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激发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的积极参与性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国古代教育家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一个人的兴趣对他所从事的事业有无积极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体育是幼儿园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指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而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在体育活动开始常常兴趣很浓但又很快失去,保持的时间比较短,给人以虎头蛇尾的感觉。因此,维持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 一、选择多种器材,培养兴趣 幼儿《纲要》指出:在体育活动中,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而幼儿最感兴趣的便是可以操作摆弄的玩具,它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并维持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有趣的材料会引发幼儿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所以教师要进一步丰富幼儿体育活动的材料,在充分挖掘器材原有功能的基础上进行玩法的创新,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出各种器材本身的不同功能。利用家长资源与幼儿一起收集各种生活用品,例如:色彩斑斓的小布条,大小不一的纸盒与报纸,形态各异的饮料瓶,弹性十足的车胎等。利用生活材料资源,挖掘其教育和锻炼的功能,还要充分利用家乡资源或社区资源开发新的体育活动器件,给幼儿提供丰富的体育器材,进一步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又如,我园就利用家乡茂密的竹林,最大限度的挖掘制作出形式多样的竹制体育器材。如:竹环,竹墩,竹制弓箭,竹制跨栏、竹制呜风、竹制高跷、竹拉力器、竹筛、竹筒、小竹马等。这些物品给孩子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对孩子的兴趣与培养创造力有着积极的作用。活动场上从他们的神情中能看出在体育活动中作用于器材的喜悦。 二、借助游戏,激活兴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幼儿园教育必须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自身的满足和发展。游戏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易于激发幼儿积极探索和参与的兴趣和愿望。是一种很好的体育活动形式,它对增强幼儿体力,发展智力,培养优良品质,对美的感受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首先,游戏中巧设情景。在组织幼儿体育活动时,我们常常通过各种游戏形式,或富于它情节,或营造竞争氛围,使运动器具和材料“活”起来,使孩子们从“模仿学习”走向“探索学习”,从“被动运动”走向“主动运动”。让幼儿更好地掌握体育技能技巧,对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如:体育活动“小兔采蘑菇”中,在草地上摆放些“蘑菇”,配上可爱的头饰,随轻快的音乐声蹦跳着,犹如一群可爱的兔子在美丽的森林中玩耍,活动开始的氛围便把幼儿给吸引了,因而有游戏下去的兴趣,在练习双脚行进跳时,不是让幼儿一遍又一遍的练习而是设置一定的情节,去采花、采蘑菇,并让幼儿开动脑筋,突破难点,在练习后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一节课在很自然的气氛下结束了,幼儿的感觉意犹未尽。通过游戏,现在幼儿对体育活动兴趣很大。 幼儿喜欢神秘与幻想,童话中的神奇和魔力常令孩子们痴痴向往,他们总喜欢在故事寻找自己的快乐,自己的理想,自己的正义。孩子们常幻想自己就是童话故事中的一份子,如果将童话般的想象、神奇的法宝和动人的童话故事请到幼儿体育活动当中,就能借它的魔力激活体育教学,激活课堂。例如,我借助《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的童话故事,在中班开展了一节体育活动《勇敢的小矮人》,活动中通过利用声音素材,让“小矮人”立即投入到自己在刮风,打雷下雨时慌忙赶回家时的情境反射,孩子愉快的在有趣情景中反复练习了走(蹲走)、跑、钻的动作技能。活动高潮也延续了善良的小矮人最后团结一致在有限的时间里,“走过草地——钻进魔洞(采灵草)——迅速跑回家”,搭救白雪公主的情形。整个活动将技能练习贯穿情景中,让孩子兴趣盎然,回味无穷。 其次,游戏中要巧用音乐。音乐有一种调节人情感的神秘力量,教师根据课堂的需要把音乐恰当的运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幼儿随着音乐时而兴奋时而放松。例如:大班体育活动《寻宝历险记》中,活动开始先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激发幼儿“动”的愿望。接着在草地上发现了“神秘盒子”,里面有一张妖魔的“藏宝图”。当幼儿骑着小竹马,来到妖魔的“宝藏地”时,就可以播放“声音低沉,节奏较强”的音乐来渲染妖魔即将来临的紧张气氛,让幼儿玩得更加刺激,更加尽兴,如同身临其境般。结束时,孩子们抬着宝贝,牵着小竹马,在一曲舒缓的音乐中让幼儿身心平静,得到充分的松弛、放松。 三、倡导竞争,提高兴趣 竞赛性体育游戏是体育活动的基本内容,在竞赛中幼儿常常喜欢争强求胜,渴求表现自己。他能激发幼儿兴趣,促进幼儿发展,还能给幼儿带来欢乐的情绪,有助于幼儿运动能力的提高,也为幼儿的心理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但如果组织不当,往往起不到积极的作用。因此,在体育活动中,我注重树立正确的竞赛观念,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安全、并具有一定难度的竞赛性活动,让幼儿享受竞赛游戏带来的乐趣。比如:中班体育活动《运球》中,孩子们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运球比赛,球既要在直线内侧运,还要绕障碍运,这可能对幼儿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但在练习过程中发现幼儿的兴趣异常浓厚,少了以往因掉球而“偷懒”的现象。