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宝宝爱出汗是体质虚弱吗
小宝宝在睡眠中出汗是常见的,并非都是体质虚弱、身体有病的症状。不少家长认为是孩子体质虚弱,因而虚汗不断。其实,有相当部分的小孩是生理性多汗。生理性多汗多见于头和颈部,常在入睡后半小时内发生,1小时左右就不再出汗了。 婴幼儿期由于新陈代谢旺盛,加上小儿活泼好动,有的即使晚上上床后也不得安宁,所以入睡后头部也可出汗。所谓生理性多汗,是指孩子发育良好,身体健康,无任何疾病引起的睡眠中出汗。家长往往习惯于以自己的主观感觉来决定小儿的最佳环境温度,喜欢给宝宝多盖被,捂得严严实实。孩子因为大脑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而且又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机体的代谢非常旺盛,再加上过热的刺激,只有通过出汗,以蒸发体内的热量,来调节正常的体温。此外,小儿在入睡前喝牛奶、麦乳精或吃巧克力等也会引起出汗。有的家长在孩子入睡前给其喝牛奶、麦乳精等,小儿入睡后机体大量产热,主要通过皮肤出汗来散热。另外,室温过高、或保暖过度也是小儿睡眠时出汗的原因,这些都属于生理性的出汗。 病理性出汗是在小儿安静状态下出现的,如佝偻病的出汗,表现为入睡后的前半夜,小儿头部明显出汗。由于枕部受汗液刺激, 婴儿经常在睡觉时摇头与枕头摩擦,结果造成枕部头发稀疏、脱落,形成典型的枕部环状脱发,医学上称之为枕秃 ,是婴儿佝偻病的早期表现,只要及时补充维生素D和钙,佝偻病就可以得到控制,出汗也就会自止。 假如小儿不仅前半夜出汗,后半夜及天亮前也出汗,多数是有病的表现,最常见者是结核病。结核病还有其他表现,如低热、疲乏无力、食欲减退、面颊潮红等。结核病的病儿白天活动时易出汗称为虚汗,夜间的出汗称为盗汗。如怀疑孩子感染了结核,应做肺部X线检查或做结核菌素试验以便及时诊断、及时治疗。 体质弱的小儿常常在白天活动时或夜间入睡后,在头、胸、背部成片状出汗。往往是由于喂养不当或消化吸收不良而发生营养不良造成的。护理上要注意调整喂养方法,促进小儿食欲,增加蛋白质、脂肪及糖的摄人量。必要时可采用中医中药调理脾胃不合。
⑵ 小孩子总是出汗,是身体虚吗!
盗汗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尤其是小孩生理性盗汗的发生率很高,有时弄得家长非常紧张,这就需要掌握如何区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盗汗。(1)生理性盗汗:小儿时期,皮肤十分幼嫩,所含水分较多,毛细血管丰富,新陈代谢旺盛,植物神经调节功能尚不健全,活动时容易出汗。若小儿在入睡前活动过多,机体内的各脏器功能代谢活跃,可使机体产热增加,在睡眠时,皮肤血管扩张,汗腺分泌增多,大汗淋漓,以利于散热。其次,睡前进食可使胃肠蠕动增强,胃液分泌增多,汗腺的分泌也随之增加,这可造成小儿入睡后出汗较多,尤其在入睡最初2
小时之内。
(二)病理性盗汗:有些小儿入睡后,出汗以上半夜为主,这往往是血钙偏低引起的。低钙容易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好比打开了汗腺的“水龙头”,这种情况在佝偻病患儿中尤其多见。小儿出现盗汗,首先要及时查明原因,并给予适当的处理。对于生理性盗汗一般不主张药物治疗,而是采取相应的措施,祛除生活中的导致高热的因素。即使小儿偶尔有一二次大盗汗,也不必过分担心,盗汗所丢失的主要是水份和盐份,通过每日的合理饮食是完全可以补充的。对于病理性盗汗的小儿,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⑶ 小孩子体质虚弱是怎么回事
