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体质舞蹈 > 极端体质

极端体质

发布时间:2021-03-01 10:09:33

A. 极端性格的人会有什么样的表现

每一个人都是有自身与众不同的性情,狂躁、温文尔雅、乐观、腼腆这些,全是每一个人不一样的标识。性情分很多种多样,有的性情能帮你得到好人缘人品,有的性情会令人害怕触碰你。好的性情能让你社会正能量,而不太好的性情会伤害到我们的心里健康。
极端的人具体表现是固执、执着。这种人以自我为中心,以偏概全,很不好听进别人建议,暴躁易怒,有社交障碍,孤单自闭症,通常作出平常人出现意外之举,属轻微精神问题。
5种极端化性情影响心里健康
1、疑神疑鬼妒忌型:疑神疑鬼妒忌型的盆友,人际交往多不太好,非常容易孤单、烦闷,惶恐不安,比较严重的还会继续造成被害妄想症。研究表明,对他人怀有敌意、随处防备的人心里承担大量的工作压力,进而造成身体一种蛋白质含量骤升,该蛋白和心脏病、糖尿病有非常大关联。
2、爱钻牛角尖型:心思重的人,做事较真儿,有股不达目地不罢手的干劲。这样的人在产品研发上,非常容易作出一番造就。但假如为无关紧要的琐事斤斤计较,不利心身和睦,加速衰退。比不上一切多从不一样视角想一想,为自己和周边的人一个“正中间地区”。
3、情绪不稳定型:每一次闹脾气都是让心脏的损坏更多一层,为自己的人体提升一份压力。身旁的实例也常提示我们,脑中风、心肌梗死等症状的产生,大多数因发火、碰到重特大工作压力恶性事件等造成。
4、焦虑情绪焦虑不安型:焦虑情绪就是指一种察觉到将要遭遇欠佳境遇的焦虑不安心态。一项对于1800名男士长达30年的数据调查报告,焦躁不安的人容易根据抽烟抚慰心理状态,可是那样短暂性的减轻和烟草导致的长期性伤害对比,并不值。
5、忍受抑郁型:与情绪不稳定的人不一样,有的人碰到事儿惯于委屈求全,把悲痛、发火、烦闷压在心底。这种人不仅在社交媒体层面处在缺点,并且体质也受到非常大影响。

B. 病娇体质是什么,网络,语言

病娇一般来说是指有精神或者心理问题的人。。。这种人的感情很极端,在对待自己爱人的时候往往会做出一些很危险的事情。例如:自残(为了吸引爱人的注意)占有欲极强(会把你囚禁在自己身边)排除其他人(任何跟你有亲密关系的异性都会被敌视,有时候甚至连父母也。。)

病娇这个词起源于ACG界,大多用于动漫啊游戏漫画什么的,现实生活中很难碰到(一旦遇见还是快逃吧)

这就是我个人对病娇的理解

C. 体温高是什么体质

体温是指机体内部的温度。正常人腋下温度为36~37度,口腔温度约为36.4~37.4度,直肠温度约为36.7~37.7度。

体温高可分两种体质:实热和虚寒。

可以了解一下体温的意义:

人体的温度是相对恒定的正常人在24小时内体温略有波动,一般相差不超过1度。生理状态下,早晨体度略低,下午略高。运动、进食后、妇女月经期前或妊娠期体温稍高,而老年人体温偏低。体温高于正常称为发热,37.5~38度为低热,38~39度为中度发热,39~40度为高热,40度以上为超高热。人体温度相对恒定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 活动的重要条件之一,如体温高于41度或低于25度时将严重影响各系统(特别是神经系统)的机能活动,甚至危害生命。机体的产热和散热,是受神经中枢调节的,很多疾病都可使体温正常调节机能发生障碍而使体温发生变化。临床上对病人检查体温,观罕其变化对诊断疾病或判断某些疾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一、体温相对稳定的意义

地球表面的温度一年四季在不断地变化,各个地区的气温也大不相同。(最高和最低气温之间可相差150℃,就是温带许多地区,冬、夏气温之差也往往在60℃以上。)人类由于具有完善的体温调节机制,并能采取防寒保暖措施,故能够在极端严酷的气候条件下生活和工作,并维持较恒定的体温,即37℃左右。
恒温动物维持体温恒定的机能是在进行过程中产生的。低等动物(无脊椎动物及低等脊椎动物、爬行、两栖和鱼类)没有完善的体温调节机构,它们的体温随着环境温度或接受太阳辐射热的多寡而发生改变,称为变温动物。变温动物只有在其适宜温度范围内才能生长、繁殖和进行正常活动。而当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时,它们将隐蔽起来或进入休眠。鸟类、哺乳类、尤其是人类的体温调节机制进化完善,在不同环境温度下都能保持体温相对稳定,为恒温动物。恒定的体温使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活动持续稳定地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这样就增强了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

