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体育活动 > 体育运动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体育运动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1-02-27 00:18:36

① 20世纪体育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联系

体育与政治存在什么样的联系,怎样看待这种联系,体育与政治关系的前景如何,这些都是体育学、政治学必须研究与回答的重要问题。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国的体育社会学、体育理论和其他领域的学者站在不同的立场,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体育与政治的关系,提出了各自的观点。本文就体育与政治关系作一简要评述,以期对进一步研究体育与政治的关系有所帮助。

1 体育与政治的关系及其表现

1·1 体育与政治之间是否存在联系

20世纪50~70年代,对于体育与政治之间是否存在联系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体育与政治密切相关。1954年前苏联专家凯里舍夫[1]在我国提出了“体育的阶级性、历史性”、“体育的发展是和社会的发展并进的,并且在阶级社会里永远有阶级性”的观点。60年代,我国学者提出“体育是文化教育的一部分,是和各个社会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一部分。”[2]“体育是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范畴。”[3]70年代前苏联学者进一步明确指出:“体育包含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思想斗争。它不可能独立于政治范畴之外。”[4]另一种观点认为体育与政治无关。20世纪50~60年代西方一些体育社会学者、政治家坚持体育与政治无关,提出“体育超政治”“体育的非政治性”[5]“当你跨过体育的门槛时,就把政治弃在门外。”[2]“运动是目的本身。”[4]体育是“自由的”“自我的”的活动,否认体育与政治之间的联系。

20世纪70~80年代以来,西方体育社会学者面临体育与政治紧密联系的种种现实,开始出现放弃体育与政治无关观念的趋势,有学者明确提出“体育是政治的一部分,而体育政治则是体育的组成部分。”[5]他们试图用体育来论证“成就社会”理论的正确性,即证明资本主义社会的优越性。1980年美国《体育教师》载文指出:“奥林匹克运动会过去现在和将来,一向是为了政治的,而政治与国际体育彼此之间是不可分割的。”[4]为此,有些学者提出探讨政治与体育问题是体育社会学的中心任务。

1·2 体育与政治的关系

大部分学者认为是互动关系。如美国体育社会学家洛伊和凯尼思[6]认为,“体育运动与政治的关系是系统互动关系,即体育运动与政治这两个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我国学者周西宽等[7]指出:“体育一经形成,便具有相对独立的发展轨迹,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但体育的历史表明体育和人类其它活动一样,从来就不是一种孤立的社会现象,它的发展是受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所制约的,并在同各种社会的相互影响中体现其规律。从体育与政治的关系看,政治对体育的影响是同历史发展阶段相联系的,这种影响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同时,体育也通过自己的特殊作用积极为一定的社会及政治服务。”

1·3 政治对体育的制约与影响

我国学者认为政治对体育的制约表现在两个方面———掌握体育的领导权和制约体育的性质。滕子敬等[8]指出政治对体育的制约与影响主要表现在“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哪一个阶级在政治上掌握了政权,同时,也就必然的要求掌握体育的领导权,并按照当时政治、经济制度的要求,来制定体育的方针、政策、制度,确定体育的目的和任务,相应地建立起体育的组织领导机构,使体育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曹守讠禾[9]认为,政治“影响着体育运动的性质及发展方向,这主要反映在社会的政治制度、国家的政策法令、统治阶级的习惯爱好等对体育的影响。”周西宽等[7]认为“政治的需要可制约着体育的目的性质。政治制度制约体育的发展。”国外有学者认为政治对体育的制约有两种形式,“一是直接干预,将体育作为政治宣传的手段;恢复和断绝国际交往的手段;提高民族自信心,提高民族精神的手段。二是间接干预,将体育作为社会化的手段;社会安全阀的手段;特定的社会群体作为社会运动的手段。”[10]

