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体育活动 > 推进式体育活动的探究

推进式体育活动的探究

发布时间:2021-02-27 05:41:50

A. 阳光体育运动推进过程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的措施有哪些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健康素质,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在我校启动。我校在如何加强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方面作了如下工作。
1、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
由于全社会的教育观、健康观和生活方式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学生和学生家长片面追求升学率,学校体育课程、体育活动难以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学生体质健康方面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严重问题,特别是学生的体能与运动素质持续下降,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超重与肥胖比例迅速上升。而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到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直接影响到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是一个民族健康素质的基础,是每个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和国家的竞争力。
而学校体育是提高青少年健康素质的关键环节。学校体育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素养的形成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学生健康素质,是学校教育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要提高学生体质健康,首先得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2、贯彻落实政策

建立并坚持科学规范的学生作息制度。学生的学习、生活、体育、娱乐、课外活动和休息的安排,都要按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青少年生长发育的规律进行。依法保障学生睡眠和体育锻炼的权利,确保学生睡眠不少于9小时,学生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学校制定科学的作息时间表,学校晚上10点下晚自习,第二天早读时间为7:20,中午有2个小时的休息时间,下午下课后有一个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坚决实行国家对体育课程的规定。

我校学生课余体育训练、竞赛活动得到了行政领导的指导和支持。开展课余体育训练是提高学校在同类学校中体育地位的重要基础。把面向全体学生的群体活动与提高课余体育训练水平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更加广泛的群体、竞赛活动形式夯实课余体育训练的基础,通过课余体育训练、竞赛活动带动、促进学生群体活动,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学生的水平提高,就可以组织各代表队训练,我们学校现在有很多训练队伍,如篮球、田径、健美操、舞蹈等,都是由专业老师指导,学生进入代表队的兴趣特别高。学校开展群体活动形成体育特色,一些比赛都是由老师先培养裁判,然后在学生比赛时的裁判都是学生担当,老师在旁边监督,这样学生就对运动项目更加了解,也就更加投入运动。我们对学生运动员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合理解决学习与训练的矛盾,保证他们的文化课学习。
3、加强保障机制
增加学校体育工作的经费投入。我校行政部门加大对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力度,学校公用经费要按一定的比例专项用于学校体育工作。要认真执行《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和《中小学校体育场馆设施配备目录》,做好规划,力争在近期配齐体育设施与器材。同时,学校因时、因地制宜开发和利用各种体育资源,努力满足学生开展体育活动的需要,如根据冬季天气寒冷,学生课间操活动不开的实际情况,适时将课间操改为冬季长跑,数千师生分年级分区域在宽敞的校园内长跑,场面蔚为壮观,也增强了学生的体质,有效地预防了流感等冬季多发疾病的流行。我校组织体育老师,积极创造条件,在保证正常教学秩序的情况下,使学校体育场馆在课余和节假日向广大学生开放。
切实加强学校体育的安全保障。学校加强了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对体育教师安全方面的培训和对学生的校园安全教育长抓不懈,完善学校体育设施、体育课程和活动的各项管理制度,保证体育设施的配备质量,明确安全责任,制定安全措施,做好防范工作,确保师生安全。
4、完善评价制度
希望上级教育部门改革、完善学生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制度,认真总结各地已有的成功经验,按照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深化体育考试内容和形式的改革。在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中,要将学生日常体育成绩、体质健康状况、参与体育活动的表现作为重要评价内容。认真组织实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工作,积极推进在高中毕业学业考试中增加体育考试的做法,将体育考试成绩作为高校录取新生的重要参考依据。
5、调动社会参与
我校积极促进全社会支持学校体育工作,关心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广泛宣传“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这一具有时代特征的口号,与新闻媒体联合举办“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启动仪式,在家长会时强调体育的重要性,普及科学的人才观、育子观和健康观,争取广大家长主动支持、配合学校体育工作。
总之,现在我校在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做了很多工作,成绩很显著,教学研究、课改、群体活动、全国、省、市的赛课都取得很好的成绩。当然,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还需要我校全体体育教师齐心协力,及全校师生乃至家长的鼎力支持,方可将我校体育工作推上一个新的高度。

B. 如何利用小学大课间推进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了大课间的领导机构和管理体系,也对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进行了一定的宣内传,其方式因学校的设施容条件而异。
大课间与体育课在目标、内容、形式上结合不够,体育师资并不能很好的配合开展大课间活动,再加上场地和器材的缺少,加大了持续开展大课间的难度。
大部分学校对大课间安全进行宣传教育,但是乐清教育管理部门缺乏有效的监督,导致小部分学校并未坚持开展。
46.74%的学生认为繁重的学习压力是阻碍大课间活动能够开展的最重要原因,第二个是锻炼时间的缺乏及场地、器材的限制等。
通过对乐清市建设路小学的分析,我们得出:政府和教育部门应该从大局着眼,长期坚持对各个学校的大课间活动进行检查、指导、评比,从而总结出经验;从学校领导来说,他们应该更加重视大课间教育活动,完善体育设备,增强投资力度,健全合理有效的责任及评价制度,这是提升管理水平的一种方式;以体育老师来讲,他们应该对传统的项目不断进行创新和升华,加以现代元素,提升学生们的积极性,并且最终达到身心锻炼的目的。

