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浅谈体育教师应如何上好理论知识课
近来,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体育课堂教学也发生了质的变化,体育知识、技能的教学不能理解为仅仅是运动技术的传授,而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然而,长期以来,中学体育教学被那种一个哨子,几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或教师只注重教授技术动作,学生单纯模仿技术动作,不注重基本理论和技术理论的教育的教学模式禁锢着,因此,学生缺少体育理论知识,对体育这门学科产生了不正确的认识,那种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达到终身受益的目的也被抹杀。 由此可见,要使中学体育教学质量有大幅度提高,完成教学任务,就有必要在督促学生加紧体格锻炼的同时,抓好体育理论知识教育,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下学习和锻炼,从而减轻学生自我揣摩的盲目性和不必要的伤害,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一、加强体育理论学习,提高教师自身水平 想教学生一杯水,教师须拥一桶水,也就是说,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与授课教师的理论水平有着直接的联系,教师如果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要想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一些知识、技能和方法就有难度,要想培养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学生是不可能的。体育是各种学科综合起来的一门学科,涉及面广。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丰富的体育理论知识,并能够运用最好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才能使学生真正的掌握所学知识。因而需要每一位体育教师坚持理论学习、钻研业务、学习和掌握新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有条件的学校应鼓励、支持体育教师外出参观、学习或进修、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保持用最新的理论知识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及手段教授学生,这是体育教师完成体育理论教学任务的必备条件。 二、结合学生实际,传授基本知识。 大部分学生认为:只要不生病,即为身体素质好、经常干农活,就是最好的体育锻炼、穿着皮鞋、牛仔裤,一样可以上好体育课、关节扭伤肿大后,立即揉一揉就会好等等,这些看法都是不科学的,甚至是错误的。教师在理论教学中,应针对以上情况,结合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是怎样增强体质的?、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冬季体育锻炼的好处、锻炼身体的几种主要手段、运动创伤的预防和处理等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对体育有一个更加清楚的认识。 三、讲授所教项目,做到学有所用。 在很多体育运动项目上,我国已进入世界体育强国之列,体育运动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不可缺少的地位。很多学生希望对自己最喜欢的项目有更进一步得了解,让这些运动项目成为自己业余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在体育理论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并根据学科教学进度及单元计划,结合所教运动项目的内容,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其技术理论,学会自我锻炼的方法,而且还要向学生讲解各个运动项目的比赛规则,介绍裁判方法。使学生将来不但能够参加组织比赛,并通过他们向社会宣传体育,带动和促进我国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与普及。 四、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在进行体育理论教学中,应认真备课,充分准备,课堂讲授中做到语言精练,生动有趣,板书工整,图文并茂。充分利用体育运动既能锻炼身体,又能丰富生活的特点,通过生动有说服力的事例和数据向学生传授体育理论知识。并结合体育史及历史典故,讲解篮球运动的产生、马拉松的起源、足球运动的发展、奥运会、亚运会简况、世锦赛、小型球类比赛的组织方法等,让学生掌握更广泛、更深入、更全面的体育理论知识,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体育的目的、任务,提高学习体育的兴趣,带着明确学习目的和正确的学习动机上好体育课。 五、结合重大赛事,进行宣传教育。 一般来说,体育理论比较枯燥,不大好教学,但仍有相当部分和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对国际、国内重大比赛极为热心和关注,因此,教师应结合这些重大比赛的进程及赛况,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寓于生动的比赛场面,这样,不但能增强他们的爱国热情,而且能激发他们对抑郁竞技的兴趣,增强其组织纪律性、集体荣誉感和顽强刻苦的拼搏精神。 六、定期进行考核,引起学生重视。 学校应支持体育教师对学生定期进行理论考核,全面了解学生掌握体育理论知识的情况,以便更好地促进教与学的配合。考核并非只局限于教师出一套题,让学生定时笔答。就可以把这种对体育基本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核熔于平常的一些体育技术课中。例如,上武术课时,可以抽检学生出来做示范,并要求学生边做边讲述动作要领,看其能否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另外,还可以适当布置课外理论作业,教师收回笔记或下一堂课进行随堂抽问,以此引起学生对理论课的重视。
B. 《如何加强体育教学的趣味性》
如何加强体育教学的趣味性
现在的课程标准提倡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需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而游戏教学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娱乐性的特点,它能够把我们的教育目的和教学目标潜移默化地融入其中,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而且能够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身体基本活动能力运动技术和技能。那么,如何发扬和继承传统游戏教学法并把他运用教学中呢?