比赛中,首先我尽量把身体基础、运动能力差距不大的幼儿安排在一起比赛,以体现公平竞争的精神。其次,强调规则,要求幼儿要自觉遵守。孩子们情绪高昂,场面激烈。为了使每一位幼儿都有成功感,我给每一组孩子都颁发了奖品,鼓励他们不断努力,取得好成绩。幼儿充分享受到了竞赛带来的快乐。同时培养了幼儿爱集体、爱同伴、守规则的意识和能力。 四、体验成功,发展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在学习获得成功而产生鼓舞的地方,才会出现学习兴趣”,因此,要想使幼儿产生体育兴趣,就必须设法使他们获得成功,增强他们的信心。所以在开展体育活动中要考虑到幼儿不同层次和个别差异,提供难易程度不同的材料。如:跨越障碍物时,可摆放大小高低不同的障碍物,让幼儿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一组。这样在活动中,减少了幼儿排队等候的现象,提高了体育活动的密度;又如:跳小沟时,摆放宽窄不一的小沟,让幼儿自由选择,老师不加干涉,幼儿可以从容易的开始,在自己认为有把握时逐渐加大难度。在游戏中,我观察到一些能力弱比较胆小的幼儿,他们通过自主选择和老师的鼓励终于战胜了自己,体验到了成功。产生了“我能行”的想法。 五、正确评价,延伸兴趣 爱表现自己是孩子最大的特点。在体育课上,在教了孩子一个动作之后,许多孩子都争先恐后的要求表演,这时就需要有丰富的评价语。如果孩子的动作做得很好,而我只用“好”或“不错”来评价,孩子会感到不满意。所以我会先预测孩子的需要和情境的性质,做出适当的表扬,使表扬产生真正的激励作用。例如,当孩子的动作完成得好时,我可以说“你很勇敢”、“你做得很漂亮”、“这就是老师喜欢的”、“老师相信你可以做得更好”等。请孩子示范时,我可以说“大家来看×××的表演”、“我们都为你感到骄傲”等。事实上,我还可以用无数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情感。我觉得这样既可以增强我和孩子间的关系,也有利于孩子自信心的树立。许多孩子在得到表扬后做的更卖力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评价孩子时要尽量用肯定性语词代替否定性语词。肯定性语词能明显地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而否定性语词只告诉孩子不应该怎么做,却无法表达应该怎么做。孩子产生害怕心理时,用“勇敢些”、“放松些”就比用“不要胆小”、“不要紧张”更带有激励作用。用“你应该再努力些”、“我已经看到你在进步”、“我希望你做得更好些”比用“你不要偷懒”、“你的进步不快”、“你让我失望了”等更能使孩子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由此可见,只要我们加以正确的引导和有心的诱导,利用多元因素充分激发和维持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的兴趣,幼儿便会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活动中去,变兴趣为乐趣,在愉悦的活动中体验生活,感受成功,品尝快乐。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2]裴岚. 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J] 科学咨询,2009年第06期
② 体育活动中如何激发幼儿的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国古代教育家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一个人的兴趣对他所从事的事业有无积极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体育是幼儿园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指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而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在体育活动开始常常兴趣很浓但又很快失去,保持的时间比较短,给人以虎头蛇尾的感觉。因此,维持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 一、选择多种器材,培养兴趣 幼儿《纲要》指出:在体育活动中,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而幼儿最感兴趣的便是可以操作摆弄的玩具,它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并维持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有趣的材料会引发幼儿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所以教师要进一步丰富幼儿体育活动的材料,在充分挖掘器材原有功能的基础上进行玩法的创新,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出各种器材本身的不同功能。利用家长资源与幼儿一起收集各种生活用品,例如:色彩斑斓的小布条,大小不一的纸盒与报纸,形态各异的饮料瓶,弹性十足的车胎等。利用生活材料资源,挖掘其教育和锻炼的功能,还要充分利用家乡资源或社区资源开发新的体育活动器件,给幼儿提供丰富的体育器材,进一步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又如,我园就利用家乡茂密的竹林,最大限度的挖掘制作出形式多样的竹制体育器材。如:竹环,竹墩,竹制弓箭,竹制跨栏、竹制呜风、竹制高跷、竹拉力器、竹筛、竹筒、小竹马等。这些物品给孩子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对孩子的兴趣与培养创造力有着积极的作用。活动场上从他们的神情中能看出在体育活动中作用于器材的喜悦。 二、借助游戏,激活兴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幼儿园教育必须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自身的满足和发展。游戏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易于激发幼儿积极探索和参与的兴趣和愿望。是一种很好的体育活动形式,它对增强幼儿体力,发展智力,培养优良品质,对美的感受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首先,游戏中巧设情景。