C.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百度文库

体育教学中开展探究学习能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健身,这毋容置疑。然而,真正要在体育教学中开展探究学习还急需要解决五问题:
1重新认识教师的指导作用,提高教师素质。体育教学中开展探究学习,教师的职能至少应该扮演以下几种角色:第一,合作者和促进者,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会激发、促进和维持学生研究小组的自主活动;第二,引导者,教师需要让学生理解探究学习活动不是跟着感觉走,而是理性思考下的主动探究,引导学生通过“体验—思考—启发—顿悟—掌握—体验”锻炼身体、学会知识、掌握技能;第三,指导者,教师需要指导学生通过合理的途径寻找进行探究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指导帮助学生学会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构建新的知识和技能;第四,组织者和协调者。教师需要与学生一起开发对实施探究学习有价值的教育资源,与学生进行广泛的交流,确保学生有事可做。
2对开展探究学习进行正确认识,加强方法引导。正确认识体育教学中开展探究学习的方法,确立其核心思路是“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强调引导学生对某一学习内容就学习目标的达成进行自主探究,而不是让学生跟着感觉走。要防止执行中出现把握不住教学规律让学生跟着感觉的现象,甚至要防止把这一教学方法作为推行“放羊式体育教学”一个借口。
3选择教学内容适当开展探究学习。体育教学内容很多,但是不是所有的内容都一定适合开展探究学习。选择教学内容开展探究学习,我们需要考虑:第一,课题的确立到解决之间时候存在着可供研究的空间;第二,课题是否适合学生已有知识、能力、技能等方面的基础;其三,课题的研究过程是否能体现体育教学的特点;第四,研究的过程是否存在安全问题,保护帮助在这个学习中是否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
4 适当尝试探究学习,重点关注学生体能发展,重视增强体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运动技能、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格对于体育教学来说非常重要,但是,体育教学是以学生身体练习为基本特征的教学过程。“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体能”是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也是体育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体育教学改革应该坚定的把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放在第一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展探究学习不能一刀切,一要一哄而上,应当适当尝试,持久培养。

D. 探究如何科学组织幼儿户外体育活动

1.通过体育游戏激发兴趣,培养幼儿的主动性。
(1).以游戏的形式激发兴趣。要根据幼儿内年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的参与。
(2).培养的自主、主动性。在体育活动中应注重引导幼儿自主地进行探究和思考,在活动中全面、细致地观察幼儿活动情况。培养幼儿的自主,主动性。教师在活动中做好幼儿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
2.活动组织多样化、创新化。
3.通过体育器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容幼儿自制、家长制作)
4.根据幼儿心理、生理特点,指定适宜的活动量。

E. 研究体育健身活动的现状怎么研究

一、社区体育发展概况

(一)国内社区体育建设的历史沿革

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深入进行,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出现了城市社区体育的萌芽,这就是以城市街道委员会和农村的乡镇为主体的体育协会,但这类社区体育发展的规模相对较小,组织分布比较零散。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国家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出台一系列政策,推动了城市社区和社区体育的迅速发展。这一阶段,我国的社区体育主要在一些大城市以及经济发达的农村城镇得到了开展,社区体育初具规模,但是仍存在发展不平衡、体系不完善、组织不成熟等特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社区体育一直由单位、行业、系统组织开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确立,逐渐改变了国家办体育的单一模式,形成了国家(单位)、社会和个人三方协作的体育发展模式,开始走向国家宏观管理、社会需求调控、个人主动参与的社会化的体育发展道路,为社区体育的大发展创造了历史机遇。

21世纪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国家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促进了人们由“单位人”逐步向“社会人”的转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决定着人们体育需求向着休闲、娱乐、完善自我等多元化、个性化的趋势发展。当人们的体育需求难以在单位得到满足,政府又不再提供众多具体体育服务时,人们的体育利益取向就开始由单位转向社会,具有就近、就便特点的社区体育,将成为人们满足体育需求的重要途径,社区体育在社会体育中的地位也将不断提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体育的发展水平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将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一个良好契机,在社区建设和社区体育发展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城市社区体育将是未来50年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和体育发展的热点。社区体育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将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二)国外部分体育社区的实践经验
国外社区体育研究兴起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其原因与经济高速增长和社会变革时代有较大的关系,将社区体育作为社会控制的重要途径受到高度重视。从欧、美、日近年来的研究情况看,运用社会行动理论对社区体育参与、社区体育组织结构、社区体育模式、社区体育方法与效果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较为多见。对社区体育的理论研究极大地推动了体育实践的发展。美国的全民建身运动从十九世纪末“休闲运动”(recreation movement)开始,现在美国社区已经实现每1000人有一英里野营、自行车或健身路径,每25000人有建一个公共游泳池,每1000人有四亩开放的休闲公园。美国社区有很多体育项目: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网球、垒球、橄榄球、游泳、体操、滑冰、滑雪、高尔夫、跆拳道,有很多运动场地,如高尔夫球场、网球场、游泳池、钓鱼池、野营地等,可以开展骑马、滑翔、飞机模型等体育活动活动。

英国大约有2,900万年龄在16岁以上的成年人参加体育活动。社区内基本的运动和健身设施主要由地方当局提供,政府鼓励每个地方政府开发出一套休闲战略,以保证有足够的运动设施来满足当地的需要。英国每25000人的社区有一个社区体育中心。能够开展17个体育项目,即羽毛球、篮球、保龄球、壁球、5人制足球、健身操、室内曲棍球、柔道、空手道、健身、舞蹈、网球、迪斯科、旱冰、乒乓球、蹦床、排球等。

新加坡1975年将全国按人口分布划为15个体育设施区,规定20万人左右的居民区,必须建有一个体育中心。其标准为:3个50米的游泳池,3个羽毛球场地大小的体育馆,29个网球场,6个篮球场,1个健身室。截至2000年,已建成15个地区体育与健身中心。体育中心可以开设如下项目:羽毛球、排球、篮球、英式女篮、乒乓球、迷你网球;在类似公园的环境中建立慢跑与散步道路,建立相对集中的太极、武术等健身点;提供包括降体重与提高心肺功能设备的现代化健身房;向居民播放舞蹈以及有氧锻炼的教学片和录像。开设初学者课程,向家庭主妇、老年人等传授一项以上的体育活动的基本技能,使体育在形成国民健康生活方式的过程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1964年东京奥运会后,日本人的体育重心由竞技体育向大众化转型,日本的社区体育就是在这个时候发展起来的。日本社区体育的组织载体主要有综合性社区体育俱乐部、社区体育中心和各类社区体育俱乐部。社区体育中心的建设体现出层次性,分成了基层社区、市区町村、都道府县三个层。20世纪80年代中期,人们把体育看作是利用业余闲暇时间丰富文化生活的手段,而且力图通过体育来实现自我价值,强调参与体育过程中的自律自主性和创造性,这种变化对人们的健身运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日本人的健身运动以垒球、棒球、台球为中心,还广泛开展了乒乓球、羽毛球、跑步、门球以及美容体操、有氧体操、滑冰、游泳、高尔夫等。

