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做到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革
一、充分认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重大意义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项最新成果,是我们党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和把握的又一个新飞跃,实现了我国社会建设理论和实践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二、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社会治理是全社会的共同行为。要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从传统的社会管理转向时代发展要求的社会治理,努力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上取得成效。
三、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激发社会活力
社会组织是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和依托。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加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对于激发社会活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作用。
四、建立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心理干预、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
社会治理要以大力发展经济、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治本之策,从源头上减少社会矛盾和问题,同时,必须建立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心理干预、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使社会矛盾和问题不断得到及时化解和向好的方面转化。
五、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公共安全事关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健全以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社会治安防控等为基本内容的公共安全体系,是社会治理面临的重要课题。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
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这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基本原理,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同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区别之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组成部分,社会治理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中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积极投身社会治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促进群众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建立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心理干预、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使群众问题能反映、矛盾能化解、权益有保障;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等。
这些要求突出了人民在社会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坚持了社会治理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充分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牢固把握和高度自觉。
⑵ 分析建立创新社会治理体质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意识形态工作的哲学依据
唯物论:规律是客观的,我们要遵循客观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辩证法:辩证否定观、创新意识
认识论:实践是认识基础(具体的四点)
⑶ 如何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1)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坚持依法治理,加强法治保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坚持综合治理,强化道德约束,规范社会行为,调节利益关系,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
(2)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关系,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限期实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真正脱钩,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成立时直接依法申请登记。加强对社会组织和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的管理,引导它们依法开展活动。
(3)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建立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心理干预、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使群众问题能反映、矛盾能化解、权益有保障。
改革行政复议体制,健全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机制,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建立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综合机制。
改革信访工作制度,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健全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机制。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解决,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
(4)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统一权威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构,建立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建立食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和质量标识制度,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深化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密防范和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⑷ 以下哪些属于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方面
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1)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坚持依法治理,加强法治保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坚持综合治理,强化道德约束,规范社会行为,调节利益关系,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
(2)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关系,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限期实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真正脱钩,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成立时直接依法申请登记。加强对社会组织和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的管理,引导它们依法开展活动。
(3)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建立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心理干预、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使群众问题能反映、矛盾能化解、权益有保障。
改革行政复议体制,健全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机制,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建立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综合机制。
改革信访工作制度,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健全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机制。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解决,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
