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体育活动 > 关于户外运动的论文

关于户外运动的论文

发布时间:2021-02-26 02:27:47

① 谁能给一篇关于户外运动的文章

服装服饰:

一、服装篇
1、冲锋衣裤(户外活动必备,防风、防水、透气、耐磨......)
2、抓绒衣(含WINDSTOPPER,主要是防风、保暖)
3、排汗内衣(户外运动后保持身体干燥)
4、快干衣裤(夏天出行的必备,裤管、袖管最好是可以脱卸的)
5、羽绒衣裤(冬天出行或者去高原地带的保暖必备)
6、其他个人衣物(一次性内裤、汗衫T恤......)

二、鞋袜篇
1、徒步登山鞋(适应性强、耐磨、防水、最好是中高帮的,可保护叫脚踝)
2、轻便运动休闲鞋(适合一般的郊游活动,或开车时穿)
3、运动凉鞋(可当拖鞋穿,夏天徒步也可直接穿)
4、排汗袜子(最好是COOLMAX料的,配合GORE-TEX鞋穿,可排脚汗,冬天可防冻伤)
5、普通运动袜(棉的、穿着舒服就行)
6、雪套(在雪地或者泥泞路段很管用)

三、帽子、手套、眼镜
1、遮阳帽(圆边的、棒球帽式的、随便喜好,能挡太阳就行)
2、抓绒帽(主要是保暖)
3、薄手套(主要为了活动方便,比如可以拍照等用处)
4、厚手套(主要是保暖的功效)
5、眼镜(运动型的更好一点,主要功能是遮阳,也可以用来摆酷)

个人装备用品:

一、背包篇
1、大背包(短途露营或者长途旅行的必备,以背着舒适且能承重为佳,45-80L不等)
2、小背包(短途旅行或长途备用,有一定的背负,15-30L不等)
3、腰包或挎包(长途出行时放随身小东西用,最好是可放水壶的那种)
4、摄影包(根据个人需要,斜挎的比较方便取用镜头)

二、野营篇
1、睡袋(长途宜带体积小的羽绒睡袋,节省空间,还有就是根据季节的需要带)
2、睡袋内胆(长途旅行不露营的话,只要带个防脏的抓绒或者棉的睡袋内胆就可以了)
3、帐篷(普通露营的话,一般的防水抗风帐篷就可以了,长途远行的话建议带体积小的轻便的帐篷)
4、帐篷地席(保护你的帐篷底面,免受磨损)
5、防潮垫(普通的可以让你随时随地可以坐下躺下,冲气垫让你更舒服,)
6、铝膜地席(携带轻巧方便,必要是时可以作为摄影的反光板)

三、照明篇
1、头灯(可以让你双手腾出来,很方便)
2、手电(作为备用的照明,还是比较可靠的)
3、营灯(在营地用或者在帐篷内用,效果很好)
4、荧光棒(有一定的作用,就是不要乱扔,不环保)
5、防风打火机(用处不小,应急时做照明不错)
6、防水火柴(也是应急之用)

四、炊具篇
1、炉头(让你在野外可以吃到热的东西,小资用品之一)
2、气罐(配合炉头使用,注意携带安全)
3、套锅(有灶台了,没锅可不行,烧饭、烧汤、煮面、煎蛋都靠他了)
4、小钢杯(环保用品,喝什么都可以,早上还可作为洗漱杯)
5、烧烤炉(自驾车活动可以携带的腐化用品)

五、水具篇
1、户外水壶(可以有效的防腐,颜色比较酷)
2、军用水壶(带一个饭盒,这点比较实用)
3、水袋(野外穿越时或自行车旅行时比较管用)
4、保温水壶(冬天出去,喝一口热水是一种享受)
5、净水器(比较专业,对生活质量有要求的人士用)
6、净水药片(携带方便,净水效果一般,但可满足要求)

六、通讯篇
1、手机(最常用的联系方式、信号最关键、在野外经常没用)
2、对讲机(团队活动中很管用的装备,前后呼应,在一定范围内逛街也很实用)
3、GPS(全球定位系统,专业的玩具,可以帮忙定位、定线路、防迷路)
4、求生哨(携带方便,也可作为团队联系方法之一)

② 有没有关于户外运动的论文 3000字左右 我我急须 或者是户外运动俱乐部广告策划的论文 请别说没用的 谢谢

整个上午的时间去听了中国地质大学户外运动第一届学生的论文答辩会,以下对此作出个人的总结:

一、题目:体验式培训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研究

老师提问:1.研究主题的基础是什么?

