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体质舞蹈 > 体质与伤寒论

体质与伤寒论

发布时间:2021-02-11 07:25:35

㈠ 如何学习《伤寒论》

(一)选本一般读《伤寒论》的,往往都是读注本的多,很少有从《伤寒论》白文本着手。其实这是研究伤寒论的关键问题,不应该忽略。因为白文本是仲景《伤寒论》的基本面貌各家注本于《伤寒论》的本来面目,或多或少都有所改变了。当然,所谓白文本,亦只是指北宋林亿等的校刊本而言,除了林校本而外,我们不可能再看到更接近仲景原论的白文本宁。北宋刊本,亦为稀世之珍,国内还没有访到是否有这个本子的存在。其次是明代赵开美的翻刻宋本,据《经籍访古志补遗》说:“此本为仲景全书中所收,曰翻刻宋板,其字面端正,颇存宋板体貌,盖伤寒论莫善于此本”。可惜这个刻本,亦流传甚少,不易购得。无已,下列几个本子,还不失为《伤寒论》白文本的善本。第一是民国元年武昌医馆刊本,其次是民国十二年恽铁樵托商务印书馆的影印本,又其次是民国二十年上海中华书局的影印本。这三个本子都是据赵氏翻刻本而校刊或影印的,在古旧书店时或可以买到。1955年重庆人民出版社发行的《新辑宋本伤寒论》,也是据赵刻本排印的,1959年又增附索引发行,仍不失为较好的白文本,只是删节去原本的辨脉法、平脉法、伤寒例、辨痉湿暍病脉证,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辨不可吐、辨可吐、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辨可下病脉证并治、辨发汗吐下后病脉证并治等十二篇,以及三阴三阳各篇篇首所列诸法条文,可以称做《伤寒论》的白文节本。 (二)选注注《伤寒论》的,从宋至今,不下四百余家,要想尽读这些注本,既不可能,亦没有这个必要。但是较好的注本,不仅可以帮助对《伤寒论》的理解,还足以启发我们的思路。因此,在阅读了白文之后,选几家较好的注本来看,这是非常必要的。兹选列数家如下,以供参考。 1.《注解伤寒论》宋·聊摄成无己注 书凡十卷,这是通注《伤寒论》的第一部书。汪琥说:“成无己注解伤寒论,犹三太仆之注《内经》,所难者惟创始耳”。的确,没有蓝本可凭,而要注释这样一部经典著作,是不太容易的事。成氏注的唯一特点,基本是以《内经》为主要依据。仲景在自序里曾说:“撰用素问·九卷”。而一般人也说仲景《伤寒论》是在《内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读了成氏注,更可以说明这一点。如《伤寒论》说:“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成注以《素问》标本病传论作解云:“病人旧微溏者,里虚而寒在下也,虽烦,则非蕴热,故不可与栀子汤”。《内经》曰:“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必且调之,乃治其他病”。这条确是治病的标本先后问题,旧微溏里虚证是本病,栀子豉汤证是标病、新病。里虚者,只能先温其里,这既是《内经》治病求本的精神,亦是仲景最为丰富的经验。又如《伤寒论》说:“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 ,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之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成注云:“《针经》曰,夺血者无汗,尺脉迟者,为荣血不足,故不可发汗”。凡此都可以说明仲景运用《内经》理论于临床,是非常纯熟的。尽管在《伤寒论》的文字中,很难看到仲景引用《内经》的成语,一经成氏注释,则知仲景立法,往往以《内经》为依据。足见仲景所说撰用《素问》、《九卷》,完全是有来历的。