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体质舞蹈 > 四季养生平和体质

四季养生平和体质

发布时间:2021-03-16 10:38:55

『壹』 体质决定你的身体健康,你的体质是什么样的

平和体质:不伤不扰,顺其自然

此外,体质平和之人须戒烟限酒。在中医学上,烟草为辛热秽浊之物,在人体易于生热助湿,使人出现呕恶、咳嗽、吐痰等症状。酒性热而质湿,若饮酒无度,必会造成阳热、生痰湿,最终导致湿热。平和体质之人,若嗜烟好酒,便极易导致湿热体质,从而引发多种疾病。

进入青春期的人,由于性机能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是改善体质的最佳阶段,尤其是女孩子。此时的女孩子在月经期间要特别小心,不要受寒,不吃生冷之物,注意腰骶部和腹部的保暖,不可剧烈运动,在饮食上可适当的进补,如红枣、龙眼、枸杞子、葡萄干、莲子、当归等,都能够有效改善气虚和血虚的气质,促生平和体质。

『贰』 中医养生原则是什么 怎么养生正确饮食 四季养生的原则

中医观点是天人合一,如《内经》上说,人体要顺天时,即顺五运六气的变化,其秘决关键是顺应四时阴阳之气的变化,人体才能长久地保持健康;因此,人体养生一定要注意从春季开始。春季是人体新陈代谢最为活跃的时期,常言道“百草回生,百病易发”,特别要注意起居劳作、精神调摄,关键是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萌生的特点,使自己的精神、情志、气血也能像春天的气候那样舒展畅达、生机勃发。

春季饮食,要点是以平补为原则。夏季应以清淡爽口,又能刺激食欲的饮食为主,老人应少吃油腻食物,体弱者应避免食用冷饮及生冷瓜果,以免引起消化功能障碍。秋季容易耗损津液,发生口干舌燥、咽喉疼痛、肺热咳嗽等。因此,秋日宜吃清热生津、养阴润肺的食物,冬季“寒”, 寒气袭人,是气候变化的特点。人体新陈代谢变缓,虽说可以保存体力,但也降低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尽量早睡晚起,保持较长的休息时间,使意志安静,人体潜伏的阳气不受干扰。

(2)四季养生平和体质扩展阅读:

养生

一年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是养生的最佳时机。医学上认为,春养于肝,夏养于心,秋养于肺,冬养于肾,所以春天进补,重在养肝。春季喝汤宜选用较清淡、温和且扶助正气、补益元气的食物,同时还应根据不同的体质来调养。偏于气虚的人,可多选一些健脾益气的食物煲汤,如红薯、山药、土豆、鸡蛋、鹌鹑蛋、鸡肉、鹌鹑肉、牛肉、瘦猪肉、鲜鱼、花生、芝麻、大枣、栗子等。

偏于气阴不足的人,可选一些益气养阴的食物来煲汤,如胡萝卜、豆芽、豆腐、莲藕、荸荠、百合、银耳、蘑菇、鸭蛋、鸭肉、兔肉、蛙肉、龟肉、甲鱼等。另外,春季饮食还要注意多食低脂肪、高维生素、高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的荠菜、芹菜、菠菜、马兰头、枸杞子、香椿头、蒲公英等,可起到清热解毒、凉血明目、通利二便、醒脾开胃等作用。

夏季

夏天,酷热天气使人体出汗很多,消耗了大量体液,并消耗了各种营养物质,因此很容易感觉到身体乏力和口渴。这是一种耗气伤阴的表现,通常会影响到脾胃功能,引起食欲减退和消化功能下降,所以不少人在夏季都会感到,笺虚或气阴两虚。根据药乡购中医“虚则补气”的原则,夏天饮食也应该注意进补。夏天进补,以清补、健脾、祛暑、化湿为原则,一般以清淡的滋补食品为主,如鸭子炖冬瓜就是夏天食补之佳品。另外,如瘦猪肉、鲜瓜果、芡实、绿豆等食品都是夏天用以清补的食疗佳品。

『叁』 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养生分别需要注意什么

春季养生法
春季,是万物生发,推陈出新的季节。此时,冰雹消融,春风送暖,自然界阳气开始升发,万事万物都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人与天地相应”,此时人体阳气也顺应自然,向上向外疏发。因此,春季养生必须掌握春令之气升发舒畅的特点,注意保卫体内阳气,使之不断充沛,逐渐旺盛起来,应避免耗伤阳气和阻碍阳气的情况发生。这是春季养生的基本原则,具体说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保暖防寒 春季是由冬寒向夏热的过渡时节,正处于阴退阳长,寒去热来的转折期。此时阳气渐生,而阴寒未尽。由于冷空气的活动,气候多变,温差幅度很大。因此,“春捂”即“春不忙减衣”是顺应阳气生发的需要,也是预防疾病的自我保健良法,穿着一方面要宽松舒展,另一方面要柔软保暖,体弱年老之人尤其要注意保暖,当心“春寒伤人”,室温最好保持在15℃以上,睡眠时也要盖稍厚一点的被子以不出汗为原则。

二、要晚睡早起 春天气温回升,春风轻拂,使人皮肤腠理逐渐舒展,循环系统功能加强,皮肤末梢血液供应增多,汗腺分泌也增多,各器官负荷增加,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一种镇静、催眠作用,使身体困乏,民间称之为“春困”。克服“春困”的最好方法就是顺从人体的自然变化规律,遵守春季养生原则:要晚睡早起,保证一定的活动时间。清晨起床,松解衣扣,散披头发,放松形体,在庭院中漫步,呼吸新鲜空气,使思想意识、灵气生发不息。

三、要慎避风邪 中医认为,“风者,百病之始也。”意思是,许多疾病的发生,常与风邪相关连。春季养生的关键是要避风。现代医学亦很重视气流(即风)与健康的关系,因为气流的变化可影响人的呼吸、能量消耗、新陈代谢和精神状态。适度气流使空气清洁、新鲜,对健康有益,而反常的气流则有害于人体健康。由于春季多风的作用,加剧了空气与皮肤的热量交换,使体内的热量过多散失,造成人的抗病能力下降。因此在春季一定要注意防避风邪。

四、要精神愉快 春季调摄精神,应合于春天大自然万物生发的特点,“使其志生。”即通过调节情态,使体内的阳气得以疏发,保持与外界环境的协调和谐。春应于肝,在志为怒,表现为稍受刺激则易怒,因此在精神修养上要做到心胸开阔,情绪乐观,遇事戒怒。“怒”是情志致病的魁首,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因为怒不仅伤肝,而且还可伤心、伤胃、伤脑,从而导致各种疾病,所以怒是所有人最忌讳的一种情绪。

五、要勤于运动 春季是运动锻炼的最佳季节。春光明媚,空气清新,暖风拂面,万物勃发。这种环境有利于人体吐故纳新、行气活血。由于寒冷的冬季,人们多在室内活动,空外活动很少,因而体温调节中枢和内脏器官的功能亦有不同程度下降,肌肉和韧带长时间不活动,更是萎缩不展,收缩无力。进入春季后就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选择适宜的户外活动,如散步、旅游、练气功、钓鱼等。这些户外活动,可以使你充分享受到空气中游离飘动的负离子,它们有利于骨骼的生长发育。

六、要美容保健 春天,人们不仅应该从健康的角度加以注意,美容方面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因为天气渐暖,室外活动增多了。皮肤病专家认为,阳光、空气及环境气候均能引起皮肤的可见性改变。为了避免皮肤老化,春季尽可能不要长时间在阳光下暴晒,户外活动应先涂上防晒油、润肤剂,并注意补充水分。水是美容佳品,春天一定要多喝些水。饮水的方法是:早晨空腹或饭前宜饮水,而睡前不要喝水,以免引起眼皮肿胀,进而发展成眼袋。饮水以矿泉水和鲜果汁为最佳,清淡的茶也是很好的饮品。

七、要防病保健 春季,气候转暖,致病的微生物、细菌、病毒等,随之生长繁殖,容易出现流行性感冒、肺炎、流脑、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由于早春时节寒冷,干燥的气候,会直接影响呼吸道粘膜的防御功能,全身的抗病能力也会下降,一些致病物质会乘虚而入而发病。因此,春季一定要重视防病保健。

