部分体重,因而俗称脊梁骨。它是人体躯干中央的一串骨骼,包括7块颈椎、12块胸椎、5块腰椎以及1块骶骨和1块尾骨。这个顶梁柱是可以活动的,能前屈、后伸、左弯、右旋,作各种方向的运动。 正常人的脊柱并不是笔直的。从侧面看,它是S形的——有四个地方是弯曲的。这些弯曲不是生来就有,而是逐渐形成的。新生儿的脊柱是弓形的。小儿开始抬头时,颈部的椎骨逐渐凸向前方,出现了颈曲。孩子能坐了,胸椎的后凸便变得明显起来;要是胸椎后凸得很厉害,就会成为驼背。孩子开始学走路了,为了保持身体平衡,腰椎会前凸,骶骨和尾骨就弯向后方。这四个弯曲可以减轻走路、跳跃时从下面传到脊柱的震动,从而减轻对头部的冲击。 在人的脊柱中,颈椎的体积最小,而活动量最大。我们能“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也能左顾右盼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是和颈椎的正常功能分不开的。为了使颈椎能正常地发挥作用,我们可以在平时适当作些颈部的旋转活动。睡觉时,枕头不要过高、过低或过硬。万一颈部受到损伤,自己不要轻易扭动,最好去请医生帮忙。 科学家发现,十到十六七岁的孩子应该特别注意脊柱的正常发育,否则就容易造成脊柱变形,产生不正常弯曲。这不仅会影响人体美,还会使肺活量减少,影响全身的健康发育。 人体的三根弹簧 人体的第一根弹簧在脊柱上。这是脊椎骨之间的“海绵软垫”——椎间盘。它由内、外两部分组成:外部是坚韧而富有弹性的纤维环,内部是白色而有弹性的胶状物质的髓核。这种结构可以使脊柱承受压力、吸收震荡、减轻冲击。不同部位的椎间盘,厚度是不一样的:胸部中段最薄,腰部最厚,因而腰部活动起来方便得多。女子的腰所以要比男子柔软,原因也在这里。女子腰部的椎间盘比男子要厚,而且空隙要大一些。这就使她们得天独厚,能完成柔软的体操或杂技动作,而男子只能望尘莫及了。 人体腿部的肌肉以及连接肌肉和骨骼的肌腱,也是一种弹簧。其中,最出色的莫过于小腿的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特别是与它们相连的跟腱。跟腱全长37厘米,弹性与优质橡胶相仿。据测算,一个人以每秒4. 5米的中等速度奔跑时,地面的最大作用力大约是人体重量的2. 8倍,而跟腱承受的力量约等于人体重量的7倍。 足弓是人体的另外一种弹簧。这是脚底的拱形结构。猿类几乎没有足弓,所以走起路来摇摇晃晃,踉踉跄跄。有了足弓,人的体重大约52%就落在脚后跟,剩下的落在拇趾跖骨头和小趾跖骨头上。体重主要落在这“三脚架”上,走路时就不会左右摇摆。有了足弓,脚就富于弹性,劳动和运动时能对震动起缓冲作用。 软骨人和脆骨人 缺钙或缺维生素D的人,会得佝偻病和骨软化症。这种人的骨头会因变软而发生畸形,所以又称软骨病。据考证,秦始皇就是个软骨病人。 从小进行训练的人,身体会变得特别柔软,如有的杂技演员钻坛子,反曲身咬花等等,柔软自如。1987年在瑞士苏黎世的一次比赛中,一个孩子将两脚从前胸经腋窝拉到了后脑,而且保持这种姿势达半个小时,被誉为“软骨人”。 加拿大30岁男子皮耶全身关节生来就像橡皮一样柔软,可以把两只脚向后转180度,也可以把两只手臂向后扭转,好像脱了臼。吃饭时,他常将两脚扭转向上,把脚底当桌子,自由自在地用餐。医生发现此人一切正常,无法解释他为何能如此弯曲自如。 人的骨头是很坚硬的。然而,有的人骨骼却脆得像玻璃。中国广州有位20多岁的“玻璃姑娘”,从小骨头就特别脆,有时在床上翻个身也会骨折。她的手骨和脚骨经常骨折,好在骨折处会很快自行愈合,而且她自我感觉并不很痛苦。有的医生认为,这是“先天性骨形成不全症”,并不是缺钙引起的,可是真正的病因却尚未查明。 年龄和骨龄 人体的骨骼发育有一个过程,先是软骨阶段,以后随着年龄增长,软骨逐渐被骨组织代替。研究表明,在人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骨骼的发育程度有着明显的区别。科学家用骨骼生长发育的程度来评定一个人的生理年龄,这就是骨龄。一般,人们是用手掌骨的X光片来判断骨龄的。 我们平时说的年龄,是指人出生后经历的年份,也就是生活年龄。由于每个人生长发育的早晚和快慢不同,有些人的骨龄和生活年龄是一致的,也有些人的骨龄会略大于或小于生活年龄。比如,在15岁少年中,有的人骨龄已达到十六七岁,有的人骨龄却只有14岁。科学家认为,与生活年龄相比,骨龄能更准确地反映一个人的生长发育状况。 通常,骨龄小于生活年龄的少年儿童,将来身体比较高大;相反,骨龄大于生活年龄的以后个子不会太高。此外,骨龄小于生活年龄的少年,生长发育高潮的持续时间较长,运动能力“自然增长”的潜力也比较大,这样的少年经过一定的科学训练,常常能在体育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因而,测定骨龄是选拔优秀运动员的方法之一。
Ⅲ 运动员的股骨可以承受多大压力而不折断
人类运动极限与什么有着密切关联?
