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幼儿园体育活动的活动量取决于什么
《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儿园的体育活动是遵循幼儿的生长发育规律和身体活动规律,以幼儿为活动主体,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结合阳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和安全卫生等措施,促进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的一种教育活动,旨在提高幼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但是体育活动的开放性、自主性、丰富性以及游戏个体之间交往的频繁性,使得这一活动存在着诸多的危险因素和安全隐患。由于幼儿生活经验不足,对不安全因素缺乏认识,加之现代许多家庭对孩子溺爱有余、培养不足的不当教育方式造成孩子自我保护能力差,面对突如其来的意外事故往往手足无措,而容易造成意外伤害。因此,很多的老师因为怕出现安全问题,在开展这一活动时,给幼儿诸多的限制,使得幼儿没有真正活动起来,更谈不上活动密度、强度上的问题。体育活动目标和幼儿安全之间形成了一种矛盾,最终影响了幼儿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在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不安全因素主要缘于以下两个原因: 一、客观原因 1、活动场地和投放材料上的隐患。供幼儿活动的水泥地面太硬,游戏材料有锋利的边角,或是因为天气的缘故使得活动场地存在有隐患,特别是一些细小的东西如钉子、石头、小树杈等都可能威胁到幼儿的安全。另外,大型玩具、活动器械等年久失修、破损,也可以成为不安全的因素。 2、活动人数和活动时间上的冲突。由于班级人数过多,在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老师无法全面地照顾到每个幼儿,容易引发意外事故。另外,活动时间的同一性,如几个班的幼儿同时在一个操场上开展体育活动,造成场地面积的不足,也使得幼儿之间容易产生拥挤现象。 二、幼儿自身原因 1、幼儿身体发展水平不平衡。幼儿身体发展的水平各不相同,即便是同一年龄段的幼儿,他们的活动能力也参差不齐。同样的活动内容,因为幼儿个体之间的承受程度不同,身体状况的差异,也容易出现意外事故。 2、幼儿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的神经系统尚处在发育阶段,在活动中他们常常不能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往往会诱发危险因素。尤其是在幼儿园的体育活动中,体育活动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可是幼儿缺乏运动经验和安全意识,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够做出积极有效的应对。有些幼儿往往在活动中由于集体意识差,谦让、友善不够,规则、秩序的概念较为淡薄,玩性大发时容易一拥而上,发生争抢、拥挤等现象,从而导致事故发生。 3、幼儿活动中的规则意识差。每项活动中都有一个确保活动顺利开展的活动规则,同时也是避免出现事故的一个限制,幼儿往往在活动过程中忽略这些规则而出现人身的伤害。幼儿年龄小,他们活泼好动,具有“不怕危险”和“勇于猎奇”的特性,但是他们明辨是非不准确,遵守规则的意识还不是很强烈,对危险的认知还比较模糊、防范意识淡薄。
在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时,必须重视幼儿的安全工作,但是为了怕幼儿受到伤害而固步自封,影响了幼儿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这样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采取应对措施,消除危险因素,既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又能保证幼儿的安全,这才是积极的体育活动开展的思路。 三、体育活动中如何避免不安全因素 1、活动材料的提供要安全
为了避免幼儿在活动场地和活动材料上受到伤害,教师要从孩子方便使用的角度出发,保证材料、器械的安全。除了活动的组织者每次活动结束后要认真整理好活动场地和活动材料外,还应该设立专门的安检员,每天对活动场地和活动器械等进行安全晨检、离园检查和活动后的检查,这些都是非常必要的。检察工作要趋于细化,特别是对一些不易察觉的细小尖锐异物的排查。比如我在组织我们班小朋友做体育游戏或体育活动前,我都要到场地上观察一番,看看地面有没有石子,钉子之类的危险物品,我也要检查供幼儿活动的材料是不是有破损等。 2、活动的时间、场地安排要科学合理
在班级人数众多的情况下,活动的组织者可以和辅助的老师协调,分组进行活动,减少幼儿等待的时间,相应的也就减少了不安全因素的出现,同时也能促进每一个幼儿的全面发展。在活动场地的划分选择上,应遵循活动量的大小,内容的丰富程度,为幼儿提供面积不等的活动场地。在组织班级开展体育活动中,划分一个相对固定的活动场地,比如跳绳的围成一个圈,拍球的在另外的圈内,玩飞碟的另外辟出一块场地等等,这样做有效地降低了孩子们间的碰撞事故。 3、活动内容的设计要关注个体差异 教师应根据所教年级的每一位幼儿的身体发展水平、协调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同时也要考虑到个别幼儿的能力以及身体状况。对于参加活动有困难的小朋友,特别是那些年龄小、能力弱的,除了注意场地、设施、器械等方面的防护外,还要从心理上满足幼儿的安全需要。适当减轻活动的密度和强度,可以避免因超负荷运动而产生的意外。如我们在玩平衡木时,活动能力强的,轻易就走过去了,而那些活动有困难的小朋友看到同伴练习平衡时,也会产生自己亲自去尝试一下的欲望,但真正面对时却又十分胆怯,常常不敢走或要拉着老师走,这时我便会降低难度,并在幼儿通过时伸出手扶一扶、拉一拉,给予一定保护和鼓励,使他们感到有心理上的安慰,那么幼儿的畏惧心理就会慢慢减退,就会大胆尝试这一动作,从而获得身体平衡能力的发展以及成功的愉快体验。不求统一要求,但求使每一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4、让幼儿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纲要》指出幼儿不是被动的“被保护者”,在保育幼儿的同时,帮助他们学习生活技能,锻炼自我保护能力。因此,体育活动中让幼儿掌握正确的活动方法和技能是安全活动的前提和基础。缺乏运动经验和安全意识,同时又好动,这是幼儿的天性,因此教师在实践活动中要根据情况及时提醒幼儿什么动作是危险的,教给幼儿跑、跳、投掷、钻爬等运动的正确姿势。