一﹑认真的组织教学,关注学生的兴趣
通过全面系统的体育教学,使学生从生理和心理上具备参与和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体育的动机和兴趣。体育兴趣是认识和从事体育活动的一种倾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体育(或某一个项目)产生了兴趣,表现出了一种求知欲望,这对体育教学是非常有利的,因此,体育兴趣对学生学习体育具有积极作用。因此我们在上体育课的时候,应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以便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体育课一般分为引导课,新授课,复习课和考核课四种类型。新授课是学习的新教材,授课方式是以“练”为主,任何一项教材学生要掌握它都必须经过泛化﹑分化﹑巩固和自动化过程。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就要以其组织教学,根据学生动作技能形成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教学,课的类型只是体现了本节课的授课方式,并不能体现教材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旦对某一教材发生了兴趣,不管哪种类型课都是愿意学习的,都是有兴趣的,因此,不管那些学习内容,都应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认认真真的学,并且认认真真的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不仅体育课要时时刻刻,千方百计的增加学生上课的兴趣,更要激发学生们对它的兴趣,锻炼他们在赛场上的拼搏精神和不畏艰难的道德品质。
二、体育教材知识和锻炼价值,充分体验运动锻炼的乐趣的一种教学组织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深深地体会到趣味性教学是搞好中学体育教学的关键,也是上好每一节体育课的基础。本文运用实验对比法对趣味性教学在体育课中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并在此基础上,对趣味性教学在中学体育课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一些探讨, 得出了一些教学经验和教学措施,把它记录下来以期在以后的体育教学中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如有不但之处还望同行们批评指正。
三﹑改革体育课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的兴趣
提高体育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是趣味性教学的根本基础,体育教师自身的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着趣味性教学在体育课中的质量和效果。因此,体育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和掌握本专业学科的最新理论知识,了解体育教学改革的动态、信息,提高从事教学和科研的能力。同时还要具备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课堂应变能力,这样在执行体育教学任务时就会得心应手,更能提高教学效果。
四、趣味性教学的重要原则
(一)趣味性教学就是要建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身心为基础,以训练为主线,以能力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
(二)趣味性教学法十分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体育运动中体验到参与、理解、掌握、以及创新运动的乐趣,能够激发学生参加运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三)坚持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
1.注意在基础课的素质练习中,坚持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结合。基础课一般是指身体素质的练习,如短跑、原地摆臂、立定跳远、引体向上、俯卧撑等,这些基础项目的练习,对中学生来说无疑是枯燥无味的。为了活跃体育课的学习气氛,体育教师就应该坚持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结合,使他们乐学乐练。
2.注意体育课内容的交叉安排。一般来说,上了一至两节身体素质的基础练习课以后,应该换一至两堂学生喜欢的球类课或者将素质练习与球类课搭配进行。同时也要注意室内外课的交叉和田径、球类、武术、体操项目的交叉。
3.注意多变性和多样性。在体育课中,要注意项目的多变性和多样性,不能千篇一律。在一节体育课中,不能一个训练项目安排到底。同时每堂体育课都最好安排十几分钟的自选项目时间,让学生自由选择,自由练习。
4.中学生贪玩、好奇,喜欢争强好胜,虚荣心较强。因此,体育课上应适当增加一些竞技性和娱乐性项目。这样做一是可以起到调节作用。二是可以增强凝聚力。三是可以增强竞争意识。四是可以检验学习效果。
(四)、趣味性教学的有效途径
激发学生上好体育课的积极性和兴趣是趣味性教学的有效途径。持续“激趣”是引起学生愉快体验并逐渐形成体育兴趣的重要条件,在趣味性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激趣因素的运用。
1、语言激趣
正确运用评价,对学生要多表扬、多鼓励、多关怀,少批评,相信他们的潜力。经验早已证明,当教师对青少年学生一次成功的表演、一次满意的练习乃至一点积极的响应和进取的苗头及时给予肯定、鼓励,都会引起更加积极的反响,而且会越来越“来劲儿”,并产生群体效应。这样学生就容易产生兴趣,而且这种兴趣还会不断发展。
2、游戏激趣
