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体育活动 > 以幼儿为主体开展体育活动

以幼儿为主体开展体育活动

发布时间:2021-02-19 22:41:55

Ⅰ 怎样引导幼儿开展体育活动

【摘要】社会在不断进步,幼儿的身心也不断在发展和提高,幼儿园如何更加有效地开展体育活动,来促进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本文从内容、活动中突出幼儿的主体性、实施途径与体育活动中注重促进幼儿良好心理发展等方面论述了当前幼儿园改如何有效开展体育活动。【关键词】幼儿园体育活动有效【正文】《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的主要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由此可见,幼儿体育是幼儿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幼儿体育活动的总目标是:以幼儿健康发展为中心,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当前,幼儿体育已受到幼儿教育者的普遍重视,许多幼儿园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体育活动,然而离目标的要求还有距离。对于任何通过体育活动有针对性地、有效地增强幼儿体质、和谐发展幼儿的身心,许多教师还比较模糊,如有的教师对体育功能的认识不全面,过分强调兴趣而不注重体育活动的作用;在体育活动中一刀切的灌输方法用的比较多;对于幼儿活动量的调控存在随意性;还存在等待时间过长,不符合幼儿的心理需求等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幼儿无论在生理方面还是心理方面都比过去幼儿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幼儿园怎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开展体育活动呢?我觉得应从以下几点进行:一、内容上打破传统,让孩子在挑战中获得自信。1.敢于尝试新的活动形式,打破旧的传统。社会在发展,孩子们也不例外,传统的幼儿体育教学内容已远远不能适应现在的孩子们,如果还用传统的要求来教育孩子,他们是“吃”不饱的。我们要打破传统,敢于突破,改变和提高要求,让孩子面临新的挑战,在不断战胜新的挑战的过程中使幼儿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这也是幼儿体育的目标所在。举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在美国,很多孩子喜欢滑板,在街道旁,宽阔的广场上,常常有孩子冲来撞去,在台阶上跃上跃下,甚至在铁栏杆扶手上滑下。这在中国几乎是看不到得,原因是因为滑板需要技巧,儿中国人虽然向来善于玩技巧性游戏,但滑板还需要胆量,因为它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在传统意识上,许多人认为这种游戏太危险,容易摔断四肢,因而不鼓励孩子玩。我国传统的教育方式是保护、灌输式和训导式的,于是,孩子本来具有对这种游戏的畏惧心理就更加强烈了。虽然孩子暂时保证了身体不受伤害,但却阻碍了能力上的发展。事实上,这种活动经过老师的充分准备和有序安排是可行的。目前,在上海、苏州等地的部分幼儿园已有了类似双排轮游戏活动,许多小朋友都非常感兴趣,这无疑是幼儿体育教学的一项新突破。2.难度上敢于突破。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适度的要求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要求过高或过低都不行。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幼儿普通对有一定难度的活动较感兴趣。如在体育活动“长凳游戏”中幼儿选择不同高度的长凳走平衡,大部分孩子愿意站在较高的长凳后面。当老师在另一边将几个长凳叠成最高时,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不约而同地排向那里,跃跃欲试。由此可见,孩子们具有冒险的天性,而较为普遍的现象是:对幼儿的要求缺乏难度,幼儿不必费太多的努力就可以达到。原因有二:一是教师忽略了幼儿的发展,不能了解幼儿的实际能力和水平,没有挖掘幼儿的潜能,仍以老标准衡量和要求孩子;二是教师不敢增加难度。有的教师知道要增加难度,但因为怕一旦增加难度,幼儿容易产生危险,所以最终放弃了这种想法。这样,幼儿的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发展,更可惜的是,错过了培养幼儿意志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得机会。3.运动量上采用“多峰式”训练。体育活动中幼儿运动量的“多峰式”,指的是整个体育运动中运动量的分布呈两次以上的高峰状态,以免运动疲劳带给机体的伤害。考虑到幼儿身体在运动过程中变化的特点,幼儿身体技能的活动能力是不断变化的,并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上升--稳定--下降的规律。这也是人体生理技能活动变化的规律。根据这一规律,我们在调控幼儿活动量时安排了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形成了启动--第一次高峰--缓冲--第二次高峰--缓冲这样一个多峰式状态,真正做到运动强度小则增加运动密度,运动强度大则减少运动密度,调节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既不过量运动,又能保证适宜运动量,符合机体承受能力,体现了体育活动中“动与静、激与缓”的结合,对幼儿体能的科学锻炼是十分有益的。二、活动中突出幼儿的主体性。许多研究表明,体育活动中的户外自选活动,幼儿混龄主题区域和室内表现性、创造性的身体活动更有利于幼儿主体性的培养。因为在这些活动中能给每位幼儿有表现和创造的机会,促使其主体性培养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证。1.室内表现性、创造性的身体活动:在室内围绕一定的主题向幼儿发出挑战,唤起幼儿尝试进行身体运动的欲望,让每个幼儿按自己的方式来表现、发挥、创造。例如在室内进行“玩竹竿”游戏,在音乐的伴奏下幼儿赤足在室内活动,用手指、脚趾及身体的其他部位尝试创造许多有趣的活动方法(如:猴王玩金箍棒、种树、滑雪、火炬接力等)。