1.生理极限
人体生理的极限制约着100m成绩的提高幅度。因为,如果运动员要超越博尔特的世界纪录,就会使他们体内酶的含量比普通人高出3倍,这已经达到了人体的极限。同时,运动员股骨头所承受的压力要达到体重的6倍,这也达到了极限。还有,血液中乳酸含量对于运动成绩的提高也有限制,因为一个运动员血液内的乳酸不能超过170mg。总之,人类的生理极限是运动极限有限论的理论基础。
2.运动基因
有关研究表明,人类运动基因99%是相同的,只有1%不同。而正是这1%造成了不同种族在运动能力方面的差异。
近年来,牙买加运动员在田径赛场上屡屡打破100m跑世界纪录,引起了科学家们的研究兴趣。牙买加理工大学教授莫里森等人与牙买加西印度大学和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科学家联合对超过200名牙买加运动员进行研究,发现其中有70%的人的体内拥有一种名为“Actinen A”的物质,这种物质可以改进与瞬间速度有关的肌肉纤维,而这些肌肉纤维可以使运动员跑得更快。相比之下,澳大利亚田径选手中只有30%的人体内含有Actinen A。
Actinen A来源于速度的助推剂——ACTN3(α辅肌动蛋白3)基因。目前,世界各体育强国都在瞄准ACTN3基因。有的研究还提示,ACTN3基因只是优秀运动员的基因之一,还有许多基因与运动天分有关,如另一种称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基因,它产生的AcE可以影响人体肌肉的氧利用率以及肌肉的生长速度,从而改变运动成绩。
正是借助于特殊的运动基因,牙买加运动员在田径赛场上一次次书写奇迹,由此也将人类运动极限一次次改写。但是,应当看到,在如今优秀田径选手中,牙买加人占其中很大一部分,其先天优势也被平均享有,现在的世界纪录也是在特殊的运动基因下实现的,因此这种基因在未来突破人的运动极限方面的作用是局限的。
3.身体形态
近几年来,优秀百米运动员的身材,无一例外都是四肢肌肉极其发达,体型高大威猛,比如刘易斯身高1.88m,毛里斯·格林身高1.86m,鲍威尔也是1.88m,之后打破世界纪录的博尔特的身高是1.92m,田径运动员身材高大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在以前我们都认为田径运动员身材矮小,但在今天,要想在短距离项目上成为优秀运动员,身材高大是一个基础条件,因为100m跑本身是一个周期性运动,也就是人靠两条腿做一个循环周期的蹬地动作完成的,那么在摆动频率一致的情况下,很明显,腿长的人要占很大的优势,因此下肢的力量和长度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因素。而在今天,不光是下肢,上肢以及全身的肌肉都要参与短距离跑,这样,全身肌肉如果非常发达,快肌自然要占很大的分量,全身良好的协调一致能保证短跑运动员在缺氧的情况下爆发出更大的能量,从而跑得更快。
当然,个子也不是越高越好,但参照整个所有运动项目的运动员指标,在身高1.95m左右应该是未来田径运动员的最和谐、最合理、最标准的身高,依据这个标准,现有100m跑运动的成绩应该至少还能再提高0.1s,提高幅度是非常有限的。
4.反应能力
要想在100m跑上获得好成绩,枪响瞬间反应速度成为一个重要因素。可不要小看这一点,虽然大家知道它微乎其微,但对于现在的100m跑比赛来说,你能提高0.01s就能打破世界记录。目前,绝大部分运动员是依据听觉来判断起跑的时机。创造世界记录的博尔特的枪响瞬间反应速度为0.150s。
所谓枪响瞬间反应速度是指指令枪响后,运动员脚蹬起跑器的时间。但是音速是低于光速的,也就是说,靠听觉是肯定比视觉要慢的。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预言,在未来人类百米赛跑肯定是运动员通过视觉来决定自己的起跑时机的。因此,如果运动员在反应能力上有所提高,这个速度极限至少还可以提高0.05s,但也是有限度的。
5.骨骼肌肉承受力
人类100m跑速度还取决于身体结构以及骨骼和肌肉能耐受多大的压力。这种压力不仅来自外面,而且来自内部。
外部的压力诸如举重对身体的压力和跳高需要脱离地心引力的压力。而内部压力也分两个方面,一是承受身体的自重,二是承受肌肉收缩发力对自身骨骼和肌肉造成的压力。其中肌肉是附着在骨骼上的组织,它们也决定着人类运动的极限。
运动员向前跑的动力大部分是由股四头肌收缩提供的,股四头肌又与膝盖连接。跑步时,肌肉、关节和骨头都需要承受这种由肌肉收缩发出的强大压力。
此外,在人体结构中,骨骼和关节的缓冲力也制约着人类运动的速度。在人体中有缓减压力的3根“弹簧”:第1根“弹簧”在脊柱上,是脊椎骨之间的“海绵软垫”——椎间盘;第2根“弹簧”是腿部的肌肉以及连接肌肉和骨骼的肌腱;第3根“弹簧”是足弓,它是脚底的拱形结构。这3根“弹簧”也制约了人类运动的极限,同样,人类只能在此基础上作为,而不能超越这个限制。
6.自然外力
自然外力是创造运动极限的偶然性因素,它包括风力、气候、温度等,在室外田径赛场上对运动成绩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据体育科研人员分析:在短跑、跨栏等田径项目中,顺风和逆风的不同气象条件,运动员的成绩差别是明显的。
人类运动时在各方面所承受的极限是什么?