1·4 体育对政治的反作用

体育作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不仅受到政治的制约,同时它作为相对独立的,有重大影响的社会活动对政治也具重要的反作用。周西宽等[7]从宏观的角度阐述了体育对政治的作用包括“改善和促进国家间的关系,增进友谊;提高国家地位,显示国家制度优越性;提高民族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国家需要人才,创造安定的社会环境;与上层建筑的诸意识形态交互影响。”唐宏贵[11]从微观与宏观两层次分析了体育对政治的作用,“从微观上说,人们追求增强体质,休闲娱乐,精神欢悦的同时,也在实现着对身心发展的憧憬,对人生价值和理想的追求,对人生目标的奋斗,一句话即谋求个体的社会化。从宏观方面来说,政治通过自身的作用‘场’,运用体育活动这一特殊的手段,调节着人们的社会道德和行为,改变着人们的社会观念,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使社会安定和谐地向前发展。”潘绍伟等[12]从政治学角度提出体育对政治一体化的作用,“通过体育促进个体社会化,实现政治社会化,灌输一定的政治价值观,培养与现存政治制度相一致的观念和规范;通过共同参加体育活动,增加不同阶层人群的交流和沟通,为领导人寻找塑造良好形象的机会,促进垂直的政治一体化;通过体育提供合理、有节制的排除社会挫折的渠道,发挥社会安全阀门的作用;通过体育运动中的运动员形象的确立与现代政治一致的思想模式;以体育竞赛为交流的最佳媒体,促进民族和解、统一、团结的进程的水平政治一体化;通过体育象征性地体现国家形象,产生强烈的共鸣和共存感,促进国内政治一体化。”国际体育史委员会秘书长拉·英·斯卓姆[13]指出:“体育在政治领域的重要意义,已经不仅表现在一个国家之内,而且也表现在国家间相互交往上。体育可以在国家政治制度中用来实现政治的社会化,就像在国际舞台上所起的作用一样。”美国学者贝内特等[14]通过大量的比较研究后指出:“虽然,运动在自身的表达方式上是政治上的中立,没有明显可见的政治外表。然而,竞技的结果和成就却能被政治来解释和涂上政治色彩;运动在许多方面使自己在这复杂的社会中成为一种社会力量;体育是政治社会化手段;体育运动可以促进政治一体化;体育运动是向青年和人们灌输政治哲学的工具;体育运动可以用来反映民族形象、增加民族的活力;运动员能充当国际友善的外交政治家。”美国有体育社会学者从社会学的角度指出体育对政治的作用“体育运动可以作为一种安全阀为观众和参加者服务,它可以按社会可以接受的方式消除多余的能量、紧张和敌对情绪;体育可以作为一种角色样板,通过各个社会成员的竞争,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智力品质;体育是一种世俗性的类宗教机构,它使用礼仪和庆典去增强社会的价值,并由此将人们的行为规范到习惯所要求的方向。”[15]美国洛伊和凯尼思[6]认为:“运动员在国际体育竞赛中赢得奖牌或冠军可以象征地体现国力的水平,从而增强国际声望和威信;体育运动的胜利可以提高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加强国家的一体化,巩固现政权的统治;利用体育运动促进军事训练;为政府任公职者或寻求执政的人提供露面的机会,以便提高其威望和宣传其政治观点,塑造国家精诚团结的形象,或宣扬一种政治意识等。”由此,他们得出的国家政府在体育运动中获得的政治利益,常常超过在其它领域所获得的政治利益的结论还是很值得探讨的。

2 当代体育与政治密切联系的原因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体育与政治两种社会文化的联系更为紧密,作用更加显明。

2·1 体育本身的发展

张岩[16]认为:“体育与政治关系密切化是一定历史阶段的趋势;是体育在现代社会中巨大作用增加的表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体育逐渐成为结构复杂、功能多样的系统,体育运动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作用空前增加。竞技运动竞争的激烈化、国际化、高水平化,国家间竞技运动的激烈对抗使体育运动的政治功能增强了,使得许多国家的政府和领导人重视体育运动,把它作为维护国家声望,增强民族凝聚力,达到各种政治目的的手段。”

2·2 军事与体育的联系

李晓军[17]指出:“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强化了体育促进身体素质的功能,这是强调军事准备和战争的结果。此外,随着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巨大改进,国家间的竞赛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体育与政治结合的程度与日俱进。在所谓‘冷战’时期,在一定意义上讲,运动成了没有军事装备的战争,出现了体育运动与政治一体化的现象。”

2·3 体育运动发展的主客观影响

唐宏贵[11]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分析其原因,“体育与政治一体化,是体育运动内在规律的表现,体育与政治的融合,既有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原因:①体育的本质属性,决定了

体育与政治一体化的客观必然性。用社会基本矛盾是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的观点来观察体育,在体育领域,确有一部分内容是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比如体育的理论观点、政治观念、目的任务、方针政策等。②人们对体育认识的深化,决定体育与政治一体化的实际可能性。用当代生物心理社会体育观观察体育与政治之间的矛盾运动,就会发现,政治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和干预体育,体育也决不脱离为政治服务的轨迹。”

2·4 体育政治化

王沪宁[18]以政治学者特有的眼光指出时代的政治化是主要原因,“人们把体育与政治联系在一起可能有某种‘内在的必然性’。国与国之间一直存在政治竞争,美苏之间就是例证,政治竞争导致了体育场成为美苏两国争夺的对象。这说明政治竞争同样不肯放过体育这块显示力量的领域。因为当今时代是政治化的时代,运动竞争很好地体现了政治竞争的风格,当然还有经济、军事等。所以体育领域被政治化,是和我们这一时代政治发展的基本精神一致的”。另一位学者吴亮[19]则观点与此接近:“体育的政治化与本身机构的政治化有关系,不能完全要求体委不受政治的影响,它的从属性是很清楚的。体育在社会环境中存在,不能不带有政治色彩。”

2·5 国际政治斗争

国外一些学者从国际政治中寻找答案:“由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形成,促使社会主义的思想意识与资本主义思想意识间的激烈竞争。这种竞争自然而然地也带到体育运动之中,人们企图通过体育竞赛的运动员的表现,达到证明某种思想意识形态更先进的目的;由于国家政府不断地干预体育的组织和管理,因而体育运动的决策过程日益政治化,由于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的成功,象征性地代表着国家的力量和实力,因此政府不得不利用体育运动谋求达到某种政治目的。”[6]

