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样引导幼儿开展体育活动
【摘要】社会在不断进步,幼儿的身心也不断在发展和提高,幼儿园如何更加有效地开展体育活动,来促进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本文从内容、活动中突出幼儿的主体性、实施途径与体育活动中注重促进幼儿良好心理发展等方面论述了当前幼儿园改如何有效开展体育活动。【关键词】幼儿园体育活动有效【正文】《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的主要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由此可见,幼儿体育是幼儿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幼儿体育活动的总目标是:以幼儿健康发展为中心,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当前,幼儿体育已受到幼儿教育者的普遍重视,许多幼儿园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体育活动,然而离目标的要求还有距离。对于任何通过体育活动有针对性地、有效地增强幼儿体质、和谐发展幼儿的身心,许多教师还比较模糊,如有的教师对体育功能的认识不全面,过分强调兴趣而不注重体育活动的作用;在体育活动中一刀切的灌输方法用的比较多;对于幼儿活动量的调控存在随意性;还存在等待时间过长,不符合幼儿的心理需求等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幼儿无论在生理方面还是心理方面都比过去幼儿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幼儿园怎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开展体育活动呢?我觉得应从以下几点进行:一、内容上打破传统,让孩子在挑战中获得自信。1.敢于尝试新的活动形式,打破旧的传统。社会在发展,孩子们也不例外,传统的幼儿体育教学内容已远远不能适应现在的孩子们,如果还用传统的要求来教育孩子,他们是“吃”不饱的。我们要打破传统,敢于突破,改变和提高要求,让孩子面临新的挑战,在不断战胜新的挑战的过程中使幼儿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这也是幼儿体育的目标所在。举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在美国,很多孩子喜欢滑板,在街道旁,宽阔的广场上,常常有孩子冲来撞去,在台阶上跃上跃下,甚至在铁栏杆扶手上滑下。这在中国几乎是看不到得,原因是因为滑板需要技巧,儿中国人虽然向来善于玩技巧性游戏,但滑板还需要胆量,因为它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在传统意识上,许多人认为这种游戏太危险,容易摔断四肢,因而不鼓励孩子玩。我国传统的教育方式是保护、灌输式和训导式的,于是,孩子本来具有对这种游戏的畏惧心理就更加强烈了。虽然孩子暂时保证了身体不受伤害,但却阻碍了能力上的发展。事实上,这种活动经过老师的充分准备和有序安排是可行的。目前,在上海、苏州等地的部分幼儿园已有了类似双排轮游戏活动,许多小朋友都非常感兴趣,这无疑是幼儿体育教学的一项新突破。2.难度上敢于突破。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适度的要求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要求过高或过低都不行。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幼儿普通对有一定难度的活动较感兴趣。如在体育活动“长凳游戏”中幼儿选择不同高度的长凳走平衡,大部分孩子愿意站在较高的长凳后面。当老师在另一边将几个长凳叠成最高时,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不约而同地排向那里,跃跃欲试。由此可见,孩子们具有冒险的天性,而较为普遍的现象是:对幼儿的要求缺乏难度,幼儿不必费太多的努力就可以达到。原因有二:一是教师忽略了幼儿的发展,不能了解幼儿的实际能力和水平,没有挖掘幼儿的潜能,仍以老标准衡量和要求孩子;二是教师不敢增加难度。有的教师知道要增加难度,但因为怕一旦增加难度,幼儿容易产生危险,所以最终放弃了这种想法。这样,幼儿的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发展,更可惜的是,错过了培养幼儿意志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得机会。3.运动量上采用“多峰式”训练。体育活动中幼儿运动量的“多峰式”,指的是整个体育运动中运动量的分布呈两次以上的高峰状态,以免运动疲劳带给机体的伤害。考虑到幼儿身体在运动过程中变化的特点,幼儿身体技能的活动能力是不断变化的,并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上升--稳定--下降的规律。这也是人体生理技能活动变化的规律。根据这一规律,我们在调控幼儿活动量时安排了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形成了启动--第一次高峰--缓冲--第二次高峰--缓冲这样一个多峰式状态,真正做到运动强度小则增加运动密度,运动强度大则减少运动密度,调节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既不过量运动,又能保证适宜运动量,符合机体承受能力,体现了体育活动中“动与静、激与缓”的结合,对幼儿体能的科学锻炼是十分有益的。二、活动中突出幼儿的主体性。许多研究表明,体育活动中的户外自选活动,幼儿混龄主题区域和室内表现性、创造性的身体活动更有利于幼儿主体性的培养。因为在这些活动中能给每位幼儿有表现和创造的机会,促使其主体性培养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证。1.室内表现性、创造性的身体活动:在室内围绕一定的主题向幼儿发出挑战,唤起幼儿尝试进行身体运动的欲望,让每个幼儿按自己的方式来表现、发挥、创造。例如在室内进行“玩竹竿”游戏,在音乐的伴奏下幼儿赤足在室内活动,用手指、脚趾及身体的其他部位尝试创造许多有趣的活动方法(如:猴王玩金箍棒、种树、滑雪、火炬接力等)。这类活动提高了幼儿身体动作的表现能力,使其有机会在面对不同的运动和建议时,寻找到他自己的行动方式,促使其运动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发展。2.户外自选活动:教师充分考虑到幼儿的不同兴趣、爱好能力水平,尊重幼儿的意愿和选择,在活动中尽可能给予幼儿的机会,即选择活动项目和器材,结伴,这样幼儿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活动,体验自主参与体育活动的快乐,使幼儿的自主性和社会性得到发展。例如:幼儿园一般都有很多个体育活动区域,如攀爬区、投掷区、平衡区、跳跃区等,我们可以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区域,自己选择活动伙伴,在活动中体验到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3.幼儿混龄主题区域活动:利用幼儿园的有效活动场地和器材,设置若干个具有不同活动主体情节的区域,教师可以设置球类活动区、车类活动区、攀爬区、投掷区、平衡区、跳跃区、中大型运动器械组合区等。对以上两个年龄阶段的幼儿同时开放,各年龄层次的幼儿可以自行组合、选择活动区的活动,这种活动方式打破了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线性框式,强调非线性的组合,使团队的异质性大于同质性,扩大了幼儿之间的广泛接触和交往,满足了幼儿与不同年龄同伴交往的心理需求,为幼儿选择活动和创造性地锻炼提供了充分条件,使其活动动机更为强烈,参与意识、自主意识得到鼓励。