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体育运动是从何时开始发展成一种职业的
相信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体育比赛大家都看过,而奥林匹克运动会无疑是最大的体育赛事,场上的运动员可以说都是职业选手,从19世纪开始,体育运动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职业运动。
体育运动需要选手来参赛,一开始并没有职业和业余的区别。18世纪末,有人首先提出了一种“业余原则”。这个原则说那些在竞赛中获得过奖金的运动员,他们不准参加不获得报酬的其余比赛。业余原则”一开始产生便遇到体育界许多人的反对。在1984年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成立时,把“业余原则”写入了体育章程里,所以体育运动员就有了业余和职业的分别。体育赛事也开始成为了一种职业体育选手们的竞赛。
职业体育给中国带来了利益,让中国的体育发展更加繁荣了,但是现今中国的体育发展机制还不够完整,我们只有不断将体育推向市场,不断完善,才能提高我们的竞争能力和竞技水平。
2. 体育运动对人体发展有何作用
一、积极作用:抄
促进人脑清醒、思维敏捷
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心脏功能
改善呼吸系统功能
促进骨骼肌肉的生长发育
调节心理,使人朝气蓬勃,充满活力
提高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增强机体免疫能力
二、消极作用:
过多过量的运动对身体也容易造成损伤。
3. 新中国的体育发展史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体育运动才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而得以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党和政府重视体育工作,把增强人民的体质,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作为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首要任务。1949年,新中国刚刚诞生,就成立了中华全国体育总会,1952年成立了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此后,各级体委机构也建立起来。教育部门、共青团、工会和部队都成立了体育机构,到80年代,还成立了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
中国伤残人体育协会、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中国龙舟协会、中国轮滑协会、中国钓鱼协会、中国信鸽协会。中国武术协会,并恢复和新建了火车头、前卫、银鹰、煤矿、林业、石油、农民、水利、电力和建筑工程公司等15个全国性行业体育协会,从组织上加强对各行各业体育工作的领导。近几年来,由于体育运动的广泛普及和世界体育环境的发展,中国也兴起了体育热潮,各种群众性体育组织层出不穷,最近,北京又成立了奥星促进会。
1949年,中国人民-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列入了"提倡国民体育"的内容,从法律的高度指出了体育工作的重要性。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出了"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同年11月,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公布推行第一套广播体操,广播体操简单易行,是适合于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活动,四十多年来,广播体操不断改进和发展,更加科学和通用,已公布-广播体操七套。对于少年和儿童的日常体育训练,国家和政府也高度重视,截止到1985年为止,少年儿童广播体操已公布十套,国家体委还编制过纺织工人操、煤矿工人操、钢铁工人操等,在全国推行,有些国家和地区还根据不同工种的特点编制出多种生产操,根据不同的病情编出保健操。尤其是为了广大中小学生的健康,还编制出眼睛保健操。
1954年,中共中央批准国家体委党组《关于加强人民体育运动工作的报告》,批录中指出:"改善人民的健康状况,增强人民体质,是党的一项重要-任务"。同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出《关于在政府机关中开展工间操和其他体育活动的通知》,通知"正式规定在每天上午和下午工作时间中抽出十分钟做工间操"并"提倡早操和球类等多种多样的体育运动"。这一年,还公布了"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在全国施行,这一制度在六十年代改称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三十多年来,已有二亿多人达到各级标准,促进了广大群众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为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奠定了基础,创造了环境。