众所周知,几乎所有的体育游戏都带有集体性,特别是分队游戏体现更为突出。如果在课堂中恰当地安排这样的游戏,在游戏中每个同学为了取得集体胜利,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相互帮助,相互配合,努力拼搏。在体育教学中,可根据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以及教学内容和学生生理、心理特点,设计、创造多种多样的活动内容,使内容以游戏的形式出现,这些游戏集趣味性与技术性于一体,能吸引学生主动地投入到体育活动中去。
3、音乐激趣
让音乐进入体育课堂,借助各种各样的健康、快乐的音乐来创设体育课中的情境。借助音乐我们可以使体育中的准备活动变得丰富多彩。让学生跟着音乐自主活动,自主练习,或者教师还可根据一些音乐自编一些韵律舞蹈,利用音乐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教师所要求达到的负荷量,学生学习起来则会感到“课进行,趣更浓”。
4、创新激趣
从实际出发,不断创新,改革教法、学法、课堂组织结构。做到既符合学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需要,又“堂堂有别,课课有异”,使学生对每次课都保持新奇感和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耐久跑容易使学生感到单调枯燥,素质练习使学生感到重复乏味,教师可利用障碍跑、自然地形跑、追逐跑、领先跑、男追女跑或女追男跑等形式的变换来发展学生耐力;在素质练习中,伴有计时、计数的小型竞赛和同一素质不同方法的练习,都会相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会感到教材内容有变化,学习之中有竞争和兴趣。
5、竞赛激趣
利用竞赛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竞赛的方法特别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应注意竞赛的方式,要使各类学生都有获胜的机会,不然会使不善于此项目的学生常因失败而丧失信心。比如说进行男生、女生的对抗赛,“强强”对抗赛,“弱中”追逐和 “中强”追逐等竞赛性质的训练方法,都能有效的激起学生的兴趣。
在终生体育教育理论的认识学习的基础上,我们认为不妨将这一终身目标按照各个教学时期的特点化分为一个有序的,递进的目标体系,在制定各个时期的工作目标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性别﹑生理﹑心理等相关的因素。总之,在实行新课标,大力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今天,使学生学习“寓体育于兴趣之中”,感受到体育课的欢乐,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体育活动。
C. 如何进行体育课的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策略、教学媒体及场地布置和器材准备等因素。设计指导思想:体育课堂主要以教育教学为核心,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新理念用运到课堂为目标,系统地利用教学中的动态因素给学生充分发挥自主的活动机会,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主动参与。在认识、情感和态度方面都得到积极的发展。同时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给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获取知识搭建平台,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后要达到的学习结果。教学过程是围绕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随着素质教育的深人,应该说当前的课堂教学目标设定已向素质教育的要求迈进了一大步,如仅以认知为课堂教学目标的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观,但离素质教育的要求尚有差距。素质教育首先要有教学目标的素质化。在五大学习目标中,既要考虑面,又要有所侧重,并注意相互渗透。
其一:教学目标重心应向非认知领域转移。当前,教学目标的设定大多仍是以认知为核心的,非认知目标仍是一种附属和点辍。表现在:一方面目标设定中非认知目标往往可有可无或空泛含糊;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的定向、调节和评价大多以认知目标为依据,学有余力时才顾及非认知目标,或者有人听课时才牵强附会地贴一些非认知领域的标签。发展学生全面素质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诚然,作为基础教学而言,认知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创新的基石,没有一定的知识具备,缺乏必要的基本技能,即使有着创新的火花也会熄灭。但在创新机制中,基础知识主要提供的是材料支持,相对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非认知因素来说,它是较为被动和次要的。在知识经济时代,得到知识不难,人们常常可以直接应用前人创造的成果,直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创造,难得的是好的创意。因此,把教学重心从认知向非认知(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转变,就成为一种必然。体育教学要使学生改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要会学,乐学。培养运动兴趣,树立终身体育意思。