夏季养生法

在一年四季中,夏季是一年里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对于人来说,此时是新陈代谢的旺盛时期,人体阳气外发,伏阴于内,气血运行亦相应旺盛起来,并且活跃于机体表面。因此,在夏季要注意保护人体阳气,防止因避暑而过分贪凉,从而伤害了体内的阳气。这就是所谓的“春夏养阳”。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晚睡早起 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也就是说每天早点起床,以顺应阳气的充盈与盛实;晚些入睡,以顺应阴气的不足。夏季多阳光,不要厌恶日长天热,仍要适当活动,以适应夏季的“养长”之气,早早起床接受阳光和晨起清新的空气,对机体大有裨益。由于夏季晚睡早起,相对睡眠不足。尤其是老年人,有睡眠不实、易醒的特点,更易出现疲劳之感,因此夏日午睡是养生健身的重要方法,既能补偿夜间睡眠的不足,更能顺应人体生理特点的养护需要。午睡时间一般以1小时为宜,并注意睡眠姿势,可平卧或侧卧,并在腹部盖上毛巾被,以免胃腹部受寒。午睡虽然短暂,但它有利于补足必需的睡眠时间,使机体得到充分休息,使神经机能恢复,体力增强,疲劳消除,增强机体的防护功能,更有效地工作和劳动。

二、要防暑取凉 盛夏时节,天气炎热,为了解热消暑,采取适当的防暑降温措施是十分必要的。但是,若贪凉过度,长时间呆在空调房间,或电扇不离身,或彻夜露宿,对身体健康均十分不利。因为夏季暑热外蒸,人体出汗较多,全身表皮血管扩张,突然遭到凉风吹拂,往往会引起血管收缩,排汗立即停止,造成体内产热和散热失去平衡,导致疾病的发生。室内外温差不易过大,以不超过5℃为好,室内温度不宜少于25℃。

三、要防晒护肤 夏季烈日炎炎,强烈的阳光照射会对人体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阳光中的紫外线不仅能使皮肤晒黑,而且还导致白内障、晒伤皮肤,引发皮肤癌。此外,长时间在烈日下暴晒,人体的体温调节失去平衡,使机体大量蓄热,水盐代谢紊乱还易发生中暑。因此夏日外出时要戴遮阳帽、太阳镜,以减少紫外线对皮肤和眼睛的损害。由于夏天炎热的气候,人体容易出汗,应注意选择护肤品,如防晒的膏、霜、蜜脂类,可消除皮肤早衰之虑,花露水、爽身粉、痱子粉、香水等不仅可以保护皮肤,而且可以提神醒脑,还给人以芳香和美感。

四、要情绪欢畅 在精神调养上,中医认为“夏季要放”,也就是说夏季精神要充沛、饱满、情绪外向,因为只有神气充足则人体的机能旺盛而协调,使机体的气机宣畅,通泄自如,情绪向外,呈现出对外界事物有浓厚的兴趣。而且要做到“华英成秀”,即精神之英华适应夏气以成其秀美。切忌发怒,使体内阳气得以渲泄。故夏季精神调摄,应合自然界“生长”的规律,主动调节情志,保持恬静愉快心境,神清气和,胸怀宽阔,使心神保养。

五、要动静结合 夏季人体消耗较大,运动调摄应动静结合,可选择游泳、钓鱼、散步、慢饱等,但是运动量要适度,不可过于疲劳。而且不宜在烈日下或高温环境中进行运动锻炼,最好在清晨或傍晚天气凉爽时进行室外运动,运动时应穿宽松、舒适、吸汗又有良好透气性的棉织物为好,便于身体散热。夏日外出旅游,尤其是海滨和山区,即可以消夏避暑,令人心旷神怡,又可达到疗养、锻炼,促进身体的健康。

六、要饮食卫生 夏季人体代谢增强,营养消耗增加。同时夏天人们的食欲减低,消化吸收不良,均可导致机体营养素代谢的紊乱,甚至引起相应的营养缺乏症和其它疾病。为此,夏季的饮食,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以保障身体的需求。同时,要多吃一些能够清热、利湿的食品,如西瓜、苦瓜、桃、乌梅、草霉、西红柿、黄瓜、绿豆等。但生食瓜果蔬菜一定要清洗干净,防止夏季肠道传染病。鱼、蛋、肉等食品要注意保鲜防腐。饮食用具、炊具如菜板要生熟分开使用,不可混杂,且注意消毒。如有可能可以多吃些大蒜,即可杀菌又能帮助消化,增进食欲,调味解暑。总之宜注重饮食卫生。

七、要冬病夏治 “冬病”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病变,如支气管炎、哮喘、风温性关节炎等病,在夏季这些病情有所缓解,趁其发作缓解季节,辨证施治,适当地内服和外用一些方药,以预防冬季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这是中医的一种独特治疗方法,即乘其势而治之,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秋季养生法

秋季万物成熟,果实累累,正是收获的季节。但是气温由热转寒,早晚温差较大。此时,阳气渐收,阳气渐长,人体的生理活动也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机体的阳气随之内收,因此,秋季养生必须注意保养内存阴气,也就是中医所说的“秋冬养阴”,以适应自然界阴气渐生而旺的规律,从而为来年阳气生发打基础,不应耗精而伤阴气。具体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早睡早起 秋季自然界的阴气由疏泄转向收敛、闭藏。秋天气候转凉,要早些睡觉,以顺应阴精的收藏,又宜早一点起床,以顺应阳气的舒长。另外适当早起,适当做一些晨练,既可以呼吸一些清新的空气,促进新陈代谢,又有益于肢体功能活动的锻炼,有助于身体的健康。

二、要适当“秋冻” 夏去秋来,秋风拂面,虽凉还不至于寒,人们还能耐受,不妨进行一点锻炼,逐渐增强体质,适应气候的变化。“秋冻”就是说“秋不忙添衣”,有意识地让机体“冻一冻”,避免多穿衣服产生的身热汗出,汗液蒸发,阴津伤耗,阳气外泄。秋季应顺应阴精内蓄,阳气内收的养生需要。但是“秋冻”还要根据天气变化来决定,应以自己感觉不过于寒冷为标准。进入深秋时就应注意保暖,若气温骤降,一定要多加衣服。

三、要清静养神 秋季草枯叶落,花木凋零,秋风秋雨易使人感到萧条、凄凉,勾起忧郁的心绪。尤其是老年人容易产生情绪低落,多愁善感。这时候最好多听一听音乐,或静下来读一本好书,或与好朋友聊天,或到户外散步,这些都能排解苦闷的情绪。中医根据“天人相应”的理论认为,秋天人们一定要保持精神上的安宁,只有这样才能减缓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还要注意不断收敛神气,以达到心境宁静状态。

四、要适当运动 金秋季节,天高气爽,是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但人体的生理活动也随自然环境的变化处于“收”的阶段,即阴精阳气都处在收敛内养的状态,故运动养生也要顺应这一原则,也就是说不要做运动量太大的项目,以防汗液流失,阳气伤耗。应根据人体的生理特点来选择运动项目,如登山、慢跑、散步、做早操、练气功等。随着天气逐渐转冷,运动量可适当增加,在严冬来临之前,体质会有明显提高,大大增强抗寒耐冻的能力。

五、要护肤保健 秋季随着天气的变冷,人的肌肤不能马上适应这种变化,血液循环变慢,皮肤干燥,容易出现细碎的皱纹,尤其是在眼睛周围。所以,秋季更要注意对皮肤的护理。除了要多饮水及食用一些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如核桃、芝麻、蜂蜜、乳类等外,还要注意保持愉快的心情,因为荷尔蒙的分泌与自律神经的平衡可因心绪的变化直接反映在皮肤上。因而皮肤的变化与情绪有很大的关系。此外,药物、按摩、化妆、面膜等美容护肤保健方法,不仅适用于秋季,其他季节也可采用,只是在秋季更应重视罢了。

