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幼儿园体育活动幼儿行为要求
1、身体基本活动技能: 目标:小、中、大班幼儿各按其年龄段目标在掌握走、跑、跳跃、投掷、平衡、踢、钻、爬、攀登等基本活动技能过程中,尝试运用不同体育活动器械及辅助材料,能在不同的气候条件及场地条件或空间里进行身体基本活动练习,具有成功感和自信心。 主要内容:在一日户外体育中有目标有计划地组织幼儿进行锻炼,注重锻炼的实效性,并在每个锻炼环节中随机抽测幼儿锻炼开始、进行和结束部分的幼儿心率,了解运动负荷和运动量,在观察幼儿面色,呼吸状态、精神状态后进行调整,记录与活动相关的心理素质反映,以及创新举动的频率,分析这些片段并进行有目的地创设相应情境,进一步促进幼儿良好强化正面心理行为与创新品质,让幼儿逐步形成相关的情绪体验。
2、身体素质: 目标:提高幼儿平衡、协调、速度、灵敏、柔韧、力量等身体机能,帮助幼儿灵活运用各类体育器械进行锻炼,在掌握进行身体素质练习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探索活动 器械的不同玩法,满足幼儿身体活动、娱乐、表现、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及不同方式方法,不同合作伙伴等多种需要,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以及敢于挑战、敢于尝试,敢于创新,不怕失败等精神。 主要内容:开设幼儿乓乒球、幼儿武术队、小小足球队、民间器械等丰富多彩的锻炼项目,充实体育活动内容,以新颖的活动环境激发幼儿的创造与想象。
3、基本体操: 目标:在幼儿掌握的一般体操及队形变化的同时让幼儿尝试创编不同的模仿操、器械操等,激发幼儿对做操的兴趣,提高身体动作的表现能力,发展其空间想象的概念和能力,培养幼儿在体操活动中协同一致,遵守纪律的优良品质,满足幼儿表现模仿、审美等多种需要。 内容:创新徒手操及器械操的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的学操程序,通过分组练习、集体讨论、小组展示等方式,让幼儿主动参与操的编排以及队形的变换,园内开设幼儿艺术体操锻炼项目,为幼儿创造活动条件与空间,使幼儿形成积极主动、自信、创新等的心理品质 1、经常化原则:即应组织幼儿经常地坚持不懈地参加锻炼不因气候冷暖或天气阴、晴等因素而中断。 2、适量的运动负荷原则: 人体生理负荷曲线总的变化规律是从逐步上升到相对平稳然后逐渐下降,伴随着的心理反 应也相对同步,因此在活动中,教师应逐步加大运动量,避免使幼儿产生过重疲劳。 3、全面发展原则: 即注重幼儿动作技能的发展培养和幼儿情感、态度品质的培养的结合,挖掘体育活动中实施心理教育的因素,使幼儿的整体素质获得发展。
2. 试论述当前儿童体育活动的基本原则。
设计活动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在磨课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不足,针对不足,今后在设回计活动时应注意答:
1、教学设计方面,应力求有自己的特色,并符合幼儿实际情况。(活动的设计应考虑幼儿的发展水平而定)如活动过于容易对于幼儿没有挑战性,也会失...
3. 学前儿童体锻炼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学前儿童体育锻炼应遵循的原则:
1、安全性原则
2、全面锻炼的原则
3、准确性原则
4、自觉主动原则
5、循序渐进原则
6、全面锻炼原则
7、具体针对原则
学前儿童的锻炼,先要学会基本运动姿势和动作,例如走、站、跑的正确姿态,如何单脚跳、双脚跳等,再进行10米的往返跑;在地面上的长条木板上走,练习平衡能力;两手交替拍皮球,边走边拍球等运动。同时,应利用空气、日光等自然因素开展户外活动。
(3)为幼儿选择体育活动的原则扩展阅读:
家长或教师应在孩子活动中和运动后对他们进行细致的观察,有的孩子身体不适或疼痛怕对老师说,有的孩子也说不清楚。因此,在天凉时,应观察孩子是否有打喷嚏、寒战、面色苍白、口唇青紫等寒冷反应;在天气暖和或气温较高时,应注意有无出汗过多及精神萎靡现象。在儿童活动后,应观察其精神状态、食欲和睡眠情况。
4. 幼儿园体育活动的设计必须遵守的原则和要求!