其二:教学目标的设定要面向全体学生。目前教师的教学目标设计大多忽视了全体学生的差异性。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其学习目标是相同的,这种按统一标准设走的目标,必然难以落实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是素质教育的另一基本特征,学生之间的差异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也是一种资源。要面向全体学生就必须充分认识到这种差异的存在,并针对这种差异因人定标,因材施教。要制定面向全班每个学生不同的教学目标是不现实的,但制定分层的教学目标则是可行的。也就是说,体育教学目标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得学生在身心二方面都得到教育和提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定
教学重点:是教材中举足轻重、关键性的、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中心内容,是课堂结构的主要线索,掌握了这部分内容,对于巩固旧知识和学习新知识都起着决定性作用。
教学难点:是难于理解或领会的内容,或较抽象,或较复杂,或较深奥。难,包括学生难学和教师难教,由于学生难学致使教师难教。课堂教学过程是为了实现目标而展开的,确定教学重点、难点是为了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以便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因此目标的多样性,也就决定了。教学重点、难点的多样性。但目前我们所见到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设定中几乎都是在认知领域,很少见到有非认知领域的重点和难点的。当我们把教学目标从认知向非认知扩展的时候,也需要重点和难点的相应扩展,当我们把教学重心从认知向非认知转移的时候,也需要重点和难点的转移。人们在目标扩展和转移的同时,重点和难点的按兵不动也反映了人们观念并没有真正地转变。
目标的多元化要求重点难点的多元化,非认知目标比认知目标的落实更重要更困难,更难见效,因此在许多时候我们的重点和难点应该是非认知领域的。
三、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的设计教学策略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方式。多年来,广大教师在教学策略上进行了不少实践和创新,不断地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主体,这无疑体现了素质教育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的素质教育特征的。但由于教师自我中心意识的顽固和沿袭传统的惰性影响,或者是由于缺少切实可行的操作措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唱主角,学生当配角的状态还未从根本上加以改变。例如,自学辅导法不失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的一种好的方法,但教师在教学过程设计时往往是帮助学生确定好学习目标,同时将教材的知识内容转化为一个个具体的问题,要求学生在书本上找到现成的答案。由于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程序、学习计划都是教师帮学生制定的,学生也就失去了自我定向的机会。教师期待学生的学习过程按着教师指定的目标和思路进行;对学习过程的监控和调节,依据教师制定的学习目标、教师的评价指标和准则来完成。又如,引导发现法以解决问题为中心,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引导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去获得亲身实证的知识,这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体现了素质教育要求。但在实际教学中,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安排,学生往往已不需要对材料信息进行收集、选择和甄别;在发现过程中也不会遇到困境和挫折,也没有新的思路和方式;发现的结果自然也都是教师所预期的。这样学生的主体性也就无从得到真正的体现。教学以强调育心和锻炼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在教学中通过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够建集体观和责任感。通过学习,在轻松和谐的活动中达到身心健康;将教学内容有机融合起来,充分运用情境引导和激励机制,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技能,陶冶情操,发扬精神,并在愉悦和谐的氛围中结束课的内容。
根据素质教育的特征,教师在设计教学策略时应着重思考下列问题:
一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转变观念,变指挥者为引导者。要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进行自主的学习活动。
D. 如何进行体育教学设计与教案编写
进行抄体育教学设计与教案编写,大概按照下面几点去编写:
1.依据时代发展与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
2.依据素质教育与“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3.依据体育学科本质与课程总目标的要求。
4.依据体育教学的规律。
主要特点是:1.运用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提出了对体育课教学设计的比较好的建议。2.根据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提供了不同年级,不同学习内容,有一定借鉴意义的教案。3.每个教案都包括教学设计及对教案的点评。4.注重教案的可拓展性。
E. 如何加强新课改下小学体育的教学
良好的体育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提高对锻炼身体的兴趣,培养健康向上的行为习惯和运动方式,也有助于提高学校体育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健康发展。那么,如何加强新课改下小学体育的教学呢?