六、要防病保健 秋季气候变化较大,若不谨慎起居,则容易使一些慢性病在秋季发作。尤其是老年人,体温中枢的调节功能减弱,对外界寒热的刺激反应较迟钝,若不及时增减衣服就很容易患病。如支气管哮喘的患者,适应不了气候的变化,加上花粉、尘埃、煤气、冷空气等过敏因素的刺激而使哮喘发作。慢性咽炎的患者,由于秋天气候多晴少雨,气候干燥,容易诱发咽炎的发作。因此老年人在秋季一定要注意防病保健尤其是一些慢性病要防止在秋季复发。

七、要性事有节 在性生活方面,中医认为在秋冬之令,应注意顺应自然界主收主藏的规律,节制房事,蓄养阴精。这点对中老年人特别重要。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阴气将由旺盛而趋向逐步减弱。故中老年人精力渐衰,是自然的趋势。中老年人节欲,以养肾精,可延缓衰老的过程,达到长寿目的。

冬季养生法

冬季气候寒冷、干燥,自然界的生物都进入了匿藏、冬眠状态,以蓄养其生命的活力,这种现象,中医学称之为“养藏”。人类是自然界的生物之一,当然也要以养藏为原则,只是人类所要“藏”的,是体内的“热能”和生命的“动力”。这“热能”和“动力”,中医学便称之为“阳气。”并主张冬季应该做到“无扰乎阳”,也就是不要损害人体的阳气。因此,“无扰乎阳”便是冬季养生的基本原则。具体说来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 要保暖防寒 隆冬季节,由于寒冷的刺激,使得肌体的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体内儿茶酚胺分泌增多,从而促使人体外周血管收缩,心律加快,导致冠状动脉痉挛,以及血液粘稠度增高,因而极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甚至引起猝死。因此,在穿衣、居室等方面,一定要采取防冻保暖的措施。中医学强调要“去寒就暖,无泄皮肤”,就是这个道理。但“暖”不等于“热”,室温保持在20~23°c即可,温度太高,反而不宜了。

二、 要早睡晚起 冬季更要保证足够的睡眠,做到早睡晚起。这个“晚”是以太阳生气的时间为度,即所谓“必待日光”,并非懒床不起。因为,冬天的早晨在冷高雅影响下,往往会有气温逆增现象,及上层气温高,地表气温低,大气停止对流活动,从而使得地面上的有害污染物停留在呼吸带。这时如果过早起床外出,就会身受其害。

三、 要动静结合 动,就是要进行适当锻炼。早晨的阳光升起后,要选择活动量适当的锻炼项目,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使身体微有汗出为度。如果汗出太多,浸湿了内衣,反会引起感冒。中医学说“无泄皮肤”,就是这个意思。适当活动,微微出汗,既可以增强体质,也可以提高耐寒的能力。所谓静,就是不要过于疲劳。例如,慢跑以不超过20分钟为宜。

四、 要情绪稳定 冬季“养藏”的原则,体现在心理活动方面,要保持情绪稳定,不急不躁,心情愉快,好像有什麽想法和心得不欲披露一样,不要太过发泄。《内经》说:“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就是这个意思。

五、 要冬浴有法 冬季洗浴不宜太勤,每周1~2次为宜。水温一般在37~38 度,太高宜使周身血管扩张,引起头晕,心跳加快;太低则易患感冒。饭后不要立即洗浴,以免消化道血流量减少,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太过疲劳时洗浴,会加重体力的消耗,引起不适。此外,洗浴的时间不宜过久,浴前可引用一定量的糖盐热水。

六、 要睡眠有方 冬季睡眠时,室温20~23度最为适宜,可适当留有小气窗通风换气,但要避免当风吹头。被内的温度可保持在32~34度之间,可使用暖水袋或电褥子调节被内温度。睡前宜用热水洗脚,并保持心情平和,不说不笑。午间可小睡30分钟。晴天要常晒被褥。

七、 要性事有度 根据四季气候的变化规律,掌握性生活的频度,对养生保健有一定意义。如春季性生活次数可稍多;夏、秋季则适当节制;冬季则要节欲。特别是中老年人,冬季更要减少性生活的次数,才能达到保养“阳气”,养精蓄锐的效果——汉高机械

『肆』 如何判断自己体质,选择恰当的养生方法

中医认为,人体有九种体质,即气虚质、平和质、阴虚质、阳虚质、特禀质、气郁质、血瘀质、痰湿质、湿热质,不同体质,防病养生方法不同。如今正值多风季节,养生专家指出,有两种体质在多风季节易生病。体质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等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个体差异。人体共有九种体质。不同体质有不同症状,不同体症在养生方面亦有所不同。
1、体质类型:平和体质,平和体质是正常体质,这类人体形匀称健壮,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唇色红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睡眠、食欲好,大小便正常,性格随和开朗,患病少。养生关健:重在维护。对策:平时只要注意饮食有节、劳逸结合、坚持锻炼即可。2、体质类型:阴虚体质,阴虚质的人体形多瘦长,经常感到手、脚心发热,脸上冒火,面颊潮红或偏红,耐受不了夏天的暑热,常感到眼睛干涩,口干咽燥,总想喝水,皮肤干燥,性情急躁,外向好动,舌质偏红,苔少。患病倾向为易患咳嗽、干燥综合征、甲亢等。
养生关健:滋阴 注意甲亢等疾病,对策:注意食宜滋阴,多吃瘦猪肉、鸭肉、绿豆、冬瓜等甘凉滋润之品,少食羊肉、韭菜、辣椒、葵瓜子等性温燥烈之品。起居忌熬夜,避免在高温酷暑下工作。运动勿太过,锻炼时要控制出汗量,及时补充水分,不宜洗桑拿。
3、体质类型:阳虚体质
阳虚体质的人,肌肉不健壮,时感手脚发凉,胃脘部、背部或腰膝部怕冷,衣服比别人穿得多,夏天不喜吹空调,喜欢安静,吃或喝凉的食物不舒服,容易大便稀溏,小便颜色清而量多。性格多沉闷、内向。患病倾向,易出现寒病,腹泻、阳痿等。养生关健:温阳补益气 防腹泻、阳痿等疾病
对策:食宜温阳。可多食牛肉、羊肉、韭菜、生姜、葱头等温阳之品。少食梨、西瓜、荸荠等生冷寒凉食物,少饮绿茶。起居要保暖,特别是背部及下腹丹田部位,避免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防止出汗过多,在阳光充足的情况下适当进行户外活动。
4、体质类型:气虚体质,气虚体质的人经常感觉疲乏、气短、讲话的声音低弱、容易出汗、舌边有齿痕。患病倾向有容易感冒,生病后抗病能力弱且难以痊愈,还易患内脏下垂比如胃下垂等。
养生关健:益气健脾 注意胃下垂疾病,对策:平时多食用益气健脾的食物,如黄豆、白扁豆、鸡肉、香菇、大枣、桂圆、蜂蜜等。少食具有耗气作用的食物,如空心菜、生萝卜等。起居宜有规律,夏季午间适当休息,保持充足睡眠。注意保暖,避免劳动或激烈运动时出汗受风。不要过于劳作,以免损伤正气。运动宜柔缓,不宜剧烈运动。
5、体质类型:湿热体质,湿热体质的人,面部和鼻尖总是油光发亮,脸上容易生粉刺,皮肤容易瘙痒。常感到口苦、口臭或嘴里有异味,大便粘滞不爽,小便有发热感,尿色发黄,女性常带下色黄,男性阴囊总是潮湿多汗。患病倾向是疮疖、黄疸等病。养生关健:注意清热利湿,对策:食忌辛温滋腻的食物。饮食以清淡为主,可多食赤小豆、芹菜、黄瓜、藕等甘寒、甘平食物。少食羊肉、韭菜、生姜、辣椒、胡椒、花椒等甘温滋腻及火锅、烹炸、烧烤等食物。起居避暑湿,居住环境宜干燥,通风。不要熬夜、过于劳累。盛夏暑湿较重,减少户外活动时间。运动宜增强,适合做大强度、大运动量的锻炼。
6、体质类型:血瘀体质。血瘀体质的人,面色偏暗,嘴唇颜色偏暗,舌下的静脉瘀紫。皮肤比较粗糙,有时在不知不觉中会出现皮肤淤青。眼睛里的红血丝很多,刷牙是牙龈容易出血。容易烦躁、健忘、性情急躁。
养生关健:行气活血 防肿瘤、中风、胸痹等疾病,对策:食宜行气活血的食物,多食山楂、醋、玫瑰花、金橘等具有活血、散结、行气、疏肝解郁作用的食物,少食肥肉等滋腻之品。起居不要过于安逸,以免气机郁滞而致血行不畅,保持足够的睡眠,可早睡早起多锻炼。
7、体质类型:气郁体质,气郁体质的人,体形偏瘦,常感闷闷不乐、情绪低沉,容易紧张、焦虑不安,多愁善感,感情脆弱,容易感到害怕或容易受到惊吓,常感到乳房及两胁部胀痛,常有胸闷的感觉,经常无缘无故地叹气,咽喉部经常有堵塞感或异物感,容易失眠。神情抑郁、忧虑脆弱。患病倾向有失眠、抑郁症、神经官能症、乳腺增生等。养生关健:防抑郁症、神经官能症、乳腺增生等疾病。对策:食宜宽胸理气,多食黄花菜、海带、山楂、玫瑰花等具有行气、解郁、消食、醒神食物。起居宜动不宜静,气郁体质的人不要总待在家里,应尽量增加户外活动,居住环境应安静,防止嘈杂的环境影响心情。睡前避免饮茶、咖啡和可可等具有提神醒脑作用的饮料。
8、体质类型:特禀体质。特禀体质是一类特殊体质特殊的人群。有的即使不感冒也经常鼻塞、打喷嚏、流鼻涕,容易患哮喘。容易对药物、食物、气味、花粉、季节过敏,有的皮肤容易起荨麻疹,皮肤常因过敏出现紫红色瘀点,瘀斑,皮肤常一抓就红,并出现抓痕。养生关健:防哮喘、皮肤疾病;对策:食宜益气固表。饮食宜清淡、多食益气固表的食物,少食荞麦(含致敏物质荞麦荧光素)、蚕豆、白扁豆、牛肉、鹅肉、鲤鱼、虾、蟹、茄子、酒、辣椒、浓茶、咖啡等辛辣之品、腥膻发物及含致敏物质的食物。
9、体质类型:痰湿体质,痰湿体质的人,体形肥胖,腹部肥满而松软。容易出汗。经常感觉导肢体酸困沉重、不轻松。经常感觉脸上一层油,嘴里常有黏黏的或甜腻的感觉,嗓子老有痰,舌苔较厚,性格比较温和,舌苔厚腻。患病倾向,易患消渴、中风、胸痹等。养生关健:化痰祛湿,防中风、胸痹等疾病。对策:食宜清淡。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少食肥肉及甜、黏、油腻的食物。可多食海带、冬瓜等。 起居忌潮湿,居住环境宜干燥而不宜潮湿,平时多进行户外活动。衣着应透气散湿,经常晒太阳或进行日光浴。在湿冷的气候条件下,应减少户外活动,避免受寒淋雨,不要过于安逸。运动宜渐进,因形体肥胖,易于困倦,故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循序渐进,长期坚持运动锻炼。o草木有情o建议您现代紧张生活节奏中,不少人都将养生之道等同于养生之术,截然不同。中医将养生的理论称为“养生之道”,而将养生的方法称为“养生之术”。养生之道,基本概括了几千年来医药、饮食、宗教、民俗、武术、心理学等文化方面的养生理论。基本概括了几千年来医药、饮食、宗教、民俗、武术、心理学等文化方面的养生理论。其内容分为以下四点: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在养生的过程中,既不可违背自然规律,同时也要重视人与社会的统一协调性。正如《内经》主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形神兼养,在养生过程中既要注重形体养护,更要重视精神心理方面的调整,正所谓“形神兼养”、“守神全形”和“保形全神”。