国外社区体育实践发展的经验对于我们的启示是,社区体育的发展,需要合理整合有限的社区体育资源,不断完善社区体育管理体制,逐步健全社区体育的组织体系,丰富活动内容,实现社区体育潜在的文化、教育功能。社区体育建设与发展,是当前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以社区为单位,以体育文化为载体,促进社区居民的体育参与,形成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加强社区的组织结构和文化整合功能,满足社区居民不断增长的多元化、个性化体育需求,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培养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发展的社会人,是面向2008年奥运会我国体育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北京社区体育建设与发展的核心问题。

二、北京市社区体育发展现况

在开展全民健身中,《北京奥运行动规划体育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指出,要实施体育组织、健身设施、体质测试、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指导,群体活动“六进社区工程”。六进社区活动要和奥运会文化环境建设相结合,丰富“人文奥运”的内涵和实践,促进体育文化的发展。目前,北京市的社区体育建设在这六方面都有一定的进展。

(一)社区体育组织初具规模。《规划》的目标是在100%的社区居民委员会建立体育组织。目前本市126个街道办事处、2401个社区居委会均成立了体育协会,社区内自发形成体育俱乐部,东城区安定门街道办事处所属10个社区居委会中建立不同项目的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12个。宣武区广外街道红莲社区居委会设立会员制健身俱乐。

(二)配备了相应数量的健身设施。《规划》的目标实施北京市全民健身设施配建计划,每年完成配建面积70万平方米以上,做到每2500个市民拥有一处全民健身设施。至2008年,更新50%以上全民健身设施使用的器械。在过去的几年里,本市已建成全民健身工程3874个,总面积283万平方米,03年全市就配建了31个全民健身标准工程,并配装了500只篮板和500付羽毛球网架。现在,本市100%的街道、100%的乡镇和有条件的社区居委会配建了全民健身工程。黄白相间的社区健身设施已经成为都市里的一道风景线。北京市域范围内500平方米以上的文化广场近千个。崇文区全力以赴推进“北京奥林匹克精品走廊”建设, 海淀区清河街道燕清体育文化公园目前已投入使用,天桥街道健身中心、青少年户外活动营地和木樨园光彩体育馆篮球广场、奥林匹克示范社区和龙潭湖体育主题公园、中关村体育大厦、北清体育健身园、北安河体育公园等将陆续建成。

(三)建立国民体质检测站。《规划》指出,在未来六年中,每两年进行一次全市范围内的体质监测的追踪调查,动态地观察市民体质变化状况,公布北京市民体质监测结果。至2005年使50%的社区居委会和20%的乡镇建立国民体质测试站,2008年力争达到100%。2008年各区县建立一个设备完善、功能先进的国民体质流动测试站。目前本市体育人口2000年为41.83%,2002年已达49.47%,2003年平均每天参加20分钟以上健身活动的市民超过了本市人口总数的一半,目前全市126个街道办事处均建有国民体质检测站,并已对其中的50个检测站进行了设备更新。到2005年我市体育人口达50%,其中城区体育人口达到55%,到2008年达到60%。2010年达到70%左右,国民体质测试合格率有望到80%以上。

(四)有一定数量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从事健身指导工作。北京市现有社会体育指导员17410名,其中7622名工作在全市3811个晨练、晚练辅导站,为百余万健身者提供健身指导。北京市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包括组织、管理型指导员和技术指导型指导员两类,现在持证上岗的体育指导员有国家级85名、一级809名、二级4939名、三级11577名。《规划》的目标是到2008年,全市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达到22000名。

(五)开展了有规模的群体活动。北京市积极探索推广易于开展、小型实用、健康文明的体育健身方法,不断推出适应群众健身需要的活动组织形式。1997年开始举办全民健身体育节,规模逐届扩大。第1届体育节举办活动5000多项次,200多万人次参与;03年第4届体育节举办的活动达7000多项次,386.5万人次参与。2003年全市近770万人次参与全民健身活动。马甸社区在辅导站设置青年人喜爱的街舞、拉丁舞等健身项目,马甸桥头、元大都遗址公园等每晚有百余名操舞爱好者参与健身。2004年北京市举办了“魅力北京,文化奥运——居庸关万里长城万人太极拳表演”活动,“人人健身与奥运同行”、“雅典——北京健步走”等特色鲜明的主题活动。

(六)制定系列规划,开展体育文化与宣传活动。北京市从1995年开始开展全民健身宣传周活动,健身周活动带动了群众体育的发展,拉动了体育经济,促进了全民健身服务业的发展与完善。北京市提倡“六结合”,即人人健身与奥运同行结合,健身周与群体工作结合,大型活动与基层小型活动结合,健身周与推广健身方法结合,宣传、树立体育彩票形象与健身周结合,健身周与科学指导结合,这对做好健身周活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通过制定一系列的规划,使得社区体育有目标、有计划的进行,如海淀区制定《海淀区奥运行动规划》、《海淀区体育产业规划》和《海淀区全民建设工程管理办法》,大力推动全民建身、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2004年开始,海淀区将宣传重心下移社区,在社区开办健身课堂,直接对居民的健身进行指导。

虽然目前北京社区体育工作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展,但也存在着很多不足,如社区体育服务对象的局限性,社区体育多为老年人和学龄前儿童服务,因为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到此中来。对于中青年人来说,繁忙的工作使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锻炼,自身也缺乏体育锻炼的意识,这样就使得社区体育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功效,也离全民健身的目标相差甚远。社区体育工作中,尤其是资金的匮乏、场地设备器材不健全、社区体育管理不完善、缺乏专业体育指导者等问题都需要在实践中加以改进。

三、北京社区体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召开,将为北京社区体育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和动力。以下主要结合国外发达国家社区体育经验,对如何推动北京社区体育发展提出几条对策建议。

(一)在大力发展现有体育项目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现在大部分社区体育中心都有健身房、游泳池、球类馆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需求的提高,应推出能够吸引不同群体的独特的体育活动。如目前日本社区体育中心新增的健身项目大多是新兴的健身方法,如水中健身操、哑铃操、软式排球、木板冰壶、女子拳击等。我们也应该注重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体育需求,根据不同群体的体育需求,适当增设一些新兴体育项目,如保健与养生、舍宾、瑜珈、纤体操、搏击操、街舞、拓展、攀岩、毽球等。在社区体育活动项目的选择上,需要面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迎接休闲时代的到来,发展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大众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的休闲运动项目。