一、小学体育的教学现状
1、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还没有消除,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突出。
一些学校随意更改教学计划,任意缩减体育教学课时;有的学校课程表上安排的体育课时得不到保证,经常被挪做他用,或是用于补语、数、英主科课程,或是用来开会,排练节目等;有的学校毕业年级干脆取消体育课,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无法得到保证。
2、课堂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缺乏创新。
由于上述两方面原因,农村小学体育场地小、器材少而上不好体育课的观念在教师思想上依旧存在。尽管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三年了,但体育教师缺乏创新意识,现有场地器材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没有得到较大的改观。新的教学理念没有真正得到落实,大部分教师还是传承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3、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匮乏
近几年来,青年教师逐年增加,但思想教育、业务培训缺乏强度和力度,教师的思想道德和业务素质还不能达到相应的水平。一些青年体育教师受拜金主义的影响,缺乏敬业奉献精神,在社会上从事第二职业,对待学校的工作往往是课时无保证,课程无进度,教学无计划,体育课处于一种“放羊”式的状态。
4、体育课教学开展不规范
在农村小学校,体、音、美教师很少有与外界交流学习的机会,也很少有本区域同行之间进行定期的教研教改活动。教学模式陈旧,大部分教师无法胜任《新课程标准》和体育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对韵律体操、民族体育要求感到力不从心;不少人不会备课,缺少教学资源,更无设计规范的教案,探索新颖的教学方法;体育课上教师教的吃力,学生学的乏味。
二、加强新课改下小学体育教学的策略
1、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人都是有情感、有思想的,在教学活动中要建立密切的师生关系,与学生交朋友,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为学生营造和谐、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与学生进行行为、心理的“换位”,引导、激发、帮助学生,使学生获得积极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收集整理乐学的态度,产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的愿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例如:在游戏课中,教师参与游戏活动,与学生进行零距离的接触。在各种小型比赛中,教师的介人会使学生感到亲切。师生情感的交融、气氛的和谐应建立在相互尊重、信任、平等的关系基础上。课堂的气氛活跃了,学生学习的负担减轻了,师生的创新意识、探究意识也提高了。
2、高度重视情感和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的心理发育处于关键时期,因此体育教学最好避免一板一眼的“书本式”心理辅导与教学,而应当适当的融入情感,促进学生的知识、智力、意志力的发育。情感是小学生心理反应的直观变化,小学体育教学中针对学生的情感进行引导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积极性,并有助于养成终身运动、终身体育的意识。广大体育教学者在教学活动中要不断的融入自己的情感来调节和感染学生的心理,帮助学生控制和支配自身的情感欲望,唤醒强烈的认知欲望和情感需求,使广大小学生在热爱运动的同时保持心理发展的健康、积极、向上,并与运动锻炼相辅相成,促进学生意志力的培养和知识智力的发育。
3、巧用多媒体,进行还原情境教学
小学体育课程有许多运动项目需要老师通过身体或图片演示教给学生,尽管这些偏难的运动都在书上有动作分解图,但是却很难让学生真正的理解和消化。多媒体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法。新课改方针下素质教育的发展让多媒体教学更多的走进了普通学校的课堂,小学体育教学也不例外。体育学习是一门形象化的学科,需要学生模仿学习各种运动项目和体操锻炼动作,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巧用多媒体,将多媒体技术引进课堂,用相同的情境影像展现在小学生面前,以求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灵活的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学生生活中难以接触的运动项目动作生动的制作成视频,通过贴近学生的鲜活表达让小学生直观的看到整个动作过程,或者用慢帧处理定格动作,可以将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最好的结合,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使学生最快最好的接触和接受每一项运动形式。这是情境教学还原动作过程最重要也最有效的一种表达方式。
4、强化师资力量,配备一定数量的体育专职教师,同时加强对兼职体育教师的培训。
体育教师要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具有健康体魄的高素质人才,那么体育教师就应具备较高的素质。概括地说,做一个合格的体育教师至少应该具备以下几点素质:(1)较高的文化素质;(2)较强的理解能力;(3)较高的艺术素质;(4)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5)较好的体态形象;(6)较好的示范动作;(7)准确而洪亮的口令。要使体育教师具备这些基本的素质和能力,就必须对体育教师加强培训。体育教师应该明白,一节体育课的标准是怎样的,对自己和学生都有哪些具体的要求,同时还要认真学习新课标和执行体育教学大纲,明确各年级的教学目标,认真执行体育教学大纲,这是落实体育课程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5、立足素质教育,推进教学模式改进与创新