因此可以说,如果善读成氏注,实足以启发我们更好的运用《内经》理论于临床。成氏于晚年还著有《伤寒明理论》四卷,反复分析发热、恶寒等五十个症状的性质,亦大足以启迪我们临床辨证的思考方法,值得一读。 2.《尚论篇》清·西昌喻嘉言著 书凡四卷,本名“尚论张仲景伤寒论重编三百九十七法”。喻氏书是以明代方有执的《伤寒论条辨》为依据而著的,其立论要点有三:首先驳正王叔和叙例,认为多属不经之语;其次是从仲景三百九十七法中循其大纲细目,分别厘订;再次是指出《伤寒论》以冬月伤寒为大纲。六经中又以太阳一经为大纲,太阳经中又以风伤卫、寒伤荣、风寒两伤荣卫为大纲。因而他把《伤寒论》原文重新作了如下的调整:凡风伤卫证列于太阳上篇,寒伤荣证列于太阳中篇,风寒两伤荣卫证列于太阳下篇。太阳阳明证列于阳明上篇,正阳明证列于阳明中篇,少阳阳明证列于阳明下篇。合病、并病、坏病,悉附入阳篇。据腹之或满或痛而当下当温者列于太阴篇。凡本经宜温之证列于少阴前篇,凡少阴经传经热邪正治之法列于少阴后篇。凡肝肾厥热进退诸法列于厥阴篇,并以过经不解、差后劳复、阴阳易诸病悉附入之。总之,喻氏是持错简方法治《伤寒论》的中心人物,前继方有执,后启张璐、黄元御、吴仪洛、周禹载、程郊倩、章虚谷诸家。把《尚论篇》阅读了,诸家之说,便可一以贯之。 3.《伤寒论集注》清·钱塘张志聪著 书凡六卷,是他晚年的定本,未曾完稿,便即死去,后来是由高士宗给他完成的。张志聪认为王叔和叙例自称热病,证候既非,条例又非,大纲与本论且相矛盾,便削去了叔和叙例。他又以成无己阐发风伤卫、寒伤荣之说,而以脉缓、脉紧、恶风、恶寒、有汗、无汗等,分列桂枝、麻黄两大证,与风寒两感、荣卫俱伤的大青龙证鼎足而三诸说,为始差毫厘,终失千里,反足以蒙蔽仲景之学,不足为训。他尤其认为六经编次,自有条理贯通,不容妄为诠次。这一点是和喻嘉言一派持错简论的完全相反,他把六经诸篇三百九十八条,按照原本次序分做一百章,自为起迄,各具精义,决不能把《伤寒论》当做断简残篇,遽然予以条例节割,应该是拈其总纲,明其大旨,从汇节分章,使其理明义尽而后已。至其治《伤寒论》主要思想,期在阐明人体“经气”的变化。他认为,三阴三阳、六经六气,在天地之间有,在人身之中亦有。无病则六气运行,上合于天,外感风寒,便以邪伤正,始则气与气相感,继则从气而入经。懂得“经气”的道理,从而读《伤寒论》,便能因证而识正气之出入,因治而知经脉之循行。他的这个主张,又经张锡驹的继续发挥,陈修园的不断宣扬,于是他便成为维护伤寒旧论一派的中坚人物,并且对后学的影响很大。 4.《伤寒来苏集》清·慈溪柯韵伯著 书凡八卷,包括《伤寒论注》四卷、《伤寒论翼》二卷、《伤寒论附翼》二卷。他认为《伤寒论》经王叔和编次后,仲景原篇,不可复见,章次虽或混淆,距离仲景面貌,还不甚远。而方有执、喻嘉言等重为更订,只是于仲景愈离愈远。惟《伤寒论》里既有太阳证、桂枝证、柴胡证等说法,必然它是以辨证为主的,要想把《伤寒论》的理论更好地运用于临床,最实际的就是其中辨证的方法。因此,他主张不必孜孜于传仲景旧论的编次,更重要的是传仲景辨证的心法。例如太阳篇,他分列了桂枝汤、麻黄汤、葛根汤、大青龙汤、五苓散、十枣汤、陷胸汤、泻心汤、抵当汤、火逆、痉湿暑等十一证类,桂枝汤里汇列有关的凭脉辨证十六条,桂枝坏证十八条,桂枝疑似证一条,有关桂枝证的十八方,如桂枝二麻黄一、桂枝加附子等汤统列于此。麻黄汤证里汇列有关麻黄汤脉证的十四条,麻黄汤柴胡汤相关脉证一条,汗后虚证八条,麻黄汤变证四条,有关麻黄汤证五方,如麻黄汤、麻杏甘石汤等统列于此。其他诸证,亦无不按此类分条列。这就是柯氏以证为主,汇集六经诸论,各以类从的方法。他这样分篇汇论,挈纲详目,证因类聚,方即附之,对于临证来说,是比较适用的。同时他在《伤寒论翼》里将全篇大法,六经病解、六经正义、以及合病并病、风寒、温暑、痉湿等问题,都作了系统的分析,足以启发学思不少。童炳麟氏谓柯韵伯能识《伤寒论》大体,就是指这几篇议论而说的。后来徐大椿著《伤寒论类方》,也是以方类证。不过他和柯韵伯的不同点是:韵伯分经类证,以方名证,徐大椿则以方分证,方不分经。