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促进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
如何促进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
何为体育锻炼?社区居民为什么要参加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是引起身体新陈代谢消耗大于安静时肢体运动的身体活动。身体活动的类型分为职业型身体活动、交通性身体活动、家务型身体活动以及休闲型身体活动(身体锻炼)四种类型。然而,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可提高自身的身心健康,促使身体健康,提高自己的学习、工作、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还能够有效地促进人们健心,调节与消除各种不良情绪,促进人际交往,增进彼此了解与友谊,使人们精神更美好,生活更快乐。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这一行为被称之为社区体育。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兴起是以20世纪80年代中期产生的街道社区体协为标志的。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的现代化、城市化速度的逐步加快,社区体育受到我国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早在1995年6月,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就明确指出“积极发展社区体育。街道办事处要加强对体育工作的组织,发挥居民委员会和基层体育组织的作用,做好社区体育工作。体育行政部门要给予支持和指导。”它明确了街道办事处是我国政府派出机构,其重要职责之一,就是积极开展社区体育工作,对社区体育具有领导、管理职能。在同年的8月,经全国人大批准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也明确指出“国家提倡公民参加社会体育活动,增进身心健康;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为公民参加社会体育活动创造必要的条件,支持、扶助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城市应当发挥居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的作用,组织居民开展体育活动”。 1997年4月,原国家体委会同原国家教委、民政部、建设部、文化部共同出台了《关于加强城市社区体育工作的意见》,表明了社区体育已成为政府指导下的,社区各方面力量和共同参与和分享的一项活动,它是体育社会化的产物,更是体育社会化的延伸,它使体育社会化向更广的范围展开,在更深的层次上推进。2002年7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发〔2002〕8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指出:“继续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增强人民体质,是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随后,国家体育总局颁发了《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了新时期我国“城市体育以社区为重点”的构想与规划,这一构想顺应了我国在经济转轨时期社区职能日益增强的趋势,也是在体育生活化、社会化背景下社会体育发展的必然之选。这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和相关文件的出台,为社区体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人类文明程度在不断提高,人们的现代健康意识在不断加强,社区体育实际上已成为人们追求健康和谐生活的平台,发展社区体育是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落实到基层的重要途径。它不仅能不断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娱乐、健身、交往、集会的需求,而且是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形式,是实现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对社区体育进行全方位、动态的研究理应受到我们进一步的重视。在近年来有许多人对社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情况进行了大量的走访调查,得到以下结论:
1.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身体的健康越来越重视。然而,在现代社会,由于生活方式的转变(体力活动减少、膳食营养不合理等),随之而来的慢性疾病的发生率正在增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益于保持健康体能,防治和减轻慢性疾病。1995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倡在社区中开展群众性的体育锻炼活动。大城市发展尤为突出,小城市次之,农村几乎没有。