2.有些案件的意义?

3.调查问卷的样本的性质?

二、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登山户外救援体系的建立

老师提问:1.文章有些内容的相互矛盾

2.这些是你自己研究的结果吗?

3.例子表达的意思?

4.演讲时候的表示的清晰

5.结合主题,文章的重点偏离

6.概念性问题必须严谨

7.论文题目的严谨程度

三、武汉地区拓展培训机构发展现状调查

主要内容概述:

1. 1.1 选题背景

1.2选题目的和意义

1.3国内研究综述

2.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3. 1. 武汉地区拓展培训的发展

2. 实体(有形的和无形的)

3. 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培训效果评估和后期的跟踪调查

老师提问:1.武汉有多少家俱乐部?

2.户外运动培训和体验培训有区别吗?

3.户外运动培训概念的界定

4.武汉咯培训机构的只要目的是什么

5.文章的图文并茂

6.论文的写法是先设定框架,再填充内容,而不是想到哪里写到那里

7.调查问卷是如何把这个问题(针对文章里的一个大问题)调查出来的

8.文章涉及到数据一定要严谨

9.根据你的内容文章题目可否改成“武汉地区拓展培训机构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四、关于我国山地户外运动安全事故的预防

主要内容概述:1.研究意义

2.相关定义的界定

3.研究对象

4.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果

老师提问:1.格式、错别字

2.研究对象的准确性

3.借助质料的权威和严谨

4.结论结束的太快,草草了事

5.户外运动是否受场地的限制

6.文章说的水上户外运动和山地户外运动,说说他们的区别(出现矛盾)

7.标题太大、内容太少和太小

8.相关质料的来源

9.词语的运用的:大部分、大约、左右、大概、好像 尽力不要出现

10.数字前后的统一

五、浅析中国高校户外社团发展现状和对策

六、浅析拓展培训队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七、我国户外运动俱乐部的安全管理浅析

八、湖北省高校攀岩运动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九、激励在户外拓展培训中的运用初探

十、对目前武汉户外运动市场的分析与建议

十一、湖北省普通高校定向运动的现状和对策发展研究

十二、学校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十三、山地户外运动比赛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重庆武隆

十四、影响攀岩运动在我国高校开展的因素

十五、定向运动在我国地市中小学开展的可行性研究

十六、户外运动俱乐部发展前景初探

十七、高校户外(休闲)运动专业人才培训模式探讨

十八、登山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

由于分成3个教室,只能挑选的进行听,所以内容有限,明年就是我们开始做论文,开始答辩了,仅供参考
.....!!!!

③ 户外运动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网: 分类很细 栏目很多
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
开题报告:
实习论文:
写作指导:

④ 户外运动论文

关于我国高校户外运动发展现状的分析

摘要:国外对于户外运动的研究是在20 世纪60 年代末70 年代初开始,它的出现是人类对体育提出了新的需要,当今社会人们的工作方式
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质的飞跃,人们新的需求不断增长,渴望回归自然的思想愈来愈强烈,进行旅游、探险等户外活动的人越来越多。2003 年我国教
育部把户外运动明确纳入普通高等体育教育的范畴,并从2007 年起将户外运动课程在全国范围内的普通高校进行全面推广。针对我国高校的户外
运动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总结,旨在推广和普及户外运动在我国健康发展。