这两种方法,在临证时都有现实意义。 5.《伤寒贯珠集》清.长洲尤在泾著 书凡八卷。全书各篇分立正治法、权变法、斡旋法、救逆法、类病法、明辨法、杂治法等,为其组编的骨干。如太阳篇分做太阳正治法、太阳权变法、太阳斡旋法、太阳救逆法、太阳类病法五章。其他阳明、少阳、三阴诸篇亦无不如此辨治立法分条。如治伤寒者,审其脉之或缓或紧,辨其证之有汗无汗,从而用桂枝麻黄等法汗以解之,这是正治法。顾人体有虚实之殊,脏腑有阴阳之异,是虽同为伤寒之候,不得迳用麻桂法,必须考虑到小建中、炙甘草、大小青龙等汤,这是权变法。治疗中常常发生过与不及的流弊,或汗出不澈,或汗多亡阳,因而又有更发汗以及温经等法,这是斡旋法。不幸而误治、或当汗而反下,或既下而复汗,致成结胸、协热下利等证,于是乎有大小陷胸、诸泻心汤等方法,是为救逆法。太阳受邪,绝非一种,如风湿、温病,风温、中暍等,形与伤寒相似,治则不能雷同,而有麻黄、白术、瓜蒂、人参、白虎等方治,这是类病法。说明尤氏是通过临床实践,从伤寒条文中体会出仲景的种种立法的,使人便于掌握,实有惠于后学不少。 (三)阅读方法 《伤寒论》是理论密切联系实践,将辨证施治的方法,贯穿在理法方药之中的最有系统、最有条理的书,因而它是学习祖国医学的必读书籍。我这里所谓读,必须是读得烂熟。最低限度要能背诵六经条文,在读的时候,最好用白文本,不要用注本。 例如谈到桂枝汤证,便能把前后有关桂枝汤证的条文都能列举出来,谈到麻黄汤证,便把有关麻黄汤证的条文都能列举出来,这才基本叫做熟读了。 熟读以后,才来细细地研读注本。前面所列举的几个注本,是最起码的。如研读成注有心得,能帮助我们把《内经》里许多理论与《伤寒论》联系起来,学习张仲景如何运用《内经》理论于临床。于研读成注之后,再研读张注。读张注时,他的凡例、本义、最不要疏忽,因为从这里可以了解他的中心思想。最好是能按照他所分的—百章,扼要地写出提纲来,这样有帮助我们对《伤寒论》的全面分析。读张注后再读喻注,喻注是以三百九十七法和三纲分立说为基础的。姑无论我们同不同意他的分类方法,但三阴三阳、风寒营卫等是研究《伤寒论》的基本问题,我们可以取其经验,更好地来处理这些问题。读喻注后再读柯注,读柯注应先读他的论翼部分,因为这部分都是研究《伤寒论》的基本问题,尤其是“全论大法”、“六经正义”、“风寒辨惑”三篇,最关紧要。从这里识得大体以后,再阅读他的“论注”部分,不仅易于深入,对我们辨识伤寒方证的关系,很有好处。读柯注后再读尤注,尤注是研究《伤寒论》的立法为主的,领悟其阐述伤寒确立治法的所以然,足以启迪我们临证立法施治之机。我之所以介绍这几个注家,并不是说他们可以概四百余注家之全,而是从成注以溯仲景的学术思想渊源,从张注以识伤寒论的立论大法,从喻注以辨阴病阳病传变之奥,从柯注以察辨证立方之微,从尤注以判施治立法之所以。这几方面都下了一定的工夫,庶几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伤寒论的辨证论治的法则,对于指导临床实践也有一定帮助。当然,各个注家之间,有许多不同看法甚至还有相互排斥、相互非议的地方,可以不必过于追究这些问题,而是取其各家之长,弃其各家之短。取长弃短的唯一标准,亦以能通过临证实践为指归。如成注“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不得眠”条说,“衄者,上焦亡血也,若发汗,则上焦津液枯竭,经络干涩,故额上陷脉急紧。诸脉者皆属于目,筋脉紧急,则牵引其目,故直视不能眴,眴,瞬合目也。”而一般注家均解释为“额上陷,脉紧急”。这不仅是临证时所未曾见,而理亦难通,深藏内在的经脉,称为陷脉,内经固有此说也。成注栀子豉汤方说;“酸苦涌泄为阴,苦以涌吐,寒以胜热,栀子豉汤相合,吐剂宜矣”。这里成氏虽依据内经为说,诸家亦不乏同意成氏之说者,但临证时用栀子豉汤,从未发生涌吐。前者成氏之说,和者无多,但理足事明,我们取之,后者成氏之说,虽注家多有和者,但非临证事实,我们弃之,从不阿其所好。