先天和遗传,还有饮食起居都有一定因素
⑷ 您的孩子属于什么体质类型,该怎么吃
中医经典著作《素问》中说:“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人的饮食首先要保证的就是热量的供应,其次才谈得上营养问题。身体必须有热量才能正常进行运转。碳水化合物是身体热量的主要来源。谷类富含碳水化合物,易于消化和吸收,其中丰富的维生素b1,是碳水化合物代谢中必不可少的营养素。 脂肪也是重要的热量来源,但是脂肪摄入太多会促成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尤其对于孩子来讲不易消化。所以,古人讲的“五谷为养”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每日要食用适量的主食来保证人体的热量供应。 蔬菜水果是维生素、无机盐和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而三种营养成分可以帮助身体吸收食物中其他的养分,使身体机能保持正常。所以说“五果为助”,“五菜为充”,蔬菜水果是饮食中重要的辅助、重要的补充。 身体需要蛋白质来支持生长和发育,鸡鸭鱼肉富含蛋白质及各类矿物质,但对于孩子来说,多食则最易积滞化热,伤及脾胃,严重的会出现肚大青筋的疳积之症,为日后的成人病埋下隐患。所以“五畜为益”,就是说动物性食品对人体有益,可以食取,但不是“五畜为养”,不可以把肉食当主食。 以上正与现代营养学家提出的饮食金字塔的观点是一致的。饮食金字塔分为五层:最底层庞大的塔基是五谷杂粮,倒数第二层是蔬菜和水果,倒数第三层是鱼禽肉蛋,倒数第四层是奶类、豆类制品,塔尖是少许的油脂。 所以,父母要注意饮食的均衡。简单形象地讲,就是要记住下面的饮食金字塔。金字塔每一层的都要吃到,饮食结构根据金字塔塔基到塔尖的比例,就不会有问题。在实际操作中,只要注意到一两天之内的饮食平衡就可以了。 小儿体质由先天禀赋和后天调养决定,与生活环境、季节气候、食物、药物、锻炼等因素有关,其中饮食营养是最重要的因素。出生时体质较好的小儿可因喂养不当而使体质变弱,而先天不足的小儿,只要后天喂养得当,也能使其体质增强。因此,根据体质作饮食调养是很必要的。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中医科邓雪梅医师根据临床经验将小儿体质分为健康、寒、热、虚、湿五型。 健康型:这类小儿身体壮实、面色红润、精神饱满、胃纳佳、二便调,饮食调养的原则是平补阴阳,食谱广泛,营养均衡。 寒型:形寒肢冷、面色苍白、不爱活动、胃纳欠佳,食生冷物易腹泻,大便溏稀。此类小儿饮食调养的原则是温养胃脾,宜多食辛甘温之品,如羊肉、鸽肉、牛肉、鸡肉、核桃、龙眼等,忌食寒凉之品,如冰冻饮料,西瓜、冬瓜等。 热型:形体壮实、面赤唇红、畏热喜凉、口渴多饮、烦躁易怒、胃纳佳、大便秘结。此类小儿易患咽喉炎,外感后易高热,饮食调养的原则是清热为主,宜多食甘淡寒凉的食物,如苦瓜、冬瓜、萝卜、绿豆、芹菜、鸭肉、梨、西瓜等。 虚型:面色萎黄、少气懒言、神疲乏力、不爱活动、汗多、胃纳差、大便溏或软,此类小儿易患贫血和反复呼吸道感染,饮食调养的原则是:气血双补,宜多食羊肉、鸡肉、牛肉、海参、虾蟹、木耳、核桃、桂圆等。忌食苦寒生冷食品,如苦瓜、绿豆等。 湿型:此类小儿嗜食肥甘厚腻之品,形体多肥胖、动作迟缓、大便溏烂。保健原则以健脾祛湿化痰为主,宜多食高粱、苡仁、扁豆、海带、白萝卜、鲫鱼、冬瓜、橙子等。忌食甜腻酸涩之品,如石榴、蜂蜜、大枣、糯米、冷冻饮料等。
