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体育活动 > 传统体育运动策划

传统体育运动策划

发布时间:2021-03-06 08:11:52

⑴ 中华传统体育项目都有什么

中华传统体育项目除武术、摔跤、舞狮、射箭、棋术、龙舟、空竹、马球、捶丸外,还有蹴鞠。

蹴鞠又名“蹋鞠”、“蹴球”、“蹴圆”、“筑球”、“踢圆”等,“蹴”即用脚踢,“鞠”系皮制的球,“蹴鞠”就是用脚踢球,它是中国一项古老的体育运动,有直接对抗、间接对抗和白打三种形式。

蹴鞠一词,最早载于《史记苏秦列传》。早在战国时期中国民间就流行娱乐性的蹴鞠游戏,而从汉代开始又成为兵家练兵之法,宋代又出现了蹴鞠组织与蹴鞠艺人,清代开始流行冰上蹙鞠。

汉代的时候,蹴鞠的玩法和现代很像,只不过那时候一边不止一个球门,而是六个。方形的球场上,六个小小的球室,呈半月形,向地里凹进去。每个球室前都有一个人守着,剩下的人在赛场中活动。

唐代时,地下的球室变成了地上的球门,分双球门和单球门。双球门在东西两侧各一个,比较接近现代足球。除此之外,还有不射门的玩法,叫做“白打”:两个球队分别派出球员,做出颠球表演。

(1)传统体育运动策划扩展阅读:

宋朝蹴鞠,有两种玩法。一种是“白打”,另一种是“筑球”。

1、白打:不设球门,两个球队分别派出相同数量的球员(一人至十人)在场中轮流进行表演,用头、肩、背、膝、脚等身体部位顶球(不允许用手),在保持球不落地的同时,完成各种高难度动作。裁判将分别对参赛者打分,得分高者胜。强调的是技巧性与观赏性。

2、筑球:则更强调对抗性。在球场中间竖起一个大球门,高约三丈,宽约一丈,以彩带结网,只留出一个尺许见方的网眼,叫做“风流眼”。

比赛双方分别派出十二人(有些规则中,可分别派出十六人),分着不同颜色的球衣立于球门两边,组成“左右军”对垒。左军与右军均设“球头”“跷球”“正挟”“头挟”“左竿网”“右竿网”“散立”等角色,进行竞赛,得分高的队伍获胜。

⑵ 传统体育项目有哪些

武术、摔跤、舞狮、射箭、棋术、龙舟、空竹、马球、捶丸外,还有蹴鞠。

⑶ 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有哪些

中华传统体育项目除武术、摔跤、舞狮、射箭、棋术、龙舟、空竹、马球、捶丸外,还有蹴鞠。

蹴鞠又名“蹋鞠”、“蹴球”、“蹴圆”、“筑球”、“踢圆”等,“蹴”即用脚踢,“鞠”系皮制的球,“蹴鞠”就是用脚踢球,它是中国一项古老的体育运动,有直接对抗、间接对抗和白打三种形式。

蹴鞠一词,最早载于《史记苏秦列传》。早在战国时期中国民间就流行娱乐性的蹴鞠游戏,而从汉代开始又成为兵家练兵之法,宋代又出现了蹴鞠组织与蹴鞠艺人,清代开始流行冰上蹙鞠。

汉代的时候,蹴鞠的玩法和现代很像,只不过那时候一边不止一个球门,而是六个。方形的球场上,六个小小的球室,呈半月形,向地里凹进去。每个球室前都有一个人守着,剩下的人在赛场中活动。

唐代时,地下的球室变成了地上的球门,分双球门和单球门。双球门在东西两侧各一个,比较接近现代足球。除此之外,还有不射门的玩法,叫做“白打”:两个球队分别派出球员,做出颠球表演。

(3)传统体育运动策划扩展阅读:

宋朝蹴鞠,有两种玩法。一种是“白打”,另一种是“筑球”。

1、白打:不设球门,两个球队分别派出相同数量的球员(一人至十人)在场中轮流进行表演,用头、肩、背、膝、脚等身体部位顶球(不允许用手),在保持球不落地的同时,完成各种高难度动作。裁判将分别对参赛者打分,得分高者胜。强调的是技巧性与观赏性。