2·6 体育与道德相联系

英国学者阿斯平[20]从分析大量的体育与道德标准联系的现象中找原因,“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政治信仰与体育认识之间有着必不可少的联系;断言不存在这联系主张的人确实已经具有一定的政治背景了。某种体育运动具有的重要性与个人、社会团体和国家对该运动所花费的大量金钱、时间和精力都有力地证明了这一格言的真实性:我们对体育的探讨乃是我们对优先的政治价值和社会价值看法的反映。”“事实证明了冯·克劳斯威茨的名言,体育是另一种方式表现的政治实践。”

3 体育与政治关系密切化的利与弊

3·1 体育与政治关系密切化是一把双刃利剑

李晓军[19]认为:“当代世界,国家利用体育的某种特性达到其政治的目的;体育则借助政治达到其自身发展的目的,两者因果循环,其效应遂从‘复利法则’不断累聚。”“体育与政治一体化是一柄双刃利剑,它一方面积极地开拓着体育的发展道路,另一方面又阻碍着体育自身的发展。”“体育与

政治一体化对体育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在:促使各国政府增加对体育的投资,推动了体育运动的国际化,激励了国民参加体育运动的热情。”其不利影响是“淡化了体育的固有特征。以改善人类自身的机能和形态为目的,这是体育的第一性特征。而为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服务的特征是派生的,第二性的。体育与政治一体化的激烈演进,淡化了体育的固有特征,是造成人们偏执体育观的根源,形成了偏执的体育观,即以片面强调竞技运动的特征的小体育观和片面夸大体育在显示国家民族和社会制度优越性方面的作用,把体育同‘国力’‘国运’混合在一起的狭隘民族主义体育观,引起国际体坛丑闻和暴力事件层出不穷,造成运动员的片面发展,普遍效尤体育超经济发展的模式。”

3·2 体育与政治关系密切化利大于弊

毕世明[21]认为:“100年来,体育与政治关系越来越密切这一社会现象,基本上是好事,而不是坏事;是前进而不是后退。”主要理由是“第一,体育与政治关系越来越密切的100年正是全世界体育大发展的100年……近百年来世界体育在发展的原因较多,其中重要一条就是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人民群众的各种有关组织,不仅从发展身体方面来理解体育的重要性,而且也认识到发展体育可以给自己带来政治上的利益,从而更加重视体育,采取多种措施推动体育的发展。第二,近百年来体育与政治关系越来越密切这种社会现象是人们对体育与政治关系有了进一步认识的结果,现今全世界大多数人们都接受了‘体育为政治服务’这一人类共同的思想财富,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这样的社会现象当然是前进而不是后退,是积极而不是消极的。”当然,两者紧密结合也产生了一些消极作用:“第一,新兴的、进步的政治努力能够利用体育为自己的政治利益服务,没落的、倒退的政治势力也这样做,这就产生了消极作用。第二,新兴的、进步的政治势力使体育为自己的政治利益服务,也有犯‘过头’错误的时候,‘过头’了也会产生消极作用。所以说“既有利又有弊,但利大于弊。”

3·3 体育与政治关系密切化的利与弊要作具体分析

张岩[16]指出:“体育与政治关系密切化这一社会现象的出现和这一现象的具体后果是不同的。从总体看,体育与政治联系的密切化是社会整体性增强的表现,是体育运动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的结果,但是各国体育为政治服务的后果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则应作具体的分析”。即具体分析“政治的性质,即这一国家的政治是进步的还是反动的,如果其政治是进步的,那么体育为之服务所起的作用也是进步的、积极的,如果政治是反动的,则体育为之服务带来的政治后果也是消极的;政治目的确定,即使一国的社会政治制度是进步的,但一定时期内确定的政治目标是错误的(即犯了错误),体育为错误的政治目标服务,其社会后果不但在政治上是消极的,对体育的发展可能有利,也可能不利;体育与政治联系为政治服务的方式和方法,如果体育为政治服务的方式和方法是正确的,那么其社会后果,无论对政治和体育都是积极的、有利的。反之,如果二者联系的方式和服务的方式不当, 则可能带来不利的后果。”

4 如何正确处理体育与政治之间的关系

政治学者王沪宁[18]提出处理体育与政治关系的基本观点是“人为地夸大体育的政治功能对体育的发展是不利的。另外,需要指出不能绝对地看问题,就是期望体育完全非政治化,这也不可能。”“我们不能光谈体育非政治化,具体应看它对社会发展,对人类发展是否有利。”相近的观点是“不是从体育中取消政治,也不是从政治方面‘净化’体育,而是应当把体育从反人民的,反动的政治方面解放出来,以有助于社会的进步。”[4]对于两者关系处理有3种意见。

4·1 认清体育与政治的联系与区别,具体问题具体处理

张岩[16]认为,正确处理体育与政治关系要注意4个方面:“第一,体育的发展是受政治制约的。但是,也不能把体育与政治混合,不可把体育总是与政治问题搅在一起,要分清什么是政治问题,什么是体育问题。政治问题要按政治规律办事,体育问题按体育规律办事。第二,体育是具有多功能的复杂结构。应当重视并注意发挥体育的政治功能,但不能片面地强调体育的政治功能,忽视或贬低体育的其它功能,否则就会违背体育自身的规律而畸形发展。第三,要寻求体育为政治的恰当方式的方法,使体育与政治的联系从刚性联系转变为柔性联系。第四,鉴于过去提‘体育为政治服务’所产生消极作用,依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精神,今后不宜再提‘体育为政治服务’的口号。”

