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野外如何急救和自救
1. 野外险情的预防和处置
(1)如何避免雷击
野外活动中存在遭受雷击的危险性。但是通过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可以显著地降低这种危险性:①预知打雷和雷击。先看到乱积云变大,不久即变成雷云,赶紧到安全地方躲一躲。收音机中有刺耳的杂音、忽下大粒雨滴也是打雷的预兆。②跑 向低地。③远离高树或密叶树林。④远离铁塔,去除身上的金属物,装入塑料袋中。⑤如在水域活动,要赶紧上岸。⑥不要聚集在一起,应分散开。⑦小屋内、汽车内、岩背阴处或凹处也是很好的躲避之处,但注意不要靠墙。
(2)应对落石、雪崩
由高处掉落的一块小石头有时也会严重伤人,甚至致人死亡。因此在山间行走时,一定要注意是否有落石标志,要仔细观察,分辨浮石,一般讲在多石头的地方,浮石的颜色比周围石头新;通过易发生落石区域时,应戴好安全帽或用厚衣服蒙住头,快速通过;尽量提早发现落石,及时避让,避免意外伤害;行走中不小心踏落石头时,要立刻喊出声,通知下面的同伴。
雪崩的威胁非常大。因此,进行野外生存生活训练时,首先要向当地住户打听哪些地方有潜在危险,以避开经常发生雪崩的地区。由地貌特征也能判断雪崩常发地区,如山坡上有雪崩大槽,山坡上方有悬浮的冰川,山脊上有雪檐等。雪崩前,有雪块、冰片落下,这时要确认冰落的方向,然后再决定逃离方向。一旦来不及逃脱而卷入雪崩,手脚要快速地像游泳一样运动,尽量使头部浮在雪上,同时抛出身上携带的一些物品作为标识物,以便别人知道你被雪埋的具体位置,及时营救。
(3)迷路时
在山野,尤其是在深山密林中行走时,稍不留神就会发生迷路,这时要保持沉着冷静,然后采取适当的措施。①回到认识的地方。平时在行进的休息间歇要多注意周围的风景和标志,一旦迷失方向,最好回到自己认识的地方,用罗盘和地图确定所处的位置及目的地方位,重新开始行走。折返时不要直走下坡路,因为下坡路视野小,方向不易确认,这是很危险的。②做好山路标志。在山野行进时要注意曾经走过的人留下的用塑料带、树枝或石头作的记号。走在前面开路的人,遇到特殊状况时,要做标志通知后面的人。③如果迷路时天色已晚或从山崖落下受伤,动弹不得,无法按照预定时间到达目的地,这时应做深呼吸,保持镇静,不要冒然离开,在原地露宿,减少体力消耗,同时想办
法发出求救信号静待救援。
(4)溺水时
在江河湖海中遇到复杂水情而无法驾驭时,千万不要慌张着急,想办法让自己浮在水面上,保持浮姿,任水冲流,并注意水波流向,再一点一点由水平方向往岸边移动。在拯救溺水者时,首先考虑用竹竿、树枝、绳索拖拉,或者用大木头、塑料桶等能很好地浮于水面的物体作为浮具实施间接救护,实在无法解决问题了才入水施行直接救护。如果被救上岸的溺水者神志不清,就要采取急救措施,施行心肺复苏术(CPR)。
2. 野外伤病的急救
在野外生存生活实践中,常会遇到一些意外受伤和突发疾病,掌握一些常用的伤病急救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1)感到身体不适时
身体不舒服,感到头昏脑胀时,应放松心情,躺卧下来,解开束缚身体的衣物或包袱。告诉同行者自己的症状是发冷还是发热、何处发痛?然后再考虑处理办法。如果脸色发红,呼吸急促,不出汗,这很可能是中暑,应将不适者抬到树荫下休息,并将头部垫高,身体平卧,保持安静,注意降温,同时可服用人丹、十滴水、淡盐开水等。有呕吐症状时,要取俯卧姿势,右手放在下巴下作枕头,放松身体,呕吐后应漱口,并安静休息,如症状加重,则赶快送医院。打喷嚏、发寒、头痛是感冒初期的症状,使用普通感冒药,多休息即可治愈,如果在野外露营时患感冒,应注意多吃温热食物,保暖,早睡,让身体出汗,症状就会有好转,如果迟迟不退烧,可服用解热剂。腹痛的原因很多,依部位判断,左下腹部发痛,可能是食物中毒,或者身体受凉,服用正露丸这类药品,并注意保暖腹部,放松静躺休息即可痊愈;右下腹部发痛,有阑尾炎的危险,可先服用止痛剂,并迅速送医院治疗;胃部发痛、发烧、恶心时,可服用肠胃药治疗。
(2)被昆虫叮咬或蜇伤