例如:让中班幼儿和大班幼儿同时参与攀爬区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中班幼儿交往对象丰富了,而且从大班幼儿身上学到了活动技巧,更加放得开了,大班幼儿在活动中也会变得更加自信,主动带领中班幼儿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促进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也让幼儿身心得到了发展。三、体育实施途径上强调与家庭、社区合作。的教育机构很注重在儿童体育方面与家长的合作,教育工作者把儿童年龄和心理特点的知识传递给家长,使他们了解孩子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许多幼儿园开展了亲子活动,教育者可以借助这样的契机,通过直观的宣传、、座谈等,让家长认识到如何丰富幼儿的生活,又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开展适合家长与幼儿共同合作的体育活动项目。例如:每学期定期亲子运动会,让幼儿和家长配合参加活动,不但增加了家长和幼儿之间的感情,更让家长认识到多让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好处,这样更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真正做到家园共育;还有在家长座谈会上教师可以向家长宣传一些体育活动的方法与技能,家长也可以谈谈自己的看法,共同学习。另外,幼儿园可以扩大与社区合作,开展一些在社区内进行的体育活动。如游戏、竞赛等。这不但丰富了体育活动的内容,更扩大了孩子社会交往的空间。平时还可以通过调查问卷调查一些家长在幼儿体育活动方面的实施情况,提高家长对体育活动的重要性的认识,让家长和教师携手共同合作,使体育活动更加有效地开展起来。四、体育活动中注重促进幼儿良好心理发展。回到我们的目标来看,《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体育的总目标是:以幼儿健康发展为中心,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因此,教师在增强幼儿体质的同时应该注意到幼儿心理的发展,充分发挥体育功能的多元性。心理师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动作的发展可以使幼儿获得大量的,从而促使大脑技能的完善,为各种心理品质的形成奠定基础。首先,在体育活动中培养良好的情绪情感。诸多观察和研究表明,情绪情感对幼儿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它不仅是一项重要的心理品质,还是导致心理异常和障碍的一个中介环节。动作的发展可以使幼儿获得丰富的感官,大大加快大脑髓鞘化过程,使神经系统综合调和能力增强,兴奋和抑制过程更趋和谐,从而较好的调节情绪。一般来说,体育活动能使人心情愉快、活泼开朗、精神振奋,产生良好的情绪体验,但是如果组织部善,也会给幼儿带来不愉快的情绪。因此,在体育活动中,要注意体育器材要适合幼儿的生理特点,引起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活动内容要有趣,活动方式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并能锻炼幼儿的身体,在活动中能够与同伴有好合作,体验共同活动的快乐,促进幼儿良好的情绪感情体验。其次,努力发掘体育活动中的美育因素。美感是人们在对审美活动后产生的一种愉悦的情感体验。所以,教师提供的体育用具要美观、实用、安全,教师示范动作要准确、熟练,口令流畅,体操动作设计要注意艺术性,考虑体育活动与音乐活动、语言活动有机结合,提高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使幼儿在体育活动中身心舒展、愉快乐观。再次,在体育活动中关注幼儿问题行为在体育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来的问题行为要有畏惧、退缩、抑郁、不合、不合作、攻击性行为和破坏性行为,一般不被视作心理疾病。但这类问题或障碍会使幼儿在生活中受挫折,若不及早矫正或干预,不仅影响其正常生活和活动,阻碍身心健康发展,还会由此导致他们在成年期的心理缺陷和社会适应不良,教师应在日常生活中引起重视。在体育活动中教师要让幼儿从简单的体育运动开始,让有心理障碍的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其它活动中也是如此,逐渐让幼儿克服心理障碍,使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总之,我们应该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在锻炼幼儿身体的同时,有效促进幼儿健康心理的形成。调动一切可能得因素,使体育内涵得到丰富和发展,适应时代的需求。
㈡ 如何有效开展体育活动,提高幼儿身体素质
幼儿园体育活动对孩子一生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幼儿园体育活动开展的现状,作者呼吁相关教育部门改善幼儿体育教育条件的同时,也呼吁幼儿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思想,切实重视幼儿体育教学,深入开展幼儿体育游戏活动,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关键词:幼儿体育;深入开展 体育游戏是幼儿身体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发展幼儿智力的重要手段。但通过对多所幼儿园的调查发现,我国多数幼儿园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和现行教材内容的限制,幼儿体育游戏时间不足、教育活动内容粗浅、活动形式单一等问题普遍存在,因此,幼儿园体育游戏活动质量无法保证,不能满足幼儿的运动需要。 一、幼儿园体育游戏场地与游戏器材的充分投入是深入开展体育游戏的前提 当下,很多幼儿园,尤其是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县市及农村幼儿园的场地不能满足幼儿的体育游戏活动需要,游戏器械也严重匮乏,客观条件的限制使幼儿体育游戏活动无法正常开展,亟待相关教育部门帮助解决。 幼儿园要有足够大的体育游戏活动场地,以保证幼儿进行体育游戏活动,要保证幼儿有丰富的体育游戏器材使用。这是深入开展体育游戏活动的客观物质保证和前提。 二、教师要深刻认识到体育课的重要性,从思想上要把体育游戏转化为体育教学,教师的体育教学思想的树立,是深入开展幼儿体育游戏的前提 为了保证幼儿身体的健康,《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2小时。 但多数幼儿园,户外体育游戏活动有很大的随意性,因为没有体育考核的标准和升学的压力,在幼儿园的户外活动中“孩子自由,老师放松”的现象极为普遍。游戏多以“放羊式”的幼儿自由活动为主,内容单一老套,户外活动流程是:发给孩子游戏器械——孩子自由玩耍——集合收器械——带孩子回班,只要孩子不发生危险教师就认为完成了户外活动任务,完全没有引导教育孩子的体育教学意识。一种器械或一个游戏往往是让孩子玩到百无聊赖,而教师却习以为常。 教师对体育教学态度直接影响了幼儿游戏活动的发展。因此,幼儿园教师要深刻认识到体育游戏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把每次体育游戏当作“课程”来上,做教育中的“有心人”。 1.认真制定学期、周计划,使体育游戏形成系统的单元课程。根据幼儿身体发展的需要,游戏内容要丰富全面,游戏内容要涵盖走、跑、跳、投、爬、钻、攀登等基本动作。 2.认真备课,做到“上好每一堂体育游戏课”。每个游戏活动一定要有文字教案,要有深入的效果分析。 3.深入考研,深化每个游戏活动。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新颖多变的游戏方法对幼儿进行系统的练习,并认真总结及时反思,通过反复锤炼,这样才能打造出精彩、合理的精品游戏。例如,传统体育游戏“踩影子”,通过多种形式的“踩”来练习幼儿的躲闪能力。第一次活动可以是两人互相踩影子,多人相互踩影子。第二次活动要求只能踩影子的头部,用单脚踩,再尝试用双脚踩;第三次要求脚不动,只能通过身体的晃动躲避对方踩到影子的头部。