在组织幼儿体育活动时,我们常常通过各种游戏形式,或富于它情节,或营造竞争氛围,使运动器具和材料“活”起来,使孩子们从“模仿学习”走向“探索学习”,从“被动运动”走向“主动运动”。让幼儿更好地掌握体育技能技巧,对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如:体育活动“小兔采蘑菇”中,在草地上摆放些“蘑菇”,配上可爱的头饰,随轻快的音乐声蹦跳着,犹如一群可爱的兔子在美丽的森林中玩耍,活动开始的氛围便把幼儿给吸引了,因而有游戏下去的兴趣,在练习双脚行进跳时,不是让幼儿一遍又一遍的练习而是设置一定的情节,去采花、采蘑菇,并让幼儿开动脑筋,突破难点,在练习后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一节课在很自然的气氛下结束了,幼儿的感觉意犹未尽。通过游戏,现在幼儿对体育活动兴趣很大。 幼儿喜欢神秘与幻想,童话中的神奇和魔力常令孩子们痴痴向往,他们总喜欢在故事寻找自己的快乐,自己的理想,自己的正义。孩子们常幻想自己就是童话故事中的一份子,如果将童话般的想象、神奇的法宝和动人的童话故事请到幼儿体育活动当中,就能借它的魔力激活体育教学,激活课堂。例如,我借助《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的童话故事,在中班开展了一节体育活动《勇敢的小矮人》,活动中通过利用声音素材,让“小矮人”立即投入到自己在刮风,打雷下雨时慌忙赶回家时的情境反射,孩子愉快的在有趣情景中反复练习了走(蹲走)、跑、钻的动作技能。活动高潮也延续了善良的小矮人最后团结一致在有限的时间里,“走过草地——钻进魔洞(采灵草)——迅速跑回家”,搭救白雪公主的情形。整个活动将技能练习贯穿情景中,让孩子兴趣盎然,回味无穷。 其次,游戏中要巧用音乐。音乐有一种调节人情感的神秘力量,教师根据课堂的需要把音乐恰当的运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幼儿随着音乐时而兴奋时而放松。例如:大班体育活动《寻宝历险记》中,活动开始先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激发幼儿“动”的愿望。接着在草地上发现了“神秘盒子”,里面有一张妖魔的“藏宝图”。当幼儿骑着小竹马,来到妖魔的“宝藏地”时,就可以播放“声音低沉,节奏较强”的音乐来渲染妖魔即将来临的紧张气氛,让幼儿玩得更加刺激,更加尽兴,如同身临其境般。结束时,孩子们抬着宝贝,牵着小竹马,在一曲舒缓的音乐中让幼儿身心平静,得到充分的松弛、放松。 三、倡导竞争,提高兴趣 竞赛性体育游戏是体育活动的基本内容,在竞赛中幼儿常常喜欢争强求胜,渴求表现自己。他能激发幼儿兴趣,促进幼儿发展,还能给幼儿带来欢乐的情绪,有助于幼儿运动能力的提高,也为幼儿的心理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但如果组织不当,往往起不到积极的作用。因此,在体育活动中,我注重树立正确的竞赛观念,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安全、并具有一定难度的竞赛性活动,让幼儿享受竞赛游戏带来的乐趣。比如:中班体育活动《运球》中,孩子们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运球比赛,球既要在直线内侧运,还要绕障碍运,这可能对幼儿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但在练习过程中发现幼儿的兴趣异常浓厚,少了以往因掉球而“偷懒”的现象。比赛中,首先我尽量把身体基础、运动能力差距不大的幼儿安排在一起比赛,以体现公平竞争的精神。其次,强调规则,要求幼儿要自觉遵守。孩子们情绪高昂,场面激烈。为了使每一位幼儿都有成功感,我给每一组孩子都颁发了奖品,鼓励他们不断努力,取得好成绩。幼儿充分享受到了竞赛带来的快乐。同时培养了幼儿爱集体、爱同伴、守规则的意识和能力。 四、体验成功,发展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在学习获得成功而产生鼓舞的地方,才会出现学习兴趣”,因此,要想使幼儿产生体育兴趣,就必须设法使他们获得成功,增强他们的信心。所以在开展体育活动中要考虑到幼儿不同层次和个别差异,提供难易程度不同的材料。如:跨越障碍物时,可摆放大小高低不同的障碍物,让幼儿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一组。这样在活动中,减少了幼儿排队等候的现象,提高了体育活动的密度;又如:跳小沟时,摆放宽窄不一的小沟,让幼儿自由选择,老师不加干涉,幼儿可以从容易的开始,在自己认为有把握时逐渐加大难度。在游戏中,我观察到一些能力弱比较胆小的幼儿,他们通过自主选择和老师的鼓励终于战胜了自己,体验到了成功。产生了“我能行”的想法。 五、正确评价,延伸兴趣 爱表现自己是孩子最大的特点。在体育课上,在教了孩子一个动作之后,许多孩子都争先恐后的要求表演,这时就需要有丰富的评价语。如果孩子的动作做得很好,而我只用“好”或“不错”来评价,孩子会感到不满意。所以我会先预测孩子的需要和情境的性质,做出适当的表扬,使表扬产生真正的激励作用。例如,当孩子的动作完成得好时,我可以说“你很勇敢”、“你做得很漂亮”、“这就是老师喜欢的”、“老师相信你可以做得更好”等。请孩子示范时,我可以说“大家来看×××的表演”、“我们都为你感到骄傲”等。事实上,我还可以用无数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情感。我觉得这样既可以增强我和孩子间的关系,也有利于孩子自信心的树立。许多孩子在得到表扬后做的更卖力了。 值得注
③ 如何在户外游戏中有效的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课题研究
,希望可以帮到你。
户外体育活动是通过丰富的活动材料,充足的场地空间,科学的项目设置来促进幼儿动作、思维、意志等方面发展的一种途径和方式;也是培养幼儿自主性、发挥幼儿创造性的一项自主活动。我在组织幼儿进行户外体育活动中,做了一些尝试,来培养幼儿的自主性。
户外活动中培养幼儿自主性
一、注重环境,为幼儿创设自主发展氛围。
良好的环境创设应体现开放、自由,能让幼儿无拘无束地参与活动,使幼儿产生愉快的情绪,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对活动的兴趣,增强幼儿的自主性、自信心,因此,为幼儿创设一个爱与宽松的环境是发展幼儿自主性的前提。
1、提供丰富的玩具和材料。
在组织幼儿进行户外体育活动中,我给幼儿提供玩具、材料时,注意用心找到幼儿兴趣、要求、原有水平与教育目标和内容的结合点,及时调整玩具、材料,选择能引起幼儿的多种动作的玩具,让幼儿自主活动,如选择:、球、沙包、圈、轮胎等。
球既可用手拍、又可用脚踢,还可用头顶;沙包可向远处投掷,既可练习投掷动作,又可练习抛接动作,还能把沙包放在头上顶着走或放在脚背上走,锻炼平衡能力;圈,既可玩套圈、滚圈,又可将圈放在地上跳,如:双脚跳、花样跳、侧跳等,还能用圈玩“开汽车”、“开火车”游戏;轮胎能滚、能走、还能跨。这些玩具都为幼儿的想象、创造提供较充分的空间,满足幼儿不断发展的需要。