一般情况下,被蚊子、跳蚤、臭虫等叮咬,野蜂、毛毛虫等蜇伤,蜈蚣、蚂蟥等咬伤,涂上风油精、万金油,或口水、肥皂,即能起到消炎、止痒作用;被野蜂蜇伤后,会产生剧痛、眼花恶心等症状,如果发现蜂尾部的毒腺及螫针还留在伤口上,应该用小镊子或小钳子拔除,不要用手掐。随后用醋酸涂擦伤口,消肿止痛,也可用野菊花叶、夏枯草捣烂敷伤口;遭到蚂蟥叮咬时,不要使劲往外拉,以免拉断而将蚂蟥的吸盘留在伤口内,引起伤口发炎、溃烂。正确的处理方法是,用手掌在旁边拍击,蚂蟥受到惊吓会自动调下来,也可用风油精、食盐洒在蚂蟥身上,或用烟头烫;人的皮肤受到毛毛虫身上毒毛的侵害,会感到辣、痒、痛,并伴有红肿症状。这时应小心地将毛毛虫从身上清除,再用胶布粘在皮肤上,揭下时可以将毒毛去除。还可以采些马齿苋、蒲公英、野菊花等清热解毒的草药捣烂后涂擦或外敷。如果全身出现皮疹,可服用扑尔敏等抗过敏药;由于毒蝎子、毒蜈蚣等的毒性比较大,遭到袭击后应采用对付蛇伤的方法处理。
(3)被蛇咬伤
①如何判断是否被毒蛇咬伤。从外表看,无毒蛇的头部呈椭圆形,尾部细长,体表花纹多不明显,如火赤练蛇、乌风蛇等,毒蛇的头部呈三角形,一般头大颈细,尾短而突然变细,表皮花纹比较鲜艳,如五步蛇、蝮蛇、竹叶青、眼镜蛇、金环蛇、银环蛇等(但眼镜蛇、银环蛇的头部不呈三角形);从伤口看,由于毒蛇都有毒牙,伤口上会留有两颗毒牙的大牙印,而无毒蛇留下的伤口是一排整齐的牙印;从时间看,如果咬伤后15分钟内出现红肿并疼痛,则有可能是被毒蛇咬了。②被毒蛇咬伤后的急救。咬伤后不要剧烈奔跑,以减慢人体对蛇毒的吸收和蛇毒在人体内的传播速度,减轻全身反应;记住伤口的形态,详细告知急救的医务人员,如果把蛇打死,则带上死蛇,以便医务人员及时、正确地给以治疗;被毒蛇咬伤后,应立即用柔软的绳或带结扎在伤口上方,以阻断静脉血和淋巴液的回流,减少毒液吸收,防止毒素扩散;应急排毒。立即用冷茶、冷开水或泉水冲洗伤口,有条件的话可用生理盐水、肥皂水、双氧水、千分之一的过锰酸钾溶液、四千分之一的呋喃西林溶液冲洗。施行刀刺排毒,用清洁的小苗刀、痧刀、三棱针或其它干净的利器挑破伤口,不要太深,以划破两个毒牙痕间的皮肤为原则,或在伤口周围的皮肤上,用小苗刀挑数孔,刀口如米粒大小,这样就可防止伤口闭塞,使毒液外流,刀刺后应马上清洗伤口,从上而下向伤口不断挤压15分钟左右,挤出毒液。如果伤口里的毒液不能畅通外流,可用吸吮排毒法,采用拔火罐、针筒前端套一条橡皮管来抽吸毒液,无工具时可直接用嘴吸吮,但必须注意安全,边吸边吐,每次都用清水漱口。内服、外敷药物,具体用什么蛇药,应根据当时当地能立即采到为原则,灵活运用。③避免被蛇咬,在山野中行走时,不要随便将手插入树洞或岩石空隙等蛇在白天的休息之处,手中持一小棍或树枝,行走时“打草惊蛇”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避免被蛇咬的方法。
(4)损伤出血的急救法
在野外,有时因意外而造成身体某部位损伤出血,小的出血无需特殊处理可以自行愈合,而严重出血常会危及生命,须采用紧急的止血措施。如果是一点伤口,用手指或清洁布块直接压在伤口上面即可止血,血渗透布块应反复替换,直到出血减弱,这时才用消毒纱布盖好,绷带固定。如果是切伤或砍伤,血流不止,这是动脉出血,危险性很大,必须用止血带止血,但注意止血带扎紧后应有间隔的松开再扎紧,以免被捆扎处以下的肢体血液循环完全中断而引起肢体坏死。另外还可用清洁的纱布或止血棉等止血剂填塞在伤口内,再用加压绷带固定。
(5)骨折及扭伤
野外生存生活实践中,脚滑倒或身体失去平衡而摔倒很容易发生骨折、脱臼或扭伤。发生骨折或扭伤时,首先应保持安静休息,不要勉强走动,使伤口恶化。接着可用河水、冰、雪等冷却患部,千万不要按摩。然后用木板或代替物夹住患部,用绷带加压固定。抬高患部,超过心脏。最后送往医院,搬运时应小心谨慎,一般可采用两人做手椅、单人背负、两人搀扶、担架搬运的方法。对于脊椎受伤的患者,一定要放在平坦而坚固的担架上固定后送往医院,身体不能弯曲,否则可能会造成脊髓损伤而导致瘫痪。
3. 求救信号的发放与识别