4·2 处理体育与政治关系要兴利除弊

李晓军[17]指出:“清醒地认识体育的本质,正确地理解体育与政治的关系,适当地发挥体育的政治功利;全面了解体育与政治一体化的利弊得失,在体育的政治使用时,将其阻碍体育的反向作用降低到最低限度”。

4·3 要淡化体育的政治倾向

金大陆认为:“体育政治化问题,长期以来体育归结为国家政治范畴,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决定了的。另外,政治家为了政治活动的需要,利用各种手段是不可避免的。当今世界奥林匹克运动的社会化,政治干预普遍存在,但从本质上讲,体育是最大的不政治,原因是体育的非意识形态化;体育有自身独特的‘法’,独特的规则;它的符号系统是世界共通的。所以要淡化体育的国家政治倾向,强调非政治的一面,即强调它的文化、教育、娱乐、审美的一面。”

5 体育与政治关系的发展前景

5·1 体育与政治的联系会出现淡化的趋势

张岩[16]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和平与发展已代替革命和战争,成为时代的主题,全人类有了共同的利益。为了各国人民和全人类的共同利益,需要各国政府和人民通力合作。‘全球一村’、‘一球两制’、‘竞争共处’、‘竞争合作’的国际政治新格局正在形成。在政治经济存在多极的情况下,由于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不同而引起的纷争和冲突将逐渐得到控制。在新的时代和新的形势下,体育作为和平、友谊、交往的手段将会更加重要,体育与政治的联系将会出现新的形式和特点。二者的联系会表现出淡化的趋势。”

5·2 体育与政治的联系会进一步加强

美国学者古德哈特和查特弗[14]指出:“对运动正在滋长的热情可以从现代社会所造成的不充实感和人的情感所受压抑的报道中看出,因为亿万人不是完全浸在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的团体里,他们是如此热心地把自己确定为一些运动方式的参加者。因为工作的满足感减少了,在一个无定格的核心组织里,欺骗的情感仍旧被神父传播。由于流行的兴趣继续提高,热心的运动观众领域必定扩大。运动也将进一步与政治,与外交纠缠在一起,并且政府也将更加热心和熟练地掌握这个武器。”

5·3 体育与政治的联系会继续存在

王沪宁[18]指出:“体育政治化是一个很复杂的社会现象,从一个国家来说,这同种种矛盾、种种冲突有关,从国际舞台来看,这同各国间的政治较量有关。如果说国际形势缓和了,各国间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交流空前地发展起来,人们在相互理解、相互宽容的气氛中达到一种新境界,人们相互间的文化交融,也使大家觉得生活在一个更大的、共同的社会环境中是适宜的,到那时候,政治上的竞争可能要淡化,体育偏离奥林匹克精神的现象也可能消失。至于现在,体育政治化是必然的,这也是我一再强调的观点。”美国学者考德威尔·库克等[20]从人类学的观点指出:“竞技是一种严肃的事业。因此,那些主张把体育与政治分离,并且认为必须分离的人正在严重的错觉指导下进行探索,而且正在制造根本性的概念错误。他们所做的一切,充其量不过是其为一个理想的世界呐喊,表明期望和要求。这只是他们所理想的世界。从逻辑学的观点看,认为胜利在道德上和政治上是无关紧要的,这只是追求一种幻想而已。”加拿大训练协会主席杰弗里·高恩[11]在对2000年世界体育运动发展趋势的预测中明确反映出:“尽管有反对意见,政治和政府参与体育运动的现象将继续存在下去。”在当代和不久的将来,脱离政治的所谓“纯体育”是不可能出现的。

6 结语

(1)体育与政治的关系是涉及到体育发展性质和方向,以及政治发展的重要问题,亟待广大体育学者、政治学者进行深入的研究,作出有说服力的解答。为了理清两者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研究体育与政治相互联系的逻辑系统。

(2)为了更深刻、全面地认识体育与政治之间的系统互动关系,有待进行揭示两者相互作用的机制与原理的研究。

(3)为了进一步认清当代体育与政治之间的系统互动关系,必须进一步探索两者关系密切化的深层政治、社会、体育原因。

(4)对于体育与政治关系密切化,尤其是体育的政治利用的利与弊,最重要的评价标准应该是看两者的联系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正义伸张。从这一意义讲,政治利益高于体育利益是历史的必然。(下转第16页) (上接第13页)(5)面对国际政治格局的新变化,各国政治的多元化,人类社会的政治化,体育的大众化和国际化,体育与政治的系统互动现象必将会继续存在下去。

② 体育美与建设和谐社会的关系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体育运动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一方面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社会行为、社会活动介入社会生活;另一方面体育作为社会的“缩影”和“焦点”,浓缩和反映了社会变迁、社会关系、社会心理等状态,能动的对社会变革起到促进作用。本文从体育运动的功能方面来具体阐述体育对和谐社会的作用。