比如我在让幼儿练习跳跃时,就会选择合适的高度,以确定幼儿跳的安全性;玩圈时,我会提醒幼儿圈不能套在其他小朋友的脖子上,以免那个小朋友喘不过气来;玩运动器械时,我都会选择宽敞的地方,在组织幼儿进行小兔跳的活动时,让幼儿知道不能低头向前冲,要学会用眼睛,观察周围的活动情况,避免碰撞跌倒。活动结束后及时总结活动情况,根据幼儿的动作帮助幼儿分析哪些是危险动作,分析不安全因素或是事故出现的原因,让幼儿逐步积累运动经验,提升自我保护意识。这些自我保护和自我服务的方法对幼儿今后的发展都是很重要的,也是很必要的,能让幼儿终生受益。 5、教育幼儿严格遵守活动规则 体育活动中的活动内容和活动规则是让幼儿有序进行运动的必需条件,教师在组织幼儿开展体育活动时,应认真讲明游戏的规则,并严格要求幼儿遵守这一规则。例如:幼儿在练习抛接球时,要告诉他们应与同伴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防止抛出的球打到周围小朋友的身上,而且方法要正确,不能使用摔、砸等方法,以免弄伤同伴。在跑步时不能开小差,告诉小朋友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前面小朋友不向前跑,自己就应该保持好距离,原地跑动而不应用手去推前面的小朋友,眼睛要注意观察周围情况,避免碰撞跌倒,如果跌倒要学会保护自己的头部。教师在讲解体育活动的方法与规则、动作要领时,注意要避免因讲得过多或过于繁琐而使幼儿对动作要领不能较好掌握,对活动规则与过程理解不够。示范时要求动作正确规范,不能模仿幼儿的错误动作,避免幼儿因好奇而模仿错误动作。对于违反规则者可进行适当的惩罚,使幼儿萌生严格的规则意识,保证活动的安全系数。 体育活动是促进幼儿健康人格不可或缺的,虽然在运动的过程中存在不安全因素,但是如果教师重视了不安全因素产生的原因并采取了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就能够大大减少事故的发生。同时,在日常的工作中,抓好常规教育,和家长及时进行体育活动方面的交流和沟通,获取家长的支持。综上所述,在幼儿体育活动中,安全教育是旨在首位的,安全活动是一切体育活动展开的坚实基础。
Ⅱ 健身的高强度,低密度。。高密度,低强度。。都什么意思
高强度,是带负重运动或可超身体极限的大量消耗体力的运动,低密度是不宜做的太频繁,。。。高密度,低强度就是反意。经常做,时间间隔不用太长
Ⅲ 幼儿园户外活动常见问题
一、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作用
(一)培养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户外体育活动中,虽然是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活动,然而由于开展的方式是以幼儿自由结伴、自由选择器械、自由活动为主,教师只是幼儿活动的支持者、指导者、帮助者。所以,幼儿是在宽松而没有压力的氛围中自由活动,能按自己的意愿选择结伴或进行独立活动,可使幼儿体验运动带来的快乐,这对幼儿形成活动的独立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全面锻炼幼儿身体,增强幼儿体质
幼儿户外体育活动,能使幼儿通过各种基本动作、器械活动等体育活动内容的锻炼,促进幼儿的基本动作、运动能力、身体素质等方面的良好、全面发展和提高。幼儿经常进行户外体育活动接受阳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反复不断的刺激,会使呼吸及循环系统的功能得到加强,新陈代谢过程增强,从而促进幼儿的生长发育,提高其健康水平。
二、幼儿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意识简单化,探索活动机械化
有些教师认为现在崇尚创新,因此,无论什么样的体育活动,都要求幼儿创新。“单脚跳”要创造性地跳,因而幼儿在练习时手舞足蹈,动足脑筋“取悦”教师,而把单脚跳的基本要求丢在一边。也有的教师在引导幼儿探索时,只是一遍遍地重复要求,让幼儿自由探索,缺乏层次性的指导策略,使幼儿的探索流于机械。
这个问题在公开教学、活动评优中尤为突出。有的教师单纯追求表面的新颖、热闹,重视形式上的翻新,器械运用上的独特。
(二)运动量太少,难度太低,练习密度不足
幼儿园教师基于自身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等影响,往往选择一些安静、轻松、安全且偏重于技巧练习的活动内容。在活动组织上,讲解密度、示范密度过长,练习密度不足。教师往往不敢运用一些强度大、风险度高的内容,从而使幼儿失去“跳一跳、够得着”的乐趣,失去迎接挑战和困难的锻炼机会。特别是男孩子,在活动过程中精力不能得到足够的“宣泄”,不需要付出太多的努力就能轻松“达标”,既影响了锻炼身体的效果,也对幼儿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不利。
(三)重教师的课前设计,轻幼儿的主动参与
传统教案的核心是幼儿教师对教材熟悉掌握的程度及教学能力,然而一些教师往往在课前准备中一个人冥思苦想,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来设计活动的形式,把准备工作做得很“细致”。如做大量的头饰,准备很多活动材料,布置大型的场景等,却很少让幼儿关注整个教学过程。孩子只能按照幼儿教师所规定的内容、方法、时间去学习,孩子无法选择感兴趣的内容,无法体验到参与准备工作的乐趣,无法对自己的活动体验做出主动的决定,削弱了幼儿主动性的发挥,使活动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关于如何解决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提高幼儿教师户外体育活动的指导能力
为了克服体育器材配备不足的现状,可以发动家长和幼儿主动参与,制作一些简单实用的体育活动器材。如收集废旧轮胎,将轮胎刷成各种颜色,让幼儿自己分颜色滚着玩、钻着玩、跳着玩,还可以开发多种玩法,增加幼儿练习的兴趣;用统一规格的饮料瓶组合成小桥、小路,让幼儿过小路,走平衡木等;还可用材质较硬的健力宝瓶做高跷,用竹子做爬竿、跳板、自制沙包等,为幼儿提供多种自制体育器材,增强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兴趣。
幼儿园要加大对幼儿体育器械的投入,购买一些色彩鲜艳的有利于幼儿操作的体育器械等,丰富幼儿的活动。这样,幼儿可以 随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体育用品,使幼儿各方面的机能都得到发展。
Ⅳ 2题。。。儿童体育教育 加急加急 麻烦大家帮忙谢谢加急 急 急
1设计:请以“走”为内容设计一次幼儿园体育活动。
包括早操、体育课以及户外体育活动等常规锻炼方式。
*为什么要开展幼儿体育活动?