关键词:户外运动;发展;运动普及

虽然户外运动自20 世纪80 年代从欧美国
家传入中国,但在2000 年以前有关户外运动文
献并不多见,直至2002 年以后才相继有少量户
外运动文献出现,而把户外运动纳入高校体育
教育课程进行系统研究的文献就更加少之又
少。户外运动被纳入高校体育课程进行研究最
初源于中国登山协会户外运动管理中心的张志
坚和中国地质大学的董范。1989 年时任中国地
质大学地质教师的张志坚和董范就提倡在地质
专业学生中间开展野外生存、攀岩、登山等户外
体验课程,以提高地质学生野外作业时的生存
能力从而满足地质专业学生进行自然科学考察
的需要。这也是我国户外运动得以发展的源头。
1 我国户外运动发展的前景研究
近年来户外运动在我国不断升温,据业内
人士估计我国目前参加户外运动的人数已经达
到5000 多万,产业规模也超过了100 亿元,并
且每年以翻倍的速度不断地增长,由于户外运
动所特有的挑战性、刺激性和参与性等特点,正
好适应了当今人们的需求,因此颇受人们的喜
爱。不仅如此,作为推动我国户外运动的重要力
量,近几年户外运动也受到我国高校大学生们
的格外青睐,许多高校成立了自己的户外运动
协会,同时全国每年举办各种大学生户外运动
比赛,参与人数成倍增加。
2 我国学校户外运动教育的情况分析
户外运动课程是指充分利用自然地理资
源,以传授户外运动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技能
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独立安全地参与
户外运动和竞赛的能力、增进学生身体健康、拓
展学生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
学生综合素质为主要教学目的的一门课程。
2007 年四川省教育厅,对某高校进行了问卷调
查,通过其数据总结如下:
2.1 学生对户外运动的理解
从数据结果中可看出,学生对户外运动的
理解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锻炼身体:体育的最大功效在于它是
一种强身健体的最有效手段。体育运动还能调
节人的心理,给人注入一种奋发向上的活力,使
人朝气蓬勃精神得到极大的陶冶,这是其它任
何活动所无法比拟的。
第二,兴趣爱好。调查发现大学生参加户外
运动的动机正朝娱乐、消遣的方向转移。对体育
运动的兴趣爱好则是较多学生参加户外运动的
重要动因。它使这部分学生对参加户外运动表
现出极大的热情和积极主动的态度。
第三,愉悦心情:体育的作用之一是调节人
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心态。当今大学生学习压力
大,面临择业、就业等问题。心理压力较大,通过
户外运动能够在自然中得到较好的放松。
第四,社会交往。在强调团队协作的当今社
会中,不仅锻炼集体主义思想,而且在与队员或
活动中的其他个体交往的过程中发展友谊,锻
炼社会交往能力。
当前很多院校只注重对大学生知识与技能
的培养,但是大学生作为一个即将步入社会,有
着丰富的精神世界,有着独自的个性,而学生对
户外景色的欣赏过程,也是对美的追求和享受
的过程,学生自觉地接受着美的熏陶和个性的
陶冶。学生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都
能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培养,学生的身心得到了
全面的、和谐的和健康的发展。