二、体温的测量

(一)体表温度与深部温度
测量体温常用特制的汞温度计,也可用热电偶、热敏电阻温度计和温度图仪等。
通常说人的体温为37℃,指的是身体内部的温度。其实仔细研究,身体各部分的温度并不一样,可分为深部温度和体表温度两部分。这里所说的深部和体表无严格的解剖含义,仅是指功能模式的划分。
1.深部温度 人体深部温度是相对稳定而又均匀的。但是,由于代谢水平不同,各个内脏器官的温度也略有差异。肝脏温度最高可达38℃。脑产热量较多,温度也接近38℃。肾脏、胰腺及十二指肠等处的温度略低些。由于血液不断循环,会使深部各器官的温度趋于一致。因此在理论上,体温是指机体深部的血液温度,它可代表身体内部器官温度的平均值。
2.体表温度 体表温度要低于深部温度,而且由里及表存在着明显的温度梯度。体表具有一定的厚度,在体温调节中可起隔热层作用,通过它维持着深部体温的相对稳定。
体表的最外层,即皮肤表面,其温度称为皮肤温。机体各部位的皮肤温相差很大。在环境温度为23℃时测定,额部的皮肤温为33~34℃,躯干为32℃,手为30℃,足为27℃。在寒冷的环境中,随着气温下降,四肢末梢(手和足)的皮肤温度显著降低,而头部皮肤温的变动相对比较少。皮肤内含有丰富的血管,凡能影响皮肤血管舒缩的因素都能改变皮肤的温度。
(二)体温的测试部位及其正常值
由于机体深部血液的温度不易测量,在临床检查和实验研究中,为了方便,通常测定腋窝、口腔或直肠的温度来代表体温。一般直肠温度最高,比较接近机体深部温度,约为37.5℃。口腔温度比直肠温度低0.5℃左右,约为37.0℃。腋窝温度约比口腔温度低0.4℃。报告体温时,要注明测定的部位。

三、体温的生理变异

机体深部的温度虽然比较恒定,但不是固定不变的。在正常生理情况下,体温可随昼夜、年龄、性别、环境温度、精神和体力活动状况等条件而发生一定幅度的变化。
(一)昼夜节律
人类体温具有昼夜周期性。一天当中的体温,清晨2~6时最低,黎明后开始上升,整个白天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下午6时达一日的高峰(图9-1)。这种以昼夜(24小时)为周期,往复出现高峰、低谷的生理现象,称为昼夜节律。人类无论生活在地球任何地区,体温均呈现昼夜波动。表面看来,白天体温升高的原因,是由于活动多、代谢率高,产热增加所致。其实并非如此。整天卧床保持安静或彻夜不眠的人仍有同样的体温周期性变化。实验表明,将受试者置于无任何时间标记的很深的地下室中长期生活,昼夜节律照样存在。不过此时昼夜周期比24小时略长一些,谓之自激周期。如令受试者返回地面,接受光照等同步因子的影响,其生理周期逐渐恢复原状,仍与地球自转周期保持同步。一般认为,这种节律的产生是内源性的,受昼夜节律起搏点(也称生物钟)的控制。实验表明,下丘脑的视交叉上核很可能是生物节律的控制中心。

(二)性别
女子的平均体温高于男子约0.3℃。除性别差异外,女子体温还有月节律的特性。成年女子体温水平随着月经周期发生波动。如图9-2所示。测定基础体温(早晨醒来,未起床测口腔温)发现,月经前体温较高,月经来潮的同时,体温约下降0.2~0.3℃,到排卵时体温又降低0.2℃,此后突然升高。临床上,可通过连续测定基础体温,以检验受试者有无排卵及排卵日期。女性体温的周期性升降,与血中孕激素及其代谢产物水平高低相吻合。这种月周期变化,可能也是在生物钟的控制下进行的。
(三)年龄
新生婴儿和幼儿的体温调节机构尚未发育完善,应加强护理保温。出生后数月随着神经系统的健全和活动与休息规律的建立,逐渐形成体温的昼夜节律。老年人代谢活动减弱,体温较青壮年为低,对外界环境温度变化的代偿能力下降,不能耐受外界环境激烈变化的刺激,也要及时注意保温和散热。

(四)体力活动与情绪
肌肉活动可使产热量明显增高,导致体温上升。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也可使体温升高,有的机体在某种紧张情况下,体温可升高2℃左右。而手术麻醉时,体温下降,故要注意保温。

简而言之:体温是男女有别,大人小孩不同,妊娠前后不同,运动前后有差异,就是同一个人早晚和季节的不同,也有差异的。

如果你没有较大的不舒适感,应该没什么大问题。是在不放心的话,还是去医院咨询医生比较好,稳妥点。

D. 胖好还是瘦好 “极端体质”是怎样练成的

正常好

E. 极端体质的人该怎么减肥

极端体质说的就是特别胖的人。长的这么胖谁也不想,他们也想变得和正常人一样,这样就会和别人很好的交流,不会因为自己的身体原因而和别人的交流发生障碍。

长的这么胖该怎么减肥,首先我们先分析一下变得肥胖的原因,第一种,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一点原因,那就是基因问题,长的这么极端,大部分的原因就是基因问题,想要减肥你就要从基因问题入手,用现代的高科技可以改变你的基因,让你的肥胖基因消失,根本问题解决了,你就会变的越来越瘦。