⑸ 孩子的体质虚弱该怎样调理身体
弱体质宝宝的调理原则
对于体质虚弱的儿童 ,平时饮食应更加注意营养均衡,至回于进补则要看具体情况答,看其体质来进行调整,不主张父母给孩子炖人参、燕窝,喝补品如蜂王浆等。
在冬季,需要提醒父母的是,儿童要保持"二分饥与寒",不要穿得太多,吃得过饱。穿得过多,稍一跑跳就出汗,如没有及时换内衣,外邪入侵易感冒;吃得过饱,饮食不节,易发生"食滞",也容易感冒。
"复感儿"如何调理
反复感冒的儿童大多都是脾虚。脾虚往往有一定的特点,如脸色黄白、眼带青暗、鼻梁有"青筋"、体形瘦小,这样的孩子往往爱出汗、睡眠不好、易烦躁,最容易发生"食滞"。孩子稍不注意受凉就感冒了,出现扁桃体炎、咽炎等,接着饮食也差了。
中医认为"四季脾旺不受邪",所以用"健脾消滞"的方法可预防反复感冒,平时可以服用中成药"玉屏风散",或用淮山、芡实、莲子、茯苓、白术、谷芽等煲汤饮用。
父母发现孩子有睡眠不好、舌苔厚就应找中医调理预防发生"食滞"。
⑹ 孩子体质虚吃什么可以补充维生素
的B-胡萝卜素可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或补充一些多元维生素制剂或牛初乳也回能有效地增强孩子的答抵抗力。比如常用的补气的食物可选用小米、粳米、糯米、莜麦、扁豆、菜花、胡萝卜、鸡肉、鸡蛋、鲢鱼、鲨鱼、黄鱼、比目鱼等。这些食物都有很好的健脾益气作用
指导意见:
小儿体质虚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有色蔬菜和水果(其中所含的B-胡萝卜素可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或补充一些多元维生素制剂或牛初乳也能有效地增强孩子的抵抗力。
⑺ 孩子体质弱怎么办
都说孩子是上帝给父母的礼物,但并不是所有的礼物都是完美的,有不少孩子生下来体质就比较弱,有的动不动就感冒,有的不爱吃饭瘦弱得可怜,有的浑身无力没精打采。对于体质弱的孩子,家长费尽了心机寻找各种方法让孩子强壮起来,但大多不见效果, 为什么我的孩子就比别的孩子身体差呢?很多年轻的爸爸妈妈百思不得其解。专家指出,缺乏科学正确的养育方法在80后家长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今天就为大家说一下孩子体质差原因,孩子体质差怎么办?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才能提高孩子的体质? 小孩体质弱、易生病,家长应从以下六方面找原因。 1、孩子偏食不纠正反迎合 喜欢就吃,不喜欢就不吃,家长对小孩偏食不但不纠正,反而一味地迎合满足,时间一长就会造成营养不均衡。偏食的儿童会营养不足,影响骨骼生长,并使其“肠胃脆弱”,容易造成积滞和疳证。 建议:帮助孩子克服偏食的毛病,首先要注意在孩子吃饭时,家长千万不要反复唠叨,要在表面上淡化这件事,营造一种愉快、宽松的进餐氛围。在菜肴的烹调上要注意色、香、味,使孩子有新鲜感。同时,父母自己不能偏食。