通过多种方式的“踩”反复练习躲闪的身体协调能力。幼儿对形式多变的游戏既感兴趣,又达到了反复练习躲闪提高身体协调能力的教学目的。 三、幼儿园领导要重视对教师的体育教学培训学习,提高教师体育教学水平是深入开展体育游戏的关键 幼儿教师开展体育游戏的直接实施者,只有提高了教师的体育教学水平,才能真正地深入开展体育游戏活动。 幼儿园的教师多数是幼儿师范院校毕业,她们在大学里的体育课,几乎被舞蹈形体等运动所代替。幼儿教师走向了工作岗位后,体育教育相对来说是一个弱项。而与其他科目想比,体育游戏教材相对缺乏,教材的选取、内容的实施往往得由授课老师自行做主,课堂效果无法保证。因此,深入开展体育游戏活动仅靠老师的自主发挥是不够的。幼儿园要定期进行体育培训指导,公开课的观摩交流能激发教师的积极性,而定期培训指导能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 四、家园共育是深入开展幼儿体育游戏活动的必要补充 1.教师通过幼儿园体育游戏活动的开展,让孩子主动把游戏“带回家去”,做家庭中游戏活动的“小老师”。幼儿将游戏带回家去玩不仅是体育游戏活动的延伸,也是教师体育教学活动的一部分。只有家园共育,使体育游戏生活化,才能更好地培养幼儿良好的运动习惯。 2.教师做家长的“二级培训员”。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或者家长开放日等形式对家长进行“培训”,让家长体验到亲子互动乐趣,使其从思想上重视到孩子的体育健康教育,使家长养成家庭亲子互动的运动习惯。 为了幼儿的健康成长,需要我们每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深刻认识到体育教育的重要性。深入开展幼儿体育游戏活动,改变现在的幼儿体育教育现状,需要幼儿教育管理者、幼儿教师、家庭三方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推动幼儿体育教育的发展,满足幼儿身体全面发展的需要,给我们的孩子一个健康美好的未来。
㈢ 如何更有效开展幼儿园体育活动
当前,幼儿体育已受到幼儿教育者的普遍重视,许多幼儿园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体育活动,然而离目标的要求还有距离。对于任何通过体育活动有针对性地,有效地增强幼儿的体质、和谐发展幼儿的身心,许多教师还比较的模糊,如有的教师对体育功能的认识不全面,过分强调兴趣而不注重体育活动的作用;在体育活动中一刀切的灌输方法用的比较多;对于幼儿活动量的调控存在随意性;还存在等待时间过长,不符合幼儿的心理需求等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幼儿无论在生理方面还是心理方面都比过去幼儿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年龄越小的幼儿,身体活动的能力就越是他的一切行为的基础,特别是小班幼儿,他们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主要取决于其身体活劝的能力。因此,幼儿对自己身体活动能力的接受和肯定程度对于他们自我意识的形成是极为重要的。那些身体活动能力较强、能够独立完成多种体育活动的幼儿,往往会形成肯定的“自我”概念,对于生活中所遇到的其他问题的解决也具有较强的自信心,而且行动积极、主动。相反,那些动作迟钝、身体活动能力较差的幼儿,在体育活动中就常常会遭受失败。因而他们也常 常会产生否定的“自我”倾向,表现为缺乏自尊和自信,行动消极、被动和退缩,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容易产生不安全感。幼儿园怎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开展体育活动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点进行:
一、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途径
1.创设被人接受的氛围,让幼儿带着愉快的情绪参加体育活动
幼儿的自我评价主要依赖成人的评价,尤其是幼儿中最有威信的老师和父母的一言一行、批评或表扬,往往是幼儿评价自己的标尺,小班幼儿更明显。因此,在组织体育活动时,教师应该在语言和行动上处处照顾每一个幼儿,多用肯定和鼓励的语言与幼儿交往,尤其对那些活动能力较差的幼儿,要在语言和情感上给予积极评价,使幼儿体验到体育活动的快乐和满足,激起幼儿喜爱体育,乐于上进的愿望,而应避免消极的评价给幼儿带来的不良影响,从而让幼儿生活在强调优点而不是缺点的氛围中,并逐渐学会保持自信。
教师在组织体育活动时,应根据小班幼儿身心发展和年龄特点,尽量采取游戏的方式,以引起全体幼儿兴趣,减轻幼儿恐惧心理,从而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如在引导幼儿玩攀登架时,我们设计了“给小动物找妈妈”的游戏,把“小动物妈妈的家”设置在攀登架上,鼓励孩子们去帮助“小动物找妈妈”,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表现得非常积极、活跃,连平时最怕玩攀登架的几名幼儿也不知不觉地爬上了攀登架的最高点,对他们的成功教师给予充分肯定。就是通过诸如此类的活动,我们帮助幼儿逐步树立了参与活动的勇气和信心。
2.鼓励幼儿尝试活动,提供自主、独立活动的机会,引导幼儿自主地探索和思考,充分发挥幼儿的潜力,避免机械模仿
在幼儿期,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动力是兴趣和好动性,也是个体主动性发展的良好时期。根据幼儿兴趣和意愿及小班幼儿年龄特征,在组织和安排体育活动时,既要设置情景,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又要鼓励幼儿去大胆尝试、获取经验,从自身体验中逐步认识自己。这样,才能逐步变自发的好动为主动的活动,有利于幼儿潜力的发展。幼儿对某一活动获得了初步的感性认识以后,通过增加活动量或活动难度的办法,让幼儿不断体验到自己的能力和成功。如在平衡练习中,一开始,我只让幼儿在活动场地上走平衡线。然后,提供不同高度、宽度、坡度的平衡木,让幼儿自由尝试,接着请平衡力较好的幼儿进行示范,再由教师把走平衡木的动作要求示范给幼儿,引导幼儿进行“过小桥”的练习,幼儿能根据自己实际情况,由宽到窄,由低到高练习。这样,不管平衡能力强弱,幼儿都获得了成功的体验,都对自己产生满意的态度。同时,教师应该认识到每个幼儿参与活动的起点,获得成功的程度是不同的,要鼓励幼儿从自身的起点开始,努力争取一次比一次练得更好,发挥幼儿潜力。
在组织体育活动时,除了必要的示范外,要注重逐步引导幼儿自主地进行探索和思考,如果幼儿仅仅是被动地去做教师要求他们做的事,即使他们学会了做什么,也不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更不了解如何去学。长此以往,幼儿就会养成依赖性,影响自主性和自信心的发展。因此,在体育活动中,教师要以发展幼儿主动性为首要任务,使幼儿成为主动和成功的探索者与学习者。为了尽量避免单一的机械模仿,我们往往启发和鼓励幼儿自己去发现和创造各种玩法。如玩竹圈,教师不马上做示范,而是让幼儿拿着竹圈子自由玩耍,启发幼儿动脑筋想一想:“竹圈还可以怎样玩?要和别人玩得不一样”。因此,孩子们便会想出各种饶有童趣的玩法。当幼儿有过自身体验获得成功时,他们的主动性得到发挥,自信心自然得到增强。
3.帮助幼儿克服在体育活动中的两种极端心理――自卑与自负
小班幼儿个体差异明显地体现在动作发展上。有些幼儿动作发展好,在活动中能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而有些幼儿动作发展差,在同样的活动中却常遭失败,久而久之,他们会以为自己能力太差而失去参加活动的信心,形成了“我不行”的思维定势。为帮助幼儿克服自卑感,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从积极评价入手,尽量挖掘孩子在体育活动中的长处,少批评,多表扬;通过比较,让幼儿重新评价自己,认识到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和优势,没有必要高着别人,低着自己,从而增强自信心;在体育活动中适当降低对自卑幼儿的要求,使之 具有成就感;通过补偿性的训练,帮助幼儿正确对待挫折,增强抗挫能力,当他们不断地从活动中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时,就会形成稳定的行为方式,逐步克服自卑感。