2.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
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中,有50·8%的居民表示自己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是为了改善疾病,强身健体,其次有约三分之一(38·5%)的人是为了散心、结交朋友以加强社交,5·4%的人认为如不锻炼,自己体力活动会不足,另有4·7%的人因为从小就养成了锻炼的习惯,极少数人(0·6%)为陪伴子女进行锻炼而参加锻炼。
3.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
有近61%的居民认为工作和家务太累太忙,没有足够精力和时间是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其他原因依次排序如下:身体状况不佳,运动吃力(11·9%)、缺乏有关知识和指导,不知何种锻炼适合自己(7·3%)、对自己的运动能力和毅力缺乏信心(6·9%)、没有锻炼场地和设施(6·4%)不喜欢,没兴趣(5·2%)、担心锻炼会加重病情,使健康状况更差(4·1%)、经济条件限制(2·4%)。
4.体育锻炼项目
社区居民所从事的体育锻炼项目中选择散步的人最多,占40·6%,其他锻炼项目按参加人数多少依次排序为健身器械、健身操、广播操、交谊舞、老年迪斯科、练功十八法、保龄球、太极拳、慢跑、气功、关节操、游泳、走石子路等,极少数人选择对抗性的球类活动(如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足球、网球等)。男女相比,男子参加慢跑、保龄球、游泳的人多于女子,女子参加健身器械、健身操、广播操、练功十八法的人多于男子。参加慢跑、健身操的人数与年龄变化关系很小。散步、太极拳、气功、练功十八法是随年龄的增大而参加锻炼的人数增多;游泳和球类则是随年龄的增大而参加锻炼的人数逐渐减少。
5.社区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
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形式主要有:自己锻炼;与朋友、邻居一起锻炼;与家人一起锻炼;参加晨晚练点组织的活动;参加社区组织的各项体育活动等。其中首选:自己锻炼的占35.6%、与朋友同事一起锻炼的占30.2%,其次是参加晨晚练点活动,而参加社区组织的体育活动仅占1.6%。这一调查结果说明:目前西安市社区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居民参加体育活动大部分属于自发的,非组织的,锻炼身体的非组织性比率提高,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人们对健身的自我意识,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这可能与社区组织的体育活动宣传力度、活动内容、活动时间等方面有关,居民了解不到社区举办活动的信息、社区举办体育活动的内容、时间与居民的体育需求不符等。
通过以上的调查我们不难发现影响行为的因素大致分为以下6个因素:
(一)生物学因素
1.性别因素
2.遗传因素
(二)学习因素
模仿和教育
(三)环境因素
1.自然
2.社会
(四)倾向因素(先于行为)
1.知识
2.信念
3.价值观
4.态度
(五)促成因素(先于行为)
1.个人技能
2.可利用的社区资源
(六)强化因素(后与行为)
对行为产生反馈影响。
通过以上因素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目前的传统社区中,文体活动设施普遍缺乏,不能满足社区广大居民日益提高的各种需求。资料显示,社区体育活动的场所主要在就近的公园(22.8%)、街道居委会场地(16.8%)和街头巷尾(19.9%)[3]活动。我国社区体育场地严重匮乏,难以满足需要,不得不利用公园、空地作为补充。由于社区发展的差异,一些有条件的社区能够建设各种体育场馆和场地,为居民提供优良的体育活动环境,而那些没有条件的社区就不能提供这样的体育活动环境。其次,社区中有体育活动场所的学校和单位,并未真正把其场地提供给居民,社区与学校与单位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合作,从而影响了居民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及学校体育场开放程度小等因素的影响,使我国社区体育的发展速度缓慢。因此如何利用城镇化发展的机遇,切实推进社区体育的建设和发展,对提高全民身心健康素质,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社区健身设施严重匮乏。在高楼耸立的城市之间,用寸土寸金来形容土地的珍贵毫不为过。为了使土地产生最大的效益和金钱,居民社区根本不可能大规模地去兴建运动场地和设施。从调查统计新建成的楼盘,体育运动场地设施的主要形式为健身路径,而在一些发达国家常见到的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等健身场地和设施几乎没有。在推进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过程中,应当认真规划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加紧打造一批城市亮点工程,兴建更多百姓身边的体育设施。