2、营造和谐平等的心理氛围。
幼儿有自己的特点和需要,他们有自主性、独立性、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因此,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充分认识到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给幼儿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除了在物质环境上满足幼儿的需要,在精神上我们更应该相信孩子,了解孩子,发现每一个孩子的优点,使其充分感受到被同伴接纳、喜欢的快乐,建立自信心。
在户外体育活动中,我经常和幼儿交流,与他们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朋友关系,和他们说话时能蹲下来,尊重他们,慢慢地了解每个幼儿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发展的需求,并把教育目标渗透在户外体育活动中,引导他们产生自身的需要,逐步形成内部动力定型,最终内化为自觉行为,为他们提供宽松和充满爱与平等的环境。
二、转变观念,让幼儿成为发展的主人。
现代教育新理念要求我们: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幼儿的主体作用,让幼儿真正成为发展的主人。
1、激发幼儿的自主积极性。
兴趣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动力、组织、创造、强化的功能。兴趣对提高幼儿自主性发展起着明显的促进作用。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幼儿时期,是天真好奇、主动探索的时期,我们要抓住这一时期幼儿的特点,注重激发幼儿活动和学习的愿望,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践证明,充满好奇、兴趣广泛的幼儿一般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活动和游戏。因此,在活动中我们应注意观察幼儿的表现,关注幼儿对活动是否有兴趣,是否能以积极愉快的情绪投入其中,坚持从培养幼儿有益的兴趣出发,给予恰当的指导,使幼儿心情愉悦、积极主动地进行活动。当幼儿品尝到成功的美味后,再给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以便挖掘和发挥他们的巨大潜力。
在培养幼儿兴趣,激发幼儿在户外体育活动中的自主性的实际过程中,我觉得让幼儿动手操作,是一个非常好的重要手段。我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提供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不同操作难度的材料,采取民主的态度,引导幼儿自主选择,自由操作,鼓励他们进行“五动”:动眼、动脑、动手、动脚和动口,我总是耐心地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为他们提供表达的机会。鼓励他们把自己的玩法玩给大家看,为每个孩子提供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得到发展,从而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自主积极性。
2、放手让幼儿去玩。
《纲要》指出:应该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应绝对尊重
幼儿的意愿,不用自己的建议去左右他们的想法。陈鹤琴教育思想中也指出:要以幼儿为主体,将游戏的主动权交给幼儿。游戏的主体是幼儿,游戏的权利也在幼儿,我们要保证幼儿在游戏中有充分的自由度。
在户外体育活动中,幼儿玩什么玩具,怎么玩,和谁一起玩,在哪儿玩,一种玩具玩多长时间,我都让幼儿自己选择,自己做主,让他们当主人,使他们有尽可能多的选择自由度。例如:户外体育活动中,有的孩子会对飘在空中的蒲公英兴趣盎然,边跑边吹;有的会对一根落在地上的小树枝感兴趣,独自摆弄着;还有的会对树上飘落的树叶和小花瓣着迷,捡起来数一数,比比谁捡得多。这些,都是孩子天性的外露,童真的一面,我从不去约束他们,而是放手让他们去玩,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不规定今天一定要玩什么,让他们尽情地想一想、玩一玩,对所有幼儿的想象、玩法都给予充分的肯定,鼓励他们,让他们体验玩的幸福和快乐。
3、鼓励幼儿玩出新花样。
游戏的重复行为是幼儿游戏的主要外显特征,重复机能是幼儿自主发展的需要。提供充足的时间,让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自由自在的玩中探索,可以提高他们的自主创造性。
在户外体育活动中,我和幼儿一起玩,一起笑,一起探索游戏中碰到的问题,一起动脑筋想出更多更好的玩法,共同交流和享受其中的乐趣。我允许幼儿每天都玩自己喜爱的器械材料,鼓励他们想方设法玩出新花样,爱玩多久就玩多久。例如:户外体育活动时,有的孩子接连几天都玩塑料拼板。开始,他们都是各自玩各自的,有的将拼板拼成一个长方形、正方形或是不规则图形,然后在拼板上跳一跳;有的将拼板卷成一个济公帽,戴在头上走来走去,一脸的自豪样,这时,我肯定了他们的各种玩法,启发他们是否能几个人一起玩。于是,孩子们开始了交往,他们一起将拼板拼成一条长长的小河跨一跨,或拼成一条小路走一走,还有的将拼板两块两块竖起来,变成一个倒“V” 型,练习助跑跨跳。当然,在孩子们玩的过程中,他们也会出现一些破坏现象,不过,这比起孩子们在游戏中探索玩具的新玩法,同时又学会了与同伴交往、谦让、合作,发展了他们的自主性、创造性就显得微乎其微了。
4、给予积极评价。
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我给幼儿的第一个评价就是微笑。在活动中,我更多地承担“观察者”的角色,对幼儿每一个创意都表现出倾听、微笑和接纳的态度,欣赏他们,注重他们自主能力、创造力的发展,鼓励他们积极大胆、自主地表现自己的创意。《纲要》指出,要“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因此,应从多方面观察、评价和分析孩子的发展,并以此为依据选择和设计适宜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教师的肯定、赞赏、鼓励都会增强幼儿的积极情感和信心,另外,我还主张并鼓励幼儿进行自主评价,使幼儿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过程中,更好地认识自己,完善自己。
三、继续探索,培养幼儿自主性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1、处理好自主性发展与能力培养的关系。