为帮助幼儿克服自负感,我们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设置一些有难度的、可能会失败的活动,如体育活动“小猫钓鱼”,教师设置了各种障碍,幼儿必须通过付出艰辛的努力,以及具备不断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才有可能获得成功。我们只有鼓励孩子勇敢面对困难,帮助他们找到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方法,才能使他们摆脱依赖与骄傲。 4.家园配合,帮助孩子树立自信
我国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孩子可以说是父母的镜子。”确实,父母的行为习惯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有的父母平时很少参与集体活动,那么他们的孩子也许就会缩手缩脚;有的父母溺爱幼儿,一切包办代替,那么他的孩子就会产生过度的依赖思想,困难面前退缩。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坚持与家长联系,共同探讨幼儿自信心缺乏的原因,并要求取得家长的配合。
⑴不要溺爱孩子,应支持孩子与同伴交往。
⑵积极开展家庭体育活动,培养孩子开朗的性格。
⑶家园保持联系,及时反馈幼儿的点滴进步,以获取幼儿每一发展阶段的信息,共同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二、运动量上采用“多峰式”训练
体育活动中幼儿运动量的“多峰式”,指的是整个体育活动中运动量的分布呈两次以上的高峰状态,以免运动疲劳带给机体的伤害。考虑到幼儿身体在运动过程中变化的特点,幼儿身体技能的活动能力是不断变化的,并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上升――稳定――下降的规律。这也是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根据这一规律,我们在调控幼儿活动量时安排了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形成了启动――第一次高峰――缓冲――第二次高峰――缓冲这样一个多峰式状态,真正做到运动强度小则增加运动密度,运动强度,大则减少运动密度,调节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既不过量运动,又能保证适宜运动量,符合机体承受能力,体现了体育活动中“动与静、激与缓”的结合,对幼儿体能的科学锻炼是十分有益的。
三、自由活动中突出幼儿的主体性
许多研究表明,体育活动中的户外自选活动、幼儿混龄主题区域活动和室内表现性、创造性的身体活动更有利于幼儿主体性的培养。因为在这些活动中能给每位幼儿有自由表现和创造的机会,促使其主体性培养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证。
1.室内表现性、创造性的身体活动
在室内围绕一定的主题向幼儿发出挑战,唤起幼儿尝试进行身体运动的欲望,让每个幼儿按自己的方式来自由表现、自由发挥、自由创造。例如在室内进行“玩竹竿”游戏,在音乐的伴奏下幼儿赤足在室内活动,用手指、脚趾及身体的其他部位尝试创造许多有趣的活动方法(如:猴王玩金箍棒、种树、滑雪、火炬接力等)。这类活动提高了幼儿身体动作的表现能力,使其有机会在面对不同的运动刺激和建议时,寻找到他自己的行动方式,促使其运动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发展。
2.户外自选活动
教师充分考虑到幼儿的不同兴趣、爱好能力水平,尊重幼儿的意愿和选择,在活动中尽可能给予幼儿自由的机会,即自由选择活动项目和器材,自由结伴,这样幼儿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活动,体验自主参与体育活动的快乐,使幼儿的自主性和社会性得到发展。例如:幼儿园一般都有很多个体育活动区域,如攀爬区、投掷区、平衡区、跳跃区等,我们可以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区域,自己选择活动伙伴,在活动中体验到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
3.幼儿混龄主题区域活动
利用幼儿园的有效活动场地和器材,设置若干个具有不同活动主体情节的区域,教师可以设置球类活动区、车类活动区、攀爬区、投掷区、平衡区、跳跃区、中大型运动器械组合区等,对以上两个年龄阶段的幼儿同时开放,各年龄层次的幼儿可以自行组合、自由选择活动区的活动,这种活动方式打破了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线性框式,强调非线性的组合,使团队的异质性大于同质性,扩大了幼儿之间的广泛接触和交往,满足了幼儿与不同年龄同伴交往的心理需求,为幼儿独立选择活动和创造性地锻炼提供了充分条件,使其活动动机更为强烈,参与意识、自主意识得到鼓励。例如:让中班幼儿和大班幼儿同时参与攀爬区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中班幼儿交往对象丰富了,而且从大班幼儿身上学到了活动技巧,更加放得开了,大班幼儿在活动中也会变得更加自信,主动带领中班幼儿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促进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也让幼儿身心得到了发展。
四、体育实施途径上强调与家庭、社区合作
俄罗斯的教育机构很注重在儿童体育方面与家长的合作,教育工作者把儿童年龄和心理特点的知识传递给家长,使他们了解孩子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许多幼儿园开展了亲子活动,教育者可以借助这样的契机,通过直观的宣传、咨询、座谈等,让家长认识到如何丰富幼儿的生活,又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开展适合家长与幼儿共同合作的体育活动项目。例如:每学期定期举行亲子运动会,让幼儿和家长配合参加活动,不但增加了家长和幼儿之间的情感,更让家长认识到多让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好处,这样更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真正做到家园共育。还有在家长座谈会上教师可以向家长宣传一些体育活动的方法与技能,家长也可以谈谈自己的看法,共同学习。
另外,幼儿园可以扩大与社区合作,开展一些在社区内进行的体育活动。如游戏、竞赛等,这不但丰富了体育活动的内容,更扩大了孩子社会交往的空间。另外,平时还可以通过调查问卷调查一些家长在幼儿体育活动方面的实施情况,提高家长对体育活动的重要性的认识,让家长和教师携手共同合作,使体育活动更加有效地开展起来。
总之,我们应该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在锻炼幼儿身体的同时,有效促进幼儿健康心理的形成。调动一切可能的因素,使体育内涵得到丰富和发展,适应时代的需求。
㈣ 如何激发幼儿对户外体育活动的兴趣
你好。 孩子多运动,有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增强体质。 在阳光明媚的天气,你可以多带孩子到户外做游戏。 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㈤ 如何提高幼儿体育活动的兴趣
幼儿园的主要任务:"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幼儿体育游戏活动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如何培养幼儿对体育游戏活动的兴趣从而让幼儿充分体验运动的快乐,进而在快乐中更健康地成长呢?
