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如何申请
Q博士:为使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朝着规范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健康发展,使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立项工作更加规范,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2004年联合下发了《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竞赛项目立项暂行规定》。 根据该条例规定,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设立的竞赛项目必须是源于民间,具有鲜明民族特点并形成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必须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易于普及推广,便于组织比赛。必须符合体育竞技要求,有完善的竞赛规则、裁判法和规范的比赛器材,便于公平竞赛和客观许判。要有一定的体育文化内涵,内容健康向上,具有较高的健身价值和观赏性。 具备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竞赛项目条件的申报项目,可先申请非常设项目。具体如下: 由有关单位提出申请,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经过立项审批程序批准的项目,定为非常设项目。非常设项目仅限当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有效。下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必须重新申报立项。非常设项目申报时可免去“立项申报程序”中的“初审”和“答辩”,但仍需提供规定的全部申报材料。常设项目从非常设项目中产生。技术委员会对上届全国民族运动会的非常设项目进行综合评估和充分论证后,认为符合综合性运动会项目设置标准的,报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批准后定为常设项目。
⑵ 侗族的体育运动
1、侗族摔跤历史悠久,是贵州省有名的传统少数民族体育运动项目,在双江以及周边侗族地区,摔跤活动蔚然成风,老的教,少的学,老少齐上阵
2、侗族 毽 球
毽球运动是手毽演变而来,手毽是由播种水稻时,扔接稻秧动作产生的体育运动,是一种隔网竞赛的体育项目。比赛场地采用羽毛场双打场地,长11.88米,宽6.1米。场地上空6米以内(由地面计算)和场地四周2米以内不得有障碍物,中间以球网相隔,球网的中部顶端距地面垂直高度男子为1.60米,女子为1.50米。参赛队由6人组成,其中队长1人(左臂佩带明显标志)。比赛时,双方各派三名选手出场。其技法以踢、触为主,有头球、脚踏球、倒勾、凌空扫射等动作。可用头、脚及身体去接球,但不能用手臂去触球。毽球打法类似于藤球、排球。
3、侗族压加
4、侗族高跷
⑶ 民族体育运动有哪些
一、赛马。是许多民族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在新疆、西藏、青海、甘肃、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多有开展,尤其在内蒙古深受人们喜爱。蒙古族自古就被称为“马背民族”,他们传统项目有速度赛马、走马、马上技巧等。
二、搏克。搏克是具有千年历史的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民间基础深厚,与赛马、射箭一同被称为蒙古族“男儿三艺”。现代已有女子项目。搏克的典型特点是不分级别,一跤定胜负,只要一方膝部以上触地即结束比赛,比赛时身着“卓德格”等民族传统服装。
三、射箭。许多民族都喜爱射箭运动,蒙古民族更是男女老少人人喜爱,涌现出不少优秀射箭运动员。比赛时射手身穿民族服装,弯弓射箭;观众随着比赛的进程,时而凝神屏气,时而欢呼雀跃。蒙古族传统射箭分为静射和骑射两种,使用弓箭渐从竹木弓、钢弓发展到今天的现代弓箭,
四、蒙古象棋比赛。蒙古象棋蒙语称“喜塔尔”,棋具和规则与国际象棋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在棋子形貌和称谓上,又具有民族特点,如称“王”为“诺颜”(王爷),无“象”而有“骆驼”;着法中也有一些与国际象棋不相同的地方。