抓住城镇化改造的有利形势,大力推进城市社区体育建设 1.切实做好城市社区体育设施的规划、建设监管工作 要按照国务院《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省委省政府关于城乡建设工作的意见》要求,将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新建、改建、扩建居民住宅区要按照国家技术监督局、建设部联合发布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建设部建标〔1993〕542号)和建设部、国土资源部批准发布的《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指标》(建标〔2005〕156号),规划建设社区体育设施。体育部门要按照国家关于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规范的标准和要求,会同城市规划等部门确定社区体育设施的数量、规模和布局。建设部门要把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城市综合改造工程,体育部门要参与其中的评比和验收。政府要把社区体育设施建设作为建设文明、和谐社区的一项考评指标。各社区要充分挖掘潜力,积极配合城市规划、建设、国土、体育部门,规划建设好适合开展社区体育活动和居民日常健身的体育设施。要严格依据经批准的城乡规划建设社区体育设施,坚决制止和纠正规划实施中的随意性。 另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关政策的修改和完善应列入到议事日程当中。现有设施的建设与社区文体活动的开展表现为"两头重,中间轻"的现象,即重少年儿童和老年,忽视了青壮年群体的需要。居民居住密集场所,应规划一些大型的体育运动场地,满足更多人的运动爱好。根据调查资料显示,现在的社区当中,健身路径等小型的体育设施比较完备,但是较大型的运动场地和设施还极度缺乏。例如人们喜爱的篮球、排球、网球等,而与此相对应的,一些发达国家的居民社区,普遍拥有灯光塑胶场地,在人们饭后闲暇时,进行运动和比赛,很好地满足了中间年龄人群的运动爱好。 2.大力提升社区居民的健康意识,促进社区体育的蓬勃发展 作为社区居民,增加居民的健身意识,是一个长远而且重要的环节,据调查,社区居民参加身体锻炼的成两头分布,由于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导致中青年人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参加锻炼,健身意识淡薄。在部分社区,麻将、电视、游戏机成为他们的主要休闲活动,社区仿佛成为新一代赌王与游戏王的培训基地。 据调查数据显示,35---50岁年龄段居民一周安排两次(含两次以上)健身锻炼的占不足15%,与此相对应的是这部分社区居民的身体状况有43%处于亚健康状态,不同程度地存在体重异常、血压血脂异常、精神焦虑等症状。社区居民的良好的健身意识还远远没有深入人心,如何提高全民的健康意识是摆在各级政府当前工作的首要任务。 为提高群众健康意识,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政府主管部门应以人为本,在居民中大力宣传健康第一、运动增进健康、终身体育等健身意识,采取多种措施提升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不断满足群众对健康的需求。例如可以采用定期的体检活动,建立了体检档案,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另外,可以通过健康讲座的形式,聘请专家讲师利用节假日、下班后的休息时间深入社区,向居民宣讲解疾病预防、饮食健康、运动与健康等知识,全面提升居民的健康意识。使大家了解到只有通过锻炼身体、合理膳食、平衡心态等,才能获得健康的身体。 3.充分利用周边学校、健身中心的体育场地和设施,形成社区居民与学生共享体育场地和设施的双赢机制。 开放学校体育设施有利于市民身体素质的提高,解决市民就近健身的问题,这比撒网式的再建体育场馆划算得多;开放学校资源是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要素之一,学校应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基础上,积极地向社区开放公共资源。目前,一边是社区居民苦于没有锻炼身体的场地和设施,另一边是学校的体育资源处于闲置和浪费当中。尤其是在寒暑假期间,学校的体育资源应向广大社区居民进行开放。许多城市都在试行开放学校的体育设施服务于周边社区居民,但是一系列的问题还困扰着具体的实施。例如,学校能向社会开放的体育设施过于单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到学校锻炼的积极性;大部分受访市民则表示,没有到学校锻炼的习惯;器材损耗谁来掏腰包,社区居民进校门怎么管理,居民在学校受了伤怎么办,外人进出校园,学生的安全怎么保障……这些现实问题让学校顾虑重重。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后,最担心的就是影响教学和管理。学校经费本来就有限,用于体育场馆的投入更少,如果让学校长期义务奉献,不现实,对外开放难以持续等等。 对于开放学校体育资源的种种问题,各级政府还处于摸索阶段,为了增进社区居民的身心健康,实时适度地开放学校体育资源是现阶段推进社区体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政府和学校可以制定相关的政策对校园开放进行规范。例如,为了保障学生的安全,建议健身者凭身份证或居住证进入学校,单位集体运动的则需提前预约。另外,为了保障学校对体育设施的维护及管理,建议居民向学校支付适当的费用,具体标准由教育、物价部门制定。另外政府财政应对学校体育资源进行关注,给学校增加一点体育设施的养护费,就可以达到少投入,大产出的事半功倍的效果。各级体育部门要积极主动做好协调工作,全力配合社区内学校、机关、团体和企业等单位,有计划地开放其体育场地设施,并可适当地提供有偿服务。特别是社区体育设施缺乏的老城区,要积极创造条件,使更多的学校、机关、团体、企业单位的体育设施向周边群众开放。 4.注重运动健身的指导工作,建立社区体育的培训机制 居民参加各种体育运动,需要有专门的机构去传播健身理念,组织开展体育活动,需要有专业人才去教授技术动作,指导健身练习。因此在社区居委会的构成当中,应增加社区体育指导的专门机构和专业人才。目前在体育院校的专业设置上,很多都开有社区体育专业,但是这些毕业生由于社区体育发展的滞后,还没有真正地走上社区体育指导员的岗位。因此,作为政府管理部门,应尽快完善社区法规,建立社区体育部门,负责指导管辖社区体育工作的开展,引导群众通过体育活动,形成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使社区居民的体育活动有计划、有指导、更安全。能够吸引更多的居民参加到体育运动中来,使康体健身真正成为社区百姓的新时尚,从而达到增强全民族健康体魄的目标。