这类活动提高了幼儿身体动作的表现能力,使其有机会在面对不同的运动和建议时,寻找到他自己的行动方式,促使其运动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发展。2.户外自选活动:教师充分考虑到幼儿的不同兴趣、爱好能力水平,尊重幼儿的意愿和选择,在活动中尽可能给予幼儿的机会,即选择活动项目和器材,结伴,这样幼儿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活动,体验自主参与体育活动的快乐,使幼儿的自主性和社会性得到发展。例如:幼儿园一般都有很多个体育活动区域,如攀爬区、投掷区、平衡区、跳跃区等,我们可以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区域,自己选择活动伙伴,在活动中体验到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3.幼儿混龄主题区域活动:利用幼儿园的有效活动场地和器材,设置若干个具有不同活动主体情节的区域,教师可以设置球类活动区、车类活动区、攀爬区、投掷区、平衡区、跳跃区、中大型运动器械组合区等。对以上两个年龄阶段的幼儿同时开放,各年龄层次的幼儿可以自行组合、选择活动区的活动,这种活动方式打破了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线性框式,强调非线性的组合,使团队的异质性大于同质性,扩大了幼儿之间的广泛接触和交往,满足了幼儿与不同年龄同伴交往的心理需求,为幼儿选择活动和创造性地锻炼提供了充分条件,使其活动动机更为强烈,参与意识、自主意识得到鼓励。例如:让中班幼儿和大班幼儿同时参与攀爬区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中班幼儿交往对象丰富了,而且从大班幼儿身上学到了活动技巧,更加放得开了,大班幼儿在活动中也会变得更加自信,主动带领中班幼儿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促进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也让幼儿身心得到了发展。三、体育实施途径上强调与家庭、社区合作。的教育机构很注重在儿童体育方面与家长的合作,教育工作者把儿童年龄和心理特点的知识传递给家长,使他们了解孩子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许多幼儿园开展了亲子活动,教育者可以借助这样的契机,通过直观的宣传、、座谈等,让家长认识到如何丰富幼儿的生活,又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开展适合家长与幼儿共同合作的体育活动项目。例如:每学期定期亲子运动会,让幼儿和家长配合参加活动,不但增加了家长和幼儿之间的感情,更让家长认识到多让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好处,这样更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真正做到家园共育;还有在家长座谈会上教师可以向家长宣传一些体育活动的方法与技能,家长也可以谈谈自己的看法,共同学习。另外,幼儿园可以扩大与社区合作,开展一些在社区内进行的体育活动。如游戏、竞赛等。这不但丰富了体育活动的内容,更扩大了孩子社会交往的空间。平时还可以通过调查问卷调查一些家长在幼儿体育活动方面的实施情况,提高家长对体育活动的重要性的认识,让家长和教师携手共同合作,使体育活动更加有效地开展起来。四、体育活动中注重促进幼儿良好心理发展。回到我们的目标来看,《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体育的总目标是:以幼儿健康发展为中心,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因此,教师在增强幼儿体质的同时应该注意到幼儿心理的发展,充分发挥体育功能的多元性。心理师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动作的发展可以使幼儿获得大量的,从而促使大脑技能的完善,为各种心理品质的形成奠定基础。首先,在体育活动中培养良好的情绪情感。诸多观察和研究表明,情绪情感对幼儿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它不仅是一项重要的心理品质,还是导致心理异常和障碍的一个中介环节。动作的发展可以使幼儿获得丰富的感官,大大加快大脑髓鞘化过程,使神经系统综合调和能力增强,兴奋和抑制过程更趋和谐,从而较好的调节情绪。一般来说,体育活动能使人心情愉快、活泼开朗、精神振奋,产生良好的情绪体验,但是如果组织部善,也会给幼儿带来不愉快的情绪。因此,在体育活动中,要注意体育器材要适合幼儿的生理特点,引起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活动内容要有趣,活动方式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并能锻炼幼儿的身体,在活动中能够与同伴有好合作,体验共同活动的快乐,促进幼儿良好的情绪感情体验。其次,努力发掘体育活动中的美育因素。美感是人们在对审美活动后产生的一种愉悦的情感体验。所以,教师提供的体育用具要美观、实用、安全,教师示范动作要准确、熟练,口令流畅,体操动作设计要注意艺术性,考虑体育活动与音乐活动、语言活动有机结合,提高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使幼儿在体育活动中身心舒展、愉快乐观。再次,在体育活动中关注幼儿问题行为在体育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来的问题行为要有畏惧、退缩、抑郁、不合、不合作、攻击性行为和破坏性行为,一般不被视作心理疾病。但这类问题或障碍会使幼儿在生活中受挫折,若不及早矫正或干预,不仅影响其正常生活和活动,阻碍身心健康发展,还会由此导致他们在成年期的心理缺陷和社会适应不良,教师应在日常生活中引起重视。在体育活动中教师要让幼儿从简单的体育运动开始,让有心理障碍的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其它活动中也是如此,逐渐让幼儿克服心理障碍,使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总之,我们应该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在锻炼幼儿身体的同时,有效促进幼儿健康心理的形成。调动一切可能得因素,使体育内涵得到丰富和发展,适应时代的需求。

