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在体育锻炼中培养幼儿的自信
一、让孩子在挑战中认识自我 在幼儿园中,有相当一部分幼儿缺乏自信心,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甚至很多方面不如别的幼儿,往往表现在活动中不敢主动地要求参加集体游戏活动,不敢在众人面前大胆地表现自己;面对新事物、新活动常常害怕、退缩,面对困难通常手足无措,大多选择放弃和逃避。因此,我们在体育活动中,要让孩子充分的认识自我,展现自我。以前,大班幼儿从高处往下跳的距离是60厘米,而对今天的孩子来说,这是很容易达到的要求。但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事并不能让每个孩子感受到强烈的成功感,也不利于自信心的树立。因此根据现代孩子的发展水平和能力,教师可以打破传统,提高要求,让孩子面临挑战,在不断战胜挑战的过程中树立自信心。每一个新高度对孩子来说就是一次挑战;每战胜一次挑战,孩子就获得一次成功的体验。从成功中,孩子看到了自己的能力,渐渐产生信心,逐步形成肯定的自我概念。 二、为孩子创设成功的机会 孩子之间是有个体差异的,对不同孩子要区别对待。小班幼儿的个体差异更明显地体现在动作要领上,有些孩子动作掌握得好,在活动中能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而有些幼儿动作掌握得差,在同样的活动中却常常遭到失败,久而久之,他们会认为自己能力差而失去信心。于是我有意表扬一些勇于参加活动的孩子,以引导能力低的孩子向好的学习。并创设条件,让幼儿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就拿大班从高处往下跳的高度来说,如果以120厘米的高度来要求能力较弱的孩子,就有可能使他们遭遇失败,失去信心。如果教师根据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努力为不同层次的幼儿创设成功的机会,同时安排100厘米、80厘米、60厘米等不同的高度,孩子就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选择,并在获得成功的基础上产生向新高度冲击的信心;又如在练习纵跳触物时,如果全班幼儿同一高度,那些长得高、弹跳力好的孩子,会很容易就把东西触到,而那些身体条件较弱的孩子却不能如愿。如是我把幼儿分成几组,并同时安排几个高度,让孩子们都可以通过努力,取得成功,当他们不断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时,就会逐渐相信自己的能力,增强自信心。 三:多鼓励孩子,让孩子从成功的体验中获取自信 每一个孩子都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阳光、雨露一样。孩子尝试做一件事没有成功,这并不表示这个孩子无能,只不过是他还没有掌握技巧而已。如果我们指责孩子,孩子的自信心就会受到伤害并放弃努力。而在鼓励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他们会懂得接受挫折和失败,他们会相信自己的能力并继续努力。 如在小班体育活动中练习平衡木时,我不是一开始就讲解走平衡木的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而是借助生动形象的儿歌(平衡木像小桥,小朋友们来过桥;看看谁的本领大,一二一二走过桥)引出活动,让幼儿边念儿歌边走平衡木;这种方法既能引起幼儿的活动兴趣,又能减轻幼儿的恐惧心理,从而鼓励他们充满信心地去尝试。对那些失败过的孩子,我就帮他们分析上次是不是走得太快了,鼓励他们重新尝试,并请小朋友去拉着他们的手在平衡木上走,这样经过几次后,他们心理上逐渐放松,能自己在小桥上自如地走了。当孩子在全班幼儿热烈的掌声和加油声中,一次次地战胜困难并得到教师的赞许时,他们便会体验到获得成功的喜悦之情,从而激起更大的克服困难的愿望,自信心也就油然而生。 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和优点,并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使孩子认识自己的长处,相信自己的力量,以激发孩子的荣誉感,强化成功感。鼓励孩子最重要的是让孩子"胜不骄,败不馁"。一是不要讽刺他们,以免他们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二不要过分赞扬他们,以免使他们产生骄傲情绪。鼓励的目的是让孩子相信成功是自己努力的结果,由此发现自己的能力。"坚持下去,你一定会成功"、"勇敢些,老师相信你会做得更好"等鼓励性语言可以使孩子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同时告诉孩子,只要肯尝试,肯努力就会感到乐趣无穷。 四、让孩子有主动探索的机会 在体育活动中,教师应创造机会充分发挥幼儿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当活动器具展现在孩子面前时,教师应让孩子自己想出玩的办法,如"大家动动脑筋想一想可以怎样玩,想的办法越多越好","除了这样玩,还可以怎样玩?"。在孩子进行跳绳练习时,我将绳子交给幼儿,让幼儿自己动脑筋想"绳子可以怎样玩?"然后引导幼儿学习双脚跳,除此之外,还有什么跳法?让幼儿自己探索得出单脚跳、行进跳、带人跳、定位跳、绕花跳、跑动跳等等。再以玩球为例,一开始,我不是马上作示范,而是让幼儿拿着球进行拍球,或者做球操等。随后,启发幼儿动脑筋:"球还可以怎么玩?要和别人玩得不一样。"