推荐阅读:孩子偏瘦怎么办 2、不限制孩子吃零食 小孩吃零食没节制,对肠胃不利。还有不少孩子把汽水、饮料当水喝,不但给肠胃带来了负担,也增加了肥胖的风险。 另外,从中医角度来说,喜食燥热食物(如烤鸡翅)易致小儿出现“肝旺脾弱”,表现为容易烦躁、手足心热、胃纳呆滞、头汗出、大便或干结或溏,这类体质的小儿更容易感冒。 建议:尽量让孩子少吃零食,尤其是饼干、糖果和其他燥热食物,对“肝旺”宝宝可用象牙丝煲瘦肉、独脚金、孩儿草煲瘦肉清肝火;对“脾弱”宝宝可用淮山、莲子、茨实煲瘦肉等食疗健脾。 3、让孩子跟着父母一起晚睡 小儿睡眠时间一般比较长,但很多父母有晚睡的习惯,孩子也跟着很晚才睡觉,往往令小儿睡眠不足。国外有报道称,早睡的孩子大多精神集中、成绩进步快。晚睡会影响孩子夜间生长激素的分泌,导致小孩个矮,这是白天补睡补不回来的。 建议:家长应先哄孩子睡觉,再做自己的事,保证孩子有充足和规律的睡眠。按国际要求,初生儿每天应睡20小时,2-3个月婴儿应睡16-18小时,4-8个月婴儿应睡15-16小时,9-12个月婴儿应睡14-15小时,1-2岁的幼儿应睡13小时,3-5岁的孩子应睡12小时,6-7岁的孩子应睡11小时,7岁以上小孩应睡9-10小时。 4、惟恐孩子穿得不够多 有些家长总觉得小孩感冒是穿衣少了,于是给小孩穿得很严实。但孩子活泼好动,容易出汗,若没有及时换衣服或抹汗,风一吹,更容易受凉感冒。即使看医生缓解了症状,体质却未恢复,很容易再感冒。 建议:小儿衣着应随天气变化而及时增减,关键是注意背部和脚底保暖。背部是肺的门户,而脚底有个穴位叫涌泉穴,是肾经的第一个穴位,涌泉受寒导致人体热能不足,不能抵御外界寒气侵犯。所以早晚温差大的时候,不要让小孩光脚。还要准备几块毛巾,及时给孩子擦汗和垫背。 5、有意或无意地给孩子惊吓 孩子需要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但在宝宝睡觉的时候,父母经常高声说话,把电视音量开得很大,往往对孩子产生惊吓;有些父母高兴的时候爱把孩子高高举起、抛起、左右摇晃,小孩看上去玩得很开心,但随后睡眠表现出受惊吓症状,如啼哭、易醒、不能熟睡;有些父母心情不好,当着小孩吵架甚至大打出手,都会严重损害小孩的心灵,可能造成一生的精神阴影。 建议:要注意孩子的心理保护,带孩子玩耍不要过度,更要避免在孩子面前发生争执和冲突。 6、给孩子滥用滋补保健品 小儿发热咳嗽是常见的病症,但小儿高热过后,热未全退,不少家长就急不可待地给孩子吃补品。殊不知,此时孩子身体相对虚弱,肠胃消化功能也较弱,进补反而加重肠胃的负担。还有少数家长自己吃补品,顺便也喂给小孩吃,由于冬虫草、人参、鹿茸、雪蛤膏、蜂皇浆等补品含有性激素,使小儿出现性早熟,对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建议:不要给小孩滥用滋补保健品。孩子生病期间应减轻其胃肠负担,宜吃粥、麦片、面条等清淡食物。 提高孩子体质的建议方法 一定要制定好合理的饮食计划 父母一定要给孩子的饮食进行一些合理搭配,并且饮食一定要有规律性。荤素搭配,并且能够每天变着菜的花样,增加孩子用餐的乐趣,同时重视早餐的营养。 适当参与户外活动和规律性体育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的好处我也不用多说。多让孩子参加一些体育锻炼,每天在饭后半个小时后进行一些体育运动,非常有利于孩子的睡眠和生长发育。 