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体育活动 > 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

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

发布时间:2020-11-25 09:50:22

Ⅰ 课余体育的形式有哪些

长期以来,由于受陈旧的传统教育思想束缚,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体育教学课大多仍沿袭前苏联教学结构的模式,其教学过程在教师的主宰和严格控制下,学生被动的学习主体。学校课外活动过程存在着随意性和盲目性,与体育教学课在知识、技术、技能方面的实践相脱节,这与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精神大相径庭。因此,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自主学练,培养自主实践能力,已成为课程教学改革的必然。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如何在课外体育活动的教学管理中,体现这一思想,实现主体性教育。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1、体育活动课概念的定位
学校体育课分学科类课程(体育与保健)和活动类课程(课外体育活动课)二类课程,在终极目标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促进人的身心两方面的和谐发展;体育与保健课主要是通过系统的知识技术传授,使学生掌握体育学习方法,继承优秀的当代体育文化和民族体育文化。培养学生的兴趣,是活动课学习的基础。而课外体育活动是指在教学大纲以外,或以学科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活动以外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在学生中开展各类教学活动。课外活动的主要特点是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或者是一部分兴趣、爱好相同的组成的兴趣小组、社团等从事自主的、独立的活动,它不是全体学生必须的课程,也不是课程限制选取修或任意选取修的内容。课外活动中有的教师参加,有的是学生自已组织活动。另一方面讲,它也是体育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但它有弊端,在于它仍然是以单一学科课程模式看待,使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学校课外体育活动与部分有特长的学生进行课余运动训练,都属于课堂以外的教育活动,都是在“课外”进行的,但他们是有区别的。那种把教师精心指导下的课余运动训练,也笼统地作为课外体育活动的组成部分,认为有待进一步商榷。
2、课外体育活动课的目标
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发展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重视学生在大量的体育活动中,加深对体育原理的理解和运动体验,以提高体能、活跃身心,培养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同时要求把知识的学习、技术的掌握、技能的形成与意志品质的培养、心理需要的满足、情感的体验相协调,使之和谐发展。
3、当前课外体育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对课外体育活动不够重视
课外体育活动计划的制定、内容的选择、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的调控是整个活动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由于教师对活动课的认识不全面,活动评价体系不健全。活动反馈调整不及时,活动管理体制不完善,随意更改和取消活动;尤为普遍的是活动过程比较散乱,较普遍的“放羊式”的活动过程。
3.2学校对课外活动的组织管理比较薄弱
目前许多学校的体育工作,都是在主管校长的领导下由体育教研组具体负责。学校对活动过程缺少思想上的导向,对课外体育活动无计划、总结,对活动过程和组织人员没有检查、考评措施,没有把成绩列为教师工作考评内容影响了教师积极性的发挥。
3.3学习负担重的负面影响
现代教育思想并没有摆脱传统教育的幽灵。在中考、高考的指挥捧作用下,学生大量的时间应付没完没了的作业、考试上,课外活动时间时常被占去。沉重的课业负担,压制了初中生活泼好动的天性,严重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3.4场地器材的缺乏
近年来,学校规模不断发展,学生人数增多与场地器材不成正比,体育经费缺乏、设施陈旧、运动场地不足、器材奇缺是多数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农村学校,尤为普遍。学生兴趣广泛,适合学生参加的项目,因场地、器材、师资的限制,实在难以满足大部分学生的需要,一部分学生逐渐对体育失去兴趣。
4、改变目前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4.1健全课外体育活动和评价体系
具体、明确、科学的课外体育活动的目标是进行活动教育管理的前题。《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在宏观上制订了学校体育工作目标。各校根据实际情况,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过程、活动的效果等制订了明确的目标和工作职责。健全课外体育活动中可操作的目标体系,以此作为班级课外体育活动检查分析和评价依据;同时把课外体育活动工作列为优秀班主任、基层先进及文明班级、三好学生的重要条件。增强对课外体育活动的意识。对活动的有关因素实行有效控制。
4.2健全课外体育活动的指挥系统和评价体系,加强活动管理
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必须通过健全的学校体育的指挥系统,使教师和学生明确活动目标和活动过程的标准,在活动中自觉地贯彻执行,进行自我调控。当前应建设一支从上到下的统一管理队伍。一般应包括学校体育领导小组、体育组、班主任和体育委员四个层次,学校体育领导小组与体育教研组在活动中应认真做好活动情况检查、记录、调整及定期进行总结、评价,明确活动的导向作用。
课外体育活动的评价是促进活动课质量的关键。通过检查学生的出勤、活动内容的执行、活动的组织情况和活动的效果,同时获取信息。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完善一套有益于提高课外体育活动的质量和效果的全面评价体系。
4.3加强课的教学改革,强化健康意识
要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学生运动不足,体质不良的现象,促进学生健康发育,养成持之以恒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除学校领导重视和全体教师不懈努力外,关键要加大教育制度、升学制度的改革。体育教师要加强对体育的目的性教育、科学性锻炼身体教育,在学生主观上认识到课外体育活动的价值和意义。学校因地制宜地创造条件,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兴趣爱好,多举行些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和小型比赛,满足学生的健康需要,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4.4拓宽渠道、增加体育经费投入
特别是农村学校,场地小、器材缺、经费少是长期困惑体育活动正常开展普遍存在的问题。为此,应抱着勤俭办体育外,要充分提高现有场地、器材的使用效率;同时,各级领导要重视体育经费的投入,使场地、器材逐步完善。
5、建议
介于现阶段课外体育活动的实际情况,展望学校教育改革赋予课外体育活动的新的发展前景,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今后一段时间内我们应该注意:
(1)课外体育活动应以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个体需要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学校组织学生体育活动时,应考虑学生的特点和学校的实际去选择和开展学生所喜爱的体育活动内容,使体育活动即满足教育教养的需要,又满足学生个体的需要,养成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打基础。
(2)搞好各种形式的校内体育活动,建议根据各校实际开展大课间操活动,保证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3)建立对体育活动的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对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建立由领导、教师、学生组成的监督管理体制,做到人员落实、时间落实、场地器材落实、活动内容落实、评价措施落实,提高体育活动的整体效益。