由此,孩子们便会想出各种饶有童趣的玩法(滚球、传球、抛接球、两人夹球走路等等),在探索的过程中,孩子们一次次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对自己的认识也会不断加深,自信心也随之增强。 五、给予孩子正确的评价 人们总是根据他人的评价和期望来认识自己的长短优劣之处,幼儿对他人评价更为敏感,尤其是教师和家长的。在体育活动中,教师主要通过言语和非言语的方式向孩子传递赞许和反对的信息,而孩子则通过心理体验来接受教师的意图,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因此教师:一是用语言形式对孩子进行评价时应做到: (1)有丰富的评语。孩子的动作做的好,教师应作适当的表扬,使表扬产生真正的激励作用。如说:"你真棒"、"你很勇敢"、"你做得很漂亮"等。既可加深教师与孩子之间的感情,也有利于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2)评价要用肯定性词语。肯定性词语能明显地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而否定性词语只告诉孩子不应该怎么做,却无法表达应该怎么做。孩子产生害怕心理时教师用"勇敢些"就比用"不要胆小"更有激励作用。用:"我已看到你在进步"比用"你的进步不快"等更能使孩子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二是用非言语的方式,通过面部表情、声调、身体动作等非言语性的评价来表示赞同、否定、或期待。在体育活动中,教师给予孩子正确的评价,更有利于孩子克服畏难情绪,增强自信心;自信心就像催化剂能将人的一切潜能调动起来,有了自信心,孩子将来就会百折不挠,不断努力,最终获得成功。
『贰』 如何培养孩子运动的好习惯
1.给孩子创造运动的条件。
要创造条件,鼓励、支持孩子参加各种回体育锻炼,以增强答孩子身体各部位的机能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增强孩子的体质。
1.要从小培养孩子锻炼身体的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从事任何事情的基本动力,在这点上,希望家长能够意识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对身体锻炼的爱好可以让许多家长省心。作为家长,不妨观察一下孩子对什么样的体育活动有较为浓厚的兴趣,然后不动声色地提供一些条件和加以引导,孩子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参加体育锻炼。
3.不能溺爱,让孩子持之以恒。
家长在对待那些有浓厚兴趣但意志力不够坚强的孩子时,应多鼓励,制订锻炼计划,并适当地创造奖励条件,进一步巩固强化孩子的兴趣。甚至可以采用一些惩罚的措施,从而纠正孩子不爱锻炼的坏习惯。
人的本性是爱动的,一般来说自幼就爱“玩”。那么从小培养幼儿、儿童、少年和青年爱“玩”,会“玩”的习惯,加以正确引导,就容易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
『叁』 如何培养孩子的体育锻炼习惯
淡化体育课程评价的数据测量,重视理性分析 如果单纯采用运动项目成绩来评价学生的体质,必定对个矮体瘦的学生不公平,打击了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体育运动重在参与,通过对学生进行各种身体练习,使学生机体承受科学强度的生理负荷,促进身体健康。另外,促进健康与调节情感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课外体育活动有别于体育课教学,其活动内容可以是各种类型的体育知识讲座、体育演讲比赛、体育欣赏、体育图片资料展览等。近些年来,部分学校甚至开始尝试体育俱乐部的活动形式,受到了学生广泛的喜爱。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活跃校园文化和营建体育文化氛围,而且还可以扩大学生的体育知识面,从而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肆』 怎么培养孩子体育训练
体育意识的培养,是幼儿园提高幼儿从事体育锻炼兴趣和体育能力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幼儿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部分,所以我们要学会从多角度、多层次来培养幼儿的体育意识。
一、把体育意识的培养融入到幼儿日常生活中来
区分个体差异,标准要求从最低开始。3-4岁的孩子,尽管身体各方面还比较稚嫩,但要也不能过于娇惯,为了使孩子长得健康结实,力所能及的锻炼是不可缺少的。3岁以后的孩子,其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的发育都日趋成熟,孩子的体格锻炼应该采取综合的形式来进行。活动强度可以适当增加,通过室外走、跳、跑、攀登等体育运动,做儿童健身操或运动量较大的游戏活动。既可以享受充足的阳光、新鲜的空气、清洁的水流等自然环境,又能够通过各种活动,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培养孩子积极探索热爱运动的精神。