1 和谐社会理念的内涵

和谐思想古已有之。《说文解字》对和谐是分开解释的,对“和”的解释是“和,相应也”,“谐”的意思是“配合得当”。把“和”与“谐”联系起来,主要是指事物之间协调、均衡、有序的存在状态和发展状态。用这种状态形容、说明社会,就构成和谐社会这一概念。和谐社会不是一个简单的规定,它作为许多要素的结合包含着多种规定。从和谐社会的内涵看,和谐是关系范畴。广义的和谐与和谐社会作为关系体系包含着多种关系,但最基本的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其协调,这两方面的关系及其协调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从发生学的角度看,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建立的前提;从具体过程看,人际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乃至人之身心的和谐又使人与自然的和谐得以实现。

2 体育功能阐述

体育功能分为两种:一种是本质功能。强身健体,身心愉悦,在运动中实现完满的健康状态。另一种是衍生功能。例如:体育与经济、体育与文化、体育与军事等等。前者是基础、是源泉。后者是派生功能,是应用、是发展。这种派生功能也是社会发展的新需求,也是体育价值日趋完善的重要补充。

2.1 培养身心健康和谐的个体
人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体育有利于自我和谐。体育本质功能就在于促进个体的自我和谐。人的和谐包括生理和谐、心理和谐、身心和谐等。[KH*2D]
2.1.1 体育运动作用——强身健体,休闲娱乐
运动需要消耗体内能量,能量靠体内的蛋白质、脂肪、糖等营养物质经过氧化而转换,故释放的能量越多,人体内所需要的氧和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就越多,从而就需要呼吸系统加大工作量;为了体内物质交换的加速运转,血液循环也随之加快,要求心脏做出加大力度和加快频率的收缩。因此,体育运动使心肺更健康,还可预防心血管疾病等等。同时体育运动能够增强[LM]体能,改善体形体态,改善大脑的机能,为神经系统的工作创造适宜的兴奋状态。充分满足学生的生理需要,进一步促进学生身体正常发育和功能发展。
欣赏体育比赛是一种积极性的休闲文化,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可以消除疲劳,缓解紧张,可以抵制不良的社会习俗。体育运动本身就是一种技能性的表现形式,是运动美和人体美的展现,是竞技美和攻防美的创造。欣赏体育比赛是一种远离劳动的视听享受,内心产生愉快和快感。心理学家分析出:观众欣赏体育比赛本身就是一种强烈的心理刺激,反映在大脑皮层中,与比赛相关的这种兴奋灶强化,影响到相邻的区域,加深劳动区域神经系统的抑制,使其获得更好的休息。
2.1.2 体育运动是快速生活节奏心理调节器
作为社会的存在物,运动实践行为不仅始终影响、改变着自身机体,而且随时影响着人们的情绪和心理感受。体育运动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的锻炼,可以提高克服人们对快速节奏生活的应变能力和耐受能力。可以克服人们对快速生活节奏的抵触、恐惧、焦虑等心理障碍,可以稳定身心紧张,控制侵犯他人的“A”型反映,以增加人们在快速节奏生活的自信心。
体育运动过程是不断面对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反复体验挫折和困难,从而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能力,培养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在不断超越昨天、超越自我的过程中,体验到进步和成功的喜悦,从形成客观评价自我的习惯和能力,增强自尊和自信,形成积极向上、乐观的人生态度。2.2 体育对维护社会安定的作用
体育运动可以成为促进社会稳定的安全阀。现代心理学家认为:“人生来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攻击性,与一切动物的攻击性一样,是一种自我存在的必要条件。现实社会之所以经常出现不安宁的状态,与人的这种时时可能释放出来的天然攻击性有关。”[2]行为学家研究表明:“对于人类攻击性的原因和表现的特征,光靠压抑、控制人类这种攻击性,只能收到暂时的效果,这种压抑和控制,如果长期找不到一条发泄的途径,容易爆发出难以预料的恶性事件。”[3]因此,社会学家提出了“小乱是福”的观点,即在设定限制的人类攻击性的各种藩篱时,打开一个小小缺口,即建立一种社会安全阀系统,让各种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在一个可控制的范围内发泄。体育运动变成了这种疏导人类攻击性的唯一途径。体育运动是一种“仪式化”战争。体育运动具有竞争性,他的发展完整的保留、记录、展现了人类各个时期攻击性表现。在体育运动中人们有意识、带责任感的在种种规范的控制下发泄自己的攻击性和侵略行为。体育运动的最大功能是代替那些最不可或缺、但又最危险的攻击类型,为人们的战斗狂热安上一个保险而又灵活的阀门。人们发泄了狂热,而且不会因此而增长仇恨。公安部调查显示:“凡是城市里有重大比赛或电视里转播重大国际赛事,街上的行人、公共交通工具上乘客就大大减少,成事犯罪率就明显下降。”[4]一些国家为了给社会提供发泄场所,在球场上专门设置了没有座椅的座位,比赛中观众可以跺脚、呐喊、鼓噪,把心中的郁闷痛快的发泄出来。
当然,也不能过高的估计体育运动的社会安全阀的功能。对于他的运用主要是在于控制,把体育运动作为控制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工具,又将管理社会的方法手段用来控制体育的运转,让社会享受体育运动的恩惠,又让体育运动成为健康社会的组成部分,最终实现和谐体育与和谐社会的良性运行。
2.3 体育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首先,体育运动可以增强劳动者素质,提高企业效益。体育对于社会生产建设的推动是十分明显的。据调查,社会体育开展较好的企业,职工出勤率,要比一般单位提高2.3%左右。某单位在大力开展社会体育后,传染病发病率2004年比2003年下降了13.5%,2006年又下降了12.6%133名长期患者经过长期锻炼后,又78.9%的人痊愈或好转,在调查坚持训练的1560名职工中,有75%的人认为自己的体质“明显增强”或“有所增强”。96.3%的认为体育锻炼体育促进了生产,提高了经济效益。其次,体育作为新兴产业,对物质财富的再分配,使社会财富分配和谐、消费比例结构和谐。我国现阶段发展现状:“在财富高速发展的同时,不同阶级和不同群众享受改革的成果的机会不公平,由此产生城乡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也日益突出。”[5]收入差距拉大,严重影响了社会和谐和稳定。因此,调整财富分配势在必行。体育产业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体育主体产业不创造财富,但是它参与了物质财富在社会中的交换作用,对物质财富的2次、3次再分配起着重要作用。体育彩票是比较典型的财富再分配产业。通过体育彩票社会财富流向了社会公益事业和社会贫困阶层,有利于缓解社会财富分配不公的矛盾。体育消费是用于改善健康状况、优化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消费。体育消费的增加和发展,促进了消费结构的优化和合理化。体育消费在消费结构中的地位和比重,常常可以反映出个人、家庭和社会文明程度,体现社会消费比例结构的和谐程度。最后,体育运动消除健康隐患,减少社会疾病发生,节约医疗开支,促进经济发展。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必将面临着许多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隐患。例如环境破坏引起的健康丧失、饮食结构变化引起的营养过剩、运动不足引起的机能退化等等。“据2002年卫生部统计,目前我国劳动力人口累计患病天数为202亿天,全国城乡居民因疾病、损伤和早死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GDP的8.2%,而疾病和损伤引起的医疗资源消耗,相当于GDP的6.4%,且均有增长趋势。”[6]体育作为生活方式进入人们的现实生活,必将大大的减少各种社会疾病的发生。体育运动是贯穿整个生活方式的之中,它调节并改善着人们由于饮食、营养、体重、作息等方面长期不合理的积习所造成的生活方面的健康效应。