Ⅱ 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有哪些

这个要看你针对的人群是什么年龄段的,每个阶段的组织形式都不同

Ⅲ 小学教育学中体育的内容有哪些体育的组织形式是什么

小学教育体育内容:
第一章 小学体育课程论
1.体育教学论是研究和说明体育教学的现象、基本因素、本质以及内在规律的一门科学和学科,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体育教学中的学生、教师、目标、内容、过程、环境、方法、评价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名解) 2.拉特克第一个提出“教学论”概念。
3.中国古代“六艺”中的乐、射、御是中国古代体育教学的雏形。
4.体育课程的两个传统:重视体育人文教化作用的人文主义传统和重视体育强健肢体功能的科学主义传统。
5.小学体育教学论是体育教学论中分支的一部分,也是分科教学论的组成部分,是研究和说明小学体育教学的现象、基本因素、本质以及内在规律的一门学科,它即研究体育教学的规律,有研究体育教育规律,并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6.小学体育教学论的性质: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专业必修课程。 7.小学体育教学论教学目标:(1)使学生清晰而正确地辨别小学各种体育教学现象; (2)使学生把握小学体育教育基本要素,客观地认识小学体育教学本质;(3)使学生掌握小学体育教学基本规律,指导小学体育教学实践;(4)使学生掌握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提高体育教学技能;(5)推动小学体育教学研究,完善小学体育教学理论。
8.学习小学体育教学论的目的是着力培养优秀的小学体育教师。 9.学习体育教学论的方法:(1)要带着问题进行学习;(2)要注意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3)要结合体育教学实践进行学习;(4)要结合自己的运动专项进行学习;(5)要很好地理解教学范例,并能够举一反三。 10.小学体育与健康的课程性质: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 课程特性:基础性、实践性、健身性和综合性。 11.课程基本理念:(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4)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一位学生收益。
12.课程目标:运动参与(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体验运动乐趣与成功)、运动技能(学习体育运动知识;掌握运动技能和方法;增强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身体健康(掌握基本保健知识和方法;塑造良好体形和身体姿态;全面发展体能与健身能力;提高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学会调控情绪的方法、形成合作意识与能力、具有良好的体育道德) 13.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生理特点:骨骼一弯曲,肌肉力量较小,大肌肉动作的协调性比幼儿期有很大的发展。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生理特点:属于人体发育的少年时期,身体发育再次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期,被称为第二发展期。 小学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儿童智力发展的过渡时期。
14.小学体育教材内容的排列方式:直线排列、螺旋排列、混合排列。
第二章 小学体育教学论
1.体育教学的特点:学生要承受一定的负荷;体育教学组织的多变与复杂;体育教学中的人际交往频繁;体育教学有利于开展有针对性思想品德教育。
2.体育教学的8个基本要素:学生、教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环境、教学方法、教学评价。
3.水平教学计划是学期计划的方向,主要有3种学期教学计划:对照型、罗列型、创新型。
4.体育教学的原则: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原则、人文精神体育教学原则、教与学相统一原则、终身体育和发展性的原则、高质量轻负荷的原则、师生双向积极性的原则、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5.体育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社会制约性规律;认识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与学辩证统一的规律;教育、教养及发展相统一的规律;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相统一的规律;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学基本要素合力的规律;体育教学过程的控制反馈规律。
6.体育教学过程的特殊规律: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的规律。
7.体育教学内容是反映为了达到体育教学目标而选用的体育知识和技能的体系。它是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实际材料。
8.体育教学内容的意义,它是构成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条件。
9.科学而合理地选定体育教学内容的意义,有利于学生顺利获得体育知识和技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和行为习惯,并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发展学生的个性。
10.编写体育教学内容的原则:教育性原则;适应学生身心特征的原则;实用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教学内容与体育与健康课程基本目标体系的内容相结合的原则。
11.课时计划中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的依据: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根据水平阶段的学习目标;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 基本要求:健身性、科学性、兴趣性、实效性、简易性、地域性。 基本方法:对传统教材内容优化、整合,对竞技性内容进行改造;利用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发展新兴体育运动项目;注重学生的运动兴趣,根据学校的场地、器材条件选择教学内容;从国内外盛事中开发体育教学内容。
12.体育教学方法是师生共同为实现体育教学任务或目标所采用的方式、途径、手段的总称。 小学教学中根据体育教学双边活动的特点和体育教学的任务,体育教学方法可分为三大类:教师指导方法、学生练习的方法、思想教育的方法。 13.现代体育教学方法的运用:自主学习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发现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教学法;启发诱导法;创造教学法。 14.广义的体育教学手段包括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一切组织与技术措施。 狭义的体育教学手段,特指为了达到体育教学目标所运用的物质方面的场地、器材、仪器、设备等。