5.按照行为改变的基本理论中的计划行为理论实施身体活动的教学影响
第一阶段
⑴提供健康信息
⑵提高认知水平
第二阶段
⑴提高认知水平
⑵激发行为改变动机
第三阶段
⑴提供方法或技能
⑵鼓励尝试
⑶环境支持
第四阶段
⑴支持鼓励
⑵加以强化
⑶环境支持
第五阶段
⑴提供支持
⑵不断强化
⑶预防不良行为复发
我们应该严格按照这五个阶段的计划理论实施与完善。
全面实现全民健身计划,有效增强国民体质,社区活动是重中之重,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学校和社区的有效配合,学校的体育资源正好可以为社区的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力保障。学校拥有的体育资源和文化教育优势,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多维度的咨询和继续学习机会。学校与社区的联系配合将越来越紧密,学校将成为体育活动的重要场所和组织者。 社区体育主要针对社区居民,以其身体活动为基本手段,以获得健美乐为目标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占城市人口绝大多数人的身心健康、体格健美与快乐幸福的生活。借助城市改造升级的契机,大力推进社区体育的发展,将能有效地提高城市建设的内在质量,完善社区的功能,提高社区居民的身心健康,促使体格健壮,体态优美,形成并保持各种良好的身体技能,提高人们的学习、工作、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还能够有效地促进人们健心,调节与消除各种不良情绪,促进人际交往,增进彼此了解与友谊,使人们精神更美好,生活更快乐。同时,社区体育建设能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提高人们体育文化素养,利于移风易俗,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的开展。
2.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群众性体育活动取得主要成就有哪些
①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主要表现在: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现在已跻身于世界经济大国的行列;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坚定力量.
②百姓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迁,我国人民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由温饱到总体上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③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人民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各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时代;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作为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载入了宪法和法律,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迈出重大步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有效实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不断扩大.
④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更好满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公民道德建设、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推进,文化事业生机盎然,人们精神世界日益丰富,全民族文明素质明显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显著增强.
⑤我国的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
3. 如何提高群众体育发展水平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健身意识
体育是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体育事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人们强身健体的意识就越强烈,体育的地位就越重要,作用就越显著。