2.4 体育促进人的社会化作用
2.4.1 体育运动与生活技术、技能传授
体育运动的基本手段时身体练习,各种身体练习都是人类生活技术、劳动技术、军事技术的提炼和综合,它们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因此人们掌握体育的身体练习,对他们适应社会的需要及其重要,甚至能影响他们的一生。首先,在婴儿期,家长用体育练习的方式向他传授坐、爬、站、走、跑等基本身体活动技能。在儿童少年期,游戏扩展孩子们的跑、跳、投、负重、支撑、攀岩等技能。在青少年期,他们参加各种运动,发展了身体素质,培养了运动技术和技能,形成了他们对于自身有机体健康的良好态度。在青壮年时期,身体锻炼保持他们的身体活动能力。在老年期,健身活动可以推迟身体衰老,保持肢体活动能力。
2.4.2 体育运动与社会规范教育
体育运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活动。强烈的身体参与,激烈的对抗竞争和平凡的人际交往,以及各种形式的群体活动,都必须确立明确而细致的各种行为规范,如体育道德、比赛规则、竞赛规程等等。体育运动具有强制性,但毕竟是在运动中表现出来的,在体育运动中,人们深知这些规范是体育活动得以延续的必要条件,因此对遵守这些规范有着共同的要求。规范培养是少年儿童进入社会前必不可少的社会化过程。体育规范训练是一种可以经常重复和加以控制的。“在幼儿期孩子们只有自己的规则,只是在游戏中散漫地玩耍。4-6岁以后,他们视集体游戏中的规则为神圣不可侵犯,拒绝变更规则。10岁以后,他们不再视规则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他们了解乐规则的真正意义,并开始重视尊重与合作的价值,并经常协商变更规则,是游戏和比赛更为平等。”[7]这种相互尊重权利的合作将有利于他们理解社会规范的意义和重要性。有利于形成“尊重权利”的观念。这种社会化效果,受到相当高的评价。
2.4.3 体育运动与社会角色的习得
一个人要符合社会的要求,取得社会成员的资格,就必须学习适当的社会角色。而体育运动场合,恰好能为人们学习社会角色提供优越的环境和事宜的条件。比如:一场篮球赛,两队的中锋、后卫、前锋等角色,都是在自己所处的位置上,各自通过与该地位相适应的角色产生社会关系。后卫在自己的位置上要发挥后卫的作用,如果被临时调到前锋的位置,那么你也需要立即改变自己的角色,进入相应的位置,担任相应的责任和义务,遵守相应的规则。在体育运动中经常出现一个人担任多种角色的现象,如担任后卫,又担任队长,也许还是主力队员,我们处理这种复式角色的方法方式,对于我们进入社会担当多种角色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体育的学习,使人们懂得了社会角色要求人们的某种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有利于学生懂得“做什么像什么”的社会意识,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时“干一行爱一行”,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打下一定的思想基础。2.4.4 体育培养现代人的竞争意识、开放视野、丰富现代人的情感生活
体育运动与保守是誓不两立的,强烈的竞争性督促着每一个参与者不断的去创新和变革。在体育运动中,部将门第,不排世袭,不序尊卑。在竞赛中不承认除身体、心理以外的任何不平等。体育运动最讲法制,不恂人情;最讲现实,不论资历。这就要求每个人都要尽最大努力去竞争,从而增强了参加者的竞争意识。
体育运动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若失去对外联系就会丧失生命力。体育运动接受开放的思想,是极其敏感,极少障碍的。恰恰这些可贵的品质应该是现代人需要具备的品质。
体育运动是一种极富感情色彩的高尚活动。它给人们提供的情感体验是复杂多样的,顺应了现代人对情感的多方面要求。在大众体育中,可以得到对集体、社团的信赖感、依托感;在家庭体育中,成员感受到和睦欢乐的气氛,享受到了归属感、稳定感;在竞技体育中,在成功与失败、荣誉与耻辱、竞争与退让中,享受着各种复杂的情感磨练。符合了现代人情感需要的多层次性需求。

