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课外体育活动的概念
课外体育活动是在体育课以外的时间里运用各种身体练习和多种组织形式,结合自然能力和卫生保健措施,以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为目的的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体育活动。它对巩固和提高体育课所传授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和对体育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质量,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意识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狭义的课外体育活动一般指课间活动、课外活动、体育俱乐部等,广义的课外体育活动还包括学校运动会、运动训练、班级体育联赛等形式。
❷ 如何理解课外体育活动的地位和作用
一、课外体育活动的意义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相辅相成,共同完成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
课外体育锻炼是利用课余时间,运用各种身体练习的方法,结合自然力和卫生措施,进行经常的全面身体锻炼,以达到增强学生体质,培养锻炼习惯,调节精神和丰富课外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二、课外体育锻炼的特点
一是以健康快乐为目的,追求锻炼的实效性。课外体育锻炼具有鲜明的群众性,其目的在于从学生个人的实际出发,追求身心愉快、增强体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才能,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二是组织形式灵活,内容方法多样。课外体育锻炼具有鲜明的课余性,它不受课程、大纲教材等因素的制约,因而组织方法非常灵活,既可以班级形式进行,也可以小组或个人的形式进行,活动内容也丰富多彩,可以根据每个人情况和要求进行选择。
三是因人制宜,区别对待。课外体育锻炼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学生有年龄、性别之分,体质强弱千差万别,对活动内容要求各不相同,承担负荷的能力不一。因此,在安排学生体育锻炼时必须考虑上述的不同特点,采取区别对待的方法。例如,按不同的年龄、性别及体质强弱编成锻炼小组,按不同的内容和负荷量,使每个人都要得到适宜的锻炼。
三、课外体育活动独特的原则
自觉性原则——自觉性原则是课外体育活动的优点之一。有了兴趣就有了目的,同时也增强了自觉性,这样才能积极地投身于锻炼活动。
适量性原则——适量性原则主要是指锻炼要有适当的生理负荷,并在渐进的基础上有节奏地加大,并应随着人体机能的变化而变化。
针对性原则——针对性原则主要是指锻炼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有针对进行,不要千篇一律,强行统一。这一点正合乎了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特点。学到了自己想学喜欢学的内容。同时这也是教学大纲内容涉及不到的,也是上课教学所达不到的。
❸ 课余体育锻炼的目的有哪些
第一可以休息眼睛,保护视力。
第二可以放松身体,保证下节课的精力
第三能够通过活动,可以锻炼身体
如果我的回答能够帮到您
请及时采纳为满意回答~~
~~予人玫瑰 手留余香~~
~~互相帮助 共同进步~~
❹ 课外体育运动训练的组织形式有哪些
1、农村中小学课余体育训练的重要性总结我国运动训练的实践经验,并按照“思想一盘棋,组织一条龙,训练一贯制”的要求,可以把我国运动训练的组织形式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在各层次中包括训练的各种组织形式,形成培养优秀运动人才的梯队。农村中小学课余体育训练是我国运动训练的初级形式,是:“墙基之基”。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提出了:“学校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积极发展业余训练,培养竞技体育人才。”1990年国务院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规定:“学校应当在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课余体育训练,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这些规定使我们明确了课余体育训练是学校体育工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小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是我国运动训练体制中最初级的一种业余训练组织形式,处于基础位置,只有打好基础,才有可能从中发现和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农村中小学在我国学校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所以农村中小学课余体育训练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我国体育人才的培养和发现。2、当前农村中小学课余体育训练存在的问题勿庸讳言,当前我国的体育事业蒸蒸日上,已处于世界体育强国之林,但由于种种原因,在训练的最初级形式中却存在着一些致命问题,为此笔者就目前的部分问题提出一点拙见,愿与广大同仁商榷。2.1观念陈旧,体制欠合理,导致生源短缺。在农村,对体育工作者存在严重偏见。