还有就是你的生活习惯不好,一直暴饮暴食,吃了睡睡了吃,这样你肯定会变得越来越胖,这样属于生活习惯导致的肥胖,可以通过后天勤加锻炼就可以改变回来的,首先,你要控制自己的饮食,不要暴饮暴食,在不乱吃的基础上你要勤加锻炼,要列一个锻炼计划表,例如早晨几点起床,起来之后要干什么,就这样,每天坚持下去,胖子就会变成漂亮的瘦子。

如果你自己一个人坚持不下去,那么你就必须找一个可以监督你的人。让他监督你实行你的减肥计划,再或者就是你可以找一个和你一样胖的人,互相监督。

如果你实在是找不下这样的人,你自己也不能很好的实行你自己的减肥计划,那么你就可以参加那个减肥计划团队,那里面有世界各国的极端肥胖的人,在哪里一起减肥,这样你就一定会瘦下去,但是你必须要有坚定的恒心,和毅力。

F. 体质差总是生病,影响坏体质的原因有哪些,一看就懂

随着时间一天一天的流失,现在很多人的体质变得越来越差了,总是动不动的就感冒生一些小毛病,其实有很多生活当中的坏习惯都会影响到我们的体制,接下来就给大家讲解一下,相信很多人一看就懂。


经常性的紧张过度或者脾气不好

不管是经常性的紧张过度,又或者是经常发脾气的人,对于体质也总是会慢慢的变差,因为我们知道过度紧张或者是经常性的发脾气,对于我们身体机能的调节都会带来一些影响。特别是对于动不动就发脾气的人,对于肝脏以及心肺等这些功能都会带来比较大的影响,从而也就会导致自己的体质变得越来越差,常常受到一些小病的困扰,如果长期以往下去带来的危害就会更大。

不按时吃饭

现在生活节奏是比较快的,有很多的年轻人都有了早晨不吃饭的习惯,其实在一天当中早饭对我们身体是非常重要的,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所以早餐一定要吃,而且一定要吃的相对丰富一些。不吃早餐不仅仅会给我们的胃带来负担,同时也会影响到身体素质,会让体质变得越来越差。

G. 关于极端减肥..

①因为食物摄取量减少,所以肠胃等消化器官得以休养。节食期间专,借着少吃或定期属减肥,可让消化系统休息,恢复本来的机能,并且正常操作。
②苹果减肥提高了肾脏或肠胃功能,排出体内废气,净化血液。它能把体内的淤血(老旧残污血液)、宿便(老旧粪便)、水毒(造成水肿的原因)排出,身体也变得更健康。
③苹果减肥使人体摄入的热量减少,不足部分就需要体内积蓄的热量供给。所谓体内积蓄的热量即脂肪。体内的多余脂肪消耗掉,人自然会变瘦。
④肥胖者几乎都是因过食而使胃部扩张,无法控制食欲。苹果减肥法能使胃部收缩,减肥后食欲变得容易控制,而且味觉变正常,不会喜欢刺激性食物或油腻食物。
⑤苹果减肥可以促进血液内白血球的生成,提高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同时促进神经和内分泌功能,有助美容养颜。

H. 极端怕冷是怎么回事

你应该是七年前因为情绪因素引起的阳虚,另外还有气虚。你应该首先调整情绪,另外服用一些中药调补一下。你还年轻,又是男孩,应该很好治的,找当地的中医看看就行。关键是情绪要调整好。

I. 体质极差的人该如何从头开始恢复身体素质

一个曾经体质极差的人怒答。这不是如何健身的回答,只是一个快要把自己玩死的边缘,把自己拉回来的综合路程。

  • 第六件事,饮食: 当前5件事养成习惯后。这件事就水到渠成的来了。作为一个重油重盐,吃辣,无肉不欢的人。我也不认为我的饮食也可以做一个转变。我也干过半夜突然受不了馋死了跑出去大吃一通。但是如今,蛋奶蔬菜粗粮为主。早餐:香蕉脱脂牛奶燕麦葡萄干 是铁定的晚餐同早餐。午餐:绿豆粥黑米粥各种粗粮蔬菜。肉:.当然还是吃的,但是无油无盐(不放油盐,白水煮,或者放点萝卜土豆吧,其实挺香单纯的肉味啊,土味啊)定量,在健身后,吃100-200g (还不是每次,大约2-3天才吃一次);想起以前晚上一顿吃2斤油腻腻的肉就恐怖。喝:杜绝了饮料, 只喝牛奶和水,绝大部分时候。 顶多偶尔锻炼完会喝一点功能性饮料。水是过滤过后的水,和自来水直接烧开了喝伟大很有差别。