给孩子建立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 健康的身体离不开,良好的生活习惯,因此给孩子一个合理的休息、睡眠、学习、活动等制定一个科学的时间表是相当有必要的。这样才能真正让孩子的体质得到提高。 有些家长可能很纳闷了,这些方法我们也用了,怎么就没有效果了,专家提醒:因为每个孩子身体状况不同,体质差的原因不同,并不是以上方法都适用每一位体质差的孩子都有效果,有时候可能会适得其反,专家建议还是找一家专业的儿童健康成长中心,让专家根据孩子体质差的原因后有针对性科学合理的帮助孩子增强体质。后儿保是专业服务于儿童体弱多病,生长发育提前滞后等健康问题的儿童健康成长机构,依据专业设备从骨龄、体内脂肪含量、无机矿物质、身高等关键参数进行综合测评,制定均衡营养、增加生长动力、延缓骨龄等个性改善方案帮助孩子增强体质,恢复到正常生长发育轨道上。
⑻ 小孩身体虚弱吃什么好
小儿脾胃虚弱的食疗方 中医认为“四季脾旺不受邪”,即脾胃功能强的人抵抗力强,不易生病。脾胃虚的小儿特别容易患感冒,表现为面色萎黄,鼻梁有“青筋”,身体瘦小,食欲减退,睡眠不安,常有腹泻。食疗可以健脾胃。 红枣小米粥:取红枣10个,小米30克,先将小米清洗后上锅用小火炒成略黄,然后加入水及红枣用大火烧开后小火熬成粥食用。适用于消化不良伴有厌食的脾虚小儿。 莲子山药粥:取莲子30克,山药80克,粳米50克。将莲子去皮及心,加山药、粳米及水煮粥食用。适用于消瘦、食欲不振的脾胃虚弱小儿。 沙参麦冬扁豆粥:取沙参10克,麦冬10克,扁豆15克,粳米50克。先将沙参、麦冬加水煮20分钟取汁,将汁加粳米、扁豆煮成粥食用。适用于手足心热、便干的脾阴虚小儿。 1.萝卜饼:白萝卜250克,面粉250克,瘦猪肉100克。将肉与萝卜剁碎成馅,加葱、姜、盐、味精等,做成馅饼,蒸熟或煎熟食用。治食欲不振、食后腹胀之症。 2.山楂萝卜排骨汤:山楂50克,白萝卜150克,排骨100克。先将排骨煮熟,再入山楂、萝卜同煮至熟即成。适用于食欲不振、腹胀嗳气者。 3.里脊肉粥:猪里脊100克,粳米100克,食盐、香油、味精适量。先将里脊肉切碎,与米煮粥,粥成后加调料即成。能益胃助食。 4.花生仁粥:花生仁45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也可加山药30克或百合15克,煮粥。能健脾开胃。 5.莲子粥:莲子肉50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有益胃健脾之效。 6.山药饼:山药200克,鸡内金50克,共研细粉,加水做成同等大小饼20个,烘熟,每次1 个,每日2次。能消食健脾。适用于脾虚食少者。 ***小儿健脾去湿食疗方: 健脾的食物有:鲫鱼、胡萝卜、苹果、淮山、小米、莲子、苋实、猪肚、鸭、鹌鹑。 去湿的食物有:鲤鱼、赤小豆、金针菜、莴苣、薏米、扁豆、冬瓜等。 1、赤小豆、冬瓜煲生鱼汤 功效:补脾、利水、消肿,其作用为补脾而不留邪,利水而不伤正气。 生鱼一条、宰净,冬瓜(连皮)500克,赤小豆60克,葱头5个,煲汤,不放盐。 2、苋实煲老鸭 功效:滋阴养胃,健脾利水。 苋实100~120克,老鸭一只,宰净,苋实放鸭腹内加水文火煮2小时,加少许盐服食。 小儿厌食食疗 一、梨粥 梨味甘,微酸,有清热生津、润燥化痰之功,含有苹果酸、柠檬酸等有机酸,并含有葡萄糖、蔗糖、果糖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5、维生素C等成分。梨与粳米同用,可增强清热、生津养胃之功效。