一、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1、利用幼儿好玩好动的特点,注意选择新颖有趣的教学内容,采取多种多样的、适合幼儿年龄并有吸引力的教法和措施,为幼儿创造一个富有乐趣的运动环境,使之能完成教师安排的种种练习,从而达到由好玩转化为要玩、想玩、会玩的目的。
2、教师要通过各种形式,取得幼儿的好感,并满足他们的适当意愿,给他们适当的表演机会,这样,他们就会产生一种极大的满足,而这种满足的积累正是产生体育兴趣的动力。
3、在体育教育中,老师要特别注意运用启发式教学,当好"导演",珍惜幼儿乐于活动的美好情感,热情指导幼儿进行体育锻炼,耐心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并尽可能以"孩子头"的身份参加到他们的活动中去,共同分享成功的欢乐,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
4、在体育教育中,适宜的投放材料、新颖的组织活动给孩子足够的探索尝试时间。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各自积累的经验互不相同,各种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了幼儿在认知发展上的个别差异,这些都使得幼儿各自具有不同的学习形式,学习速度和认知。如在学习速度上,有的幼儿对教师的要求领会得快,有的幼儿不能很快的领会,这就需要教师给幼儿足够的时间和机会。
二、教育形式多样化,让幼儿充分体验体育游戏活动的快乐。
《纲要》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该根据需要合理安排,因时、因地、因内容、因材料灵活地运用。"为此,我们将"以集体活动为主"的传统的体育活动方式,与实际情况相结合,采取了多样化的组织形式,例如在《跳圆圈》活动中我们为幼儿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圆圈,让幼儿自由选择后分散玩,教师观察幼儿的玩法,在分散活动中幼儿非常的有创意,想出了许多的玩圆圈的方法,有一人跳的、一人或多人跳的,有双脚跳、单脚跳、当幼儿尽情的玩耍后,我们让玩得有特点的幼儿来介绍玩法,组织集体幼儿进行练习,或将好的方法告诉幼儿,引导他们自己进行练习。来自于幼儿的东西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所以在组织活动时,不要让孩子在教师预设的活动中随着老师转,而应立足于幼儿与材料本身,大胆地放手,教师做活动中的协助者,总结者。
三、采用具有生活情趣的体育活动,积极诱导幼儿的体育活动兴趣。
一方面要注意从小培养,另一方面要进行多方面的诱导。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引导其体育兴趣的正常发展。教师不仅要发挥本身的主导作用,而且要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并善于引导他们的体育兴趣向正常的方向发展。根据幼儿思维特点,加强形象化教学培养幼儿体育兴趣。由于幼儿时期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要培养幼儿体育的兴趣,对体育内容要加强形象化的讲述,以达到良好的效果,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幼儿体育兴趣的发展。包括场地器材布置、体育设施条件、教师的精神状况和业务水平等等。在体育教育中,注重活动器具的多功能性。幼儿体育教学中,经常用到多功能运动器材,在组织教学中,老师要能够对各种器材想象创造出各种不同的使用方法,才能在教学中带领孩子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同时激发孩子的思维创造能力。
四、活动材料灵活多变满足幼儿的需要。
在游戏中,体育活动是幼儿最为喜欢的运动,儿童游戏的玩具,都是来自于生活,来自于大自然之中,是自然的材料及半成品,如:水、沙、石、泥、废油漆桶等。这些材料物美价廉,许多是不需要花一分钱的。由于它们没有固定的形式,不具体代表某一物体,儿童在游戏时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随意地将材料加以创造想象。如:把一小截残缺的木头当小手枪,玩打枪游戏;用破布、铜钱作成"毽子"踢;用块残瓦片"跳瓦房"等。有一些儿童游戏本身不需要玩具,如:"顶腿"、"单腿蹦"、"捉迷藏"、"背人"、"木偶人"等,都是利用儿童的肢体徒手进行的。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满足不同的需要,并不是指一味地增添运动材料,或一次性地提供多种材料,儿童游戏随地可寻的玩具材料,既能节省财力,又能使儿童感到其乐无穷,既满足了儿童娱乐的需求,也促进了儿童自然天性的发展,这是利用现代成型玩具进行游戏所不能替代的。
我们必须重视幼儿体育教育,找到合适的教育方法,激发幼儿的体育兴趣,为幼儿今后"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㈥ 如何提高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有效性
《纲要》健康领域中指出,幼儿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这就要求我们不仅仅是提高幼儿运动能力,增强幼儿的体能,更高目标是通过体育活动增强幼儿的体质,有效地促进幼儿个体的身心和谐发展。而开展户外体育活动,则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 然而,当前有些幼儿园,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幼儿园因场地小、班额大、器材少,由此户外体育活动常常流于形式,从而导致孩子对户外活动的内容形式不感兴趣、缺乏主动性。怎么才能提高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有效性呢? 一、创设宽松、适宜的户外活动环境。 良好的户外活动环境直接影响着开展体能锻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此,我们因地制宜地设置了运动场地和环境;我园的场地比较分散,大致分为操场、后场、楼道几大块,根据幼儿身体发育规律,规划构设了不同的“暗示”的活动区域——在操场右边铺上塑胶垫,构设了大型的体育器械区,蹦跳区、钻爬区、平衡区、便于蹦跳、钻爬等活动;操场四周比较平坦、宽阔,适合行走和奔跑,在那里构设了合作走跑区;在靠围墙的一块土地上埋置了轮胎、构设了综合区;还有供幼儿自由嬉戏的沙池;还有干净的儿童戏水池等。在每层楼道上,每天孩子们都有新的内容,都可以在不同的活动区域内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锻炼,都能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同时,在各区域内相应地提供各种辅助材料,让幼儿在运动中有更多的选择和组合性,使区域体育活动有可持续的发展空间。