1955年,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提出"在全国人民中,首先在厂矿、学校、部队和机关青年中,广泛地开展体育运动,以增强人民体质"。1959年,周恩来总理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在体育工作中,应贯彻执行普及和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运动,逐步提高我国的体育水平"。1960年,党中央在《关于卫生工作的指示》中指出:"凡能做到的,都要提倡做体操、打球、跑步、爬山、游泳、打太极拳及各种各样的体育运动"。由于党和政府对体育工作的一贯重视,倡导,鼓励,群众体育运动更加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并从中国地广人多,各地情况不同的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总结出业余、自愿、因地、因时、因人制宜的原则。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出现了新的-、经济形势,体育事业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取得了更大的进步。1979年,国家体委提出:"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广泛开展群众体育工作,重点抓好学校体育,积极开展工农体育活动,大力加强少年儿童的业余训练"。十几年来,群众体育和业余训练得到加强,体育传统项目发展到二万多项,参加训练的学生200多万人,工农体育也蓬勃开展,社会办体育的热潮正在兴起,既有国家办,又有各部门、各行业和集体个人办,社会团体、集体和个人资助体育,修场地,建学校,搞竞赛的情况都有。海外华人和港澳同胞也投资运动支持国内体育事业的发展。现在,从城市到乡村,男女老幼都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伤残人也投入到体育活动中去。活动内容既有近代体育,又有民族传统体育、家庭体育、体育旅游,医疗体育等新生事物,群众体育的路子越走越宽,体育运动的质量不断提高。
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充分肯定了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到此时35年来体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同时,也指出体育事业的发展规模、普及程度,和发展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要求全党全社会都要重视加强体育工作,进一步发展全民族的体育运动,逐步摸索出一条中国式的体育发展道路,创造体育工作的新局面。
近几年来,党和政府更加认识到体育发展的重要性,在人才培养和财力支持方面做出很大的努力,国家体委多次召开体育工作会议,研讨中国体育现状、发展方向,主张广泛开展同世界各国运动员的技术交流。
党和国家的重视,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使中国体育运动技术水平愈来愈高,摘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正逐步挤身于世界体育强国之林。
近代体育项目从十五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传入中国,在城市和学校里逐步开展起来,随之竞赛活动也日益兴起。本世纪初,一些城市开始举办运动会,国际体育竞赛也有所开展。在旧中国,国内规模较大的竞赛活动,有1910年至1948年间先后举办的七届全国运动会。有影响的地区性运动会有1913年至1934年先后举行的十八届华北运动会,和1923年至1936年举行的共六届华中运动会。此外,参加的国际性体育比赛主要有1913年至1934年举行的总共十届远东运动会。1932年至1948年先后共参加了三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但由于运动技术落后,运动成绩长期处于低水平。根据1936年至1948年的统计,田径项目总共只打破过八项全国纪录,绝大多数项目的全国纪录只相当于新中国二、-运动员的水平,同西方体育强国相比其差距显而易见,在国际性比赛中也仅在远东运动会上取得过一些名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泛开展各项体育运动,其中包括29个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现在已经成立了50多个单项运动协会,为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创造了各种条件。早在1954年,旧中国的游泳纪录就已全部被刷新,绝大部分田径项目的纪录也被刷新。从1959年举行第一届全国运动会以来,到1993年已举办七届全运会。截止目前,在历届全运会上,我国运动员30多次打破田径、游泳、射击、举重、射箭、跳伞、航空模型等项目的世界纪录,打破全国纪录达两千多次。此外,近几年来,还创办了全国城市运动会、全国农民运动会、全国残疾人运动会、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也于1991年在南宁举行。
中国的国际体育交往也日益频繁,早在1989年,中国就已加入74个国际体育组织和38个亚洲体育组织,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八千多次体育交往,共达十多万人次。其中参加的综合性运动会除奥运会以外,还有1963年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的有48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新兴力量运动会。在这届运动会上,充分显示了中国的实力,共获66枚金牌,56枚银牌,46枚铜牌,金牌总数和奖牌总数都列在首位,并有13人17次打破162项全国纪录,两人2次打破两次世界纪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从1974年起参加了5届亚洲地区运动会(在此以前,台湾省运动员参加过4届),首次参加第7届亚运会总分列第三位,第8届名列第二,第9届名列第一,第10届获得金牌总数第一。并承办第11届亚运会,于1990年在首都北京举行,获得金牌总数和奖牌总数均为第一,取得了重大成就,实现了冲出亚洲的宏愿。