《幼儿园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保护幼儿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所以我们幼儿园的工作首位既不是教育,也不是保育,而是健康。把安全和健康放在一切的首位。
*幼儿园体育活动的重要目标是什么?
“纲要”中指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加。
二、如何设计一个生动有趣的体育游戏呢? (课):
(一)、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是指一节课教学环节的安排、各个环节教学内容组织工作的安排顺序和时间的分配等,通常包括: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
1、准备部分:目的是迅速地把幼儿组织起来,集中幼儿注意力,并从生理、心理上动员幼儿。内容包括组织一般性的和专门性的准备活动,如:队型练习、关节活动、专项准备、模仿操、热身操等,准备部分的内容应与新授内容有关联,为新授内容做好准备和基础。时间一般占总课时的30%。以大班一节课30分钟为例,大概占9分钟。
2、基本部分:目的是完成本节课的主要教学任务,时间一般占总课时的60%,具体为小班10分钟左右,中班15分钟左右,大班为20分钟左右。环节安排包括:⑴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幼儿兴趣。⑵幼儿自由探索⑶示范讲解,掌握动作要领⑷幼儿再次尝试,巩固练习⑸游戏竞赛,增强难度。活动中关注幼儿,运用有效策略解决运动中的难点,及时反馈和给予帮助,注意运动安全,运动量的安排要由低到高,运动强度由弱到强,并注意让幼儿适度休息。
3、结束部分:目的是降低大脑的兴奋程度,放松肌肉消除疲劳,使身体由兴奋状态恢复到相对的安静状态,要有组织的结束。内容包括:针对新授内容有目的进行放松,如:肌肉、关节放松、韵律操,以及复习一些相对安静的游戏;此外,结束时要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予总结和评价,肯定幼儿的进步和努力。时间一般占总课时的10%,即3分钟
(二)、活动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
1、安全性原则
从纲要中我们可以得知,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
所以作为老师,要时刻把幼儿的安全记在心间。防护措施和准备工作想得周到一些,以便防患于未然。安全第一是对学前教育工作中各项具体活动的普遍要求,不光在幼儿教育方面,在我们当前的社会中,更是把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强调“安全生产、安全出行、安全饮食等等” 所以,在体育游戏的设计、组织过程中更应强化安全第一的观念。幼儿园的安全小事故,在很大程度上是发生在户外,在体育活动时,如:早操、户外体育锻炼、体育课。这是因为体育活动都具有竞争、竞技和趣味性强的特点,幼儿的积极性和参与性都比较强,这就使得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比较容易“忘乎所以”,会不同程度地产生激动的情绪,所以容易有危险的事故发生,有些时候甚至是老师都无法完全事先预料的事。这就要求我们将事先准备工作想得周到一些,以便防患于未然。
比如,在活动用的教具、场所、环境是否有尖锐的棱角和坚硬的器具,不会产生撞击情况,不会因摔跤而造成伤害等等。在活动前根据活动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活动场地。“如:今天练习高跳下,则选择比较松软的橡胶地、草坪,而不在水泥地板。”
此外,还要特别防止人为的伤害。因为有时在比输赢的过程中幼儿之间难免会发生一些矛盾冲突,教师应及时进行疏导、调解,简要地说出正确的行为方式,让他们及时化解矛盾,继续游戏,直至完成。
2、教育性原则
教育性,相信这一点大家也不难理解。体育游戏具有较多的竞技性、趣味性,除了能发展、完善幼儿精细动作和局部机能之外,更能在心理上使幼儿体验各种感受,成功、欢乐、失败、挫折。当胜利或者失败的时候,教育孩子胜不骄,败不馁懂得总结成功、失败的经验,并在下一次改进失败经验,重新获得胜利。当活动中同伴需要帮助时,能及时地伸出援手助他一臂之力,体现了互帮互助、团结友爱打的良好精神品质。小组竞赛中,大家不分你我,共同合作完成一个竞赛任务,又能让孩子体验到集体力量大无穷的道理。所以说体育游戏更像是一个综合教育课程。他体现了培养幼儿合作、自信心、自强品质和团结友爱等优良道德风貌。能表现个人价值,又能体现集体力量。
3、智慧性原则
体育游戏过程要能够让幼儿有机会闪现出智慧的亮点。通常在较大的体育游戏中,都存在一个怎样完成游戏才能做到多、快、好、省以及提高游戏的成功率和取胜率的问题。故意给幼儿留下解决问题的思考空间,有利于促使幼儿积极开动脑筋,以最佳的方式完成游戏,这就是贯彻智慧性原则的基本含义。体育游戏也只有体现出较多的智慧性,才有可能显示出较多的趣味性。
所以为了更好地体现智慧性原则,教师在设计体育游戏的讨程中,应该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多地留有完成游戏的多种方法的选择余地,这样就能不断地拓展幼儿的想象空间和创造空间,提高他们的智力水平。同样是“穿山洞”、“过障碍”、“走下坡”,就应该有不同的“穿”法、“过”法和“走”法。这正是优秀体育游戏的价值所在。
4、灵巧性原则
学前儿童的走、跑、跳、投、爬等基本动作虽已基本成形,但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都比较差──即缺乏灵巧性,动作的整体形态还显得较为笨拙。
灵巧性原则要求体育游戏的设计必须有机动应变的可行性存在。如跑动中的急停、转身,“老鹰抓小鸡”游戏中的躲闪动作等,都属于含有机动、应变制约机制和相关运动能力的训练内容。
灵巧性原则还要求多安排或穿插进行有益于发展幼儿精确能力、协调能力的游戏内容,如用拍皮球进行计时赛,用球拍端乒乓球过独木桥等等。
2论述: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有效调控幼儿园体育活动的运动量
在幼儿体育活动中,教师普遍存在这样一种认识:只要幼儿每天户外运动了,比如跑步了、跳跃了、做游戏了、玩大型器械了……幼儿就锻炼了,就完成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促进幼儿生长发育、发展基本动作、提高运动能力、培养良好个性品质”的任务了。