学会赏识孩子,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孩子的室外进行步行、跑、跳等运动,应该选择没有汽车、摩托车的空旷而安全的场地,学校的操场或校园最为适合。平常孩子锻炼的时间可以选择在晚饭之前,或晚饭半小时之后。进行这些运动的时候,大人可以在旁陪护但不用太过于小心,最好还有年龄相仿的孩子一块进行锻炼,这样的孩子会觉得更有趣。否则,孩子可能在室外玩一小会儿就觉得无聊,一次玩的时间以半个小时为最佳。带孩子到室外锻炼时,记住给孩子穿适合于运动的衣服,并且不要穿得太厚。不然容易出汗,孩子会感到不舒服,而且也容易吹风着凉,严重的还有可能感冒,这样反倒违背了让孩子运动的目的。
居住在人口稠密找室外运动场地困难的城市中心,我们除多带孩子进行郊游之外,还应尽量设法利用现有的室内环境,与孩子做一些运动量较大的游戏,不然孩子不仅得不到身体锻炼,而且还可能因过剩精力得不到发泄,与家长产生对立情绪。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再用糖果、糕点来哄孩子开心听话,就很容易长成小胖墩,不利于孩子健康。
夏天孩子穿得少,活动灵便,是锻炼身体的好时机。孩子放暑假期间,我们可以多带孩子到安全的游戏场地游泳,这既可以消暑纳凉,又可以锻炼孩子的身体。游泳是极佳的有氧运动,因为克服水的阻力而不是克服重力,在运动带来好处的同时,肌肉和关节不易受损,能有效保护膝关节。游泳还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它和孩子喜欢玩水的天性能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让孩子充分感受到运动的乐趣。
二、在活动中,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在活动中检查自己的鞋带是否系好,冬天在高强度的活动前是否先脱去一件外套。在活动中遵守规则,不推、不挤前面的小朋友,不做危险的动作。这些习惯在每次的活动前教师总是要嘱咐、关照。久而久之,幼儿已养成这些好习惯,这些习惯的养成,就避免了在活动中事故的发生。尽量每天都让孩子有适量的运动时间,养成每天运动锻炼的好习惯。
三、合理、科学地安排幼儿的活动量
幼儿的活动量:一根据幼儿的体质状况来安排,如肥胖幼儿的运动量适当大一些,生病幼儿不宜参加强运动的活动。对能力弱的幼儿提的要求不能太高,要循序渐进来完成。二根据季节气候来安排。九、十月份,天气比较炎热,安排的体育游戏强度、密度要小一些,在十二月份和一月份,天气比较寒冷,安排的活动量适当大一些,如长跑、跳绳。每天保证二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其中一小时为体育活动,让幼儿在阳光下,尽情地运动,提高身体机能。
四、巧妙安排各种活动,使各种基本动作均得以培养、发展
每天安排的活动,不能停留在为发展某个基本动作。为了使每个基本动作都能得到发展,每天都安排不同的游戏,使幼儿在走、跑、跳、钻、平衡、投掷等基本动作都科学、合理地得到发展,并在游戏中培育幼儿反应灵敏性和动作协调性。
五、培养与孩子相同的体育爱好
每个人都喜欢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而且从不会感到疲惫,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体育活动中,幼儿对体育本身是否感兴趣是至关重要的,那么怎样才能激发起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呢?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他们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也就是说在体育活动时的情感体验是非常重要的。幼儿在体育活动中,挫折和失败的体验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孩子需要成功,成功经验更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和表现的欲望。
六、告诉孩子运动的好处
孩子成长到四五岁,正是热衷于证实自己的年纪,同时孩子也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力与执行力。将运动能给给孩子带来的好处,以及运动能使孩子比朋友更加强壮有力,告诉孩子,用他自己的选择能给孩子更多的动力运动的好处在于促进神经、肌肉以及骨骼的生长,免疫力抵抗力的获得,对自我身体形象的建立,及对外在环境的认识均有所助
七、做好坚持锻炼的榜样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往往对某一个自己熟悉的体育游戏或体育项目感兴趣
作为孩子的父母、老师,要学会对孩子的爱好感兴趣,培养与孩子相同的兴趣,带动孩子一起参与体育运动。例如发现孩子有跳绳的爱好,我们大人也要和孩子一起喜欢,每天定时开始比赛,并双方协商制定比赛的规则,把体育当作是娱乐的方式,而不是枯燥的反复练习。在比赛中,家长要做好榜样,不管天气如何,每天都能坚持到位,用这种持之以恒精神感染孩子、督促孩子。
幼儿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是一项重要而又艰巨的工作。作为幼儿的老师、家长,首先应该建立起终身体育的教育意识和方法,为幼儿创造出浓厚的体育人文环境。并把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渗透到幼儿日常生活中来,培养幼儿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提高幼儿自主锻炼的能力,为幼儿终身体育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并挖掘身体运动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广泛价值,使幼儿在运动中既能得到身体的锻炼、增强体质,又能使其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可是一举两得的有利之事。用积极引导的方法,与家长共同努力,为孩子营造出利于锻炼的大环境,培养孩子积极探索,热爱运动的精神。