1.人类能承受的加速度极限
人体的胸腔保护着心脏,使其免受撞击的伤害,但是它的保护功能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下却略显脆弱。或许,在达到一定程度的加速度时,胸腔也根本起不到保护的作用。
美国宇航局和军方研究人员在寻找这个答案的道路上大步前进着。他们为了制造安全的飞行器和航天器需要了解这个数据。横向加速会因为对人体施加不对称力而对人体造成伤害。根据《大众科学》上刊载的一项研究表明,14个g的加速度可以让人的器官分离,而4到8个g的加速度可以让人昏迷。
向前或者向后的加速度对身体来说更容易承受一些。军方在20世纪40、50年代的试验表明人体可以承受45个g的减速。在这个速率下,人从1000千米/小时的速度减速到停止只用1秒钟。但是,根据研究结果,在50个g的减速情况下,人体还是会被撕裂。
2.自身速度极限
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指出,速度依赖于人体强健的肌肉和修长的四肢,由于人体具有一定的重量,所以每提高一秒钟速度,都会增加一定的能量消耗。速度与能量消耗的比值是有限的,这一极限可能是百米9.48秒。女子百米世界纪录保持者——短跑女皇乔伊娜,她的丈夫——美国田径专家柯西曾经做出过9秒76将是人类百米极限的论断,但他现在已经修正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新的科学理念总让人难以想象,所谓的极限只是在原有训练水平下的极限。柯西称“当科学技术、训练理念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天知道会发生什么!”
与体育运动专家、9秒9、9秒8、9秒7这样看似“保守”的预测不同,数学、物理、生理学专家对百米极限有更激进的观点。旅居德国的荷兰数学家阿尹马鲁教授通过复杂的计算推断人类百米极限为9秒29,这是理论上的最快速度,纯理想状态下的产物。考虑到人身体对抗空气的阻力、肌肉负荷能力、蹬地获得推动力所消耗的力等因素,“数学派专家”认为9秒64是更合理的速度,因为人不可能消灭空气阻力,人的肌肉韧性也是一定的,如果速度过快,肌肉将会撕裂。
为了在2008年北京奥运上创造辉煌,盖伊、鲍威尔、博尔特都把自身的状态调整到了巅峰,这三名百米新理念的代表人物无疑很有机会突破9秒70大关。现在的百米运动员不再追求模板式的体型和动作,盖伊有着疯狂的摆腿频率、鲍威尔上半身力量很强、博尔特身材瘦长步幅大,事实上,他们都有些颠覆传统、天赋异禀。正是由于他们迥异于传统风格,所以没人知道他们究竟能跑多快。
短跑冲刺时,速度若超过43.06km/h,腿部的股四头肌腱和膝盖就会分离。
3.承受重力速度极限
当过山车俯冲而下时,人仅仅承受了5倍的重力加速度,就会头晕、恶心。人承受重力加速度的最大纪录是31.25g,如果未经训练的话,一般在承受6g的时候就会失去知觉。
4.承受力量极限
美国洛杉矶南加州大学专家指出,人最终能举起多大重量取决于肌肉纤维数量,一般来说,四肢短小的人力量更大。
肌肉组织的每个肌纤维可以产生大约0.3微牛顿的力,而每平方厘米的肌肉可以产生大约100牛顿(10公斤左右)的力。但是前臂骨骼在5000公斤左右压力下,就会粉碎。如果假设手臂肌肉能够提供一半的力量,其余的力量来自腿部、臀部以及肩部等,你依然需要调动三头肌及其周围55厘米范围内的所有肌肉才能达到这种力量。
因此,承受力量的理论极限为5000公斤,而当前纪录为300公斤。
5.心跳极限
1分钟220次,这是指心脏运动极限,也是迄今为止,科学发现的心脏能够工作最大极限的心跳次数。超过这个数值,心脏就不能继续完成正常的搏血功能。科学研究发现,即使参加体育锻炼,在检测和评估锻炼效果时,都不可能超越这个极限。
Ⅳ 人的身体可以承受多少重量
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普通战斗机飞行员在飞特级时一般是5个G左右(1G相当于自己的体重,5G就是5倍体重的力量),宇航员一般承受的在8G左右,人最大不会超过12G(这种人很少见的)。
人的骨头是很硬的。有人曾作过一番测试,每平方厘米的骨头能承受2 100千克的压力,花岗石是很硬实的,也只能承受1350千克。 人的骨头中,一半是水,一半是矿物质和有机物。一般,成年人尤其是老人骨头中矿物质的比例比较大,因而骨头硬而脆,容易骨折。少年儿童恰好相反,有机物的比例较大,所以他们的骨头韧而嫩,容易变形。相比之下,男子的骨头重而粗,女子的骨头轻而细;胖人的骨头,表面比较光滑,而瘦子的骨头表面比较粗糙。
Ⅳ 人体能承受多大重量
通常,成年人有206块骨头,包括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可是,我们中国人和日本人,只有204块骨头。这是因为我们的第五趾骨只有2节,而欧美人却有3节,所以中国人比欧美人少了2块。儿童的骨头比成年人多一些,一般为217或218块。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没有成型的骨头如骶骨和尾骨等,往往几块连在一起,长大成人后,几块相连的骨头便合为一块了。