遇难时获救的首要前提是与外界取得联系,使他人知道你的处境。SOS(Save Our Soul)是国际通用的求救信号,可以在地上写出或通过无线电发报,也可用旗语通讯方式打出或者通过其他方式发出代码。另外,几乎任何重复三次的行动都象征着寻求援助。如点燃三堆火,制造三股浓烟,发出三声响亮的口哨、枪响或三次火光闪耀。如果使用声音或灯光信号,在每组发送三次信号后,间隔1分钟时间,然后再重复。
(1)烟、火信号
燃放三堆烟、火是国际通行的求救信号。将火堆摆成三角形,间隔相同最为理想,可方便点燃。在白天,烟雾是良好的定位器,所以火堆要添加胶片、青树叶等散发烟雾的材料,浓烟升空后与周围环境形成强烈对比,易受人注意。在夜间或深绿色的丛林中亮色浓烟十分醒目。添加绿草、树叶、苔藓和蕨类植物都会产生浓烟。黑色烟雾在雪地或沙漠中最醒目,橡胶和汽油可产生黑烟。
信号火种不可能整天燃烧,但应随时准备妥当,使燃料保持干燥、易于燃烧,一旦有任何飞机路过,就尽快点燃救助。白桦树皮是十分理想的燃料。为了尽快点火,可以利用汽油,但不可直接倾倒于燃料上。要用一些布料做灯芯带,在汽油中浸泡,然后放在燃料堆上,将汽油罐移至安全地点后才能点燃。切记在周围准备一些青绿的树皮、油料或橡胶,以放出浓烟。
(2)地对空信号
寻找一大片开阔地,设置易被空中救援人员观察发现的信号,信号的规格以每个长10米,宽3米,各信号之间间隔3米为宜。“I”——有伤势严重的病人需立即转移或需要医生;“F”——需要食物和饮用水;“II”——需要药品;“LL”——一切都好;“X”——不能行动;“→”——按这一路线运动。
(3)其他信号
①光信号。利用阳光和一个反射镜或玻璃、金属铂片等任何明亮的材料即可反射出信号光。持续的反射将产生长线和圆点,这是莫尔斯代码的一种。②旗语信号。左右挥动表示需救援,要求先向左长划,再向右短划。
4. 组织实施时的安全措施
在组织野外生存生活综合训练过程中,作为组织实施者应有考虑周详的安全措施。
(1)作好缜密完整的训练计划和充分的物质准备,包括活动目的、路线、日期、分工、纪律、装备、物品、学生档案、如何总结等,并让每位学生彻底了解。
(2)健康管理。长距离和高难度的教学训练,出发前应对学生进行健康检查,尤其是对那些平时运动较少的学生,更需认真检查,如有不适宜的情况,则应停止野外生存生活训练。
(3)组织必要的体能、技能和心理方面的培训。
(4)组织者与保险公司的业务部门直接商定参加普通意外伤害保险或特种意外伤害保险事宜,从而使组织者和参与者获得较大的风险保障。
(5)组织队伍。将队伍分成5~12人一组,安排有经验、有责任感的教师或学生担任组长,整个队伍不可拉得太长,应经常保持前后呼应的状态,要约定一些联络信号。还应安排有责任感、对活动计划十分了解、有经验的人担任留守。配备医务人员。
野外生存生活训练中遇到安全问题时,至关重要的是保持冷静,如果你冷静地把你能做的安全措施都做好了,很有可能会转危为安。否则,把时间用于无谓的害怕和恐惧上,可能会带来本不应有的灾难。另外,本文所述及的是一些处置安全问题的基本常识,是否能灵活运用,在遇险时采取最为适当措施,就要看临场经验和意志了。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些措施只是临时的应急办法,最终要请医务人员或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❷ 户外登山,医疗救护有哪些
在户外运动中,特别是野外徒步、探险时,多数以团队作业,队友的健康状况将直接影响团队是否能最终到达预定休息点。因此,出于自救和急救他人的目的,你必须要知道的急救技术包括:
第一:心肺复苏术(CPR)。
CPR简单易学,但是一旦使用,就有可能救人一命。一个需要CPR救护的人往往已陷入生命危险之中,你的小小举措,就可能挽救一条生命,强烈建议每个人都应该学习这项基本技能。
第二:扭伤、骨折的急救处理
一个能够正确识别扭伤、骨折、骨移位(脱臼);第二是不同部位的不同处置方法,详细说就是如何挪动病人而不造成进一步的伤害;第三就是急救处理,包括不同的包扎工具和适用的包扎方法。
第三:出血及伤口处理。
该部分为外出血以及内出血的急救处理。失血过多会危及生命,在接受医疗处理之前,你所能做的就是尽快止血。当然,止血前也要根据不同的伤势情况做相应的伤口处理。