(二)注重开发社区体育中心的综合性功能。美国社区体育中心有更衣室、大厅、游戏室、俱乐部会议室、快餐店、阅览室附属设施。社区体育厅内部一般包括:休息室、饮食店和茶点室、更衣室和卫生间、办公室、设备存放室、急救设施、洗衣店和植物间。规模稍大的社区体育厅还包括:俱乐部会议室、健身房、多用途的第二体育厅及健身影像室、工作人员室、理疗室、全天候户外体育场。国外社区体育中心的体育设施具有多用途性的特点,如室内球场除开展各种球类比赛以外,还可以办会展、集会有及开燕尾服其它社区文化活动。我们也要开发社区的综合性功能,使其成为民众健身、休闲、娱乐的场所,成为居民建言的依托之地,召开社区建设等内容的会议,研究社区建设的开发等,从而更好的完善社区体育建设。在这方面,广州市祈福新村大型屋苑社区体育建设已走在全国的前列,在开发社区体育综合功能方面的经验与做法值得借鉴。

(三)社区体育中心要与城市人文景观相融合。体育与美育的结合对于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有更重要的作用。国外社区体育中心大都被设计成为社区公园的一个部分,许多设施都与公园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例如许多社区体育中心的健身路径都建在公园,游泳池往往同时成为公园的水上娱乐设施。英国的社区厅建在社区的中心地带,美观的外表给人一种愉悦的感觉。而现在北京市的很多体育中心除了外面挂个牌子表明其为健身之地外,构不成一道人文景观。这需要在以后规划中应特别注意体育中心与城市人文景观的结合,使北京的城市更美丽。

(四)社区体育的建设要与文化建设相结合。国外的社区体育文化多以体育为载体,融合音乐、戏剧等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体育文化活动。雅典为办好2004年奥运会,重视在学校、社区广泛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收到较好效果。北京奥运会要借鉴雅典的成功经验,在社区体育建设中体现奥林匹克文化与社区文化相结合的特色,以体育文化建设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以奥林匹克精神促进社区人文精神。《规划》提出的目标是:在市内八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社区开展创建体育设施完备、体育活动丰富、体育组织健全、体育特色突出的奥林匹克体育社区。目前,在建设奥运品牌文化社区方面北京已经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形成了具有不同文化特色的奥林匹克文化社区,例如:安定门街道办事处与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在国内率先联手,打造中国首个“国学文化社区”,朝阳区亚运村街道的安苑里奥林匹克体育品牌社区,东城区东四奥林匹克社区等。在社区体育文化建设方面,我们要把体育活动的开展与社区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进一步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五)建立社区体育俱乐部指导员的资格认定和资格审查制度。目前我国的体育指导员资格认定与高校的体育人才培养,与体育社会指导员职业基本上是脱节的,一方面社区体育产业缺少专门体育管理人才,成为制约社区体育产业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高校培养的体育专业人才又不能被社区体育产业所接受,或者不愿意到社区工作。现在社区建设指导人员多数是兼职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技术、文化层次差异较大。对比而言,美国社区业余教练,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日本体育协会培养体育指导员为社区体育提供服务,据日本部省1994年的统计资料,日本的社会指导员有69633人,其中体育设区指导员52862人,社区指导员与人口的比例为:1:1500,而我国与其相差悬殊,从1994年到1996年,虽然我国有6万人获得了社会指导员等级称号,但比起我国的人口,平均2万人、7000多名参加体育的锻炼者才能拥有1名指导员,这成为影响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制约因素。
(六)社区体育资源的整合与综合利用。日本的“学校教育法”规定了学校体育设施必须对外开放。这使得许多社区体育俱乐部及娱乐活动的开展成为可能。美国为了开展社区体育活动,政府与校方联合制定了计划,使学校设施尽可能多地向社区居民开放。1927年美国就有32个州通过法律规定“社区可使用学校的建筑作为社区中心”。美国的中小学拥有3万体育馆,近2万个综合体育设施。这些为开展社区体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社区内有学校,学校内有体育设施,目前社区体育并没有有效利用学校这个资源。我们应动员社区内居民、机关团体等广泛参与到社区体育的发展中,最大限度的实现社区资源的整合,用政策去促进社区体育资源的聚集和社区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社区体育的共享。

北京社区体育的发展将对全国社区体育的开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社区建设中的问题。上述的对策建议要得以实现,需要很多条件因素,如国家、地方体育部门及领导对社区体育的重视、科学的发展观的指导、社会力量多方参与、社区体育组织的健全,经费的筹集与落实、人们体育参与意识的增强等,从而使得社区体育建设不断发展与完善,真正成为全民健身依托的场所和重地,也为建设人人参与的和谐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F. 列举并简述体育活动行为的五种理论

有代表性的几种领导的行为理论:

(一)怀特和李皮特的三种领导方式理论:

美国管理学家罗夫·怀特(Ralph K.Wbite)和罗纳德·李皮特(Ronald Lippett)所提出的三种领导方式理论:权威(Authoritarian)。民主式(Democratic)及放任式(Laissez—faine)一般人所最熟悉的分类。

  1. 权威式领导。所有政策均由领导者决定;所有工作进行的步骤和技术也由领导者发号施令行事;工作分配及组合、多由他单独决定;领导者对属较少接触,如有奖惩,往往对人不对事。

  2. 2.民主式领导。主要政策由组织成员集体讨论决定,领导者采取鼓励协助态度;通过讨论,使其他人员对工作全貌有所认识,在所设计的完成作的途径和范围内,下属人员对于进行工作的步骤和所采用的技术,有相的选择机会。

  3. 3.放任式领导:组织成员或群体有完全的决策权,领导者放任自流,管给组织成员提供工作所需的资料条件和咨询,而尽量不参与、也不主动涉,只偶尔表示意见。工作进行几乎全依赖组织成员、各人自行负责。

(二)领导连续流:

美国管理学家坦南鲍姆(Robert Tannen-baum)和沃伦·施密特(Warren H. Schmidt)所表达的领导连续流( Leader-ship as continuum)。这种连续流也称作主管者一非主管者的行为续流,他们认为领导方式有各式各样。一个适宜的领导方法取决于环境和性。他们描述了从主要以领导人为中心到主要以下属为中的一系列领导方式,这些方式依领导者把权力授予下属的大小程度而不同。

因此,领导方式不是在两种方法(独裁的或民主的)中任选其一,领导连流提供的是一系列的领导方式,说不上哪一种方式总是正确的,而另一种式总是错误的。

应强调指出,他们还在领导方式周围放置了圆形以表示组织环境与社环境对领导方式施加的影响。这样做,强调了领导方式具有开放系统的性质。

这就对主管人员的权力提出了挑战,也就是要求他们在作出决定或管辖下时应考虑组织外部的利益。


(三)利克特的“工作中心”与“员中心”理论:

利克特的“工作中心”与“员中心”理论又称利克特的四种领导方式理论1947 年以后,美国管理学家利克特(Rensis Likert)及密执安大学社会研究所 的有关研究人员,曾行了一系列的领导研究,其对象包括、及各种组织。

1961 年,他们把领导者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即“以工作为中心”(Jo—centered)的领导与“以员工为中心”(Employee—centered)的领导。

前者的特点是:任务分配结构化、严密监督、工作激励、依照详尽的规定事;而后者的特点是:重视人员行为反应及问题。利用群体实现目标,给组织成员较大的自由选择的范围。

据此,利克特倡议员工参与管理。他认为有效的领导者是注重于面向属的,他们依靠信息沟通使所有各个部门像一个整体那样行事。群体的所成员(包括主管人员在内)实行一种相互支持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他感到在需求价值、愿望、目标与期望方面有真正共同的利益。由于这种领方式要求对人采取激励方法,因此利克特认为,它是领导一个群体的最为效的方法。利克特假设了四种管理方法,以此作为研究和阐明他的领导原则。

管理方法之一:“利用一命令式”方法。主管人员发布指示,决策中有下属参与;主要用恐吓和处分,有时也偶尔用奖赏去激励人们;惯于由而下地传达信息,把决策权局限于最高层;等等。

管理方法之二:“温和—命令式”方法。用奖赏兼某些恐吓及处罚的法去鼓励下属;允许一些自下而上传递的信息;向下属征求一些想法与意见并允许把某些决策权授予下属,但加以严格的政策控制。

管理方法之三:“商仪式”方法。主管人员在做决策时征求、接受和用下属的建议;通常试图去酌情利用下属的想法与意见;运用奖赏并偶尔用处罚的办法和让员工参与管理的办法来激励下属;既使下情上达,又使情下达;由上级主管部门制定主要的政策和运用于一般情况的决定,但让低一级的主管部门去作出具体的决定,并采用其他一些方法商量着办事。

管理方法之四:“集体参与”方法。主管人员向下属提出挑战性目标并对他们能够达到目标表示出信心;在诸如制定目标与评价目标所取得的展方面,让群众参与其事并给予物质奖赏;既使上下级之间的信息畅通,使同级人员之间的信息畅通;鼓励各级组织作出决定,或者将他们自己与下属合起来作为一个群体从事活动。

利克特发现,那些用管理方法之四去从事管理活动的管理人员,一般是极有成就的领导者,以此种方法来管理的组织,在制定目标和实现目标面是最有成绩的。他把这些主要归之于员工参与管理的程度,以及在实践坚持相互支持的程度。


(四)阿吉里斯的不成熟—成熟连续流。

美国管理学家阿吉里斯(Chris Argyris)的不成熟—成熟连续流理论,主要集中在个人需求与组织需求问上的研究。阿吉里斯主张有效的领导者应该帮助人们从不成熟或依赖状态转变到熟状态。


(五)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二维构面理论。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们从1945 年起,对领导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一般称之为“俄亥俄学派理论”或“维构面理论”。他们发现,领导行为可以用两个构面加以描述:

(1)关怀;

(2)“定规”。

所谓“关怀”是指一位领导者对其下属所给予的尊重、信任以及互相解的程度。从高度关怀到低度关怀,中间可以有无数不同程度的关怀。而谓“定规”,也就是指领导者对于下属的地位、角色与工作方式,是否都订有规章或工作程序。这也可有高度的定规和低度的定规。因此,二维构可构成一个领导行为坐标,大致可分为四个象限或四种导方式。正相关;而与关怀程度呈负相关。但在非生产部门内,这种关系恰相反。一般来说,高定规和低关怀的领导方式效果最差。


(六)雷定的三维构面理论。由维构面理论进而到三维构面理论,是70 年以来美国管理学家雷定的贡献。他所利用的三维构面是:

(1)任务导向;

(2)关系导向;

(3)领导效能。

需定的四种与基本领导方式。

  1. 密切者是指这种领导者重视人际关系,但不重视工作任务。只 要能使群体和睦相处,关系融洽,时间和效率均属次要。

  2. 2.分立者是指这种领导者,既不重视工作,也不重视人关系,下属人员似乎各不相干,一切照规定行事,不考虑个人差异和创新。

  3. 3.尽职者是指这种领导一心只想完成任务,铁面无私、公办事。

  4. 4.整合者是指这种领导兼顾群体需求及任务完成,能过群体合作达到实现目标,故属于整合性质。

  5. 雷定的理论特点在于第三构面——领导效能。雷定不认为上列四种领方式中有哪一种最具效能,而是每一方式都可能发生效能,也都可能缺乏能,因而他认为效能是另一种单独的构面。

  6. 为此,雷定分别给每一方式两个名称,一个代表有效的领导方式;另个代表无效的领导方式。

  7. 雷定认为,一种领导方式有效或无效,决定于当时所处的环境;用得了,便是有效的领导方式;用得不对时便无效。这就包含了环境因素对领方式和领导效能的影响。

领导行为理论:

领导才能与追随领导者的意愿都是以领导方式为基础的,所以许多人始从研究领导者的内在特征转移到外在行为上。这就是领导者的行为方式论。这种理论认为,依据个人行为方式可以对领导进行最好的分类。然而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最好的”分类。