如“跳绳”“滚铁环”“赶小猪”“跳房子”“踩高跷”“翻花绳”“套圈”等。这些游戏不仅能促进幼儿骨骼的发育,也有利于幼儿内脏和神经系统的发育,促使幼儿机体健康和谐的发展,增强其体质。 二、利用乡土资源,开发运动器械 我园地处农村,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特产资源,如:农田里的稻草、竹子、木桩、蛇皮袋、布头、瓶瓶罐罐、各类盒子包装、轮胎等等,那么如何开发利用这些乡土资源呢? 我们首先对农村有哪些自然资源可利用进行梳理,然后通过发放“告家长书”的形式向家长说明这些乡土材料的用途,让家长参与我们的“搜集八宝”活动中,再次,将搜集来的材料进行归类;如树木系列、草系列、纸系列等。目前,收集废旧物品已成了我园教师、家长和幼儿的自觉行为。为让乡土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利用,我园开展了“教师户外体育玩具制作评比”,教师、家长和幼儿共同参与,制作了丰富多彩的运动器械。如:将稻草搓成绳子,再将绳子缠绕成圆球或扎成圈即可做成草绳、草球、草圈,将稻草先编成辫子然后进行缠绕即成草垫,用布做成布飞碟,用竹节、奶粉罐、油漆罐做成高跷,用竹片和竹条做成小推车,用竹子制成竹梯……这些运动器械的开发,极大地丰富了幼儿园开展户外体育活动的内容,增强了幼儿参与户外体育活动的兴趣,体现了乡土运动器械多样化和生活化的特点。 三、 利用运动器械,提高锻炼实效 丰富多样的运动器械是幼儿园开展户外体育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特质条件,每一种运动器具都有其自身的功能与特点。如绳、沙包、小推车、布飞碟、竹梯等,我们在熟悉了各种运动器械的功能和掌握了相应的技能后,最重要的是要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有目的设计投放运动器械,这样才能成到锻炼的实效。根据不同年龄班特点投放材料,让运动器械发挥应有的功能。同样的“玩梯子”游戏,投放的是同一种材料——竹梯子。在小班我们可以设置有趣的角色性强的游戏,如《乌龟运粮》让小班幼儿背上当沙包当“粮食”在竹梯上爬来爬去“运粮食”,小班幼儿会依赖材料的支持很有兴趣,而且善始善终地“运粮”。而中大班孩子他们的动作发展与小班孩子相比有了很多的提高。因此,他们再玩“梯子”时,可增强一些动作难度。如用轮胎垒高增强爬梯子的难度,或在梯子上设置一些障碍,促使幼儿不断挑战自我,挑战体能。以满足不同年龄班幼儿运动经验的提升,运动能力的发展。跨栏是种很常见的器材,在游戏时我们会用多种方法进行组合,带给幼儿不同的视觉效果,以缯强他们的练习兴趣,有时我们会将矮的跨栏放在前面,把高的跨栏放在后面,有时又会把矮的高的跨栏间隔着摆放,当幼儿感受到种变化后,我们就鼓励他们自己动脑筋想出更多的摆放方法,孩子们便想出了很多的办法,如按高矮两个两个间隔着摆,或者先放高的,放完了,再放矮的。 在钻爬类游戏中,梯子和轮胎的组合也让孩子们演绎得精彩万分。两个轮胎分开放好,梯子架在上面,就变成了一座桥,可以行走,两个轮胎叠起来,梯子的一头架在上面,就成了一座斜拉桥,走上去的难度变大了;两边分别是两个轮胎叠着放,梯子架上面,就可以从梯子下面钻过,变成了穿越封锁线的游戏;还可以把梯子横过来,两边用两个轮胎夹住,就可以好几个小朋友同时从梯子中间的方形的洞口钻过。 有些器材样子很普通,像沙包、纸球等等,那我们就鼓励孩子一物多玩,这是保持这类活动兴趣的主要手段。沙包、纸球一般的玩法是单手往前投掷,那还可以怎么投呢?我们首先示范双手拿沙包往前面投,鼓励幼儿跟着老师练习后,我们便提问:“除了这样投,你还会怎么投?”于是孩子们开始搅尽脑汁想,有的说:“往后扔。”大家一起试了下,觉得可行。接着有人说:“往天上扔。”一起试了下,我们提出要求:“往上抛,然后还能接住呢。”于是,孩子们又想出:“可以两个面对面,你扔我扔你,互相接住。”这个想法让孩子位更加兴奋,因为练习时有了合作交流,就变得更加有趣味性。后来,孩子们还研究出了胯下扔,双脚夹夹包跳等方法。一个简单的沙包,变幻出了这么多玩法,可是在练习动作的同时,孩子的创造性思维也行到了快速的发展。 实践告诉我们,有效开展幼儿园户体体育活动,不仅能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也是向幼儿实施素质教育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开展研究,不断学习教育理论,勤于实践,积极创设户外体育环境,充分利用农村资源,让农村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真正“活”起来;让幼儿喜欢锻炼,充分运动,真正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最科获得最健康地成长。
㈦ 如何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一、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1、利用幼儿好玩好动的特点,注意选择新颖有趣的教学内容,采取多种多样的、适合幼儿年龄并有吸引力的教法和措施,为幼儿创造一个富有乐趣的运动环境,使之能完成教师安排的种种练习,从而达到由好玩转化为要玩、想玩、会玩的目的。 2、教师要通过各种形式,取得幼儿的好感,并满足他们的适当意愿,给他们适当的表演机会,这样,他们就会产生一种极大的满足,而这种满足的积累正是产生体育兴趣的动力。 3、在体育教育中,老师要特别注意运用启发式教学,当好"导演",珍惜幼儿乐于活动的美好情感,热情指导幼儿进行体育锻炼,耐心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并尽可能以"孩子头"的身份参加到他们的活动中去,共同分享成功的欢乐,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 4、在体育教育中,适宜的投放材料、新颖的组织活动给孩子足够的探索尝试时间。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各自积累的经验互不相同,各种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了幼儿在认知发展上的个别差异,这些都使得幼儿各自具有不同的学习形式,学习速度和认知。如在学习速度上,有的幼儿对教师的要求领会得快,有的幼儿不能很快的领会,这就需要教师给幼儿足够的时间和机会。 二、教育形式多样化,让幼儿充分体验体育游戏活动的快乐。 《纲要》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该根据需要合理安排,因时、因地、因内容、因材料灵活地运用。"