如“拍毛蛋”的“体育脑筋”、“吹响响”的“一二一”老师等。这些就成为体育教师的代名词。就学校而言,也存在着“体育体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了不要”的错误认识。不少有体育特长的苗子,经体育教师的选拔动员,但他们还是对体育训练不敢问津。即使部分学生从事了课余体育训练,并考入高一级训练的中级形式一一体育运动学校(体育运动学校的学宗旨是为高一级形式的训练队、校培养输送体育人才或培养合格的小学体育教师和少年儿童业余校的教练)。进行更为系统的学习训练,但到了毕业时,有相当多的学生就业无门,严峻的现实迫使很有体育天赋的人才对训练的中级形式运动学校只能是望而却步。从而在农村中小学课余训练工作中造成生源极度短缺,这从定西地区体育运动校招生情况就可以看出。1986一一1997年报考体育运动学校的人数在500一一600人之间,到1999年仅为200——300多人,以后逐年减少。另外在农村中小学管理体制中,中小学课余体育训练的学生,只有参加高考,且被高等院校录取,才算教师的成果。如果被县业余体校录取或考入中级形式的体育运动学校,心血必将“付诸东流”,这样的评价体制,大大的挫伤了体育教师对课余体育训练的积极性。再者农村学生虽然纯朴憨厚,吃苦耐劳,在训练中总有那么股韧劲。但大多数家庭由于经济困难,在从事体育训练时,又多增加了家庭的负担。如营养的保障、运动服、鞋的购置等。对于学生及家长,他们付出的心血,目的就是上学读书跳出“农门”,摆脱贫困。而农村中小学课余体育训练工作就是从小培养和发现体育人才,但大多数学生到了训练的中级形式后停止前进。面对这些滞后的观念,经济的贫乏,就业的困难等,试问在农村又有谁愿参加课余体育训练?2.2应试教育观的束缚难以解除。在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有些教育主管部门评价一个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还是看当年的合格率或高考上线率(小学两科合格率,初中的六科合格率,高中的高考上线率)。这些都是教育主管部门层层分解的硬指标。而对体育工作抱着应付态度。一些学生因种种压力,虽然爱好体育,并有体育特长,但因班主任、任课教师怕影响合格率百般阻挠。如有县、地组织的各种竞赛活动,便临时抽调学生,进行突击训练或干脆取消参加比赛。严峻的现实使各教练所带为数不多的运动员,大多是由于文化课基础太差,到了高中二、三年级,以谋求体育高考,进入大学校园。诸如这些严重违背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方针的做法,又怎能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完成体育课余训练的任务呢?2.3学生偏科现象严重,致使思想纪律散漫正是由于生源的短缺,导致生源质量的下降,部分学生从事了课余体育训练,而放松,甚至放弃了文化课基础知识的学习,放弃文化课学习又导致了学生思想纪律的散漫。这给学校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在他们的心目中考体育运动学校主要是看运动成绩,而文化课成绩是次要的。到了参加高考抱着撞一撞的思想,这种认识最终导致他们的半途而废。试想没有扎实的文化课基础知识,怎能理解掌握有关体育运动方面的知识、技能、技巧呢?3、提高农村中小学课余体育训练质量的对策建议针对现状,我们应当采取哪些对策呢?笔者作为一名体育教育工作者,从工作经验和切身体会出发提出一下建议:3.1改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强素质教育农村中小学课余体育训练,我们应解放思想,改变陈旧观念,提高对体育的认识。正如毛泽东所说:“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予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所以,社会各界应消除对体育工作者的偏见,积极关心和支持体育工作。在学校力口强素质教育的今天,要完成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任务,提高课余体育训练水平,就必须遵循“选好苗子,打好基础,系统训练,积极提高”的十六字方针。使学生能够从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让农村中小学课余体育训练工作发挥其应有的功能。3.2改变管理体制,保证生源,放眼未来。要确保农村中小学课外体育训练的生源,就必须提高认识,只要学生有体育方面的特长,社会、学校、家庭要给予支持,学生本人,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放眼未来。向训练体制的高级形式努力奋斗,争取为国争光,为家乡添彩,为体育事业增砖添瓦。从管理体制方面讲,学校应肯定课余体育训练的成绩。如向县队、业余体校、体育运动学校输送的体育人才,各种竞赛所取得的成绩等等,从而调动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其甘心投身于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之中。对训练的中级形式一一体育运动学校,在学生毕业时(不能进入高一级训练形式的学生)。在待遇上应建立一定的制度,协调各地政府,有关部门择优安排就业。比如:到毕业前参加省级或国家级体育竞赛,获得过省前三名,国家前八名或在学校运动成绩达到国家一、二级运动员标准;校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等等,而不是一概不管,无法就业。3.3协调好学习和训练之间的关系,使之课余体育训练良性发展对农村中小学课余体育训练,要明确它的业余性,在训练过程中正确处理好文化课学习和体育训练之间的关系。如果因为训练而放弃文化课的学习,那将得不偿失,训练因文化基础的薄弱而无法进一步深造。而且只有处理好文化课学习和体育训练的关系,学校、家长以及任课教师才能更好的支持课余体育训练工作。这样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才有保障。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农村中小学的体育工作者,要积极配合学校、班主任、任课教师,常抓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使体育业余训练与文化课学习,达到学练相长,共同提高。总之,只有在各方面的关心和支持下,才能进行科学选材,精心培养,夯实基础,系统训练,积极提高。使我国的农村体育事业充分发挥“墙基”作用。
