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体育活动 > 体育活动的心理效应

体育活动的心理效应

发布时间:2021-03-06 11:19:45

A. 要是体育锻炼达到改善身心效应,我们应该如何进行锻炼

1.选择适宜的体育锻炼项目
 对于个体来说,参加体育锻炼能否取得良好的心理效应关键在于其是否能从活动中获得乐趣并感到愉悦。运动愉悦感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如果活动参与者不能从体育锻炼中体验愉悦,个体就很难持久地坚持下去,体育锻炼就很难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研究表明,体育锻炼中体验到的愉快感具有直接的心理健康效应。对于那些长期参加体育锻炼的锻炼者来说,愉悦感是他们能够坚持下来的主要原因。因此,个体选择那些自己感兴趣的活动项目是十分有利的。此外,有氧练习、封闭式运动、没有人际竞争的体育锻炼有助于锻炼者的心理健康,研究表明,娱乐性游泳、慢跑等项目与降低个体的消极情绪如紧张、焦虑、抑郁、愤怒、和慌乱等有关。个体在没有竞争性的情景中练习有助于降低应激水平,能使个体回避因失败而产生的消极心理。
2.控制科学的运动负荷
 即控制体育锻炼的强度、持续时间和频率。活动强度是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人体的最大吸氧量与心率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体育锻炼的大、中、小强度与耗氧量密切相关,耗氧量又与最大吸氧量存在一定的百分比关系,因此,人们一般用心率指标作为评价运动强度的依据。运动心理学规定:体育活动的大强度相当于最大吸氧量的70%~80%,即相当于最高心率的80%~90%;中等强度相当于最大吸氧量的50%~60%,即相当于最高心率的65%~75%;小强度相当于最大吸氧量的40%左右,即相当于最高心率的60%左右。研究表明,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能取得较好的心理效应(见表Ⅱ-5-1)。
最高心律 最大吸氧量
50 28
60 42
70 56
80 70
90 83
100 100
活动持续时间是指:(1)每次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长短;(2)参加体育活动方案的时间长短。每次参加体育活动的持续时间和活动的强度有关,两者之间呈反比。体育活动的强度越大,持续时间应相应减少,而强度越小,持续时间则应延长。大多数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每次体育活动的持续时间在20~30min之间,对情绪的调节是积极有效的。(见表Ⅱ-5-2)研究还认为,参加8~10周的体育活动是取得心理效果最适宜的持续时间。
表Ⅱ-5-2体育活动的强度与时间的配合
负荷强度 不同负荷强度和持续时间的最大吸氧量
5min 10min 15min 30min 60min
小 70 65 60 50 40
中 80 75 70 60 50
大 90 85 80 70 60
活动频率是指每周参加体育活动的次数,体育活动能否调节情绪、增进心理健康与活动频率密切相关。多数实验结果表明,每周活动2~4次,对于降低抑郁、应激水平较为显著。当然,在选择科学的运动负荷时,还应考虑体育活动参与者的个体差异,才能取得良好的心理效应,那就是与个性特点、年龄、性别、生理状况相结合。
3.设置相应的情境和目标
可以在体育活动过程中设置相应的情境,有意识增加任务的难度,让个体在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对自己的能力更为自信,有效消除自卑挫折感,从而养成敢于正视现实、勇于挑战的良好意志品质,增进个体的心理健康。对于那些自卑性格比较内倾的人来说,可以适当降低任务难度,创设相对易于完成的情境,使其也能够在活动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和愉悦感。同时在集体练习中增加互动的机会,有效发展个体的协作能力,使其掌握人际沟通的基本技能。
 在体育活动中设置合理的目标,确定实现目标所采取的有效的步骤、策略、和时间安排,使个体在一步步实现目标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增强对自我能力的信心。