2.2 学生参与户外运动的意愿情况分析
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学生对参与户外运动的
爱好意愿情况,对大学生进行户外运动的意愿
进行了问卷调查,有23%的大学生选择了非常
愿意,39%的大学生选择了愿意,28%的大学生
选择了一般,不愿意的仅占10%(数据来源:四
川大学体育学院学报,2
008),具体情况如图1
所示:
图1 学生参与户外运动意愿情况
(不包括郊游)
2.3 我国高校学生参加户外运动项目归纳
2005 年国家体育总局对我国高校学生,参
加的户外运动项目做了归纳,具体分为五大类,
包括:
第一,山地项目:包括丛林系列、峡谷系列、
岩壁系列以及其他。
第二,海岛项目:包括荒岛生存、滩涂运动、
峭壁运动、环岛运动和潜水。
第三,荒漠项目:包括沙漠系列、荒原系列
和湿地系列。
第四,高原项目:包括登山系列和探险系列
(冰川探险、雪地探险)。
第五,人工建筑项目:包括攀楼、攀塔和公
路穿越。
按参与的人气排列依次是:郊游、登山、野
营、徒步穿越、定向越野、攀岩、越野骑行、溯溪、
漂流、岩降、滑雪滑冰和溶洞探险。郊游与登山
是我国的传统户外项目,充分体现了愉悦身心
的意义;野营与徒步穿越是进年逐渐流行的户
外项目,它反应了当代大学生渴望有机会进行
互相交流和沟通,渴望回归大自然,远离城市的
喧嚣。定向越野是目前我国教育部大力推广的
户外项目具有强健体魄、拓展心质、熔炼团队精
神等价值,目前在高校学生中特别流行,第六位
的是攀岩,攀岩运动是从登山运动中派生出来
的运动项目,被称为悬崖上的芭蕾,它集健身
乐和竞技为一体受到广泛的欢迎,在我国举办
的几届全国大学生攀岩大赛对攀岩运动的开展
起到了推动作用。攀岩后依次为越野骑行、溯
溪、漂流、岩降、滑雪滑冰和溶洞探险。由于场地
器材及相关教练缺乏等原因,排序后半部分的
对装备、技术高要求的运动项目被大学生选择
的比例较小。总的看来大学生对户外运动的选
择多是技术要求较低、器材限制较小、难度级别
较低的项目,这与我国户外运动专业师资不足、
课程开设较少、装备缺乏呈正相关。
3 户外运动的人才培养需求
据调查我国目前户外从业人员拥有此类证
书的人并不多仅占12%,而且通过短期的培训
并不能使一些户外从业人员达到较高的专业水
准,同时我国户外运动行业管理方面存在着诸
多漏洞,许多不具资质的户外从业人员与非正
规的俱乐部在目前我国户外运动市场占有较大
的比例,此类从业人员专业水平相对较低,从而
导致我国户外运动现存问题的出现。由于户外
运动发展较快,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如高
山向导、户外领队、拓展培训师、攀岩保护员等
缺口很大,同时,作为新兴的攀岩、户外、拓展运
动等,场地标准和人员资格认证工作呈滞后状
态,以及我国户外运动现存问题的出现,势必影
响我国户外运动的发展,因此培养出专业户外
技能人才与户外管理人才是迫在眉睫的。
参考文献
[1]李凌.试论教育理论指导下的高校户外运动
一中日高校课程比较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
报,2006,7.
[2]操学诚,吴祖德.户外运动与青少年的全面发
展[J].中国青年研究,2006,6.
[3]汪治国.成都市高校大学生开展户外休闲运
动的调查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2008,3.
[4]仝仕胜.对高校户外运动的探索[J].体育世界
(学术版),2006,3.