Ⅱ 幼儿以游戏为主,课内活动够多了为何还要进行户外体育运动

对于户外体育运动,它的好处就在于强身健体,而且也可以锻炼孩子的肺活量,总体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相信现在的很多孩子,他们在学业上也都是非常紧的,而且压力也是非常大的,所以在很多时候家长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进行更多的户外运动,毕竟对于这些体育运动来说,不仅仅是为了强身健体,而且更重要的也是为了提高幼儿的一种思维活动能力,这一点在面对强有压力的学习环境状态下,是很有必要的一种措施。

总之不管怎么样,对于孩子的教育,家长也不要操之过急,也不要过于的去攀比,也不要为了望子成龙,让自己的孩子承受强大的学习压力。要让孩子从身心上得到健康,身体上得到保障,从而让孩子拥有一个健康,安全的一个生长环境。所以在很多时候,我们作为家长也要牢记孩子的身心健康比什么都重要。

Ⅲ 如何开展幼儿园区域性体育活动

在深化幼儿园体育活动改革中,许多幼儿园开展了区域性体育活动,加强了活动的组织实施和管理,促进了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下面就 幼儿园开展区域性体育活动的意义及组织实施过程中须解决的问题谈谈我们的看法。 一、幼儿园区域性体育活动的现状 (一)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也明确提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健康第一”是幼儿园教育的指导思想,尤其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组织实施的指导思想。绝大多数幼儿园的区域性体育活动都能以身体练习为主,合理安排运动负荷,致力于培养幼儿的自觉自主、团结协作、人际交往等能力,增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值得我们学习的是,有些活动还把幼儿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目标与活动内容、组织方法及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二)活动中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 幼儿是体育活动中的主体。《纲要》强调要“以幼儿发展为中心,重视幼儿的主体地位。”重视幼儿在活动中自主合作和探讨,促使幼儿主动参与体育锻炼,激发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帮助幼儿获得积极的情感 体验;尊重幼儿年龄与个性差异,注意活动内容与器械的选择,使每个幼儿都积极投入到活动中。 (三)活动中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 幼儿园体育活动在“健康第一”的理念引领下,正从“育体”向“育人”的方向发展,在活动中更加重视幼儿的情感体验。使幼儿在区域性体育活动中获得愉快和成功的情感体验,是培养幼儿参加体育锻炼和终身体育意识与习惯的关键,是激励幼儿积极、主动、自觉地进行体育活动的重要条件。幼儿园大都能够根据幼儿生理与心理特点来组织和实施体育活动,结合本园幼儿年龄特点和运动技术水平选择活动内容,使幼儿在活动中能够得到愉快的情感体验和心理满足。同时,能利用技能形成规律选择活动内容,利用幼儿心理活动规律来组织活动。如在活动中采取“友伴分组”、“合作讨论”、“师幼互动”等方式,使幼儿得到心理满足。“玩有目的,乐有所得”,幼儿在活动中可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 学会合作,童心、童趣得以充分展现,体验到体育活动独有的魅力。 (四)发挥体育器械的功能 区域性体育活动过程也是幼儿与器械的互动过程,器械是区域性体育活动的必要条件。区域性体育活动的特点是所有幼儿都充分自由地选择区域和运动器材,自由结伴,自主运动。幼儿园为活动内容的选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有效的途径。一批安全、实用、新颖的器材出现在活动中,为 幼儿运动兴趣的激发、运动能力的提高、运动经验的积累创设了环境,提供了条件。 (五)形式多样,方法灵活 为了让幼儿身体在区域性体育活动中得到充分的锻炼,许多幼儿园改变了原有的活动组织形式,从单一的整班流动到整年级流动的活动方式的改变,不仅使幼儿有自由选择区域和伙伴的机会,同时有利于幼儿熟悉各区域的器材、玩法,因而能够更好地促使每个幼儿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能 力得到提高。 二、幼儿园区域性体育活动须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明确活动性质 正确理解区域体育活动的性质,是正确组织实施区域性体育活动的前提。过去有些幼儿园在区域性体育活动性质的认识上出现了“错位”,致使区域性体育活动变成了自由活动、放羊式活动。《幼儿园体育》明确规定:幼儿园体育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学科。“幼儿园要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走、跑、跳、攀、投掷等基本动作以及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所以,正确 理解区域性体育活动的性质应该把握如下几点: 1.活动必须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增进幼儿身心健康服务。 2.活动是以身体练习为主,不是以自由娱乐为主要内容。 3.活动虽然强调多种内容、多种功能和多种价值的整合,但仍是以体育为主要内容。 (二)把握活动主线 随着幼教改革和幼儿园体育活动的不断深入,我们逐渐认识了“学会学习”和“学会锻炼”的重要性。因此,在区域性体育活动中要垂视幼儿体育锻炼能力的培养。体育锻炼能力的培养是以运动技能为基础的。由于幼儿园教师队伍基本上都是由女教师组成,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幼儿园体育运动技能教学弱化,某些体育活动只顾“热热闹闹”,不顾幼儿是否学到。还有某些体育活动则一切围绕幼儿的兴趣转,从不提体育运动技能的学习、、运动技能训练不仅是幼儿园开展区域性体育活动的主要内容,也是幼儿园各项区域性体育活动的一项重要目标。因此,我们在开展幼儿园区域性体育活动时,必须高度重视幼儿运动技能的学习缺乏运动技能学习的 体育活动是没有生命力的活动,是收不到任何效果的。 (三)注重观察与指导 区域性体育活动是幼儿自由、自主的开放性的活动,但又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活动之前,教师要创设环境,恰当设置和更换器械,做好对幼儿的分析评价、建立活动常规、活动内容的安排等工作。活动中,教师的观察与指导是最重要而又是最基本的。有了细致的观察,才能了解幼儿的运动情况,适时做出调整;有了及时的指导,幼儿的运动水平才会提高。那么,教师如何做好观察与指导呢?区域性体育活动打破了幼儿年龄、班级的界限。面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教师应明确活动的目标是要发展幼儿 的何种技能、提高幼儿的何种能力,并且有目的地观察:(l)幼儿的活动量是否太大;(2)幼儿是否积极参与活动;(3)幼儿在活动中是否有创新;(4)幼儿在活动中是否能够互相帮助,等等。只有这样,才可能发现幼儿在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才可能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和指导。同时,在活动中,教师还要通过讲解和示范,帮助幼儿掌握运动技能,引起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如在平衡区,教师可通过启发,鼓励能力较强的幼儿通过站、卧、趴等多种姿势练习在平衡木(板)上保持平衡。其他幼儿通过观察便会模仿其动作,并发挥自己的想象,创造出更多的平衡游戏。 在活动中,教师适时的指导与帮助是相当必要的。作为一个观察者,教师要注意到动作、情节、规则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并及时对幼儿进行鼓励与帮助。例如在游戏中,对于胆小或动作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幼儿,教师应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活动;对于能参与活动但缺乏创浩性的幼儿.教师可与他们共同参与游戏他们的思维空间,大胆想象;而对那些完全有能 力独立开展活动的幼儿,则可充分发辉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他们挑战更新、更具难度的游戏。这就是说,教师不仅要做幼儿活动的观察者,还要做幼儿活动的参与者和引导者。 (四)注意区域器械投放 运动区域设计的合理性与器械准备、投放的适宜性,是顺利开展区域性体育活动的必备条件。在观摩中我们发现,幼儿园的体育运动场地主要有水泥地、塑胶地、草地和其它运动场地(如小山坡、沙地、水池等)。那么,我们在活动中应如何根据现有场地的特性和各种体育器械的功能合理 地创设和优化运动区域,使幼儿在活动中更好地锻练身体呢? 1.避免不同区域活动的互相干扰,保证各区域活动的正常开展。如车区和球区应避免放在相邻区域,因为皮球会滚动,它会影响车区的活动。 2.设计通道路线,避免幼儿穿梭在其他区域中,影响

Ⅳ 如何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发挥幼儿的主体性


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健康领域中指出,幼儿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因此积极地开展体育活动,不仅能给幼儿带来欢乐的情绪,有助于提高幼儿运动能力。而且,能为幼儿心理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地发展。

然而在以往的体育活动中常常以教师为中心,由教师制作、提供活动材料,设置、安排活动场地,示范、指导并评价总结活动情况,致使幼儿在活动中的主动性未能得到充分地发挥。在大力提倡培养儿童主体意识、积极情感和创新能力的教育观指引下,如何在体育活动中发挥幼儿的自主性,使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呢?
一、创设愉快情绪,得到成功体验
良好的环境能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对幼儿的刺激要能起到积极的有教育价值的作用,使他们在体育活动中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样才能使幼儿对体育活动产生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教师的教育行为和对幼儿的态度,直接影响孩子的发展。教师在组织幼儿开展体育活动时,应注意自己的言语和行为,经常用微笑的目光鼓励幼儿,帮助幼儿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在评价幼儿游戏时,要更多的关注幼儿活动过程,而不是只关注活动结果;要更多的关注幼儿在活动中所付出的努力,而不只关心最终结果;要更多的关注幼儿的进步,对他进行纵向比较,而不将他与其他幼儿作横向比较;要更多的关注幼儿发展的各个方面,而不是只关注某一点,特别是不要只看到他的不足,要有意识地去发现每个幼儿身上的闪光点。
良好的同伴关系能促进幼儿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功。教师在组织体育活动中,要以“好朋友”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体育活动之中,并积极引导幼儿建立平等融洽的同伴关系,让幼儿在活动中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评价,共同进步。
二、让幼儿动手、动脑参与活动环境的创设