『伍』 平和体质的调理养生方法 平和体质吃什么好

对于平和质抄的人,养生保健袭宜饮食调理而不宜药补,因为平和之人阴阳平和,不需要药物纠正阴阳之偏正胜衰,如果用药物补益反而容易破坏阴阳平衡。对于饮食调理,首先要“谨和五味”。饮食应清淡,不宜有偏嗜。因五味偏嗜,会破坏身体的平衡状态。如过酸伤脾,过咸伤心,过甜伤肾,过辛伤肝,过苦伤肺。其次,在维持自身阴阳平衡的同时,平和质的人还应该注意自然界的四时阴阳变化,顺应此变化,以保持自身与自然界的整体阴阳平衡。再则,平和质的人还可酌量选食具有缓补阴阳作用的食物,以增强体质。这类食物有:粳米、薏苡仁、豇豆、韭菜、甘薯、南瓜、银杏、核桃、龙眼、莲子、鸡、牛、羊等。平和质的人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之品以发散,而不宜食酸收之味。宜食韭菜、香菜、豆豉、萝卜、枣、猪肉等。夏季心火当令,宜多食辛味助肺以制心,且饮食宜清淡而不宜食肥甘厚味。宜食菠菜、黄瓜、丝瓜、冬瓜、桃、李、绿豆、鸡肉、鸭肉等;秋季干燥易伤津液,宜食性润之品以生津液,而不宜食辛散之品。宜食银耳、杏、梨、白扁豆、蚕豆、鸭肉、猪肉等;冬季阳气衰微,故宜食温补之品以保护阳气,而不宜寒凉之品。宜食大白菜、板栗、枣、黑豆、刀豆、羊肉、狗肉等。

『陆』 一年四季养生方法女人养生的方法

四季饮食养生的原则和方法:

一、春季饮食养生

1、春季饮食养生的原则 主食中选择高热量的食物,保证充足的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早春时期,为冬春交换之时,适宜进食偏于温热的食物,并注意补充足够的蛋白质,饮食中除米、面、杂粮之外,还可增加一些豆类、花生、乳制品等。

2、春季中期,天气骤冷骤热,变化较大,在气温较高时可增加青菜的食量,减少肉类的食用。春季晚期,为春夏交换之时,气温偏热,适宜进食清淡的食物,并注意补充足够的维生素。中医还认为春季为肝气旺盛之时,不宜多食酸味以使肝气过盛而损害脾胃,所以应少食酸味食品。

二、夏季饮食养生

1、夏季饮食养生的原则 饮食以清淡为主,保证充足的维生素和无机盐,适量补充蛋白质。夏季炎热而出汗较多,体内丢失的水分多,脾胃消化功能较差,多进稀食是重要的饮食养生方法,因此应当多食粥、喝汤。夏季阳气旺盛,活动较多,身体消耗大,应当注意补充营养物质,如优质的蛋白质,如鱼、瘦肉、蛋、奶和豆类等;充足的维生素,如西红柿、青椒、冬瓜、西瓜、杨梅、甜瓜、桃、李子、梨等新鲜蔬果。

2、夏季还要摄入足够的水分和无机盐,特别要注意多饮水及补充钾,豆类或豆制品、香菇、水果、蔬菜等都是钾的很好来源。要多吃些清热利湿的食物,如西瓜、苦瓜、桃、乌梅、葛根、西红柿、黄瓜、绿豆等。解暑的饮料中以茶水为最佳,特别是绿茶,具有消暑解渴、清热泻火的作用。

三、秋季饮食养生

1、秋季饮食养生的原则 饮食荤素搭配,多食清凉多汁的蔬菜、水果,适量地补充蛋白质和无机盐。秋季前期较温燥,饮食养生方法要以清热滋润为主,应坚持二粥一汤的饮食方法,即早晚食粥,午餐喝汤,但粥汤的配料有所不同。煮粥时可以加些切碎的梨块,具有生津止渴、滋阴润燥、止咳化痰的作用;或者加些百合,具有润肺止咳、养心安神的作用;加入用水发好的银耳,亦有滋阴润肺、养胃强身的作用。

2、羹汤类则以西红柿鸡蛋汤为佳,蛋白质及维生素丰富并且有利于消化吸收。秋季后期较凉燥,饮食养生方法要以祛寒滋润为主,并适当地增加蛋白质和热量较高的食物。除了梨粥、百合粥、银耳粥外,还可增加瘦肉粥以补充蛋白质的消耗,并可食用栗子粥、桂花莲子粥、龙眼肉粥、红枣粥等。应多食一些温性蔬果,如南瓜、葱、姜、香菜、桃、杏、大枣、荔枝、乌梅等。