幼儿园体育活动固然要注意“时间的保证”“形式的多样”和“内容的趣味性”,但是,幼儿体育活动如不注重运动量的控制,没有科学、合理的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的设计和安排,其对幼儿身心的促进、发展就难以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运动强度和密度以及幼儿参加运动时间也是影响运动量的不可忽略的因素,运动的强度是指完成身体运动所用力量的大小和机体紧张的程度。运动的强度越大,就表明活动量相对较大。 运动的密度有时也称练习密度。是指在一次体育活动中,幼儿身体实际练习的时间和活动总时间的百分比。活动的密度越大,表明活动量相对越大。此外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越长,其活动量就相对较大。
如果运动量过小,运动对身体刺激会相应减弱,从而失去增强体质的作用,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运动量过大,运动对身体刺激会很强,超越了幼儿身体所能承受的限度,从而损害幼儿的机体健康,如高难度的练习,会使幼儿的心血管系统、韧带、皮肤等机能无法适应;过高过难的运动会超出幼儿身体的体力负荷,使神经系统及其他器官高度紧张而产生不适反应,甚至造成损伤。可见掌控好孩子的运动量和运动密度非常重要。
下面我结合《好玩的大铁罐》这个体育活动,具体来说说教师如何有效控制幼儿的运动量与密度:
1、安排好运动的强度与密度。在体育活动中,应该以相对密度大一些、强度小一些为适宜,运动强度大的活动,则应当运动密度相应减小;反之,运动强度较小的活动,则运动密度可以相应增加。
《好玩的大铁罐》这个活动的目标是通过让幼儿玩大铁罐,用不同方法让大铁罐滚起来,发展孩子走、爬、平衡等能力,走爬是小班阶段孩子喜欢、运动量适中而且是必需掌握的运动技能之一,我们选择了大铁罐这一孩子熟悉东西作为载体,让孩子在轻松的游戏氛围中进行练习,教师在活动中较好的掌控了孩子的运动密度,达到了锻炼的效果。
2、体育活动要根据个体、年龄差异确定合理的“量”,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体育活动中,不论是活动的内容、方法、运动的负荷量都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同时教师要掌控好孩子活动的时间。
在《好玩的大铁罐》这个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在掌控运动量和运动密度时始终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准备活动到孩子自主探索铁罐的玩法到交流玩法再到集体巩固,特别在教师组织孩子从场地两边来回让孩子进行巩固练习各种玩法时,运动密度加大,孩子的运动量也得到了相应的加大,让孩子充分得到锻炼,接着教师通过讲解游戏玩法,让孩子把大铁罐当凳子坐下来作适当休息,然后再开展游戏,体现了体育活动中“动与静、激与缓”的有效结合,最后在轻缓的音乐声中让幼儿做放松的动作,让紧张的肌肉得到放松,在活动中,幼儿始终保持愉快的情绪结束活动。
3、在确定体育活动的量时,还要考虑到气候、季节等客观条件的影响。一般秋冬季气温比较低,活动量可适当增大,夏季气温较高,活动量大会使幼儿产生疲劳,甚至会发生中暑,因此,可以适当减少幼儿的运动“量”。现在是春季,体育活动更应该注重幼儿的护理,保暖,运动量的适宜。
在幼儿体育活动中我们还十分注重保育工作的跟进。针对个别幼儿易出汗,生活老师在幼儿的背上塞一块毛巾吸汗,活动结束后拿掉,这样幼儿就不容易受凉。在活动中要做到一察、二模、三询问,教师要观察孩子的脸色、出汗变化,如幼儿脸色红润、满头是汗、活动的幅度较大,说明幼儿的活动量大,这时要适时调整,并提醒幼儿注意休息,防止幼儿运动过度。反之,幼儿脸色无变化、动作幅度小,就必须提高其活动量,以达到运动的目的。对于不容易观察的幼儿,还需经常摸摸额头、脖子,出汗较多的幼儿,可用毛巾垫在其背部帮助吸汗,并提醒这些幼儿在活动中脱衣,防止幼儿活动后因汗闷在衣中而着凉。
在活动中随时注意幼儿的活动情况,随时问问幼儿,并从幼儿实际考虑,做到运动强度和密度的合理安排。
除了生活老师对特殊幼儿的特别护理外,在基本部分的设计安排中,教师还根据幼儿游戏中的生理机能变化情况和外部反映情况,及时调整幼儿的运动负荷,随时注意活动的强度密度的合理安排,在最后的环节大部分幼儿出现了潮红,出汗,喘粗气等现象,此时说明幼儿已经疲劳,运动量已经达到了,因此对活动进行了及时的调整,分发礼物吸引幼儿,让幼儿在获得礼物后做放松动作来缓解疲劳,让幼儿在还没有处于疲倦的情况下结束活动。
活动后的保育工作同样重要,我们要注意稳定幼儿的情绪不能让幼儿在活动后马上坐下休息,可以在操场上漫步一会儿再回教室,等幼儿情绪平稳后才能入座,这样一来可减少活动后心脏的负担,有益恢复疲劳。同时还要控制适量饮水,在活动后还要注意引导幼儿正确使用毛巾,将额头、身上的汗擦干,对出汗较多的幼儿,要及时为其换下湿内衣。当幼儿情绪平稳不再出汗时,要提醒幼儿及时穿上衣服,以免着凉。
4、幼儿着装也是体育活动中一个很关键而教师最容忽视的问题。在每一个体育活动前,教师要提前和家长沟通,通知家长第二天有体育活动,提醒家长给孩子穿宽松的衣服和软底鞋,活动前教师都应该检查孩子的着装情况,如鞋带系好没有,有没有鞋子穿反的现象,衣服是否穿得过厚过紧,钮扣是否扣上等,别看这都是些很小的问题,却会给孩子的安全带来很大的威胁,如奔跑的中的孩子一旦踩着散开的鞋带就可能摔倒;衣服过厚会使孩子在运动中感到笨重、不灵活,活动过后因出汗太多而导致感冒;衣服太紧会放不开活动乃至拉伤肌肉等。因此,在体育活动前,教师要不怕麻烦,认真的检查孩子的着装情况,而且不仅是孩子着装要便于运动,老师也要带好头,穿便于运动的服装。这样,在示范时才能正确的展示动作要领,或免去高跟鞋给孩子带来的危险。
以上是我们对合理掌控幼儿体育活动中运动量和运动密度,以及幼儿园体育活动中保育工作的一点思考,请各位领导和同仁加以指导。
Ⅳ 浅谈幼儿园体育活动有哪些不安全的因素