以往,在游戏前,教师忙于布置场地或分发玩具,活动后,教师收拾战场,一片忙乱。教师代替幼儿思考、动手操作,失去了许多教育契机,究其原因是教师忽视了幼儿主体性的发挥,而现在我们只提供有利于幼儿探索,参与的材料后,提出任务引导幼儿自己动脑想象,动手摆放。《纲要》中指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所以说情境的创设对激发幼儿的兴趣有很大的作用。如在玩小兔采蘑菇的游戏时,我们提供给幼儿矿泉水瓶、易拉罐,然后提出问题:“小免采蘑菇要经过一条河、一片树林,想一想用什么当小河和树林呢?”孩子纷纷动脑筋,想办法,最后提出用矿泉水瓶放倒摆成平行的两排当小河,用易拉罐四散地摆在河的前方当树林,幼儿在主动参与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思维活跃、想象力和动手能力都得到发展,并对体育活动产生极大的兴趣。

因此,我们应该建立起这样的意识:凡是体育活动中需要使用的运动器械和辅助材料,教师都应该与幼儿一起来完成其搬运、摆放和收拾的工作。请幼儿与教师一起将活动中需要用到的运动器材或辅助材料搬运到活动场地;根据活动的需要,请幼儿按照活动的具体要求亲自摆放;活动结束时,请幼儿与教师一起将它们收拾和集中起来,有时还可搬回到储藏物品的地方。幼儿会十分乐意参与这类活动,这既是显示自己体能的一次机会,也是为集体出力的一次机会。我们应该相信幼儿的这些能力――大肌肉的动作能力、执行任务的能力、相互配合与合作的能力。当幼儿小心翼翼地抱着几块塑料板、摇摇晃晃地推着一个大轮胎,当两三个幼儿一起搬运着一个垫子、共同推着一辆运球车时,他们的体能正在接受着锻炼和考验,他们互相之间的配合与合作也得到了尝试与实践。
三、鼓励幼儿主动尝试,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

在体育活动中,教师应更多引导幼儿自主的去探索和思考,发展幼儿的主体性,如果只是机械地模仿,那么幼儿即使学会了什么,也不懂为什么这样做,长期下去,幼儿会形成依赖性,影响主体精神的发展。因此,在组织体育活动时,应该鼓励幼儿自己去发现和创造各种玩法。如玩小松鼠摘果子的游戏时,请幼儿想一想可以怎么玩,比一比自己的玩法与别人有什么不同。体育活动中的探索活动可安排在不同的教育阶段,教师所采取的指导策略也应有所不同。

1.探索活动安排在开始阶段,教师可明确提出操作要求,但不作指向性说明,以保证幼儿有充分的探索时间和空间。如让幼儿掌握平衡走的技能,我提供了一个可让幼儿自由选择、难易程度不一并可以进行创造性练习的情景:小河上有一座小桥(平衡木)、桥头有货物(沙包)、小桥上有障碍物(积木),小河里有石头(积木)。让幼儿置身于这样一个场景里,练习平衡走,并把桥头的货物运过河,比一比谁的过河方法多,教师则在一旁观察哪些幼儿的动作符合教学要求,及时引导其他幼儿观摩学习。这样幼儿不仅在玩中学会了平衡走的技能,还积极主动地想出其他过河的方法。

2.探索活动安排在体育活动结束阶段,教师可启发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进行经验性探索或再创造性探索。如在学习双脚跳后,鼓励幼儿运用器械去练习双脚跳,并看谁的玩法最新。结果有的幼儿用纸棍摆成图案进行练习,有的幼儿用体操圈进行练习,有的幼儿用绳子进行练习。再如在学习拍球后,请幼儿玩球,比赛谁的玩法最多,结果幼儿想出了各种饶有趣味的玩法:单手拍球、双手拍球、抛球、滚球、夹球跳等等,有的孩子甚至用棍赶着球走,说是“赶小猪”呢!

3.如果探索活动是分阶段连续贯穿于整个体育活动之中,教师可分别交代不同步骤的操作要求,并掌握好节奏,分段控制时间,防止幼儿出现来不及想或因时间过长而分散注意的现象。这时需要教师不断支持,鼓励幼儿相互之间的交往,帮助他们交流想法与发现。当某个幼儿通过探索尝试解决了一个问题后,可把这一幼儿的方法介绍给其他幼儿,教师自己也可尝试一下幼儿的创新,这样可以更好地支持幼儿的想法和建议。在这些探索活动中,幼儿由模仿者变成了探索者,在探索中发现学习、学会学习,使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都得以发展。

总之,体育活动不仅能促进幼儿的生长发育,增强体质,而且对幼儿的心理发展也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我们不应将发展幼儿基本动作视为最终目的,而要把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要让活动成为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变成教师教的过程,同时利用一切契机,发挥教育资源的综合效能,不断增加幼儿的活动密度,扩大活动广度,提高幼儿参与度,使幼儿在增强运动能力的同时,在丰富多样、积极愉快的体育活动中,积极主动的与周围环境互相作用,从而获得主体性的发展。