B. 论述如何通过体育锻炼产生良好心理效应

1体育锻炼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效应
①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紧张;
②处世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
③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④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⑤能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⑥体重得当,体材匀称,站立时头、肩、臀位协调;
⑦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⑧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⑨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病感,齿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症状;
⑩肌肉皮肤富有弹性。
2.体育锻炼对学生身体的影响效应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体育锻炼能增强我们的体质。天天深陷于繁重的学习生活,若想应对自如,一个强壮的身体是必不可少的坚强后盾。可想而知,假如自己的身体弱不禁风,迟早有一天自己会被压力压垮的,又何谈成绩如何如何,这是多么的得不偿失啊。另外,强健的体质还能帮我们抵御许多疾病的侵袭,使我们免于疾病的干扰,从而有更多的时间更好地进行大学生活。还有,比较长远地讲,一个强健的体魄对于我们寿命的延长也是大有裨益的。
体育锻炼有助于智力的发展和提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大脑的开发,使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过程更加集中,对外刺激的反映更加迅速、准确,还可以提高人的视觉、听觉、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神经过程的均衡性和灵活性,促进神经系统功能的增强。
3体育锻炼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善情绪状态情绪状态是衡量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最主要的指标。心情郁闷时去运动一下能有效宣泄坏心情。尤其遭受挫折后产生的冲动能被升华或转移。学生常因名目繁多的考试、相互间的竞争以及对未来工作分配的担忧而产生持续的焦虑反应,经常参与体育锻炼可使自己的焦虑反应降低。
(二)提高智力功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自己的智力功能,不仅使锻炼者的注意、记忆、反应、思维和想象等能力得到提高,还可以使其情绪稳定、性格开朗、疲劳感下降等,这些非智力成分对人的智力功能具有促进作用。
(三)确立良好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个体主观上对自己的身体、思想和情感等的整体评价,它是由许许多多的自我认识所组成的,包括"我是什么人"、"我主张什么"、"我喜欢什么","我不喜欢什么"等等。体育运动使人正确认识自我。人在运动中对自己身体的满意可以增强自信,提高自尊;竞争又使自己的社会价值被认可。由于坚持体育锻炼可使体格强健、精力充沛,因而,体育锻炼对于改善人的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至关重要。
(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意志品质指一个人的果断性、坚韧性、自制力以及勇敢顽强和主动独立等精神,意志品质既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又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在体育锻炼中要不断克服客观困难(如气候条件的变化、动作的难度或意外的障碍等)和主观困难(如胆怯和畏惧心理、疲劳和运动损伤等),锻炼者越能努力克服主、客观方面的困难,也就越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体育运动能培养人的意志。参加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人勇敢顽强、坚持不懈的作风,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与机智灵活、沉着果断的品质,还有使人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学生从锻炼中培养起来的坚强意志品质能够迁移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去。
(五)消除疲劳疲劳是一种综合性症状,与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有关,当一个人的情绪消极,或任务超出个人的能力时,生理上和心理上都会很快地产生疲劳。大学生持续紧张的学习压力极易造成身心疲劳和神经衰弱,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参加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则可以使他们身心得到放松。
(六)增进快乐,调节情绪
学生通过参加体育锻炼特别是参加那些自己喜欢和擅长的运动项目,可以使人从中得到快感。一些研究表明,经常进行体育活动的人,大脑会分泌一种可以支配人心理和行为肽类,具有振奋人心的作用。研究还认为,体育锻炼是使中枢神经系统得到适度的应急并达到愉快水平的工具。因此,参加体育活动,可以使学生从中得到乐趣,振奋精神,陶冶情操,并使烦恼、不安、寂寞、自卑等不良情绪得以解除,促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情绪状态之中。体育锻炼对那些患有神经衰弱症等疾病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改善和治疗作用。它对于减轻由于紧张和压抑而引起的神经系统病变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七)治疗心理疾病体育锻炼被公认为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在学生中,有不少人由于学习和其它方面的挫折而引起焦虑症和抑郁症,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减缓或消除这些心理疾病由于体育运动的集体性和公开性,在体育运动中的人际交往,能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融洽关系,团结协作。体育运动能培养合作与竞争意识。合作与竞争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C. 举例描述3个体育运动中的心理现象