15.体育课的组织是指为实现课的教学目标所采用的各种合理措施与手段。 16.体育实践课的组织内容:(1)体育课堂常规:课前常规、课中常规、课后常规3个部分。(2)教学场地器材的布置;(3)队伍、队形安排与调动;(4)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
17.如何组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 (1)抓住课堂常规,实施教学过程;(2)抓住教学内容,认真组织教学;(3)抓住身心健康,激发学生兴趣。 18. 体育实践课堂组织形式: (1)班级教学组织形式;课内教学组织形式包括:全班教学、班内分组教学,班内分组教学主要有分组不轮换和分组轮换,而分组
轮换又有两组一次等时轮换、三组二次轮换和先合(分)组,后分(合)组; (3)个别教学;(4)复式教学;(5)俱乐部制教学组织形式。
第三章 小学体育评价论
1.对教学质量的评价主要从以下三个主要方面:教学内容及准备的评价,课的组织与教法的评价,教学效果的评价。
2.对一节体育课进行教学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效果。
第四章 小学体育教案
1.备课是写教案的前提,教案是备课的结果。
2.从实践课教案的形式进行分类,体育课教案可以分为文字教案、表格式教案和卡片式教案。
3.小学体育教案的基本术语:体育课的任务;动作要领;重点;教材的难点;一般性练习;专门性练习;教学组织;教法步骤;要求。 4.编写教案的原则:简明、清楚、扼要。
5.实践课教案的主要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步骤、重点和难点、时间的分配、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的预计、场地器材的布置等。 6.编写实践课教案的步骤:确定课的任务;合理安排课的教材内容;选择合理的教学组织形式;安排课的教法步骤;确定课的运动负荷。
第五章 小学体育教师论
1.体育教师的作用: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体育科学知识和科学锻炼身体方法的传授者和发展者;是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者;是优秀体育人才的发现者和启蒙者;是学校体育组织领导工作直接参与者和业务咨询者。
2.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工作对象多,活动空间广;工作复杂,多样和繁重;工作具有社会性。
3.现代小学体育教师素养的构成: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知识;较强的运动能力;教学与科研能力。
第六章 小学体育教研论
1.上好小学体育课的基本原则:(1)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教学;(2)要从实际出发,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3)直观性教学中加强讲解示范的方式和方法;(4)教好游戏教材,是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5)要认真钻研教材,注重身教。
2.上好体育课的基本要素:备课;课前做好准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讲解要做到少而精;合理安排课的密度和运动量;掌握学生心理,增强语言艺术性;严格要求学生,严明课堂纪律;立足于正面教育;做好安全保护工作;课中注意事项。 3.“说课”是指教师在上课前,把自己的备课过程,构思和教学设计用简洁精炼的语言,介绍给同行或评委的一种教研活动。
4.说课的形式:课前说课、课后说课、研究型说课、考核型说课。 5.如何撰写说案:“四说”即“说课堂教学理念及课程领域目标、教材,说教法、组织管理,说学法指导,说教学程序”;“二写”指“写出本课课题及场地布置”;“一展示”指“展示自己设计的运动技能简笔画和可能展示的动作要领”。 6.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说课的主要内容:(1)导言(指导思想);(2)分析学生(也可称学情分析);(3)教材的选择(教材分析);(4)教学目标;(5)教学过程;(6)教学重点、难点;(7)课特点与创新。
7.如何进行说课?两方面要求:教师基本功,个人形象。 8.听课与评课在体育教研活动中的作用:(1)听课与评课是体育教研合作探究的有效方式;(2)听课与评课是提高体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3)听课与评课是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途径;(4)听课与评课是体育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重要方式。 9.微格教学是一个有控制的实践系统,它使师范生或在职教师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它是建筑在教学理论、视听理论和技术基础上,系统培训教师教学技能的方法。
10.微格教学设计要求的三个要素: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
小学体育教学论复习题
一、填空题(20空,共20分)
1.水平教学计划是学期教学计划的方向。大致有三种,即(对照型)、(罗列型)和(创新型)。
2.小学体育教材内容有(直线排列)、(螺旋排列)、(混合排列)三种排列方式。 3. 体育教学是由(学生)、(教师)、(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教学环境)、(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8个要素组成。 4. 现代体育教学方法有(自主学习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 、(发现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教学法)启发诱导法和创造教学法。
5. 小学教学中根据体育教学双边活动的特点和体育教学的任务,体育教学方法可分为三大类:(教师指导方法)、(学生练习的方法)、(思想教育的方法)。
6. 动作示范是教师或教师指定学生以具体的动作为范例,使学生了解动作(形象)、(结构)、(要领)的方法。动作示范法主要包括正面示范、(背面示范)、(侧面示范)、(镜面示范)四个示范面。 7. 体育课教案可以分为(文字教案)、(表格式教案)和(卡片式教案)三种。 8. 编写小学体育课教案原则主要有(简明)、(清楚)和(扼要)。 9. 根据上课的形式,大致说课可分为(课前说课)、(课后说课)、(研究型说课)三种形式。体育教学进行说课时,教师的两项基本素质是(教师基本功)和(个人形象)。
10. 根据课的任务还要安排好教材的教学顺序,根据小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机能活动)的特点安排教材。
11. 根据人体生长发育规律,小学生在各自年龄阶段的发展,即(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并表现出不同的行为。
12. 体育课教案的形式是表达教学内容和过程的(结构)和(方式)。 13. 中国古代“六艺”中的(乐)、(射)、(御)是中国古代体育教学的雏形。 14.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领域目标包括(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方面。