    饮食调整的经验就是:1.如果你突然特别渴望高热量的食物,比如KFC啊 大肉 油腻腻的食物。 那就是很可能你体内需求热量不足了。你可千万别委屈自己,忍着不吃啊,那会让你吃的更多。该吃就吃!但是更好的做法是:摄入蛋白质与有碳水化物的食物:我一般就是 香蕉 葡萄干 牛奶 蛋白 等。 只要一小会之后,你就不会对这些油腻腻的高热食物非常渴望了。甚至吃不吃无所谓了。因为你成功的把大脑给‘忽悠’过去了。它获得满足了之后就不会折磨你了。你只要给他足够的蛋白质和碳水。(果然讲科学 讲人性才是硬道理)

  • J. 极端环境因素与健康

    环境因素含义 所谓环境因素是指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因素,其中包括时间和空间因素。 像大楼、办公室地点、家具等这类环境因素也能传递信息。一间特殊的办公室、一幅名人字画、一套名牌服装、一枚昂贵的钻石、一块劳力士手表、一辆奔驰汽车可能提醒来访者。 (二)环境因素识别方法 来自:ISO 14001初始环境评审培训教材 ①识别环境因素的步骤 l 选择组织的过程(活动、产品或服务) l 确定过程伴随的环境因素 l 确定环境影响 ②环境因素的分类 l 水、气、声、渣等污染物排放或处置 l 能源、资源、原材料消耗 l 相关方的环境问题及要求 l 其他 ③确定环境因素的依据 l 客观地具有或可能具有环境影响的 l 法律法规及要求有明确规定 l 积极的或负面的 l 相关方有要求的 l 其他 ⑤识别环境因素的方法分类 l 物料衡算 l 产品生命周期 l 问卷调查 l 专家咨询 l 现场观察(查看和面谈) l 头脑风暴 l 查阅文件和记录 l 测量 l 水平对比——内部、同行业或其他行业比较 l 纵向对比——组织的现在和过去比较
    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因此,现代人的健康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健康是生活质量的基础;健康是人类自我觉醒的重要方面;健康是生命存在的最佳状态,有着丰富深蕴的内涵。

    一 、环境因素与健康关系的特征

    (一)双重性

    1. 自然环境因素(natural environmental factor)气温、紫外线、空气中正负离子、微量元素的过高(多)、过低(少)都会产生不同的健康效应,如气温过高—中暑,过低—冻伤;紫外线过强—皮肤癌,不足—佝偻病;空气负离子多—镇静安眠、增进食欲,正离子多—与负离子作用相反;微量元素过高—中毒症,过低—缺乏症。

    2.生物转化(biological transformation)一些能增强多环芳烃亲水性的取代基,如磺酸取代基能使致癌母烃降低或失去致癌性,但也有经代谢转化为毒性更大的毒物,如农药对硫酸(1605)经代谢转化为毒性更高的对氧磷。又如水体中的无机汞经生物(甲烷菌、鱼)转化成毒性更大的甲基汞。

    (二) 多样性

    1.相加作用(additive action)指几种环境因素联合作用的影响是各单项因素影响的总和,如高温和一氧化碳、丙烯腈和乙腈、农药稻部瘟净和乐果等,因其化学结构相近、性质相似、靶器官相同、毒作用机理类同,故生物学效应为相加作用。

    2.增毒作用(synergistic action)指几种环境因素联合作用时,其中某一因素可使其它因素的影响(毒性)加剧,且其影响后果超过二者之和。如飘尘催化二氧化硫形成亚硫酸;吸烟又接触石棉可显著增加肺癌死亡率等。

    3.拮抗作用(antagonistic action)是指某种环境危害因素可使其它环境因素的危害减弱的作用。如卤代苯类化合物(1,2,4-三氯苯与1,2,4-三溴苯)能明显地诱导某些有机磷化合物(如马拉硫磷、马拉氧磷、对硫磷、对氧磷)的代谢,使其毒性减低。

    (三)选择性

    环境危害因素的亲器官性使其有相对固定的靶器官(表1-1)。

    表1-1 不同环境因素作用的靶器官
    环境因素 靶器官
    甲基汞 神经系统(中枢及末梢)、胎盘
    苯 造血系统
    铅 骨骼系统(不溶性磷酸铅)
    石棉 肺
    联苯胺 膀胱
    氯乙烯 肝

    (四)非特异性

    环境因素对机体健康的影响除有特异性症状外,也常表现为非特异性症状,因而易被忽视。如氯乙烯在引起明显的肝血管肉瘤之前,患者可能只有Banti 综合征,Raynaud综合征。此外从表1-2也可能看到铅、汞、砷的临床症状中相似的非特异性症状较多。

    表1-2铅、汞、砷的非特异性症状
    环境因素 非特异性症状
    铅 脱发、贫血、肌痛、肌无力、胃肠炎、肾脏疾患、运动失调、脑功能障碍、致畸
    汞 胃肠炎、肾脏疾患、运动失调、脑功能障碍、致畸
    砷 脱发、鼻刺激、皮炎、色素沉着、胃肠炎、致畸