《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儿园的体育活动是遵循幼儿的生长发育规律和身体活动规律,以幼儿为活动主体,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结合阳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和安全卫生等措施,促进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的一种教育活动,旨在提高幼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但是体育活动的开放性、自主性、丰富性以及游戏个体之间交往的频繁性,使得这一活动存在着诸多的危险因素和安全隐患。由于幼儿生活经验不足,对不安全因素缺乏认识,加之现代许多家庭对孩子溺爱有余、培养不足的不当教育方式造成孩子自我保护能力差,面对突如其来的意外事故往往手足无措,而容易造成意外伤害。因此,很多的老师因为怕出现安全问题,在开展这一活动时,给幼儿诸多的限制,使得幼儿没有真正活动起来,更谈不上活动密度、强度上的问题。体育活动目标和幼儿安全之间形成了一种矛盾,最终影响了幼儿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在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不安全因素主要缘于以下两个原因: 一、客观原因 1、活动场地和投放材料上的隐患。供幼儿活动的水泥地面太硬,游戏材料有锋利的边角,或是因为天气的缘故使得活动场地存在有隐患,特别是一些细小的东西如钉子、石头、小树杈等都可能威胁到幼儿的安全。另外,大型玩具、活动器械等年久失修、破损,也可以成为不安全的因素。 2、活动人数和活动时间上的冲突。由于班级人数过多,在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老师无法全面地照顾到每个幼儿,容易引发意外事故。另外,活动时间的同一性,如几个班的幼儿同时在一个操场上开展体育活动,造成场地面积的不足,也使得幼儿之间容易产生拥挤现象。 二、幼儿自身原因 1、幼儿身体发展水平不平衡。幼儿身体发展的水平各不相同,即便是同一年龄段的幼儿,他们的活动能力也参差不齐。同样的活动内容,因为幼儿个体之间的承受程度不同,身体状况的差异,也容易出现意外事故。 2、幼儿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的神经系统尚处在发育阶段,在活动中他们常常不能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往往会诱发危险因素。尤其是在幼儿园的体育活动中,体育活动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可是幼儿缺乏运动经验和安全意识,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够做出积极有效的应对。有些幼儿往往在活动中由于集体意识差,谦让、友善不够,规则、秩序的概念较为淡薄,玩性大发时容易一拥而上,发生争抢、拥挤等现象,从而导致事故发生。 3、幼儿活动中的规则意识差。每项活动中都有一个确保活动顺利开展的活动规则,同时也是避免出现事故的一个限制,幼儿往往在活动过程中忽略这些规则而出现人身的伤害。幼儿年龄小,他们活泼好动,具有“不怕危险”和“勇于猎奇”的特性,但是他们明辨是非不准确,遵守规则的意识还不是很强烈,对危险的认知还比较模糊、防范意识淡薄。 在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时,必须重视幼儿的安全工作,但是为了怕幼儿受到伤害而固步自封,影响了幼儿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这样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采取应对措施,消除危险因素,既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又能保证幼儿的安全,这才是积极的体育活动开展的思路。 三、体育活动中如何避免不安全因素 1、活动材料的提供要安全 为了避免幼儿在活动场地和活动材料上受到伤害,教师要从孩子方便使用的角度出发,保证材料、器械的安全。除了活动的组织者每次活动结束后要认真整理好活动场地和活动材料外,还应该设立专门的安检员,每天对活动场地和活动器械等进行安全晨检、离园检查和活动后的检查,这些都是非常必要的。检察工作要趋于细化,特别是对一些不易察觉的细小尖锐异物的排查。比如我在组织我们班小朋友做体育游戏或体育活动前,我都要到场地上观察一番,看看地面有没有石子,钉子之类的危险物品,我也要检查供幼儿活动的材料是不是有破损等。 2、活动的时间、场地安排要科学合理 在班级人数众多的情况下,活动的组织者可以和辅助的老师协调,分组进行活动,减少幼儿等待的时间,相应的也就减少了不安全因素的出现,同时也能促进每一个幼儿的全面发展。在活动场地的划分选择上,应遵循活动量的大小,内容的丰富程度,为幼儿提供面积不等的活动场地。在组织班级开展体育活动中,划分一个相对固定的活动场地,比如跳绳的围成一个圈,拍球的在另外的圈内,玩飞碟的另外辟出一块场地等等,这样做有效地降低了孩子们间的碰撞事故。 3、活动内容的设计要关注个体差异 教师应根据所教年级的每一位幼儿的身体发展水平、协调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同时也要考虑到个别幼儿的能力以及身体状况。对于参加活动有困难的小朋友,特别是那些年龄小、能力弱的,除了注意场地、设施、器械等方面的防护外,还要从心理上满足幼儿的安全需要。适当减轻活动的密度和强度,可以避免因超负荷运动而产生的意外。如我们在玩平衡木时,活动能力强的,轻易就走过去了,而那些活动有困难的小朋友看到同伴练习平衡时,也会产生自己亲自去尝试一下的欲望,但真正面对时却又十分胆怯,常常不敢走或要拉着老师走,这时我便会降低难度,并在幼儿通过时伸出手扶一扶、拉一拉,给予一定保护和鼓励,使他们感到有心理上的安慰,那么幼儿的畏惧心理就会慢慢减退,就会大胆尝试这一动作,从而获得身体平衡能力的发展以及成功的愉快体验。不求统一要求,但求使每一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4、让幼儿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纲要》指出幼儿不是被动的“被保护者”,在保育幼儿的同时,帮助他们学习生活技能,锻炼自我保护能力。因此,体育活动中让幼儿掌握正确的活动方法和技能是安全活动的前提和基础。缺乏运动经验和安全意识,同时又好动,这是幼儿的天性,因此教师在实践活动中要根据情况及时提醒幼儿什么动作是危险的,教给幼儿跑、跳、投掷、钻爬等运动的正确姿势。比如我在让幼儿练习跳跃时,就会选择合适的高度,以确定幼儿跳的安全性;玩圈时,我会提醒幼儿圈不能套在其他小朋友的脖子上,以免那个小朋友喘不过气来;玩运动器械时,我都会选择宽敞的地方,在组织幼儿进行小兔跳的活动时,让幼儿知道不能低头向前冲,要学会用眼睛,观察周围的活动情况,避免碰撞跌倒。