1、身体基本活动技能: 目标:小、中、大班幼儿各按其年龄段目标在掌握走、跑、跳跃、投掷、平衡、踢、钻、爬、攀登等基本活动技能过程中,尝试运用不同体育活动器械及辅助材料,能在不同的气候条件及场地条件或空间里进行身体基本活动练习,具有成功感和自信心。 主要内容:在一日户外体育中有目标有计划地组织幼儿进行锻炼,注重锻炼的实效性,并在每个锻炼环节中随机抽测幼儿锻炼开始、进行和结束部分的幼儿心率,了解运动负荷和运动量,在观察幼儿面色,呼吸状态、精神状态后进行调整,记录与活动相关的心理素质反映,以及创新举动的频率,分析这些片段并进行有目的地创设相应情境,进一步促进幼儿良好强化正面心理行为与创新品质,让幼儿逐步形成相关的情绪体验。 2、身体素质: 目标:提高幼儿平衡、协调、速度、灵敏、柔韧、力量等身体机能,帮助幼儿灵活运用各类体育器械进行锻炼,在掌握进行身体素质练习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探索活动 器械的不同玩法,满足幼儿身体活动、娱乐、表现、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及不同方式方法,不同合作伙伴等多种需要,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以及敢于挑战、敢于尝试,敢于创新,不怕失败等精神。 主要内容:开设幼儿乓乒球、幼儿武术队、小小足球队、民间器械等丰富多彩的锻炼项目,充实体育活动内容,以新颖的活动环境激发幼儿的创造与想象。 3、基本体操: 目标:在幼儿掌握的一般体操及队形变化的同时让幼儿尝试创编不同的模仿操、器械操等,激发幼儿对做操的兴趣,提高身体动作的表现能力,发展其空间想象的概念和能力,培养幼儿在体操活动中协同一致,遵守纪律的优良品质,满足幼儿表现模仿、审美等多种需要。 内容:创新徒手操及器械操的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的学操程序,通过分组练习、集体讨论、小组展示等方式,让幼儿主动参与操的编排以及队形的变换,园内开设幼儿艺术体操锻炼项目,为幼儿创造活动条件与空间,使幼儿形成积极主动、自信、创新等的心理品质 1、经常化原则:即应组织幼儿经常地坚持不懈地参加锻炼不因气候冷暖或天气阴、晴等因素而中断。 2、适量的运动负荷原则: 人体生理负荷曲线总的变化规律是从逐步上升到相对平稳然后逐渐下降,伴随着的心理反 应也相对同步,因此在活动中,教师应逐步加大运动量,避免使幼儿产生过重疲劳。 3、全面发展原则: 即注重幼儿动作技能的发展培养和幼儿情感、态度品质的培养的结合,挖掘体育活动中实施心理教育的因素,使幼儿的整体素质获得发展。
5. 幼儿园应贯彻怎样的户外活动原则
根据小班集体体育活动《小小压路机》,结合开展幼儿园户外活动的基本四大原则 “锻炼性原则、教育性原则、兴趣性原则、简便易行性原则”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锻炼性原则: 幼儿园体育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全发展,培养终身体育能力为主要任务,以体育活动为手段的教育。在《小小压路机》这一活动中,老师为班级幼儿提出了目标: 1.会手膝协调行进爬。 2.不受材料的限制,能平稳的控制自己的身体。这两个目标都是以动作技能为主。在活动过程中,平地练习手膝协调爬、压报纸练习手膝爬和过障碍练习手膝爬,这三个递进层次的爬行动作帮助两条技能目标的达成,幼儿在开心的游戏中不知不觉的提高了自己的平衡、协调能力。从这些方面体现了锻炼性原则。 二、教育性原则: 德育、智育、体育三者,为教育缺一不可之物。我们在开展体育活动中也要注重教育的渗透和教育价值的把握。 在《小小压路机》这节活动中,帮助“小熊压路”是贯穿这个活动的主线。在他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要伸出援手进行帮助,教师无形中对幼儿进行了品质教育。在当小司机的时候,教师也引导幼儿要慢慢地开,注意安全;幼儿在练习爬行的时候,还要注意自己的压路机不和别人碰撞,上坡、下坡要看好,注意观察。整个“修路”的过程中培养了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 最后环节,“你们学会了新本领,会开压路机了。还帮助了小熊,你们是能干的小司机!快给自己拍拍手。”老师对幼儿的整体表现进行了鼓励和肯定,让孩子在活动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自信心。 