Ⅳ 如何根据幼儿的特点开展体育活动

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特点开展体育活动的探索;开展幼儿体育活动,要根据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兴;《幼儿园教育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学任务应是向;首先我认为,对幼儿的身体教育,不仅是培养幼儿正确;据幼儿的特点开展体育活动,结合自己工作中一些有效;一、把握不同年龄幼儿心理特点,创设童趣的体育活动;在多年的幼儿教育中我通过观察、记录幼儿参与活动的;其实现代社会的幼儿
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特点开展体育活动的探索
开展幼儿体育活动,要根据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兴趣来进行,否则,事倍功半,多年的观察、了解与对幼儿、家长的调查,了解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特点,兴趣喜好可以使教师在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具体做到:把握不同年龄幼儿心理特点,创设童趣的体育活动情景。依托不同年龄幼儿的思维特点,科学选用改编教材。调查不同年龄幼儿活动兴趣趋向,有针对性的设计调整体育活动内容与形式。细致观察幼儿活动实际,理论联系实践指导教师教育行为。注意自己的言行的榜样性,成为孩子在体育活动中身心协调发展的无声教材。
《幼儿园教育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学任务应是向幼儿进行体、德、智、美全面发展教育,使其身心活泼健康地成长。”由可此见,身体教育在幼儿教育中是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的。然而,不少人只用身高、体重的增长指数来衡量幼儿身体教育的水平。我认为这是片面的、不科学的。因为,幼儿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即使不进行体育锻炼,身高、体重也会得到自然增长。所以,仅用身高、体重的增长指数来衡量一所幼儿园幼儿身体教育水平的高低,实质上就忽略了幼儿身体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我认为,对幼儿的身体教育,不仅是培养幼儿正确的身体姿势,增强幼儿的体质,改善幼儿的生理机能,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的需要,而且也是发展幼儿德育、智育、美育的重要途径。然而,开展幼儿体育活动,必须根据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兴趣来进行,否则,不仅收不到应有的效果,而且还可能有碍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现就如何根
据幼儿的特点开展体育活动,结合自己工作中一些有效的措施,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把握不同年龄幼儿心理特点,创设童趣的体育活动情景。
在多年的幼儿教育中我通过观察、记录幼儿参与活动的细节发现:小班初入园的孩子往往有一部分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而愿意一个人呆在一边独处,他们害怕陌生的新环境,教师应该创建一个让幼儿感到熟悉、安全、温馨的环境,如游戏中可设置妈妈、宝宝等幼儿熟悉的角色,设置如家、公园等让幼儿感觉安全、开心的环境。而中班的孩子有一些简单的好恶辨别标准,在游戏中他们往往只愿意积极扮演“英雄”式的好人角色,而不愿意扮演如“大灰狼”式的大反派角色,教师在组织幼儿体育活动中,应及时轮换幼儿所扮演的各种角色。但必须事先向他们讲清道理,否则突然改变他们所扮演的身份,特别是改变当带头人的地位,有的幼儿就可能以为教师对他不信任,而不高兴、闹情绪,甚至不来幼儿园上学了。在《小乌龟春游》的活动中我鼓励幼儿扮演狡猾的狐狸让孩子了解会表演是仔细观察、聪敏、勇敢的行为,没有狐狸的游戏没有意思。而后又共同制定规则让被狐狸抓住的小乌龟在学扮狐狸的过程中找到自己被抓的原因。
其实现代社会的幼儿自尊心强,喜欢表现自己,在体育活动中,喜欢当带头人,或扮演各种角色。为了让所有的幼儿都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才能, 到了大班引导幼儿正确地在集体中表现自己的机智、勇敢、顽强的精神,还要让孩子建立一个讨论、商量、协调、合作的氛围。如在活动《巧玩罐子》的活动中由幼儿来共同约定规则,由孩子来自荐障
碍摆放的位置合方法并说出自己的理由,并争得同伴的票选后再分工合作的去实践孩子自己的设想,不仅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更为孩子进入小学后更好的适应集体、恰当表现自己奠定良好基础。
二、依托不同年龄幼儿的思维特点,科学选用改编教材。
通过教研活动讨论统计和老师们的家访调查记录中发现幼儿最喜爱的身体活动形式是体育游戏,而幼儿期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的思维形象具体,喜爱模仿动作和游戏,注意力不易集中,难于持久。大脑皮层与外界环境的联系,以第一信号系统为主,多通过直观形象建立条件反射。因此我认为:
(一)、小班的体育教材内容以模仿一些动物、人物或其他形象动作为主。如“小鸟飞”“大象走”、
“绕线线”、“风吹树枝摇一摇”;中班和大班的教材不仅要有一定的锻炼价值,而且也要力求简单易学。如:徒手操、红旗操、铃鼓操、鲜花操、球操等。还有许多游戏方案将有关活动内容编成带有人物或动物角色及故事情节的游戏,如我园开展的“民间游戏节”中的:打莲香、采莲船、踩高跷等活动时,孩子扮成仙子、贝壳仙女,划船婆婆等角色不仅使直接参与活动的孩子高兴的合不拢嘴,更使间接参与的其他班观众小朋友目不转睛的观看、欣赏。
(二)、教师的示范动作力求优美、准确,轻松自然,富有吸引力;讲解要生动形象,简单明了。
(三)、要注意贯彻精讲多练的原则。这不仅是增强体质的需要,而且也是掌握正确
的基本动作的需要。如果教师讲解、示范时间过长,或者课的组织不够严密,幼儿的注意力容易转移,表现出纪律松驰,或是蹲在地上乱画,或是玩自己喜欢的东西,甚至互相嘻笑打闹。出现这种情况,教师不要过多地批评责备他们,而要注意正确引导,及时改变教学方法。如:活动《小脚丫旅行》中教师鼓励幼儿自己探索不用脚的运动方式,充分给予孩子自我发现、尝试的平台,随着问题的不断发现、提出、实践、解决牢牢抓住孩子的活动兴趣。
三、调查不同年龄幼儿活动兴趣趋向,有针对性的设计调整体育活动内容与形式。
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是促进幼儿身体、心理健康的重要前提。几年的调查研究发现,调查的所有身体活动形式,为大多数男女幼儿喜爱或需要。有的活动形式,如小班幼儿对手膝着地爬行、钻圈,中班幼儿对走平衡木,大班幼儿对跳跃动作的喜爱人数高达90%以上。
随着年龄的变化,幼儿喜爱或需要的身体活动形式有所变化:小班幼儿更喜爱基本动作中的跑或爬的动作,中班幼儿的需要则趋于平衡性的动作,而大班幼儿对跳跃性的动作更加偏爱;因此我们教师在平时的体育活动中就根据各年龄段幼儿制定独特的受到他们喜爱又适合他们身体发展需要的活动进行。如:幼儿刚入园时,小朋友之间彼此不熟悉,交往显得被动。体育活动时我就选择一些以老师为主的体育游戏,如"老猫睡觉醒不了""小孩小孩真爱玩"
等。游戏中老师扮演主要角色,以积极愉快的情绪感染幼儿,带他们尽情地玩、尽情地笑、尽情地跳。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熟悉了,交往也渐频繁,活动时我们给孩子提供的自由活动机会也随之增加。我常暗示活泼爱动的孩子带文静的孩子一起玩,使全体幼儿都对户外体育活动有了浓厚的兴趣。而大班的户外活动中幼儿园为孩子增添了跳绳、皮筋等,还结合民间游戏的趣味性和明快节奏编排了竹竿操等新颖的活动。
相对而言对于基本体操活动的喜爱程度,小班幼儿较为喜爱,中班幼儿次之,而被调查的大班幼儿的一半以上不喜欢此项活动形式,表明随着年龄增长,对基本体操的兴趣呈递减趋势,而对体育游戏的兴趣则呈递增趋势。因此,我园分析其原因,孩子们喜欢不断变化有新意的形式与活动内容,而大班小朋友在园时间长许多基本体操每天进行他们会觉得无趣,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课题组立刻对基本体操活动进行调整,如:将原定的每天每个孩子都参加的固定形式的集体早操转换为按幼儿意愿进行,允许幼儿自选做操或游戏,而教师就支持孩子的愿望进行指导。同时为了更有效的利用幼儿园有限的活动空间,我园将各班分单双号轮流在室外进行体育活动,而在室内时教师就组织适合室内的平衡、钻爬等游戏。
此外,幼儿都喜爱音乐,喜欢在欢快和节奏鲜明的乐曲声中活动。相对来说,中班幼儿有一定音乐表现的基础和能力,但创编表现能力又有一定局限性,我们在体育活动中可以配以音乐,或配上儿歌,让幼儿边念边做或边唱边做,也能提高幼儿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收到较