为此,我们将"以集体活动为主"的传统的体育活动方式,与实际情况相结合,采取了多样化的组织形式,例如在《跳圆圈》活动中我们为幼儿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圆圈,让幼儿自由选择后分散玩,教师观察幼儿的玩法,在分散活动中幼儿非常的有创意,想出了许多的玩圆圈的方法,有一人跳的、一人或多人跳的,有双脚跳、单脚跳、当幼儿尽情的玩耍后,我们让玩得有特点的幼儿来介绍玩法,组织集体幼儿进行练习,或将好的方法告诉幼儿,引导他们自己进行练习。来自于幼儿的东西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所以在组织活动时,不要让孩子在教师预设的活动中随着老师转,而应立足于幼儿与材料本身,大胆地放手,教师做活动中的协助者,总结者。 三、采用具有生活情趣的体育活动,积极诱导幼儿的体育活动兴趣。 一方面要注意从小培养,另一方面要进行多方面的诱导。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引导其体育兴趣的正常发展。教师不仅要发挥本身的主导作用,而且要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并善于引导他们的体育兴趣向正常的方向发展。根据幼儿思维特点,加强形象化教学培养幼儿体育兴趣。由于幼儿时期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要培养幼儿体育的兴趣,对体育内容要加强形象化的讲述,以达到良好的效果,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幼儿体育兴趣的发展。包括场地器材布置、体育设施条件、教师的精神状况和业务水平等等。在体育教育中,注重活动器具的多功能性。幼儿体育教学中,经常用到多功能运动器材,在组织教学中,老师要能够对各种器材想象创造出各种不同的使用方法,才能在教学中带领孩子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同时激发孩子的思维创造能力。 四、活动材料灵活多变满足幼儿的需要。 在游戏中,体育活动是幼儿最为喜欢的运动,儿童游戏的玩具,都是来自于生活,来自于大自然之中,是自然的材料及半成品,如:水、沙、石、泥、废油漆桶等。这些材料物美价廉,许多是不需要花一分钱的。由于它们没有固定的形式,不具体代表某一物体,儿童在游戏时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随意地将材料加以创造想象。如:把一小截残缺的木头当小手枪,玩打枪游戏;用破布、铜钱作成"毽子"踢;用块残瓦片"跳瓦房"等。有一些儿童游戏本身不需要玩具,如:"顶腿"、"单腿蹦"、"捉迷藏"、"背人"、"木偶人"等,都是利用儿童的肢体徒手进行的。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满足不同的需要,并不是指一味地增添运动材料,或一次性地提供多种材料,儿童游戏随地可寻的玩具材料,既能节省财力,又能使儿童感到其乐无穷,既满足了儿童娱乐的需求,也促进了儿童自然天性的发展,这是利用现代成型玩具进行游戏所不能替代的。 我们必须重视幼儿体育教育,找到合适的教育方法,激发幼儿的体育兴趣,为幼儿今后"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㈧ 幼儿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1.体育活动的重要性
体育活动能够增强幼儿体质,促进身体健康发展。幼儿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时期,身体各器官各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完善,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容易受到各种自然因素的变化影响,采用适合幼儿生理特点的户外体育活动,可以提高幼儿身体的适应能力、抗病能力。一些运动量较小的游戏,如角色游戏、智力游戏等。科学的体育活动,能提高孩子基本活动能力和运动技能,从而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同时幼儿时期体温调节的机能还不完善,如果缺少户外体育活动,没有日光、空气等自然条件的刺激来提高体温调节的机能,体质就会偏弱或很弱,稍遇气候变化就难以适应,当然感冒等疾病就多。经常在户外有体育活动的幼儿,在受到寒冷的刺激时,体温下降的幅度小,而且恢复的速度快,因此身体结实,四季都很少生病,即使冬季冻红了手脸,也不会伤风感冒。户外的体育锻炼和游戏,对增强呼吸器官,加强心脏活动能力,以及改善机体各组织器官的机能,促进生长发育等,都有很好的作用。
2.体育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情感
诸多观察和研究都表明,情绪情感对幼儿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具有非常明显的激发作用,它不仅是一项重要的心理品质,还是导致心理异常和障碍的一个中介的环节。动作的发展可以使幼儿获得丰富的感官刺激,大大加映大脑髓鞘的过程,使神经系统综合调节情绪。体育活动能使人心情愉快,精神振奋,产生良好的情绪体验。
3.幼儿带着愉悦心情参加体育活动
3.1 游戏方式循序渐进。记得刚开学时,小朋友之间彼此不熟悉,交往显得被动。户外活动时我就选择一些老师为主的体育游戏,如"捉泡泡""动物走路""老猫睡觉醒不了"等。游戏中教师扮演主要角色,以积极愉快的情绪感染幼儿,带他们尽情玩、尽情笑、尽情跳。
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熟悉了,交往也渐频繁,游戏时我给孩子提供的自由活动机会也随之增加,分别以全体、小组、个别的形式进行游戏,使全体幼儿都对体育游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2 游戏内容轻松愉快。结合本班的主题活动、四季变化等内容,引导幼儿参加一些轻松愉快的体育游戏。如:秋天引导幼儿玩"大风和树叶"的游戏;冬季引导幼儿玩"雪花飘飘"的游戏;在"迎新年"的主题活动引导幼儿参与"放鞭炮"的游戏;而在关于"我"的主题活动中引导幼儿玩"我和影子捉迷藏"等等。这些来自于幼儿生活,贴近幼儿认知的游戏为孩子所喜闻乐见。
㈨ 如何提高幼儿园户外运动活动的有效性
《纲要》健康领域中指出,幼儿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这就要求我们不仅仅是提高幼儿运动能力,增强幼儿的体能,更高目标是通过体育活动增强幼儿的体质,有效地促进幼儿个体的身心和谐发展。而开展户外体育活动,则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
然而,当前有些幼儿园,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幼儿园因场地小、班额大、器材少,由此户外体育活动常常流于形式,从而导致孩子对户外活动的内容形式不感兴趣、缺乏主动性。怎么才能提高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有效性呢?