『伍』 如何培养幼儿的体育运动技能
20世纪50年代以来,受苏联体育活动理论的影响,幼儿园体育课的结构一般采用四个部分的结构形式,即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体育学科的活动改革,专家和学者对体育课的结构提出了新的见解和认识,认为还应从体育课的总体结构和细微结构两方面进行研究,既要符合人体活动能力变化的基本规律,又要研究体育练习对机体影响的规律,以及教与学相互作用的连续性。因此,到上世纪80年代就出现了三段式结构(开始与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但这种结构形式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活动内容、要求与时间分配得过于死板,束缚了教师和幼儿的能动性。同时,三部分的结构形式仅强调了基本部分的活动作用,而忽略了其他部分对幼儿的教育、教养作用。
传统的体育活动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幼儿体育改革的发展需要,因此,在现代体育教育理念影响下和《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突破传统幼儿体育活动模式,寻找改进策略,是摆在广大幼儿体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迫切问题。
掌握知识技能不是幼儿体育的终极目标
幼儿体育活动是实施幼儿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在传统的体育活动模式中,幼儿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是体育的终极目标。在这一思想的驱使下,活动实施者更多地考虑到人体活动的基本规律和技术动作的形成规律。传统的体育活动模式是在学科中心课程理论指导下制定的,主要是为知识技能的传授服务的,划分结构的主要依据是活动的密度和幼儿的生理承受能力,出现这样三段式模式也是情理之中。这种三段式模式把知识技能传授当作幼儿体育活动的唯一目标,无论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知识技能是唯一的内容,幼儿只不过是运动机器而已。在这种课程模式下,幼儿对体育态度和行为的改善以及情感、能力的发展都不是幼儿体育活动的目标。
受传统习惯的影响,体育教师一般都采用“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的结构模式。这种结构对活动的几个部分限制过死,从形式和内容上过分突出了基本部分的作用,教师在实际操作中也被限制了手脚,一味地追求时间在各部分的合理分配,以达到整个活动在结构上的平衡,从而影响了幼儿活动的质量。这种模式只注重完成教师“教”的任务,而忽视了幼儿“学”和“玩”的过程。
无论是四段式还是三段式,都是站在教师的立场上来进行设计的,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幼儿的需要。从理论高度来进行设计的体育活动的结构模式,也只能是一种总体的框架,它的每一步都以它的前一步作为依据,因此缺乏个性化。在这种体育课中,教师教的多,幼儿学的少,而且学得被动,学得枯燥,幼儿真正参与活动的时间不多,有些体育活动幼儿真正参与的时间还不到30%。教师调控整个活动的进程,处于完全主导地位,幼儿却始终处于僵化的被动地位。而活动的价值体现却与之相反,评价一堂体育活动课,不是看教师教了多少,而是看幼儿的活动量是多少。
『陆』 如何提高幼儿体育锻炼
淡化体育复课程评价的数据测量制,重视理性分析 如果单纯采用运动项目成绩来评价学生的体质,必定对个矮体瘦的学生不公平,打击了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体育运动重在参与,通过对学生进行各种身体练习,使学生机体承受科学强度的生理负荷,促进身体健康。另外,促进健康与调节情感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课外体育活动有别于体育课教学,其活动内容可以是各种类型的体育知识讲座、体育演讲比赛、体育欣赏、体育图片资料展览等。近些年来,部分学校甚至开始尝试体育俱乐部的活动形式,受到了学生广泛的喜爱。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活跃校园文化和营建体育文化氛围,而且还可以扩大学生的体育知识面,从而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柒』 如何让幼儿适应体育锻炼
良好的体质,是学习和工作的本钱。儿童时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对身体发育有很多好处。据一项调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儿童与同龄其他儿童相比,平均身高高4厘米以上,体重重2公斤以上,肺活量多200毫升以上。此外,体育锻炼还有利于提高孩子适应环境,抵御疾病的能力, 形成热情活泼、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那么,家长应当怎样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诱导和培养呢?