因此,我们把开展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活动列入重要议题,作为推动辖区内两个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确定一名副书记分管日常工作,按照属地原则进行管理,以街道为龙头,各单位统一认识积极配合,形成网络化管理,做到年初有计划、每月有活动、年终有总结。各单位有专项经费,有专人负责。在对市、区两级文明单位的考评中,把是否开展文体活动作为考核标准之一,真正使社区体育作为一项群众性活动落到实处,并健康有序地开展下去,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需求。
我们充分利用社区居委会“五栏一室”这一宣传阵地,积极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认真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严格按照市区体委的活动安排,制定活动方案,并投资在辖区内重要路段树永久性标语和大型彩绘宣传牌,新建一条科技宣传街,发动驻街单位利用宣传车,穿街巷进行宣传,印发宣传材料到各社区发放,将好的典型事例通过电台、电视、报纸进行宣传,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普及体育科学知识,倡导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出全民健身的健康氛围。“生命在于运动,健康就是幸福”是我们一彩绘宣传牌上的口号,也是辖区居民的共识。
二、充分利用资源,构建服务体系
××街道地处××市中心,辖区党政军机关都有体育活动室并配有健身器材。
各社区都设有文体活动室,文体活动广场。社区和单位资源共享,经常开展体育活动,推动了全民健身活动的普遍开展。辖区南湖公园早晚为健身群众免费开放。各学校都认真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提高体育教育质量,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街道建立了社区体育活动中心,内有全套健身器材,设有棋牌室、康乐球室等,并辟有两处室外健身路径。
市区两级体委都是辖区单位,为街道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他们不但帮助出主意、想办法,更在活动场所、运动教练、裁判等方面给予了大力帮助。今年初,《关于开展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的通知》下发后,辖区各相关部门积极主动与街道联系,选送了一批思想品质好,组织能力强,善于联系群众,热爱社区工作的文体活动积极分子,组成了一支由专业体育工作、群众体育工作者和群众中涌现出来的体育活动积极分子为主体的社区文体活动辅导员队伍,到社区长期指导工作,使街道的群众体育活动工作在活动内容和服务方式等方面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政府投入、单位支持、社区协调,构建了我们群体活动较为完善的服务体系,为我们广泛深入地组织开展活动提供了保障。
三、形式多种多样,活动卓有成效
体育作为一种群众广泛参与的社会活动,不仅可以增强人民体质,也有助于培养人们勇敢顽强的精神,迎接挑战的意志和承担风险的能力。各社区充分利用社区文体活动室,文体活动广场等,与社区单位密切配合组织开展拔河、游泳、登山、钓鱼、球赛等各类体育活动,使社区居民相认、相识、相知、相助,身体力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形成平等友爱,良好和谐的社会风尚,邻里互助,团结进步的人际关系,传播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观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
4. 组织性群众性竞赛活动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包括那些要注意哪些问题
一、基本内容和方法:
1)竞赛规则:是运动竞赛过程中运动员和裁判员必须遵循的技术规范和行为规范的准则。
2)竞赛规程:运动竞赛应使所有运动员在竞赛组织的合理安排下,由裁判员按照规则和规程的基本需求、正确裁决,让参赛者在客观条件相同的前提下,公平竞赛,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战术特长,提交运动成绩。
3)组织编排、组织竞赛:
1、赛前准备工作
①成立组织委员会(筹备委员会、竞赛委员会、筹备小组)
②拟定竞赛的组织方案:竞赛的名称、目的任务;竞赛的规模;经费预算;工作步骤等.制订竞赛规程;拟定竞赛的组织机构及工作职责.
③成立组织委员会和各办事机构
④拟定各部门的工作计划
⑤建立必要的会议制度:定期召开组织委员会会议、各部门领导会议,督促检查工作进程,处理解决相关问题;召开全体工作人员会议,动员、布置工作;赛前二天包括各队领队参加的组织委员会会议,通报赛会准备情况;召开各队教练员和裁判长参加的技术会议,通报比赛期间的安排部署和有关的规则要求;比赛前要作一次全面检查,确保筹备工作的万无一失.
2、竞赛期间的工作
①各部门除进行各自的日常工作外,要不断了解自己工作上的情况,听取意见,及时改进工作。
②竞赛处要定期召开教练员、裁判员会议,及时处理比赛中存在的问题。
③裁判组每天要进行小结,研究当天裁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同时布置第二天的工作。
④场地器材组每个比赛单元要对场地进行检查、维护工作。
⑤编排记录组要及时做好临场编排、记录、公告工作等.