Ⅵ 如何在体育活动中利用情境创设发挥幼儿的主体性

幼儿是发展的、能动的个体,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他总是以主体的身份在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各种活动中发展自己的。幼儿期是身体发育最快的时期,体育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运动,可以促进幼儿身体发育和运动能力发展的平衡。《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出幼儿园的任务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在幼儿园一日...活动时间安排中,也将体育活动放在首要位置,可见体育活动对幼儿身心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幼儿年龄越小,身体活动的能力就越是成为他一切活动的基础。通过平时观察,我们发现:很多孩子在户外自由活动时没有目的、缺乏独立性、创造性,活动过程中缺乏主体性。那么如何在体育活动中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呢? 一、为幼儿创设一种良好的游戏氛围,使幼儿能够有兴趣地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1、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在很多的游戏项目中,由于比赛使个别幼儿产生胆怯心里,不愿参与集体活动,因此我们就要想一些办法帮幼儿树立自信心。如薛超小朋友身材瘦小,运动能力中跑、跳相对较差,我们让他给同伴表演钻爬,充分发挥他的个小灵活的优势,使他了解了自己的长处,从而增强了信心,提高了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2、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良好的同伴关系能促进幼儿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功。在游戏中,我们给小朋友配对分组,把能力强和能力弱的小朋友分开,然后采用集体游戏的方法让实力平均的幼儿进行比赛,通过强带弱的方式,充分调动每位幼儿活动的积极性。 3、提供不同的材料器械让幼儿选择,使每个幼儿都能体验成功。如我们给幼儿准备大小不一的球,自制各种高跷、沙包、呼啦圈,跳绳等多种材料,让幼儿寻找适合自己玩耍的器械。再如玩“打敌人”游戏时,为了使所有幼儿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我们将原来宽5米的平行线改为扇形线,提供给幼儿的沙包也有轻有重,让幼儿自己选择合适的沙包与位置进行游戏,这样就可以使每位幼儿的活动能力都得到发展。 4、组织体育活动时,既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选取适合幼儿动作发展水平的活动,又要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例如我们在进行走、跑、跳、钻、爬的综合训练时,就设计成“寻找宝藏”的游戏,把各种动作编排在一个情节之中。这样一来,幼儿活动兴趣盎然,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活动之中。 二、让幼儿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全过程,成为活动的主体 与成人相比,幼儿参与活动不是为了达到一个明确的目的,而只是关注自己的参与、尝试和体验。针对幼儿以过程体验为主的特点,教师应引导幼儿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的全过程。凡是能够让幼儿自己选择、计划、准备或作出决定的,都尽可能提供机会,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 1、参与活动计划的制定。在制定活动计划时,教师应鼓励幼儿说出或用手势、动作等方式来表示他们的意见,帮助幼儿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明确的意向,学会确定自己的选择,而不是轻易帮助他们选择。如在自选体育活动区域时,我们可以说:“你准备干什么?”“你已找到沙包,这是不是今天准备玩的东西?”“看来你是不是想玩球,你准备怎么玩?”这一过程给教师和幼儿都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起点,使幼儿明确自己的计划并开始执行计划,教师也知道自己随后观察的内容,以便帮助、指导幼儿。 2、参与活动的准备。我们把一些头饰改为胸饰,简单的图案让幼儿自己绘制,较难的图案由老师绘制,请幼儿涂色。活动器械也由幼儿与老师、幼儿共同制作、准备,这样一来幼儿就从被动参与变为主动参与。 3、参与活动场景的布置。如中班幼儿玩“小小解放军”游戏前,教师在提供沙包后,提出问题:“小小解放军”训练时爬过草地,跳过小河,我们用什么当草地、什么当小河呢?幼儿纷纷动脑筋,想办法,最后想出用垫子当草地,用两根绳子系在小凳子上成平行两条线当小河。幼儿在参与游戏环境布置中,思维活跃,想象力和动手能力都得到发展。 4、参与活动的组织和设计。幼儿需要有自己参与设计活动的机会,于是在活动中,我们一改以往示范讲解、然后让幼儿模仿学习的模式,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参与体育活动的组织和设计。如学习助跑、跨跑时,我们先设定情境,让幼儿自由选择用硬纸板做成的“小河”进行跨跳练习,然后老师提出问题“最宽的小河应该怎样过”。让幼儿去尝试发现助跑跨跳的方法,再请几位跨跳能力较好的幼儿给大家示范,由老师讲解,再引导幼儿练习。这样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都学会了助跑跨跳的技能。在取得成功后,幼儿一个个面露成功的喜悦。在尝试活动中,幼儿或是组织者、领导者,或是追随者、探索者,也就由被动模仿变为了主动参与活动。这样他们既获取了一定的活动经验,又从亲自体验中逐步认识、肯定了自我。 5、参与活动后的整理工作。在活动时间结束时,鼓励幼儿参与整理活动场地。 6、参与活动的评价。通过参与活动的评价,幼儿能看到他们所制定的计划与活动之间的联系,能对他们自己的行为和思想有更清楚的认识。 总之,体育活动给幼儿提供了表现自己和认知世界的机会,幼儿开始把自己看成有思想和有行动能力的人。作为教师也应该认识到:即使是很小的孩子也有一定的思想、愿望和能力,只有在一个能得到承认、支持和获得自主活动机会的环境中,幼儿才能富有情感地、热切地、创造性地从事各种活动。更为可贵的是,这种具有参与性、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主体精神将扩展到教育的其他领域,使幼儿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Ⅶ 幼儿经常开展的体育活动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1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这一目标是确定幼儿园教育任务、评估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根本依据,国家通过这一目标对全国幼儿园教育进行领导和调控。 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并结合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和特点提出来的。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幼儿,它体现了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并兼顾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和特点。幼儿园教育目标对体、智、德、美各个方面都有相关描述,其提法又与学校教育目标略有不同,如把“体”放到了第一位。这是因为,在幼儿阶段,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健全发展较以后各年龄阶段更为重要的缘故。 2.简述幼儿体育的内容。体育活动是幼儿体育的主要内容,通过体育活动可以增强幼儿的体质,发展基本动作,培养勇敢、自信等优良品德和活泼开朗的性格以及坚强的意志品质等。幼儿除了在幼儿园中每天要接受一定的体育活动锻炼以外,在家庭中也应该保证让幼儿有一定的体育活动时间。其中,幼儿每天的户外体育活动原则上不能少于一小时。 幼儿的体育活动内容主要有: ①基本动作练习,如走、跑、跳、平衡、钻爬、攀登、投掷等; ②身体姿势及体操练习,如走、坐、立的姿势; ③体育游戏,以开展某种基本动作练习为主的、有一定练习规则的体育活动。 3幼小不衔接的主要原因是幼儿园与小学阶段教育存在差异:1)学习时间不同。(2)生活制度不同(3)教学方式不同。(4)睡眠时间不同5)师生关系不同6)家长要求不同 4简述教师“教”和幼儿的“学”之间的关系。 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包含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两类活动。两类活动相互交织,不可分割。 (1)教师的“教”,是指教师对幼儿施加教育影响。“教”的活动主要通过两个途径进行:一是直接地“教”;二是间接地“教”。前者是教师按照教育目的,直接地把教育内容传递给幼儿;后者是指教师不是把教育要求直接讲给幼儿听,而是通过环境中适当的中介,比如,利用环境中的玩具、榜样、幼儿关心的现象或事件的作用等,迂回地达到教育目的。 (2)幼儿的“学”。幼儿是自身学习的主体,其是否接受知识、到何种程度,主要依赖于幼儿的兴趣、经验、认知能力、情感等。幼儿的学包括“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等形式。前者是指学习者主要通过教师的言语讲授获得知识、技能、概念等的学习方式;后者是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亲自实践、与人交往等去发现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从而获得各种直接经验、体验以及思维方法的学习方式。