新型体育教学模式是以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为核心的多种教学模式方式的集合体,其区别于其它学科的教学就在于它通过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相结合来优化教学过程。农村小学体育教师要深刻领会课程标准和文件精神,吸取体育和教育研究领域内的新成果和新理念。在深化自己的运动技能,熟练掌握各运动项目的理论知识和技术的同时,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强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环境优化”、“情感驱动”、“快乐体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F. 如何通过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预设提高教学效果
1.目的性原则
在体育教学中,要根据课的内容、目的、任务以及各个教学环节的需要,选择不同性质的游戏。例如,在课的准备部分,可选择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的游戏,比如反口令四面转法。在课的基本部分,可选择有助于完成主要教材教学内容任务的游戏,比如案例中的打纸炮的动作就是投掷最后用力的动作,借鉴过来加以引导就能让学生很快进入练习状态。结束部分的游戏选择应有助于调整学生心率恢复,降低兴奋程度,使肌体尽快得到休息恢复的游戏。
2.趣味性原则
由于学生性别、年龄不同,加之个性差异,对运动项目有不同的爱好和选择。如果体育游戏富于趣味性,则会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使所有的参加者自始至终、全力以赴地参加活动,收到愉悦身心的功效。这种趣味性最好还是学生平常喜欢玩,乐于玩,玩的比较广泛的,男生女生都可以参与的活动。因此,在选择的时候,应注意选择竞争性较强,情节发展较生动,富于新颖性、趣味性的体育游戏。
3.自主性原则
游戏的自主性以及它的自由选择,明确了学生在游戏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把教材、教学方法和活动方式进行处理,让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成为活动的主题,个性得到充分的尊重和自由发展。学生能够自由选择,自我发挥,既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又能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G. 请问如何进行体育课的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策略、教学媒体及场地布置和器材准备等因素。设计指导思想:体育课堂主要以教育教学为核心,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新理念用运到课堂为目标,系统地利用教学中的动态因素给学生充分发挥自主的活动机会,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主动参与。在认识、情感和态度方面都得到积极的发展。同时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给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获取知识搭建平台,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本文拟就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进一步完善素质教育观念,并针对这些教学设计作新的审视。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后要达到的学习结果。教学过程是围绕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随着素质教育的深人,应该说当前的课堂教学目标设定已向素质教育的要求迈进了一大步,如仅以认知为课堂教学目标的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观,但离素质教育的要求尚有差距。素质教育首先要有教学目标的素质化。在五大学习目标中,既要考虑面,又要有所侧重,并注意相互渗透。 其一:教学目标重心应向非认知领域转移。当前,教学目标的设定大多仍是以认知为核心的,非认知目标仍是一种附属和点辍。表现在:一方面目标设定中非认知目标往往可有可无或空泛含糊;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的定向、调节和评价大多以认知目标为依据,学有余力时才顾及非认知目标,或者有人听课时才牵强附会地贴一些非认知领域的标签。发展学生全面素质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诚然,作为基础教学而言,认知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创新的基石,没有一定的知识具备,缺乏必要的基本技能,即使有着创新的火花也会熄灭。但在创新机制中,基础知识主要提供的是材料支持,相对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非认知因素来说,它是较为被动和次要的。在知识经济时代,得到知识不难,人们常常可以直接应用前人创造的成果,直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创造,难得的是好的创意。因此,把教学重心从认知向非认知(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转变,就成为一种必然。体育教学要使学生改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要会学,乐学。培养运动兴趣,树立终身体育意思。 其二:教学目标的设定要面向全体学生。目前教师的教学目标设计大多忽视了全体学生的差异性。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其学习目标是相同的,这种按统一标准设走的目标,必然难以落实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是素质教育的另一基本特征,学生之间的差异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也是一种资源。