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幼儿个案追踪
一、托班孩子寄宿制前一个月的案例分析 佳佳,大家喜欢这样称呼你。上学期,三周岁不到的佳佳进入幼儿园的寄宿制生活,她长了一双大眼睛,聪明、大胆、有个性,自理能力强,人见人爱。但她却“擅长”用眼泪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与需要,是个不小的“哭包”。 由于佳佳年龄小,在全托一个月的时间里,情绪情感问题较突出,嘴里常念叨着:“我妈妈什么时候来接我啊?”为让她逐步适应幼儿园的全托生活,我建议让她妈妈每周三晚饭后接孩子回家一次,周四早上送来,到周五再接回家。这样尝试了两个星期,佳佳的情绪果真稳定多了。但紧跟着问题也出现在她的一日生活活动中,如:自由活动时,佳佳想同伴手中的玩具,可小朋友不给,“哇——”泪水如泉涌,当她家里带来的玩具被同伴拿去想要回来时,小朋友不给,“哇——”那神情伤心委屈到极点。 分析: 孩子离开家庭第一次迈向幼儿园的全托生活,正经历着孩子离开熟悉父母一下子难以适应的“断乳期”。在家中是单独的,没有小朋友与之争抢玩具,更没有想到自己的玩具会被别人拿去玩,所以,心里难免会伤心。相对来说,幼儿园空间、物品放置、使用方法是新入园孩子所陌生的,由于孩子的自由,无约束的行为,使用物品时都是随心所欲的占有,这个过程要经过家园的共同教育和培养,才能使之慢慢地形成与同伴一起分享。 有时,她吃饭爱脱鞋子,或者把不爱吃得菜拨弄得满桌、满地都是,我提醒她“坐坐好不可以把菜……”话还没讲完呢“娃娃”声已经响起。一次吃饭时,她把饭碗慢慢地移动至桌子边缘,眼看饭碗就要落地了,我轻轻走过去把饭碗慢慢移到里面一点,结果,孩子发火了,把小勺摔到了地下。我用尽平静的目光看着她,希望不给她造成压力,但孩子倔着小嘴“哇哇”大哭,眼泪像断了线似的。小便随之也尿在了身上。 心理学研究成果显示,3岁儿童伴随着运动机能的发展,与成人间的交往正处于第一反抗期,常常任性、逞强。如果此时成人对其内在的需要了解不够,不及时予以满足,就会造成儿童与成人的对立。孩子吃饭脱鞋,可能与她的坐姿不端正有关,或者家中吃饭是脱鞋子的,或者看到不喜欢吃得菜而故意把饭碗推来移去,或者是想老师抱抱喂她吃饭,或者暂住肚子没有饥饿感,根本不想吃饭。 佳佳长得胖嘟嘟的招人喜欢,可就是挑食。今天午餐是红烧鸭肉,萝卜汤,照例我给每位小朋友盛完饭后,在观察孩子进餐的过程中,我发现佳佳的一碗萝卜不见了,正想表扬她,忽然发现同桌玥玥的碗里萝卜多了好些。我拿起碗重新盛了萝卜端到佳佳的面前,她情绪又来了,用力一推,一碗萝卜滚到了对面,过了一会儿,我走过去告诉她:“萝卜是小白兔最爱吃的菜,你知道小白兔的毛是什么颜色的吗?”“白色”佳佳干脆的回答,那你吃了萝卜就会像小白兔那样白,像“白雪公主”那么漂亮。她听了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慢慢的吃了起来,吃几口还抬头看看我,眉头皱几下,好像对我说:“佳佳今天吃了罗卜真的会像“白雪公主”那样漂亮吗?” 生活中随时发生一些老师意想不到的事,针对这个案例,我感到要善于抓住孩子的某种特征,对孩子进行引导是很关键的。小白兔白白的毛,红红的眼睛,非常可爱、漂亮,通过我的表述,佳佳的爱美之心,似乎不费劲就让孩子心甘情愿地吃下了平时最讨厌的萝卜。有时把批评孩子转换成形象的语言描述或故事,在故事中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引导她喜欢和厌恶的情绪,建立起她对生活最初的是非概念。 吃饭时间到了,佳佳用勺子敲着碗,引起了其他小朋友都模仿她的动作,一时间活动室一片混乱,“不好听的声音老师不喜欢”我提高了嗓门指出了她的错误,她笑了笑仍继续她的行为。我对小朋友说:“我刚才听到有个“人”在轻轻地哭。”“是谁啊?”“是小勺!”佳佳的大眼睛飘了我一眼,一副不在乎的样子,我悄悄地走到她身旁,“佳佳是不是不想吃饭呀!”“不是。”“哪想干什么呢?请你告诉我。”“我想换个有花的小勺。”佳佳轻轻的对我说。 分析: 佳佳性格倔强,又很调皮,甚至会打人。有时脾气上来就会无理取闹,我采用批评的方式,致使她不把批评当回事了,批评也因此失去了它的作用。意识到耐心地开导会比单纯的批评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针对孩子的一些错误我开始转变观念,用新的理念指导自己的工作。当她有点滴进步时,我就用具体形式表扬她,多让她体验成功的快乐,犯错时我就故意不理她,等她自己有了情绪反映再告诉她不应该怎样做,渐渐的佳佳有了明显 幼儿个案追踪 www.yexy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