合作精神涵盖着一个人的自制力,与人热诚相处的能力。户外体育活动中,我们在尊重孩子的意愿,培养幼儿自主性发展的同时,还应培养幼儿合作玩的能力。例如:“两人三足”游戏、“老鼠笼”游戏、跷跷板、跳皮筋和一些民间游戏:如丢手绢、抬花轿等这些活动,为幼儿提供合作机会,锻炼合作能力,让他们在与同伴的交流、协作中获得全面、主动、生动的发展。在活动中,慢慢懂得使用礼貌用语,学会尊重他人,和同伴团结友爱,充分体验合作的快乐。
在户外体育活动中,教师还注重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应为幼儿创设条件,提供他们与本班幼儿及其他班幼儿交往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去寻找游戏伙伴,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对幼儿大胆说、大胆问给予表扬,注重幼儿社会化技能的培养。
另外,还应锻炼幼儿处理问题的能力。我们应让幼儿处理力所能及的事情,尽量让他们成为处理问题的主角,使他们觉得自己的事情自己能处理。当然,教师也应及时引导、鼓励、启发幼儿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幼儿学会自己解决问题,不仅培养了幼儿的自主意识,还提高了幼儿分辨是非的能力。
2、必须遵循的几个原则。
(1)主体性原则。立足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自主性和创造性为宗旨,选择有利于幼儿多种感官主动参与的教育形式和方法,拓展为幼儿提供操作、思考、交流与表现的时间和空间,帮助幼儿实现把活动内容和对象内化为自己的态度、能力和习惯。
(2)身心全面发展原则。注意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经常指导幼儿选择或更换不同的活动内容,以求锻炼的全面性。
(3)启发性原则。充分调动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生动活泼的游戏,经过自己的思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因材施教原则。活动中,教师既要注意幼儿的共同点,又要注意幼儿的个别差异,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使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总之,通过户外体育活动,培养幼儿自主意识,自主行为,使之成为幼儿发展的内驱力,并作为全面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切入口。
④ 如何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
1 营造轻松氛围,培养探究兴趣 宽松、平等的活动氛围,是激发幼儿内在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教师的根本任务是发掘每个幼儿的潜在能力,鼓励孩子去寻找,并不断地引导孩子在探索、发现中学习,做幼儿体育活动的引路人教师的教育行为和态度直接影响孩子的发展,教师的言行对孩子的创造力的创新发展具重要的影响。当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以“大朋友”的身份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和幼儿一起协商解决,以微笑的目光,鼓励的语言,使幼儿心理上产生安全感,降低焦虑程度,让幼儿感到教师只是一个对自己活动很感兴趣并能提供有益建议的。 例如,在《红布爬爬乐中》,当幼儿发现在爬的时候,红布会移动,幼儿感到很无助时,教师并没有直接将问题解决,而是和幼儿一起想办法,当幼儿提出用双脚踩住红布时,教师以肯定的口吻说到:真是个好办法,等会儿,我们在爬的时候每队请一个小朋友踩住红布,谁愿意?……运用“请”字,体现了教师对幼儿的尊重、平等的态度,幼儿听后绝不会产生紧张感,而是亲切感。这样,轻松愉快的心理环境氛围就渐渐地形成了,让幼儿在民主、宽容的氛围中积极投入到活动中,自主思考与探索。 2 鼓励一物“多玩”向“精玩”发展 在体育活动中,幼儿比较喜欢新奇的游戏、新鲜的玩法,对于单调、枯燥、重复的练习往往会感到乏味,提不起兴趣。因此我们可以将活动材料从一物“多玩”向“精玩”发展。 例如,在《蚂蚁运粮》中通过横向、纵向挑战的策略,使沙包、平衡木、垫子、背篓这些器材从“多玩”向“精玩”发展,让手脚着地弯腰拱身动作在不同高度、不同宽度的器械上无痕衔接、自然整合,切实萌发了幼儿不怕困难的勇敢品质。 2.1横向挑战——一物多玩 体育活动中挑战点的创设可以是多角度的,在动作恒定的情况下,可以设计横向挑战点,多元化的器械组合,是对幼儿综合能力的挑战。本次活动重点是“练习手脚着地弯腰拱身动作,锻炼手臂和腿部肌肉,提高运动能力”。在活动过程中,通过摆放软垫,变化平衡木数量,让幼儿的上下肢支撑力、四肢协调能力都有所发展。 2.2纵向挑战——一物精玩 在“手脚着地弯腰拱身”动作恒定的情况下,活动中通过创设纵向挑战点,针对简单的动作,对幼儿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形成直接的挑战点。如在“蚂蚁送粮”中,我们融入了爬、平衡等综合性肢体动作,通过“双边桥”向“单边桥”的过渡,使幼儿的“手脚着地弯腰拱身”动作由双手双脚分开向并拢递进。从中不难发现,桥的宽度变化使挑战难度不断跃级,最大价值的锻炼着幼儿的手臂和腿部能力。 3 鼓励自主探索,激发创造性 3.1创设游戏情景,激发幼儿主动探索与思考 体育游戏是幼儿体育活动中重要的一部分,形式活泼多样,适合幼儿,容易激发孩子们积极探索和参与的兴趣和欲望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因此,在组织幼儿时,通过各种形式的游戏,它被赋予情节,或创造竞争的氛围,让这些活动的材料变“活”起来,让孩子们从“模仿学习”“探索和创造“,从”被动“到”主动。例如在《蚂蚁运粮》中,通过创设蚂蚁的情景,让小蚂蚁(幼儿)和蚂蚁姐姐(教师)一起去给小动物运粮食,幼儿能自主探索,如何走过双边桥和单边桥给小动物送粮食,在这其中练习手脚着地弯腰拱身动作,锻炼手臂和腿部肌肉,提高运动能力。让幼儿以不同的角色,模拟有关动作来满足自身发展需要,在游戏中幼儿借助体验角色情感,探索角色生活和创造性地表现角色行为等方式来满足自己心理发展的需要。 3.2多提问题,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探究兴趣 在体育活动中,教师在开始阶段明确操作要求,但不做出任何方向性的指示,通过孩子们的一些问题(问题应该是简单明了,避免太多太长),尽量把孩子分为一般的讨论,让孩子们有充分的探索空间和时间,并想出了几种可能的方法。 例如,在《蚂蚁运粮》中先提问“你们能不靠别人的帮忙、也不用小手拿,把小背篓里的粮食运到家里吗?”