㈡ 何谓体力、体质他们与健康的关系如何

体力:指身体的力量。通常是用来描述体能中的耐力素质,包括心肺耐力、力量耐力、速度耐力。体力不是指最大的力量而是指以最大力量可以连续对外做多少功。这涉及到最大力量和最大耐力。体力应该是指一个人身体在最大力量连续作功的情况下,身体不断提供能量所能持续的量。
体力=肌肉已有能量+(对外做功总量÷对外做功能量速度)×身体转化能量速度。
体质:是由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所形成的。人类个体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方面所固有的相对稳定的特性,与心理性格具有相关性。个体体质的不同,表现为在生理状态下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和适应上的某些差异性,以及发病过程中对某些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和疾病发展的倾向性。
体质与体力和健康的关系:
体质:是人体健康状况和抵抗健康侵害因素的能力。如果体质好,那就是冬暖夏凉寒暑难侵。体质极佳,那就是精神健旺,精力充沛,百病不生。体质可以通过运动、膳食、生活习惯等改良,但是先天的因素很重要。
体力: 指耐力和心肺功能,特指持续运动的能力。既包括运动能力,也包含劳动能力和其他形式的身体运动能力。体力活动与健康的密切关系,已经被将近半个世纪的研究所发现和证实。多种慢性疾病,包括心脏病、2型糖尿病、高血压、中风、肥胖、骨质疏松以及某些癌症的发病都与缺乏规律性的体力活动有关。

㈢ 怎么分析自己的体质 中医请进!