G. 如何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

1 营造轻松氛围,培养探究兴趣 宽松、平等的活动氛围,是激发幼儿内在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教师的根本任务是发掘每个幼儿的潜在能力,鼓励孩子去寻找,并不断地引导孩子在探索、发现中学习,做幼儿体育活动的引路人教师的教育行为和态度直接影响孩子的发展,教师的言行对孩子的创造力的创新发展具重要的影响。当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以“大朋友”的身份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和幼儿一起协商解决,以微笑的目光,鼓励的语言,使幼儿心理上产生安全感,降低焦虑程度,让幼儿感到教师只是一个对自己活动很感兴趣并能提供有益建议的。 例如,在《红布爬爬乐中》,当幼儿发现在爬的时候,红布会移动,幼儿感到很无助时,教师并没有直接将问题解决,而是和幼儿一起想办法,当幼儿提出用双脚踩住红布时,教师以肯定的口吻说到:真是个好办法,等会儿,我们在爬的时候每队请一个小朋友踩住红布,谁愿意?……运用“请”字,体现了教师对幼儿的尊重、平等的态度,幼儿听后绝不会产生紧张感,而是亲切感。这样,轻松愉快的心理环境氛围就渐渐地形成了,让幼儿在民主、宽容的氛围中积极投入到活动中,自主思考与探索。 2 鼓励一物“多玩”向“精玩”发展 在体育活动中,幼儿比较喜欢新奇的游戏、新鲜的玩法,对于单调、枯燥、重复的练习往往会感到乏味,提不起兴趣。因此我们可以将活动材料从一物“多玩”向“精玩”发展。 例如,在《蚂蚁运粮》中通过横向、纵向挑战的策略,使沙包、平衡木、垫子、背篓这些器材从“多玩”向“精玩”发展,让手脚着地弯腰拱身动作在不同高度、不同宽度的器械上无痕衔接、自然整合,切实萌发了幼儿不怕困难的勇敢品质。 2.1横向挑战——一物多玩 体育活动中挑战点的创设可以是多角度的,在动作恒定的情况下,可以设计横向挑战点,多元化的器械组合,是对幼儿综合能力的挑战。本次活动重点是“练习手脚着地弯腰拱身动作,锻炼手臂和腿部肌肉,提高运动能力”。在活动过程中,通过摆放软垫,变化平衡木数量,让幼儿的上下肢支撑力、四肢协调能力都有所发展。 2.2纵向挑战——一物精玩 在“手脚着地弯腰拱身”动作恒定的情况下,活动中通过创设纵向挑战点,针对简单的动作,对幼儿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形成直接的挑战点。如在“蚂蚁送粮”中,我们融入了爬、平衡等综合性肢体动作,通过“双边桥”向“单边桥”的过渡,使幼儿的“手脚着地弯腰拱身”动作由双手双脚分开向并拢递进。从中不难发现,桥的宽度变化使挑战难度不断跃级,最大价值的锻炼着幼儿的手臂和腿部能力。 3 鼓励自主探索,激发创造性 3.1创设游戏情景,激发幼儿主动探索与思考 体育游戏是幼儿体育活动中重要的一部分,形式活泼多样,适合幼儿,容易激发孩子们积极探索和参与的兴趣和欲望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因此,在组织幼儿时,通过各种形式的游戏,它被赋予情节,或创造竞争的氛围,让这些活动的材料变“活”起来,让孩子们从“模仿学习”“探索和创造“,从”被动“到”主动。例如在《蚂蚁运粮》中,通过创设蚂蚁的情景,让小蚂蚁(幼儿)和蚂蚁姐姐(教师)一起去给小动物运粮食,幼儿能自主探索,如何走过双边桥和单边桥给小动物送粮食,在这其中练习手脚着地弯腰拱身动作,锻炼手臂和腿部肌肉,提高运动能力。让幼儿以不同的角色,模拟有关动作来满足自身发展需要,在游戏中幼儿借助体验角色情感,探索角色生活和创造性地表现角色行为等方式来满足自己心理发展的需要。 3.2多提问题,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探究兴趣 在体育活动中,教师在开始阶段明确操作要求,但不做出任何方向性的指示,通过孩子们的一些问题(问题应该是简单明了,避免太多太长),尽量把孩子分为一般的讨论,让孩子们有充分的探索空间和时间,并想出了几种可能的方法。 例如,在《蚂蚁运粮》中先提问“你们能不靠别人的帮忙、也不用小手拿,把小背篓里的粮食运到家里吗?”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各种玩法,让幼儿自由探索将粮食运回家的方法,体现幼儿的自主性,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4 注重个体差异,促进全面发展 《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注重幼儿的个别差异,为每个幼儿提供发挥潜能,并在已有水平上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和条件。”在《红布爬爬乐中》,随着红布宽度的不断增加,幼儿的练习也逐渐体现着个体差异,因此活动中教师适时的个别点拨,及时提炼动作要点,使每个幼儿的动作都得到均衡发展,充分激发幼儿的潜能。 例如,在《红布爬爬乐》中,教师通过不断加宽“小路”的宽度让幼儿进行挑战,但并不是所有的幼儿都能成功的爬过24CM的小路,“一刀切”和“整齐划一”的教育是难以使每个儿童都得到充分发展的。我们不应用一把尺子衡量幼儿,应努力创设适宜不同儿童的教育,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面向全体。这样才能使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水平上的基础上得以发展,体验成功的喜悦。所以我们要为幼儿营造一种获得成功的氛围,这样才能使幼儿从成功的体验中萌生创造的信心。因此在最后的环节中,教师提问:“先想好你要爬窄一点的路?还是要爬最宽的路?等会儿,爬完窄的可以试试最宽的路,爬完最宽的路”通过教师的提问让幼儿能自主挑战不同宽度的“小路”,充分体现教师关注幼儿个体,面向全体幼儿,让每个幼儿都能体验成功感。

