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近年来的体育成就 急!!!!
1、1979年10月25日,国际奥委会执委会通过《名古屋决议》,恢复了中国奥委会在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的合法席位。
2、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许海峰获男子手枪60发慢射冠军,实现了中国奥运会历史上金牌“零”的突破。
3、中国女排从1981年至1986年,创下世界排球史上首个“五连冠”。2004年雅典奥运会、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再创辉煌,夺得冠军。
4、1990年9月22日至10月7日,第十一届亚运会在中国北京举行,这是中国举办的第一次综合性国际体育大赛。中国队获得金牌183枚,银牌107枚,铜牌51枚,金牌和奖牌总数均居第一。图为1990年北京亚运会开幕式。
5、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Games of the XXIX Olympiad),又称2008年北京奥运会,2008年8月8日晚上8时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举办。
6、2016年里约残奥会,中国残奥代表团创造了自1984年参加残奥会以来的最好成绩,共获107块金牌、239块奖牌,创51项世界纪录,连续第四届夺得金牌和奖牌双第一。
7、2015年7月31日,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季奥运会举办权。北京也将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既举办夏奥会又举办冬奥会的城市。
Ⅱ 在现代社会,引起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动因包括哪些方面
人们的一切活动都是由一定动机引起的。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和效果取决于人们参加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的能力系统和动力系统。其中动力系统对能力系统具有推动和调节的作用,直接影响着能力系统的活动效率。这里所说的动力系统,包括t体育动机、兴趣和态度,以及怎样激发人们的体育动机,培养人们的体育兴趣和转变人们的体育态度。
目录
• 定义
• 种类
• 结构
• 最佳动机水平
• 培养与激发
• 相关词条
• 参考资料
[显示部分][显示全部]
定义编辑本段回目录
体育动机动机一词来源于拉丁语mover,其包含有“动”(to move)的意思。它是指激励人们去行动的内在原因,而且这 种动力具有方向性和持久性。所谓体育动机,是指推动、停止或终端人们参加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的内部动因。
它对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行为起着定向、始动、调节、强化和维持的功能,对体育活动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体育动机是在个体的身体活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并收到外部刺激或诱因的影响。个体内部微弱的体育动机从外部难以观察出来,但当它在某一方向上的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激发个体在生理、心理和行为上发生变化。人们在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行为上表现出来的努力和坚持性,就是他们体育动机的外在表现。
种类编辑本段回目录体育动机的种类可以从不同的维度加以划分。
1.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根据人们参加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的心理动因来自于自身的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还是来自于对外界条件(如对奖品、奖状或金钱)的渴望或屈服于外界的压力、避免惩罚,可以将体育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前者是指人们来自于自身好动、好奇或好胜的心理,渴望从体育活动中获得身体上的快感和心理上的乐趣、刺激或个性的发展等的动机,后者是指来自人们自身之外的体育动机。
体育动机
2.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根据人们参加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的心理动因指向于体育活动本身,还是指向于体育活动的结果,可以将体育动机分为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前者是指人们指向于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的内容、方法或组织形式等当前或直接特征的体育动机,如对某一体育活动的内容或方法直接感兴趣。后者是指人们指向于体育活动可能给生理、心理和社会带来的间接就诶过的体育动机,如希望得到赞扬,为了得到荣誉等。
3.社会性动机和个体性动机:根据人们参加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的心理动因是以社会需要,还是以个体需要为基础,可将体育动机分为社会性动机和个体性动机。前者是指以社会需要为基础的,与社会、学校、家庭等需要相一致的体育动机;后者是指以个体的需要为基础的,与满足个人的精神和物质等需要相一致的动机,如为提高个体身体素质、运动能力、意志品质或满足个人名誉、地位的需要而引起的动机。
结构编辑本段回目录
体育动机
人们参加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往往不是由单一的动机驱动的,而是由几种相互关联、彼此影响的动机组合驱使的。其中有主导动机,也有起次要作用的辅助性动机。各动机之间相互作用。因为人们的体育动机受社会、学校、家庭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还受年龄、性别、个性、体质等个体因素的制约,因此在人们的动机结构中,各人的主导性动机和辅助性动机是不尽相同的。
良好的体育动机结构是一个多层次、多因素的动机系统,它能够对人们长期不断地坚持参加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起到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良好的体育动机结构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社会性动机与个体性动机相结合,以社会性动机为主导。也即是,个体能将社会、学校和家庭的体育要求转变为个体的体育需要,表现出较强的参加体育活动的社会责任心。同时,又能从自己的个体需要出发参加体育活动。