五、布鲁。布鲁是源于狩猎的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所用器材“布鲁”,长约50厘米,宽约6厘米,厚1.5厘米,重约375克,头部弯曲。布鲁比赛分为投准和掷远两项。
六、抢枢。也称“枢体能”,鄂温克族传统体育项目。“枢”即木轮车轱辘的销子。比赛时双方各上场7人。
七、波列。也称“波依阔”,达斡尔语,汉意为曲棍球。达斡尔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与现代曲棍球运动相似。
八、毽球比赛。毽球由民间的踢毽子发展而来,全国各地开展广泛,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所用毽球由毽毛、毽垫等构成,毽毛为四支自色或彩色鹅翎成十字形插在毽垫内,球高13—15厘米,毽垫直径3.80—4厘米,重量为13—15克。比赛时双方各上场三人。
九、秋千比赛。是在朝鲜族秋千活动的基础上规范、提高后形成的一个项目。分为高度比赛和触铃比赛,每一项又分单人和双人两项。朝鲜族妇女在秋千比赛中身穿鲜艳的民族服装,英姿飒爽,胆气过人,充分展现了朝鲜族人民勇敢、乐观的民族性格。
十、武术。是中华民族宝贵文化遗产的一个组成部分。由踢、打、摔、拿、击、刺等攻防格斗技术,按照一定的运动规律形成套路和对抗两种比赛方式,主要有刀术、棍术、鞭术、拳术、剑术等。
十一、中国式摔跤。是中国民族形式的摔跤运动,千百年来一直是我国各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健身活动和锻炼方法。运动员身着棉布织成的褡裢,以舳J对方为胜,比赛激烈,对抗性强。常用技术之一为抱腿。
十二、射弩。射弩作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云南、广西、贵州等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比较普遍。它是用弓弩依靠机械力量来发射箭矢的一种运动。有立姿、跪姿两种。
十三、寸甲加一一藏族传统体育项目。两人将一条长约4米的长绳或布带套在脖子上,互相背对,使绳或布带由腹部穿过,手脚并用向前爬,以将绳子中间的标志拉过河界为胜。
⑷ 民族传统体育竞技运动项目有哪些
蒙古族搏克
“搏克”即摔跤,是蒙古族“男儿三艺”之一,属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以锡林郭勒盟为中心分布于整个内蒙古地区,以乌珠穆沁搏克比赛风格为主,也有鄂尔多斯式搏克、阿拉善地区沙力搏尔式搏克等搏克种类。
达斡尔族传统曲棍球竞技
达斡尔族的曲棍球运动历史悠久。达斡尔族把曲棍球运动称作“贝阔”,旧式的球棍是选择根部弯曲,树干挺直坚韧的柞木削制而成。球称之为“波列”,大小如棒球,分木球、毛球、火球3种。木球用杏树根、柞树根削磨成圆形。毛球用动物毛团制而成。火球用桦树上长的已硬化的白菌制成,球上穿通数孔,注入松明,以使点燃。比赛场地一般选在平坦的草地或村中开阔的地方,场地大小没有统一规定,两端各设一个球门,以打进对方球门多者为胜。
蒙古象棋
蒙古象棋蒙古语称作“喜塔尔”或“沙特拉”。早在公元十三世纪就流传于蒙古族民间。
鄂温克“抢枢”
“抢枢”亦称“枢体能”,是鄂温克民族同自然界搏击中流传下来的一项古老的民间传统体育竞技游戏项目。
沙力搏尔摔跤
沙力搏尔式摔跤是卫拉特蒙古族独创并保留至今的一项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现主要分布于内蒙古阿拉善盟。
阿木尔巴伊斯呼朗(蒙古康乐牌)
“阿木尔巴伊斯呼朗”汉意为康乐牌,是一种古老的牌类游戏,流行在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一带,其中涉及了一些佛教方面的内容,所以,解放前都是上层人物玩耍,很少流行到普通百姓当中。
冰上阿日嘎
冰上阿日嘎,是蒙古族传统的冰上体育运动,流传于阿鲁科尔沁旗一带。“阿日嘎”是特指经过加工修理的牛踝骨。制作时把凸凹两面削平,在凹面打个洞,灌进铅水以增加重量。在冰上游戏时,凸面向上抓阿日嘎,用大拇指和食指捻弹向远处,当作目标阿日嘎。另一阿日嘎,瞄准目标阿日嘎捻弹过去,击中者为胜。此游戏两个人就可进行,人多时场面会更加热烈。冰上阿日嘎,是在游牧生产生活的基础上形成的,无论场地、玩具和比赛规则,都富有浓郁的草原游牧特色。
蒙古鹿棋