活动结束后及时总结活动情况,根据幼儿的动作帮助幼儿分析哪些是危险动作,分析不安全因素或是事故出现的原因,让幼儿逐步积累运动经验,提升自我保护意识。这些自我保护和自我服务的方法对幼儿今后的发展都是很重要的,也是很必要的,能让幼儿终生受益。 5、教育幼儿严格遵守活动规则 体育活动中的活动内容和活动规则是让幼儿有序进行运动的必需条件,教师在组织幼儿开展体育活动时,应认真讲明游戏的规则,并严格要求幼儿遵守这一规则。例如:幼儿在练习抛接球时,要告诉他们应与同伴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防止抛出的球打到周围小朋友的身上,而且方法要正确,不能使用摔、砸等方法,以免弄伤同伴。在跑步时不能开小差,告诉小朋友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前面小朋友不向前跑,自己就应该保持好距离,原地跑动而不应用手去推前面的小朋友,眼睛要注意观察周围情况,避免碰撞跌倒,如果跌倒要学会保护自己的头部。教师在讲解体育活动的方法与规则、动作要领时,注意要避免因讲得过多或过于繁琐而使幼儿对动作要领不能较好掌握,对活动规则与过程理解不够。示范时要求动作正确规范,不能模仿幼儿的错误动作,避免幼儿因好奇而模仿错误动作。对于违反规则者可进行适当的惩罚,使幼儿萌生严格的规则意识,保证活动的安全系数。 体育活动是促进幼儿健康人格不可或缺的,虽然在运动的过程中存在不安全因素,但是如果教师重视了不安全因素产生的原因并采取了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就能够大大减少事故的发生。同时,在日常的工作中,抓好常规教育,和家长及时进行体育活动方面的交流和沟通,获取家长的支持。综上所述,在幼儿体育活动中,安全教育是旨在首位的,安全活动是一切体育活动展开的坚实基础。
Ⅵ 浅谈幼儿园体育活动有哪些不安全的因素
《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儿园的体育活动是遵循幼儿的生长发育规律和身体活动规律,以幼儿为活动主体,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结合阳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和安全卫生等措施,促进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的一种教育活动,旨在提高幼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但是体育活动的开放性、自主性、丰富性以及游戏个体之间交往的频繁性,使得这一活动存在着诸多的危险因素和安全隐患。由于幼儿生活经验不足,对不安全因素缺乏认识,加之现代许多家庭对孩子溺爱有余、培养不足的不当教育方式造成孩子自我保护能力差,面对突如其来的意外事故往往手足无措,而容易造成意外伤害。因此,很多的老师因为怕出现安全问题,在开展这一活动时,给幼儿诸多的限制,使得幼儿没有真正活动起来,更谈不上活动密度、强度上的问题。体育活动目标和幼儿安全之间形成了一种矛盾,最终影响了幼儿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在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不安全因素主要缘于以下两个原因: 一、客观原因 1、活动场地和投放材料上的隐患。供幼儿活动的水泥地面太硬,游戏材料有锋利的边角,或是因为天气的缘故使得活动场地存在有隐患,特别是一些细小的东西如钉子、石头、小树杈等都可能威胁到幼儿的安全。另外,大型玩具、活动器械等年久失修、破损,也可以成为不安全的因素。 2、活动人数和活动时间上的冲突。由于班级人数过多,在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老师无法全面地照顾到每个幼儿,容易引发意外事故。另外,活动时间的同一性,如几个班的幼儿同时在一个操场上开展体育活动,造成场地面积的不足,也使得幼儿之间容易产生拥挤现象。 二、幼儿自身原因 1、幼儿身体发展水平不平衡。幼儿身体发展的水平各不相同,即便是同一年龄段的幼儿,他们的活动能力也参差不齐。同样的活动内容,因为幼儿个体之间的承受程度不同,身体状况的差异,也容易出现意外事故。 2、幼儿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的神经系统尚处在发育阶段,在活动中他们常常不能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往往会诱发危险因素。尤其是在幼儿园的体育活动中,体育活动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可是幼儿缺乏运动经验和安全意识,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够做出积极有效的应对。有些幼儿往往在活动中由于集体意识差,谦让、友善不够,规则、秩序的概念较为淡薄,玩性大发时容易一拥而上,发生争抢、拥挤等现象,从而导致事故发生。 3、幼儿活动中的规则意识差。每项活动中都有一个确保活动顺利开展的活动规则,同时也是避免出现事故的一个限制,幼儿往往在活动过程中忽略这些规则而出现人身的伤害。幼儿年龄小,他们活泼好动,具有“不怕危险”和“勇于猎奇”的特性,但是他们明辨是非不准确,遵守规则的意识还不是很强烈,对危险的认知还比较模糊、防范意识淡薄。 在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时,必须重视幼儿的安全工作,但是为了怕幼儿受到伤害而固步自封,影响了幼儿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这样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采取应对措施,消除危险因素,既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又能保证幼儿的安全,这才是积极的体育活动开展的思路。 三、体育活动中如何避免不安全因素 1、活动材料的提供要安全 为了避免幼儿在活动场地和活动材料上受到伤害,教师要从孩子方便使用的角度出发,保证材料、器械的安全。除了活动的组织者每次活动结束后要认真整理好活动场地和活动材料外,还应该设立专门的安检员,每天对活动场地和活动器械等进行安全晨检、离园检查和活动后的检查,这些都是非常必要的。检察工作要趋于细化,特别是对一些不易察觉的细小尖锐异物的排查。