H. 如何搞好体育活动 幼儿园教研方案

幼儿园园本教研方案
【 编: 21 发布者: admin 点击次数: 上传时间: -10-4 】
建立&uot;以园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是深化教学研究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是全面推进基础教育的理论改革的实际需要,它对幼儿园创造性地实施课程改革,促进教师的专业素养的提高,全面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开展园本教研能让教师在教研中获取复杂的、不确定的知识和能力,它的目的是促使教师成长,帮助教师提高专业水平,帮助老师在当前我国幼儿园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成功实现课程改革,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即让教师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儿童发展的促进者。园本教研还能提出并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以此来改进教育实践,并增强对教育实践的控制能力。
为适应我幼儿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探索以园为本教研活动的运行机制、运作模式和区域推进园本教研制度的行动策略,进一步推进我园园本教研制度的建设,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全面贯彻&uot;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深刻领会&uot;纲要”精神,结合我园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贯彻《关于开展&uot;创建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通知》精神,以《纲要》和柳州&uot;园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基地实施方案为指导,改进和加强教研工作,建立以解决幼儿园课改实施中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促进幼儿健康和谐主动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为宗旨的园本教研制度。搭建教师个人、教师集体、与专家交流对话、沟通与协调、互助与合作的平台,形成、开放、有效的&uot;以人为本”的教研机制;引导教师在接受到来自幼儿的反馈和各种信息,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与反应的同时,能够敏感地察觉幼儿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使我们的教师能尽快步入成长的快车道,真正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推动我园保教质量迈上新台阶。
二、工作目标
1.建立&uot;以人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提高教研组活动的实效性,促进教师专业不断发展;提高园本课程、建设能力,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
2. 通过对幼儿园园本教研活动内容、形式等的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困难和实际问题,运用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构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相关理论,在教师的心理、教师的能力、教师的素质等方面形成具有一定意义的理论观点,为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做出一定的贡献;并不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总结、推广教育教学研究专题的经验,推进我园幼教改革不断深入和发展。
三、工作方式
1. &uot;园本教研制度建设”课题启动仪式,开展有效的园本教研困惑与建议的问卷收集,了解来自一线教师困惑的问题,梳理研究的主题,开展&uot;有效的园本教研活动的观摩、案例大讨论”,使我园教研改革迅速走上&uot;高速公路”。
2.成立以彭园长为组长、黄副园长为副组长、各班段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为组员的&uot;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具体组织实施操作。由教育局主管基础教育的程副局长、教科所马副所长,科研室主任廖老师、幼教教研员张老师以及各界幼教专家、幼儿园骨干教师共同组成专业引领队伍。
3.通过外派学习,内省研究,了解各地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新经验,不断探索适合我园园本教研品质的策略、机制和手段。
4.建立以&uot;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理论学习、教育、教学案例、园本、教学反思、结队帮扶、经验交流等为基本形式,增进教师参与园本教研活动的兴趣与热情。的园本教研制度,通过教学观摩为教师参与园本教研创设平台,提高园本教研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四、研究内容:
1.探讨教研活动的内容,
2.探索不同的园本教研活动的形式,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平台。
3.通过园本教研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理论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四、工作步骤
1.项目启动阶段:年9月――年7月
(1)确定基地建设目标,开展有效的园本教研活动观摩及案例大讨论,在全开展有效园本教研困惑与建议的问卷收集。
(2)开展园本教研理念通识培训,对幼儿园园长及骨干教师作推进园本教研基地建设工作的思想动员及培训工作。
(3)作调研检查,了解园本教研的现状、组织机构、教研活动形式及效果效果,针对教师对园本教研的需求、专业引领状况,开展活动。
(4) 加强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确保教学工作规范、科学、正常进行。
2.制度完善阶段:年9月――-年7月
组织保障。幼儿园根据园本教研的实际特点,建立了&uot;园长室决策调控—相关专家指导—保教处具体负责—教研组、备课组落实—教师体开展实施”的园本教研工作运行机制。园本教研工作由园长直接领导,保教处具体负责,并纳入各个教研组、备课组、年级组的学期工作计划和职责之中。
物质保障。有针对性地为教师购了相关的教育教学书籍、报纸、、音像资料;开放微机室,让老师能够经常上网查阅自己需要的相关科研学习资料;幼儿园还根据教研工作需要,随时为教师印发各种学习培训资料。
管理保障。每次园本教研活动中都有严格规范的教研活动记录、教研活动形成的策略报告,该内容同时编入幼儿园资源库。
评价激励。每学期末,幼儿园都认真组织园本教研开展情况的评估工作,对具有一定价值的研究成果,幼儿园聘请相关专家进行评估。并评选出本学期开展园本教研效果较好的优秀教研组、备课组、优秀教师个人等,以促进教师更好地开展园本教研。
3.教研活动创新阶段:年9月――年7月
(1)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加强学习管理,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创设良好的园本教研氛围。
(2)选择研究的主题、根据幼儿园自身情况设定园本教研研究主体和方式,积极开展体现幼儿园特色、教师特点的园本教研活动。
(3)每阶段教科所将根据幼儿园工作重点组织人员对幼儿园进行园本教研活动开展的情况评估,并作好总结、推广工作。
(4) 加强科研课题研究落实,幼儿园的教研活动要与科研课题结合起来立足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抓好全过程的监控、检查以及研究成果物化资料的整理收集、归档工作,边总结,边提高,形成良好的研究氛围。
4.成果总结和推广阶段:年9月――年7月
(1)将教师所写的优秀案例、经验总结成果汇编成册,便于教师学习交流以及理论的提升。
(2)力争在全国有名刊物上宣传基地建设工作成果,打造我教学研究品牌。