3 小结

通过分析体育的本质功能和派生功能以及对构建我国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体育对和谐社会中要求的人自身和谐、人与人关系和谐、人与社会和谐等发挥着重要作用。

③ 体育与经济的关系

二十世纪初,青年毛泽东同志曾以“二十八画生”为笔名写了一篇著名的论文《体育之研究》,提出了一个至今仍然发人深思的命题“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当我们已迈入二十一世纪的历程时,我们这一代的体质是否野蛮到足以和世界其他国家较量?是否强健到足以面对新世纪的挑战?

截止今天,2008北京奥运会奖牌分布及获奖国的经济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70%的奖牌都为经济水平较高和人均寿命较长的国家所获得。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总产值、国民平均收入等基本指标是体育运动发展的前提指标。体育与经济之间的联系可表现为体育的进步对经济发展水平的依赖关系,以及体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日益突出的作用,诸如强健的体魄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等等、显示体育是提高劳动质量必不可少的条件。当体育真正在为中国青少年带来兴趣、健康和信心时,中国体育的未来才能达到“国富而民强”的理想。

体育是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教育和训练,是开发人的潜在能力的活动。是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而又新型的人才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体育事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体育产业可以为生产发展和经济增长提供科学技术,提供熟练的劳动力和专门人才,体育事业的发展本身客观地包含着经济的因素。体育发展是超前的事业,因为体育培养人才周期长,体育的经济效益具有迟效性的特点。

体育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有着同步的基本节奏,与人类的经济活动有着最更本的因果关系。体育发展不是主观的东西,想怎么发展就怎么发展。它一方面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另一方面要受社会实践的检验,体育事业的发展,基础在于经济。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社会需要,是体育事业发展的物质和社会基础。

经济的发展同发展体育事业一样,也不是主观的东西,单凭调整生产关系是不行的。马克思认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技术”,按这个意义,科学技术是属于生产力范畴的。特别是现代经济越来越要依靠科学技术,依靠人的劳动能力的提高,这就需要体育技能的培养。一是体育训练传授和积累劳动技能,体育训练的基本职能就是要向受训者传授前人积累的知识和技能,保持和发展生产过程和科学技术活动中从业人员的劳动能力。 二是体育能生产劳动能力。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青少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身体发展,形成良好的身体形态,发展身体的运动能力,练就了健壮的体魄,使之成为合格的劳动力。 三是体育投资能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经过培养与训练的劳动才在生产过程中能够创造出超过它自身的新价值。这不仅说明体育投资具有生产性,而且体育投资在生产中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往往较之消费掉的费用是一个“扩大”了的量,是劳动者智力素质在生产中的作用,这种作用在生产中一次次地反复而实现的。据报道:2008年北京奥运会体育设施建设投入713亿元人民币,将极大的改善体育产业的硬件设施条件并能带动其它行业对体育产业的投入,从而加大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规模。

体育事业发展也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经济的重要途 。科学本身就是经济,但是它还不是具体的,直接的经济,而是一种知识形态的潜在的经济,要把科学转化为具体的直接的生产力,一部分是可以通过体育来实现的。一方面通过体育教育,科学技术被劳动者所掌握,变成劳动者的知识技能,构成劳动力的要素;另一方面,通过技术的发明创造,物化在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上,构成生产资料的要素。这一过程也是通过体育科学所培养的科技人才来实现的。社会科学也可以通过体育科学转化为物质力量。一方面社会科技的发展可以不断开拓劳动者的知识视野,提高他们各方面的素质,产生新的更高的劳动效率;另一方面,社会科学的发展,可以不断揭示生产活动的社会组织规律,提高生产过程的科学管理水平。
体育产业是新兴的并具有发展前途的、主要满足人们精神文化健身等需求的产业。社会的分工,经济的发展,使体育产业从非独立行业而逐渐成为独立行业,使该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特定的功能。目前体育产业的主要市场有健身娱乐业、体育用品业、体育竞赛转播业、体育博彩业、体育广告业、体育经纪业和体育电子商务等有待于进一步开发。体育运动的发展必然扩大对相关产品或劳务的需求,为这些相关需求提供市场,推动这些产业的发展。