3、竞赛的结束工作
①各部门分别作出总结,在此基础上做好大会的总结。
②组织闭幕式,做总结报告,宣布比赛成绩,颁发团体奖。
③出具成绩证明。
④整理文件资料,由主管部门存档,编印成绩册。
⑤成绩册的的内容有:封面(与秩序册相同);团体总分统计、破纪录运动员名单、成绩统计表、达到等级运动员人数统计;比赛成绩;(一般以竞赛规程上排列的项目顺序,按先男后女顺序排列各项成绩,径赛项目按赛次排列。)广告。
⑥处理和归还器材用具。
⑦办理离会手续。
⑧做好组织委员会的结束工作,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二、注意的问题:
1)应以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为目的,不可过意追求体育的经济效益;
2)应注重体育竞赛的初衷,竞赛应贴近群众的日常生活;
3)增加对日常体育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否则可能限制群众性运动举办的经常性和持续性、参与者的广泛性;
4)群众性竞赛活动不应只由政府包揽,应更多地由社会自身力量组织起来。群众性竞赛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不该流于表面形式,应顾及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不同年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民族体育运动的特点,活动形式也应多样,以增加群众的积极性和热情。
5. 浅谈基层工会如何开展好群众性文体活动
摘要:通过对文体来活动工作重要性自的认识和如何开展基层文体活动进行论述,为做好基层文体活动提供了一种思路,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关键词:工会工作;文体活动文体活动一直是工会工作的传统优势职能,文化体育活动对于陶冶职工情操、振奋职工精神、促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长期坚持开展大众化的文体活动,既培养了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又增进了相互了解和队伍凝聚力。(剩余1875字)
6. 什么是群众体育
群众体抄育是指在广大社会成员余暇时袭间中,广泛开展的以身体运动为主要手段,以提高健康水平、进行娱乐消遣为主要目的,在身心健全发展的基础上不断超越自我,促进社会物质、精神文明进步的社会文化实践。
群众体育亦称“社会体育”、“群众体育”。是为了娱乐身心,增强体质,防治疾病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在社会上广泛开展的体育活动的总称。包括职工体育、农民体育、社区体育、老年人体育、妇女体育、伤残人体育等。主要形式有锻炼小组、运动队、辅导站、体育之家、体育活动中心、体育俱乐部、棋社,以及个人自由体育锻炼等。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应遵循因人、因地、因时制宜和业余、自愿、小型、多样、文明的原则。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是发挥体育的社会功能,提高民族素质和完成体育任务的重要途径。
7. 支持开展具有什么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
这个还非常真实的,应该是有很多喜欢还分版本的。
8. 现代群众性体育活动的显著特征之一
来现代群众性体育活动的显源著特征:
参与对象的广泛性:社会体育以全体社会成员为对象、无论年龄、性别、爱好、职业,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近年来弱势群体和特殊群体的体育活动不断开展,在实践上更为明确了社会体育的这一内涵。
活动时间的业余性:作为业余文化活动的内容之一,伴随着民众生活水平提高和闲暇时间增多,社会体育发展迅猛。
活动内容的娱乐性:社会体育的活动内容以群众喜闻乐见为前提,在自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选择,是非功利的体育活动,娱乐性质的活动在活动中占主要地位。
参与目的的多样性:由于主体或需要的不同,社会体育活动可以满足健身、健美、康复、休闲娱乐、社会交往、陶冶情操等多种需要。
组织形式的灵活性:由于社会体育是主体自愿参加,具有自发性和松散性特征;参与者人数多、范围广、素质水平差异较大,组织管理难度较大。
9. 浅谈工会组织如何做好社区体育活动
因为根据《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的颁布和近几年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体育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强化人们的体育意识和促成人们的体育行为也成为当前社会体育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企业的工会组织,是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主要组织者,而开展好社区体育活动,对促进全民健身活动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结合单位实际,浅谈一下工会组织如何做好社区体育活动,提升全民健身活动水平。