体育运动中的心理现象:心慌、做过于剧烈的热身活动、频繁去洗手间、出汗、上场后无目的性传球、防守失位、漏人、漏球、甚至自己拌蒜等。

运动员在赛前心理过度紧张,很难把注意力集中到比赛上去。对动作知觉和表象模糊不清;对教练员的布置与嘱咐听不进去;失去控制自己行动的能力等,必然会影响到比赛的结果。造成运动员心理过分紧张的原因很多,如训练过度恢复不好,睡眠不足,压力过大,对成绩期望过高等。

(3)体育活动的心理效应扩展阅读:

调节方法如下:

在较封闭的环境里激发高唤醒状态,如让运动员在安静的条件下想象比赛即将开始的情景,然后让他们学习并运用一些放松技术来缓解应激。

心理动员:心里充分激活的运动员达到了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它使运动员在比赛时具备了心理优势。通过呼吸,舒展身体训练、赛前热身、音乐与录像等。

1、呼吸。加快呼吸节奏并想象,随着每次呼吸,能量能在被吸人,这样可能通过生理的激活与唤醒。

2、舒展身体训练。通过舒展身体使躯体兴奋起来并加快血液循环流动,以帮助提高成绩。

3、赛前热身训练。在实际比赛开始前4-10小时,运动员可以进行热身训练,用来降低焦虑并使唤醒达到最佳状态。

4、音乐与录像。通过播放音乐和录像可以使运动员产生强大的能量。但音乐可能会给不同运动员造成不同的效应,有些运动员听了音乐后浑身能量充溢,有些运动员则会适得其反。

5、能量表象。使运动员将注意力集中于具有巨大能量的机器表象如火车头或动物表象如老虎上,从而产生强有力地唤醒状态。

D. 要是体育锻炼达到改善身心效应,我们应该如何进行锻炼

我是这里摘抄的。。
1.选择适宜的体育锻炼项目
 对于个体来说,参加体育锻炼能否取得良好的心理效应关键在于其是否能从活动中获得乐趣并感到愉悦。运动愉悦感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如果活动参与者不能从体育锻炼中体验愉悦,个体就很难持久地坚持下去,体育锻炼就很难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研究表明,体育锻炼中体验到的愉快感具有直接的心理健康效应。对于那些长期参加体育锻炼的锻炼者来说,愉悦感是他们能够坚持下来的主要原因。因此,个体选择那些自己感兴趣的活动项目是十分有利的。此外,有氧练习、封闭式运动、没有人际竞争的体育锻炼有助于锻炼者的心理健康,研究表明,娱乐性游泳、慢跑等项目与降低个体的消极情绪如紧张、焦虑、抑郁、愤怒、和慌乱等有关。个体在没有竞争性的情景中练习有助于降低应激水平,能使个体回避因失败而产生的消极心理。
2.控制科学的运动负荷
 即控制体育锻炼的强度、持续时间和频率。活动强度是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人体的最大吸氧量与心率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体育锻炼的大、中、小强度与耗氧量密切相关,耗氧量又与最大吸氧量存在一定的百分比关系,因此,人们一般用心率指标作为评价运动强度的依据。运动心理学规定:体育活动的大强度相当于最大吸氧量的70%~80%,即相当于最高心率的80%~90%;中等强度相当于最大吸氧量的50%~60%,即相当于最高心率的65%~75%;小强度相当于最大吸氧量的40%左右,即相当于最高心率的60%左右。研究表明,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能取得较好的心理效应(见表Ⅱ-5-1)。
最高心律 最大吸氧量
50 28
60 42
70 56
80 70
90 83
100 100
活动持续时间是指:(1)每次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长短;(2)参加体育活动方案的时间长短。每次参加体育活动的持续时间和活动的强度有关,两者之间呈反比。体育活动的强度越大,持续时间应相应减少,而强度越小,持续时间则应延长。大多数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每次体育活动的持续时间在20~30min之间,对情绪的调节是积极有效的。(见表Ⅱ-5-2)研究还认为,参加8~10周的体育活动是取得心理效果最适宜的持续时间。