除了举办亚运会外,1993年5月,中国在上海举办了首届东亚地区的运动会。这届运动会无论从比赛组织情况,还是从比赛情况都获得了巨大成功,显示了中国举办大型运动会的雄厚基础,中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共获102枚金牌,以极大优势取得第一名。
为实现在本世纪末把中国建设成体育强国的目标,中国正采取各种措施加速体育事业的发展。现建成培养体育专门人才的体育学院已有10余所,已毕业学生达10万多人,体育科研机构30多所,建成培养后备力量的少年儿童业余体校和体育中学达几千所,设50多个运动项目,在校学生达三十万人,40多年来建设体育场馆50多万个,出版各类体育图书2700多种,建立了全国竞赛制度,举办全国运动会和全国青少年运动会、全国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全国职工体育运动会和全军运动会、全国城市运动会和全国农民运动会。每年举行全国单项竞赛200多次,各级体委竞赛活动频繁,以1985年为例,举办综合性和单项运动会共达11万次,参加运动员有2300万人次,基层竞赛更是活跃。
4.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谁提出来的
是毛泽东提出来的。1952年6月10日,毛泽东为新中国体育工作题写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12个大字。这一题词,是毛泽东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大会所作的。
5. 我国的体育现状和发展
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体育运动才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而得以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党和政府重视体育工作,把增强人民的体质,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作为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首要任务。1949年,新中国刚刚诞生,就成立了中华全国体育总会,1952年成立了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此后,各级体委机构也建立起来。教育部门、共青团、工会和部队都成立了体育机构,到80年代,还成立了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中国伤残人体育协会、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中国轮滑协会、中国钓鱼协会、中国龙舟协会、中国武术协会,并恢复和新建了火车头、前卫、银鹰、煤矿、林业、石油、农民、水利、建筑工程和电力公司等15个全国性行业体育协会,从组织上加强对各行各业体育工作的领导。近几年来,由于体育运动的广泛普及和世界体育环境的发展,中国也兴起了体育热潮,各种群众性体育组织层出不穷,最近,北京又成立了奥星促进会。
1949年,中国人民-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列入了"提倡国民体育"的内容,从法律的高度指出了体育工作的重要性。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出了"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同年11月,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公布推行第一套广播体操,广播体操简单易行,是适合于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活动,六十多年来,广播体操不断改进和发展,更加科学和通用,已公布-广播体操九套。对于少年和儿童的日常体育训练,国家和政府也高度重视,截止到1985年为止,少年儿童广播体操已公布十套,国家体委还编制过纺织工人操、煤矿工人操、钢铁工人操等,在全国推行,有些国家和地区还根据不同工种的特点编制出多种生产操,根据不同的病情编出保健操。尤其是为了广大中小学生的健康,还编制出眼睛保健操。
1954年,中共中央批准国家体委党组《关于加强人民体育运动工作的报告》,批录中指出:"改善人民的健康状况,增强人民体质,是党的一项重要-任务"。同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出《关于在政府机关中开展工间操和其他体育活动的通知》,通知"正式规定在每天上午和下午工作时间中抽出十分钟做工间操"并"提倡早操和球类等多种多样的体育运动"。这一年,还公布了"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在全国施行,这一制度在六十年代改称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三十多年来,已有二亿多人达到各级标准,促进了广大群众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为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奠定了基础,创造了环境。