15.小学体育教材内容排列方式主要有(直线排列)、(螺旋排列)、(混合排列)3种。
16.《标准》以(目标)的达成来统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17. 体育与健康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的特点和(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三维健康观。
18.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最主要的特点是按(水平)划分学习阶段和按(学习领域)设置目标。
19. 班内分组教学运用分组轮换时,有(两组一次等时轮换)、(三组两次等时轮换)和先合(分)组,后分(合)组的形式。
20. 体育课堂常规:(课前常规)、(课中常规)和(课后常规)3个部分。 二、名词解释(4个,共20分)
1.体育教学论是研究和说明体育教学的现象、基本因素、本质以及内在规律的一门科学和学科,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体育教学中的学生、教师、目标、内容、过程、环境、方法、评价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小学体育教学内容是反映为了达到小学体育教学目标而选用的体育知识和技能的体系。它是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实际材料。
3.小学教学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层次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教学计划的基本内容包括:学科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4.小学体育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是体育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
5.语言法是指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各种形式的语言,指导学生去学习掌握学习内容,进行练习的方法。
6.直观法是指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实际的演示或外力帮助,借助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肌肉本体感受器官来直接感知动作的方法。
7.体育教学手段:广义:包括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一切组织与技术措施。 狭义:特指为了达到体育教学目标所运用的物质方面的场地、器材、仪器、设备等。
8.说课是指教师在上课前,把自己的备课过程,构思和教学设计用简洁精炼的语言,介绍给同行或评委的一种教研活动。
9.体育教学目标使学生打好身体、运动能力和良好品质等方面的基础,培养对体育的兴趣。
10.课时计划亦称教案,它是根据教学进度和单项教学计划以及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写的,是上课的依据,一份教案,往往能够反映一名体育教师的思想和业务水平。
三、简答题(4个,共20分)
1.简述微格教学课教案设计包括的主要内容。 (1)教学目标;(2)教师的教学行为;(3)学生的行为;(4)教师应掌握的技能要素;(5)需要准备的视听教材、场地器材;(6)时间分配。 2.体育课组织与管理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1)抓住课堂常规,实施教学过程。(2)抓住教学内容,认真组织教学。(3)抓住生心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3.简述小学体育教学论研究对象。简述小学体育教学特点?
小学体育教学论研究对象:体育教学的本质、目标,体育教学理论、主体、内容、过程、教学原则、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手段、组织,体育教学评价、研究、设计等。 体育教学特点:(1)学生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2)体育教学组织的多变与复杂。(3)体育教学中的人际交往频繁。(4)体育教学有利于开展有针对性思想品德教育。
4.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目标? 课程基本理念:(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2)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2)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⑷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 体育与健康课程基本目标:(1)运动参与:①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②体验运动乐趣与成功。⑵运动技能:①学习体育运动知识。②掌握体育运动技能和方法。③增强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3)身体健康:①掌握基本保健知识和方法。②塑造良好体型和身体姿态。③全面发展体能与健身能力。④提高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4)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①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②学会调控情绪的方法。③形成合作意识与能力。④具有良好的体育道德。 5.在体育教学中,运用讲解法应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1)保证正确的科学性与思想性。(2)提高运用语言的技巧与艺术性。(3)提高板书质量。(4)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6.如何组织小学体育实践课的课堂教学? (1)抓住课堂常规,实施教学过程。(2)抓住教学内容,认真组织教学。(3)抓住生心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7.简述体育教师的作用。
(1)体育教师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组织者和指导者;(2)是体育科学知识和科学锻炼身体方法的传授者和发展者;(3)是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者;(4)是优秀体育人才的发现者和启蒙者;(5)是学校体育组织领导工作直接参与者和业务咨询者。
8.简述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说课说课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1)导言(指导思想);(2)分析学生(也可称学情分析);(3)教材的选择(教材分析);(4)教学目标;(5)教学过程;(6)教学重点、难点;(7)课特点与创新。
9.简述听课与评课在体育教研活动中的作用。 (1)听课与评课是体育教研合作探究的有效方式;(2)听课与评课是提高体育教