很好,附了舌苔,我比较赞同湘山牧童与 圣智居士 的分析
1.从中医来说,寒和热同时存在的情况在临床上是比较多见的,就像评价一个人,你可以说他既不错又不好,关键是不错在什么地方,不好又在什么地方。可以说它既冷淡又热情,关键是对什么冷淡,对什么热情。同样的寒和热也是可以同时存在的,而关键是寒的是什么,热的是哪种。并且寒和热之间可能有因果联系,但可能不存在因果联系,各自产生有不同的机理。
2.总体来说,寒分为虚寒与实寒,热也分为虚热与实热。寒热错杂就可以有四种组合,即虚寒实热,虚寒虚热,实寒虚热等等,这也是很粗率的分法,实际情况很复杂。如半夏泻心汤证的寒热错杂就是虚寒实热。寒为脾阳有不足,热为胃热或中焦湿热,而他们之间可以存在明显的因果联系,如脾阳不运,水湿停留,郁而化热;也可以不存在明显的因果联系。如白通汤证,寒为实寒(我自己的认为)热为虚热,而这种情寒与热就有明显的因果联系,阴寒内盛,格拒阳气,浮越于外,形成热像。如麻杏石甘汤证的风寒外束,邪热内伏,寒与热就不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
3.基于以上的分析,你这种既寒又热的情况,就要分清楚寒热的各自情况了。舌像对于中医辨证非常的重要,它通常能反映本质情况,所以我说附了舌像很好。从舌像看,明显的寒湿,舌质淡,体胖,边有齿痕,苔白腻,明显的寒湿之象。且有阳气不足的表现,结合你的症状“怕冷! 最近这2天是天热起来了好一点了,之前天气没热的时候,经常四肢冰冷”两者结合看来寒湿内盛是非常明显的。并且是你现在身体的本质情况。
4.但是,你热像表现得也很突出“我自己就是经常会觉得莫名其妙的燥热!尤其是人多的地方,或者房间不透风的话,会突然的觉得全身都很热,鼻子嘴巴出的气都很热,量体温都在37左右, 但走一走或者换个环境就会好!”但是舌质并不红,说明你的热像是表象,不是本质,不吃凉的东西,不去清热是非常正确的。
5.那基于我们的理论你的寒和热又是什么样的关系呢?又怎么会形成寒热的错杂的呢?你的寒和热是因果关系,表象与本质的关系。寒湿是本质,热像是表象。从中医讲是由于寒湿内盛,就像一道墙一样,将阳气闭郁在内,郁久便要化热,就像草堆,闷久了里面就会温度升高一样,另外由于寒湿形成了一道墙,在墙外的阳气又回不去,形成格拒,阳浮于外,也会形成热像。这就是你的寒和热的关系,以及产生的原因,共存的原因,正如伤寒论里面讲的“其人身大热,而欲近衣者,为寒在骨髓,热在肌肤也,身大寒,而不欲近衣者,为寒在肌肤,热在骨髓也”
6.道理讲了一大堆,我们总要有临床证据,要不然就是空话。首先你有寒湿的症状,再加上更能体现本质的舌像,而热像只体现在症状,舌像无体现,故而我们更偏重于把你的体质的本质确定为寒湿,并从舌像讲还有阳气的不足,热像只是表象。对于寒热关系与机理的分析,你的症状也有体现:你告诉我们“尤其是人多的地方,或者房间不透风的话,会突然的觉得全身都很热,鼻子嘴巴出的气都很热,量体温都在37左右, 但走一走或者换个环境就会好!”从这里面我们可明显看出你的发热是由于“郁”所诱发,空气不流通,人很多时,都可体现出一个“郁”字,并且在走一走,活动一下,及换个环境就可缓解,很明显的说明你发热的缓解原因是,“舒畅”就是将郁结打开。如此就非常符合我认为的是由于寒湿像一道墙一样将阳气闭郁,回不来也出不去所导致发热的机理。这就是天人相应呀!最后“平时比较暴躁,喜欢发火! 然后喜欢躺床上”也体现了一个“郁”字,也就是肝郁,爱发火通常讲为肝火,但肝病的基础是肝气郁结,肝火旺盛也会使肝气郁结,治疗上也要疏肝解郁。这个地方的肝火也是热像的一个体现,但主要与你的情志、性格有关,是属于中医的七情化火,与寒湿化火关系不大。但这里肝火与肝郁是次要矛盾,寒湿才是主要矛盾,根本矛盾。
7.所以总体看来你的寒主要是寒湿,另外还有阳气不足,热主要是寒湿化火,次要是肝火。本质上来讲你是寒湿体质,阳虚体质。急躁性格。
8.我不知道我讲来讲去,有没有讲明白。限于表达能力与问题的复杂性,中医的博大精深,也只能讲到这种程度了。
9.总之给你的建议是;
由于是寒湿,阳气不足的体质,所以那些生冷的食物就不要吃了,尤其是什么冰激凌,冻的饮料。有清热的食物也不要吃,比如苦瓜这些。肥腻,甜食也少吃,会生湿。减肥药也要少吃了,另外要多运动。最后控制情绪,少生气。
中药可以试试肾着汤合四逆散合半夏厚朴汤加减加减。
干姜40g 茯苓30g 白术15g 柴胡15g
枳实20g 白芍10g 通草15g 藿香15g
薏苡仁30g 厚朴15g 苏梗15g 法半夏15g
拣三副来试试,
还有喉中有痰是有痰湿,间接说明了寒湿的存在,脉轻按无,重按有,刚好符合寒湿将阳气闭郁在内的主要病机,尿路感染过几次与阳气不足有关,与你的生活有关,痔疮的话与寒湿体质可能没有直接关系,主要要用使用局部辩证,要注意生活方式。

㈣ 《伤寒论》和《伤寒杂病论》是一回事吗

《伤寒论》和《伤寒杂病论》不是一回事。

1、伤寒论:

《伤寒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汉医经典著作,是一部阐述外感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2卷。现今遗存10卷22篇。

2、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是一部论述外感病与内科杂病为主要内容的医学典籍,作者是东汉末年张仲景,至今是中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

《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

(4)体质与伤寒论扩展阅读:

《伤寒杂病论》的贡献,首先在于发展并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法则。张仲景把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症状。

根据病邪入侵经络、脏腑的深浅程度,患者体质的强弱,正气的盛衰,以及病势的进退缓急和有无宿疾等情况,加以综合分析,寻找发病的规律,以便确定不同情况下的治疗原则。他创造性地把外感热性病的所有症状,归纳为六个证候群和八个辨证纲领。

以六经来分析归纳疾病在发展过程中的,演变和转归,以八纲来辨别疾病的属性、病位、邪正消长和病态表现。

由于确立了分析病情、认识证候及临床治疗的法度,因此辨证论治不仅为诊疗一切外感热病提出了纲领性的法则,同时也给中医临床各科找出了诊疗的规律,成为指导后世医家临床实践的基本准绳。

㈤ 《金匮要略》所论杂病,与《伤寒论》的区别有:

《金匮要略》一书的内容主要以内伤杂病为主,其中也有一些妇人妊娠、版产后、急救中权毒等疗法。《伤寒论》一书主要是论述外感热病的专著。《伤寒论》以六经辨证为主,《金匮要略》以脏腑辨证为主。据《伤寒论》自序里说“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可知两书原为一体,但伤寒是感邪为患,故变化较多,内伤则是本脏自病,故传变较少,因此,治伤寒是以祛邪为主,祛邪也即安正,治内伤以扶正为主,扶正也即祛邪
答案:ABCDE

㈥ 《伤寒论》与《内经》辨治方法有何不同

《黄帝内经》(下简称《内经》)和《伤寒杂病论》(下简称《伤寒论》)是内不同时代容的两部中医古籍,《内经》前而《伤寒论》后。两书皆同源于古代的医经,也即以《易》学、阴阳、五行、六气、卫气营血、精气神等为主导,认证皆以四诊、八纲。不同的是,《内经》集古代医学、哲学理论之大成,其中阴阳、五行、六气对后世影响深远,不仅用其推衍疾病的生理、病理、治疗用药,而且用于推衍防病、养生等。由于六经辨证是根据症状反映来分析病情、病性的,所以《伤寒论》的辨证论治的实质:于患病人体一般的规律反应基础上,而适应整体、讲求疾病的通治方法。即《伤寒论》只是根据疾病所反应的症状治病,不再应用《内经》中的五行、六气推衍辨证。

㈦ 温病学和伤寒论的区别

温病学与《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并列为四大经典。其理论来源于《黄帝内经》,丰富充实于《伤寒论》,又经过历代医家的实践与发展,最终成熟于明清时期,成为经典。其源自于经典,本身亦是经典学科,从其临床发展过程中,足以看出其价值所在。
温病,指感受温邪,以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为主要特点的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根据温病的定义,凡是临床上以热为特征的疾患,都可以归属于温病范畴,不仅仅限于外感热病和温疫,临床内科中常见疾患,如内科、妇科、儿科、皮肤科、老年科的多种疾患,都可以归属于温病的范畴,亦可以采用温病的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的理论来指导临床辨治。
温病与伤寒的关系
《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前者伤寒为广义伤寒,泛指一切外感病,而后者伤寒为狭义伤寒,即《伤寒论》中太阳伤寒证。从“伤寒有五”的论述来看,古人将外感分为五大类,温病隶属于广义伤寒,即温病是外感的一种。
古代因医疗条件的限制,消毒灭菌观念不强、生活条件差、劳动易造成外伤、寒温失宜、饮食不节等原因,容易造成各类感染性疾病的发生。故临床上热病、温病更常见。如“伤寒有五”的划分中,湿温、热病、温病都具有“温”、“热”的特征,因此对外感疾患“伤寒有五”的分类中,三种都属于温病范畴,就充分说明了古人认识到了温病发病率之高。故从“伤寒有五”的分类可看出,古人认为外感病中,更常见的是温病范畴的外感疾病。
《内经》中,古人对温病已有论述,可惜未能成系统。《伤寒论》中以六经辨证体系确立了外感治疗体系,主要包含了“伤寒有五”中的中风和伤寒。但在《伤寒论》太阳篇中亦有关温病、风温的论述,如《伤寒论》第6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癎,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其中,仲景也非常明确地提出了温病、风温不可用治疗伤寒的方法来治疗。
《伤寒论》的阳明病,按八纲来看为里实热证,如清里热的白虎汤、攻下腑实的承气汤等,在温病学中亦广泛应用。在某种角度来看,阳明病与温病在一定程度上是重叠的。但并不能认为温病等同于伤寒的阳明病。