1955年,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提出"在全国人民中,首先在厂矿、学校、部队和机关青年中,广泛地开展体育运动,以增强人民体质"。1959年,周恩来总理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在体育工作中,应贯彻执行普及和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运动,逐步提高我国的体育水平"。1960年,党中央在《关于卫生工作的指示》中指出:"凡能做到的,都要提倡做体操、打球、跑步、爬山、游泳、打太极拳及各种各样的体育运动"。由于党和政府对体育工作的一贯重视,倡导,鼓励,群众体育运动更加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并从中国地广人多,各地情况不同的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总结出业余、自愿、因地、因时、因人制宜的原则。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出现了新的-、经济形势,体育事业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取得了更大的进步。1979年,国家体委提出:"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广泛开展群众体育工作,重点抓好学校体育,积极开展工农体育活动,大力加强少年儿童的业余训练"。十几年来,群众体育和业余训练得到加强,体育传统项目发展到二万多项,参加训练的学生200多万人,工农体育也蓬勃开展,社会办体育的热潮正在兴起,既有国家办,又有各部门、各行业和集体个人办,社会团体、集体和个人资助体育,修场地,建学校,搞竞赛的情况都有。海外华人和港澳同胞也投资运动支持国内体育事业的发展。现在,从城市到乡村,男女老幼都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伤残人也投入到体育活动中去。活动内容既有近代体育,又有民族传统体育、家庭体育、体育旅游,医疗体育等新生事物,群众体育的路子越走越宽,体育运动的质量不断提高。
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充分肯定了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到此时35年来体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同时,也指出体育事业的发展规模、普及程度,和发展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要求全党全社会都要重视加强体育工作,进一步发展全民族的体育运动,逐步摸索出一条中国式的体育发展道路,创造体育工作的新局面。
近几年来,党和政府更加认识到体育发展的重要性,在人才培养和财力支持方面做出很大的努力,国家体委多次召开体育工作会议,研讨中国体育现状、发展方向,主张广泛开展同世界各国运动员的技术交流。
党和国家的重视,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使中国体育运动技术水平愈来愈高,摘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正逐步挤身于世界体育强国之林。
近代体育项目从十五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传入中国,在城市和学校里逐步开展起来,随之竞赛活动也日益兴起。本世纪初,一些城市开始举办运动会,国际体育竞赛也有所开展。在旧中国,国内规模较大的竞赛活动,有1910年至1948年间先后举办的七届全国运动会。有影响的地区性运动会有1913年至1934年先后举行的十八届华北运动会,和1923年至1936年举行的共六届华中运动会。此外,参加的国际性体育比赛主要有1913年至1934年举行的总共十届远东运动会。1932年至1948年先后共参加了三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但由于运动技术落后,运动成绩长期处于低水平。根据1936年至1948年的统计,田径项目总共只打破过八项全国纪录,绝大多数项目的全国纪录只相当于新中国二、三流运动员的水平,同西方体育强国相比其差距显而易见,在国际性比赛中也仅在远东运动会上取得过一些名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泛开展各项体育运动,其中包括29个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现在已经成立了50多个单项运动协会,为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创造了各种条件。早在1954年,旧中国的游泳纪录就已全部被刷新,绝大部分田径项目的纪录也被刷新。从1959年举行第一届全国运动会以来,到1993年已举办七届全运会。截止目前,在历届全运会上,我国运动员30多次打破田径、游泳、射击、举重、射箭、跳伞、航空模型等项目的世界纪录,打破全国纪录达两千多次。此外,近几年来,还创办了全国城市运动会、全国农民运动会、全国残疾人运动会、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也于1991年在南宁举行。
中国女排五连冠