⑤ 一篇关于运动的论文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户外运动是青少年以亲身实践为主要形式,藉定向越野、远足郊游、野外生存能力训练、体能拓展训练及自然知识的学习与考察为主要内容,在自然环境下开展的青少年综合素质教育活动。在国外,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经过长时间的实践与探索,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相当完备的户外运动教育体系。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稳步向前推进,素质教育正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因此,构建青少年户外运动课程体系,对于促进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心理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以及完善和丰富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构建青少年户外运动课程的理论基础 1.现代课程观。新课程提出了“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的基本理念,把学生看成是独特的、发展的和完整的人,这意味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将要走出目标单一、过程僵化和方式机械陈旧的教育模式,让每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培养适应时代变化、富有竞争意识的一代新人。课程建设应该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于是新课程不再把课程局限于“知识”、“学科”、“教学科目”等狭窄的范畴来理解,而是把课程理解为一种以人类生活经验为内容,通过学生在生活世界中对这些内容的批判和反思性的实践,沟通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教育中介。这种课程思想主要体现在学生是课程的主体,“生活世界”是课程内容的范围,课程是学生通过反思性、创造性实践而建构人生意义的活动,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以理解、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为根本。 2.体验教育理论。体验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经验形成教育,具有新的教育理念元素,一方面,它强调个体的亲身经历与自我认识;另一方面,在价值观上,又重视人与人的理解与合作,重视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教育理念落实在教育行为上,就是要强调受教育者的情感体验与道德体验。户外运动具有外显性和互动性的基本特征,它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各项活动中,并通过一系列学习与交流,从中分享和感受生活,达到体验教育的态度与行为、情感与道德的内化过程。户外运动学习体验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认识主体在观念上把自己当作客体,使自己暂时根据客体环境、立场、观点去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从这种体验中去获得关于客体的信息;另一种是认识主体在实践中把自己暂时变为现实客体,不仅站在他所研究的对象的立场和观点去观察和思考问题,而且直接作为客体中的一分子去生活。 3.教育生态理论。教育的生态环境是以教育为中心,对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起制约与调控作用的多元环境体系。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人们通过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改造周围的环境,以适应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增强自身的生存能力。户外运动课堂环境是一个生态系统,人与自然、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构成了一种复杂的种群关系,充满了信息与能量的交流。然而更为重要的是,要达到课堂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构建和谐的户外课堂生态,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和生动活泼地发展,开展丰富多彩的对话与交往,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从而获取真正平等意义上的课堂。 二、青少年户外运动课程目标设计 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活动的最为重要的准则,是指导课程实施的依据和进行教学评价的准绳。基于户外运动的自然性、实践性、互动性和综合性特点,认为青少年户外运动课程的总体目标应该是:挖掘青少年学生的内在潜能,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他人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健康的心理行为,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生存技能水平,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协作能力,促进学生全面素质提高和健康人格和谐发展。具体目标还应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1.通过户外体验式学习活动,转变学校教育教学观念,克服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功利主义和泡沫化等问题,完善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课程,延伸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使学生的学习真正联系生活、联系实际,回归生活世界。 2.通过户外实践和亲身体验,寻求思想道德教育、身心健康教育和生存技能教育的有效途径,积极营造有利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心理健康、强健体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氛围,充分挖掘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身体锻炼的课程资源,全面了解和掌握户外运动的知识与技能。 3.通过大自然户外舞台,在生动、活泼、愉快的开放式学习活动中,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丰富学生的人生阅历,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责任心和合作意识,使学生能从思想到行动上做到“提高认识、实践反思、行为跟进、感悟人生”,建立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培养和塑造学生健康人格。 三、青少年户外运动课程内容设置 新课程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课程设计力求面向学生的真实生活情境,并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相联系,强调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和开放性。青少年户外运动课程设置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点,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和认知水平的不同情况,突出“回归自然生活世界”的基本特征,围绕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社会的关系、学生与他人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依托现代课程理论与方法,合理地把远足郊游、野外生存、拓展训练等体育活动,以及“民俗文化”、“民间游戏”、“生产劳作”、“调查访谈”等内容和形式融合、提炼、加工、升华为项目内容,构建多维度、多层次和开放的课程内容体系。 1.课程内容的分类。从户外运动的特性上,课程内容可按身体练习、技术训练、技能训练、心理训练和综合训练等方面划分;从户外运动的形态上,可按熔炼团队、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开启智慧、净化心灵、完善人格等方面划分;从户外运动的形式上,可按沟通、信任、交流、自主、合作、探究、生存、观赏、游戏等方面划分。 2.内容选择的原则。趣味性和独特性: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动机和热忱。结合本地实际,最大限度挖掘当地人力、物力、自然环境资源,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风格。 安全性和可靠性:所选内容的安全系数高,实施过程中有措施、有保障,能消除一切安全隐患,确保学生生命安全。 可行性和实效性:所选内容简单易行,难易程度适宜,学生通过努力完全能够达成目标,具有一定的推广使用价值。 思想性和教育性:围绕活动项目的主题和目标任务,选择的内容要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教育意义,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四、青少年户外运动课程评价手段 新课程强调评价的发展性功能,体现“以人为本”的主体性评价的价值取向,坚持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信息多样化,把质性评定和量化评价结合起来。户外运动课程评价可以由学校、社会、指导教师和学生家长,以及学生个体和相互之间,通过观察、记录和描述学生在户外运动过程中的表现,并以此作为评价的基础对课程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在具体操作中,“档案袋评定”是有效的评价方法,因此,在进行户外运动课程价值判断中,鼓励每个学生建立自己的档案,使学生深入地了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并能与其他人分享自我探索的成功经验以及进步的喜悦。学生参与户外运动的评价包括评价的整体观、多元化和过程性三个方面的内容。 1.评价的整体观。一方面是将学生在户外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和活动产品,如研究报告、主题演讲、活动录像和学习体会等,作为评价他们学习活动情况的依据;另一方面,注重把学习评价视作师生共同交流的平台,获取大量评价信息的渠道,作为完善和修改课程的有效资源。 2.评价的多元化。评价的内容多元和形式多样,允许学生对户外运动课程学习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展示学生自己在户外运动中所学的东西,同时尽量使用人们能理解的、直观的方法手段来评判学生的表现。 3.评价的过程性。户外运动的基本特征是外显性和动态性,学习评价要突出它的过程性,揭示学生在户外运动过程中的表现以及他们是如何战胜困难和解决问题的,而不仅仅是针对他们曾经努力过或者开心后得出的结论,要充分肯定其活动过程的价值所在。