人体的骨头形状不同,大小各异,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四种类型。其中,长骨像棍棒,短骨近似立方体,扁骨犹如扁扁的板条。人体中最长的骨头是大腿上的股骨,一般占人体身高的27%。有个叫康斯坦丁的德国人股骨长75.9厘米,可称得上是世界之最。耳朵里的3块骨头是人体最小的骨头,其中最小的镫骨只有0.25~0.43厘米长。
人的骨头是很硬的。有人曾作过一番测试,每平方厘米的骨头能承受2 100千克的压力,花岗石是很硬实的,也只能承受1350千克。
人的骨头中,一半是水,一半是矿物质和有机物。一般,成年人尤其是老人骨头中矿物质的比例比较大,因而骨头硬而脆,容易骨折。少年儿童恰好相反,有机物的比例较大,所以他们的骨头韧而嫩,容易变形。相比之下,男子的骨头重而粗,女子的骨头轻而细;胖人的骨头,表面比较光滑,而瘦子的骨头表面比较粗糙。
从颅骨到腿骨
颅骨像个坚硬的球壳,保护着我们的大脑。如果没有颅骨,那么,我们栽了一个跟斗就永远别想爬起来,更别说足球队员顶球射门、杂技演员用头顶物,演出多姿多采的节目了。
男人的肋骨和女人一样多,一共有12对。这些肋骨和胸骨及脊柱共同围成胸廓,好像一只坚固的笼子,保护着里面的心和肺等内脏器官。
连接胸骨和肩胛骨的长骨叫锁骨。它们位于脖子两侧的皮下,伸手就可以摸到。这是颈部和胸部的分界标志,也是上肢和躯干的唯一骨骼联系。锁骨支撑着肩胛骨,既能维持肩关节的正常位置,又保证了上肢的灵活运动。
如果说股骨是人体最长的骨头,那么,胫骨就是人体最坚硬的骨头了。胫骨位于小腿的内侧,它们像两根铁柱,承担着全身的重量。举重运动员手举几百千克杠铃,而不会被压垮,与一副坚固的胫骨是分不开的。据测量,胫骨能承受的重量,可以超过人体平均重量的20多倍。人体顶梁柱
一间房屋,最重要的是大梁。在人体中,脊柱像顶梁柱一样,支撑着大部分体重,因而俗称脊梁骨。它是人体躯干中央的一串骨骼,包括7块颈椎、12块胸椎、5块腰椎以及1块骶骨和1块尾骨。这个顶梁柱是可以活动的,能前屈、后伸、左弯、右旋,作各种方向的运动。
正常人的脊柱并不是笔直的。从侧面看,它是S形的——有四个地方是弯曲的。这些弯曲不是生来就有,而是逐渐形成的。新生儿的脊柱是弓形的。小儿开始抬头时,颈部的椎骨逐渐凸向前方,出现了颈曲。孩子能坐了,胸椎的后凸便变得明显起来;要是胸椎后凸得很厉害,就会成为驼背。孩子开始学走路了,为了保持身体平衡,腰椎会前凸,骶骨和尾骨就弯向后方。这四个弯曲可以减轻走路、跳跃时从下面传到脊柱的震动,从而减轻对头部的冲击。
在人的脊柱中,颈椎的体积最小,而活动量最大。我们能“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也能左顾右盼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是和颈椎的正常功能分不开的。为了使颈椎能正常地发挥作用,我们可以在平时适当作些颈部的旋转活动。睡觉时,枕头不要过高、过低或过硬。万一颈部受到损伤,自己不要轻易扭动,最好去请医生帮忙。
科学家发现,十到十六七岁的孩子应该特别注意脊柱的正常发育,否则就容易造成脊柱变形,产生不正常弯曲。这不仅会影响人体美,还会使肺活量减少,影响全身的健康发育。
人体的三根弹簧人体的第一根弹簧在脊柱上。这是脊椎骨之间的“海绵软垫”——椎间盘。它由内、外两部分组成:外部是坚韧而富有弹性的纤维环,内部是白色而有弹性的胶状物质的髓核。这种结构可以使脊柱承受压力、吸收震荡、减轻冲击。不同部位的椎间盘,厚度是不一样的:胸部中段最薄,腰部最厚,因而腰部活动起来方便得多。女子的腰所以要比男子柔软,原因也在这里。女子腰部的椎间盘比男子要厚,而且空隙要大一些。这就使她们得天独厚,能完成柔软的体操或杂技动作,而男子只能望尘莫及了。
人体腿部的肌肉以及连接肌肉和骨骼的肌腱,也是一种弹簧。其中,最出色的莫过于小腿的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特别是与它们相连的跟腱。跟腱全长37厘米,弹性与优质橡胶相仿。据测算,一个人以每秒4. 5米的中等速度奔跑时,地面的最大作用力大约是人体重量的2. 8倍,而跟腱承受的力量约等于人体重量的7倍。
足弓是人体的另外一种弹簧。这是脚底的拱形结构。猿类几乎没有足弓,所以走起路来摇摇晃晃,踉踉跄跄。有了足弓,人的体重大约52%就落在脚后跟,剩下的落在拇趾跖骨头和小趾跖骨头上。体重主要落在这“三脚架”上,走路时就不会左右摇摆。有了足弓,脚就富于弹性,劳动和运动时能对震动起缓冲作用。
软骨人和脆骨人
缺钙或缺维生素D的人,会得佝偻病和骨软化症。这种人的骨头会因变软而发生畸形,所以又称软骨病。据考证,秦始皇就是个软骨病人。
从小进行训练的人,身体会变得特别柔软,如有的杂技演员钻坛子,反曲身咬花等等,柔软自如。1987年在瑞士苏黎世的一次比赛中,一个孩子将两脚从前胸经腋窝拉到了后脑,而且保持这种姿势达半个小时,被誉为“软骨人”。
加拿大30岁男子皮耶全身关节生来就像橡皮一样柔软,可以把两只脚向后转180度,也可以把两只手臂向后扭转,好像脱了臼。吃饭时,他常将两脚扭转向上,把脚底当桌子,自由自在地用餐。医生发现此人一切正常,无法解释他为何能如此弯曲自如。
人的骨头是很坚硬的。然而,有的人骨骼却脆得像玻璃。中国广州有位20多岁的“玻璃姑娘”,从小骨头就特别脆,有时在床上翻个身也会骨折。她的手骨和脚骨经常骨折,好在骨折处会很快自行愈合,而且她自我感觉并不很痛苦。有的医生认为,这是“先天性骨形成不全症”,并不是缺钙引起的,可是真正的病因却尚未查明。
年龄和骨龄