组织形式:
体育教学中,组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排除各种干扰,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只有合理而周密的组织教学,才可能使学生从心理和物质上作好充分准备,从而保证体育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因此,组织好教学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三者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使教学成为一个动态的统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采取一定的组织教学形式来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从而实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目的。然而,教无定法,任何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都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而变化的。怎样抓好小学体育课的组织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体育课是通过身体的各种练习,使体力活动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和技巧以及室外上课的特点,行之有效地组织教学。
(一)利用游戏比赛形式培养健康心态
游戏比赛在小学体育教材中占有相当的份量,通过游戏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团结合作、热爱集体和遵纪守法等优良品质。而这些优良品质正是一个人健康心态的集中体现。游戏深受学生的喜爱,也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机。教师要抓住这一契机,耐心地教导学生认识游戏比赛的意义,同时还要与学生一道分析造成失败的原因,找出过关的有利因素,最终使学生化“沮丧”为“振奋”,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的挑战。
(二)利用小组活动形式,培养乐于合群的性格
性格是个性的核心要素。良好的性格对于学习具有重要影响,而人的性可知与际关系和心理健康有着密切联系。小学阶段是性格形成期,我们应当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使他们乐于交往,兴趣广泛,与人和谐相处和积极进取。如在体育分组活动中,常会发现个别学生不愿参与活动,只是坐在一旁观看或四处走走。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亲自出马,带领不合群的学生一起参加小组活动,指导小组活动方法,并在巡视中不时地过问该小组每个成员的活动情况,及时表扬小组成员取得的成绩,使不合群的学生增添信心、融入群体。此外,还可创设两人合作的游戏比赛,让这类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与同伴打成一片。这样日积月累,持这以恒,就能帮助学生培养起良好的性格。
(三)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衡量学生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因为一项创新活动的完成,必须具有充沛的体力、饱满的精神和乐观的情绪。为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多种手段培养学生活跃的思维、丰富的想象及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等。比如教材的安排要体现健身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以促进学生生理、心理和精神待等方面的提升,获得成功和愉快的体验,使他们能热爱体育,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此外,还可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开发学生的潜能和完善人格,培养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并给学生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同时为学生提供机会,培养他们的创造力、竞争力。
(四)教学方法要兴趣化,教学手段要多样化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只要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地去求知、去探索,并在学习上产生极大的愉快和积极的情感。低年级的学生就是好动,爱新鲜,厌烦过多的重复练习。因此,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要多变,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推迟疲劳的出现。使学生能够在游戏过程中深刻体会到运动技能的实用性,加深对技能的掌握。

