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学生体质调查问卷的题目
性别、年龄、身高、体重、800米速度、立定跳远距离、坐体前屈、握力、肺活量
Ⅱ 健康问卷
目的 了解普通高校大学生亚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河南省5所高校大学生1 600名进行问卷调查,并测试学生体质健康指标。结果大学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亚健康状态,56项亚健康状态有7项表现的学生占34.38%。其中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是学业负担重、精神压力大、就业形势严峻、心理环境等。结论 普通高校应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多渠道、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讲座和活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为好就业、适应社会及挑战未来提供保障。
健康危险评估;卫生调查;学生
大学生出现亚健康状态已相当普遍,亚健康的存在已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大学生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1〕。为了解普通高校大学生亚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寻求并制定综合预防技术对其进行干预〔2〕,以求创造和谐氛围,改善学生亚健康状态,为健康教育和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04年1~5月对河南省5所普通高校大学生的亚健康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选择河南省5所普通高校,随机抽取大学生1 600名进行现场问卷调查。问卷不署名,不经校方审阅,集中答卷,独立填写,当场收回。
发放问卷1 600份,回收有效问卷1 492份,有效回收率为93.25%。部分学生测量躯体指标,部分学生进行中医检测〔3〕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指标测试(身高、体重、握力、立定跳远以及心功能指数),并与教育部、WHO联合发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4〕和第三状态监测标准〔5〕进行比较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学生自认为影响健康的因素
排列在前11位的因素见表1。单纯的心理环境因素在亚健康影响因素中占67.36%,而许多影响亚健康的因素也都是心理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随着社会的发展,健康已不仅仅是躯体没有疾病,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也成为衡量健康的重要指标。调查显示,1 169名大学生认为自己处于亚健康状态(78.32%),1 358名大学生对出现亚健康症状表现关心(91.02%)。表1 河南普通高校大学生自认为影响健康的前10位因素(略)
2.2 亚健康症状
列举的56项亚健康症状中,学生的症状表现占30%以上的有11项,见表2。经过中医检测以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学习生活状态、心理感应、躯体感觉等指标测试,并且具有注意力难集中、精神不振、压抑感、困倦等10项以上症状表现的学生占80.2%,说明亚健康状态在大学生中已相当普遍,且严重威胁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表2 河南普通高校大学生亚健康表现顺位构成(略)
3 讨论
大学是通往社会的桥梁,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是大学生必备的条件,也是保障大学生身体健康并促进亚健康状态转化的基本条件〔3〕。导致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因素很多,如学业负担重、精神压力大、就业形势严峻、心理环境、恋爱问题等。些因素使学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是导致学生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原因。