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各种玩法,让幼儿自由探索将粮食运回家的方法,体现幼儿的自主性,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4 注重个体差异,促进全面发展 《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注重幼儿的个别差异,为每个幼儿提供发挥潜能,并在已有水平上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和条件。”在《红布爬爬乐中》,随着红布宽度的不断增加,幼儿的练习也逐渐体现着个体差异,因此活动中教师适时的个别点拨,及时提炼动作要点,使每个幼儿的动作都得到均衡发展,充分激发幼儿的潜能。 例如,在《红布爬爬乐》中,教师通过不断加宽“小路”的宽度让幼儿进行挑战,但并不是所有的幼儿都能成功的爬过24CM的小路,“一刀切”和“整齐划一”的教育是难以使每个儿童都得到充分发展的。我们不应用一把尺子衡量幼儿,应努力创设适宜不同儿童的教育,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面向全体。这样才能使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水平上的基础上得以发展,体验成功的喜悦。所以我们要为幼儿营造一种获得成功的氛围,这样才能使幼儿从成功的体验中萌生创造的信心。因此在最后的环节中,教师提问:“先想好你要爬窄一点的路?还是要爬最宽的路?等会儿,爬完窄的可以试试最宽的路,爬完最宽的路”通过教师的提问让幼儿能自主挑战不同宽度的“小路”,充分体现教师关注幼儿个体,面向全体幼儿,让每个幼儿都能体验成功感。
⑤ 体育活动对幼儿智力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 良好的个性品质 新《纲要》指出:要“增强幼儿的自尊、自信,培养幼儿关心、友好的态度和行为,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发展”,“加强师生之间、同伴之间的交往,培养幼儿对人亲近、友爱的态度,教给必要的交往技能,学会和睦相处。”体育活动作为幼儿活动的一种方式,不仅能促进幼儿的身体发展,增强幼儿体质,重要的是它还具有满足幼儿模仿、娱乐、交往、表现、竞争等个体需要,促进幼儿智力、个性、品德、审美、情趣、交往能力等多方面发展的功能,培养幼儿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爱惜玩具、不怕困难、坚持到底的良好个性品质,促使幼儿由个性人发展成为完整的社会人的健康心理。 1.培养了幼儿不怕困难、勇敢的意志品质 幼儿期是培养意志品质的最好时机,体育活动是培养幼儿良好意志品质的最佳途径。培养幼儿的勇敢精神,是培养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体育活动中,我们为幼儿创设克服不同困难的情境,这种困难可能是生理的,也有可能是心理的,是幼儿经过努力后能够克服的。对幼儿来说,任何一项体育活动都要付出努力,要克服比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的困难。如在中班“我和椅子一起玩”的活动中,教师为幼儿准备了许多椅子,利用椅子练习平衡、跳跃等基本动作。当让幼儿分别在一个椅子高度、两个椅子高度上跳下时,幼儿完成得都很好。但当搭至三个、四个椅子高度时,有的幼儿表现为胆怯了,特别是几个个子矮小的女孩。这时,幼儿的心理往往是狐疑不定的,教师的鼓励和信任在这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每当一个孩子勇敢地跳下后,教师总会适时地表扬:“你真棒!”当孩子稍有犹疑,教师就会伸出双手,做出安全保护的样子,鼓励孩子“你能行!”教师的鼓励和保护让幼儿感受到信任和安全,大部分孩子顺利地完成了第一次跳。最后,只有一位小女孩,站在四个椅子的上面,无论教师如何鼓励,就是不肯往下跳。她眼含泪花,想跳又不敢跳,不跳又不甘心。在教师和同伴的鼓励和帮助下,她终于跳了下来。在接下来的练习中,她的胆子越来越大,从她兴奋的小脸上,可以看到成功为她带来了勇气和乐趣。 2.培养了幼儿的自信心,使幼儿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说过“小孩子喜欢游戏,但更喜欢游戏的成功。这是因为游戏的成功一方面给幼儿带来愉悦,另一方面还可以得到父母、教师、同伴的赞许。”体育活动是幼儿喜爱并且参加最多的活动之一,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能得到强烈的情感体验。当幼儿克服困难,学会某种动作,得到了同伴、老师的认同后,他们会产生一种喜悦的心情,感受到了自己的进步,从而增强了自信心。如我在组织体育活动“跳花杆”时,有个别幼儿由于一直无法跟上节奏跳,对活动失去了兴趣,对自己也失去了自信,觉得自己肯定不会跳了,对活动产生了排斥心理,当他们面对有节奏地敲打着的花杆时,脚就不听使唤,这时老师就用鼓励的口吻说:“你行的,试试看好吗?”“真棒,再来一次。”“加油!加油!” 这些幼儿在老师的鼓励和同伴的影响下,勇敢地跨出了第一步,克服了畏难心理,掌握了动作要领,也树立了自信心。幼儿的自信心来自于活动中获得的成功及教师、同伴对其成功的肯定,在以后的活动中,当他们再度面对困难时,他们便不再会畏缩不前了。 3.培养了幼儿互相合作的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一个人今天在合作中能做什么,他明天就能独立做什么。”幼儿园的体育活动主要是通过体育游戏活动来完成其教学任务的,体育游戏有它特有的规则、情节,从内容到形式,从方法到要求,都具有强烈的集体性。为了达到游戏目的,幼儿必须通过互相合作去完成各项活动。如“ 送眼泪”的游戏中,幼儿分成四组进行比赛,每个人必须拿着沾满“眼泪”的海绵,跳过“小河”,钻过“ 山洞”绕过“树林”,将“眼泪”送到狮子那里,最后,比比哪组送的“眼泪”最多就获胜。通过这种合作的游戏,使幼儿在游戏中探索如何协调配合完成任务,使幼儿知道,要取得游戏的最后胜利,必须与同伴友好合作,互帮互助。显见,体育活动为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和机会,也有助于幼儿形成集体荣誉感。 二、和谐的人际关系 新《纲要》中指出:培养幼儿“乐意与人交往,礼貌、大方,对人友好”;“加强师生之间、同伴之间的交往,培养幼儿对人亲近、友爱的态度,教给必要的交往技能,学会和睦相处。” 在体育活动中,活动器具(玩具)的共用就充分促进了幼儿之间的协作关系,在活动中,教师在投放活动玩具时有意识的投放品种多但数量少的玩具,当幼儿想玩别人手中的玩具时,就必须与他人共用或商量交换玩具,才能如愿以偿。
⑥ 谈幼儿园在开展体育活动过程中存在问题及改进策略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分为大、中、小班设计递进式体育集