第二,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相结合,以内部动机为主导。即个体能不断地产生参加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的主动意向,保持对体育活动产生浓厚、持久的兴趣。同时,也能从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中受到奖励和表扬,从而获得动力。
第三,间接性动机和直接性动机相结合,以间接性动机为主导。即个体能将体育锻炼的长期效应作为参加体育活动的目标,克服眼前困难,持之以恒滴从事身体锻炼。同时,也能在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的活动中充分体验到乐趣和快感,从而获得动力。
最佳动机水平编辑本段回目录1.体育动机与体育行为之间的关系
体育动机对体育行为效果(即体育成绩)之间的关系不是线性关系。当动机水平由低到高变化时,运动表现和体育行为的效果也随着由低向高变化。当动机水平达到一定高度时,运动表现和体育行为的效果达到最高水平。这时的动机水平被认为是最佳动机水平。当动机水平再提高时,体育行为效果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倒“U”型曲线来表示。
2.体育动机对体育活动的影响
体育动机体育动机对体育活动的影响既有方向性方面的,又有强度方面的;它既反映在心理(尤其是认知)上,也反映在生理和行为上。动机对体育活动的影响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划分:
(1)从体育动机性质维度看,它的一端是积极性动机,另一端是消极性动机。
(2)从体育动机强度对人们体育学习和体育行为的影响程度看,它的一端是影响非常强烈,另一端是影响非常微弱。一般来说,积极和适宜强度的动机对人们的体育学习、体育行为表现有最佳的影响,这时的动机状态可称为最佳的体育动机状态。
当人们处于最佳动机状态时,能将体育锻炼行为的责任内在化,主动参加身体锻炼活动的意向强烈地驱使着他们从事体育活动,并促使他们选择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体育锻炼任务,极大地动员自己和身心能量去实现体育锻炼的目标,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更加努力,坚持性更强。
消极性的体育动机对体育学习和体育行为表现有不良的影响。其中在非常消极与非常强烈动机维度上的某一点,其消极效应最大。不同性质和强度的体育动机的积极或消极效应受多种因素,如体育活动内容、负荷量、性别、个体、社会支持等的影响,其效应的高峰出现在何处必须经过大量研究才能确定。
培养与激发编辑本段回目录一、恰当运动外部奖励
二、激发体育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理论:成就动机最早是由麦克尔兰德和阿特金森(Meclelland&Atkinson)在1935年提出的,后来由阿特金森加以发展完善。他们的理论称为需要—成就理论,可以用下公式表示:
nAch=(Ms-Maf)(Ps×Is)+Mext
根据meclelland-atkinson的理论,成就需要(nAch)主要是由追求成功的动机(Ms)和逃避失败的动机(Maf)决定的。
三、提高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的自我效能感应
体育动机
自我效能(banar,1977年提出)是个体对自己能够完成某一行为的实际能力的推测。也可以说,是个体对自己行为能力的主观评价。在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过程中,能否主动、自信地学习、尝试和完成动作,敢于接受挑战、战胜困难,自我效能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自我效能感的功能
第一,决定个体活动的选择,以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
第二,影响个体在困难面前的态度。
第三,影响活动时的情绪。
习得性无助感是与自我想能干相反的心理表现。它是在个体多次经历了无法挽回的失败和挫折后,再次面对同一任务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它对个体未来行为的动机、认知和情绪会产生不良影响,甚至会导致退却行为。但习得性无助感和自我效能感都不是稳定的个性特征,它们具有随情况而变化的情绪特点,它们都是可以改变的。
2.影响体育活动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因素
A.直接经验:体育活动中成功或失败的亲身经历,是人们在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中所获得的直接经验,对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影响最大。
B.间接经验:通过观察其他认得体育活动行为,特别是观察或想象与自己能力相近的人成功地完成动作技能的行为所获得的间接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和改变也有很大的影响。
C.言语劝说:包括说服性的建议、劝告、解释以及自我规劝。
D.情绪和生理状态:直接来自情绪和生理状态的信息也影响着人们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不良的情绪和生理状态,如高度的生理唤醒、疲劳、紧张、焦虑和烦恼等,会使人们低估自己的体育能力,产生无法胜任的认知,从而是自我效能感下降。
四、体育活动的目标定向和目标设置
1.体育活动的目标定向:是指个体参与某一活动时所依据的成就目标取向。它不是具体要达到的行为数量标准,而是人的内心中追求的成就取向。
2.体育活动的目标设置:是指根据个人的体育能力和技能水平,确定在一定的时间期限内所要达到的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的具体目标,以及达到目标所采用的步骤、策略和时间安排。在恰当的目标定向前提下的目标设置是激励人们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一种策略。
Ⅲ 近年国民体育锻炼数据
近年来随着互复联网技术制的发展,电脑走进千家万户,无论是体育锻炼也好还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出游等等,都是受到直接影响的。很多对微信城市F务特别好奇。“微信城市F务”是政府政务民生F务在微信上的统一F务平台,市民可以在这里便捷地办理医疗、交通、交管、社保、公积金、出入境、公安户政、教育等业务。
Ⅳ 奥运会已经在我国成功举办完了,国民参与的热情空前高涨,从这些体现了什么
大型体育赛事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容小视,还有体育活动比赛后的影响会对当地的群众生活带来积极的影响,也是社会整体素质的提升!