第四:被蜇、咬、叮的伤口处理。
这一点根据你所前往的不同区域应有的放矢地做一些前期准备,因为每个地区都有特有的生态环境。比如澳大利亚的急救课程就会学习被箱形水母、黑寡妇蜘蛛、以及蓝环章鱼蛰咬的急救知识。
第五:中暑、热衰竭、失温的判断认知和急救
这个单独提出来说是因为中暑和热衰竭需要不同的处理方法,而中暑有可能导致病患进入更为危险的昏迷状态,因此学习如何判断认知以及进行对症急救处理是十分必要的。
其中前三项是最为重要和基础的急救技术,建议专门花时间学习参加培训掌握。
❸ 户外运动,应带什么药物,急救用的谢谢主要
你可以带一个户外复急救包,包括如制下:
创可贴,纱布,弹性绷带是必要的外用医疗器材,如果有需要,还可以带一些止痛止血消炎药,医用酒精等。如果在夏天,仁丹、薄荷膏等防暑降温的药品也是必带之物。在南方或者蛇虫经常出没的地方,蛇药更是必不可少。
❹ 户外运动,应带什么药物,急救用的谢谢
关于装备的一些常识
作者:大川 转贴自:磨房 点击数:1542 更新时间:2006-10-14 文章录入:一笑
被过滤广告
这仅仅是一点总结性的东西,只是希望能够对后来的山友们有些用处而已;同时希望资深山友们也能够多一些建议给大家,这才是抛砖之本意。
1,背包
选择一个适合你自己的背包,应该是进入磨房后最先需要去做的一件事情;一般MM需45-55升,GG需55升以上。俺现在用的有一大一小,分别是70+10L和45L的。
2,鞋子
选择合脚的、防滑的鞋子会让你在山野行进过程中受益菲浅;如果没有登山鞋,那么走山的时候,至少十几,二十多门的军用胶鞋应该被穿在你的脚上;当然,也别忘了修剪好脚甲哦?
不过,你只是去爬莲花X或者是笔架X(公园);呵呵,波鞋和运动鞋应该足够了。
3,帽子、手套
帽子的作用除了遮阳外,还能够减少你头部的散热;人体的热量好像有相当大的比例都是从头部散发掉的,气温低的时候尤其如此。
手套的作用在亚热带的山野中的作用似乎作用还不算太大;但如果你在深圳周边走山没有带上它,相信会有机会让你或多或少地想念它的.
4,高音哨子
与同伴联系的有效工具,前提是你懂得一些必要沟通的方式;比如如果求救、询问情况等。倘若只知乱吹一气,那么不要它也罢..
5,指南针
大雾或者迷路时,去信任它也许比盲目的信任经验更安全一些;除非你是真的有如同出色的猎人一样的经验。另外一个前提是你知道怎么使用它;军用指南针也许应该是你的首选.
6,地图、刀具、火种、头灯(手电)
地图:
配合指北针和自己行进线路使用,不是每次都能够用上它;但用的上的时候都是能让你刻骨铭心的时候。当然比例越大似乎就越好,最好有等高线.
刀具:
锋利的多功能军刀应该是你的首选,它的锯子和刀有可能是你在户外使用频率最高;而且刀有时可能会与药品配合使用,比如遇到了被蛇咬的情况,所以一定锋利。
火种:
一定注意防水,关键时刻也许你真的需要它来救命.
头灯(手电):
用不上的时候它总是多余的,但俺的习惯总是会带上它;而且会带上备用电池和灯泡。晚上远距离的沟通它同样会起到哨子的作用(白天可以使用一个镜片来做这件工作);学习一下摩尔编码会对你与同伴的沟通有更多的帮助.
7,药品等
霍香正气胶囊、感冒药、红霉素软膏、白药粉剂、白药喷剂(活络油)、绷带、止血带、蛇药、酒精、清凉油(风油精)、个人特殊药品等不一而足。
去药店向服务员去了解它们的功能吧,然后自己根据自己的需要去准备;用的上的时候你会感到庆幸的.
8,食品、水
食品:
按照体积小、重量轻、营养高、食用方便的原则,根据自己行程准备;俺的习惯是2天以内的短线做1.5倍的冗余准备. 长线做3天130%的冗余(因为通常3日以内可以得到补充)。 另外,俺有把一些压缩饼干一直放在背包底部的习惯。
水:
通常按照每天1.5L准备就够了,但拉练尤其是高温天气长线拉练则有可能需要准备3-6升或者更多;视乎途中是否有水源可供补充。 运动饮料(葡萄适等)通常在拉练时是有备无患的,当然你也可以使用葡萄糖等原料去自己配制运动饮料。
9,炉头、气罐、灶具等
1天的短线(可选)可以让你有口热的,FB的线路会多些情趣;但2天以上的长线,应该是必备,尤其是在天气寒冷的环境下更是如此.