鹿棋是蒙古族传统棋牌游戏文化的代表,有着悠久的历史。对弈双方各执“鹿棋”和“狗棋”。鹿棋是以牛羊髌骨做成,狗棋可以由铜钱和小石子、小木棒代替。在对弈前,先摆棋盘,鹿摆在两个山口,狗摆在棋盘内成四角的八个点上,剩余的十六个子备用。下棋的规则是:鹿可以在整个棋盘内走,而狗只能在大正方形区域和两个山区内活动。鹿先走,如跳过一只狗,狗就算被吃掉。隔两只则不能吃,每走一次,狗可以加一棋子,执狗的一方努力使两狗相连,阻止鹿吃狗。如果最后两只鹿的位置在棋盘中心或山口上,鹿就处于自由的位置,则鹿胜狗负。反之,鹿被狗围到死角里,没有左右移动的余地时,则狗胜鹿负。
⑸ 富宁县民族中学的学校概况
建校之初因受财力、师资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未能独立建校,当时与富宁县第一中版学合二为一办学,后经权各级领导及有关人士的多方努力,1998年8月富宁民中才得以分设独立建校。2005年12月27日本校被文山州教育局评价认定为云南省二级一等高(完)中学。目前,校园占地面积61334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16147平方米,覆盖人口400000人,服务半径90公里,现有教学班43个(高中33个,初中10个),在校学生2500多人,少数民族学生1904人,占学生总数的81.6%;有教职工181人,其中专任教师150人,行政工勤人员31人,少数民族教职工126人;大学本科学历128人,专科学历41人;教师队伍中有高级教师14人,中级教师58人,初级教师79人;有省级优秀教师2人,省级骨干教师2人,州级骨干教师4人,县级学科带头人6人,县级骨干教师10人;中共党员76人。现建有三幢教师住宅楼,二幢教学楼,四幢学生住宿楼,一幢综合大楼及相应的生活和体育运动设施;此外,还拥有图书室、阅览室、电教室、语音室、各种实验室及多媒体教室,现代校园网。一所舒适、宽敞、优雅、和谐的花园式校园已逐步建成。
⑹ 各少数民族都有什么体育项目啊
摔跤(蒙古族,那达慕大会),赛马(哈萨克族),叼羊比赛(维吾尔族,每年3月21日诺露孜节日都有叼羊比赛,摔跤等活动)。
⑺ 富宁的经济概况
富宁现有国家公务员1598人,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4527人,其中高级职称人,中级职称1135人。有研究生1人,大学本科252人,大专1465人,中专3271人。
水利设施 基本建成了总库容为9934万立方米的清华洞水库。建有小(二)型水库16座,设计蓄水库容353万立方米。灌溉面积达26万亩,水利化程度31%。 (一)富宁县 剥隘驮娘江旅游区
驮娘江旅游区位于富宁县东北部剥隘镇境内,东接广西百色市阳圩镇,南连者桑,西靠那能,北接广西田林县八桂乡,规划范围185平方公里,距富宁县城79公里,距文山州府260公里,衡昆高速公路和国道323线从景区旁通过,是云南通往沿海地区的“桥头堡”,区位优越。旅游区集剥隘库区水域风光、驮娘峡谷风光、壮族风情和亚热带雨林为一体的AA级旅游区,省级自然保护区和省级风景名胜区,是我县旅游产业发展的龙头,也是州、县“十二五”旅游规划的重点建设项目,景区受百色水利枢纽建设的影响,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布瑞村”被淹没,为此,整个景区经营被中断。百色水利主体工程蓄水后形成33.841平方公里的库区(博爱湖)水域风光,使景区资源优势和开发价值更加明显, 准备新开发位于者义村的“能罕曼瑞”野外拓展活动训练基地,其优越的地势和环境优于整个湖区山水风光。2006年10月《富宁驮娘江旅游区总体规划》通过专家评审。通过规划和可行性研究,驮娘江旅游区将以百色水利枢纽建设形成的库区水域为依托,以“碧江、峡谷、壮乡、新镇”为核心吸引物,挖掘壮族历史文化内涵,开发峡谷观光游览和水域两大特色旅游产品,建设集峡谷观光游览、水上康体娱乐、壮乡民俗体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生态水域旅游区。
(二)云南富宁相思岛低海拔体育训练基地旅游带
相思岛位于剥隘镇西北方,老国道323线旁,距剥隘新镇相依傍,是一个由于百色水利枢纽工程的实施淹没而形成的孤岛,岛上植被较好,有大面积的相思树,绿树葱茏,绿水环抱,自然景观价值高。包括旖旎的者宁河水域自然风光、热带季雨林、水库岛屿、濒水河滩、临江村寨、壮族文化等,是集观光游览、水上康体娱乐、壮乡民俗体验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生态水域旅游区。根据云南富宁相思岛低海拔体育项目训练的规划,我县也相应规划了旅游功能带,建设项目包括旅游假日主题酒店、度假山庄、户外旅游运动拓展区,特色民族村、主题游乐场、生态主题旅游园、垂钓基地等。项目建设后,可丰富驮娘江旅游景区活动内容,增加游客在景区的逗留时间,提高景区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使驮娘江旅游区由单一的观光型旅游向集观光和休闲度假型旅游转变。