❺ 《关于开展课余体育训练,提高学校体育运动技术水平的规划》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
学校应当在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课余体育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水平。
发展学校体育,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校体育运动水平,也是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和体育事业的重要方面。为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体育强国,首先,要从学校体育抓起,从少年儿童抓起,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积极开展课余体育训练,努力提高学校体育运动水平,促进学校体育运动的发展和提高。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因此,学校必须在贯彻教育方针,使全体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各方面得到发展的同时,积极开展课余训练,努力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具有较高体育运动技术的优秀人才。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应十分注意将提高和普及紧密结合起来,有效的推动学校群体活动的开展,更好的增强全体学生的体质,既要着重普及,又要认真抓好提高。按照儿童、少年、青年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客观规律、营养条件和体育运动训练原则,系统的、科学的进行课余体育训练。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可使全体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同时,也可参加各类别的体育竞赛,促进校际间的体育交流,丰富学校的体育文化生活。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可以形成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体系,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使运动技术达到一定水平,能够承担较高一级的体育比赛。在一些传统项目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掌握基本技术扎扎实实打好基础。
目前,全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为了尽快的缩小这个距离,必须坚持普及与提高想结合的方针,采取有力措施,使体育运动不断向新的广度和高度发展。从少年儿童抓起,积极开展体育训练,要多渠道、多层次的发展体育人才梯队,改革训练和竞赛体制,只有这样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学校现在的课余训练主要是利用业余时间对学生进行专项运动的训练,因此,在训练过程中首先实行专项运动训练和一般身体素质训练相结合,特别要根据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的特征,按照各科不同学段和年龄特点安排,合理掌握运动负荷和强度,区别对待,打好基础。对于少年儿童来说,课余训练主要抓好如下几个方面:
1 、身体训练 包括一般身体训练和专项素质训练,一般身体训练增进运动员的健康,提高身体各器 官的机能,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改善体形。
2 、专项素质训练 是指专项的需要,注意发展专项身体素质,提高专项运动技术水平打好基础。
3 、专项技术训练 目的是提高发展专项素质,逐步掌握先进正确的专项运动技术,保证专项运动成绩的不断提高。
4 、一般体育训练和专项技术训练要有机结合,形式和内容都要多种多样,以成分调动学生参加训练的积极性,贯彻系统性原则、循序渐进的原则、区别对待的原则,处理好一般训练和专项训练的关系,打基础和出成绩的关系,向上级输送和就业升学的关系,以保证课余训练计划任务的完成。
课余体育训练对于少年儿童来说,选材和评价也是成材的主要因素,在实践中我认为有如下几个方面:
• 经验型选材 是体育教师对运动员的观察,包括发育情况、健康情况、专项运动技术等,了解询问运动的遗传因素:父母身高、发育情况,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家庭生活情况和社会环境等。
• 科学型选材 即通过科学仪器对学生的身体机能、素质、运动能力的测试、计算和评估,以了解学生身体的发育情况和运动的潜在能力,预测学生的未来,以确定学生运动项目的选择和训练。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要按照选好苗子,打好基础,系统训练,积极提高的指导思想,利用业余时间,对少年儿童进行专项运动训练,因此,一定要有组织设施,配备专、兼职教师和教练。有训练大纲,教材和计划,有一定场地器材保证。