比如我在组织我们班小朋友做体育游戏或体育活动前,我都要到场地上观察一番,看看地面有没有石子,钉子之类的危险物品,我也要检查供幼儿活动的材料是不是有破损等。 2、活动的时间、场地安排要科学合理 在班级人数众多的情况下,活动的组织者可以和辅助的老师协调,分组进行活动,减少幼儿等待的时间,相应的也就减少了不安全因素的出现,同时也能促进每一个幼儿的全面发展。在活动场地的划分选择上,应遵循活动量的大小,内容的丰富程度,为幼儿提供面积不等的活动场地。在组织班级开展体育活动中,划分一个相对固定的活动场地,比如跳绳的围成一个圈,拍球的在另外的圈内,玩飞碟的另外辟出一块场地等等,这样做有效地降低了孩子们间的碰撞事故。 3、活动内容的设计要关注个体差异 教师应根据所教年级的每一位幼儿的身体发展水平、协调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同时也要考虑到个别幼儿的能力以及身体状况。对于参加活动有困难的小朋友,特别是那些年龄小、能力弱的,除了注意场地、设施、器械等方面的防护外,还要从心理上满足幼儿的安全需要。适当减轻活动的密度和强度,可以避免因超负荷运动而产生的意外。如我们在玩平衡木时,活动能力强的,轻易就走过去了,而那些活动有困难的小朋友看到同伴练习平衡时,也会产生自己亲自去尝试一下的欲望,但真正面对时却又十分胆怯,常常不敢走或要拉着老师走,这时我便会降低难度,并在幼儿通过时伸出手扶一扶、拉一拉,给予一定保护和鼓励,使他们感到有心理上的安慰,那么幼儿的畏惧心理就会慢慢减退,就会大胆尝试这一动作,从而获得身体平衡能力的发展以及成功的愉快体验。不求统一要求,但求使每一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4、让幼儿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纲要》指出幼儿不是被动的“被保护者”,在保育幼儿的同时,帮助他们学习生活技能,锻炼自我保护能力。因此,体育活动中让幼儿掌握正确的活动方法和技能是安全活动的前提和基础。缺乏运动经验和安全意识,同时又好动,这是幼儿的天性,因此教师在实践活动中要根据情况及时提醒幼儿什么动作是危险的,教给幼儿跑、跳、投掷、钻爬等运动的正确姿势。比如我在让幼儿练习跳跃时,就会选择合适的高度,以确定幼儿跳的安全性;玩圈时,我会提醒幼儿圈不能套在其他小朋友的脖子上,以免那个小朋友喘不过气来;玩运动器械时,我都会选择宽敞的地方,在组织幼儿进行小兔跳的活动时,让幼儿知道不能低头向前冲,要学会用眼睛,观察周围的活动情况,避免碰撞跌倒。活动结束后及时总结活动情况,根据幼儿的动作帮助幼儿分析哪些是危险动作,分析不安全因素或是事故出现的原因,让幼儿逐步积累运动经验,提升自我保护意识。这些自我保护和自我服务的方法对幼儿今后的发展都是很重要的,也是很必要的,能让幼儿终生受益。 5、教育幼儿严格遵守活动规则 体育活动中的活动内容和活动规则是让幼儿有序进行运动的必需条件,教师在组织幼儿开展体育活动时,应认真讲明游戏的规则,并严格要求幼儿遵守这一规则。例如:幼儿在练习抛接球时,要告诉他们应与同伴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防止抛出的球打到周围小朋友的身上,而且方法要正确,不能使用摔、砸等方法,以免弄伤同伴。在跑步时不能开小差,告诉小朋友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前面小朋友不向前跑,自己就应该保持好距离,原地跑动而不应用手去推前面的小朋友,眼睛要注意观察周围情况,避免碰撞跌倒,如果跌倒要学会保护自己的头部。教师在讲解体育活动的方法与规则、动作要领时,注意要避免因讲得过多或过于繁琐而使幼儿对动作要领不能较好掌握,对活动规则与过程理解不够。示范时要求动作正确规范,
Ⅶ 幼儿园户外检测标准是什么
这是北京的一家幼儿园 评估指标 评估要点 评估方法 分值 得分 组织管理 (20分) 领导高度重视,将“阳光体育活动”纳入整个幼儿园工作的议事日程,在每学期保教工作计划中有体现,落实措施明确、具体 查看园所工作计划、总结 6 领导定时检查户外活动实施状况并有记录,发现问题能及时整改 查看园长工作记录 4 能科学、全面地评价幼儿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按时开展幼儿体质测试,记录资料真实、完整,及时进行测试结果分析,指导幼儿体格锻炼、户外游戏活动 查看测试场地、器材、测试资料、分析报告 4 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健康领域的教育研究 查看教研工作计划 6 环境设施 (20分) 有安全、充足的户外运动场地,户外场地夏天时有遮荫,冬天时有日照。场地类型丰富,适宜幼儿进行不同类型的户外游戏活动(如沙水池、种植园等)。能因地制宜拓展幼儿运动空间,创设丰富、自然的活动场地,能充分利用现有场地灵活开展体育活动,注重环境安全 现场查看活动场地 6 有计划地及时添置、更新和维护体育设施和器材,确保运动设施和器材的安全 4 有不同功能的大型体育设施,中、小型体育玩具充足,能够满足不同年龄幼儿身体协调发展的需要 6 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各种运动游戏资源,包括民族传统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自制玩具和材料丰富 4 实践活动 (40分) 在园幼儿、教职工全员参与,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现场观察与查阅资料相结合 5 坚持幼儿每天2小时户外活动,确保1小时科学体育活动 4 坚持每天开展体育游戏活动及民族特色体育活动不少于3项 5 能根据季节选编幼儿体操,体育活动形式多样,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内容丰富有趣 6 每周有计划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亲子运动会,每月向社区开放体育设施1—2次 4 活动目标明确,内容丰富有趣,符合幼儿实际发展水平及均衡发展的需要,并能渗透相关的教育 6 能科学地安排幼儿运动负荷,运动强度和密度适宜,在开展体育活动中有对幼儿积极的保护措施 5 在户外场地有足够的教师监督、管理幼儿。教师站位合理,能够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危险发生。教师在活动中注意观察幼儿,适时给与支持和帮助。能注意个体差异,及时进行安全教育 5 活动效果 (20分) 幼儿运动能力达本年龄段发展水平,体质测试合格率达85%以上 查看近2年测试分析报告 现场测试:随机整群抽取1个中班,儿童数25-30人;测试立定跳远项目 5 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积极主动,情绪愉悦,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现场查看 5 幼儿平均出勤率不低于80%,园内无传染病的爆发流行 查看出勤登记、传染病登记册 4 注意总结积累开展体育活动的经验,在社区有一定影响 查看资料 6 特色 (加5分) 体育活动有创新,形成园所文化和体育特色 现场查看与审阅资料相结合 5 定性评价