人体的骨骼发育有一个过程,先是软骨阶段,以后随着年龄增长,软骨逐渐被骨组织代替。研究表明,在人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骨骼的发育程度有着明显的区别。科学家用骨骼生长发育的程度来评定一个人的生理年龄,这就是骨龄。一般,人们是用手掌骨的X光片来判断骨龄的。
我们平时说的年龄,是指人出生后经历的年份,也就是生活年龄。由于每个人生长发育的早晚和快慢不同,有些人的骨龄和生活年龄是一致的,也有些人的骨龄会略大于或小于生活年龄。比如,在15岁少年中,有的人骨龄已达到十六七岁,有的人骨龄却只有14岁。科学家认为,与生活年龄相比,骨龄能更准确地反映一个人的生长发育状况。
通常,骨龄小于生活年龄的少年儿童,将来身体比较高大;相反,骨龄大于生活年龄的以后个子不会太高。此外,骨龄小于生活年龄的少年,生长发育高潮的持续时间较长,运动能力“自然增长”的潜力也比较大,这样的少年经过一定的科学训练,常常能在体育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因而,测定骨龄是选拔优秀运动员的方法之一。
Ⅵ 哪种体育运动能更快地增强体质
没有哪项运动是最快的!关键是要坚持下去!什么运动都可以增强体质的~体育健身对增强体质,提高身体机能的益处和作用主要有:(1)促使头脑清醒,思维敏捷 体育运动能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的机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使兴奋和抑制达到高度平衡,能更快地进入工作状态。(2)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心脏功能 美国医学专家约瑟·帕斯克揭开了“生命在于运动”的秘密。他发现人体内一种高密度脂蛋白(HDL2)粒子能主动地担负起打扫、清理血管的任务,把沉积在血管壁的脂肪和胆固醇去掉。由于体内产生的HDL2数量很少,不能与脂肪和胆固醇抗衡,天长日久,这些沉积物质就堆积在血管内,将血管逐渐堵死,影响人的供血供氧。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体内的HDL2浓度明显增高,能自动地在血管内建立起一道防线,不断地消除沉积物质,使血管畅通无阻,同时也促进血液循环加快。平常人1分钟血流全身4~5周,而运动时每分钟血流全身可以提高到7~9周。从冠状动脉对心脏本身的供血情况看,运动后冠状动脉的血流量比安静时提高10倍。国外生物学家把马拉松运动员的冠状动脉与平常人的冠状动脉相比较,发现马拉松运动员的冠状动脉其直径要比平常人粗1~2倍。这样,就使心脏功能得到提高,每搏输出量由50~70毫升,增加到80~100毫升,而心脏的频率却减慢。如一般人每分钟心跳70多次,参加体育锻炼者每分钟心跳50~60次就可以了。如果每分钟少跳10次,一天就可以少跳1.44万次,这就大大地减轻了心脏的负担,延长了心脏的寿命。(3)改善呼吸功能 人的肺有7亿5千多万个肺泡。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如果一个个的肺泡都铺开的话,总面积有70~100平方米,比人体的表面积还要大40~50倍。人的肺泡这样多,但在正常情况下,不需要全部肺泡投入工作,只需要约5%的肺泡开放就足够了。但是,进行剧烈运动时,由于肌肉的活动,需氧量增加,每分钟的呼吸次数由安静时的14~16次增至40多次,肺通气量由每分钟安静时的4~7升,增至到70~120升。因此,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呼吸肌发达,强壮有力,在吸气时能把胸腔扩得更大,有更多的肺泡参与工作,使肺活量增大,提高呼吸系统的功能。(4)促使骨骼、肌肉结实有力 骨骼是人体的支架,它既坚硬,又富有弹性。经常锻炼身体,能使骨骼变粗,骨密质变厚,这样可以提高其抗弯、抗压、抗折的能力。实验证明,一个普通人的股骨,承受300千克的压力就会折断,而一个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股骨承受350千克的压力还折不断。体育锻炼能使肌肉纤维变粗,肌肉内营养特别是蛋白质的含量增加,肌肉内的毛细血管数量增加,一般人的肌肉只占体重的40%左右,而系统地从事体育锻炼的人,肌肉重量可占体重的45%~50%左右。这是因为运动时,肌肉活动加强,耗氧量增加,为了适应需要,肌肉里的毛细血管大量开放,比安静时多开放20~50倍,大量的血液把更多的养料带到全身各处,使新陈代谢加快,促进了身体发展。(5)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锻炼时,不仅有助于身体的发展,而且能调节人的心理,产生一种美妙的快感,使心情舒畅,精神愉快,从而加强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德里斯考曾对大学生做跑步的实验,他发现跑步成功地减轻了他们考试时的忧虑情绪。美国精神病学家格雷斯特博士,将精神极度低落的病人分成两组,一组练跑10周,一组接受传统的治疗10周,结果发现,跑的一组至少取得了与传统疗法同样的效果。(6)防治疾病,推迟衰老 通过体育锻炼,可以防病治病,推迟衰老的到来。近几十年来,我国体疗发展很快,人们广泛采用慢跑、游泳、太极拳、太极剑、气功等进行健身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国际运动医学协会主席普罗科普教授说:“不锻炼的人,30岁起,身体机能就开始下降,到55岁,身体机能只相当于他最健康时的三分之二。而经常锻炼的人到四五十岁身体机能还相当稳定,当他60岁的时候,心血管系统功能大约相当于二三十岁的不锻炼的人,这也就是说,经常锻炼比不锻炼的人要年轻二三十岁。”