⑥ 大学体育课之户外运动对我的影响,2000字以上,急需啊!!

户外运动对我的影响
(回复后可见)

⑦ 能不能提供一篇有关户外运动的文献综述给我

经常参加户外自驾游,教你如何装背包!很有学问的。。。 装填背包并非将所有物品全扔入背包,而是要背的舒服,走的愉快。 一般重的物品置於顶部,让背包的重心高些,如此背负者於行进过程的腰才能挺直,然中级山的重心须置低些,让身体能弯曲躜行於林木间,或是行进於裸岩崩壁的攀爬地形,攀登(攀岩背包)期间的背包装填重心接近骨盆位置,即身体旋转的中心点,此防止背包重量移到肩膀,健行过程,背包装填重心可高些贴紧背部。 重量较重的器材置於上端且靠背部,器材如:炉具、炊具、重的食物、雨具、与水瓶、重心点太低或远离背会使身躯弯身行走、帐篷须使用伞带绑於背包顶端、燃料油与水须分开置放避免污染食物与衣物,次重物品置於背包中心和下方侧带,如备用衣物(必须用塑胶袋密封且用不同的颜色标识带子如此易辨认)、个人器具、头灯、地图、指北针、相机,轻的物品绑於下方,如睡袋(必须用防水袋密封),营柱可置於侧袋,睡垫或置於背包後方背包须准备长带绑一些物品,如三脚架、营柱或置於侧袋。 适合男、女的背包并不一致,因为男生的躯干上半身较长而女生的上半身躯干较短但腿较长,谨慎选择自己合适的背包,装填时男生的重物置高些,因为男生的重心位置接近胸腔,女生则低些重心位置接近腹部,重的物品尽量贴紧背部,让重量高於腰。 攀登(攀岩背包)期间的背包装填重心接近骨盆位置,即身体旋转的中心点,此防止背包重量移到肩膀,健行过程,背包装填重心可高些贴紧背部。 燃料油与食物须分开摆置,注意炉具或锅组的装填不要令背部不舒服,锅组於雨天置入帐篷内要擦拭乾净。 阳光偏不偏心 回答采纳率:50.0% 2009-12-30 12:44 旅行中吃水果的特别注意项 水果营养丰富,美味可口,有的能生津止渴,清暑解烦,有的能健胃消食,还有的有治病的作用。但是,吃水果也要注意吃得卫生,吃得科学。 要清洗干净 吃水果前,最好将水果消毒好,在0.1%的高锰酸钾或0.2%的漂白粉溶液中浸泡5-10分钟,再用清水冲净即可。或在开水中烫半分钟左右用以杀茵。有的水果可先在冷水中冲洗一下再剥去皮吃,不仅能将皮上附着的细菌去掉,而且还能避免将果皮上残存的农药吃下去。 要“四不吃” 1)不吃不成熟的水果,因这样的水果含鞣质多,味涩可口性差。 2)不要摘不认识的野果吃,因为有些野果对人体有害。 3)不要吃腐败变质的水果,因为这样的水果中有大量细菌繁殖,食后容易引起疾病。 4)不要随便剥食果仁,因有些果仁中含有毒物质(如苦杏核仁,枇杷核仁等),食后会引起中毒。 注意水果的性质和治疗作用 有些酸味水果有助消化作用,如山楂、木瓜、枇杷及酸味的苹果、梨、葡萄等,宜饭后吃。还有的水果,如生吃白果会引起中毒,必须熟吃,菠萝会使有的人产生过敏反应,吃柿子不当会发生胃结石等,须引以注意。 不同水果有着不同性质,一般分为湿性、凉性和中性。若能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选食,就更有益于健康。例如身体平素虚弱、怕冷、手脚凉、大便稀薄等,所谓“虚寒之体”,应选食温性或中性水果;相反,若口干舌燥、心烦、大便干等,所谓“上火”、“升虚火”者,应选食凉性水果。 常见水果的性质 温性水果:山楂、樱桃、石榴、荔枝、青果、木瓜、白果等。 凉性水果:西瓜、甜瓜、梨、柑、桔、香蕉、桑椹、柿子、荸荠等。 中性水果:葡萄、苹果、桃、杏、菠萝、龙眼、甘蔗、乌梅等。 夏天户外活动中的六项注意 夏季进行户外穿越,登山,骑行等运动时,阳光相当强烈,务必请注意以下几项: 1.