四、冬季饮食养生

1、冬季饮食养生的原则 适量地进食高热量的饮食以补充热量的消耗;增加温热性食物以增强机体的御寒能力;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2、冬季养生的原则是要避寒就暖,敛阳护阴,以收藏为本,是一年四季当中进补的最佳时节。中医认为,冬季应多食用一些偏于温热的食物,特别是能够温补肾阳的饮食,以增强机体的御寒能力。

(6)四季养生平和体质扩展阅读

女生如何正确的养生

1、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身体和器官都是需要一定休息的,所以每天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做到早睡早起,这样才能够及时的解除身体的疲劳,让身体变得更加的有活力,减少了生病的几率。

2、要培养自己的兴趣

现在的生活节奏快,很多女性受到生活和工作上的压力,让他们内心不能得到一定的平静,经常性的处于紧张状态就会提前进入衰老期。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应该多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听听歌曲或者学习书法,让自己能够平静下来,同时也可以陶冶情操。

温馨提示

女性朋友平时应该养成正确的养生方法,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搭配饮食,避免情绪的波动,坦然的面对一切,不能有太多的心理负担。

『柒』 春夏秋冬怎么养生

春夏秋冬,不同季节对应的养生方式各有不同:

1、春季:春季锻炼应以恢复身体机能为主。这是因为,长期没有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在经过冬季之后,一旦身体没有完全放松就进行剧烈运动,容易造成损伤。其次,切忌盲目追求运动量。盲目加大运动量会造成大量汗液的流失,易引发感冒。初春时节,早晚温差大,14点到20点是健身的最佳时间段。如果条件允许,运动前可以饮用一杯温开水,以帮助身体及时补充水分。

2、夏季:夏季补水要适量,建议运动前半小时喝两杯水。如果是户外运动,一定要带上水瓶,还可在水中加入一些生理盐,及时补充身体流失的盐分。饮水时,一次不能饮用太多,应尽量通过增加喝水频次来补充水分。二是尽量选择室内运动,如游泳、瑜伽等。这些室内运动不仅可以避免中暑,还可以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3、秋季:面对昼夜温差越来越大的秋季,我们更需要保护自己。秋季晨练前,应先喝点糖水或吃些水果,以补充身体所需的能量。当然,还要注意保暖,运动前进行热身。

4、冬季:冬季应该更多地选择室内运动,这样不仅能防止疾病的侵扰,还能帮助保持良好的身材。每周增加的运动量及运动时间不要超过原有基础的10%。一旦运动量太大或运动速度太快,极易发生腱炎、肌肉拉伤等问题。

拓展资料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从中医讲叫春温、夏热、秋凉、冬寒,不同的季节对人,对生物也不一样,叫做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一年四季都可进补,本处所说的“补”,主要包涵有修补、补充、补益和滋补的意思。不论哪个季节的进补,都可根据季节的特点,并结合人的体质和食物、药物的性味等实行,以达到调整人体阴阳,使之恢复动态平衡的目的。

四季食补各有侧重:春要促其生,夏必助其长,秋须守其收,冬务保其藏。

1、春三月,此谓发陈,阳气生发,万物复苏。

2、夏三月,此谓蕃秀,阳气旺盛,万物繁茂。

3、秋三月,此谓容平,阳气开始收敛,万物开始静止收获。

4、冬三月,此谓闭藏,阴气极盛,万物生理功能低下,阳气、精气内藏等。

参考资料 人民网春夏秋冬 四季锻炼小常识

『捌』 九中体质的平和体质

特点
·形体特征:体形匀称、健壮。
·心理特征:性格随和开朗。
·常见表现: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味觉正常,唇色红润,精力充沛,不易疲劳,耐受寒热,睡眠安和,胃口良好,两便正常,舌色淡红,苔薄白,脉和有神。
·发病倾向:平时较少生病。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所占人群比例
平和质所占人群比例,约为32.75%,也就是三分之一左右。男性多于女性,年龄越大,平和体质的人越少。

养生方法

1、合理膳食
日常饮食主要包括粮食类、肉蛋类、奶制品、豆制品、蔬菜水果类。注意荤菜与素菜相搭配,避免同一类食品的重复搭配。“早饭宜好,午饭宜饱,晚饭宜少”是古人的养生格言。现代营养学家提倡“早饭占全天总量的25%,中餐占40%,晚餐占35%”是对现代人养生的具体化。
2、睡眠充足
人的一生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睡眠中渡过的。医学研究表明,在深度睡眠中,人体细胞可以自我修复,尤其在夜间十点到凌晨三点间的睡眠称为美容觉,可以排除体内毒素,恢复人体功能。
3、适量运动
适量的运动对于身体各个器官的代谢、运作、营养吸收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般来说,一个人每天需要半小时的运动量,而以有氧运动为好。可以多练太极拳。还有一个运动就是散步,一天走半个小时,既不累人,又能锻炼身体。所以现在很多上班族都会提前一站下车步行到单位,这是非常有益的。
4、戒烟限酒
香烟中含有上千种化学物质,所含大量有害物质中包括50多种致癌物。这些物质,被烟蒂燃烧后产生的焦油物质覆盖住,贮存在口腔内、鼻腔里、咽喉部位和肺里,吸烟已公认是导致肺癌的最重要因素之一。饮酒更易使人得胃病和胃癌。酒尤其能损害肝脏,使肝容易硬化。此外,年轻人正在发育成长,如经常喝酒,除上述害处外,还能使脑力和记忆力减退,使肌肉无力,性发育早熟和未老先衰。
中医认为,烟草为辛热秽浊之物,易于生热助湿,出现呕恶、咳嗽、吐痰等。酒性热而质湿,《本草衍义补遗》说它“湿中发热近于相火”,堪称湿热之最。所以饮酒无度,必助阳热、生痰湿,酿成湿热。嗜烟好酒,可以积热生湿,是导致湿热质的重要成因,必须力戒烟酒。
5、心态平衡
疾病不但对我们的身体造成影响,而且对我们的心理也造成了威胁。面对疾病,我们应该用健康的心理去对待,对科学的治疗充满信心,对自己的毅力充满信心。任何的沮丧、焦虑都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影响我们的作息、饮食,因此用健康的心理面对疾病是相当重要的。

平和体质的食疗

对于平和质的人,养生保健宜饮食调理而不宜药补,因为平和之人阴阳平和,不需要药物纠正阴阳之偏正胜衰,如果用药物补益反而容易破坏阴阳平衡。对于饮食调理,首先要“谨和五味”。饮食应清淡,不宜有偏嗜。因五味偏嗜,会破坏身体的平衡状态。如过酸伤脾,过咸伤心,过甜伤肾,过辛伤肝,过苦伤肺。
其次,在维持自身阴阳平衡的同时,平和质的人还应该注意自然界的四时阴阳变化,顺应此变化,以保持自身与自然界的整体阴阳平衡。再则,平和质的人还可酌量选食具有缓补阴阳作用的食物,以增强体质。
这类食物有:粳米、薏苡仁、豇豆、韭菜、甘薯、南瓜、银杏、核桃、龙眼、莲子、鸡、牛、羊等。平和质的人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之品以发散,而不宜食酸收之味。宜食韭菜、香菜、豆豉、萝卜、枣、猪肉等。夏季心火当令,宜多食辛味助肺以制心,且饮食宜清淡而不宜食肥甘厚味。宜食菠菜、黄瓜、丝瓜、冬瓜、桃、李、绿豆、鸡肉、鸭肉等;秋季干燥易伤津液,宜食性润之品以生津液,而不宜食辛散之品。宜食银耳、杏、梨、白扁豆、蚕豆、鸭肉、猪肉等;冬季阳气衰微,故宜食温补之品以保护阳气,而不宜寒凉之品。宜食大白菜、板栗、枣、黑豆、刀豆、羊肉、狗肉等。