一、创设宽松、适宜的户外活动环境。
良好的户外活动环境直接影响着开展体能锻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此,我们因地制宜地设置了运动场地和环境;我园的场地比较分散,大致分为操场、后场、楼道几大块,根据幼儿身体发育规律,规划构设了不同的“暗示”的活动区域——在操场右边铺上塑胶垫,构设了大型的体育器械区,蹦跳区、钻爬区、平衡区、便于蹦跳、钻爬等活动;操场四周比较平坦、宽阔,适合行走和奔跑,在那里构设了合作走跑区;在靠围墙的一块土地上埋置了轮胎、构设了综合区;还有供幼儿嬉戏的沙池;还有干净的儿童戏水池等。在每层楼道上,每天孩子们都有新的内容,都可以在不同的活动区域内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锻炼,都能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同时,在各区域内相应地提供各种辅助材料,让幼儿在运动中有更多的选择和组合性,使区域体育活动有可持续的发展空间。如“跳绳”“滚铁环”“赶小猪”“跳子”“踩高跷”“翻花绳”“套圈”等。这些游戏不仅能促进幼儿骨骼的发育,也有利于幼儿内脏和神经系统的发育,促使幼儿机体健康和谐的发展,增强其体质。
二、利用乡土资源,运动器械
我园地处农村,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特产资源,如:农田里的稻草、竹子、木桩、蛇皮袋、布头、瓶瓶罐罐、各类盒子包装、轮胎等等,那么如何利用这些乡土资源呢?
我们首先对农村有哪些自然资源可利用进行梳理,然后通过发放“告家长书”的形式向家长说明这些乡土材料的用途,让家长参与我们的“搜集八宝”活动中,再次,将搜集来的材料进行归类;如树木系列、草系列、纸系列等。目前,收集废旧物品已成了我园教师、家长和幼儿的自觉行为。为让乡土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我园开展了“教师户外体育玩具评比”,教师、家长和幼儿共同参与,了丰富多彩的运动器械。如:将稻草搓成绳子,再将绳子缠绕成圆球或扎成圈即可做成草绳、草球、草圈,将稻草先编成辫子然后进行缠绕即成草垫,用布做成布飞碟,用竹节、奶粉罐、油漆罐做成高跷,用竹片和竹条做成小推车,用竹子制成竹梯……这些运动器械的,极大地丰富了幼儿园开展户外体育活动的内容,增强了幼儿参与户外体育活动的兴趣,体现了乡土运动器械多样化和生活化的特点。
三、 利用运动器械,提高锻炼实效
丰富多样的运动器械是幼儿园开展户外体育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特质条件,每一种运动器具都有其自身的功能与特点。如绳、沙包、小推车、布飞碟、竹梯等,我们在熟悉了各种运动器械的功能和掌握了相应的技能后,最重要的是要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有目的设计投放运动器械,这样才能成到锻炼的实效。根据不同年龄班特点投放材料,让运动器械发挥应有的功能。同样的“玩梯子”游戏,投放的是同一种材料——竹梯子。在小班我们可以设置有趣的角色性强的游戏,如《乌龟运粮》让小班幼儿背上当沙包当“粮食”在竹梯上爬来爬去“运粮食”,小班幼儿会依赖材料的支持很有兴趣,而且善始善终地“运粮”。而中大班孩子他们的动作发展与小班孩子相比有了很多的提高。因此,他们再玩“梯子”时,可增强一些动作难度。如用轮胎垒高增强爬梯子的难度,或在梯子上设置一些障碍,促使幼儿不断挑战自我,挑战体能。以满足不同年龄班幼儿运动经验的提升,运动能力的发展。跨栏是种很常见的器材,在游戏时我们会用多种方法进行组合,带给幼儿不同的视觉效果,以缯强他们的练习兴趣,有时我们会将矮的跨栏放在前面,把高的跨栏放在后面,有时又会把矮的高的跨栏间隔着摆放,当幼儿感受到种变化后,我们就鼓励他们自己动脑筋想出更多的摆放方法,孩子们便想出了很多的办法,如按高矮两个两个间隔着摆,或者先放高的,放完了,再放矮的。
在钻爬类游戏中,梯子和轮胎的组合也让孩子们演绎得精彩万分。两个轮胎分开放好,梯子架在上面,就变成了一座桥,可以行走,两个轮胎叠起来,梯子的一头架在上面,就成了一座斜拉桥,走上去的难度变大了;两边分别是两个轮胎叠着放,梯子架上面,就可以从梯子下面钻过,变成了穿越封锁线的游戏;还可以把梯子横过来,两边用两个轮胎夹住,就可以好几个小朋友同时从梯子中间的方形的洞口钻过。
有些器材样子很普通,像沙包、纸球等等,那我们就鼓励孩子一物多玩,这是保持这类活动兴趣的主要手段。沙包、纸球一般的玩法是单手往前投掷,那还可以怎么投呢?我们首先示范双手拿沙包往前面投,鼓励幼儿跟着老师练习后,我们便提问:“除了这样投,你还会怎么投?”于是孩子们开始搅尽脑汁想,有的说:“往后扔。”大家一起试了下,觉得可行。接着有人说:“往天上扔。”一起试了下,我们提出要求:“往上抛,然后还能接住呢。”于是,孩子们又想出:“可以两个面对面,你扔我扔你,互相接住。”这个想法让孩子位更加兴奋,因为练习时有了合作交流,就变得更加有趣味性。后来,孩子们还研究出了胯下扔,双脚夹夹包跳等方法。一个简单的沙包,变幻出了这么多玩法,可是在练习动作的同时,孩子的创造性思维也行到了快速的发展。
实践告诉我们,有效开展幼儿园户体体育活动,不仅能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也是向幼儿实施素质教育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开展研究,不断学习教育理论,勤于实践,积极创设户外体育环境,充分利用农村资源,让农村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真正“活”起来;让幼儿喜欢锻炼,充分运动,真正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最科获得最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