Ⅳ 国民时期的体育活动和现代社会的有什么不同
随着使时光的流逝,我国一步一步的步入了现代社会。现代社会的高速度,高步伐的经济发展方式使众多现代人都感到难以适应,造成了身体上开始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所以现在的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这个问题。其实不只是在现代,在古代甚至国民时期的人们都是十分热爱运动来锻炼身体的。
而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注重身体健康。所以各种各样的体育用品体育活动也随之而生。就像每年都会举办的运动会,在国际上举办的冬奥会,奥林匹克运动会等等。都是旨在督促人们锻炼身体。并且在我国的各个省市之中也会举办市级省级的运动会。现代设社会的体育运动往往是规律的,并且有专业性的,也有业余的。不下像国民时期,只有人民群众自己在锻炼,国家并没有从规模上来组织人民进行体育活动。
Ⅵ 体育运动和国民身体素质
国民体质乃世界三流 75%国民身体亚健康
国民体质指的是一个国家的国民在心肺耐力、力量耐力、柔韧性和体成分(脂肪含量)等生理指标的一个均值。从2000年开始,国民体质监测每5年进行一次,2010年是第三次。尽管在竞技体育方面我们是金牌大国,北京奥运会以及广州亚运会,中国军团都是金牌和奖牌第一大户,但是我国的国民体质状况却不甚理想,国务院曾发表过的一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1.6亿人患高血压、1.6亿人患高血脂,有2亿人超重或肥胖,75%的国民处在亚健康状态。
在2007年公布的一项世界国民体质排名中,荷兰、丹麦和德国排在世界前三,韩国排在第24位,亚洲第一;日本排在第29位,亚洲第二;中国排在第32位,亚洲第三。
10年增长体重等于西方人30年 中国进入肥胖时代
2010年第三次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显示,较之2000年,我国青少年的国民体质再次下降,这从最能反映体质的肥胖和近视状况就可见一斑。较之2000年,我国青少年肥胖率增长近50%,城市男学生1/4为胖墩儿;青少年近视率从20%增长至31%。不仅仅是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超重与肥胖率同样在持续增长。中国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群众体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曾直言,“过去10年国人的体重几乎等同于西方人在过去30年增长的体重。”
2011年,根据世界肥胖病发病率排行榜统计,中国排在全球第10名。2011年6月上海交大发布的研究数据表明中国人肥胖增长的速度已经全球第二,仅次于墨西哥。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所长季成叶教授更是表示中国已经进入肥胖时代。
青少年运动能力输日韩 体育锻炼时间严重不足
在影响生活方式的指标当中,运动健身是影响国民体质最重要的因素,也就是说,我国的国民体质尤其是青少年体质数十年下降关键在于运动不足。
《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行为调查》初步调查结果显示,因城市化的发展,我国60%以上学生的居住环境不具备进行体育运动的条件;在休息和节假日的空闲时间,学生最喜欢做的三件事是:上网聊天和游戏、听音乐学唱歌和看电视,出去运动的不足30%;因家庭教养方式过于溺爱和娇惯,我国74%的家长从来不带孩子一起运动,近70%的学生放学回家后就不允许出去运动;当学生感到压力大的时候,他们选择的减压方式是上网、听音乐、看电视以及和同学聊天,选择打球跑步等体育运动的只有约32%。
相比之下,日本中小学生的运动量普遍多于中国学生,每天锻炼2小时的日本学生有21.3%,中国学生仅为6.3%;每天锻炼3小时的日本学生有21.3%,而中国学生仅为1.3%。日本青少年研究所曾经对中日美三国初、高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问卷调查显示,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初中生,中国为8%,日本为65.4%,美国为62.8%;高中生中国为10.5%,日本为34.5%,美国为53.3%。
中国青少年缺乏锻炼,日、韩的学生勤于锻炼。当这三国的孩子在一起运动时,将发生什么状况呢?一项调查报告描述了去年我国一所学校中外学生的体质差异。以一次登山活动为例,以日、韩学生为主的国际部全体学生都顺利到达山顶,中国学生中却有20多人因体力不支中途返回。
Ⅶ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危险刺激的体育活动中,解释这一现象背后的原
你好,骑士看过那些极限运动的视频都知道,大部分危险刺激的运动参加者以外国人居多。
有句玩笑话外国人懂得自己怎么控制人口,就是因为他们经常搞些危险运动,一方面寻求刺激,一方面突破自我,一方面想征服某物。
Ⅷ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群众性体育活动取得主要成就有哪些
①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主要表现在: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现在已跻身于世界经济大国的行列;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坚定力量.