(4)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统一权威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构,建立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建立食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和质量标识制度,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深化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密防范和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坚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力度,加快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确保国家网络和信息安全。
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
⑸ 怎样理解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必要性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对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具有重要意义。
简单来说,就是因为现在社会存在的问题比较多,矛盾日益加剧,需要改变。
⑹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是哪次会议提出的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重要思想体现在社会建设方面,就是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社会管理的概念,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报告都沿用了这样的提法。
此次社会治理概念的提出,是对于多年来推进社会建设,处理我国转型期众多社会矛盾、社会问题经验与教训的吸取和总结,对于以往的理论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既有延续性,又有开拓性。
在怎样进行治理和治理的方式、方法上,社会治理比较社会管理更具备现代化的特征。社会治理与社会管理,一字之差,却是党的社会建设理论与实践的一次重要的创新。
(6)创新社会治理体质需要扩展阅读: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提出,为我国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新的任务,这样一个全新的理念还需要我们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运作中不断探索、体会。
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要共同努力,共同推进我国的社会建设事业由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完成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重大任务。
⑺ 为什么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对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具有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社会管理,为形成和发展适应我国国情的社会管理制度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重大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我国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管理面临着新情况和新问题。一是人民内部矛盾易发多发。一方面,矛盾主要集中在农村土地征收征用、城镇房屋拆迁、国有企业改制、涉法涉诉等领域,因劳资纠纷、医患纠纷、环境污染、非法集资、股市房市投资受损等引发的矛盾明显增多。另一方面,矛盾涉及各行业各阶层,既有农民、城镇居民、职工、离退休人员、个体工商业者、学生,也有军队退役人员、原民办教师、老村干部、老知青等特定人群。二是社会组织管理和服务问题突出。一方面,各类社会组织快速增多,截至2012年底,全国依法登记的社会组织49.2万个,备案的城乡社区社会组织近40万个。另一方面,政社不分现象依然存在,社会组织发展培育不足,活力不强,作用发挥不够。三是公共安全形势严峻。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2012年全国发生安全事故33万起,造成7.2万人死亡。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时有出现,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以报复社会为目的的恶性案件和极端事件有所增多,我国仍处于刑事犯罪高发期。信息网络管理任务日益繁重,我国有5.64亿网民,4.2亿手机上网用户,是世界上互联网使用人口最多的国家。外部势力千方百计进行渗透破坏活动,国家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从总体上看,我国社会领域存在的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性特征的集中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形式发生深刻变动,社会管理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主要表现在:一是从经济层面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推进,大批人员需要下岗转岗,以多种形式创业就业;随着农村生产力不断发展,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差距以及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统筹各方面利益难度增加;随着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社会组织形式需要作出相应变动;工业用地、城市用地需求激增,农村土地征收征用、城镇房屋拆迁容易产生大量矛盾;长期存在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产品质量等方面引发不少社会问题。二是从社会层面看,改革开放以来的最大变化是,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实行以“单位制”和城市街居、农村社队相结合的基层社会管理模式,党和政府主要通过单位、街居、社队联系群众、整合社会利益、调节社会矛盾。现在,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等承担的社会管理职能大部分已经剥离出去,越来越多的人由“单位人”变成“社会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快速发展,城乡流动人口大量增加,新的社会阶层不断出现,导致城乡结构、就业结构、人口结构、居住结构等发生重大变化。三是从思想文化层面看,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加。一方面,人们的公平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法治意识、监督意识不断增强。另一方面,部分社会成员思想道德失范,有些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四是从工作层面看,一些部门和地方经济建设一手硬、社会管理一手软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存在,面对新情况,过去行之有效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手段、管理方法已经难以完全适应。
因此,《决定》要求通过深化改革,实现从社会管理转向社会治理的创新。
⑻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包括哪几个方面内容
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1)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坚持依法治理,加强法治保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坚持综合治理,强化道德约束,规范社会行为,调节利益关系,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
(2)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关系,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限期实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真正脱钩,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成立时直接依法申请登记。加强对社会组织和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的管理,引导它们依法开展活动。
(3)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建立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心理干预、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使群众问题能反映、矛盾能化解、权益有保障。
改革行政复议体制,健全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机制,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建立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综合机制。
改革信访工作制度,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健全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机制。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解决,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
(4)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统一权威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构,建立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建立食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和质量标识制度,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深化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密防范和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⑼ 为什么要创新我国社会治理体制
为什么要创新我国社会治理体制?