(三)剥隘坡芽歌书文化生态村
剥隘镇坡芽村小组位于剥隘镇东南方向,距国道323线和衡昆高速公路约4公里,距剥隘镇政府所在地约5公里。全村共有55户278人,实有耕地面积565亩,其中田85亩,旱地480亩,人均产粮260公斤,人均纯收入550元。该村大约于清朝初年从县境内的剥隘、者桑等地迁入,世代以种稻狩猎为业,民风古朴,由于地处深山,极少受外来文化影响,至今为止,依然完整保留着壮家人传统的习俗礼仪。2006年8月,民族文化研究人员在该村发现一本壮族古老歌书。该书有八十一幅图案,每幅图案均记录了一首壮族情歌。经众专家考证:这一发现填补了壮族没有古老文字的空白。是堪与“世界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东巴文相媲美的民族文化资源,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认识价值和开发利用价值。该村壮族风情也独具特色,但村寨建设混乱,道路狭窄,环境卫生差,农民生活水平还相当贫困。
(四)老街三寨稻作文化生态旅游村
归朝镇老街三寨位于归朝镇东南部,距镇政府2公里,距富宁县城33公里,属普厅河下游河沿地区,与323线国道隔河相望,是一个壮族集居的村寨。寨子由老街、长沙、登冒3个村小组组成,故称“老街三寨”,全村共141户564人,现有耕地面积227亩,人均纯收入1500元,交通便利,土质肥沃,水热条件好。老街三寨村内绿树翠竹成荫,植被保存较好,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村庄背靠“天印”,右靠“象鼻”,左有“龙泉喷血”,前有“百鸟朝王”,坐落在归朝八大风景其中的四大风景之中,是滇东南保留壮族原生态文化较为完整的村寨,还是名符其实的壮戏之乡,2006年8月20日,被确定为“中国壮族文化民俗科学研究基地”,并立有由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亲笔题写的碑文一座,建有中国稻作文化展览室。
(五)红色旅游资源
我县以全国一类革命老区县为依托,扎实抓好谷拉红军洞、那能甘邦红军洞、田蓬狮子山哨所等革命遗址的文化深层挖掘和包装,为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提供更多的教育内涵和旅游文化底蕴,全力打造“云南红都”。特别是那能甘邦红军洞方园几公里都属于南部季雨林植被,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和森林群落的植物各类组成、生态结构、群落外貌属于石灰山季雨林植被类型,各种野生动植物完好。甘帮革命老区核心区地处滇东南岩溶高原的东部边缘,属滇东南岩溶高原地貌,平均海拨在800—1200米之间。形成特殊岩溶地貌,其特点是山高谷深,山势险峻陡峭。还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历史悠久的革命老区核心区,少数民族风情浓郁、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全村共有甘帮、弄院等20个村小组553户2772人,属富宁县革命老区重点乡镇之一。坚持保护促开发的原则,深入挖掘红色革命遗址,规划建设打造连接百色、麻栗坡老山的红色旅游线,努力使“云南红都”—富宁成为云南乃至全国重要的爱国主义革命教育基地和旅游胜地,逐步形成“红色文化带动旅游、旅游带动经济发展”的产业格局。
(六)归朝架街水库旅游休闲景区
富宁皈朝水上森林休闲公园项目位于皈朝镇与板仑乡交界处,距富宁县城26公里,距高邦至广西那坡省际公路4公里,即将新建的那坡至高邦高速公路擦边而过。富宁的区位优势和对外形成的便捷交通网络,为皈朝水上森林休闲公园的建设奠定了优良的基础。皈朝水上森林休闲公园是1958年架街村委会群众投劳兴建的小(二)型水库,1993年县政府筹集资金对库区改造扩建,形成了总库容34万立方米的小(二)型水库,水库位于皈朝镇与板仑乡交界处的架街村委会辖区,故称架街水库。架街水库处于1200米海拔的高山之上,水淹面积500亩,周边森林幅盖率高达80%以上,水库的兴建在库尾形成了几百亩壮观的森林湿地。水面和湿地淹映在几千亩的森林之中,就象一颗高原明珠闪闪发光。其自然资源特点表现为:水上森林、清凉世界、金秋红叶、休闲胜地。
水上森林——水库上游几百亩湿地中生长着水杨柳,树生长在水中,酷似亚马逊河中的森林,故称水上森林。春天,湿地周边的红、黄、蓝、白、青、紫各类野花争相怒放,与水中的树林摇相呼应,形成百花争艳,五彩缤纷的世界。