1、严格作息时间
家长应尽量要求孩子每天晚上在规定的时间就寝,早晨在规定的时间起床,并在规定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不管是烈日炎炎的夏天,还是寒风刺骨的冬天;不管是节假日,还是在寒暑假,都不改变孩子的生活规律,以形成有利于孩子健康的良好的 “生物钟”。这样,天长日久,锻炼的习惯就会逐渐形成了。
2、家长要以身作则
孩子喜欢模仿大人的行为,如果家长带头锻炼,尤其是同孩子进行比赛,更能引起其兴趣,有利于养成习惯。相反,家长一年四季足不出户,或像“工头”一样在一边监督孩子,时间一长孩子就会产生逆反心理,把体育锻炼看成是负担和惩罚。
3、要根据孩子的身体状况和年龄特点合理安排运动量
孩子年龄越小,就越容易疲劳。因此,年龄小的孩子锻炼强度不宜过大,时间不要过长,但内容要多样。可把跑、跳、投掷、体操和游戏结合进行。孩子在活动中有了兴趣,尝到了甜头,就有利于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4、根据孩子的自身素质,适当学点专门的体育技术
孩子对各类体育明星,如武术高手、足球名将、篮球巨星、拳坛怪杰都十分钦佩,也渴望学点专门的体育技术。家长可在这方面为孩子创造一定的条件,使他们如愿以偿,这样将会大大激发孩子的锻炼热情。
5、给孩子的体育锻炼以必要的物质支持
家长可以给孩子准备体育锻炼用品,如运动衣裤、运动鞋袜、羽毛球、足球、跳绳等,使孩子看到父母对他进行体育锻炼所给予的坚定的支持
6、热情鼓励,积极养护孩子的锻炼习惯。
对于孩子在锻炼中,由于自己的努力而取得的点滴成果(如能够按时起居、坚持执行锻炼计划、意志力有所增强、成绩有所提高,或获得比赛好成绩等),都要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锻炼热情,养护锻炼习惯。
『捌』 如何加强幼儿体能锻炼
根据幼儿的兴趣,提出不同的要求,循序渐进、有目的地进行身体素质方面的锻炼,比如: 1、每年六月份为幼儿开设游戏活动,冷水浴,在下水之前做热身运动,试试水温,并说明注意事项。活动完之后知道要赶快擦干身体并迅速换好衣服,防止感冒。 2、在冬季,要锻炼幼儿的抗寒能力,如晨跑,要求幼儿外出锻炼不戴帽子和手套...;有条件的可组织幼儿去爬山、晒太阳等。 3、通过拍球、投掷、翻滚等项目旳练习,针对性的加强幼儿动作技能的培养;通过爬高、跳远等项目,培养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4、开展幼儿都喜欢的“趣味运动会”,以增强幼儿体能。不但培养了幼儿的团队精神,而且提高肌体能力,使动作更灵活、更协调、思维变得更活跃,为幼儿自我保护的耐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玖』 如何培养孩子的运动能力
一、对身体的好处
运动有益身体健康这一点谁都知道,但仔细想想,如今孩子的日常生活比从前静态了很多。
打游戏、看电视,屏幕时间支配了孩子的课余生活。那些一天12个小时在户外奔跑、攀爬、游泳的无忧无虑的日子已经不复存在了。对一些孩子来说,即使是校园健身房和体育课都成了他们不感兴趣的事。
古希腊著名教育家、哲学家柏拉图说:“一个人从小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能决定他后来往哪里走。”
热爱运动的人,一定会有一颗坚强乐观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