2、筑球:则更强调对抗性。在球场中间竖起一个大球门,高约三丈,宽约一丈,以彩带结网,只留出一个尺许见方的网眼,叫做“风流眼”。

比赛双方分别派出十二人(有些规则中,可分别派出十六人),分着不同颜色的球衣立于球门两边,组成“左右军”对垒。左军与右军均设“球头”“跷球”“正挟”“头挟”“左竿网”“右竿网”“散立”等角色,进行竞赛,得分高的队伍获胜。

⑷ 民族传统体育娱乐项目有哪些

民族传统体育娱来乐项目源包括:1、球戏:蹴鞠、马球、击鞠、捶丸、珍珠球、蹴球、柔力球等。2、舞戏:舞龙、舞狮、踢踏舞、摇旱船、跳竹竿、霸王鞭、跳铜鼓等。3、舟戏:划龙舟、龙舟竞渡、赛独木舟、赛皮筏等。4、水戏:游泳、潜水、游水捉鸭等。5、冰雪戏:滑冰、滑雪、打冰嘎等。6、棋戏:象棋、围棋等。7、其他:抢花炮、拔河、秋千、风筝、打陀螺、踢毽子、跳绳、投壶等。

民族传统体育:指的是世界各族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创造的以满足人们在不同历史时期身心发展所需要的体育活动方式。
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及功能:1、特点。(1) 以养生、卫国和娱乐身心作为目的。(2)注重形神兼顾,尤重形与精、气、神的结合。(3)个人修炼身心,注重动静结合。(4)体育与德美结合,寓德美于体育活动之中。2、功能。(1)健身功能。(2)教育功能。(3)娱乐功能。(4)交往功能。

⑸ 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都包括那些项目

1、“彩月亮”是苗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

上古时期,苗族先民蚩尤九黎部落因为战争失败,分散隐入深山菁林。为了召集余部共同祭奠蚩尤,便乘月夜在山顶上立一树杆,杆上系红腰带,然后令男女青年绕杆对月吹笙跳舞。于是失散的部落民众闻笙纷纷聚集于树杆之下,大家立誓团结,发奋振兴部落。

“彩月亮”在历史的长河中已嬗变为庆祝丰收和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喜庆活动。

“庄稼黄,芦笙狂”每年金秋时节,苗族的“彩月亮”就开始了.男女青年在秋夜迎着明月围着两棵花杆歌舞。如果你有幸参与他们一起“彩月亮”你就会听到这样的腔帮:

“唱歌要唱一对对,单人一个唱不成,单丝一根不成线,独木一根不成林。”“唱歌还要一双双,少了一个唱不响,少了一个唱不好,我来跟哥把腔帮。”

能在15米的高杆上吹奏芦笙,完成各种惊险而优美的动作。集芦笙﹑舞蹈﹑杂技和苗族风情于一体,是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的一颗奇葩。

2、“较脚劲”是仡佬族人民喜爱的一项体育项目。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为了生存,他们常年奔走在贵州高原陡峭的山间小道上。脚力柔弱,稍有闪失就会跌入万丈深渊;不练就一双铁板脚,就爬不上难于上青天的夜郎古道;没有扎实的脚劲就走不出野兽出没的大箐林;双脚无力,在涉江过河时就会葬身鱼腹。

为了练就过硬的脚劲,仡佬族人民常常在劳作之余,寻一宽阔的山间草地,互相用脚比试。比赛双方通过脚的压、勾、扫等动作使对方失分,胜者则获得人们热烈的掌声。这项民间体育活动,就逐渐成了仡佬族全民健身的传统体育运动。

3、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远古近期就有了灿烂的农耕文化。由于苗族人民迁徙居住在深山箐林,开垦的田土和耕种的庄稼常被野兽糟蹋破坏。为了驱赶野兽,他们创制了“响节”。“响节”又称“鸡几棒”:或“挑杆”,“响节”除了用来对付野兽,还可以用来驯养家禽。在古代,由于战争频繁,还用作战争中攻城的火器。后来,“响节”逐渐演变成为苗族人民老少皆宜,强身健体的传统体育项目。
“响节”通过用“响节”棒挑、掷、击、敲、打等动作,训练人们的灵敏度、奔跑速度、判断力等。以此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4、苗族“踩火龙”这一体育项目是由苗族先民在战中为营救自己的首领演变而来。