主治小儿胃津不足引起的病症,还可调治烦热、口干、舌苔少、大便燥结等症。 原料:鲜梨3个,粳米100克。 制作:将梨洗净,连皮切碎,去核,加水适量,用文火煎煮30分钟,捞出梨块,加入淘洗干净的粳米,按常规煮成粥食用。梨也可不去核,但要去籽,因为梨核营养和治疗功效也很强。 二、葡萄汁 葡萄味甘、微酸、性平,能补肝肾,益气血,鲜者还可生津液。主要成分为葡萄糖、果糖、蔗糖、木糖、酒石酸、苹果酸、蛋白质、多种氨基酸、胡萝卜素、钙、钾、磷、铁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C、维生素P等。葡萄汁发育迟缓并厌食者。此症状的患儿比同龄明显瘦小,面色萎黄,头发稀少。此汁饮用要求不严格,最好一天右两天饮用1~2次,而且要长期服用,方法收效。 原料:鲜葡萄若干。 制作:将葡萄洗净,晾开去掉浮水,用干净纱布包好绞挤出汁饮用。 三、西红柿汁 西红柿甘酸微寒,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之功效,并含有糖类、酸类、矿物质及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素。每次服饮50~100毫升,日服2~3次,可治疗因胃阴不足、发热后婴幼儿厌食症。 原料:西红柿数个。 制作:将新鲜西红柿洗净,入沸水中泡5分钟,取出剥去皮,包在干净的纱布内用力绞挤,滤出汁液,即可食用。此汁不宜放糖。 特点:新鲜、清香、略有甜味。
⑼ 小孩体质差如何调理
宝宝体质差分先天与后天原因。若为早产儿或出生时先天不足,体质差易引起家长重视。如后天脾胃差引起,应积极调理,包括日常饮食或病后调理都要重视。中医认为脾胃,包括整个消化系统,而非单指某个脏器。平时应少量多餐,特别是小朋友,不能暴饮暴食,平时多喝水,食用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养成良好的饮食、作息习惯。
⑽ 体质虚的孩子多吃鸡蛋可以吗
孩子体质虚,多半是因为他不好好吃饭,胃口不好,脾胃差,吃了也不太吸收,多吃鸡蛋是没有用的,反而可能会造成他的厌食。
可以用按摩的方式让他增进食欲,如捏脊就可以改善孩子的脾胃差的问题。
捏脊疗法:是用双手拇指指腹和食指中节靠拇指的侧面在宝宝背部皮肤表面循序捏拿捻动的一种中医治病的方法。捏脊疗法可以刺激人体的植物神经干和神经节,通过复杂的神经体液因素,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并整体地、双向地调节内脏活动,从而防治多种疾病。
胃肠疾病孩子脾胃薄弱,又不知道饥饱,如果吃了过多高能量的食物,如油炸食物、甜腻食物、高蛋白食物,会因不能完全消化、吸收而影响脾胃功能,形成积滞、厌食;消化不良还可能引起腹泻;其他感染性腹泻会迁延变为脾胃虚弱。这些脾胃疾病都可用捏脊疗法来治疗。
肺系疾病孩子反复感冒、咳嗽,西医称为免疫功能低下,中医则认为是小儿卫外功能薄弱,阴阳不调。捏脊通过刺激督脉和膀胱经,能调和阴阳,健脾理肺,从而达到提高免疫力、减少呼吸系统感染的作用。
夜啼、睡眠不安中医有句古话:胃不和则卧不安。捏脊疗法能调理脾胃,使之正常运转。脾胃功能正常了,孩子就不会有腹胀、腹痛、胃脘饱胀的现象,自然能够安然入睡了。
遗尿、多汗通过捏脊来刺激人体脊柱两侧的植物神经干和神经节,起到防遗尿、止汗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