防晒:一般来说,队伍在早晨出发,到达出发地点已经是将近中午,队伍前进时间不长,已经是正午时分这个时候的气温最高,骄阳似火,阳光中的紫外线特别强烈,皮肤长时间暴露在烈日下,会造成1~2度的灼伤,并会发生中暑现象紫外线还可以透过皮肤骨骼,辐射到脑膜视网膜,使大脑和眼球受损伤! 应对措施 高温天气下应尽量避免走海岸线和山脊上的防火带参加一般的活动一定要带上太阳帽墨镜防晒霜毛巾,穿长袖上衣,并带上十滴水人丹藿香正气丸清凉油等防暑药品 2.饮水 夏季户外运动出汗多,必须及时补充水分,但如果饮水方式不对,会引发不良的后果很多饮料广告中的模特,在动中或休息时,往往拿起一瓶饮料一饮而尽,看起来很解渴,实际上从运动生理学的角度上来说,是非常有害的运动中和运动后大量饮水,会给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特别是给心脏增加负担,造成更加疲劳大量饮水的结果只会是出汗更多,导致盐分进一步流失,引发痉挛抽筋 应对措施: 少量多次,每次喝水只喝几口一般来说,夏季一天的活动(5-8个小时),至少需要2-3升以上的饮用水,高温情况下甚至需要6升水建议携带量:600毫升的瓶装水4P以上,550毫升的运动饮料1P以上,榨菜50克也可以自己调配运动饮料,配方:绿茶或红茶若干(袋装的2小包)果珍等水果味粉状冲饮料若干葡萄糖若干食用盐少许(可选项,医用的生理盐最佳) 3.热病(热衰竭中暑) 夏季参加户外运动,由于气温高,运动量大,身体内的热量积累的比散发的多,如果不注意防范,就很容易发生热病,热病轻微的为热衰竭,严重的就是热中风(也就是中暑) 在高温天气下运动,人的身体为了降低体温,皮肤的血管会膨胀,而且会因大量排汗而导致失水现象的发生,循环到脑部以及其他重要部位的血液会降低到不正常的程度结果会发生以下症状:脉搏加快皮肤湿冷眩晕虚弱恶心,这就是热衰竭如果不及时处理降温,体内的温度进一步积累而使身体的关键器官温度上升到危险的地步,就会出现紧急症状:脉搏极快虚弱头疼心理状态改变(意识模糊或是无法配合,慢慢陷入昏迷)皮肤热烫而泛潮红,这说明已经发生中暑,如果不及时处理,会有生命危险 由于活动中为了防晒和防止身体被茅草荆棘拉伤,行军中需要戴帽子穿长衣长裤,但这样就带了散热的问题为帮助体温散发,在阳光下行走时,可以用水把帽子浸湿;在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行走时,把帽子去掉;休息的时候,尽量把背包放下来,把上衣领口纽扣解开一些;休息的地点最好是太阳晒不到和通风的地方 行军途中要注意节奏,一次行走不宜超过一个小时,高温情况下30分钟左右休息一次,根据具体情况休息5至15分钟,以免脉搏过快体温过高和大量出汗引发中暑另外,一路上必须要注意补充水盐份和电解质,带齐防暑药品 应对措施: 如果肌肉发生抽筋,马上找地方休息,在抽筋的部位按摩,慢慢地将抽筋部位的肌肉舒缓伸展开来,最重要的是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当出现热衰竭以后,必须马上休息,最好是找一个阴凉的地方,把患者的双脚抬高,头部稍微放低,立即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及流质的东西,服下十滴水人丹藿香正气丸等防暑药品 当出现热中风(中暑)现象,必须马上处理患者可能会因为意识模糊而无法合作,必须把患者扶到阴凉的地方,采用蒸汽冷却法,把水均匀地洒到患者的身上头上,并不断吹风,(最好有冰块,用毛巾包起来放在头上身上降温)等到身体温度恢复到正常体温,就不必再降温了不过要继续观察患者的温度和身体状况,因为体温有可能会再度升高而需要再次实施降温如果患者的呕吐反射能力和吞咽能力没有问题,可以给患者喝冰凉的流质物体,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及流质的东西,服下十滴水人丹藿香正气丸等防暑药品 一般来说,大部分的热衰竭患者,经过处理恢复正常以后,基本上可以继续完成后续的活动严重的中暑患者,除非恢复的很好,建议找人陪伴让患者退出活动 4.