Ⅷ 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 1,孩子们没有理解清楚游戏的规则,进行体育活动时越来越乱 2,有的孩子不想遵守规则,容易乱跑 3,孩子不感兴趣的话很容易不配合 4.孩子如果活动幅度过大,有安全问题,
Ⅸ 如何组织幼儿体育活动
幼儿园体育活动的设计
(一)体育活动的设计流程
1、活动内容的:适宜幼儿所选容与幼儿体育活动的内容和目标一致。由易到难。
如:听向指定方向走 《找找小动物》
2、活动目标的制定:
情感目标:愉悦幼儿的身心,让幼儿喜欢参加体育活动,以达到增强幼儿的体质。
认知目标:培养幼儿好奇探究、勇敢、乐观自信等品质。
技能目标: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走跑、跳、投掷、攀登、钻、爬等),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3、活动条件的准备
4、活动过程的设计
(二)幼儿园体育活动设计的具体方法和要求
1、明确体育活动的类型
(1)新授活动 (2)复习为主的活动 (3)综合教学活动(新旧结合)
2、依据人体机能能力变化规律
人要从事某项活动(尤其是体育活动时),身体从本来的安静状态进入工作状态,其机能活动能力(工作能力)总是从相对的较低水平逐渐地提高到较高水平,然后在相当的时间内保持最高水平,最后又逐渐下降。
(三)幼儿园体育活动过程设计
A、开始部分
(1)任务
l 热身
l 热心
(2)内容
l 开始部分可以做一些队列队形练习,可以向幼儿说明活动的要求和主要内容,可以做一些基本的体操和模仿操,可以开展一些运动负荷不大、有利于发展幼儿体能的游戏,也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舞蹈和律动等等。
(3)时间
l 一般占活动总时间的10%-20%(幼儿一节体育课的总时间:小班15-20分钟,中班20-25分钟,大班30分钟左右)
(4)注意事项
l 不可省略
l 时间不宜过长,运动量不宜过大
l 根据需要选用口令或口哨
l 可以选用一些节奏感强、动感十足的音乐
B、基本部分
(1)任务
l 基本部分的主要任务是完成本次课的教学任务,达到本此课的教学目标,即通过一定的身体动作练习,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发展基本动作的活动能力,学习粗浅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培养优良的品德和良好的性格,发展智力等等。
2)内容
l 交代活动内容。
l 示范并讲解
(1) 示范:指教师(或指定幼儿)将正确的动作做给幼儿看。
示范应该注意一下几点:
姿势正确,动作轻松、有没。
注意示范的位置和方向,要照顾到全体幼儿,也便于幼儿模仿学些,
示范要有明确的目的,次数以2、3次示范为宜。
提示:示范与讲解相结合,效果更好。
(2) 讲解:教师运用语言向幼儿说明动作名称,要领以及要求。
讲解应注意一下几点:
重点突出,语言少而精,以练习为主,
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有趣味。
讲解要富有启发性,可以适当的提问。
例如:为了让幼儿掌握轻轻跳下落地的动作,可以用“小老鼠偷油吃的”这个故事来讲解:老猫睡着了以后,小老鼠要去偷油吃,得轻轻地跳下来,别让老猫听见。要是把老猫吵醒了,就会被老猫捉住、吃掉。小朋友要认真看哦。看怎么跳才正确:双脚并并拢,膝盖弯一弯,轻轻往下跳,前脚掌先着地。
l 幼儿练习
(!)个人分散式,(2)两人合作式,(3)集体集中式
(4)分组轮流式 (5)鱼贯式 (6)分组轮换观摩式 等等……
提示:练习时,运动的负荷量应由小到大,采用动静交替的方法,避免让幼儿产生过度疲劳或者发生运动损伤。同事要考虑照顾到个别幼儿能力差、体质弱、胆怯等因素,采用降低活动难度或者保护帮助的方法,给每个幼儿安排适合其发展水平的活动。更重要的是练习时,老师一定在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排除安全隐患。
l 复习游戏
(1)交代游戏规则。可以把以前学过的动作设计到游戏当中
(2)示范。提示安全问题。
(3)有秩序的祖师游戏,再次提示安全。
(3)时间
l 一般占活动总时间的70%-80%
(4)注意事项
l 幼儿身体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的高峰一般安排在后半段出现
l 遵循幼儿学习动作的基本规律:粗略掌握阶段→改进提高阶段→巩固运用阶段。
l 控制好活动强度和密度(参考指标:课前心率与课后心率之差在40-50次之间,课的平均心率在130-150次/分之间,心率恢复之间在5分钟以内,课的练习密度在50%-70%之间)。
l 如果有游戏与比赛的话,游戏较适用于小班和中班,比赛较适用于中班和大班,且比赛适合安排在该部分的后半段。
l 对于新授的教学内容教师应该给予讲解示范,并让幼儿进行练习。
C、结束部分
(1)任务
l 通过一些放松身体的游戏或动作使幼儿肌肉放松,疲劳消除,让身体由兴奋状态组建恢复到安静状态。如深呼吸、原地挥臂踢腿、轻松有趣地模仿动作、运动量很小的游戏以及收拾玩具,整理衣服等。使幼儿的情绪和各器官系统的工作逐渐趋向于平静活动的状态。
l 缓解幼儿身心高度兴奋或紧张的状态,合理地评价和小结幼儿的活动,有组织地结束活动,收拾场地与器材。
(2)内容
l 轻松自然的走步,徒手放松练习,简单、轻松的操节或舞蹈,安静的游戏,简单的评价与小结,组织幼儿收拾场地与器材等。
(3)时间
l 一般占活动总时间的10%-20%
(4)注意事项
l 不可省略
l 不可进行运动量大或让幼儿更加兴奋的游戏或活动
l 放松活动一般配以轻柔、舒缓的音乐,可达到更好效果
l 不要把收拾与整理的任务留给自己或配班教师,让幼儿自己做
Ⅹ 学前儿童体育锻炼的特点包括
学前儿童,体育锻炼的特点,包括可以骑自行车踢踢球顶他做做健美操,还有各种娱乐活动都可以使学前儿童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