要面向全体学生就必须充分认识到这种差异的存在,并针对这种差异因人定标,因材施教。要制定面向全班每个学生不同的教学目标是不现实的,但制定分层的教学目标则是可行的。也就是说,体育教学目标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得学生在身心二方面都得到教育和提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定 教学重点:是教材中举足轻重、关键性的、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中心内容,是课堂结构的主要线索,掌握了这部分内容,对于巩固旧知识和学习新知识都起着决定性作用。 教学难点:是难于理解或领会的内容,或较抽象,或较复杂,或较深奥。难,包括学生难学和教师难教,由于学生难学致使教师难教。课堂教学过程是为了实现目标而展开的,确定教学重点、难点是为了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以便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因此目标的多样性,也就决定了。教学重点、难点的多样性。但目前我们所见到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设定中几乎都是在认知领域,很少见到有非认知领域的重点和难点的。当我们把教学目标从认知向非认知扩展的时候,也需要重点和难点的相应扩展,当我们把教学重心从认知向非认知转移的时候,也需要重点和难点的转移。人们在目标扩展和转移的同时,重点和难点的按兵不动也反映了人们观念并没有真正地转变。 目标的多元化要求重点难点的多元化,非认知目标比认知目标的落实更重要更困难,更难见效,因此在许多时候我们的重点和难点应该是非认知领域的。 三、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的设计教学策略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方式。多年来,广大教师在教学策略上进行了不少实践和创新,不断地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主体,这无疑体现了素质教育“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的素质教育特征的。但由于教师“自我中心”意识的顽固和沿袭传统的惰性影响,或者是由于缺少切实可行的操作措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唱主角,学生当配角的状态还未从根本上加以改变。例如,“自学辅导法”不失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的一种好的方法,但教师在教学过程设计时往往是帮助学生确定好学习目标,同时将教材的知识内容转化为一个个具体的问题,要求学生在书本上找到现成的答案。由于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程序、学习计划都是教师帮学生制定的,学生也就失去了自我定向的机会。教师期待学生的学习过程按着教师指定的目标和思路进行;对学习过程的监控和调节,依据教师制定的学习目标、教师的评价指标和准则来完成。又如,“引导发现法”以解决问题为中心,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引导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去获得亲身实证的知识,这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体现了素质教育要求。但在实际教学中,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安排,学生往往已不需要对材料信息进行收集、选择和甄别;在“发现”过程中也不会遇到困境和挫折,也没有新的思路和方式;“发现”的结果自然也都是教师所预期的。这样学生的主体性也就无从得到真正的体现。教学以强调育心和锻炼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在教学中通过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够建集体观和责任感。通过学习,在轻松和谐的活动中达到身心健康;将教学内容有机融合起来,充分运用情境引导和激励机制,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技能,陶冶情操,发扬精神,并在愉悦和谐的氛围中结束课的内容。 根据素质教育的特征,教师在设计教学策略时应着重思考下列问题: 一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转变观念,变“指挥者”为“引导者”。要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进行自主的学习活动。 1.引导学生自我定向。思考如何由学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安排学习程序,制定学习计划,为自主学习定向。 2.引导学生自我探究。思考如何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知识的发生过程。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基础和习惯、水平和能力,去想、做、练、议、画,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等自主活动;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或者利用团队合作,共同完成动作的理解和掌握。 3.引导学生自主评价。思考如何引导学生基于对自己的认识,依据学习目标和自身的评价指标和准则,对自身的学习目标。策略、方法、计划进行自我反思与评价,进而对学习过程进行积极的监控。 4.引导学生自我调控。思考如何让学生对照学习目标,寻找学习差距,考虑如何改进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策略和方法,以促进目标的达成。 5.引导学生自我激励。思考怎样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激励自己战胜困难,获得学习成功,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学习状态。 