『玖』 九种体质四季养生禁忌什么 宜吃什么

九种体质养生方法:
1、体质类型:平和体质——调养采取“中庸之道”
平和体质是正常体质,这类人体形匀称健壮,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唇色红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睡眠、食欲好,大小便正常,性格随和开朗,患病少。
养生要点:重在保持和养护,不宜药补,饮食应该多样化,且清淡。
对策:平时只要注意饮食有节、劳逸结合、坚持锻炼即可。
2、体质类型:阳虚体质——主要做好“温补肾阳”
阳虚体质的人,肌肉不健壮,时感手脚发凉,胃脘部、背部或腰膝部怕冷,衣服比别人穿得多,夏天不喜吹空调,喜欢安静,吃或喝凉的食物不舒服,容易大便稀溏,小便颜色清而量多。性格多沉闷、内向。患病倾向,易出现寒病,腹泻、阳痿等。
养生要点:温阳补益气 防腹泻、阳痿等疾病
对策:食宜温阳。可多食牛肉、羊肉、韭菜、生姜、葱头等温阳之品。少食梨、西瓜、荸荠等生冷寒凉食物,少饮绿茶。起居要保暖,特别是背部及下腹丹田部位,避免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防止出汗过多,在阳光充足的情况下适当进行户外活动。运动避风寒,冬天避免在大风、大寒、大雾、大雪及空气污染的环境中锻炼。
3、体质类型:阴虚体质——饮食调理原则是保阴潜阳
阴虚质的人,体形多瘦长,经常感到手、脚心发热,脸上冒火,面颊潮红或偏红,耐受不了夏天的暑热,常感到眼睛干涩,口干咽燥,总想喝水,皮肤干燥,性情急躁,外向好动,舌质偏红,苔少。患病倾向为易患咳嗽、干燥综合征、甲亢等。
养生要点:滋阴,注意甲亢等疾病
对策:注意食宜滋阴,多吃瘦猪肉、鸭肉、绿豆、冬瓜等甘凉滋润之品,少食羊肉、韭菜、辣椒、葵瓜子等性温燥烈之品。起居忌熬夜,避免在高温酷暑下工作。运动勿太过,锻炼时要控制出汗量,及时补充水分,不宜洗桑拿。
4、体质类型:湿热体质——性格表现急躁易怒
湿热体质的人,面部和鼻尖总是油光发亮,脸上容易生粉刺,皮肤容易瘙痒。常感到口苦、口臭或嘴里有异味,大便粘滞不爽,小便有发热感,尿色发黄,女性常带下色黄,男性阴囊总是潮湿多汗。患病倾向是疮疖、黄疸等病。
养生要点:注意清热利湿
对策:食忌辛温滋腻的食物。饮食以清淡为主,可多食赤小豆、绿豆、芹菜、黄瓜、藕等甘寒、甘平的食物。少食羊肉、韭菜、生姜、辣椒、胡椒、花椒等甘温滋腻及火锅、烹炸、烧烤等辛雯助热的食物。起居避暑湿,居住环境宜干燥,通风。不要熬夜、过于劳累。运动宜增强,适合做大强度、大运动量的锻炼。
5、体质类型:气虚体质——容易患感冒、胃下垂
气虚体质的人,经常感觉疲乏、气短、讲话的声音低弱、容易出汗、舌边有齿痕。患病倾向有容易感冒,生病后抗病能力弱且难以痊愈,还易患内脏下垂比如胃下垂等。
养生要点:益气健脾 注意胃下垂疾病
对策:平时多食用益气健脾的食物,如黄豆、白扁豆、鸡肉、香菇、大枣、桂圆、蜂蜜等。少食具有耗气作用的食物,如空心菜、生萝卜等。起居宜有规律,夏季午间适当休息,保持充足睡眠。注意保暖,避免劳动或激烈运动时出汗受风。不要过于劳作,以免损伤正气。运动宜柔缓,不宜剧烈运动。
6、体质类型:气郁体质——多愁善感
气郁体质的人,体形偏瘦,常感闷闷不乐、情绪低沉,容易紧张、焦虑不安,多愁善感,感情脆弱,容易感到害怕或容易受到惊吓,常感到乳房及两胁部胀痛,常有胸闷的感觉,经常无缘无故地叹气,咽喉部经常有堵塞感或异物感,容易失眠。神情抑郁、忧虑脆弱。患病倾向有失眠、抑郁症、神经官能症、乳腺增生等。
养生要点:防抑郁症、神经官能症、乳腺增生等疾病
对策:食宜宽胸理气,多食黄花菜、海带、山楂、玫瑰花等具有行气、解郁、消食、醒神食物。起居宜动不宜静,气郁体质的人不要总待在家里,应尽量增加户外活动,居住环境应安静,防止嘈杂的环境影响心情。睡前避免饮茶、咖啡和可可等具有提神醒脑作用的饮料。
宜参加群体运动,多参加群众性的体育运动项目,如打球,跳舞,下棋等,以便更多地融入社会。
7、体质类型:血瘀体质——易患心脏病
血瘀体质的人,面色偏暗,嘴唇颜色偏暗,舌下的静脉瘀紫。皮肤比较粗糙,有时在不知不觉中会出现皮肤淤青。眼睛里的红血丝很多,刷牙是牙龈容易出血。容易烦躁、健忘、性情急躁。
养生要点:行气活血 防肿瘤、中风、胸痹等疾病
对策:食宜行气活血的食物,多食山楂、醋、玫瑰花、金橘等具有活血、散结、行气、疏肝解郁作用的食物,少食肥肉等滋腻之品。起居不要过于安逸,以免气机郁滞而致血行不畅,保持足够的睡眠,可早睡早起多锻炼。
8、体质类型:痰湿体质——最受富贵病青睐
痰湿体质的人,体形肥胖,腹部肥满而松软。容易出汗。经常感觉导肢体酸困沉重、不轻松。经常感觉脸上一层油,嘴里常有黏黏的或甜腻的感觉,嗓子老有痰,舌苔较厚,性格比较温和,舌苔厚腻。患病倾向,易患消渴、中风、胸痹等。
养生要点:化痰祛湿,防中风、胸痹等疾病
对策:食宜清淡。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少食肥肉及甜、黏、油腻的食物,如炸糕、驴打滚。可多食海带、冬瓜等。
起居忌潮湿,居住环境宜干燥而不宜潮湿,平时多进行户外活动。衣着应透气散湿,经常晒太阳或进行日光浴。在湿冷的气候条件下,应减少户外活动,避免受寒淋雨,不要过于安逸。运动宜渐进,因形体肥胖,易于困倦,故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循序渐进,长期坚持运动锻炼。
9、体质类型:特禀体质——主要是过敏
特禀体质是一类特殊体质特殊的人群。有的即使不感冒也经常鼻塞、打喷嚏、流鼻涕,容易患哮喘。容易对药物、食物、气味、花粉、季节过敏,有的皮肤容易起荨麻疹,皮肤常因过敏出现紫红色瘀点,瘀斑,皮肤常一抓就红,并出现抓痕。
养生要点:防哮喘、皮肤疾病
对策:食宜益气固表。饮食宜清淡、多食益气固表的食物,少食荞麦(含致敏物质荞麦荧光素)、蚕豆、白扁豆、牛肉、鹅肉、鲤鱼、虾、蟹、茄子、酒、辣椒、浓茶、咖啡等辛辣之品、腥膻发物及含致敏物质的食物。加强体育锻炼,防止感冒。

『拾』 春夏秋冬应该如何养生,全套知识。

春季养生法
春季,是万物生发,推陈出新的季节。此时,冰雹消融,春风送暖,自然界阳气开始升发,万事万物都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人与天地相应”,此时人体阳气也顺应自然,向上向外疏发。因此,春季养生必须掌握春令之气升发舒畅的特点,注意保卫体内阳气,使之不断充沛,逐渐旺盛起来,应避免耗伤阳气和阻碍阳气的情况发生。这是春季养生的基本原则,具体说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保暖防寒 春季是由冬寒向夏热的过渡时节,正处于阴退阳长,寒去热来的转折期。此时阳气渐生,而阴寒未尽。由于冷空气的活动,气候多变,温差幅度很大。因此,“春捂”即“春不忙减衣”是顺应阳气生发的需要,也是预防疾病的自我保健良法,穿着一方面要宽松舒展,另一方面要柔软保暖,体弱年老之人尤其要注意保暖,当心“春寒伤人”,室温最好保持在15℃以上,睡眠时也要盖稍厚一点的被子以不出汗为原则。