亚健康状态是躯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临界状态,一般是指机体无明显的症状,却呈现各种适应能力不同程度减退,生活质量降低的一种生理状态〔6〕。如果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即可向健康型转化。亚健康状态可发生于任何人群,但在大学生这特殊人群中表现得较为突出、普遍。研究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现状和成因对预防和减少亚健康人群比例,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水平,为国家培养更多合格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的博客有你想要的
Ⅲ 急求一份关于大学生体质健康的调查报告
根据我国进行的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显示,最近20年,我国学生体能素质持续下降,肥胖率比5年前增长一倍,有大学体育教授认为,目前大部分孩子的体质状况就是“软、硬、笨、晕”,体育课不学倒立,长大可能晕车、晕船、晕飞机。为此,近日在广州召开的共青团广东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有团代表提出,应鼓励青少年步行、骑单车上学或多做家务。
不练倒立长大后可能晕车
根据我国的4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结果显示,最近20年,青少年身高、体重、胸围等形态发育指标在持续增长,而体能素质却在持续下降,如学生肺活量、速度、力量也持续下降,肥胖率比5年前增长一倍。眼睛近视比例更不容乐观,初中生接近60%,高中生达到76%,大学生甚至高达83%,也就是说,现在的10个大学生中,还找不到两个视力良好的人。
北师大体育与运动学院教授毛振明指出,目前,大部分孩子体质状况可以总结为4个字:“软、硬、笨、晕”。软:肌肉软,硬:关节硬,笨:长期不活动造成动作不协调,晕:前庭耳蜗神经晕。他认为,就最后一项来说,现今体育课很少老师教倒立,孩子的前庭耳蜗神经得不到锻炼和开发,长大后,直接的后果就是可能晕车、晕船、晕飞机。
忙应试迷网络是诱因
深圳市公安局团委副书记乔海涛认为,造成这些现象有两大诱因:一是校方、家长过度重视应试教育,片面追求高分和升学率,“很多学校越到高年级,体育课时间安排就越少,有也常改成自习,长此以往,青少年体能不断下降。”二是青少年平时忙于应付学习,到了业余时间又因觉累不愿进行体育运动,而多沉迷于电脑游戏和互联网,身体越发不动,久而久之,便产生肥胖和亚健康,机体抵抗力下降,极易生病。
鼓励步行上学多做家务
乔海涛提出,教育系统团组织可采用青少年易接受的方式,如在学校举办宣传体育锻炼的FLASH动画制作、宣传画和标语征集、征文等,利用多种媒体途径,普及科学健身知识,使“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的理念深入人心。“每节课课间休息15分钟,应广泛动员学生到操场自由活动、自由锻炼,保障学生每天锻炼达到1小时以上。”
此外, 乔海涛认为团组织要积极争取校方、体育社团、企业、居民生活社区、街道办等社会各界支持,经常举办常规化体育运动会,激发广大青少年的体育锻炼热情。另外应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关注学生的用眼状况,及时纠正不正确的阅读、写字姿势,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应鼓励青少年步行或骑单车上学、回家,并多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Ⅳ 中医体质问卷调查报告论文
论文要以意为主,首尾员一意是文章的中心,是主脑,是统帅。要写好论文,就要抓住中心。这个中心的要求应当是简单明了的,能够一言以蔽之,可以达到以简治繁的目的。抓住这样的中心,紧扣不放,一线到底,中途不可转换论题,不可停滞,不可跳跃遗隙,这样就能使中心思想的发展具有连续性。
Ⅳ 关于体育锻炼问卷调查
1.你是否参加体育锻炼吗? (若选择否,直接跳到第10题)
1.经常 2.偶尔 3.基本不
2.请问你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是什么?(多选)
1.增强体质2.减压时做的放松活动 3.爱好 4.减肥 5.被别人逼的 6.其他_______
3. 是否给自己制定了锻炼计划?
1.有 2.有,但很少遵守 3.没有
4.参加体育锻炼所持续的时间长度
1.0~1小时 2.1~2小时 3.2小时以上
5.你喜欢在什么时间参加体育锻炼?
1.早上 2.下午 3.傍晚 4.晚上 5.不固定
6.你通常参加什么体育锻炼?(多选)
1.篮球
2.羽毛球
3.足球
4.游泳
5.登山
6.跑步
7.跳舞
8.太极拳
9.散步
10.乒乓
11.做操
12.骑自行车
13.其他________
7.你经常在什么地方进行体育锻炼?
1.学校操场 2.公园 3.家里 4.户外球场 5.不固定
8运动时你通常
1.独自一个人 2.与朋友一起 3.喜欢人多,但不一定是朋友
9.体育锻炼的效果怎么样?