Ⅷ 发挥幼儿主体性对体育活动有什么影响

培养健康活泼、朝气蓬勃的幼儿,是学前儿童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这项任务决定了体育作为全面发展的基础的特殊意义。幼儿是发展的、能动的个体,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他总是以主体的身份在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各种活动中发展自己,也就是说,幼儿是在教育教学活动具体的组织过程中表现出他们对活动的参与性、主动性、独立性与创造性,这就是幼儿的主体性。主体性的发挥对幼儿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幼儿年龄越小,身体活动的能力就越是他们一切活动的基础,幼儿能够做什么,主要是由其身体的活动能力和运动能力来决定的,因此,幼儿对自己身体活动能力的确认,有可能成为其“自我概念”的一个中心。那些身体活动能力较强的孩子,会在成人的称赞中、小伙伴的羡慕和钦佩中逐渐形成肯定“自我”的概念,从而促使他们建立较强的自信心,能不依靠他人帮助而独立尝试新的活动,行为积极主动,经常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即在活动中的主体精神。相反,身体活动能力较差,动作笨拙,迟钝且常失败,很晚才能建立起自我服务的幼儿,久而久之便会形成否定“自我”的概念。这种幼儿经常会表现出自卑感,缺乏自信心,行为消极、被动和退缩,存在较强的依赖性,而且很容易产生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
我曾对我园中班年级段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进行了观察,发现有59%的

幼儿不喜欢玩有一定难度的体育游戏活动,如攀登网、羊角球、投篮等;有18%的幼儿很少或从来不敢在众人面前领操或领头做游戏,被老师请到后,常表现出犹豫和为难的神情;有20%的幼儿在自由体育活动中无所事事,或旁观别人或经老师提醒和安排下才开展活动;有50%的幼儿在体育活动中只能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练习学会的动作。以上情况表明:中班幼儿在体育活动中较普遍存在着缺乏自信心、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的主体精神。基于上述现状,我试图通过体育活动帮助幼儿形成肯定“自我”的意识,产生成功愉快的情绪体验,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帮助幼儿形成主体的精神。于是我在班内对幼儿进行了“在体育活动中发挥幼儿主体性精神”的有益尝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创设愉快情绪,得到成功体验。
良好的环境能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对幼儿的刺激要能起到积极的有教育价值的作用,使他们在体育活动中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样才能使幼儿对体育活动产生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的教育行为和对幼儿的态度,直接影响孩子的发展。教师在组织幼儿开展体育活动时,应注意自己的言语和行为,经常用微笑的目光鼓励幼儿,帮助幼儿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在评价幼儿游戏时,要更多的关注幼儿活动过程,而不是只关注活动结果;要更多的关注幼儿在活动中所付出的努力,而不只关心最终结果;要更多的关注幼儿的进步,对他进行纵向比较,而不将他与其他幼儿作横向比较;要更多的关注幼儿发展的各个方面,而不是只关注某一点,特别是不要只看到他的不足,要有意识地去发现每个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如我班的王家耀小朋友身材瘦小,走、跑、跳协调性差,但钻爬动作灵敏,我让他给同伴表演钻爬,充分发挥他个小灵活的优势,使这位小朋友找到了自己的特长,从而增强了信心,提高了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2、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良好的同伴关系能促进幼儿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功。教师在组织体育活动中,要以“好朋友”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体育活动之中,并积极引导幼儿建立平等融洽的同伴关系,让幼儿在活动中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评价,共同进步。在

组织教育活动时我做到:(1)给予幼儿一定的结伴自由;(2)在结伴活动中,让幼儿介绍自己的活动方式方法,鼓励幼儿相互交流;(3)通过互补配对活动,让能力较差,但在某方面占优势的幼儿与另一位能力发展较好但恰好缺乏前者的优势与长处的幼儿配对,有意识安排他们在一起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让他们互相学习,感受互助的快乐,学会合作,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和别人。

3、提供和选择难度不同的器械,让每个幼儿都获得成功的体验。
根据幼儿动作发展水平,我为幼儿提供了充足的难度不同的体育材料,并注意到器械的一物多用,供高中低水平的幼儿选择,如沙包有大有小;高跷有高有低;平衡木有宽有窄;跳跃触物架上,悬挂了几种不同高度的物体,如让幼儿练习“从高处往下跳”时,如果以 60厘米的高度来要求能力弱的孩子往下跳,就有可能使他们遭遇失败,失去信心,为了让每个幼儿都获得成功的体验,我同时安排了60厘米、50厘米、40厘米三个不同的高度,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选择,并鼓励幼儿在初次获得成功的基础上产生向新的高度冲击的信心。再如玩“冲过封锁线”游戏时,为了让所有幼儿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我将原来宽4米的平行线改为扇形线,提供幼儿的沙包也有轻有重,让幼儿自己选择合适的沙包与位置进行游戏,这样就可以使不同能力的幼儿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在活动中,教师可根据每个

幼儿的活动水平,给予不同的指导和帮助,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运动能力,独立选择器械,满足幼儿的不同需要,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应及时对孩子的进步给予肯定,并鼓励幼儿逐渐增加难度,使幼儿玩得有劲、有味。