学校利用课余时间,对部分体育基础好的学生通过较系统的训练,达到全面发展,提高运动成绩。课余训练时体育教师还要掌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尺度:
• 通过训练促进学生身体正常发育,为提高专项打好基础。
• 掌握一些专项与非专项基本技术,为提高运动水平打好技术基础。
• 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品质。
• 为学校群体运动培养骨干,为高一级学校培养输送后备人才。
人们常说生命在于运动,可见生命对于运动的需要和运动存在的重要意义。“一身动,则一身强”,这古训深刻揭示了在体育训练中求得强身健体的道理,中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不仅是身心发育旺盛,体力明显增强,而且也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的重要阶段,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对体质的增强是最积极有效的因素。
人体是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体,经常参加系统的体育训练,能够各器官组织的新陈代谢,使人体的机能发生相应的变化,以达到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据调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比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身高要高 4—8 厘米,尤其是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少年儿童。
课余体育训练,使肌肉工作加强,血液供应增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储存与应用能力增强,肌纤维增粗,因而肌肉逐渐变的粗壮、结实,关节周围的关节囊、韧带和肌肉包围着,韧带能加固关节,而肌肉不仅能加固关节,还能牵引关节运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使关节囊、韧带和肌腱增厚与加强,关节活动范围变大,灵活有牢固,表现在肌肉的反应速度,准确性和协调性都有一定的提高。中学阶段是骨骼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课余的体育训练加快了血液循环,增加骨骼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因此对身体长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邓小平同志曾经强调:“体育工作要从娃娃抓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重要标志之一是人民的体魄强健。回顾我国解放前被外族入侵的近百年历史,在那金瓯玉碎中华民族被称为“东亚病夫”的时代,政治腐败,经济落后,民不聊生,任人欺凌和宰割,中华民族是无法强盛起来的,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中国创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中华民族站起来了,我们民族的体质才能得到强盛,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学校体育工作要去努力增强全体学生体质的同时,积极开展课余训练,广泛的体育运动是产生优秀体育人才的源泉,培养优秀体育人才,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既能振奋师生奋发向上的精神,有能提高学校体育运动水平,形成教师、学生人人重视体育,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风气。
国家教委,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早在八十年代初就联合发布《关于开展课余体育训练,提高学校体育运动技术水平的规划》的通知指出,为把我国尽快建设成为体育强国,要求重点抓好学校体育,从少年儿童抓起,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积极开展课余体育训练。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通过课余训练,不仅能造就大批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化科学素质的体育人才,而且能有效地推动教育方针的贯彻执行。
❻ 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课的区别
1、本质不同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的,以锻炼身体、愉悦身心为目的的体育活动。
体育课是一门课堂教学,具有一般文化课的特点,但又有不同于一般文化课的特点,要求组织、指导学生进行身体练习,以增强学生体质,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
2、包括范围不同
狭义的课外体育活动一般包括课间活动、课外活动、体育俱乐部等,广义的课外体育活动还包括学校运动会、运动训练、班级体育联赛等形式。
体育课是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体育教学,一般教授内容包括体育运动的基本技术、技能与保健基础知识等。
3、时间不同
课外体育活动没有固定的时间,是利用课余时间来举行的,活动范围不仅限于学校;
而体育课每周都有固定的上课时间、上课时长,而且一般活动范围仅在学校内。
❼ 为了更好的提高身体素质,课余时间你将如何进行体育锻炼
参加课外活动,打球,跑步,做俯卧撑,仰卧起坐等
❽ 为了了解小学生课余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请制定一份访谈计划