    (五)剂量-反应关系

    1.环境中物理的和(或)化学的危害因素进入机体到显示出相应效应的决定因素有:①进入机体的环境危害因素的强度或剂量水平;②环境危害因素的毒性大小;③机体对环境危害因素反应的强调。机体对环境因素的强度或剂量-反应关系大多呈正比关系。

    2.当环境因素的危害强度或剂量不大时,大多只引起机体的生理反应(代偿状况),并不显示出临床症状。随着强度或剂量增大并超越了机体适应范围(失代偿状态),则出现疾病甚至死亡。应该重视机体由代偿状态向失代偿状态的过渡阶段,虽出现某些亚临床变化,但尚处于可逆状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是可以恢复到完全健康的。因此制定有关的卫生标准对保护健康十分必要的(图1-1)。

    图1-1 人群接触环境危害因素的生物学反应

    (六)个体感受性

    1.年龄 老年人免疫功能降低,应激功能低下;幼儿肝微粒体酶系的解毒功能弱,生物膜通透性高和肾廓清功能差,因而他们对某些环境因危害的敏感性高,如老年人对高温的耐受性较青年人差。

    2.性别 性激素对肝微粒体酶功能有明显影响,从而影响毒物的生物转化及其对机体的毒性反应,如女性对铅、苯等毒物较男性更为敏感。

    3.健康状况 慢性肺部疾患及心脏病患者对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刺激性气体更敏感,肺结核患者对二氧化硅粉尘危害的抵抗力差。

    4.营养状况 营养不良时对臭氧、铅及致癌性多环芳烃敏感,蛋白质缺乏时对黄曲霉毒素的解毒能力差。

    5.遗传缺陷性疾病

    (1)遗传性红细胞(G-6-PD,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症:全世界至少有1亿以上患者,我国广东地区为8.6%,长江流域及长江以南各省人群中为3.3%.该病患者当接触氧化性化合物(臭氧、萘、一氧化碳)及辐射因素时易发生溶血,对接触芳香族硝基和氨基化合物可能危险性更大。

    (2)血清α1——抗胰蛋白酶(AAT)缺乏症:对呼吸道刺激物和吸烟的危害敏感,发生肺气肿等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的危险性大。

    (3)高铁血红蛋白还原酶缺乏症:对亚硝酸盐等直接氧化剂及苯胺等间接氧化剂敏感,易产生高铁血红蛋白症及紫绀。

    (4)芳烃羟化酶(AHH)诱导力增高症:AAH活性高者患支气管肺癌的危险性也高。

    (5)N-乙酰基转移酶缺乏症:可增加接触β-萘胺、联苯胺、4-氨基联苯、4-硝基联苯等致癌原者患膀胱癌的相对危险性。

    (6)镰状红细胞体质者:可增加接触硝基化合物、氨基化合物、苯、铅、镉、氰化物及一氧化碳等环境因素的敏感性。

    二、环境危害因素的类型与健康的关系

    环境危害因素分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及社会心理性四大类型,为避免重复,本节将重点讨论物理性及化学性危害因素与健康的关系,生物性危害因素请参阅本书第二、三、五、六章,社会心理性危害因素请参阅本书第七、八、九章的相关内容。

    (一)物理性危害因素与健康的关

    1.中暑(heat stroke)指在高温(气温34℃以上)或强辐射(特别是湿度大、无风)环境下,由于体温调节失衡和水盐代谢紊乱产生的以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综合病征。轻症经及时处理可很快恢复,老人、产妇及慢性病患者、昏迷及体温超过42℃持续2小时以上者预后不良。

    (1)气温34℃以上引致体热蓄积,导致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①皮肤血管扩张及大量出汗可致失水失盐,有效血容量减少,血液浓缩,心脏负担加重,可能导致急性循环衰竭。②后期尿量减少,尿中出现蛋白,管型,严重者可能出现急性肾功能不全。③消化道供血不足,唾液分泌减少,胃蠕动受抑制,电解质紊乱,血液氯离子储量减少,胃酸降低,引起消化不良等消化道疾患。④大脑皮层兴奋性增高,通过负诱导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运动区,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动作准确性降低,早期表现为暂时性可逆的功能紊乱,晚期出现脑出血、脑水肿、神经细胞混浊肿胀等不可逆变化。⑤体温过高使全身血管内皮受损,促发内源性凝血,凝血因子及血小板大量消耗导致凝血障碍,皮肤及内脏广泛出血。