三、兴趣性原则: 《刚要》中指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 我认为《小小压路机》这节活动中的三个方面提高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⒈这节教学活动的对象是小班幼儿,教师针对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了一个游戏情景贯穿于整个游戏活动中,幼儿以“小司机”的形象进入游戏,提高了他们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⒉活动中教师用废旧报纸制作成路面不平的现象,用垫子代替成小山坡,平衡板代替为小桥,这些生动的形象也大大提高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⒊这节活动教师设计了三个主要游戏,这三个幼儿从难易度上是递进关系,让小班的幼儿在游戏中慢慢建立自信心,这样他就愿意投入到游戏中去。 四、简便易行性原则: 我所理解的“简便易行性原则”是指材料的比较的简单,在活动中方便实施,但是可以达到很好的活动效果。例如一些游戏:两人三足、老鹰捉小鸡、跳房子。这些传统游戏都是我们经常开展的户外游戏活动。为什么这些传统的游戏永远不会落伍,就体现了简便易行的原则。 《小小压路机》这节活动中首先场地非常的大,幼儿活动起来不会受到拘束。活动的材料报纸、纸盒是我们容易收集的;垫子、平衡板是幼儿园户外体育器材必备的项目。这些材料都已经很好的体现了简便易行性原则。 相信在以后户外体育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我们也能把握好这四项基本原则,提高户外体育活动的组织能力。
6. 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原则有哪些
幼儿园的体育活动以幼儿的安全为主,活动要缓慢、轻柔,同时还要有趣味性,最好还要能开发智力,体现团结合作的精神,相互之间还要团结友爱。
7. 幼儿体育活动中的卫生原则
1、循序渐进原则:在幼儿体育活动中,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增加活动量和活动内容以及动作的复杂程度。避免幼儿因一下子去体验大强度、大运动量的体育活动负荷,这样幼儿会很不适应这较大的体力负荷或较复杂的动作,最终产生过渡疲劳或发生运动损伤。 2、身体全面锻炼原则:体育活动中应使幼儿身体的每一个器官系统、各种基...本动作和身体各项素质都得到全面的锻炼。幼儿参与体育活动形式和内容应该是多样化和综合化的,对各项体育活动加以科学的整合与综合,不宜单一地发展身体的某一种功能、某个基本动作或某一项素质,避免形态指标上出现不对称、技术技能上表现不稳定、基本动作和身体素质上达不到全面的发展。 3、区别对待原则:在体育活动中,既要考虑大多数幼儿经过一定努力可以完成活动目标,但又要考虑个别幼儿能力弱、胆怯、畏惧等主客观因素,采用降低体育活动难度或增加保护与帮助的方法,使幼儿能在短时间呢完成目标,应该给每个幼儿安排适合其发展水平的活动。 4、动静交替原则:由于幼儿的身心功能都处在“稚嫩”阶段,不宜进行较长时间的体育活动,为此在体育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幼儿参与体育活动与休息适当交替,做到一日生活的动静交替和一次体育活动的动静交替,使幼儿在活动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身体的机能状态及时地得到恢复,达到并超过以前的身体状态。
8. 幼儿体育游戏创编有哪些原则
创编体育游戏需遵循的原则: 1.锻炼性原则。创编的游戏要能促进学生身体的有效锻炼,并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育。学 校可以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穿插体育游戏,以便更好地实现阳光体育运动。 2.趣味性原则。趣味性是体育游戏的根本所在。体育游戏不但要能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 与,还要让他们快乐。新时期的体育游戏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竞争意识,因此,教师 可以从新颖的游戏动作、丰富多样的游戏形式等多角度来提高游戏的趣味性,从而满足学生的 心理需求,以达到游戏锻炼的目的。 3.针对性原则。在创编体育游戏时,不仅要考虑到教学任务、学生的实际情况,还要考虑 到天气、体育场地以及体育器材等各方面的因素,灵活运用新教材。