㈧ 要学好中医理论,对学者自身体质有要求吗

没有,很多名医就是因为常年生病生病,体质虚弱而学医成为一代名医的,有智慧,学识渊博………哪个不是努力学出来的?有几个人生而知之?
中医的自学性很强,历代也不乏因亲友患病,戒自身体弱多病,通过自学、私淑而成为一代名医的。(但是都有前提,一个是努力 一个是要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现在的高中学历就够了,我有个朋友,高中在背伤寒论,大学研究各家伤寒论讲评,也不落下大学的正常中医教学课程,很厉害,现在直接都坐诊了,才二十岁出头)
明代儒医王肯埻是自学成才的典型。王肯埻在17岁旪,因母亲生病,不满于医生的诊治水平,在业儒之余,发愤学医。王氏30岁中举,40岁中进士(古代学医很多名儒,文化素养足够,自学也不容易有误区,要么就是家传、师承),43岁辞官回家,与事医务,行医之余先后撰写《证治准绳》、《医镜》、《医辨》等医学书籍。王肯埻后丐以医名于丐,其儒学之名反而被逐渐淡忘。
近代医学大家岳美中先生(参考名老中医之路,一本中医大家们的很励志的学医历程,很适合中医初学者坚定信念),也主要依靠刻苦自学,而成一代名医。岳先生学医之始,是因肺病咯血,求治无效,遂购阅医书,欲谋自救。岳美中几十年的生活,基本是“日理临床夜读书。”临床常无暇日,读书必至深夜。当然,除了读书、临证之外,岳氏也非常珍惜从师学习的机会。他善用经方治大病,较早地提出了与病、与方、与药不辨证论治相结合的原则,在中医老年病学领域中多有创见。金寿山、李克淦、刘惠民等当代名医,也主要是通过自学成为杏林大家。
只要努力坚持,这世上什么事就怕努力和坚持,只是现在诱惑太多,像手机电脑游戏动画,很少有像古人一样一心做学问的了,心无旁骛,求知问学
你只要努力,相信你可以的,驼背,近视,这都不是问题,自制力方面,多运动,慢跑多跑,坚持越久越好,一种运动锻炼意志力的方法
希望有机会以后同为中医

㈨ 伤寒论---

《伤害论》为东汉末年作,即使用东汉末-三国时期的衡制

1斤约合回220g
1两约合13.8g

1升约合204.5mL

《伤寒论》中一剂答都是要分几次服用的,而我们现在一剂就是一次服用,所以会显得非常大
如果你说即使除掉了次数,还是比我们一般的用量要大,那可能古人的体质可能和我们不同,或者是因为伤寒论的年代是战乱的年代,环境比较恶劣;还有古代的药物的性质也可能不同,例如《神农本草经》里的石斛完全不是现在我们这个功效,或者是药物性质发生变化,或者是药物已经不是原来那个植物了,或者是人的体质发生变化;目前也有人按照经方的剂量开方的,也有非常好的疗效

㈩ 中医学伤寒论有用吗

学学度量衡的历代转换。。。。

阅读全文

与体质与伤寒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西安最大的体育馆 浏览:601
省体质检测 浏览:4
长春马拉松全长多少 浏览:825
茂名体育馆周围旅馆 浏览:927
庐江沙溪中学体育老师 浏览:595
拳击裁判知乎 浏览:965
适合小学二年级的体育活动 浏览:137
s7比赛炼金 浏览:224
2016齐鲁弈友比赛通知 浏览:817
lpl有些什么比赛 浏览:943
武汉体育学院公共事业管理怎么样 浏览:632
梅州体育学院杜院长 浏览:906
宿城文化体育中心 浏览:435
小班体育活动捉小鱼 浏览:876
2020年高中篮球特长生招生 浏览:221
北京户外运动圣地 浏览:330
跑马拉松能长寿吗 浏览:846
学习钢琴不能练哪些体育项目 浏览:785
大班体育活动龟兔赛跑 浏览:770
我的体育老师田野的结局 浏览: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