    (2)中暑分型及临床表现:①先兆中暑。体温下正常或略高(<37.5℃),全身疲乏、四肢无力、头昏、胸闷、耳鸣、心悸、恶心、大量出汗、口渴、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但尚能坚持工作。②轻症中暑。体温38.5℃以上,除有先兆中暑症状外,出现循环衰竭或体热发散障碍期症状,如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血压下降、脉细弱而快,或面色潮红、皮肤灼热等症状,患者被迫停止工作。③重症中暑。重症中暑又有几型:1)热痉挛型。体温正常或稍高,神志清醒,肌肉抽搐或强直性收缩伴有疼痛、多累及四肢或用力较大肌群,也可侵及腹肌、躯干肌,常为对称性。2)循环衰竭型。体温不高或稍高,头晕、头痛、心悸、多汗、皮肤湿冷、恶心呕吐、面色苍白、脉细微、血压短暂下降、晕厥或神志恍惚。3)高热昏迷型(热射病)。体温在40℃以上,先大汗后汗闭,皮肤干燥灼热,中枢神经障碍乃至昏迷,也可出现癫痫样抽搐、谵妄等。

    2.减压病(decompression sickness)是机体在某压力下暴露一定时间后脱离该环境时,因压力降过快或幅度过大引起血管栓塞及压迫等症状的一种疾病。可见于潜水员、沉箱中工作或水下隧道及水下建筑工人、高压氧舱里工作的医护人员及病人。

    (1)减压病的病理生理改变:①机体在一定压力下,组织内所溶解的惰性气体(氮气)可分别达到相应的张力,若减压过速、幅度超过气体的过饱和安全系数,过饱和部分即由溶解状态游离为气相形成气泡。血管内气泡可栓塞血管,血管外的气泡可压迫血管、神经末梢或各种组织。②血管内气泡在血液-气体界面上可促使凝血因子激活,形成厌水性变性血浆蛋白,使血小板聚集并释放出血管活性物质,导致血管收缩和血管内凝血。气泡作为刺激因素可引起一系列应激反应。③从气泡开始形成到出现症状之间的潜伏期在1~6小时,发病愈早,病情愈重。

    (2)减压病的分型及临床表现:① Ⅰ型仅有皮肤瘙痒、皮疹及关节、肢体疼痛(占75%~90%)。②Ⅱ型除上述症状外还有头昏、头痛、运动及感觉障碍(截瘫、瘫痪、大小便失禁)、呼吸循环功能障碍(休克、猝死)、视听器官功能障碍及恶心呕吐等。③症状可为单一或多种。由于减压后气泡还在不断形成并可移位,症状发展多变,可突然由轻变重。④急性减压病如未及时正确彻底治疗,症状体征可持续迁延数月、数年,病程呈慢性发展过程,称慢性减压病。

    3.噪声(noise)物理学观点噪声是指各种频率、不同强度的声音无规律的杂乱组合或单一频率一定强度的声音持续刺激;生理观点是指凡是使人烦恼的、讨厌的不需要声音都可称为噪声,因此噪声的定义及标准的制定并不完全根据声音的客观物理性数据,还要参考机体的主观感觉、心理状态及所处环境(表1-3)。

    表1-3我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3096-82)
    适用区域 等效声级 dB(A)
    白天 夜间
    特殊住宅区(休养区、高级宾馆等) 45 35
    居民文教区(纯居民区及文教机关区) 50 40
    一类混合区(一般商业与居民混合区) 55 45
    商业中心区、二类混合区(工业、商业、少量交能与居民的混合区) 60 50
    工业集中区(当地政府指定的工业区) 66 55
    交通干线两侧(车流量100辆/时的道路两侧) 70 55

    (1)噪声对机体的病理生理改变:①长时间反复刺激超过生理承受能力,可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伤,使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平衡失调,导致条件反射异常,脑血管功能紊乱,脑电位改变及生理性变化。②引起交感神经紧张,导致心跳加速,心律不齐,血压增高。噪声强度愈大,频带愈宽,血管收缩愈强烈,心排出血量减少,舒张压增高。③引起心室组织缺氧,导致散在性心肌损害。动物试验表明,还可使血中胆固醇增高,可能导致动脉硬化。④引起母体子宫收缩,影响胎儿发育所需必需营养素及氧的供给。据调查,日本大阪机场飞机噪声使孕妇流产有出生婴儿平均体重降低。⑤破坏睡眠过程,使入睡时间延长,深度变浅,多梦,觉醒时间缩短,醒后疲倦。

    (2)噪声影响的临床表现:①神经衰弱症候群。头晕、头痛、易怒、易倦、耳鸣、心前区痛、睡眠不良甚至影响体温调节。②呼吸脉搏加快、心律不齐、血压升高、皮肤血管收缩、冷汗、胃液分泌减少、蠕动受抑、食欲下降,尿中邻苯二酚胺、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升高。③听力虽有一定适应过程,但噪声达50dB(A)可降低工作效能,长期在65dB(A)环境下工作可有10%的人出现某种程度的永久性听力损失,长期在85dB(A)环境下工作可致难听或耳聋并影响语言能力。国际工业噪声安全标准大多定在85~90dB(A)范围。