由于学生的构成情况比较 复杂,所以教师要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身体适应能力,并且还要做到有针对性地创编体育游 戏,要做到因材施教。 4.时代性原则。新时期的体育游戏,当然要顺从时代发展的要求,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因此,创编的体育游戏要能体现新时代的特点,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能展现和激发新时代学生的激情与魅力。通过体育游戏的锻炼,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及荣誉观,帮助他们建立坚强的 意志。
9. 学前儿童体育活动中应贯彻哪些原则
学龄前儿童的体育活动属于人类依靠期的体育活动。由于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他们进行体育游戏活动的内容、形式、分组和时间等方面,也就要求有与青少年不同的独特的安排。
( l )从学前儿童体育游戏活动的内容看,应以假设活动为主要内容,通常应是实际生活中有意义的模拟活动。这对于大人们看来是可笑的,但却非常适合儿童的心理特点。活动中应突出“游戏”成分,强调情境性。如“一群小鸭过河”,让儿童排成一队,两手学着游泳的姿势淌过“河”去。在运动技能方面,要求儿童逐步把握走、跑、投掷、排队、按口令做动作、听音乐节奏做一些模拟动作和简单的舞蹈动作。对于较大一些(5-6 岁)的儿童,要重视其向独立性、集体性和较长时间的活动过渡。
( 2 )从学前儿童体育游戏活动的形式看,应以集体活动为主要形式。全组(班)所有儿童都参加同一活动,并分别分配各种不同的角色,因为学前儿童最感爱好的是游戏中有趣的角色分配。如在“开火车”游戏中,有人当指挥(举旗),有人当司机(领头),有人当乘客,沿着划好的曲线前进。
( 3 )从学前儿童体育游戏活动的分组看,应非凡注重年龄和能力的分组。因为学前儿童身心发展很快,由于年龄差异而在运动能力表现上的差异很大。因此,应严格区分不同年龄学前儿童的体育游戏活动。一般应分为大班(5-6 岁),中班(4-5 岁)和小班(3-4 岁)。各班体育游戏分组的情况,小班儿童能在一起活动的人数是很少的.以2 一3 人为一组较适宜,到了中班,一起游戏的人数扩大了,以5 一6 人为宜;至于大班,总是集体性的游戏。
( 4 )从学前儿童体育游戏活动的时问看,也应根据学前儿童年龄的分班而区别对待。小班儿童很轻易受外界事物的影响,爱好经常改变,因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对同一个游戏,不能坚持很长的时间,往往只能玩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中班儿童开始能在较长时间从事于一种游戏活动;至于大班儿童,往往能连续做一种游戏达40--50分钟,对于有爱好的竞赛性游戏,有时甚至还可能更长。
所要贯彻的原则有6条
1.全面发展性原则(锻炼和劳动相结合的原则)
2.持久性原则
3.多样性原则
4.循序渐进性原则
5.量力性原则
6.保护安全性原则
10. 简述教育活动选择的原则
【英盛观察】一: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
二: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
三: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一、主题内容的选择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内容的选择要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的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目前,我们使用的幼儿园现行课程,就主题内容而言,选择了对幼儿发展有利的、适合幼儿学习的。充分让幼儿在活动中主动建构知识,理念和要求都和我们的新《纲要》相吻合。主题也一般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如围绕幼儿自身的生活事件、社会生活事件、文学作品,或者将一些现象、过程、原因等形成主题,设计教育教学活动。