二、要晚睡早起 春天气温回升,春风轻拂,使人皮肤腠理逐渐舒展,循环系统功能加强,皮肤末梢血液供应增多,汗腺分泌也增多,各器官负荷增加,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一种镇静、催眠作用,使身体困乏,民间称之为“春困”。克服“春困”的最好方法就是顺从人体的自然变化规律,遵守春季养生原则:要晚睡早起,保证一定的活动时间。清晨起床,松解衣扣,散披头发,放松形体,在庭院中漫步,呼吸新鲜空气,使思想意识、灵气生发不息。

三、要慎避风邪 中医认为,“风者,百病之始也。”意思是,许多疾病的发生,常与风邪相关连。春季养生的关键是要避风。现代医学亦很重视气流(即风)与健康的关系,因为气流的变化可影响人的呼吸、能量消耗、新陈代谢和精神状态。适度气流使空气清洁、新鲜,对健康有益,而反常的气流则有害于人体健康。由于春季多风的作用,加剧了空气与皮肤的热量交换,使体内的热量过多散失,造成人的抗病能力下降。因此在春季一定要注意防避风邪。

四、要精神愉快 春季调摄精神,应合于春天大自然万物生发的特点,“使其志生。”即通过调节情态,使体内的阳气得以疏发,保持与外界环境的协调和谐。春应于肝,在志为怒,表现为稍受刺激则易怒,因此在精神修养上要做到心胸开阔,情绪乐观,遇事戒怒。“怒”是情志致病的魁首,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因为怒不仅伤肝,而且还可伤心、伤胃、伤脑,从而导致各种疾病,所以怒是所有人最忌讳的一种情绪。

五、要勤于运动 春季是运动锻炼的最佳季节。春光明媚,空气清新,暖风拂面,万物勃发。这种环境有利于人体吐故纳新、行气活血。由于寒冷的冬季,人们多在室内活动,空外活动很少,因而体温调节中枢和内脏器官的功能亦有不同程度下降,肌肉和韧带长时间不活动,更是萎缩不展,收缩无力。进入春季后就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选择适宜的户外活动,如散步、旅游、练气功、钓鱼等。这些户外活动,可以使你充分享受到空气中游离飘动的负离子,它们有利于骨骼的生长发育。

六、要美容保健 春天,人们不仅应该从健康的角度加以注意,美容方面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因为天气渐暖,室外活动增多了。皮肤病专家认为,阳光、空气及环境气候均能引起皮肤的可见性改变。为了避免皮肤老化,春季尽可能不要长时间在阳光下暴晒,户外活动应先涂上防晒油、润肤剂,并注意补充水分。水是美容佳品,春天一定要多喝些水。饮水的方法是:早晨空腹或饭前宜饮水,而睡前不要喝水,以免引起眼皮肿胀,进而发展成眼袋。饮水以矿泉水和鲜果汁为最佳,清淡的茶也是很好的饮品。

七、要防病保健 春季,气候转暖,致病的微生物、细菌、病毒等,随之生长繁殖,容易出现流行性感冒、肺炎、流脑、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由于早春时节寒冷,干燥的气候,会直接影响呼吸道粘膜的防御功能,全身的抗病能力也会下降,一些致病物质会乘虚而入而发病。因此,春季一定要重视防病保健。

夏季养生法

在一年四季中,夏季是一年里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对于人来说,此时是新陈代谢的旺盛时期,人体阳气外发,伏阴于内,气血运行亦相应旺盛起来,并且活跃于机体表面。因此,在夏季要注意保护人体阳气,防止因避暑而过分贪凉,从而伤害了体内的阳气。这就是所谓的“春夏养阳”。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晚睡早起 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也就是说每天早点起床,以顺应阳气的充盈与盛实;晚些入睡,以顺应阴气的不足。夏季多阳光,不要厌恶日长天热,仍要适当活动,以适应夏季的“养长”之气,早早起床接受阳光和晨起清新的空气,对机体大有裨益。由于夏季晚睡早起,相对睡眠不足。尤其是老年人,有睡眠不实、易醒的特点,更易出现疲劳之感,因此夏日午睡是养生健身的重要方法,既能补偿夜间睡眠的不足,更能顺应人体生理特点的养护需要。午睡时间一般以1小时为宜,并注意睡眠姿势,可平卧或侧卧,并在腹部盖上毛巾被,以免胃腹部受寒。午睡虽然短暂,但它有利于补足必需的睡眠时间,使机体得到充分休息,使神经机能恢复,体力增强,疲劳消除,增强机体的防护功能,更有效地工作和劳动。

二、要防暑取凉 盛夏时节,天气炎热,为了解热消暑,采取适当的防暑降温措施是十分必要的。但是,若贪凉过度,长时间呆在空调房间,或电扇不离身,或彻夜露宿,对身体健康均十分不利。因为夏季暑热外蒸,人体出汗较多,全身表皮血管扩张,突然遭到凉风吹拂,往往会引起血管收缩,排汗立即停止,造成体内产热和散热失去平衡,导致疾病的发生。室内外温差不易过大,以不超过5℃为好,室内温度不宜少于25℃。

三、要防晒护肤 夏季烈日炎炎,强烈的阳光照射会对人体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阳光中的紫外线不仅能使皮肤晒黑,而且还导致白内障、晒伤皮肤,引发皮肤癌。此外,长时间在烈日下暴晒,人体的体温调节失去平衡,使机体大量蓄热,水盐代谢紊乱还易发生中暑。因此夏日外出时要戴遮阳帽、太阳镜,以减少紫外线对皮肤和眼睛的损害。由于夏天炎热的气候,人体容易出汗,应注意选择护肤品,如防晒的膏、霜、蜜脂类,可消除皮肤早衰之虑,花露水、爽身粉、痱子粉、香水等不仅可以保护皮肤,而且可以提神醒脑,还给人以芳香和美感。

四、要情绪欢畅 在精神调养上,中医认为“夏季要放”,也就是说夏季精神要充沛、饱满、情绪外向,因为只有神气充足则人体的机能旺盛而协调,使机体的气机宣畅,通泄自如,情绪向外,呈现出对外界事物有浓厚的兴趣。而且要做到“华英成秀”,即精神之英华适应夏气以成其秀美。切忌发怒,使体内阳气得以渲泄。故夏季精神调摄,应合自然界“生长”的规律,主动调节情志,保持恬静愉快心境,神清气和,胸怀宽阔,使心神保养。

五、要动静结合 夏季人体消耗较大,运动调摄应动静结合,可选择游泳、钓鱼、散步、慢饱等,但是运动量要适度,不可过于疲劳。而且不宜在烈日下或高温环境中进行运动锻炼,最好在清晨或傍晚天气凉爽时进行室外运动,运动时应穿宽松、舒适、吸汗又有良好透气性的棉织物为好,便于身体散热。夏日外出旅游,尤其是海滨和山区,即可以消夏避暑,令人心旷神怡,又可达到疗养、锻炼,促进身体的健康。

六、要饮食卫生 夏季人体代谢增强,营养消耗增加。同时夏天人们的食欲减低,消化吸收不良,均可导致机体营养素代谢的紊乱,甚至引起相应的营养缺乏症和其它疾病。为此,夏季的饮食,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以保障身体的需求。同时,要多吃一些能够清热、利湿的食品,如西瓜、苦瓜、桃、乌梅、草霉、西红柿、黄瓜、绿豆等。但生食瓜果蔬菜一定要清洗干净,防止夏季肠道传染病。鱼、蛋、肉等食品要注意保鲜防腐。饮食用具、炊具如菜板要生熟分开使用,不可混杂,且注意消毒。如有可能可以多吃些大蒜,即可杀菌又能帮助消化,增进食欲,调味解暑。总之宜注重饮食卫生。

七、要冬病夏治 “冬病”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病变,如支气管炎、哮喘、风温性关节炎等病,在夏季这些病情有所缓解,趁其发作缓解季节,辨证施治,适当地内服和外用一些方药,以预防冬季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这是中医的一种独特治疗方法,即乘其势而治之,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秋季养生法