Ⅳ 幼儿园组织户外体育活动有哪几种方法

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有多种分类方式。比如,按照体育活动地点的不同,我们可以把它分为园内体育活动和园外体育活动,或室内体育活动和室外(户外)体育活动;按照体育活动组织的严密程度和教师指导方式的不同,我们可以把它分为正规性体育活动和非正规性体育活动。
按照幼儿在园一日活动中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和内容的不同,我们通常把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组织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1.早操活动
这里所指的早操活动,并非是一般意义上所指的晨间体操活动,而是做操和晨间其他体育锻炼活动的总称;在天气晴好的情况下通常要求在幼儿园户外场地上进行(遇雨天,可在教室内做操,或利用走廊开展体操和小型游戏活动;在天气炎热或寒冷的季节,有条件的幼儿园可在专门的体育活动室中进行);活动时间约半小时左右,且要求每天都按时进行;其活动的形式大多采用集体(如集体做操等)和自选活动(如利用运动器械,尤其是利用各种小型器材进行的小型多样的体育游戏和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具体内容和形式可参见本章第三节内容中“幼儿早操活动的设计”部分)。这种活动方式在全面锻炼身体、养成幼儿良好的身体姿态、培养幼儿自觉参与和积极参加身体锻炼的良好习惯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坚持每天做操,还有利于培养幼儿持之以恒.不怕寒暑等良好的意志品质,井能有效地提高幼儿机体对环境的适应力,增加对疾病的抵抗力。
2.体育教学活动
体育教学活动(传统意义上的上课)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它通常采用集体(全班或小组)教学活动的方式;在无特殊情况(主要指下雨或天气过热、过冷)的条件下,亦要求在户外场地上进行;体育教学活动并非每天都进行,在现今的幼儿园中,各年龄班的体育教学活动一般每周安排l~2次,并大多采用游戏的方式来进行。
3.户外体育活动
对户外体育活动的理解,我们不能笼统地认为户外体育活动泛指在“户外”进行的体育活动。如果这样理解,容易与上述两类活动混为一谈。首先,与户外进行的“体育教学活动”相比,这里所指的“尸外体育活动”,是指非正规性体育活动,一般来说,它并不强调活动组织的严密性,且教师大多采取间接指导的活动方式来组织和实施活动,而“体育教学活动”作为一种正规性体育活动则往往比较强调活动组织的严密性,且教师主要采取直接指导的方式来组织和实施活动。其次,与户外进行的“早操活动”相比,早操活动一般有两部分活动组成,一是做操(这是早操活动中较为固定的常规内容),二是晨间其他体育锻炼活动。从活动形式和内容上分析,“早操活动”中第二部分的活动实际上是这里所指的“户外体育活动”的组成部分(可以称之为“晨间户外体育活动”),但“户外体育活动”在时间的安排上更为灵活,其活动形式更加多样,活动内容也更为广泛。
户外体育活动也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在正常情况下,户外体育活动必须在幼儿园户外场地上进行(遇特殊情况,可利用室内有些专门的“体育活动区域”,如“室内海洋球池”“感觉统合训练室”等,或专门的室内体育活动场地进行活动)并确保每天活动的时间,《规程》规定:幼儿“每日户外体育活动不得少于1小时。”在时间安排上,户外体育活动一般有两个时间段,一是晨间或上午的某个时间段,二是下午的某个时间段;活动的内容主要是器械运动或利用小型器材进行自主游戏和活动,有时也安排做操(如幼儿午睡后的户外活动);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但通常采用自选活动的方式。因此,户外体育活动更能发挥幼儿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更有利于教师实施因人施教。
除上述基本组织形式外,幼儿园体育活动还有“幼儿体育节”“幼儿运动会”“幼儿远足或短途游览”等组织形式。