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提出创
新社会治理体制的重大战略任务,
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治理的认识和要求从局部走向了系统。
社会治理的理念和目标
《决定》
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理念和目标,
这就是:
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
根本利益,
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
增强社会发展活力,
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推进平安
中国建设,
确保人民安居乐业、
社会安定有序。这一理念和目标,
实质是坚持增强社会发展
活力与增加社会和谐因素的统一,
坚持促进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统一,
体现了在发展中保
持和谐与在和谐中推进发展的辩证统一,
对克服重经济发展轻社会发展的倾向具有积极意义,
是一种积极的发展观、和谐观。
一个社会能否健康有序发展,取决于是否具有良好的动力机制和平衡机制。动力机制,
用以释放社会发展的能量;
平衡机制,
用以保持社会发展各部分之间的协调和稳定。
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能否有序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要看这两种机制能否有机配合、
有效发挥作用。
没有动力机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会失去活力,
无法保持发展进步;
没有平衡机制,
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就会因失去和谐而无法保持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就是要建
设既充满社会发展活力又保持社会和谐,既使社会安定有序又使人民安居乐业的平安中国。
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社会治理的主要任务是:反映群众诉求,规范社会行为,协调社会关系,调解利益格
局,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增强社会活力。
党和国家在社会治理上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有目共睹的,
时代和实践发展对社会治理又
提出了新的要求。相比之下,我们的社会治理还跟不上这种要求,必须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转变政府与社会、
公民之间的关系。
《决定》
强调社会治理体制创新,
意味着许多重要变化。
一是社会治理主体趋向多元。过去政府一元主体变成党委、政府、
社会各方、
公民多个
治理主体,
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的治理。
这就要逐步培育和完善社会
组织,使之具有相对独立性,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同时也要用法律和道德对其进行约束,
提高其自治和自律能力。要培育公民意识,使公民具有自主意识、平等意识、责任意识、自
律意识、
诚信意识和法治意识,
组织公民依法理性有序参与社会治理。
还要转变政府治理观
念,发挥政府治理国家事务和公共事务的主导作用,同时树立有限、责任、法治、服务政府
的观念。
二是社会治理立足点趋向人民群众。
把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和人民群众最
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治理的突破口,
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
益诉求,
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依靠人民群众开
创新形势下社会治理新局面。
三是社会治理特征趋向平等。在传统管理中,
政府是主体,社会是客体,二者是主从关
系、主动被动关系。创新社会治理,意味着政府与社会是主体与主体的现代平等关系。
四是社会治理手段趋向系统。
传统的权力管制转变为坚持系统治理、
依法治理、
综合治
理和源头治理,
力求从根本上治理社会;
传统的自上而下管制变成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
合的治理,力求使渠道、信息更通畅。
五是社会治理方式趋向科学。运用法治与道德、制度化与人性化、效率与程序、协商
与互律相统一的方式治理社会。
六是社会治理思维趋向清晰。注重运用
"
法治思维
"
化解社会矛盾,把治理纳入法治框
架。注重运用哲学的
"
极限思维
"
,使各个治理主体有其职能边界、范围。这里所说的极限思
维,就是既要考虑
"
力所能及
"
,又要考虑
"
力不能及
"
,把握好
"
度的边界
"
。超越了
"
度的边界
"
,就是大包大揽,做力不能及又越位的事;达不到
"
度的边界
"
,就是没有去做力所能及的
事,就是缺位,未尽职尽责。
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社会组织是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一种重要途径。这里涉及到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社会组织有了较快发展,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发育不成熟,行政色彩浓
厚;组成结构不合理;法规体系不健全;
缺乏活力,在治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中未能发挥
应有作用。激发社会组织活力,需要多管齐下。
第一,
加快实施政社分开。
现代社会,
政府本质上属于公共服务型政府,
其掌握的权力、
资源、
政策都具有公共性质,
因此政府应为社会提供公共治理和公共服务。
创新社会治理体
制,
要求社会组织从对政府的过度依附中相对独立出来,
成为具有相对平等地位的社会治理
的一个主体,
做适合由社会组织来做的事,
如提供一些公共服务和解决某些事项。
根据我国
实际,可把一些有条件的社会组织相对独立出来。正如《决定》所讲,限期实现行业协会商
会与行政机关真正脱钩,
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
城乡
社区服务类等社会组织。
第二,
运用定位分析方法,
确定社会组织的方位、权责和运作方式。定位分析方法主要
包括
"
定位、定标、定法
"
。定位,即厘定社会组织在治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中的位置、空
间和范围。
定标,即在政府与社会的平等关系中,
确定社会组织的权责和职能。在这种关系
中,
社会组织可在表达诉求、
规范行为、
服务社会、
社会监督和配合政府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定法,
即确立社会组织在治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中的运作方式,
实行依法自治。
要充分发
挥社会组织治理社会事务的能力,
规范社会组织的行为,
强调社会组织的依法自立、
自律和
自治。显然,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关键是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
在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使其在治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