清凉世界——富宁处于低热河谷地区,从富宁至广西一带处于低海拔区域,夏季都比较炎热,架街水库湿地地处1200米海拔的高原山地,地势开阔,靠近近北回归线,距南海较近,受东南季风、地理地形、海洋等因素的影响,形成固有的气候特点:四季温差小、雨量充沛、干湿季分明、垂直差异显著的低纬高原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7。C左右,年平均空气湿度80%左右,常年均为人体感到舒适的气候,是最适宜居住的地方。总之,架街湿地气候温和、四季如春、空气湿润,全年为休闲度假气候,是人们夏季避暑的胜地。
金秋红叶——围绕湖岸边的枫树林,经过秋风的洗礼变成了红黄色,斑斓眩目,倒映在清澈的湖面,遥遥望去,枫林与水连为一片,染红了湖面,构成了秋水共长山一色的奇瑰景色。就象唐代大诗人杜牧诗中所描述的那样:“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从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休闲胜地——舒适的气候环境,风景如画的湿地,便利的交通条件,为人们提供一个休闲度假的胜地。
⑻ 民族体育项目
项目有:抢花炮、珍珠球、花炮、木球、蹴球、毽球、龙舟、秋千、射弩、陀螺、押加、武术、马术、民族式摔跤、板鞋竞速、高脚竞速。举重、拳击、摔跤、短兵和步射;
表演项目有:武术(分石担、石锁、弓箭术、弹丸、爬杆、跳板、木杠、皮条、沙袋、地围、跳桌、筋斗、叠罗汉、大武术、五虎棍、打术、跳术、跳绳、飞叉、中幡等22项)、骑术(各种马上技巧表演9项)3大类;特邀表演有:马球、蒙古式摔跤、狮舞、杂技等。其中维吾尔族的踩绳(即达瓦孜)、蒙古族的摔跤、朝鲜族的跳板、回族的武术以及内蒙古骑兵的马术等。
⑼ 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有哪些体育活动
云南地区少数民族体育运动的项目及形式多种多样,内容极为丰富。这些运动项目,既是人们健身的主要形式,更是各民族必须具备的技能。现举例分述如下。
(一)武术。
流行于云南地区各民族中的武术,具有久远的历史。发现于云南沧源新石器时期的崖画,向我们展示了史前原始状态的武术形式,其中有持棍棒、予、盾牌、弩、弓以及类似杵棒和狼牙棒兵器的生动形象。表明这时流行于当地少数民族中的武术已初具形态了。在云南晋宁石寨山、江川李家山等地出土的战国时期的青铜器中,有大量的刀、矛、狼牙棒、斧、剑、弩机等兵器,特别是“战争场面贮贝器盖”上短兵鏖战的群塑中,表现了较成熟的技击动作,是云南原始武术之例证,它对奠定云南地区民族武术在中国武术发展中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在后来的发展中,各少数民族又根据自身的不同特点,创造了适合于本民族的武术形式。如回族所创立的众多的拳法中,影响较大的就有“心意六合拳”、“八极拳”、“查拳”、“教门弹腿”等,其中“心意六合拳”在武林中素以“狠拳”著称,是一种刚柔相挤的拳种,具有良好的健身防卫功效。在苗民中,流行的“芦笙拳”是一种集实用性和观赏性于一体的拳种,它是苗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将芦笙舞和劳动拳巧妙结合的产物,深圳特区受各地苗民喜爱。傣族武术的内容也极为丰富,西双版纳勐海佛寺壁画中,保留了傣族武术的珍贵形象.据估计,仅西双版纳地区流行的傣家武术套路就有上百种,且各有所长.其中“孔雀拳”便是傣族人民长期观察了他们喜爱的孔雀行为举止后,摹仿其动作并融入了太极拳、长拳、绵拳和气功等技法后,创编出来的一套特色鲜明的外柔内刚的拳种,藏、彝等族也都有自己特点鲜明的拳术。
器械打斗术,在中华武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用器械种类繁多。大理白族在节日里表演的“霸王鞭”既是在其民族表演的成套舞蹈动作中,融入了许多白族传统鞭术、棍术动作后形成的。云南新平磨皮大寨彝人跳的“花鼓舞”,表演者十数人,其中有的舞者手握大刀、两节棍、三叉戟、双刀、双钩、水火棍等武术器械。他们除表演古代战争的各种情节外,还上场演武,重现战争的撕杀情景,表演气势威猛,场面激烈,非常形象逼真,除了健身性,还极具观赏性。此外,苗族的双环刀,景颇族的平头长刀,阿昌族的“户撒刀”等也都是武术器械技击中的主要器械。
(二)赛马与射箭。