表Ⅱ-5-2体育活动的强度与时间的配合
负荷强度 不同负荷强度和持续时间的最大吸氧量
5min 10min 15min 30min 60min
小 70 65 60 50 40
中 80 75 70 60 50
大 90 85 80 70 60
活动频率是指每周参加体育活动的次数,体育活动能否调节情绪、增进心理健康与活动频率密切相关。多数实验结果表明,每周活动2~4次,对于降低抑郁、应激水平较为显著。当然,在选择科学的运动负荷时,还应考虑体育活动参与者的个体差异,才能取得良好的心理效应,那就是与个性特点、年龄、性别、生理状况相结合。
3.设置相应的情境和目标
可以在体育活动过程中设置相应的情境,有意识增加任务的难度,让个体在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对自己的能力更为自信,有效消除自卑挫折感,从而养成敢于正视现实、勇于挑战的良好意志品质,增进个体的心理健康。对于那些自卑性格比较内倾的人来说,可以适当降低任务难度,创设相对易于完成的情境,使其也能够在活动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和愉悦感。同时在集体练习中增加互动的机会,有效发展个体的协作能力,使其掌握人际沟通的基本技能。
 在体育活动中设置合理的目标,确定实现目标所采取的有效的步骤、策略、和时间安排,使个体在一步步实现目标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增强对自我能力的信心。

E. 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有关系吗

有吧。以我来看,体育活动参加的多,那么一起参加活动的你们都会交流,会成朋友。这种情况多了,自然的,你的性格会变的更开朗。这样对心理健康有正面效应吧

F. 体育运动中有哪些心理现象

可能或紧张、神经绷紧,等完全投入之后会平静、放松,随着运动的跌宕起伏内可能会兴奋等等。

从行为容模式的角度看,某些运动能力还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会游泳,在遇到突发事件落水时就是一种救命的能力。

会骑自行车,在日常生活中不但能锻炼身体,也是一种很好的交通手段;由运动练就的机敏灵活的反应、巧妙的双手和强健有力的臂膀,到了工作岗位上就有可能转化为许多劳动或工作的基础性能力。

(6)体育活动的心理效应扩展阅读:

父母的作用。首先在认识上要摆正孩子智力发展与身体发展的关系,即把身体的发展放在第一位。这一条其实真正做起来并不容易。

当前社会的大氛围就是升学的竞争,而竞争的核心是考核智力。加上父母往往认为智力需要认真下工夫,身体则只需要给足营养自然成长就行了。于是培养孩子运动习惯就成了“盲区”。

G. 影响体育锻炼产生良好心理效应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体育锻炼产生良好心理效应的因素有对活动的喜爱及获得的快乐、适宜的运动负荷、练习的总时间,体育锻炼是运用各种体育手段,结合自然力(日光、空气、水)和卫生措施,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娱乐身心为目的的身体活动过程,是群众性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

体育锻炼对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培养健美体态,提高机体工作能力,消除疲劳,调节情感,防治疾病,益寿延年乃至提高和改善整个民族体质,都有重要作用。其特点是群众面广,各种年龄、性别、不同职业和健康状况的人,都可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适宜的锻炼。

(7)体育活动的心理效应扩展阅读:

体育锻炼方法形式:

形式与内容灵活多样,可独自锻炼,也可集体进行。锻炼的内容极其丰富,可分为:健身运动、健美运动、娱乐性体育、格斗性体育、医疗与矫正体育等5类。

锻炼方法多种多样,除教学和训练中常用的练习法(包括重复法、变换法、综合法、循环法和竞赛法)外,人们还在长期锻炼实践中,形成不拘一格的各种健身法(包括早操、工间操、生产操、库珀12分钟测验等)。

锻炼内容和方法的确定及整个锻炼过程,都应遵循身体锻炼的原则,即有针对性,因人制宜,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适宜的负荷和注意锻炼价值等。此外,如能同时运用形神结合、动静结合和内外结合等中国传统练身方法,收效更大。

H. 体育运动心理学-理论与应用

个性:反映的态度
运动操作思维:运动中的思维主要以操作思维的形式来表现。操作思维是反映肌肉动作和操作对象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是运动员掌握运动技能和表现运动技能的认知基础
运动表现:积极性与天赋决定表现
心理训练:自身心理素质,自我心理调节
(1)什么是注意的品质?进行注意分配需要什么条件?
专注程度积极性决定注意的品质,注意力分配需要头脑清晰,思路清晰,高集中。
(2)简单分析运动员的性格向性特征。
运动员的谈吐,习性决定性格特征。
3。思考题
(1)比较各个认识过程的主要区别与联系。
每个认识过程的区别在于运动员自身的能力与积极性
每个认识过程的联系在于运动员专注程度与积极性
(2)心理训练的作用是什么?
提升自我调节能力,态度,自信,以及决心

I. 体育锻炼能够产生哪些心理健康效益

体育锻炼被公认为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 1750名心理医生专中,80%的人认为体育属锻炼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之一。
体育运动能促进身体发展,为心理健康 发展提供坚定的物质基础
体育锻炼能产生丰富的情绪体验,改善情绪状态
体育锻炼能发展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体育锻炼能培养良好的情操和意志品质
体育锻炼能发展人的个性
体育锻炼能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

科学的锻炼才能获得最大的心理效应
愉快和有趣的活动才能达到最佳的情绪效应。
锻炼要持续8~10周,每周2~4次的身体活动才构成身体锻炼。

J. 何为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

体育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研究人们从事体育活动(包括体育教学活动、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活动)的专门条件下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运动心理学是研究人在从事体育运动时的心理特点及其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它也是体育科学中的一门新兴学科,与体育学、体育社会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理论和方法,以及其他各项运动的理论和方法有着密切的联系。
锻炼心理学(exercise psychology)是运用心理学的教育、科学和职业功能来促进、解释、保持和提高身体健康指标的一门学科。它关注的是与肌肉力量和耐力、运动范围、心肺耐力及身体结构的客观变化和(或)与主观感觉相连的认知、情绪和行为。
锻炼心理学源于体育科学与心理学。从心理学方面看,它与健康心理学紧密相连;从体育科学方面看,它又与其它锻炼科学密切相关。锻炼可以被视为人类身体活动方面的一个特殊的实践领域。

阅读全文

与体育活动的心理效应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西安最大的体育馆 浏览:601
省体质检测 浏览:4
长春马拉松全长多少 浏览:825
茂名体育馆周围旅馆 浏览:927
庐江沙溪中学体育老师 浏览:595
拳击裁判知乎 浏览:965
适合小学二年级的体育活动 浏览:137
s7比赛炼金 浏览:224
2016齐鲁弈友比赛通知 浏览:817
lpl有些什么比赛 浏览:943
武汉体育学院公共事业管理怎么样 浏览:632
梅州体育学院杜院长 浏览:906
宿城文化体育中心 浏览:435
小班体育活动捉小鱼 浏览:876
2020年高中篮球特长生招生 浏览:221
北京户外运动圣地 浏览:330
跑马拉松能长寿吗 浏览:846
学习钢琴不能练哪些体育项目 浏览:785
大班体育活动龟兔赛跑 浏览:770
我的体育老师田野的结局 浏览: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