小班体育教案――乖乖的小花垫和淘气的小布球 活动生成: 我们班的孩子是刚刚离开父母来到幼儿园的小班孩子,他们对于陌生的环境和人有些害怕,没有安全感。但是我发现让他们扮演各种小动物跑跑跳跳时,他们的情绪就会稳定下来。在体育活动中,孩子们和我就是好朋友。我想这不正是让孩子们练习跳、跑、爬等体育技能的好机会吗?因此,针对小班孩子爱游戏、爱模仿、好动的特点,我设计了本次体育活动。 活动目标: l、练习跳、爬、跑、投掷等简单技能,提高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及动作的协调能力。 2、喜欢参加集体活动,愿意与同伴游戏,体验与同伴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颜色鲜艳的小垫若干个、用废布制成的小球若干个,录音机一台、《快乐的小蚂蚁》乐曲磁带一盘,纸盒制成的蚂蚁洞两个,蚂蚁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游戏:《蚂蚁妈妈你在哪?》 教师扮演蚂蚁妈妈,幼儿扮演蚂蚁宝宝,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妈妈要藏起来之前,宝宝们把眼睛闭上。妈妈藏起来后发出一些声音,蚂蚁宝宝只有集中注意力听,才能找到妈妈,得到可爱的小花垫。 教师小结:“刚才宝宝们表现得都很棒,都得到了可爱的小花垫。现在我们和小花垫一起去做游戏好吗? 二、“乖乖的小花垫”。 幼儿在与小花垫充分游戏的过程中,大胆创编小花垫的各种玩法,进而练习走、跑、跳、爬等技能。 l、欢快的音乐伴奏下,教师用小花垫做各种可爱的动作,请幼儿模仿。 2、幼儿分散练习:让幼儿自己动脑筋玩儿。教师巡回观察指导并与幼儿共同游戏以增进感情。 3、引导幼儿自主创编小花垫的新玩法。 师:“来,孩子们,老师想让你们动脑筋想一想,小花垫可以怎么玩?有什麽新玩法,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4、教师根据观察,请2―3名幼儿进行示范不同玩法,其他小朋友观看后模仿练习跳、爬、跑等技能。 师:“刚才,我看见小朋友在玩小垫的时候都很认真、开心,而且都很聪明,现在哪个小朋友想告诉老师和其他小朋友,你是怎么玩的?”“看,他是把小花垫当成大马来骑,真聪明!快,我们跟他学一学!” 5、与幼儿共同创编小花垫的各种玩法: (1)单双脚跳:“孩子们,我们一起把花垫放在地上,双脚从上面跳过去,也可以单脚跳。” (2)爬和滚:“我们一起把小花垫摆成一行,在垫上爬、滚。像小刺猬扎果果” (3)骑大马:“孩子们,我们一起把小花垫夹在两腿中间,当马骑。” (4)开汽车:“来,我们把小花垫当成方向盘学开车。” (5)扔小垫:“来,我们用力将小花垫向上扔。” (6)摇小垫:“来,孩于们找个小伙伴,两人一起摇小垫。” (7)顶小垫:“下雨了,把小花垫放在头上挡挡雨,顶着小垫走。” (8)背小垫:“学学小乌龟,把小垫放在后背背着走。” (9)跳跳跳:“学学小白兔,背着小垫跳跳跑跑。” (10)跑跑跑:“孩子们,我们把小垫摆在地上,(垫与垫之间有30厘米的距离),沿着小垫跑,跑成S形。好像小马过河” 三、“淘气的小布球”。 幼儿练习投掷的技能。在游戏的过程中创编小布球的玩法。 1、出示小布球,引起幼儿再游戏的兴趣。 师:“孩子们我们玩得真开心,玩得满头大汗,快来休息一会吧。” 提问:“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小布球)”“你们看小布球像什么?”(像:雪球、苹果、鸭梨、土豆等等) 2、教师与幼儿一起玩小布球,创编小布球的多种玩法。 (1)扔小球:“来,我们用力把小球往高处扔,看谁扔的高。” (2)踢足球:“我们来当足球运动员,用脚踢小布球,看谁踢得准。” (3)运小球:“孩子们,我们把球放在手心上托着走或者头顶上顶着走,看谁让小球站得时间最长。” 3、游戏“打雪仗”。重点练习投掷的技能。师:“刚才有的小朋友说小布球像小雪团,我们来打雪仗好吗?” 四、游戏:“小蚂蚁搬豆豆”。(要愿意与同伴游戏,体验与同伴合作的乐趣。) 师:“看,小布球撒了一地,像什么?像小豆豆,我们小蚂蚁最喜欢吃小豆豆了。快来和妈妈一起把豆拾起来,运到洞里好吗?“(可建议幼儿用小垫两人合作运……)幼儿运豆豆时,教师为幼儿放欢快的背景音乐《快乐的小蚂蚁》 延伸活动:在活动区投放大量的小花垫和小布球,让幼儿自由的,充分的游戏,继续创编小布球的玩法,并重点练习投掷能力。 本次活动教师的思路清晰,目的明确,以游戏的形式贯穿整个活动,并层层递进,紧密相连。从目标的制定和内容的选择来看,符合小班的年龄特点,好看的头饰和游戏情境的创设,都调动起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发挥了引导者的作用,通过富有童趣的语言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小花垫和小布球的各种新玩法,不仅在游戏中掌握了跳、爬、跑等技能,锻炼了动作的协调性,还激发了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特别是在“打雪仗”这一游戏环节中,幼儿玩得特别开心、投入,投掷技能也在这一游戏环节中得到充分的练习,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活动中教师能够关注每个幼儿的表现,抓住孩子的不同特点,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使每个幼儿都能在游戏中得到发展,获得成功的体验。
⑦ 如何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勇敢的品质
《纲要》指出:“在体育活动中,要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观、乐观、合作的态度。”这无疑是要求幼儿拥有良好的自信心。在多次尝试中,我从幼儿的情感入手,关爱每一个孩子,经常与幼儿交流、沟通,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沟通中,让幼儿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注、尊重,使幼儿感到自己被教师所关心、喜爱,从而得到一种安全的愉快的情绪体验。使幼儿愉快的参与体育活动,使其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在活动中,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水平来选择活动内容。这更有利于满足个体的兴趣和需要,发挥他们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在体育活动中鼓励幼儿,增强自信心,喜欢体育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 一、在体育活动中,为幼儿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初步建立自信心。 在许多体育游戏中,都有让幼儿担当游戏的主角。