wk_ad_begin({pid : 21});wk_ad_after(21, function(){$('.ad-hidden').hide();}, function(){$('.ad-hidden').show();});
3
多,女生的课余体育锻炼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 2.3 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项目
表 3 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项目调查统计表(多选)%
篮球(%) 足球(%) 跑步(%)羽毛球(%) 乒乓球(%) 其它(%) 男生 89 65.9% 10 7.4% 29 21.5% 28 20.7% 32 23.7% 48 35.6% 女生 25 18.1% 3 2.3% 79 56.6% 49 35.5% 85 61.6% 47 34.1% 合计 114 41.8% 3 4.8% 108 39.6% 77 28.2% 117 42.9% 95 34.8%
根据学校能够提供的课余体育锻炼器材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在可以选择的6个项目中,男生选择最多的是篮球(65.9%),这与篮球设施的普遍性离不开关系,学校周围有3个大范围的篮球场地,从而给学生的篮球运动提供了很大的空间。从而使篮球运动得到了充足的发展空间,使其在课余体育锻炼的比例中占了很大一部分,而相对于女生而言,选择篮球的比例则明显少了很多。可见,男生明显喜欢这种活动量大,对抗性强,有身体直接接触的多人运动项目 而女生排名靠前的是跑步(56.6%)、乒乓球(61.6%)羽毛球(35.5%)这几种对抗性不强,而对于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的锻炼能起到很大作用的体育项目,这也充分的反映出男生与女生由于身体和心理的影响而在体育项目选择方面的差异。除此之外,女生选择这些项目作为课余体育锻炼项目的最大原因是这些项目的体力输出不是很多,受场地的限制也比较小,操作起来比较灵活。
从总体比例来看,由于男女生比例的互补,喜欢篮球,羽毛球的人数差不多,而对于其他项目的选择则过于分散,反映出学生在课余体育运动项目的选择方面过于集中,从众心理比较强。
通过调查笔者也了解到,在选择其它的运动项目中,占的比例比较多的分别是健美操,自行车,器械锻炼,体育舞蹈等项目,这也充分的体现出现在高校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多样化。
2.4 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频率
表 4 学生每周参加课余体育锻炼次数调查统计表%
0次(%) 1~2次(%) 3~4次(%) 4次以上(%)
男生 13 9.6% 65 48.1% 39 28.9% 18 13.3%
女生 21 15.2% 86 62.3% 17 12.3% 14 10.1 %
合计 34 12.5% 151 55.3% 56 20.6% 32 11.7%
通过表四可以看出每周参加1~2次课余体育锻炼的学生占的比例最多,为55.3%,已经超过了一半,其次便是每周参加3~4次课余体育锻炼的学生,占了大约20.6%,值得肯定的是有大约11.7%的学生每周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次数在四次以上,这说明这部分同学对课余体育锻炼的认识比较全面,已经充分的意识到课余体育锻炼对自己身心的各方面益处,但是更值得担忧的是有大约12.5%的学生一周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次数是0,由于这部分同学对课余体育锻炼的兴趣不大,而且对课余体育
4
锻炼的认识也不充分,在此基础上我就这个问题做了相应的调查,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兴趣,另外的原因就是有的体育运动项目需要器材,但是学生在周末或者课余时间由于选择运动的场地离借器材的地方比较远,加上学生自己也不想花钱去买相应的器材,所以课余体育锻炼的机会就比较少。因此,应该通过积极的方式方法去引导那些对课余体育锻炼缺乏兴趣的学生,让他们充分的了解课余体育锻炼的好处,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课余体育锻炼的参与意识,增加学生对课余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通过对比男女生每周参加课余体育锻炼频率的比例来看,男生每周参加3~4次课余体育锻炼的比例明显高于女生,而女生每周参加1~2次课余体育锻炼的比例却比男生高,说明男生每周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运动量远远的大于女生,女生的课余体育锻炼总量需要加强。特别是在每周参加课余体育锻炼次数为0的学生中,女生占了大约2/3的比例,怎样用积极的方式去引导这部分女生参与到课余体育锻炼中来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2.5 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持续时间
表 5 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持续时间调查统计表(分/次)
30 min以下 30min~60min 60min~90min 90min以上
男生 26 19.2% 55 40.7% 39 28.9% 15 11.1%
女生 63 45.7% 48 34.8% 18 13.0% 9 6.5%
合计 89 32.6% 103 37.7% 57 20.9% 24 8.9%