因此,在具体实施中,我们选择主题时经常会思考一些具体性的问题,如:这个主题孩子会喜欢吗?符合孩子当前的兴趣和需要吗?有什么价值?该达成哪些目标?涵盖了哪些内容?能引起哪些学习兴趣?可提供给幼儿什么学习经验?它的可行性如何?主题所需的材料易获得吗?是否容易转化成让幼儿直接参与的具体活动?它与其他各单元之间的关系如何?有没有经验进行衔接与连贯?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的做法是:
(一)整合多种优秀幼儿教育课程
新《纲要》明确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和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教师要从本地、本园的条件出发,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灵活执行。”教材是主要的教学资源,是教与学的重要凭借。如何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促进教学的最大发展,是新形势下幼儿教师在提高有效教学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在新课程实施中,我们以现行的建构式课程为主、以幼儿园课程指导、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为辅,采取三结合的方式,要求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拓展主题内容,加上师幼共同构建的主题活动,可以说,因为有了这些优秀幼儿教育课程的有机整合,从而使我们使用的课程更具广阔的背景和多元观点的支持,让“教材与现实之间存在的出入”、“教材的地区差异性”、“抽象的教材内容与幼儿生活经验的冲突”、“各领域教学内容的偏颇”、“教材与幼儿及实际教学环境有明显的出入”等一道道难题迎刃而解。就拿小班上册的“甜甜蜜蜜”这一主题来说,选题是可行的,因为甜甜蜜蜜的糖果、饼干及各类食物,小班幼儿已具有相当丰富的经验。但综观教材中本主题的各类活动内容,我们不难发现,原教材内容整合不当,有些教材在领域或内容上比较牵强,如:妈妈爱我,我爱妈妈;某些活动的操作层面太多,不利学习掌握和检测,如:长满牙的大嘴巴;有些则对刚入学的小班幼儿来说难度太大,如:云朵棉花糖等。于是,经过仔细分析与整合,我们对原有主题内容进行了删选:保留了“开心跳跳糖”、“甜蜜蜜的聚会”、“糖果一家”、“咕噜噜”、“棒棒糖一家”、“吃饼干”、“甜嘴巴”;删除了“棒棒糖集合”、“妈妈爱我,我爱妈妈”、“云朵棉花糖”、“漱口歌”、“多和少”、“给妈妈的妈妈送甜蜜”;增加了“五彩糖果”、“棒棒糖饮料”、“小熊糖罐”、“咚咚的牙齿”、“牙蛀虫”;改编了“超级糖果屋”、“糖果爸爸”、“我是棉花糖”、“长满牙的大嘴巴”、“好朋友加心饼干”等,以求达到我们预计的主题教育活动效果。
(二)把握各种教育契机
《纲要》要求我们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蕴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为此,我们始终坚持在观察幼儿、走近幼儿、了解幼儿、尊重幼儿的基础上,不放过任何一个有价值的教育契机进行主题的选择与确定。
1、抓住幼儿的兴趣点确定主题
兴趣是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进行活动的倾向,是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的举动,聆听幼儿的声音,了解幼儿的兴趣,关注幼儿的需要,捕捉有价值的信息并衍生出有意义的主题。如:中一班的朱老师怀孕了,挺着大肚子。班上有几个孩子对她挺起的肚子很感兴趣,经常有人会上去轻轻地摸一摸,拍一拍,还围着朱老师问长问短,有的说:“朱老师,你的肚子怎么这么大呀?里面是不是有小宝宝了?”有的说:“小宝宝会动吗?”还有的说:“肚子这么大肯定很不方便,走路、吃饭是不是很累呀?”看到幼儿当前的兴趣点,我们决定开展“我来当妈妈”这一主题活动。请朱老师给大家讲讲自己的体会,让幼儿感受妈妈的辛苦。还在娃娃家内增加娃娃的数量,让更多的幼儿当妈妈照顾宝宝,给宝宝喂奶、吃饭、洗澡等,体验母子情真,感悟母爱的伟大。由于主题是以幼儿的兴趣为切入点的,活动内容切合了幼儿的需要和探究欲望,幼儿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
2、结合节日、季节的变换确定主题