1.效果很好 2.效果一般 3.没什么效果
10. 你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是什么?(多选)第1小题不是选3的不用答
1.没时间
2.没兴趣
3.体育锻炼太累
4.身体某处缺陷
5.怕影响学习
6.没有适合运动的场所
7.其他__________
Ⅵ 有没有我国群众体育现状的调查问卷和调查报告
青少年体质近20年持续下降超一半学生血压偏高
日前,在“首届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论坛”上,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杨贵仁表示,从1985年开始,中国进行了四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调查显示,最近二十年,中国青少年的体质在持续下降。
北京市的情况更为严重。2005年北京市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表明:北京学生肺活量、速度、力量等体能素质持续下降,中学生血压偏高的比例超过一半,高中生超过了60%。学生肥胖率比5年前增长了50%,学生视力低下检出率为52%,其中初三生接近70%。
半数北京中学生血压偏高,四成六年级小学生近视。日前,在“首届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论坛”上,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杨贵仁表示,从1985年开始,中国进行了四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调查显示,最近二十年,中国青少年的体质在持续下降。
杨贵仁说,最近一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报告表明,学生肥胖率在过去5年内迅速增加,四分之一的城市男生是“胖墩”。眼睛近视的比例,初中生接近60%,高中生为76%,大学生高达83%。
本市的情况更为严重。2005年北京市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表明:北京学生身高、体重、胸围等形态发育指标持续增长,但是肺活量、速度、力量等体能素质持续下降,中学生血压偏高的比例超过一半,高中生超过了60%。学生肥胖率比5年前增长了50%,学生视力低下检出率为52%,其中小学六年级超过40%,初三接近70%,高中生则超过60%,高三学生超过66%。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院长毛振明一直从事青少年体质的研究,他把现在的青少年体质概括为“硬、软、笨”。硬,即关节硬;软,即肌肉软;笨,即长期不活动造成的动作不协调。
杨贵仁分析说,造成青少年体质下降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上楼乘电梯,出门坐汽车,体力劳动减少;二是目前的应试教育过分注重升学率,导致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学习时间过长,缺少体育锻炼时间。
毛振明等体育教学工作者指出,中学阶段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的下降首先会危害他们一生的健康,其次可能诱发心理的“亚健康”。另外,未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整体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英阶层的竞争力,而这些人中的大部分在学生时期属于成绩优异者,如果在学生时期忽视了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培育,那么在未来激烈竞争的环境中,他们可能没有好的身体去应对竞争。
Ⅶ 急求关于“职业人群亚健康状态”的调查问卷
亚健康调查问卷
前言:有关专家指出,“亚健康状态”是一种介于有病与无病之间的状态,表现为:经常感觉身体不舒适,容易疲劳,睡眠不好,食欲不振,或常感觉头疼。工作节奏的加快、体育锻炼次数下降,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是导致广大公务员陷入“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原因。此次《西城区公务员亚健康人群健身干预效果的调查研究》,通过问卷、体质检测等方式了解被测基本体质状况,为您提供健身、营养及生活方式建议,以期提高公务员的整体健康水平。
为了您的健康,请如实填写、快速作答问卷部分。该调查不涉及个人隐私,仅作科学研究。您的个人资料和健康档案我们将为您妥善保管,敬请放心。
一、个人基本情况
姓名 性别 □ 男 □女 年龄
文化程度 □ 研究生 □ 本科 □ 大专 □ 其他
最近体检结果有无异常 □ 有 □ 无
有下列疾病(1项以上)病史,建议您不要参加体质测试
□ 冠心病 □ 高血压 □ 关节炎 □ 其他因运动而恶化的疾病
二、问卷部分
A、运动情况调查(第1个问题回答“否”即可跳过此项调查)
1、您是否参加体育锻炼?
□ 是 □ 否
2、您每周参加几次体育锻炼?
□ 1-2次 □ 3-4次 □ 5次以上
3、平均每次体育锻炼的时间?
□ 30分钟以下 □ 30-60分钟 □ 60分钟以上
4、您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是?
□ 防病治病 □ 减肥、健美 □ 提高运动能力
□ 减轻压力、调节情绪 □ 社交 □ 其他
5、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是?
□ 跑步 □ 游泳 □ 长走 □ 登山 □ 自行车 □ 健身操(舞)
□ 球类 □ 武术 □ 其他 □ 健美、力量练习
6、您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形式是?