②百姓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迁,我国人民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由温饱到总体上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③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人民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各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时代;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作为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载入了宪法和法律,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迈出重大步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有效实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不断扩大.
④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更好满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公民道德建设、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推进,文化事业生机盎然,人们精神世界日益丰富,全民族文明素质明显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显著增强.
⑤我国的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
Ⅸ 体育可以带动哪些国民经济相关产业的发展
加快发展体育产业,既与当前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总体工作思路相契合,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推动下,我国体育产业的春天正在到来。”
一、体育产业辐射带动效应强,将成民间资本竞技场
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是中国梦的有机组成部分。体育大国主要是以参与体育项目人数的高覆盖、奖牌数量和比重国际排名居前等为标志;体育强国则更加注重体育的全面发展及对全民健康素质的提升,体育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显著的地位和作用。目前,我国是世界上体育活动人口最多的国家,但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占比却排名居后;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体育用品制造国家,但体育用品自主品牌的国际竞争力偏弱。在专家看来,要实现体育强国之梦,亟待转变传统的体育发展理念,调整和拓展发展路径,除继续发展体育事业外,更有力且有效的途径就是加快发展体育产业。
近年来,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较快,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不断提高。体育产业增加值已达到3136亿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6%。据预测,2025年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达到5万亿元。
同时,体育产业的产业链条长,与科技、旅游、餐饮、广告、文化、卫生、教育、会展等第三产业能够形成强力互动,还能带动纺织服装、装备制造等加工制造业的发展,形成强大的辐射效应。李爽表示,作为绿色低碳产业、健康产业,发展体育产业符合我国产业结构优化方向。“这一领域的开放和发展,将为民间资本提供新的投资空间和发展机遇,也有利于增加就业岗位需求,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社会稳定。”
二、增加市场供给,融合其他行业,满足体育消费
体育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大众体育的发展,把个人、家庭、社区体育文化引向深入,推动全民健身由量变演化为质变。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城乡居民对体育健身、体育娱乐、体育竞赛、体育技术培训、体育康复等体育服务的需求显著增加,并且更趋个性化、专业化、潮流化。但是,目前我国体育服务供给不足、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仍很突出,规模、品种和质量难以满足需求,体制机制尚不完善。多层次、多元化的体育消费需求对更加灵活有效的市场供给机制提出更加迫切的需要,体育产业的加速发展和结构的优化升级势在必行。
从国际发展趋势看,体育产业正在日益趋向与文化、医疗等多种行业融合发展,跨行业的复合型产品和服务愈益丰富。例如,体育文化旅游业将历史、民族、地方人文等文化旅游与户外运动体育健身方式、特色养生方式等相结合,体育竞赛表演业将具有观赏性的竞技体育项目演绎为文化演出产品,健身娱乐业将体育、医疗的健身方法以娱乐品的形式使消费者受益。“目前,我国体育产业与文化、医疗等行业融合发展的市场开发与商业运作,还有相当的潜力有待挖掘。”
发展体育产业,对于深化体育行业体制改革更具有深远意义。我国体育行业传统体制色彩相对浓厚,对体育产业发展的掣肘日益凸显,改革呼声强烈。通过加快发展体育产业,能够推动体育产业发展方式转变,打破体育行业领域的行政垄断,消除相关体制机制障碍。”
今年9月,国务院提出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审批。这一举措被视为深化体育行业体制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的重要信号。通过改革可以增强发展活力,“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审批,放宽赛事转播权限制,最大限度为企业松绑;盘活、用好现有体育设施,在更好服务群众的同时提高自我运营能力,积极支持社会力量兴办面向大众的体育健身场所设施;优化市场环境,支持体育企业成长壮大等,将激活体育市场、做大体育产业,释放和满足老百姓对于体育文化、休闲、健身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