Ⅶ 座姿时股骨头承受力大吗
座姿时股骨头没有承受力。
Ⅷ 股骨头可以左右移动,体育课用手摸地时右腿股骨头就会自己移动,正常吗
你好,这个还是摸不到的,因为股骨头的位置很深,而且韧带固定比较牢固的。
Ⅸ 人的骨骼承受多大的力能折断
人的骨头中,一半是水,一半是矿物质和有机物。一般,成年人尤其是老人骨头中矿物质的比例比较大,因而骨头硬而脆,容易骨折。少年儿童恰好相反,有机物的比例较大,所以他们的骨头韧而嫩,容易变形。相比之下,男子的骨头重而粗,女子的骨头轻而细;胖人的骨头,表面比较光滑,而瘦子的骨头表面比较粗糙。 从颅骨到腿骨 颅骨像个坚硬的球壳,保护着我们的大脑。如果没有颅骨,那么,我们栽了一个跟斗就永远别想爬起来,更别说足球队员顶球射门、杂技演员用头顶物,演出多姿多采的节目了。 男人的肋骨和女人一样多,一共有12对。这些肋骨和胸骨及脊柱共同围成胸廓,好像一只坚固的笼子,保护着里面的心和肺等内脏器官。 连接胸骨和肩胛骨的长骨叫锁骨。它们位于脖子两侧的皮下,伸手就可以摸到。这是颈部和胸部的分界标志,也是上肢和躯干的唯一骨骼联系。锁骨支撑着肩胛骨,既能维持肩关节的正常位置,又保证了上肢的灵活运动。 如果说股骨是人体最长的骨头,那么,胫骨就是人体最坚硬的骨头了。胫骨位于小腿的内侧,它们像两根铁柱,承担着全身的重量。举重运动员手举几百千克杠铃,而不会被压垮,与一副坚固的胫骨是分不开的。据测量,胫骨能承受的重量,可以超过人体平均重量的20多倍。 人体顶梁柱 一间房屋,最重要的是大梁。在人体中,脊柱像顶梁柱一样,支撑着大部分体重,因而俗称脊梁骨。它是人体躯干中央的一串骨骼,包括7块颈椎、12块胸椎、5块腰椎以及1块骶骨和1块尾骨。这个顶梁柱是可以活动的,能前屈、后伸、左弯、右旋,作各种方向的运动。 正常人的脊柱并不是笔直的。从侧面看,它是S形的——有四个地方是弯曲的。这些弯曲不是生来就有,而是逐渐形成的。新生儿的脊柱是弓形的。小儿开始抬头时,颈部的椎骨逐渐凸向前方,出现了颈曲。孩子能坐了,胸椎的后凸便变得明显起来;要是胸椎后凸得很厉害,就会成为驼背。孩子开始学走路了,为了保持身体平衡,腰椎会前凸,骶骨和尾骨就弯向后方。这四个弯曲可以减轻走路、跳跃时从下面传到脊柱的震动,从而减轻对头部的冲击。 在人的脊柱中,颈椎的体积最小,而活动量最大。我们能“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也能左顾右盼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是和颈椎的正常功能分不开的。为了使颈椎能正常地发挥作用,我们可以在平时适当作些颈部的旋转活动。睡觉时,枕头不要过高、过低或过硬。万一颈部受到损伤,自己不要轻易扭动,最好去请医生帮忙。 科学家发现,十到十六七岁的孩子应该特别注意脊柱的正常发育,否则就容易造成脊柱变形,产生不正常弯曲。这不仅会影响人体美,还会使肺活量减少,影响全身的健康发育。 人体的三根弹簧 人体的第一根弹簧在脊柱上。这是脊椎骨之间的“海绵软垫”——椎间盘。它由内、外两部分组成:外部是坚韧而富有弹性的纤维环,内部是白色而有弹性的胶状物质的髓核。这种结构可以使脊柱承受压力、吸收震荡、减轻冲击。不同部位的椎间盘,厚度是不一样的:胸部中段最薄,腰部最厚,因而腰部活动起来方便得多。女子的腰所以要比男子柔软,原因也在这里。女子腰部的椎间盘比男子要厚,而且空隙要大一些。这就使她们得天独厚,能完成柔软的体操或杂技动作,而男子只能望尘莫及了。 人体腿部的肌肉以及连接肌肉和骨骼的肌腱,也是一种弹簧。其中,最出色的莫过于小腿的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特别是与它们相连的跟腱。跟腱全长37厘米,弹性与优质橡胶相仿。据测算,一个人以每秒4. 5米的中等速度奔跑时,地面的最大作用力大约是人体重量的2. 8倍,而跟腱承受的力量约等于人体重量的7倍。 足弓是人体的另外一种弹簧。这是脚底的拱形结构。猿类几乎没有足弓,所以走起路来摇摇晃晃,踉踉跄跄。有了足弓,人的体重大约52%就落在脚后跟,剩下的落在拇趾跖骨头和小趾跖骨头上。体重主要落在这“三脚架”上,走路时就不会左右摇摆。有了足弓,脚就富于弹性,劳动和运动时能对震动起缓冲作用。 软骨人和脆骨人 缺钙或缺维生素D的人,会得佝偻病和骨软化症。这种人的骨头会因变软而发生畸形,所以又称软骨病。据考证,秦始皇就是个软骨病人。 从小进行训练的人,身体会变得特别柔软,如有的杂技演员钻坛子,反曲身咬花等等,柔软自如。1987年在瑞士苏黎世的一次比赛中,一个孩子将两脚从前胸经腋窝拉到了后脑,而且保持这种姿势达半个小时,被誉为“软骨人”。 加拿大30岁男子皮耶全身关节生来就像橡皮一样柔软,可以把两只脚向后转180度,也可以把两只手臂向后扭转,好像脱了臼。吃饭时,他常将两脚扭转向上,把脚底当桌子,自由自在地用餐。医生发现此人一切正常,无法解释他为何能如此弯曲自如。 人的骨头是很坚硬的。然而,有的人骨骼却脆得像玻璃。