热伤风 夏季在高温下运动,人体内部产热快,皮肤的毛细血管大量扩张,以利于身体散热如果遭遇到过冷刺激,会使体表已经开放的毛孔突然关闭,造成身体内脏器官功能紊乱,大脑体温调节失常,导致生病,通常会发生热伤风,也就是夏季感冒,甚至会导致更严重的疾病 应对措施: 夏季行军途中,大汗淋漓的情况下,如果有山泉水溪流池塘等,或者是途经海边,千万不能贪图一时凉快而立即跳下去洗凉水澡即使活动结束,到达目的地以后,也要等身体温度降下来以后再洗凉水澡活动结束以后,如果大家返程的车辆是空调车或者在空调房里,务必不能打开空调直接对着身体吹,最好是打开车窗户用自然风降温,等身体温度降下来以后再开空调 5.冷饮 夏季参加户外活动,如果有冰镇饮料吃,是一件很享受的事,但活动中或者是活动结束以后,不能马上大量吃冷饮冷饮不仅降低了胃的温度,而且也冲淡了胃液,使胃的生理机能受损,轻则引起消化不良腹泻等,重则导致急性胃炎 应对措施: 少量摄入冷饮对降温有利,但不能过量,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大家出发前带的冰冻饮料等,要少量多次地饮用活动结束以后,要等身体温度大幅度降下来以后,才喝冰冻的饮料或啤酒等 6.衣服: 夏季户外运动大量出汗,衣服很快就湿透了,很多人到达目的地以后,往往任凭衣服湿着,企图靠自己的体温把衣服烤干这样做是极其有害的,长此以往,会引发风湿或关节炎等疾病 应对措施: 参加活动前,在背包里带上一套备换的贴身干衣服(特别是上衣)和一件外套,到了目的地以后,即刻把湿衣服换下来活动途中休息的时候,在风很大的情况下,如果休息的时间较长,要及时穿上外套,否则风会把身体的热量大量带走,人的身体冷热交替,很容易引发疾病 为方便汗水挥发和散热,去户外活动的外衣最好买化纤成分的快干服装,最佳的是快干并防紫外线的衣服,裤腿最好可以拆卸下来(转) ♂大风起兮々 2009-12-30 14:40

⑧ 户外运动的相关论文

有也打包不了给你啊~~~

建议你到CNKI去下载吧,那里有很多,

这个网站你应该知道吧,大学论文的资料都在那里找的

阅读全文

与关于户外运动的论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西安最大的体育馆 浏览:601
省体质检测 浏览:4
长春马拉松全长多少 浏览:825
茂名体育馆周围旅馆 浏览:927
庐江沙溪中学体育老师 浏览:595
拳击裁判知乎 浏览:965
适合小学二年级的体育活动 浏览:137
s7比赛炼金 浏览:224
2016齐鲁弈友比赛通知 浏览:817
lpl有些什么比赛 浏览:943
武汉体育学院公共事业管理怎么样 浏览:632
梅州体育学院杜院长 浏览:906
宿城文化体育中心 浏览:435
小班体育活动捉小鱼 浏览:876
2020年高中篮球特长生招生 浏览:221
北京户外运动圣地 浏览:330
跑马拉松能长寿吗 浏览:846
学习钢琴不能练哪些体育项目 浏览:785
大班体育活动龟兔赛跑 浏览:770
我的体育老师田野的结局 浏览: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