传说苗族先民的首领被敌方以谈判为名关押,关押的地方有火海。苗族先民不顾一切,赤足从火龙背上踩过。又以一把把利刀插进绝壁,架成刀梯,攀上悬崖,救出首领。此后了今天苗族的传统体育项目。

5、《莲花十八项》起于清朝光绪年间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盛行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乌江中下游一带。这一民间舞蹈取材于土家族人的日常生活,吸纳了贵州高原的灵气,体现了土家人独特的民风,展现了土家人粗犷而豪迈的性格。《莲花十八项》要求所有舞蹈者张开双掌,用力拍自己身上的每一块肌肉和关节,在有力而清脆的击打声中,尽情抒发心中的激情,《莲花十八项》的基本动作有“上九响”“下九响”之分。因而被称为“莲花十八项”。表演时,要求拍打节奏统一,动作协调,舞蹈时不计人数,不受任何场所限制,茶余饭后,田间地头,都能自由地表演,是一项群众性的健射舞蹈。该项目于1999年贵州参加全国第六届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并获表演项目一等奖。

6、芦笙是苗族的象征,是苗家欢度节日必不可少的乐器。芦笙有几十个种类,几十种曲调,芦笙舞有上百个动作。表演的内容丰富多彩,风格奇异。其中有的清新活泼,有的欢快热烈,有的轻松幽默,有的险奇优美,“芦笙技巧”把音乐舞蹈与体育融为一体,生活气息浓郁,深受苗族人民喜爱。

《金筑芦笙》难度大,技巧高,扣人心弦。通过空中踩碗,滚舞、前翻、后翻、登梯、叠人等动作充分表现了力量与技巧的结合,整套动作朴实粗犷、刚柔相济、动静分明、造型优美,令人儿,耳目一新。
7

苗鼓——俗称猴儿鼓,是苗族传统打击乐器。

“丰收苗鼓”流传于贵阳花溪、孟关等地,是当地苗族群众在丰收后举行的一项舞蹈与武术相结合的体育活动。丰收后的苗寨,人们沉浸在欢乐之中。金秋之夜,苗族姑娘和小伙子们在悠扬的芦笙曲中,围着苗鼓跳起了欢快的舞蹈。舞蹈时,姑娘手持手槌击鼓,边打边跳,一套动作打完后更换另一套。击打中穿插表演挖土,纺线,插身,打谷等劳动场面,舞蹈中还表现了苗族群众喜爱的猴拳、扳手腕、摔跤等传统体育活动,整个舞蹈鼓声不停,欢笑不断,鼓声回荡着丰收的喜悦。

8、《抱架腰》是布依族民间喜闻乐见的民族体育活动。它对抗性强,趣味性浓,不受场地大小限制。是一项斗智斗勇,练功角力,又便于开展的活动。

其竞技方式是:在地上划一“界河”,比赛前运动员分开站立,比赛开始后,中线即不存在。比赛中,两人各使其力,抱住腰部将对方推

离原位为胜。在比赛中,可通过巧力取胜,但不能抓人或拉人。这一活动的目的在于锻炼臂力和腿力。

9、“垒营盘”原名“营盘舞”。它取材于苗族先民为保卫而进行的防御战争。表演者吹奏芦笙,垒成营盘,形成圆圈,表示四方布满勇士,营盘中央竖立帅旗,勇士们“四面开弓”“倒立”、“上肩”挥舞帅旗,舞象征营盘堡垒坚固,士气高昂。“垒营盘”是苗族同胞表达怀念先民们的历史伟绩和不屈不饶的英雄气概而创作的舞蹈。随着社会发展,如今“垒营盘”已成为苗族男女斗巧的活动。它不受场地、音乐、人数限制。其特点是表演者在不停地吹奏芦笙舞曲的同时,进行翻滚、倒立、吊挂、倒背等技巧表演。动作节奏鲜明,刚柔相济,充分展示表演者的吹跳技巧。“垒营盘”是毕节地区苗族人民最为广泛流传的娱乐健身活动。