要加强
对社会组织的管理。
因为一些社会组织在制度上还不够健全,
治理素质不够高,
行为也不够
规范,需要进行引导。
创新化解矛盾体制
当前,
我国各个领域的矛盾集中凸显,
有些矛盾未能得到及时有效化解,
有的矛盾甚至
进一步激化。究其原因,
在于一些人不敢担当,遇到矛盾和问题绕道走;在于化解矛盾的办
法不当,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在于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的体制不健全。
《决定》强调创新有
效化解社会矛盾的体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创新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的体制,需要健全五大机制:一是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
评估机制,
从机制上保证科学决策,
防止由于决策失误造成种种社会矛盾,
进而产生社会风
险,影响社会稳定。二是建立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心理干预、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
即诉求表达机制。主观上,对诉求表达不合理者,要进行心理干预;客观上,对诉求表达合
理合法者,
要尊重和保护群众权益,
积极畅通表达诉求、
矛盾调解处理和权益保障渠道,避
免因表达诉求渠道不通畅而使人民群众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进而产生社会矛盾。
这一机制
的目的,就是使问题能反映、矛盾能解决、权益有保障。
三是健全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
求机制。
它要求第一时间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
不能积累矛盾。
因此需要对目前的信访制度
进行改革,
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
四是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综合机制。
它要求采取人民调解、
行政调解、
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
用综合调解方式调解处理并化解矛盾。
五是健全行政复
议案件审理机制。
它要求基于公平正义,
对由不当甚至违法行政行为而产生的案件进行公正
审理,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这五种机制,构成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体制的整体框架。它要求我们在决策、权益保障、
诉求表达、化解矛盾方式、案件审理等重要环节上,以健全的机制有效化解矛盾。
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我国正在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这种调整必然导致利益格局的变化,
引起利益关系
的调整,从而发生利益冲突,出现较高风险。这种冲突和风险,就国际来讲,有国际安全问
题;就国内来讲,有国内安全问题;就社会来讲,有公共安全问题;就个人来讲,有个人安
全问题。这就需要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安全,是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需求和基本保障。现在,人们的安全感普遍下降,尤其
是对于食品药品、生产、
社会、
网络等方面的不安全问题反映强烈,这对公共安全提出了很
高要求。妥善应对各种安全问题,需要树立系统思维和整合思维。
系统思维,要求全方位建
立公共安全体系。如《决定》所讲,建立食品药品安全、生产安全、社会安全、网络安全和
国家安全等安全防控体系。
其中的网络安全,
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
提高
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整合思维,就是《决定》所提出的,设置
国家安全委员会,建立公共安全制度,进行体制改革,从组织机构、制度和体制上整合社会
资源和力量,确保国家安全及其他安全。
⑽ 社会治理是社会建设的重大任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创新社会治理体质,要坚
创新社会治理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创新社会治理,首先要创新社会治理的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从系列重要讲话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创新社会治理的新理念。
第一,平安是极重要的民生。
社会要和谐稳定,平安具有极端重要性。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我们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始终牢记和谐稳定是根本大局的道理,着力提升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和水平,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人民安居乐业,国家才能安定有序。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既同邓小平同志的稳定压倒一切、稳定是大道理的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有了新的丰富发展,特别是把平安提到极重要的民生高度,是对我们党民生思想的创新发展。
第二,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核心是人。
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明确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创新,核心是人,只有人与人和谐相处,社会才会安定有序。
”社会是由人构成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成的。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理顺了、和谐了,社会才能安定有序,才能和谐稳定。
因此,社会治理要紧紧抓住人这个核心。
第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重在妥善处理社会矛盾。
现阶段我国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矛盾错综复杂,最主要的就是社会利益矛盾错综复杂。
因此,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重在妥善处理社会矛盾。
“遇到关系复杂、牵涉面广、矛盾突出的改革,要及时深入了解群众实际生活情况怎么样,群众诉求是什么,改革能给群众带来的利益有多少,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思路、制定举措、推进落实。
”因此,要增强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积极推动解决人民群众的基本民生问题,不断打牢和巩固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