4、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首先,在选择活动内容时,我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选取既适合幼儿动作发展水平,又是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例如,在进行走、跑、跳、钻、爬的综合训练时,我设计了“寻找宝藏”的游戏,把各种动作都编排在一个游戏情节之中,幼儿对“寻宝”活动兴趣盎然,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游戏活动中去。其次,在组织体育活动时,还应注意活动形式的变化,例如集体游戏,它能使幼儿产生相互接触的愉快情绪,提高自我控制、适应环境的能力,但集体游戏人数较多,有时为了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需要一些规则和约束,这样就不能让幼儿完全按照自己的兴趣、自己的意愿进行活动。因此,我在组织体育活动中集体游戏时,较多的运用松散的组织形式,一般采用分小组、性别或个人自由结伴的形式,鼓励幼儿在活动

>中创造自己的游戏方式,这样幼儿可按自己的兴趣、意愿、速度进行活动,在这种氛围中幼儿交往、学习、成功的机会更多,活动更投入,活动效率更高。他们会感到心情愉快、乐观且自信,能积极主动、感兴趣地参与体育活动。

二、让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全过程,成为活动的主体。
幼儿参与体育活动不是为了达到某一个明确的目的,而只是关注自己的参与、尝试和体验,针对幼儿以过程体验为主的特点,教师应引导幼儿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的全过程。凡是能够让幼儿自己选择、计划、准备和作出决定的地方,都尽可能提供机会,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教师要把幼儿看作活动的参与者,而不是扮演实现某一教育目标的事先规定好的角色;教师要敢于“冒点风险”,让幼儿对他们自己的活动负责,从而使幼儿的自我价值感、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得到加强。
1、让幼儿参与

活动计划的制定。

在制定活动计划时,我经常鼓励幼儿大胆地说出或用手势、动作等方式表示他们的意见,帮助幼儿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明确的意向,学会确定自己的选择,而不是轻易帮助他们选择,如在晨间活动或户外活动中当教师为幼儿准备好多种体育器械材料后,让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内容,并制定活动计划,我常用民主的口吻问幼儿:“今天晨间活动,你准备干什么?”、“你想玩球,你准备怎么玩?”,这一过程给教师和幼儿均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起点,使幼儿明确了自己的活动计划并开始执行计划,使教师也知道了自己随后观察的内容,以便帮助、指导幼儿。
2、让幼儿参与活动的准备。
以前每一次体育活动,我总是把准备工作做得很“细致”,如游戏用的头饰、活动器械都由老师亲自制作和准备,现在,

我和幼儿一起参与活动准备,如练习投掷前,我请幼儿自己折小飞机;练习变速跑前,我让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自制风车;把头饰改为胸饰,图案简单了,就可以让幼儿自己制作或老师绘制,幼儿涂色。这样幼儿就从被动参与变为主动参与。

3、让幼儿参与活动场景的布置。
过去在游戏前,总是由教师设计和布置活动场景,为了进一步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我在活动前摆好和提供有利于幼儿参与的材料后,提出任务,引导幼儿动脑想象设计,动手摆放材料,布置活动场景。如中班幼儿玩“小解放军”游戏前,教师在提供沙包后,提出问题:“小解放军”训练时要爬过草地,跳过小河,我们用什么当草地,用什么当小河呢?幼儿纷纷动脑筋、想办法,最后搬出垫子当草地,用两根绳子系在小凳上成平行两条线当小河。由此可见,幼儿在参与游戏环境布置中,思维活跃,想象力和动手力都能得到发展。
4、让幼儿参与活动的组织和设计。
鼓励幼儿大胆参与体育活动的组织和设计,有利于幼儿自己学习和掌握活动的技能,从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

活动。这时,教师绝不能因为幼儿参与活动组织和设计而袖手旁观,而应与幼儿一起参与,并认可、支持、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充分挖掘幼儿自己的运动潜能,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精神。如学习助跑跨跳时,我们先设定情境,让幼儿自由选择硬纸板做成的“小河”进行跨跳练习,然后老师提出问题,如果再宽一点的“小河”应该怎么过?让幼儿尝试发现助跑跨跳的方法,在练习中我请几位助跑跨跳能力较强的幼儿给大家做动作示范,结合老师的讲解,再引导幼儿练习。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孩子们都学会了助跑跨跳的技能。在尝试活动中,幼儿既是组织者、领导者,又是追随者、探索者,由被动模仿变为了主动参与活动。这样使他们既获取了一定的活动经验,又从亲自体验中逐步认识肯定了自我。

5、让幼儿参与活动的评价。
通过参与活动的评价,幼儿能看到他们所制定的计划与活动之间的联系,能对他们自己的行为和思想有更清楚的认识。成功评价的关键是成功活动,只要幼儿参与他们真正感兴趣和对他们具有挑战意义的活动,他们在评价时就会兴致勃勃地谈论所做的事。如果幼儿对自己和自己所参

与的活动均感满意和自豪,他们就会迫不急待地和别人分享快乐,从而互相学习,互相提高。

6、让幼儿参与活动后的整理工作。
在活动结束时,鼓励幼儿参与整理活动器材。这既能帮助幼儿树立起责任心,又能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当幼儿整理时,我总是给予幼儿鼓励和适当的帮助,而不是袖手旁观或包揽一切。
三、引导幼儿自主地探索和思考,发展幼儿的主体性。
在体育活动中,教师应更多引导幼儿自主地去探索和思考,发展幼儿的主体性,如果只是机械地模仿,那么幼儿即使学会了什么,也不懂为什么这样做,长期下去,幼儿会形成依赖性,影响主体精神的发展。因此,在组织体育活动时,我总是给予幼儿一定的自主、独立的时间,鼓励幼儿自己去发现和创造各种玩法,如玩小松鼠摘果子的游戏时,请幼儿想一想可以怎么玩,比一比自己的玩法与别人有什么不同。体育活动中的探索活动可安排在不同的教育阶段,教师所采取的指导策略也应有所不同。

阅读全文

与以幼儿为主体开展体育活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西安最大的体育馆 浏览:601
省体质检测 浏览:4
长春马拉松全长多少 浏览:825
茂名体育馆周围旅馆 浏览:927
庐江沙溪中学体育老师 浏览:595
拳击裁判知乎 浏览:965
适合小学二年级的体育活动 浏览:137
s7比赛炼金 浏览:224
2016齐鲁弈友比赛通知 浏览:817
lpl有些什么比赛 浏览:943
武汉体育学院公共事业管理怎么样 浏览:632
梅州体育学院杜院长 浏览:906
宿城文化体育中心 浏览:435
小班体育活动捉小鱼 浏览:876
2020年高中篮球特长生招生 浏览:221
北京户外运动圣地 浏览:330
跑马拉松能长寿吗 浏览:846
学习钢琴不能练哪些体育项目 浏览:785
大班体育活动龟兔赛跑 浏览:770
我的体育老师田野的结局 浏览: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