□ 工作时间组织 □ 业余时间组织 □ 业余时间自发
7、您参加体育锻炼的场地是?
□ 免费运动场馆 □ 收费运动场馆 □ 公路或街道 □ 居室
□ 办公室 □ 公园 □ 空地 □ 其他
8、影响您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是?
□ 无兴趣 □ 没时间 □ 无经费 □ 无场地 □ 缺乏技术指导 □ 其他
B、亚健康量表
(一)躯体感官
1.自察健康状态: □ 很好 □ 好 □ 一般 □ 较差 □ 差
2.自察体力状态: □ 很好 □ 好 □ 一般 □ 较差 □ 差
3.自察食欲: □ 很好 □ 好 □ 一般 □ 较差 □ 差
4.自察睡眠: □ 很好 □ 好 □ 一般 □ 较差 □ 差
5.二便情况: □ 很好 □ 好 □ 一般 □ 较差 □ 差
6.自觉疲劳否: □ 没有 □ 偶尔 □ 有时 □ 经常 □ 总是
7.晨起有倦怠感: □ 没有 □ 偶尔 □ 有时 □ 经常 □ 总是
8.头痛、背痛: □ 没有 □ 偶尔 □ 有时 □ 经常 □ 总是
9.咽痛、关节痛: □ 没有 □ 偶尔 □ 有时 □ 经常 □ 总是
10、易感冒、发烧: □ 没有 □ 偶尔 □ 有时 □ 经常 □ 总是
(二)心理状态
1.自觉适应能力: □ 很好 □ 好 □ 一般 □ 较差 □ 差
2.自觉记忆力: □ 很好 □ 好 □ 一般 □ 较差 □ 差
3.自觉精力集中否: □ 很好 □ 好 □ 一般 □ 较差 □ 差
4.自觉反应能力: □ 很好 □ 好 □ 一般 □ 较差 □ 差
5.自觉烦躁忧郁: □ 没有 □ 偶尔 □ 有时 □ 经常 □ 总是
(三)社会适应
1.自觉工作能力: □ 很好 □ 好 □ 一般 □ 较差 □ 差
2.自觉工作负担: □很轻松 □轻松 □ 一般 □ 较重 □ 很重
3.人际关系情况: □ 很好 □ 好 □ 一般 □ 较差 □ 差
4.家庭关系情况: □ 很好 □ 好 □ 一般 □ 较差 □ 差
5.自觉生活充实否: □ 很好 □ 好 □ 一般 □ 较差 □ 差
C、自测问卷
(一)亚健康自测
您的亚健康程度,您的饮食习惯,面临各种压力、紧张、疲劳时您的心理变化情况及您个人的保健意识处于怎样的水平,均可通过此套测评反映。参考我们提供的建议,可帮助您恢复和保持健康的良好状态,更好地抵御疾病侵袭。
□ 早上起床时,常有头发丝掉落。(5分)
□ 感到情绪抑郁, 常常发呆。(3分)
□ 经常忘记已经想好的事。(10分)
□ 害怕走进办公室,觉得工作令人厌倦。(5分)
□ 不想面对同事和上司,有自闭式的渴望。(5分)
□ 工作效率下降,上司已表达了对你的不满。(5分)
□ 工作1小时后,就感到身体倦怠,胸闷气短。(10分)
□ 工作情绪始终无法高涨,无名火气很大,但又没有精力发作。(5分)
□ 常常盼望逃离办公室,为的是能够早早地回家,躺在床上休息片刻。(5分)
□ 对周围的污染和噪声非常敏感,比别人更渴望清幽的宁静山水,休息身心。(5分)
□ 不再热衷于朋友的聚会,有种强打精神,勉强应酬的感觉。(2分)
□ 晚上经常睡不着.即使睡着了,又老是在做梦状态中,睡眠质量也很糟糕。(10分) □ 感觉免疫力下降,常常感觉全身疼痛,经常感冒。(5分)
□ 性能力下降,经常感到疲惫不堪,没有什么性欲望了?(10分)
□ 您的总分是:
对照以上症状,测一测自己是不是有亚健康、或是亚健康到什么程度了? 如果您的累积总分超过30分,就表明健康已敲响警钟;如果累积总分超过50分,就需要坐下来,好好地反思你的生活状态,加强锻炼和营养搭配等;如果累积总分超过80分,赶紧去医院找医生,调整自己的心理,或是申请休假,好好地休息一段时间吧!