10. 睡袋(宿营袋)、帐篷、防潮垫
宿营必备,作用就不用说了吧?1天往返短线可以不用考虑去装备它.
不过能够选择到真正合适自己,并且物美价廉的东东也许需要一些时间;慢慢去找吧.
11,技术装备
绳索:
如果不是与团队出行,那么30米8MM的附绳也许是你最好的选择;带上两条120CM的长绳套和两根60CM短绳套,以及120CM×1和60CM×1的6/8MM短附绳各1,有时应该也会用的上。
安全带:
如果你能够有它的话,相信在特定的环境下你会比没有它的人安全许多;比如渡河、下降。
主锁2把、8字一个、快挂若干:
根据自己的需要去选择吧,相信已经拥有这些东东的人已经不需要听俺在这里罗嗦了.
其它:
GPS,岩塞、机械塞、Stop、等更高深的东西去请教专家好了,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12,衣物等
合身即可,如果你只是在深圳周边随便走走;好像要求不是很高就行了,推荐买快干衣、裤。“高台克斯”之类的冲锋衣、裤;以及抓绒衣、裤等东东都不错(当然是价格和质量都不错).
雨衣、背包套、防水袋等防雨用具也是有备无患的哦.
论坛里的活动也分为几种,对装备的要求也不同;所以并不是上边的所有装备你都需要。
下边谨以个人的经验就不同类型的活动给出一些建议。
欢迎各位山友们拍砖:
不同级别活动所需的不同装备(建议)
(仅供参考,对某些特定线路及特定群体的山友可能并不适用)
(1)不露营的“标准级”以下的活动
有能爬南山的装备基本就能够参加,一般只要有一双军用胶鞋或防滑运动鞋,一个能装食品和饮料的双肩背包就够了;这些装备去买100-200门也足够了;出去别忘了带上点创可贴之类的药品就是了。
(2)不需要露营的“标准”、“标准+” 以上的活动
那就要添置一些装备了:比如一个合适的45L左右或以上的背包(有背负系统),一双登山鞋(强烈建议),其它的头灯、刀具、药品、指南针、地图等小物品;这几件装备如果不是买特高档的,一般总计400门左右就应该能解决问题,如果只捡便宜的买(或者不买登山鞋),200-300门应该也够了。
(3)需要露营的的“标准”、“标准+” 以上的活动
那就要在上边的基础上再添置一些露营装备,如睡袋、防潮垫、帐篷;以及炉具等。这些装备如果也不是买特高档的,一般400-500门应该够了;如果还想省(不买炉具)300门左右应该也够。
(4)需要露营或不需要露营的“标准+”以上的高强度活动(标准++、挑战、挑战+)
一般是指长距离的穿越活动或冬天组织的一些活动;基本上最好能够有帐篷、登山鞋、冲锋衣裤、抓绒衣裤、炉具、防雨用具(含雪套)、部分技术装备等。除技术装备、宿营装备可以自己根据需要选择外,上述装备基本该有的都应该有了。
不过,注意你的背包现在也许已经小了哦?
当然,到了这样一个阶段你已经不需要再看这篇帖子了;自己去买就是了。
去哪里才能买到这些装备?
建议先去装备论坛了解一下,然后去青石老街转转。
坛子里的人一般都会经常去几家户外店去转转,如雪线、火狐狸、任我行、探险鸟、天马行空等几家(首页应该有他们的资料介绍,好像也有人曾经整理过他们的资料)。
有一些装备,主要是衣物、鞋子等也有去“佳年华广场”买的(记不清楚名字了)。
购买装备一个总的原则就是在资金允许的前提下尽量一步到位,避免以后不断的升级造成浪费;当然,如果能够少花钱多办事又何乐而不为呢?
以上权当抛砖,欢迎大家补充;尽管砸玉!
关于各种装备在采购时需要注意的详细事项,有兴趣的就去装备论坛仔细看看吧;
论坛有主题字搜索功能;俺这里不负责解答,呵呵
❺ 户外运动崴脚了如何急救
运动复损伤,可以用治制疗骨伤软组织损伤的接骨散外敷治疗,它局部给药,使药能快速渗透到损伤的部位,快速止痛消肿,使损伤组织快速恢复正常。
最常见的运动损伤是肌肉、关节或韧带的扭拉伤,处理原则应遵循如下几条:
1.保护受伤的患处,保暖,固定。
2.充分休息。
3.冰敷15-20分钟,如果在户外,可以用冰块或用塑料袋装雪,避免直接接触皮肤,以免冻伤。冰敷可以止痛、消炎、消肿。
4.压迫患处,防止出血,可以用护腕、护膝或缠上绷带。
5.抬高患处,高于近心端,有助于血液回流,消肿。
❻ 教下实用户外急救措施!!!!!!