I. 怎样组织和实施体育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

课堂教学是落实素质教育,开展探究性学习的主渠道。探究性学习由于具有问题性、自主性、实践性、合作性、创新性等特点,已成为课改的主要趋势。体育教学作为身体练习的基础学科,能否在体育教学中也实施探究性教学方式教学,怎样开展探究式教学? 笔者 进行了分析探讨。
一、 确立目标、方向,创设学生体验学习的环境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 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而不是去 聆听别人关于这种体验的介绍和讲解。创设 学生体验学习的环境,就是要创设一种让学生 自身体验,推导新知的学习环境,从而使学生 全员参与,产生一种心理的期待及对问题探究 的强烈意识。因此, 在上课开始, 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创设问题情境,利用趣味性 点燃学生探究的激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尽快进入一种好奇、期盼的境界,在头 脑中形成多种疑问,从而实施进一步的探究。
如在原地侧向投掷教学中,笔者让学生分组进行两个对比实验:经肩上投掷与直臂投掷,哪种投得远? 学生做完, 老师与他 们一起讨论对比,分析原因,让学生充分表达 自己的意见,大胆提问,大胆质疑,大家对学习 表现出了极大地兴趣,辩论十分激烈,有的学 生说:“原地经肩上侧向投掷能使上浑身的劲儿,力量大。”有的说:“这样投容易提高球体 出手时的速度,球的速度快了投得就远。”笔者 当即表扬了他们, 敢于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敢于回答问题,鼓励大家一起参与讨论,揣摩其中道理。这样,学生带着问题回到自我学习、自我体验的情景之中揣摩交流,使体育课 堂充满了自主探究的色彩,学生收获到的也绝 非是知识本身,而是整个学习的过程,享受到 了自主学习的乐趣。
二、积极创设和谐、民主、合作的教学氛围
传统的体育教学中,缺乏民主的氛围和合 作意识,充斥着“满堂灌”、“一言堂”, 学生的 主动性被限制和压抑,合作意识淡漠,致使教学效益低下。高效的体育教学需要和谐、民主、合作的教学氛围支持。要做到这一点, 是要推行教学民主,教师要有博大的胸怀, 于接受学生的不同意见,还应善于建立教学平台,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允许学生中存在不 同见解和观点,也允许学生对教学提出异议, 切实让学生能够在一种宽松民主的环境中学习。二是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 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而在生生互动的小组学习中, 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探究和解决问题、参与练习的平等机会, 这样的教学会将学生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中的随从、旁听的地位 上,转变到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的地位上, 学生之间也由竞争对手转变为相互依赖的合作伙伴,从而有效地促进全体学生积极主动的 思考、练习。
三、鼓励学生猜想、假设、实践,自主参与探究
科学家发现知识、取得成果的过程, 基本上是凭直觉提出各种猜想、想象, 然后再进行 实践验证并揭示知识和规律的过程。而在体 育教学中,只有让学生实践,让学生讨论发言, 互相交流,才能展示其思维的准确性、有效性。 例如,在二年级的跑成直线教学过程中, 教师先让学生尝试在直线上跑,然后提问:“同 学们,你们说一根直线与一根弯弯曲曲的线它们两端对齐那一根线长?”又接着问:“那直线跑与曲线跑那一种方法快并且容易?”这时,学生处于由猜到试的过程。学生在练习后很容易得出直线快而方便的答案。再问:“你使用什么方法跑成直线的? 试一试,告 诉老师,好吗?”教师让学生自由选择小组进行 探究。练习前、练习中, 学生交头接耳相互讨 论。等练习结束后,学生迫不及待的拥到教师 跟前抢着回答。有的学生说:“跑时眼睛要看 着前面。”有的学生说:“身体不要摇晃。”还有 的学生说:“跑得慢一点自然就跑直了。”此 时,我们先不要说学生讲得对不对, 重要的是 学生的身心已经全部融入学习之中,探究热情 十分高涨。至此,一项跑的教材通过学生小组 实践、探讨、辨析、判断得出了正确的答案, 教学中既保护了学生勇于探究的积极性,又使每一位学生通过了多次的实践-反馈-实践, 真正掌握了直线跑动作要领。
四、引导学生交流、梳理、归纳,概括结论
《体育与健身》作为一门身体练习学科,具有灵活、多变、延续的特点。学习中必须利用已学过的知识的延续性对新知识进行整合。通过多方位、多角度的积极思考, 才能有效提 高对新知识的正确掌握; 必须经过自主探究, 实践操练才能使学生形成对学习内容、练习方 法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
例如,学习跑走交替与三分钟跳短绳两个教材之后,学生通过相互交流、体会、思维整理 很容易归纳出其共同点是: 虽然练习内容不 同,但对体力要求都比较高。也就是说, 完成 三分钟跳短绳体力是保证,而跳短绳同样可以 练耐力素质。又如, 各种跳跃方法教学中, 师在教的过程中给学生一张报纸,通过报纸的边进行练习,可以是单人也可以是多人练习或 者多张报纸组合练习。在没有具体框架的束 缚下学生思维顿开,各种形式、各种方法层出 不穷。最后,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通过交流、 师生共同整理归纳出各种跳的方法及跳的动 作,并进行综合性练习,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五、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拓展、创新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实践、归纳,既获得了知识,也锻炼了能力。在此基础上, 教师要引 导学生灵活地、创造性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使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 进行“再实践-再认 识”活动。正如刚才谈到的各种跳跃方法, 学习后期,教师请学生将自创地跳跃动作、方法进行组合再实践、再创造, 既巩固了先前的 练习,又再次扩展了创造性习练, 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认真探索真理的习惯,这也 是体育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目地所在。 21世纪竞争日趋激烈, 人才的核心素质 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探究性学习由于具有问题性、自主性、实践性、合作性、创新性等 特点,已成为当前课改的主要趋势。体育教学 作为身体练习的基础学科,在教学中实施探究 性学习,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人的发 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它通过与学习伙伴合作、 协商去完成任务, 学习过程充满了反思、顿悟 和自醒,从而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的内因, 提高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展他 们的认知方式,培养他们与人共处的合作精神 和参与意识, 并在完成任务中体验成功的喜 悦,充分发挥自身潜能,这也是当前素质教育 的根本任务。

阅读全文

与推进式体育活动的探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西安最大的体育馆 浏览:601
省体质检测 浏览:4
长春马拉松全长多少 浏览:825
茂名体育馆周围旅馆 浏览:927
庐江沙溪中学体育老师 浏览:595
拳击裁判知乎 浏览:965
适合小学二年级的体育活动 浏览:137
s7比赛炼金 浏览:224
2016齐鲁弈友比赛通知 浏览:817
lpl有些什么比赛 浏览:943
武汉体育学院公共事业管理怎么样 浏览:632
梅州体育学院杜院长 浏览:906
宿城文化体育中心 浏览:435
小班体育活动捉小鱼 浏览:876
2020年高中篮球特长生招生 浏览:221
北京户外运动圣地 浏览:330
跑马拉松能长寿吗 浏览:846
学习钢琴不能练哪些体育项目 浏览:785
大班体育活动龟兔赛跑 浏览:770
我的体育老师田野的结局 浏览: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