中国广州有位20多岁的“玻璃姑娘”,从小骨头就特别脆,有时在床上翻个身也会骨折。她的手骨和脚骨经常骨折,好在骨折处会很快自行愈合,而且她自我感觉并不很痛苦。有的医生认为,这是“先天性骨形成不全症”,并不是缺钙引起的,可是真正的病因却尚未查明。 年龄和骨龄 人体的骨骼发育有一个过程,先是软骨阶段,以后随着年龄增长,软骨逐渐被骨组织代替。研究表明,在人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骨骼的发育程度有着明显的区别。科学家用骨骼生长发育的程度来评定一个人的生理年龄,这就是骨龄。一般,人们是用手掌骨的X光片来判断骨龄的。 我们平时说的年龄,是指人出生后经历的年份,也就是生活年龄。由于每个人生长发育的早晚和快慢不同,有些人的骨龄和生活年龄是一致的,也有些人的骨龄会略大于或小于生活年龄。比如,在15岁少年中,有的人骨龄已达到十六七岁,有的人骨龄却只有14岁。科学家认为,与生活年龄相比,骨龄能更准确地反映一个人的生长发育状况。 通常,骨龄小于生活年龄的少年儿童,将来身体比较高大;相反,骨龄大于生活年龄的以后个子不会太高。此外,骨龄小于生活年龄的少年,生长发育高潮的持续时间较长,运动能力“自然增长”的潜力也比较大,这样的少年经过一定的科学训练,常常能在体育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因而,测定骨龄是选拔优秀运动员的方法之一。
Ⅹ 运动员的股骨可以承受多少千克的压力而不折断
人类运动极限与什么有着密切关联?
生理极限
人体生理的极限制约着100m成绩的提高幅度。因为,如果运动员要超越博尔特的世界纪录,就会使他们体内酶的含量比普通人高出3倍,这已经达到了人体的极限。同时,运动员股骨头所承受的压力要达到体重的6倍,这也达到了极限。还有,血液中乳酸含量对于运动成绩的提高也有限制,因为一个运动员血液内的乳酸不能超过170mg。总之,人类的生理极限是运动极限有限论的理论基础。
2.运动基因
有关研究表明,人类运动基因99%是相同的,只有1%不同。而正是这1%造成了不同种族在运动能力方面的差异。
近年来,牙买加运动员在田径赛场上屡屡打破100m跑世界纪录,引起了科学家们的研究兴趣。牙买加理工大学教授莫里森等人与牙买加西印度大学和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科学家联合对超过200名牙买加运动员进行研究,发现其中有70%的人的体内拥有一种名为“Actinen A”的物质,这种物质可以改进与瞬间速度有关的肌肉纤维,而这些肌肉纤维可以使运动员跑得更快。相比之下,澳大利亚田径选手中只有30%的人体内含有Actinen A。
Actinen A来源于速度的助推剂——ACTN3(α辅肌动蛋白3)基因。目前,世界各体育强国都在瞄准ACTN3基因。有的研究还提示,ACTN3基因只是优秀运动员的基因之一,还有许多基因与运动天分有关,如另一种称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基因,它产生的AcE可以影响人体肌肉的氧利用率以及肌肉的生长速度,从而改变运动成绩。
正是借助于特殊的运动基因,牙买加运动员在田径赛场上一次次书写奇迹,由此也将人类运动极限一次次改写。但是,应当看到,在如今优秀田径选手中,牙买加人占其中很大一部分,其先天优势也被平均享有,现在的世界纪录也是在特殊的运动基因下实现的,因此这种基因在未来突破人的运动极限方面的作用是局限的。
3.身体形态
近几年来,优秀百米运动员的身材,无一例外都是四肢肌肉极其发达,体型高大威猛,比如刘易斯身高1.88m,毛里斯·格林身高1.86m,鲍威尔也是1.88m,之后打破世界纪录的博尔特的身高是1.92m,田径运动员身材高大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在以前我们都认为田径运动员身材矮小,但在今天,要想在短距离项目上成为优秀运动员,身材高大是一个基础条件,因为100m跑本身是一个周期性运动,也就是人靠两条腿做一个循环周期的蹬地动作完成的,那么在摆动频率一致的情况下,很明显,腿长的人要占很大的优势,因此下肢的力量和长度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因素。而在今天,不光是下肢,上肢以及全身的肌肉都要参与短距离跑,这样,全身肌肉如果非常发达,快肌自然要占很大的分量,全身良好的协调一致能保证短跑运动员在缺氧的情况下爆发出更大的能量,从而跑得更快。
当然,个子也不是越高越好,但参照整个所有运动项目的运动员指标,在身高1.95m左右应该是未来田径运动员的最和谐、最合理、最标准的身高,依据这个标准,现有100m跑运动的成绩应该至少还能再提高0.1s,提高幅度是非常有限的。
4.反应能力
要想在100m跑上获得好成绩,枪响瞬间反应速度成为一个重要因素。可不要小看这一点,虽然大家知道它微乎其微,但对于现在的100m跑比赛来说,你能提高0.01s就能打破世界记录。目前,绝大部分运动员是依据听觉来判断起跑的时机。创造世界记录的博尔特的枪响瞬间反应速度为0.150s。
所谓枪响瞬间反应速度是指指令枪响后,运动员脚蹬起跑器的时间。但是音速是低于光速的,也就是说,靠听觉是肯定比视觉要慢的。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预言,在未来人类百米赛跑肯定是运动员通过视觉来决定自己的起跑时机的。因此,如果运动员在反应能力上有所提高,这个速度极限至少还可以提高0.05s,但也是有限度的。