在确定主题时,教师应充分挖掘节日和季节里所隐含的教育价值,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如:离“端午节”这一传统的节日还有一段时间,可粽子的芳香老早在村子上空回旋,家家户户,老老少少都在谈论端午节的有关事宜,幼儿对粽子、香袋、香包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于是我们开展了“过端午”这一主题活动,请村子里的老奶奶来园讲有关端午节的故事,教孩子包粽子、做香包。孩子们嘴里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 子,脖子上套着同伴互送的香包,还将多余的香包装扮教室(见左图),其乐融融。同样,新年、元宵节、中秋节、圣诞节等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都相应地生成了有价值的主题活动。再有,一年四季,各自都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涵,像美丽的春天、炎热的夏天、金色的秋天、寒冷的冬天等,都可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3、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和最近发展区确定主题
主题选择的内容应该是资源比较丰富,孩子熟悉的、容易接触的,贴近幼儿“最近发展区”的。这样,教师就容易利用这种资源组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如果活动内容跟幼儿生活相距甚远,他们一点经验都没有,又何来拓展经验和视野之谈呢?就像“甜甜蜜蜜”这一主题,甜甜蜜蜜的糖果、饼干及各类食物,这些东西因为都是幼儿非常熟悉和喜欢吃的,所以他们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而小班幼儿在“吃”字当前的情感驱动下对其他方面的学习容易忽略,只能从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有兴趣和好奇心,学习运用感官感知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等发展目标来考虑,基于这两点,这个主题在小班开展非常适合。
二、主题内容的拓展
主题确定之后,下一步工作就是以该主题为中心扩散、拓展主题。在拓展主题活动的过程中,既要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又要注重老师的支持、帮助及引导作用。这时,我们拓展主题内容的途径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一)幼儿当前的兴趣和需要
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去引导、关注、帮助幼儿去探索、去实践,从而找到发展幼儿能力的切入点。秋天到了,草地上的昆虫引起孩子们的兴趣。教师由此在“秋天”主题活动中引导幼儿开展观察比较、制作标本、区分益虫害虫等系列活动。这些活动在丰富幼儿有关昆虫方面知识的同时,培养了他们积极探索的精神,提高了动手能力。
孩子们在和同伴、父母、老师的共同参与中了解家乡的人文景观、名胜古迹、家乡的特产和美味小吃等。
(二) 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户外活动时间,有孩子在走廊上拣到了一塑料袋,跑过来告诉我:“老师,谁的塑料袋乱扔。”是呀,保护环境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况且塑料袋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东西,对塑料袋的处理和利用是生活中一个实实在在有意义的问题。教师马上抓住这一教育契机,从“绿色家园”主题中派生出“漫话塑料袋”这个主题内容,引导幼儿从走近塑料袋→可怕的塑料袋→少用塑料袋→妙用塑料袋这几个有机递进的层次,让幼儿在全面了解塑料袋的基础上,深刻感知塑料袋带来的环境污染,从而去探究、尝试解决减少污染的方法。晨间活动时,孩子们发现一个假期原本干净的玩具落满了尘土,泄了气的皮球不管怎样拍不见离地。教师也抓住这一教育契机,引导幼儿清理玩具、给皮球打气。在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掌握了皮球打气的要领,懂得了劳动的辛劳。《我的玩具我整理》系列主题活动就这样开展了起来。
(三)幼儿身边的本土资源