中国的国际体育交往也日益频繁,早在1989年,中国就已加入74个国际体育组织和38个亚洲体育组织,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八千多次体育交往,共达十多万人次。其中参加的综合性运动会除奥运会以外,还有1963年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的有48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新兴力量运动会。在这届运动会上,充分显示了中国的实力,共获66枚金牌,56枚银牌,46枚铜牌,金牌总数和奖牌总数都列在首位,并有13人17次打破162项全国纪录,两人2次打破两次世界纪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从1974年起参加了5届亚洲地区运动会(在此以前,台湾运动员参加过4届),首次参加第7届亚运会总分列第三位,第8届名列第二,第9届名列第一,第10届获得金牌总数第一。并承办第11届亚运会,于1990年在首都北京举行,获得金牌总数和奖牌总数均为第一,取得了重大成就,实现了冲出亚洲的宏愿。1993年5月,中国在上海举办了首届东亚地区的运动会。这届运动会无论从比赛组织情况,还是从比赛情况都获得了巨大成功,显示了中国举办大型运动会的雄厚基础,中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共获102枚金牌,以极大优势取得第一名。2010年,亚运会再度来到中国广州,中国以199金的成绩,在金牌榜与奖牌榜上都高居第一。
除了举办亚运会外,中国还在2008年成功举办了第29届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也圆了国人百年的奥运梦。中国代表团以51金的成绩,第一次登上了金牌榜首。北京奥运会是一次无与伦比的盛会,它向世人展示了中国,中国开始了从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的跨越。
北京奥运会后,国家规定每年的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这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以及群众性体育的发展。
2014年8月16日20时,2014年南京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中国南京开幕。南京青奥会是继北京奥运会后中国的又一个重大奥运赛事,是中国首次举办的青奥会,也是中国第二次举办的奥运赛事,共设28个大项、222个小项,有204个国家的3787名运动员参加比赛,是参赛国家和地区最多的体育大赛之一。青奥会的举办使得南京成为大中华地区继北京之后第二座接待过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
2015年7月31日,北京获得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权限
6. 体育的发展史
1.在古希腊,灿烂的文化、发达的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带来了体育繁荣。各城邦之间的军事交战,更加促进了他们对体育的重视。最典型的是斯巴达,他们不仅重视尚武教育,同时很注意优生。新婴儿必须交送国家检查,体格强壮者才归还父母养育,患病或畸形的儿童便被丢入山谷之中,任其死去。古希腊人还在祭祀活动中诞生了辉煌的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并延续达千年之久,为人类体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2.中世纪(476—1640)欧洲进入黑暗的封建社会阶段。经济文化落后,在有害思想的支配下,除了在为统治阶级培养接班人的封建贵族子弟学校的骑士教育中施以体育之外(规定“骑士七技”即骑马、游泳、投枪、击剑、行猎、跳棋、吟诗,其中有五项属于体育范畴),在一般教会学校的课程中,没有发展体能的活动计划,被称为“没有体育的教育”,致使一般人身体能力退化,加之不讲卫生,忽视防治疾病,造成流行病、传染病蔓延,民族体质日衰。
3.于14、15世纪发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此后第一个倡导“三育”学说的是英国的哲学家、教育家洛克(1632—1704)。他明确地把教育分成体育、德育和智育三部分,并强调指出“健全之精神寓于健全之身体”。主张在宫庭训练学校开设体育课程。
4.18世纪,法国出现了以反对教学权威和封建制度为目的的启蒙运动,其代表人物之一是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和文学家卢梭(1715—1771)。他主张在教育上要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
5.19世纪,西欧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和民族主义倾向,各国之间接连发生战争,如克里米亚战争等,许多国家都遭受战败的屈辱。正是出于强国强民的需要,迫使各国开始重视体育,因而相继出现了“体操之父”,如德国的“体操之父”古茨姆斯等。作为人类社会财富的体育,以后流传到欧亚美各洲,推动了世界体育运动的发展。正当欧洲各国纷纷采用和推广德国和瑞典体操的时候,英国由于其独特的社会条件,兴起了符合他们民族特点的户外运动、娱乐和竞技运动。随着英国殖民主义的扩张以及斯宾塞的著作流传,英国的户外运动、娱乐和竞技运动,逐渐在美国、欧洲以及其他许多国家得到传播。
7. 什么样的体育运动可以促进什么发展
各种体育活动对人的胆量、意志、力量,耐力,协调性、灵活性等都有好处的!!
祝你健康快乐每一天!!!
8.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啊!!!
你说的应该是第6套广播体操.记得上小学的时候,广播里就说什么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话,但现在很难找到这个资源了
只找到第八套广播体操
原地踏步(8拍×2)
预备姿势:直立。
左脚开始踏步。