自古以来,骑马、射箭是云南少数民族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项传统体育活动。在晋宁、江川等出土的铜鼓、铜贮贝器、铜饰及铜剑等上面,表现狩猎形象的图案比比皆是,而且其规模、气势较大。大理白族在传统佳节——“三月街”期间,定要举行传统的赛马、射箭等竞赛活动。彝族的赛马,一般选在平坝上举行,骑手们纵马在环形的跑道上奔驰,先者为胜。在射箭比赛中,彝族是以挂在50米开外大树上的牛腿为靶,并以此作为笛箭手的奖品。在苗、傣、彝、僳僳、怒、独龙、基诺等民族中还流行弩射,并发展出了众多别具一格的弩射形式,如怒族的弩射,高手能射中水中游鱼。
(三)竞渡。
俗称划龙舟,是云南少数民族中非常流行的一种体育娱乐活动。在晋宁、江川等地出土的铜鼓上的竞渡图像一般有船四只,船员上划船者人数多少不等。竞渡之俗,从西汉以后逐渐成为这一带少数民族的一项传统体育活动,并成为了整个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祭祀仪式活动中的一项传统体育活动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西双版纳的傣族在傣历新年(即傣族“泼水节”)期间,都要在澜沧江上举行盛大的赛龙舟活动。这种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划龙舟”活动,不仅可以娱悦身心,其培养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精神的作用也十分明显。
可以说,云南众多的民族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决定了民族传统体育,是一种形式多样和风格各异的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纵观云南地区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可以看出其所具有的明显特点。
1.地域性。
每个民族文化都有一个特定的地理区域,并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反过来又影响环境的变迁。云南民族传统体育及其所具有的文化内涵 ,与该民族的生存环境有着千丝万缕、不可分割的联系。审视云南各族绚丽多彩的传统体育表演,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初步结论:凡生活在居住环境艰苦,气候条件恶劣,沟壑纵横区域的民族,由此孕育而生的传统体育,具有显著的竞技性。反之,世居平原坝区的民族,其传统体育带有明显的游戏、娱乐等特点。例如,生活在怒江峡谷的怒族,传统体育“过溜索”是特定地理环境里人们生存需要和谋生的手段,需较强的力度和难度。而主要生活在坝区的白族、傣族等民族的传统体育“霸王鞭”、“整光灯”等活动则娱乐性较强。
2.娱乐性。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突出的娱乐性,它着重于人的身心需要和情感愿望的满足,并以自娱自乐的、消遣的和游戏的活动方式出现。人们在这些活动中可以直接得到令人愉悦的情感抒发和渲泄。由于民族体育的这个特点,使它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一次体育活动的举行,往往成为一个民族的盛会。云南的基诺族,每逢喜庆节日,男女老少聚集在一起,开展打鸡毛球、扔石头、项竹竿、打陀螺、跳大鼓等民族体育活动,沉浸在无比的欢乐之中。
3.健身性。
民族体育是各民族人民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促进人类自身发展过程中的智慧结晶,它对改善民族体质,提高各民族人民的身体健康水平起积极的作用。
4.多样性。
云南地区少数民族众多,各民族的传统习惯、主客观条件不完全相同,兴趣爱好也有差别,体育必然会呈现出一种多元特色。每个民族都有数十种甚至近百种体育娱乐活动,而每一种同名目的体育娱乐活动,在不同的民族中又有不同的称呼,使用不同的器械,有不同的娱乐方式及竞赛规则。仅以不同名目的体育活动项目进行统计,云南少数民族体育就达226项之多。
⑽ 少数民族体育运动项目哪些出现在奥运会
北京奥运会的比赛项目是28大项,这28项为:田径、赛艇、羽毛球、垒球、篮球回、足球答、拳击、皮划艇、自行车、击剑、体操、举重、手球、曲棍球、柔道、摔跤、水上项目、现代五项、棒球、马术、跆拳道、网球、乒乓球(起源于英国)、射击、射箭、铁人三项、帆船帆板和排球。
所以在奥运会中国少数民族体育项目暂时没有进入奥运会,后续进入奥运会项目的有韩国的跆拳道、日本的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