从表5可以看出,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持续时间为30分钟到1个小时的所占比例最多,有37.7%;其次便是参加课余体育锻炼时间持续为30分钟以下的,占比例32.6%的;再次就是参加课余体育锻炼时间持续一个小时到九十分钟的,占比例20.9%;占比例最少的就是持续课余体育锻炼九十分钟以上的,只有8.9%。根据人体的适应性规律,如果运动时间在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时,身体的新陈代谢才能更有效的进行,从而帮助排除体内的相应的垃圾与废物,达到健康运动的效果,如果每次运动不到30分钟,只会造成身体的持续运动亢奋,对于新陈代谢的帮助不大,长时间的积累更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所以我们要积极倡导这部分人群加强课余体育锻炼的强度跟时间,从而达到健康运动的效果。但是运动时间也不能太长,太长的话会造成身体的疲惫,从而影响到文化课的学习,严重的话还会影响学生对下次从事相同运动项目的积极性。
根据我国教育部门的相关政策,学生在学校里每天的运动时间建议在一个小时左右,但是通过这个表格我们可以看出,每次课余体育锻炼时间达到一个小时的学生所占的比例只有大约30%,即使加上每周的两节体育课,还是有部分学生每天的运动时间太少、所以我们应该加大宣传每天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益处,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余体育锻炼中来,更为学生培养终身体育的习惯打下良好基础。 3 影响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因素
影响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通过相关的调查研究后发现集中体现在场地器材因素、学生运动技能因素、运动氛围
5
表 6 影响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场地器材(%) 运动技能(%) 运动气氛(%) 学习压力(%) 缺乏指导(%) 缺乏伙伴(%)
男生 14 10.4% 36 26.7% 30 22.2% 44 32.6% 7 5.2 % 24 17.8%
女生 50 36.2% 40 29.0% 46 33.3% 32 23.2% 28 20.3% 76 55.0%
合计 64 23.4% 76 27.8% 76 27.8% 73 26.7% 35 12.8% 100 36.6%
3.1 学校场地器材影响
调查结果表明:宜宾学院体育场地有一个标准的400米田径场、三块篮球场,一个羽毛球场,一个体操馆,一个艺术体操房,包含三个舞蹈教室,一个健身锻炼俱乐部。一个网球场等。学校器材比较完善,各种球类器材充足。但在周末的高峰时段,依旧有部分学生没有场地进行运动,所以这才导致有大约23.4%的学生认为场地器材的缺乏是影响他们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同时在与学生的调查中还了解到,学生对体育舞蹈、网球、健美操、羽毛球等项目的兴趣比较大,但是由于这些项目的学习有的需要交纳相应的费用,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由此看来学生对于课余体育锻炼的消费观念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加强。
3.2 运动技能的影响
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差异较大,运动技能差的同学羞于展示自己的运动水平,对自己的运动水平没有信心,从而影响了他们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根据调查可以看出有27.8%的学生认为这个原因是影响他们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因素,而且,除了体育课外,他们平常所接触到的运动方面专业培训与指导比较少,更加导致两极分化的加剧。
3.3 学习压力的影响
随着学生步入大学之后,自由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多,可以用来发展自己兴趣爱好的时间也越来越多,但是又由于受到专业课成绩,以及四、六级英语考试等别的相关考试达标的影响, 从而影响了他们去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特别是有的大二、大三的学生忙于准备考研,大四的学生在校外奔波疲于寻找自己合适的工作,这就更加减少了他们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时间。 3.4 缺乏运动伙伴的影响
通过表6我们可以很轻易的看出,学生认为缺乏运动伙伴是影响他们参加课余体育锻炼占比例最大的因素,其中女生的人数占了绝大部分的比例。通过调查了解到,由于同学之间各自喜欢的运动项目不一样,每个人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时间存在差异性等原因,从而导致很多人在想去参加课余体育锻炼,但是没有能够陪同的伙伴而影响了他们的课余体育锻炼积极性。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从总体上看,宜宾学院学生对课余体育锻炼的认识比较全面,基本上都能参与到课余体育锻炼中去,但是运动的强度太小,运动的时间不够,尤其是女生每周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总量与强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调查还发现,男生主要集中在篮球等运动量比较大,身体对抗性比较强的运动项目中,而女生则趋向于羽毛球、跑步
6