5.骨骼肌肉承受力
人类100m跑速度还取决于身体结构以及骨骼和肌肉能耐受多大的压力。这种压力不仅来自外面,而且来自内部。
外部的压力诸如举重对身体的压力和跳高需要脱离地心引力的压力。而内部压力也分两个方面,一是承受身体的自重,二是承受肌肉收缩发力对自身骨骼和肌肉造成的压力。其中肌肉是附着在骨骼上的组织,它们也决定着人类运动的极限。
运动员向前跑的动力大部分是由股四头肌收缩提供的,股四头肌又与膝盖连接。跑步时,肌肉、关节和骨头都需要承受这种由肌肉收缩发出的强大压力。
此外,在人体结构中,骨骼和关节的缓冲力也制约着人类运动的速度。在人体中有缓减压力的3根“弹簧”:第1根“弹簧”在脊柱上,是脊椎骨之间的“海绵软垫”——椎间盘;第2根“弹簧”是腿部的肌肉以及连接肌肉和骨骼的肌腱;第3根“弹簧”是足弓,它是脚底的拱形结构。这3根“弹簧”也制约了人类运动的极限,同样,人类只能在此基础上作为,而不能超越这个限制。
6.自然外力
自然外力是创造运动极限的偶然性因素,它包括风力、气候、温度等,在室外田径赛场上对运动成绩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据体育科研人员分析:在短跑、跨栏等田径项目中,顺风和逆风的不同气象条件,运动员的成绩差别是明显的。
人类运动时在各方面所承受的极限是什么?
1.人类能承受的加速度极限
人体的胸腔保护着心脏,使其免受撞击的伤害,但是它的保护功能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下却略显脆弱。或许,在达到一定程度的加速度时,胸腔也根本起不到保护的作用。
美国宇航局和军方研究人员在寻找这个答案的道路上大步前进着。他们为了制造安全的飞行器和航天器需要了解这个数据。横向加速会因为对人体施加不对称力而对人体造成伤害。根据《大众科学》上刊载的一项研究表明,14个g的加速度可以让人的器官分离,而4到8个g的加速度可以让人昏迷。
向前或者向后的加速度对身体来说更容易承受一些。军方在20世纪40、50年代的试验表明人体可以承受45个g的减速。在这个速率下,人从1000千米/小时的速度减速到停止只用1秒钟。但是,根据研究结果,在50个g的减速情况下,人体还是会被撕裂。
2.自身速度极限
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指出,速度依赖于人体强健的肌肉和修长的四肢,由于人体具有一定的重量,所以每提高一秒钟速度,都会增加一定的能量消耗。速度与能量消耗的比值是有限的,这一极限可能是百米9.48秒。女子百米世界纪录保持者——短跑女皇乔伊娜,她的丈夫——美国田径专家柯西曾经做出过9秒76将是人类百米极限的论断,但他现在已经修正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新的科学理念总让人难以想象,所谓的极限只是在原有训练水平下的极限。柯西称“当科学技术、训练理念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天知道会发生什么!”
与体育运动专家、9秒9、9秒8、9秒7这样看似“保守”的预测不同,数学、物理、生理学专家对百米极限有更激进的观点。旅居德国的荷兰数学家阿尹马鲁教授通过复杂的计算推断人类百米极限为9秒29,这是理论上的最快速度,纯理想状态下的产物。考虑到人身体对抗空气的阻力、肌肉负荷能力、蹬地获得推动力所消耗的力等因素,“数学派专家”认为9秒64是更合理的速度,因为人不可能消灭空气阻力,人的肌肉韧性也是一定的,如果速度过快,肌肉将会撕裂。
为了在2008年北京奥运上创造辉煌,盖伊、鲍威尔、博尔特都把自身的状态调整到了巅峰,这三名百米新理念的代表人物无疑很有机会突破9秒70大关。现在的百米运动员不再追求模板式的体型和动作,盖伊有着疯狂的摆腿频率、鲍威尔上半身力量很强、博尔特身材瘦长步幅大,事实上,他们都有些颠覆传统、天赋异禀。正是由于他们迥异于传统风格,所以没人知道他们究竟能跑多快。
短跑冲刺时,速度若超过43.06km/h,腿部的股四头肌腱和膝盖就会分离。
3.承受重力速度极限
当过山车俯冲而下时,人仅仅承受了5倍的重力加速度,就会头晕、恶心。人承受重力加速度的最大纪录是31.25g,如果未经训练的话,一般在承受6g的时候就会失去知觉。
4.承受力量极限
美国洛杉矶南加州大学专家指出,人最终能举起多大重量取决于肌肉纤维数量,一般来说,四肢短小的人力量更大。
肌肉组织的每个肌纤维可以产生大约0.3微牛顿的力,而每平方厘米的肌肉可以产生大约100牛顿(10公斤左右)的力。但是前臂骨骼在5000公斤左右压力下,就会粉碎。如果假设手臂肌肉能够提供一半的力量,其余的力量来自腿部、臀部以及肩部等,你依然需要调动三头肌及其周围55厘米范围内的所有肌肉才能达到这种力量。
因此,承受力量的理论极限为5000公斤,而当前纪录为300公斤。
5.心跳极限
1分钟220次,这是指心脏运动极限,也是迄今为止,科学发现的心脏能够工作最大极限的心跳次数。超过这个数值,心脏就不能继续完成正常的搏血功能。科学研究发现,即使参加体育锻炼,在检测和评估锻炼效果时,都不可能超越这个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