要求及注意事项:脚离地面约15厘米,身体保持正直,两臂前、后自然摆动。
第一节 伸展运动(8拍×4)
预备姿势:直立。
1两臂前举(掌心相对)。
2-3 左脚向前一步,重心随着前移,右脚尖点地;左脚向前迈步的同时稍低头,两臂掌心向下,经侧向后、下向前绕至侧上举(掌心相对),抬头,眼看前上方。
4 两臂经前还原成直立。
5-8 同1-4,但换右脚做。
要求及注意事项:第2-3拍动作要连贯。
第二节 扩胸运动(8拍×4)
预备姿势:直立。
1 两手握拳(拳心向下),两臂经前至胸前平屈后振。
2 两臂经前伸直(拳心相对)至侧举后振。
3 两臂经前击掌,接着左脚左跨成左弓步,同时两手握拳成左臂胸前平屈(拳心向后)、右臂侧举(拳心向前)后振,头右转,眼看右方。
4 还原成直立。
5-8 同1-4,但方向相反。
要求及注意事项:
1 动作刚健有力并富有弹性。
2 第3、7拍侧弓步时,上体保持正直,屈膝腿的脚尖向侧前方,膝盖对准脚尖。
第三节 踢腿运动(8拍×4)
预备姿势:直立。
1 左脚向前一步(重心移至左脚、右脚尖点地),同时两臂经前至上举(掌心向前)。
2 右腿前踢(约90度),同时两臂经前、下向后摆(掌心向后)。
3 还原成1拍姿势。
4 两臂经前还原成直立。
5-8 同1-4,但换右脚做。
要求及注意事项:
踢腿时两腿伸直,上体保持正直。
第四节 体侧运动(8拍×4)
预备姿势:直立。
1 左脚向左一步(同肩宽),同时左臂经侧至侧上举(掌心向内),右手叉腰(虎口向上)。
2 左臂上举,同时上体向右侧屈一次,立即还原成1拍姿势。
3 左臂上举,同时右臂伸直(五指并拢,掌心向内),手沿腿向下伸至膝外侧,上体再向右侧屈一次。
4 左臂经侧还原成直立。
5-8 同1-4,但方向相反。
要求及注意事项:
1 侧屈时两腿伸直,上体不要前倾或后仰。
2 侧屈动作应富有弹性。
第五节 体转运动(8拍×4)
预备姿势:直立。
1 左脚向左一步(稍宽于肩),同时两臂侧举(掌心向下)。
2 上体左转90度,同时左臂于体后屈肘,手背贴腰,右臂胸前平屈、手指触左肩(掌心向下)。
3 两臂伸直,经前成左臂胸前平屈、右臂侧举(掌心向下),同时上体右转180度,眼看右手。
4 还原成直立。
5-8 同1-4,但方向相反。
要求及注意事项:身体转动时两脚不动。
第六节 全身运动(8拍×4)
预备姿势:直立。
1 左脚向前成弓步,同时两臂经前至侧上举(掌心相对)抬头,眼看前上方。
2 左脚收回,同时上体前屈,手指于脚前触地(掌心向后)。
3 全蹲,同时两手扶膝(两肘外分、手指相对),眼看前下方。
5-8同1-4,但换右脚做。
要求及注意事项:
1 弓步时后腿蹬直,全脚掌着地,脚跟稍内转。
2 体前屈时两腿伸直。
3 全蹲时两膝并拢,脚跟不离地。
第七节 跳跃运动(8拍×4)
预备姿势:直立。
1 跳起,左、右分腿落地,同时两臂胸前平屈,两手半握拳(拳心向下)。
2 跳起,还原成直立。
3 跳起,左、右分腿落地,同时两臂经侧至头上击掌。
4 跳起,还原成直立。
5-8 同1-4,第四个八拍的最后一拍,两臂成体前交叉,两手半握拳(掌心向后)。
要求及注意事项:
1 击掌时,臂要尽量伸直。
2 跳跃动作要定有弹性。
第八节 整理运动(8拍×2)
预备姿势:直立,两臂体前交叉,两手半握拳(拳心向后)。
1 左腿屈膝抬起,小腿自然下垂(脚离地面约15厘米),同时两臂摆至侧举(拳心向下)。
2 还原成预备姿势。
3 动作同1,但换右腿做。
4 动作同2,但两臂体前交叉时两手由拳变掌,稍低头。
5 两手翻掌,同时两臂经侧摆至侧上举(掌心相对),同时稍抬头,挺胸,吸气。
6 两臂经侧落下至体前交叉(掌心向后),同时稍低头,呼气。
7 同5。
8 两臂经侧还原成预备姿势。第二个八拍同第一个八拍,最后一拍还原成直立。
9. 体育运动的起源
体育运动发源于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
希腊是一个神话王国,优美动人的神话故事和曲折离奇的民间传说,为古奥运会的起源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有关古代奥运会的起源的传说有很多,最主要的有以下两种:一是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为祭祀宙斯而定期举行的体育竞技活动。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一种运动和宗教性的庆典。从公元前776年至公元393年它一直在古希腊城市奥林匹亚举行,在那里曾举行了292届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
10. 体育产业发展对体育运动有何影响
体育产业发展对体育运动的影响:为竞技体育的普及创造了条件,随着电视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竞技体育走进了每个家庭,使五大洲的亿万观众都能及时而全面地了解竞技体育,从关注进而演变为参与经济活动,为竞技体育的蓬勃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氛围。
一名优秀的运动员和他们自身的遗传因素、心理因素以及运动员的天赋有很大关系,这些因素也可以用于现代科技设备进行测定、研究。
通过科学化的选材将有助于提高体育后备人才选拔的成功率,有效帮助预测其未来的竞技能力,确定运动项目,有利于制定完整的个人发展计划。
(10)体育运动的发展扩展阅读:
中国体育市场的产业化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中期,中国体育产业才具有较为完整的产业形态和较为完善的体育行业的制度,中国的体育广告业、体育建筑业、体育博彩业、体育旅游业和体育用品业等具体行业也是在这个时期得以充分发展。
我国体育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产业的领域不断拓展,发展规模也不断扩大,产业的质量也有所改善,产业的效益也明显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