近十年来,全球体育产业化速度加快,发展迅猛,产值高达五千亿美元。仅纽约一地,体育产业的经济影响力达69亿美元,包括与体育产业直接相联的体育媒体,体育组织,体育事件。芝加哥的国际事件集团的报告显示,体育事件与项目的赞助款项持续增长,2000年已达59亿美元。这个趋势至少目前看来,还远远未有停顿的迹象。因为体育产业与娱乐休闲产业仍在日益融合,体育事件仍然继续在跨国公司的营销支出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

④ 体育运动为什么要与社会协调发展

体育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促进社会就业的重要回载体。体育运动的发展答是社会发展过程的一部分,而且体育运动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能够促进社会发展。
现在体育产业已成为国际公认的21 世纪最具活力,是具有高渗透性、交叉性、拉动性的朝阳产业、健康产业、绿色产业。

⑤ 竞技体育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

(一)体育运动培养现代人的竞争意识
竞争的观念在现代社会中是一种重要的价值观念。前资本主义时期,人们的竞争观念是比较淡漠的。人类学家的纪录证明社会型态越低级,人的竞争观念越差,表现在体育运动上也如此。许多原始部落的竞赛活动并不奖励优胜者,而是排斥经常取得优胜的人。欧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刺激、强化了社会的竞争意识。资产阶级社会学家达尔文发现,作用于生物界的生存竞争理论移植到人类社会,认为自然选择、适者生存、汰劣留良的原则同样适用于社会,提出了社会达尔文主义。巧合的是,美国的棒球、篮球、橄榄球三大运动正是这一理论喧嚣的同时繁荣起来。体育运动与保守性格誓不两立,强烈的竞争性督促每一个参与者要不断去创新和变革。

(二)体育运动扩展了现代人开放的视野
现代体育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失去对外联系就会丧失生命力。在当今变得越来越小的地球,体育运动的组织者和参加者强烈意识到『地球村』这个国际主义概念。当融合世界体育潮流时,就能充满时代感,而不封闭、感觉落伍。因此在社会体育发展上,也应力求全球、开放角度视之。

(三)体育运动充实人的情感生活
在看到社会演进的同时,也压抑情感的正常发展。现代生产方式高技术的运用往往忽略人们情感的平衡,单调的工业生产,常使人情绪不佳,感到寂寞无聊,现代生活方式使家庭逐渐缩小、亲属间情感疏远,而体育运动是种极富情感色彩的高尚活动,顺应现代人对情感多方面要求。在大众体育里,人们可得到集体、社团的信赖感及依托;家庭体育可在和睦欢乐气氛中,享受天伦之乐的归属和稳定感;在娱乐体育里,人们因愉悦而情满胸臆,享受复杂各种情感而得以治疗。

⑥ 为什么体育活动在社会发展中会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今,很多家长的关注点都集中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孩子的体育锻炼、体育能力往往被忽视。然而,考试成绩并不能决定孩子的一切,促进孩子全面发展才是王道。

孩子参与体育运动能够获得乐趣、健康,还能挖掘出自身的一些潜能,并养成良好的品质,能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运动员出身的人所具备的3个特殊的心理素质,即有难以击垮的信心和号召力,懂得如何去竞争,懂得团队合作。

⑦ 怎样认识体育体制与社会发展体制之间的关联性

如何正确认抄识与把握体育与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体育理论的基本问题之一。因为,任何社会意识形态中和不同社会制度中的体育都不可能离开与它所共处的其他社会客观存在而独立的存在,都不可避免地要与其他社会客观存在发生一定的联系,并受它们的制约和影响。

⑧ 体育锻炼对个人及社会的作用

如今,很多家长的关注点都集中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孩子的体育锻炼、体育能力版往往被忽视。权然而,考试成绩并不能决定孩子的一切,促进孩子全面发展才是王道。

孩子参与体育运动能够获得乐趣、健康,还能挖掘出自身的一些潜能,并养成良好的品质,能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运动员出身的人所具备的3个特殊的心理素质,即有难以击垮的信心和号召力,懂得如何去竞争,懂得团队合作。

阅读全文

与体育运动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西安最大的体育馆 浏览:601
省体质检测 浏览:4
长春马拉松全长多少 浏览:825
茂名体育馆周围旅馆 浏览:927
庐江沙溪中学体育老师 浏览:595
拳击裁判知乎 浏览:965
适合小学二年级的体育活动 浏览:137
s7比赛炼金 浏览:224
2016齐鲁弈友比赛通知 浏览:817
lpl有些什么比赛 浏览:943
武汉体育学院公共事业管理怎么样 浏览:632
梅州体育学院杜院长 浏览:906
宿城文化体育中心 浏览:435
小班体育活动捉小鱼 浏览:876
2020年高中篮球特长生招生 浏览:221
北京户外运动圣地 浏览:330
跑马拉松能长寿吗 浏览:846
学习钢琴不能练哪些体育项目 浏览:785
大班体育活动龟兔赛跑 浏览:770
我的体育老师田野的结局 浏览: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