    4.电离辐射(ionization radiation)人类环境中存在着天然及人工污染的放射性物质,由于它们本身的衰变而以α、β粒了及γ和X线的形式不断地向环境释放能量。如宇宙射线、高本底地表,核爆炸、核电站、核工业、建筑材料中的放射性物质可直接作用于人体形成外照射,也可直接或间接通过空气、水、食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形成内照射。受照射的程度一般以吸收剂量(Gy,戈端)或剂量当量(Sv,希沃特)衡量。电离辐射的特点是波长短、频率高、辐射能量高、具有电离作用。

    (1)电离辐射影响下的病理生化变化:可引起蛋白分子链、DNA和RNA链断裂及对代谢有重要意义的酶的破坏,还可电离生物体内的水分子形成自由基,间接影响机体某些功能。

    (2)临床表现:① 一次较大量(>1Gy)的内照射剂量可使机体出现近期效应,如头晕、头痛、食欲下降、睡眠障碍等神经系统及消化系统症状,继之出现白胞数和血小板急骤减少等造血系统障碍。②累计剂量为1Gy以下的小剂量长期照射可引起远期效应。如寿命缩短、白血病、诱发肿瘤(肿瘤,甲状腺癌、骨肉瘤)、晶体白内障、染色体断裂、畸变、基因突变和胎儿畸形、智力发育障碍、不孕或死产等。

    5.非电离辐射(nonionizing radiation)非电离辐射包括射频辐射、微波、红外线、可见光及紫外线。其特点与电离辐射相反,波长长、频率低、辐射能量低、不具有电离作用。

    (1)非电离辐射的病理生化变化:强度大时的射频电磁辐主要的热效应,即机体把吸收的射频能转换为热能,形成由于过热引起的多系统损伤,射频辐射的非热作用也可引起机体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变化。

    (2)临床表现:

    ①微波(microwave)。可致神经衰弱症候群、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辐射强度>80mw/cm2可使晶体受损,长时期>100mw/cm2可致白内障;使男性性功能障碍,女性月经紊乱及流产;血流动力学失调,血管通透性降低,心电图改变,促进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血小板和白细胞数减少;降低体液及细胞免疫功能。

    ②激光(laser)。红外激光可致角膜灼伤,紫外激光(<40nm)及近红外激光(1400nm)可致晶体白内障,激光束(>500nm)损伤视网膜色素上皮层造成视网膜充血、水肿、移位穿孔,中心盲点和斑痕形成,视力下降;长期低剂量激光束可影响色觉;大功率激光器无距离即可灼伤皮肤。

    ③紫外辐射(ultraviolet radiation)。<300nm波长可致皮肤红效应,造成起泡、脱皮及致癌;250~320nm(288nm左右)可引致急性角膜结膜炎(电光性眼炎)及抗佝偻病作用;200~275nm(<250nm)可分解氧分子形成不稳定的有毒的臭氧,有杀菌作用;160nm以下(真空紫外线)可使空气中的氮、氧分子结合成氮氧化物,造成光化学烟雾*的条件。

    ④红外辐射(infrared radiation)。扩张皮肤毛细血管,形成永久性色素沉着;强烈照射可致灼伤、角膜损伤、白内障(炉前工)、视网膜脉络膜损伤(如日蚀性视网膜炎)

    (二)化学性危害因素与健康的关系

    环境化学物引起生物体损害的能力称为毒性,所产生的损害总称为毒作用。毒物毒性的大小可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用动物实验或其它方法检测。毒物引起机体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后可引致相应的症状和体征。根据病程病变发展的快慢及作用特点可分为急性、慢性和慢性特殊毒作用。

    1.急性毒作用(acute toxicity) 指机体一次大剂量接触或在24小时内多次接触一种环境化学物质所引起的快速而剧烈的急性中毒效应。中毒效应的程度与环境化学物的毒性和剂量有关,有的在瞬间即产生中毒症状甚至死亡,有的可在接触致死剂量后的几天才出现明显的中毒症状或死亡。为估计环境化学物对人类潜在危险的程度、毒性大小,多以动物试验为基础。急性毒性的参数多以半数致死剂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单位为mg/kg体重)表示;还有半数致死浓度(median lethal concentration,LC50单位为mg/M3或mg/L,也有用ppm (parts per million,百万分之一;10-6)表示(见表1-4)。

    表1-4 急性毒性分级(WHO)
    分级 大鼠一次经口服的LD50(mg/kg) 6只大鼠吸入4小时死亡2~4只的浓度 家兔经皮肤LD50(mg/kg) 对人可能致死估计量 g/kg 总量/60kg体重
    剧毒 <1 <10 <5 <0.05 0.1
    高毒 1~ 10~ 5~ 0.05~ 3
    中等毒 50~ 100~ 44~ 0.5~ 30
    低毒 500~ 1000~ 350~ 5~ 250
    微毒 5000~ 10000~ 2180~ >15 >1000