10、“乌蒙铃”原名“铃铛舞”,彝语“啃荷呗”。它取材于彝族先民开疆拓土,驰骋疆场的各种活动。最先是一个祭祀性舞蹈,在彝族“火把节”时进行表演。流传至今,以变成节日和庆典活动中的舞蹈。是毕节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彝族传统体育舞蹈之一。

“乌蒙铃”表演时不受场地、音乐、人数的限制。铃声象征着骑士在战场上的高昂斗志,羊皮鼓鼓点象征着勇士出征的号角,手握若干只用彩带扎好的铜铃,脚踝上系铃铛,边跳边舞铃声悦耳,动作粗犷,刚劲有力。体现了乌蒙山区彝族人民淳朴,直率的性格。

“叠罗汉”“抱腰舞铃”“相互背驮”“前后翻滚”“倒挂金钩”“雄鹰展翅”等高难度动作,运动量大,造型美观,舞蹈和竟技和谐统一。“乌蒙铃”是一项颇受彝族群众喜爱的健身娱乐活动。
11、“德沙呱”汉语译意为“刺锤舞”。主要流传在独山县上司镇墨寨乡

琴扬村一带,是布依族一种特殊的,古老的武术舞蹈形式。

每逢昏丧嫁娶,民族节日,盖房立屋,村寨里的男女老少都会相集约会,挥锤起舞。

表演形式为男女群体性武术舞蹈,以手上舞刺锤动作为主,脚上动作为辅,名称为“抢刺”“劈刺”“拨锤”“绞锤”“崩锤”“马步”“弓步”“弹,踢,勾,铲”等。舞姿遒劲有力,具有阳刚之美。反映了布依族人民勇敢无畏,热爱家乡,热爱自
由的民族精神。 道具是刺锤,俗称“狼牙棒”使用的武术套路是先防后攻,防多于攻,防中有攻,以防为主。

12、“弦鼓乐”是一种别具特色,历史悠久方的水族民间传统体育舞蹈,流传于三都水族自治县的水龙乡祥寨村和都江镇五坳坡一带。

最早是专门为庆祝“开始插秧”和“开始织布”两项祭祀活动而跳的舞蹈。

道具“三弦角鼓”是水族先民智慧的结晶,鼓身用整筒圆木刨光镂空而成,两头用硝制的牛皮套牢,鼓侧嵌上一对牛角并配上三根琴弦。牛角代表耕种,三弦代表纺织,水族的耕织文化由此可见一斑。

表演人数不限,表演时男女围鼓吹跳,表演场面壮观热烈,动作以其特有的肢体语言,生动记录了水族先民艰苦创业的历程,表现了水族人民希望建立幸福家园,人旺粮丰的美好愿望,它是水族人民间文化艺术中独放异彩的民族特有表演项目。

13、这是苗族姑娘过“菜花节”时举行的一个传统表演。这个比赛有很强的观赏性和趣味性。

通过穿花衣裙比赛,既向人们展示了苗族妇女服饰的绚丽多姿,也表现了苗族姑娘勤劳善良,心灵手巧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还体现了苗族同胞团结协作,和睦共处的集体精神。

阅读全文

与传统体育运动策划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西安最大的体育馆 浏览:601
省体质检测 浏览:4
长春马拉松全长多少 浏览:825
茂名体育馆周围旅馆 浏览:927
庐江沙溪中学体育老师 浏览:595
拳击裁判知乎 浏览:965
适合小学二年级的体育活动 浏览:137
s7比赛炼金 浏览:224
2016齐鲁弈友比赛通知 浏览:817
lpl有些什么比赛 浏览:943
武汉体育学院公共事业管理怎么样 浏览:632
梅州体育学院杜院长 浏览:906
宿城文化体育中心 浏览:435
小班体育活动捉小鱼 浏览:876
2020年高中篮球特长生招生 浏览:221
北京户外运动圣地 浏览:330
跑马拉松能长寿吗 浏览:846
学习钢琴不能练哪些体育项目 浏览:785
大班体育活动龟兔赛跑 浏览:770
我的体育老师田野的结局 浏览: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