(二)健康自测
□ 食欲好,吃得香
□ 入睡快,睡得熟
□ 无吸烟、饮酒习惯
□ 每天定时大便,大便通畅
□ 生活有规律,不轻易打破
□ 体重比较稳定,无大起大落
□ 不易感冒
□ 无怕冷、怕热、腹泻、心慌、胸闷等情况
□ 起床后身心舒畅,头脑清醒,无疲倦感
□ 一天中总觉得身体轻松舒畅
□ 全天工作结束后,仍有精力干点什么
□ 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 一天中有休闲的时间
□ 善于忘记烦恼和琐事
□ 大部分时间心情快乐,不易发怒
□ 有感兴趣的锻炼项目,并能坚持
□ 早晨起床时,总觉得新的一天多么美好
恭喜您答完了所有问题,2周内您将得到我们为您量身定做的健康指南。祝您健康每一天,快乐每一天,生活更美好!谢谢合作!
北京市西城区体育科研所
二○○五年四月
Ⅷ 小学生体质变弱调查报告作文
一、问题的提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些小学生为了买自己心爱的东西,经常不吃早餐,由此便形成了“早餐马虎、午餐凑合、晚餐丰富”的饮食方式。但是,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对大家的学习、健康,甚至以后的工作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这几年来社会上一直在宣传科学饮食,关爱健康,那么早餐问题有没有很好被重视呢?因此,我决定对这个问题进行调查和研究,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同学们早餐的用餐情况,也希望能从中看到问题,并提出好的建议,使大家能够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把最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二、调查方法1.我们设计并发放了10份早餐情况调查问卷,对10位小学生进行了调查,其中收回问卷10份,有效问卷为10份。2.对自己身边的同学进行观察。3.在网上寻找相关资料。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获取信息调查内容获得资料上网找资料为什么吃早餐有资料表明,小学生早餐营养不够,容易出现视力下降、身高增长缓慢、挑食偏食、注意力不集中、消瘦、缺钙、贫血等学生营养素缺乏症,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学习效率明显下降,严重影响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观察同学在什么时候饿肚子占班级的10%的同学到了第二节课就感觉肚子饿,饿着肚子使上课效率明显下降。15%的同学反映到了第三节课肚子就饿了,而第四节课肚子饿的占32%。调查显示早餐的质量10名小学生中有8名习惯吃早餐。大部分的孩子能在上学前就把早餐吃完;17%左右的孩子则是在上学途中或者“课余时间”吃早餐;还有一部分孩子是“无固定时间,想吃就吃”。还了解到,不吃早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认为“没有时间”的占70%;认为“没有食欲”占20%;认为“没有喜欢的方便食物”的占5%;还有5%的孩子表示“要减肥”。四、结论1.我还在校门口路边摊调查,一放学,校门口路边摊又“排长队”,众所周知,路边摊的卫生实在令人担忧,早餐没吃,使路边摊生意“日益兴隆”,也使学生的健康失去了保险。高达95%的老师认为没吃早餐最主要的影响是学习效率低。如果我们把课堂比喻成正餐,课间十分钟像零食,用零食代替正餐是否有利于健康,大家心里都明白。但对早餐的重要性,同学们并没有正确的认识。2.我还知道不吃早餐的大多都是平时没有生活计划。有生活计划的人都习惯吃早餐。3.通过这次研究,我发现了吃早餐的好处,我希望同学们能每天吃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