一、社区体育活动的发展趋势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社区服务不断完善,社区体育也在不断发展和壮大。社区体育作为国家体育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国家大力倡导的一种形式,是全民健身运动的有效实施途径,是体育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持久性。社区体育已经成为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综观世界发达国家的体育发展历程,但凡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社区体育就会得到迅猛的发展,所以良好的社区必配有良好的社区体育服务体系。发达国家的经验说明,社区体育是体育消费大众域化必不可缺的一个核心部分,发展体育产业,必须得发展社区体育。
二、社区体育活动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蓬勃发展的社区体育有利于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素养,促进社区精神文明;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创造良好的生活方式;加强居民间的人际交往,维护社区的安定团结;增进居民的社区共同意识,促进社区的繁荣发展;完善居民社区服务,促进社区生活便利。同时,社区体育是一种健康文化,它对提高社区的文化品位有着积极作用;它也是一种生活文化,帮助人们学习生存与生活和发展,对改变社区文化意识有促进作用;它还是一种行为文化,倡导对规则和规范尊重和遵守,对提高居民的文化修养有促进作用;它又是一种娱乐文化,可以消除疲劳,解除紧张,对丰富社区业余文化生活有重要作用;它更是一种交际文化,对改善社区人际关系,营造和谐生活和文化氛围有积极的意义。
三、当前社区体育活动的现状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把参与体育活动当作消除疲劳、强身健体的一种有效手段,主要是为了健身。社区体育完善的,老少健身热情高,全民健身意识强;不完善的,场地、人员受到局限,参与健身的少,没有达到全民健身的目的。纵观当前社区居民健身的人群多为离退休的中年老人,家属,项目多为健身操、太极拳、跑步及棋牌类等体育项目,以室外为主,场地要求较低,只需要一块空地就能开展,一般不需要专门的活动场地,运动量较小,动作平缓;相对于青年人、儿童来说,除了闲暇时间较少外,社区内缺乏他们需要的体育活动,他们独特的体育需要在现有的社区体育活动中,难以得到满足,再加上现有体育场地设施的不方便,最终造成了社区居民对参与体育健身的热情不高。
由此可见,社区体育要想蓬勃发展,全民参与,健身场地最为关键,因为健身场所直接影响着居民的健身动机、健身时间、健身方法及健身效果等,对选择和保证良好的健身场所是开展和完善社区体育的重要因素。
四、工会组织如何在社区体育活动中发挥作用
我们鲁中能源集团公司多年来,一直注重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先后建立了水上公园,健身路径,并于去年在社区内建立了集文化、健身、教育、培训为一体的健身俱乐部,受到了员工群众的欢迎,单位也多次荣获了中煤体协“‘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活动’先进单位”、“全国煤矿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利用重大节假日、全民健身月等开展宣传活动,举办形式多样,简单易行的群众性体育活动,提高员工群众的健身意识,了解体育活动对个人、家庭、企业带来的好处。员工的身体健康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工作效率,而且关系到公司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特别是对煤矿工人来说,工作环境决定了他们的身体状况,而开展体育活动是保证员工身体健康的最有效的途径。为此,公司工会坚持“适用、适度、适宜”的原则,不定期地举办各种类型的体育活动如篮球赛、乒乓球赛、拔河比赛、健身操表演等等,以此来激发员工的体育热情,引导广大职工树立“科学锻炼、文明生活、健康快乐”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2、以永安俱乐部为依托,普及大众化体育活动。在开展节日大型体育活动的同时,该公司工会永安俱乐部坚持大小结合、上下结合、内外结合、小型多样与分散集中结合、普及与提高结合,组织员工参与各种体育健身培训和比赛,形成“大而不散,多样并举,突出特色”的格局,组织开展了乒乓球、象棋、台球、健身操、排舞等不同层面、不同类型的员工体育锻炼,离退休人员、家属、员工,学生都可以参与,营造了“天天健身、月月赛事、季季活动、年年高潮”的健身氛围,做到了普通活动全民化。
3、运用市场化手段,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举办比赛、培训班等,学习科学先进的体育健身活动,带动社区体育活动的发展。在举办好本单位各类体育赛事的基础上,俱乐部还联系上级工会或兄弟单位、周边企业学校,由俱乐部承办各类体育赛事,不仅提高了俱乐部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还促了进俱乐部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同时为进一步提高俱乐部各项活动的水平,还聘请高水平的专业教练进行指导,使俱乐部的整体水平不断上台阶,也带动了永安社区体育活动的发展。
总之,社区体育活动对创造社区健康生活,培育社区群体感情和活跃社区人际环境都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工会组织理应借助自己的优势,做好社区体育活动的发展,不仅能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蓬勃发展,而且还能为和谐社区、和谐企业建设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谢谢请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