秋季万物成熟,果实累累,正是收获的季节。但是气温由热转寒,早晚温差较大。此时,阳气渐收,阳气渐长,人体的生理活动也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机体的阳气随之内收,因此,秋季养生必须注意保养内存阴气,也就是中医所说的“秋冬养阴”,以适应自然界阴气渐生而旺的规律,从而为来年阳气生发打基础,不应耗精而伤阴气。具体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早睡早起 秋季自然界的阴气由疏泄转向收敛、闭藏。秋天气候转凉,要早些睡觉,以顺应阴精的收藏,又宜早一点起床,以顺应阳气的舒长。另外适当早起,适当做一些晨练,既可以呼吸一些清新的空气,促进新陈代谢,又有益于肢体功能活动的锻炼,有助于身体的健康。

二、要适当“秋冻” 夏去秋来,秋风拂面,虽凉还不至于寒,人们还能耐受,不妨进行一点锻炼,逐渐增强体质,适应气候的变化。“秋冻”就是说“秋不忙添衣”,有意识地让机体“冻一冻”,避免多穿衣服产生的身热汗出,汗液蒸发,阴津伤耗,阳气外泄。秋季应顺应阴精内蓄,阳气内收的养生需要。但是“秋冻”还要根据天气变化来决定,应以自己感觉不过于寒冷为标准。进入深秋时就应注意保暖,若气温骤降,一定要多加衣服。

三、要清静养神 秋季草枯叶落,花木凋零,秋风秋雨易使人感到萧条、凄凉,勾起忧郁的心绪。尤其是老年人容易产生情绪低落,多愁善感。这时候最好多听一听音乐,或静下来读一本好书,或与好朋友聊天,或到户外散步,这些都能排解苦闷的情绪。中医根据“天人相应”的理论认为,秋天人们一定要保持精神上的安宁,只有这样才能减缓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还要注意不断收敛神气,以达到心境宁静状态。

四、要适当运动 金秋季节,天高气爽,是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但人体的生理活动也随自然环境的变化处于“收”的阶段,即阴精阳气都处在收敛内养的状态,故运动养生也要顺应这一原则,也就是说不要做运动量太大的项目,以防汗液流失,阳气伤耗。应根据人体的生理特点来选择运动项目,如登山、慢跑、散步、做早操、练气功等。随着天气逐渐转冷,运动量可适当增加,在严冬来临之前,体质会有明显提高,大大增强抗寒耐冻的能力。

五、要护肤保健 秋季随着天气的变冷,人的肌肤不能马上适应这种变化,血液循环变慢,皮肤干燥,容易出现细碎的皱纹,尤其是在眼睛周围。所以,秋季更要注意对皮肤的护理。除了要多饮水及食用一些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如核桃、芝麻、蜂蜜、乳类等外,还要注意保持愉快的心情,因为荷尔蒙的分泌与自律神经的平衡可因心绪的变化直接反映在皮肤上。因而皮肤的变化与情绪有很大的关系。此外,药物、按摩、化妆、面膜等美容护肤保健方法,不仅适用于秋季,其他季节也可采用,只是在秋季更应重视罢了。

六、要防病保健 秋季气候变化较大,若不谨慎起居,则容易使一些慢性病在秋季发作。尤其是老年人,体温中枢的调节功能减弱,对外界寒热的刺激反应较迟钝,若不及时增减衣服就很容易患病。如支气管哮喘的患者,适应不了气候的变化,加上花粉、尘埃、煤气、冷空气等过敏因素的刺激而使哮喘发作。慢性咽炎的患者,由于秋天气候多晴少雨,气候干燥,容易诱发咽炎的发作。因此老年人在秋季一定要注意防病保健尤其是一些慢性病要防止在秋季复发。

七、要性事有节 在性生活方面,中医认为在秋冬之令,应注意顺应自然界主收主藏的规律,节制房事,蓄养阴精。这点对中老年人特别重要。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阴气将由旺盛而趋向逐步减弱。故中老年人精力渐衰,是自然的趋势。中老年人节欲,以养肾精,可延缓衰老的过程,达到长寿目的。

冬季养生法

冬季气候寒冷、干燥,自然界的生物都进入了匿藏、冬眠状态,以蓄养其生命的活力,这种现象,中医学称之为“养藏”。人类是自然界的生物之一,当然也要以养藏为原则,只是人类所要“藏”的,是体内的“热能”和生命的“动力”。这“热能”和“动力”,中医学便称之为“阳气。”并主张冬季应该做到“无扰乎阳”,也就是不要损害人体的阳气。因此,“无扰乎阳”便是冬季养生的基本原则。具体说来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 要保暖防寒 隆冬季节,由于寒冷的刺激,使得肌体的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体内儿茶酚胺分泌增多,从而促使人体外周血管收缩,心律加快,导致冠状动脉痉挛,以及血液粘稠度增高,因而极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甚至引起猝死。因此,在穿衣、居室等方面,一定要采取防冻保暖的措施。中医学强调要“去寒就暖,无泄皮肤”,就是这个道理。但“暖”不等于“热”,室温保持在20~23°c即可,温度太高,反而不宜了。

二、 要早睡晚起 冬季更要保证足够的睡眠,做到早睡晚起。这个“晚”是以太阳生气的时间为度,即所谓“必待日光”,并非懒床不起。因为,冬天的早晨在冷高雅影响下,往往会有气温逆增现象,及上层气温高,地表气温低,大气停止对流活动,从而使得地面上的有害污染物停留在呼吸带。这时如果过早起床外出,就会身受其害。

三、 要动静结合 动,就是要进行适当锻炼。早晨的阳光升起后,要选择活动量适当的锻炼项目,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使身体微有汗出为度。如果汗出太多,浸湿了内衣,反会引起感冒。中医学说“无泄皮肤”,就是这个意思。适当活动,微微出汗,既可以增强体质,也可以提高耐寒的能力。所谓静,就是不要过于疲劳。例如,慢跑以不超过20分钟为宜。

四、 要情绪稳定 冬季“养藏”的原则,体现在心理活动方面,要保持情绪稳定,不急不躁,心情愉快,好像有什麽想法和心得不欲披露一样,不要太过发泄。《内经》说:“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就是这个意思。

五、 要冬浴有法 冬季洗浴不宜太勤,每周1~2次为宜。水温一般在37~38 度,太高宜使周身血管扩张,引起头晕,心跳加快;太低则易患感冒。饭后不要立即洗浴,以免消化道血流量减少,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太过疲劳时洗浴,会加重体力的消耗,引起不适。此外,洗浴的时间不宜过久,浴前可引用一定量的糖盐热水。

六、 要睡眠有方 冬季睡眠时,室温20~23度最为适宜,可适当留有小气窗通风换气,但要避免当风吹头。被内的温度可保持在32~34度之间,可使用暖水袋或电褥子调节被内温度。睡前宜用热水洗脚,并保持心情平和,不说不笑。午间可小睡30分钟。晴天要常晒被褥。

七、 要性事有度 根据四季气候的变化规律,掌握性生活的频度,对养生保健有一定意义。如春季性生活次数可稍多;夏、秋季则适当节制;冬季则要节欲。特别是中老年人,冬季更要减少性生活的次数,才能达到保养“阳气”,养精蓄锐的效果

阅读全文

与四季养生平和体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西安最大的体育馆 浏览:601
省体质检测 浏览:4
长春马拉松全长多少 浏览:825
茂名体育馆周围旅馆 浏览:927
庐江沙溪中学体育老师 浏览:595
拳击裁判知乎 浏览:965
适合小学二年级的体育活动 浏览:137
s7比赛炼金 浏览:224
2016齐鲁弈友比赛通知 浏览:817
lpl有些什么比赛 浏览:943
武汉体育学院公共事业管理怎么样 浏览:632
梅州体育学院杜院长 浏览:906
宿城文化体育中心 浏览:435
小班体育活动捉小鱼 浏览:876
2020年高中篮球特长生招生 浏览:221
北京户外运动圣地 浏览:330
跑马拉松能长寿吗 浏览:846
学习钢琴不能练哪些体育项目 浏览:785
大班体育活动龟兔赛跑 浏览:770
我的体育老师田野的结局 浏览: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