等运动强度比较小,对身体的协调性,灵巧性锻炼有良好效果的项目。男生对于课外体育锻炼的动机比较明确,主动参与的意识比女生强。影响学生从事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主要是缺乏伙伴,缺乏气氛,学习压力,器材设施缺乏等因素。同时, 学校的第二课堂教育也为学生的课余体育锻炼提供了很好的发展与指导方向,起到了相应的积极作用,值得大力宣传和推广。学校的课余体育锻炼氛围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可通过更多的宣传手段如海报、展窗、展板等宣传课余体院锻炼的各种益处,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余体育锻炼中来。 4.2 建议
4.2.1 加大宣传力度,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使学生对课余体育锻炼真正的感兴趣,才能促使学生自主的走上健康发展,终身体育的道路上来,所以学校需要加强课余体育锻炼的宣传工作,通过广播、网络、海报、展板展窗、体育课等途径,从体育与生活、学习、社交、健康等相关的方面做深入的宣传,逐步激发学生的课余体育锻炼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运动意识,从而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余体育锻炼中去。 4.2.2 完善场地器材建设
学校主管部门要做好相应球类等器材的更新换代工作,为学生提供安全可靠的运动器材,并尽量控制好场地的男女生比例,男生主要侧重于球类这些运动强度比较大,对抗性比较强的项目,而女生则侧重于跑步,羽毛球等灵巧类运动项目,但是通过调查还了解到,女生对于健美操,体育舞蹈,瑜伽等需要场馆的运动项目也比较感兴趣,但是由于场地,费用等原因影响并不能顺利的参与到这些项目的运动中去,所以建议学校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增加对相应场馆、器材的投入,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课余体育锻炼环境。
4.2.3 加强体育锻炼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教师从事体育锻炼理论教学的同时,除了要加大体育知识的广度跟深度,还要让学生们了解自己的身体体质状况,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从而可以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选择课余体育锻炼的方式方法,提高自身的运动技能水平,树立对体育锻炼的信心,更有助于终身体育观念和习惯的形成,最终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4.2.4 培养体育骨干,广泛开展体育竞赛
对于在某些项目上表现出特长的学生,要利用他们充分发挥体育骨干的带头做工,带动更多学生的运动积极性, 同时开展更多的趣味性强、参与面广、身体力行的活动,尽量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各种各样的课余体育锻炼中去。与此同时,积极利用体育运动的竞赛作用,根据大部分学生的兴趣爱好,在兼顾全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开展小型多样小型趣味性体育竞赛,如体育文化节、游园会、体育知识抢答赛、对抗赛等、;以竞赛的氛围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学校要引导课余体育锻炼朝多样化,多元化发展,从而为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你好!我是宜宾学院体育系08级学生,为了给论文提供相应的资料,完成相应的研究,现做此调查。课余体育锻炼是高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具有重要意义,我们现在做的是关于宜宾学院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状况问卷调查,此问卷才用不记名方式,为了资料的真实性,请您如实填写。
问卷调查表
7
1 您的性别( ) A 男 B 女
2 您对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兴趣如何( )
A 非常感兴趣 B比较感兴趣 C无所谓 D不感兴趣 3 您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目的是什么(可多选)( )
A 锻炼身体 B减肥 C娱乐放松 D应付考试 E结交朋友 4 您比较喜欢参加的课余体育锻炼项目(可多选)( )
A篮球 B足球 C跑步 D乒乓球 E羽毛球 I其他(健美操、体育舞蹈、跆拳道、瑜珈等)
5您每个星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大约的次数 ( )
A 不参加 B 1~2次 C 3~4次 D 4次以上 6您一般都是在什么时间参加课外体育锻炼( )
A 6点-9点 B 9点-12点 C 12点-15点 D 15点-18点 E 18点以后 6您每次课余体育锻炼大约持续多长时间 ( )
A 30分钟以内 B 31~60分钟 C 61~90分钟 D 90分钟以上 7影响你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因素(可多选)( )
A 场地器材原因 B学业压力大 C运动技能水平差 D体育锻炼的氛围 E缺乏指导 F缺乏伙伴 G其它 8学校课余体育活动开展情况( )
A优秀 B良好 C一般 D很差
9 学校的场馆设施能否满足你课余体育锻炼的需( ) A完全满足 B基本满足 C不太满足 D不满足
10 您认为学校还需要增设哪些体育活动项目(可多选)( )
A武术 B街舞 C瑜珈 D游泳 E定向越野
❾ 体育课、早锻炼、课间操、课外活动和课余体育的训练的内容、组织形式和方法
各种趣味运动,比如3+2篮球赛(三男两女一组),乒乓球双打,羽毛球,或者投篮,等等,排球也可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