    2.慢性毒作用(chronic toxicity)指环境化学物质在人或动物生命周期的大部分时间或终生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损害。由于机体吸收环境毒物的量从低剂量逐渐累积到中毒阈剂量或机体对环境毒物造成的损伤未能及时修复(或修复而未复)逐渐累积到中毒阈剂量,表现为缓慢、细微、耐受性甚至波及后代的慢性毒作用。如低剂量汞或镉长时间污染水体并通过食物链富集所致水俣病或痛痛病,病程大多经历数年至数十年,有的环境毒物如甲基汞还可通过胎盘导致先天性中毒。慢性毒作用与急性毒作用的差别,除性质和程度以外还有作用部位不同,如汞盐急性毒作用在肾脏,而慢性毒作用则以神经系统为主。

    3.慢性特殊毒作用 包括诱变作用、致癌作用和致畸胎作用。凡能改变机体细胞遗传物质而诱发突变的环境化学物质(或物理因素)均称为诱变原,诱变原作用于体细胞引起的突变并由此引起癌变称为致癌作用,诱变原如作用于胚胎细胞并造成胎儿发育的先天畸形称为致畸胎作用。

    (1)致癌作用(carcinogenesis):环境因素中存在着化学的、物理的、生物的及社会心理的致癌因子,目前人们研究较多的是化学的致癌因子。致癌因子中有在体内不需代谢活化能与机体大分子直接发生亲电性结合反应而使细胞癌变的直接致癌物(如烷化剂类);还有大部分化学致癌的需经代谢活化后方具亲电性而呈致癌作用的间接致癌物(procarcinogen),在体内经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催化先成为近致癌物(proximate carcinogen),再分解为带正电的亲电基团称终致癌物(ultimate carcinogen),最后与DNA、RNA等结合方呈现致癌作用。常见主要致癌物有多环芳烃类、烷化剂类、芳香胺类、N-亚基硝基化合物及天然致癌物(黄曲霉毒素B1、苏铁素)等。

    (2)致畸胎作用(reratogenicity):指母体受孕后受外环境影响所致的畸形或其它缺陷胎儿。目前已证实对人类有致畸作用的化学致畸因素有甲基汞(methylmercury)、氨基蝶呤(aminopterin)、反应停(thalidomide)、碘缺乏[iodine deficiency的克汀病(cretinism)]及一氧化碳中毒时的缺氧(hypoxia)等。[除化学致畸因素外,尚有物理致畸因素,如电离辐射等;生物致畸因素,如风疹病毒(rubella virus)、疱疹病毒( herpes virus)、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弓形体原虫( toxoplasma )、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m)].

    致畸作用的最危险时期——敏感期(critical period)是指受孕后第八周,这段胚胎期是细胞高度分化及各个器官、系统基本形成期,环境致畸因素可使胚胎死亡或畸形。一般在敏感期的早期可致耳部损伤,中期可致手臂畸形,末期可致足部畸形。

    妊娠第三个月到分娩的胎儿期,各器官系统已进入生长发育期,但小脑、大脑皮质及泌尿生殖系统仍在继续分化,因此这些结构仍保持对环境致畸因素的敏感性。

    在分娩后的哺乳期,有些物质仍强通过母乳传送给婴儿,使其仍会受到继续累积的环境致畸物质的损害而影响发育和健康(表1-5)。

    表1-5环境致畸因作用于胚胎的时间与效应
    妊娠前期 妊娠期 围产期
    前三个月 后三个月
    发育阶段 生殖细胞 胚 胎 胎 儿 新生儿
    易受损部位 精子、卵发生,受精卵 器官发生,分化完成 中枢神经系统 乳汁
    对胚胎发生的主要影响 致突变 致畸 经胎盘致畸
    后果及表现 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不孕、受胎能力障碍 着床障碍、自然流产 早产、死产 形态、行为或机能异常、发育迟缓
    有害物接受者 父或母 母 母 母(授乳),父或母携带致畸物质

    环境致癌作用的后果是:①胚胎死亡、被母体吸收或自然流产;②畸胎形成;③胎儿生长发育迟缓;④胎儿功能缺陷(视听障碍、智力低下等)。

    阅读全文

    与极端体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西安最大的体育馆 浏览:601
    省体质检测 浏览:4
    长春马拉松全长多少 浏览:825
    茂名体育馆周围旅馆 浏览:927
    庐江沙溪中学体育老师 浏览:595
    拳击裁判知乎 浏览:965
    适合小学二年级的体育活动 浏览:137
    s7比赛炼金 浏览:224
    2016齐鲁弈友比赛通知 浏览:817
    lpl有些什么比赛 浏览:943
    武汉体育学院公共事业管理怎么样 浏览:632
    梅州体育学院杜院长 浏览:906
    宿城文化体育中心 浏览:435
    小班体育活动捉小鱼 浏览:876
    2020年高中篮球特长生招生 浏览:221
    北京户外运动圣地 浏览:330
    跑马拉松能长寿吗 浏览:846
    学习钢琴不能练哪些体育项目 浏览:785
    大班体育活动龟兔赛跑 浏览:770
    我的体育老师田野的结局 浏览: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