例如《猫捉老鼠》、《小蝌蚪找妈妈》、《老鹰捉小鸡》、《老狼老狼几点钟》、《丢手绢》等等。这些有趣的角色都可以激发幼儿的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游戏的快乐氛围中疏解恐惧心理,从而使幼儿愿意担当游戏的主角,在集体面前大胆的表现自己,初步建立自信心。 情景观察: 案例1:在《小蝌蚪找妈妈》游戏中,我班的刁烨程小朋友胆子较小、不愿在集体面前表现的幼儿,他身怕被老师喊来担当主角,总是面露惊慌之色,隐在同伴的后面,或低头不语。教师针对实际情况给予鼓励,使幼儿感到自己是被重视和受赏识的,这种自尊需求的满足会给幼儿发起内在的动力。这也疏解了这类幼儿的恐惧心理,先让他担任大众角色(扮演小蝌蚪),在逐渐体验到游戏乐趣的基础上,在慢慢鼓励;也可以让一个爱表现、活跃的幼儿和他一起来做主角,让他在同伴的感染下变的大胆、主动,建立自信。 案例2:有一次户外活动中,幼儿在玩皮球,他们有的把球滚来滚去、有的把球投进篮筐、有的在拍皮球,我发现刁烨程小朋友在很卖劲的拍球,我想抓住这一时机让他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激发他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我走过去鼓励对他说:“你真行,已经学会拍皮球了,让小朋友来帮你数一数,好吗?”小朋友们围过来帮着数,刁烨程拍得更起劲了,脸上流露出自信的表情。小朋友们都想他比一比拍皮球,看谁拍得多,游戏气氛非常活跃。在这次事件中让他感受到自己是主角,因此自信心也增强了许多。 情况分析:由于家庭中过分的保护和刁烨程小朋友内向、胆小的个性以及他胆怯的心里造成了他自我保护意识过强,不敢参加自以为害怕的活动和她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不是很浓,但是这次他看到其他小朋友玩球玩得很开心时,他也尝试了一下,体验到了成功带来的喜悦之情。 措施与效果:在活动中教师应该给幼儿创设良好的表现机会。抓住教育契机,鼓励幼儿,给幼儿信心。在这次活动中,我看到了他的闪光点,看到了他的能干,让他在体育活动中表现自己,增强了他的自信心,让小朋友们喜欢他,愿意与他合作游戏,让幼儿体会到体育游戏带来的快乐,从而喜欢体育活动。 二、在体育活动中鼓励孩子,帮助树立自信心 关注幼儿的情绪变化,多给予幼儿心理安慰和疏导,以帮助他们树立应对困难的信心。特别是当幼儿感到困惑或因缺乏自信而出现消极心态时,教师更要努力理解幼儿,让幼儿认识自己的力量和能力,提升自信心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活动中。因此,在组织幼儿开展体育活动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幼儿的表现,用激励性、感染性的语言来进行评价,哪怕是一个爱抚的眼神及手势、点头微笑,充分让幼儿对自己感到满意,自信心得到不断提高。 情景观察: 案例1:今天的户外活动是玩竹梯,小朋友们可高兴了,个个玩得非常投入,小朋友们一个一个地排好队跳过竹梯,有的小朋友还想出了很多的玩法。当轮到陈楦小朋友时,他很紧张,做好姿势准备跳,又缩了回来,不敢跳。我看到这种情况,就和小朋友们走到他面前说:“陈楦,别害怕,老师和小朋友们会帮助你的,勇敢地跳过去,我们相信你能行。”陈楦看着我们,就点点头,使劲地一跳,终于跳了过去。我们都为她鼓掌:“陈楦,陈楦你真棒”。这时,陈楦也高兴地笑了起来。 案例2:我班的陈楦小朋友动作发展较差,特别在跳跃方面。记得刚刚开学的时候,我组织幼儿进行助跑跨跳的活动。在活动中许多男小朋友都像小小解放军一样表现得非常勇敢,一个一个地跳跃过了竹玛。当轮到陈楦时他愣住了,不敢跳过去。我和小朋友们在旁边一起为他鼓掌喊加油!这时他终于跨出了第一步,我和小朋友喊:“陈楦加油!陈楦真棒!”接着他跳过了第二个竹玛,在我们的鼓励下他跳得一次比一次有信心,终于完成了任务。在接下来的第二次,第三次的跨跳动作也比第一次的动作协调了。 情况分析:陈楦小朋友是个很内向、胆小的小朋友,他平时不怎么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即便是做游戏也一些比较安静一点的游戏,比如搭积木、捏橡皮泥啦等,该幼儿在又比较胖,动作不够协调,孩子在家也由于大人的百般呵护,导致该幼儿的胆子小,缺少各种锻炼,所以该幼儿的动作发展的不协调的主要原因。也导致该幼儿缺乏自信心。 措施与效果:根据这种情况,我们用鼓励地方法,树立该幼儿的信心,让该幼儿知道我能行,我一定能和所有的小朋友一样,也很能干。通过此活动,该幼儿没有逃避,而是勇敢地去面对,通过一次又一次地练习,让他尝到了在体育活动中成功所带来的快乐。让他有自信! 三、在体育活动中,让幼儿获得成功,体验体育游戏的带来的快乐,从而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根据幼儿的实际发展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给每个幼儿锻炼成长的机会,为提供幼儿展示自我的平台。帮助幼儿自我欣赏,自我肯定,增强自信心。体验体育游戏的快乐,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和成功感,累加自信。 情景观察: 案例1:在一次的户外体育活动中,我们玩得是跳竹梯,小朋友们玩得可开心了,他们有的双脚跳过竹梯,有的单脚跳过竹梯,有的小朋友还横着跳过去,有的双脚开合着跳过去。当轮到周佳瑶小朋友跳得时候,她做了很多姿势,就是一下也没跳过去,干脆就走了过去。我看着这个情况,就对着他说:“周佳瑶,来,你先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样跳的,很简单的,两脚并拢,用力一跳就过去了呀!加油呀!”她看着我,点点头,用力地一跳,果真跳了过去,她开心地说:“老师,我跳过去了!” 案例2:在走“竹梯桥”的活动中,周佳瑶小朋友第一次走“竹梯桥”,我看见她经过竹梯桥前迟疑了一下,随之绕过竹梯桥,一只脚踩住竹梯的一头,接着弯下腰,两只手撑在竹梯桥上,慢慢地把另一只脚挪到竹梯桥上,然后颤颤抖抖地站起来,小心翼翼地在竹梯桥上移动双脚,刚刚移动脚步她就站不住了,从竹梯桥上跨了下来。第二次过“竹梯桥”她还是和第一次一样绕过竹梯桥,用同样的方法爬上了竹梯桥。这一会胆子较前大了,在直起身时的刹那间,孩子伸开两臂作了侧并举,速度也较前快了,两只脚前后移动着过了小“桥”的一半。第三次过“竹梯桥” 我对她说:“老师在旁边保护你,不要害怕!”孩子同意了,刚把一只脚踩到竹梯桥上,竹梯桥就摇晃起来,孩子马上就放弃了。我启发他想想脚踩在竹梯桥什么部位才能稳稳的?孩子明白我的意思,用手指点了点。我笑着鼓励她再来试一试。孩子重新抬起腿,一只脚踩住竹梯桥中间,当他提起另一条腿时,竹梯桥又剧烈地晃动起来,孩子本能地伸出手抓,在我的搀扶下,周佳瑶摇摇晃晃地过了“小桥”。瞧她额头上渗满了汗珠。第四次过“竹梯桥”,在前两次的基础上,孩子好象摸索到了如何保持自己身体平衡的方法,只见她伸开双臂,慢慢地抬起一只脚踩住竹梯桥,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