四个字:压、包、塞、捆
更详细请看百回度文库:答
http://wenku..com/view/7efa1a3231126edb6f1a10f7.html
❼ 户外运动时遇到危险该怎么办
根据不同的户外运动等级,相应的准备工作也不同,一般的户外活动,例如野营,徒步,基本的急救包就可以了,无非就是准备OK布,消毒水,防蚊虫,包扎纱布,这些就足够了,
不过如果等级高一点的运动,相应的准备就应该充分一点,如果是登山,攀岩,越野,涉水,,基本的急救包是必须的,还要有其他的急救装备和常识,首先应该学会的是骨折脱臼的急救,一些简易的夹板和吊带,出血的急救,止血带和人体血管的知识,在就是昏迷和休克的急救,要准备 一些高能食品,不能随便动,以备不时之需,葡萄糖是必须的,简易装备可以随地改装。小中大的军刀是必须的。
药品类的不做建议,要咨询相关医师才行。
回到你的基本问题,面对危险最基本的就是冷静,果断,应该怎么处理,如何处理,什么后果,心里要十分清楚,然后最基本的做法是远离危险,身处安全之地接受治疗。所有的危险可以分为交通类,虫蛇动物类,还有人类威胁类,无论哪一类一旦受损都是身体破创类的,所以开始的还是有用的,
祝你的户外运动永远用不到这些基本的常识。
❽ 户外运动,应带什么药物,急救用的谢谢主要是爬山 –
你可以带些创可贴、医用纱布、绷带、碘酒、云南白药、枫油精(或者清凉油)如需野营的,则还应该带些抗感染的药和感冒药等,最好还能带上一到两个成品的“简易急救包”(医药公司或者登山用品店可能有卖)。
❾ 户外运动的户外急救
户外急救,就是在户外遇到事故时,应沉着大胆,细心负责,分清轻重缓急,果断实施急救方法;先处理危重病人,再处理病情较轻的病人,在同一患者中,先救治生命,再处理局部;观察现场环境,确保自己及伤者的安全;充分运用现场可供支配的人力、物力来协助急救。
一、处理前观察
在做具体处理前,需观察患者全身,并掌握周围状况。判断伤病原因、疼痛部位、程度如何,或将耳朵靠近听听呼吸声。尤其要注意脸、嘴皮、皮肤的颜色或确认有无外伤、出血、意识状况和呼吸情形,仔细观察骨折、创伤、呕吐的情况。
随后,更要选择具体的处理方法。尤其对呼吸停止、昏迷、大量出血、服毒的情况,不管有无意识,发现者均应迅速作紧急处理,否则将危及患者生命。在观察症状的变化中,遇症状恶化的需按急救法施以应急处理。现场要尽量组织好对伤病者的脱险救援工作,救护人员要有分工,也要有合作。
二、观察后处理
在活动中发生的外伤或突发病况有很多种,所以也需施以各种适当的急救方法加以应付。
维持呼吸道畅通在做急救处理时,以患者最舒适的方式移动身体。若患者意识昏迷,需注意确保呼吸道畅通,谨防呕吐物引起的窒息死亡。为确保呼吸畅通需让患者平躺。若有撞击到头部的也要水平躺下,若脸色发青需抬高脚部,而脸色发红者需稍抬高头部,有呕吐感者,需让其侧卧或俯卧为宜。
三、处理完毕后
在紧急处理完将患者交给医师之前,需对患者进行保暖,避免他消耗体力,以使症状恶化。接着联络医师、救护车、患者家属。原则上搬运患者,需在充分处理过后安静地运送。搬运方法,随伤患情况和周围状况而定。在搬运中,患者很累,要适度且有规则的休息,并随时注意患者的病况。
现场抢救时间紧迫,对病情危重者的救治,一要遵守急救原则,二要抓住重点,迅速按正确步骤检查患者。
1、先兆中暑:头昏、口渴、疲乏、胸闷。
2、轻症中暑:出汗、恶心、呕吐、脉搏增快。
3、重症中暑:循环衰竭型:以眩晕昏到、冷汗血压偏低为主。痉挛型:四肢骨骼肌痛性痉挛伴有明显失水。日射病:剧烈头痛、头昏、呕吐甚至昏迷、惊厥。高热型:以高热、神志、模糊、瞻望为主。上述四型可混合出现。 1、立即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服,安静休息 。
2、仅有先兆表现或轻型者可给予清凉含盐饮料,口服人丹、十滴水等。疑有循环衰竭者,酌情给予葡萄糖生理盐水静滴。
3、痉挛型者口服含盐清凉饮料或静滴葡萄糖生理盐水,也可缓慢静脉推注10%葡萄糖酸钙10~20ML。
4、循环衰竭者从速补液扩容,纠正循环衰竭。
5、高热型者:迅速降温:用风扇、冷水、冰水或酒精擦身,至皮肤发红,头、颈、掖下及腹股沟处放置冰袋。也可将患者头部外浸在4度的水中,并不断按摩四肢皮肤有抽搐者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 体质较弱的登山者,在夏季登山的活动中,由于活动剧烈、体力消耗过大,尤其是未能及时补充体内损失的水分和盐份时,容易发生热昏厥。