Ⅳ 课外体育活动在校内的组织形式有那些

课外体育活动主要包括早操、体育课课外辅导和各项校内运动竞赛。

Ⅵ 体育课、早锻炼、课间操、课外活动和课余体育的训练的内容、组织形式和方法

各种趣味运动,比如3+2篮球赛(三男两女一组),乒乓球双打,羽毛球,或者投篮,等等,排球也可以啊

Ⅶ 如何优化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与指导策略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的主要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由此可见,幼儿体育是幼儿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与理论背道而驰的现象司空见惯,经常会出现教学内容超载及忽略幼儿主体性等一系列问题。那么户外体育活动中存在哪些问题呢?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幼儿户外体育活动呢?接下来我就几个案例中存在的问题谈谈我的几点组织策略。问题一:重形式,轻技能案例1:蚂蚁运粮首先,教师以蚂蚁过冬要运粮的情景引出活动,接着讲解活动过程:先爬过封锁线,再爬过独木桥,最后来到布置好的场地,运沙袋回家。在整个游戏中,教师一直以运粮食的情景为主线,串连各个环节。如秋天到了,小蚂蚁们没粮食可以过冬,小蚂蚁们要运很多的粮食才够吃,小蚂蚁运回一次粮食后可以再次出去运……从表面上看,这个体育游戏趣味性强、情景逼真,但缺少必要的体育元素。

Ⅷ 什么是我国城市社区最主要的活动型体育组织形式

我国城市社区活动内容丰富多彩,主要有下面这些组织形式。

拔河、舞蹈、声乐、象回棋、绘画、趣味运答动会、斗地主、器乐、书法、摄影等比赛项目。

个别社区还组织居民群众观看露天电影,充分体现了“欢乐、健康、祥和”的活动主题,突出了“参与面广、精彩纷呈、寓教于乐、春风化雨”的活动宗旨。

阅读全文

与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西安最大的体育馆 浏览:601
省体质检测 浏览:4
长春马拉松全长多少 浏览:825
茂名体育馆周围旅馆 浏览:927
庐江沙溪中学体育老师 浏览:595
拳击裁判知乎 浏览:965
适合小学二年级的体育活动 浏览:137
s7比赛炼金 浏览:224
2016齐鲁弈友比赛通知 浏览:817
lpl有些什么比赛 浏览:943
武汉体育学院公共事业管理怎么样 浏览:632
梅州体育学院杜院长 浏览:906
宿城文化体育中心 浏览:435
小班体育活动捉小鱼 浏览:876
2020年高中篮球特长生招生 浏览:221
北京户外运动圣地 浏览:330
跑马拉松能长寿吗 浏览:846
学习钢琴不能练哪些体育项目 浏览:785
大班体育活动龟兔赛跑 浏览:770
我的体育老师田野的结局 浏览: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