新《纲要》明确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空间。”强调了对本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强调了当地社区文化历史场所和社会生活作为教育资源,让幼儿从身边的生活中体验本土文化的深刻内涵。为此,我们利用幼儿生活中所熟悉的或身边的本土资源,来丰富幼儿园的主题内容。
农村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有真实的小河、石头、泥沙、田野、山坡、庄稼、树木、竹林。农村的孩子整天与自家的鸡、狗、猪一起游玩,出门可见一望无际的田野,到处是幼儿熟悉的庄稼:长长的丝瓜、红红的杨梅、黄澄澄的桔子、沉甸甸的稻谷等,我们何必要放弃这现成的教育资源,而拼命地去模仿大城市那些可望而不可及的替代物呢?所以,我们的做法是:根据实际需要,充分利用这些天然资源,确保主题活动的开展与内容的拓展。如:我们在生成的主题“有用的麦秆”系列活动时,不仅带幼儿来到田野观察小麦、捡麦穗、拾麦秆,还利用麦秆让幼儿自由尝试并创造出麦秆的多种玩法,像做哨子、编辫子、吹豆子、拼图画等。在“有用的稻草”系列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一起做稻草人,搓稻草绳,利用稻草绳玩跳绳、抓尾巴等游戏。在“好玩的石头”这一主题中,有的教师还组织幼儿取小溪边的鹅卵石,当乐器敲节奏或作投掷的工具往山下投远、投准,把捡来的石头作为民间游戏“抓石子”、“造房子”的主要玩具。
孩子们在这些活动中体验到城市孩子感受不到的乐趣,获得了城市孩子所没有的知识经验。
三、实施过程中的感悟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课程也走向“以目标的发展性,内容的丰富性,方法的多样性和评价的实践性”为特征的多元、开放的改革之路,幼儿不再是课程的受体,而是课程的主体。所以,我们在选择和拓展主题时要把握好两点:
(一)处理好主题的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预设和生成的主题内容各有其优势。预设的主题活动教师考虑得较为周密,活动组织的计划性、针对性较强,能按预设内容有条不紊地落实目标。生成的主题活动,教师能较好地尊重幼儿的意愿,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幼儿强烈的探索欲望,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同时,生成活动的内容来源于孩子,幼儿学习兴趣高,能多方面多渠道获取生成活动的相关内容,积极专注地投入到生成活动探索之中。因此,教师不能因预先的主题设计而限定幼儿,而是在交互主体的互动中,根据教育情境和生成不断调整预设活动。
由于生成活动创造空间余地很大,强调活动内容和活动目标的弹性计划,对教师综合素质水平要求很高。在主题实施过程中,教师既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考虑灵活而有弹性的计划,这就是我们现在常常说的主题预设和生成的有机融合。所以,我们要从本地、本园的课程实际出发,对预设和生成的主题活动作适宜性分析,在尊重幼儿主体性的基础上选择和拓展主题,并将预设和生成的主题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二)处理好幼儿的兴趣和发展的关系
兴趣是生成活动的前提,当我们发现孩子们都对某种现象,某个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时,可确定有生成主题活动的可能性。但在关注兴趣的同时,教师应该考虑幼儿的即时兴趣是否与其发展需要相一致,和社会需求相一致,是否值得我们去生成和挖掘。
孩子因受年龄的限制,常常会有成人意想不到的念头与离奇的行为,他们的兴趣点也是五彩缤纷的。如:走进恐龙世界、幻想太空、想象奥特曼、变成怪兽等都是可以理解的,但这些兴趣点或有价值或需要摈弃,或现实或想象而不可及,或有很强的时代感或缺乏生命力。为达到课程的目的及社会对幼儿的发展要求,主题内容的选择与拓展要有意义,有实现的可能性,还要具有发展的价值。
总之,在实施主题内容的选择与拓展的过程中,我们觉得有效地、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身边有价值的教育资源和教育契机,以促进幼儿的最大发展,是我们选择与拓展幼儿园主题内容的宗旨和前提。但同时也要慎重行事,切忌牵强附会。主题内容的选择、改编和拓展要立足于促进幼儿最大发展,获得最大教学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