热昏厥的主要症状表现为:感觉精疲力尽,却烦躁不安,头痛、晕眩或恶心。脸色苍白,皮肤感觉湿冷。呼吸快而浅,脉搏快而弱。可能伴有下肢和腹部的肌肉抽搐。体温保持正常或下降。
为避免发生热昏厥,一些体制较弱的登山者,在参加夏季登山的活动中应特别注意避免体力消耗过大的活动,注意休息节奏、保持体力。应多喝一些含有盐份的水或饮料,即使对体内的电解质损失给予补充。
一旦发生热昏厥,应尽快将患者移至阴凉处躺下。若患者意识清醒,应让其慢慢喝一些凉开水。若患者大量出汗,或抽筋、腹泻、呕吐,应在水中加盐饮用(每公升一茶匙)。若患者已失去意识,应让其卧姿躺下,充分休息直至症状减缓,送医院进行进一步救治。 在治疗伤处时,要注意是「新伤」还是「旧伤」,其处理方式是不同的。首先,先确立受伤之程度(患部外观是否正常,如肌肤破裂,骨头外露或异常突出),然后根据RICE的处理原则:
Rest(休息):停止运动。
Ice(冰敷):可抑制毛细孔的扩张,降低出血程度。
Compression(包扎):包含固定、止血的功能。
Elevation(抬高):抬高患部。然后依其须要决定是否请医生来或送医治疗。其中以冰敷最重要,因为冰敷可以降低伤者疼痛的程度。
◎扭伤处理:
首先,扭伤时立即予以冰敷,即可减轻疼痛程度及消肿。最好三日内避免浸泡热水,以免加速发炎,当然,扭伤后尽量休息。
◎肌肉拉伤或是肌腱或骨膜发炎:
如果是肌肉拉伤或是肌腱或骨膜发炎,一般人当然是休息,但对于专业的运动员而言,长期的停训会肌肉萎缩,神经反应变慢,进而使运动技术变形,运动成绩明显下滑。所以运动员在受伤后,不用完全停止练习,但引起受伤的动作,应该停止或减少(尤其是应完全禁止比赛)。
◎骨折:
如果是骨折,必须等到完全复原才能继续运动,不过须要注意的是有很多骨折,从外表是看不出来的,
※冰敷法:
器材:(冰敷袋,冷却剂或以塑料袋包裹冰块外包毛巾)。
时间:(一次10-15分钟,反复3-4次,中间间隔3-5分钟)。
至于要不要贴药膏,建议是受伤的「四天内」最好不要贴,因为市面上的药膏,作用其实与热敷是相同的。同样的,受伤的四天内最好不要热敷,而正确的方法是,受伤的四天后,伤势不见好转(疼痛无减轻或越来越痛),就应该到医院照X光,让医生来检查是有骨折或其它伤害。
坦白讲,只要是有助于血液循环,任何一种药膏都是有用的(外用的)。但要让受伤痊愈,就只有休息,如果是想恢复到受伤前的肌力或体能状况,就必须在复原后,逐步加强患部的重量训练及柔软度的训练。
尤其是柔软度的训练,因为在受伤后,患部附近的肌腱及韧带的柔软度会明显的降低,柔软度差又是运动伤害常见的起因,进而一再的使同一部位受伤。建议是运动前多做伸展操,运动时带上护具,运动后有空就热敷。
在受伤后,肌腱与韧带的柔软度会大大的降低,而且肌力也会减弱(甚至消失),如在还未复原前继续运动,是由其附近未受伤的肌肉代为收缩(这是一种生理自然现象),但如果有超过肌肉结蒂组织(好像是这样说)所能承受的极限时,肌肉本能的会不收缩,以保护其不受伤害。
这现象只有在你的肌力及柔软度恢复后才会有所改善。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知名选手在受伤后,须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恢复以往的成绩的原因。 由于冬季气温较低,人的反应能力下降,特别是遇到雨雪天气路面湿滑,很容易摔伤。因此冬天外出活动时,一是要做好充分准备;二是活动要注意适度;三是过于危险的活动要尽量少做。如果不幸受伤,也不要过于惊慌。
首先要判断伤情,是开放型伤口(有破口的),还是非开放型的。是否有皮下淤血,关节功能是否受到影响,是否出现肢体畸形。第二步是及时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如果是开放型伤口,不论伤口大小,必须送医院进行治疗。医务人员到来前,要及时止血,有条件的,可用消毒后的纱布包扎;如果没有条件,可用干净的布包扎,然后迅速送医院治疗,千万不能耽误。如果摔伤的同时有异物刺入,切记不要自行拔除,要保持异物与身体相对固定,送医院进行处理。如果没有出现开放型伤口,也不要自行或让非医务人员揉、捏、掰、拉,应该等急救医生赶到或到医院后让医务人员进行处理。受伤初期如果出现肿胀,可以用冰块或冷水进行冷敷。所有意外受伤,都不要自行在伤处涂抹有色的消毒剂(如碘酒等),否则会影响医生判断伤情。
❿ 请教户外运动突发情况的常见急救措施(1)
一 户外运动常用药品1 预防感冒:头孢氨苄片 速效伤风胶囊2 预防腹泻:氟哌酸胶囊3 预防中暑:人丹,风油精,霍香正气水4 预防创伤:碘伏,双氧水,绷带,胶布,消毒纱布,消毒棉签,去痛片,云南白药5 预防过敏:息斯敏另备:驱蚊油,清凉油二 清创步骤1 清洁伤口周围皮肤2 双氧水反复冲洗伤口3 彻底止血(a 压迫止血 b 冷敷)4 清除异物和失活的组织三 绷带包扎1 包扎原则a 包扎的部位必须清洁干燥,对皮肤皱襞处如腋下,腹股沟等,用棉垫或绵纸间隔。骨隆突处应用棉垫保护b 进行包扎时,应使病人坐卧舒适,扶托患肢,保持患肢的功能位置,暴露包扎的部位c 不用潮湿的绷带,以免干后收缩过紧,影响血液循环。湿布还可刺激皮肤并造成感染d 由近心向躯干包扎,绷带平贴包扎部位,绷带勿落地污染e 用力均匀,不可太松以免脱落,太紧影响血液循环。指(趾)端最好露在外面,以观察肢体血液循环情况f 每周绷带应压住前周绷带的1/2或1/3,以达到充分固定并节省绷带g 包扎完毕,再环行两周用胶布或撕开带尾系法固定;也可用安全别针固定。但应注意,结扣或别针应放在肢体的外侧面,不可固定在伤口敷料上,骨隆突处或病人坐卧时压着的地方2 基本包扎法a 环行:在包扎原处环行缠绕,后一周将前一周完全遮住。用于各种包扎开始及结束时作固定带端以及包扎额,项,腕等处b 螺旋形:螺旋状缠绕,后一周遮盖前一周的1/3至1/2。用于周径近似一致的部位,如上臂,大腿,躯干及手指等处的包扎c 螺旋反折形:在螺旋形的基础上每周反折成等腰三角形。用于包扎周径不一致的小腿和前臂d 8字形:按8字的书写途径包扎,交叉缠绕,每周遮盖前周的1/3至1/2。用于肩,肘,膝,髋等屈曲关节和锁骨骨折e 回返形:主要用于包没头顶和残肢端。从中间开始,分别向左右或前后一连串回返包扎,直到将该部全部遮盖为止四 骨关节骨折1 骨折的专有体征a 畸形b 异常活动 在肢体没有关节的部位,骨折处发生异常活动c 骨檫音或骨檫感 骨折断端相互磨檫时,可感到骨檫音或骨檫感以上三种骨折的专有体征,只要发现其中一种,骨折即可确诊2 骨折的一般表现a 疼痛和压痛b 肿胀和瘀斑c 功能障碍3 骨折急救原则:抢救生命 妥善处理伤口 简单而有效的固定 安全迅速地转移病人a 了解伤情:对有骨折或可疑骨折的病人,应先了解伤情,重点检查,注意有无颅脑,胸腹部的合并伤及休克。检查时动作轻柔,稳妥,不要因检查而加重损伤。了解伤情后,首先抢救危及生命的损伤,处于休克者应抗休克,有条件应立即输液。对合并颅脑伤昏迷的病人,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尽量减少伤员搬动,以免加重损伤和增加病人痛苦。b 伤口处理:对开放性骨折伤口,最好用无菌敷料包扎伤口,若现场无无菌敷料,可用认为最清洁的布类包扎。骨折断端外露者,现场不能复位,以免造成伤口内的污染,自行回复者,应向医生说明使其重视。对大血管损伤包扎不能止血者,可用血管钳钳夹止血及结扎,或用止血带,上止血带肢体远端血运完全被阻断,必须注明上止血带的时间。c 骨折固定:固定要简单易行,不要求骨折复位,但对严重畸形或骨折断端顶压皮肤,肢体远端有循环障碍者,可缓慢用力沿长轴方向牵拉肢体,以解除严重畸形或对皮肤的压迫,肢体远端循环改善后,才进行固定及搬运。固定材料最适宜用特制夹板或牵引架,否则就地取材,如木棒,木板等。若现场无适当固定物时,可将骨折的上肢固定于胸壁,下肢一侧骨折同健侧肢体固定在一起。对脊柱骨折病人应注意搬运方法,若搬运不当,可加重脊髓损伤,即使脊髓无损伤,亦可导致损伤。搬运时需2到3人将病人平托在木板上或翻滚到木板上。搬运时必须保持平直,禁止扭曲。对颈椎骨折病人,必须一人用两手托住头部,保持与躯干长轴一致,随躯干相应的转动,以防颈椎过伸,过屈和旋转。平卧于木板上,头颈两侧用软物垫好,限制颈部各方向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