6.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自主、合作、创新。思考如何合作,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能动性,使学习始终处在学生的主体范围内。 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在班级授课制下,如何使班级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有所提高发展,最基本的一条准则,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由于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学习起点(包括动机、态度、学习能力、身体形态、兴趣爱好、平时运动基础等)落差较大,课堂教学起点准确定位是保障不同层次学生都吃饱、吃好的关键。习惯的“抓两头促中间”的做法,实际上是以特长生为教学起点,放弃了中下等生的教学,以面向全体学生为出发点,但最终以落脚特长生为归宿。有的教师提出“抓中间促两头”,以中等生为教学起点,这比起“抓两头促中间”的做法来得公正一些,但这是以特长生和学习”困难学生的部分无效和低效学习时间为代价的。因此,在班级授课制中,没有分层的教学过程是难以实现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的。在设计教学过程中,要想办法积极创设让所有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学习的机会,如设计: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别活动的环节,以便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指导;设计分层次的练习和作业,从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出发,安排难易适中,梯度明显的练习或作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根据自己的学情,有弹性地加以选择和完成。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的学业成就评价方法,以增强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强化他们的学习动机,激励他们努力学习。 四、教学媒体的选择 教学媒体是教学设计中要涉及到的物质条件。随着学校教学条件的改善,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涉及的教学媒体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先进。除了传统的挂图、录像、投影、录音等设备也已广泛地进入了体育课堂,多媒体运用也已不再是新鲜的事。但从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要求来看,还需要在教学媒体设计上作进一步的拓展。 五、场地布置和器材准备 体育课主要是学生的身体实践课,教学设计必须要依靠现有的条件设计课堂教学的教学用具,并能创造性地使用场地和教具。一堂体育课,不仅仅要在课堂上合理使用器材,而在之前的教学设计时就应该前面考虑场地布置和器材准备,并要注意如何安全、有效的使用。体育课往往不只一个班级在活动,所以还必须考虑班级之间的场地和器材使用问题。 总之,教学设计是将教学的静态信息转化为动态信息的过程。只有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落实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才能在教学实践上转化为具体的素质教育行为。没有教学设计的素质化,也就不会有课堂教学的素质化。深化课堂教学,必须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H. 如何撰写体育教学设计
本月加强了学生注意力和倾听习惯的培养,体育课作为向学生传授体育的基础知识、让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技术、形成一定的运动技能、发展体育的综合素责与能力、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的一种基本形式,其教学的形式与方法也同样地不再具有唯一性,。现将本月的教学进行反思。
一、重视(激趣环节)准备部分
我准备活动安排有引导学生倾听的举措如:“木头人,不许动”“大眼睛,亮晶晶”“谁最棒,我最棒”“请你像我这样做,我就像你那样做”“你不碰着我,我不碰着你”“小嘴巴,不讲话”等呼号训练,这些举措在课堂必要的时候使用,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听清讲解和看清教师的示范,以及同伴的展示活动。当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就使用“木头人,不许动”、“大眼睛,亮晶晶”、 “小嘴巴,不讲话”,当需要散点练习时就使用“你不碰着我,我不碰着你”。准备部分的作用是为了学生在从事某一体育项目时避免心理、生理上的准备不足而对学生造成身心方面的损伤。不同的体育项目对身心方面的要求也不同。我的准备活动,把主动权让给学生,还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充满想象、富于追求新意的空间,让学生自己根据已有经验思维、加工、合成创造出新的活动内容,如跳山羊的教学中,学生结合学过的内容,进行准备活动,有划船动作、马步冲拳、小青蛙跳跳跳、小白兔蹦蹦蹦等小游戏。这样既给了学生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养成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有的准备部分还为学生在心理方面留有一定的空间,如“谁最棒,我最棒”的小游戏。教师可以设置场地情景,让学生积极思维回答问题,并引导学生在实际练习中检验,让学生正确理解理论与实践两者的相互关系,体会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三思而后行的良好习惯,如本月分腿腾跃山羊的器材摆放,跳跃教学时通过画好场地吸引学生兴趣:此外,暗示调节情绪等方面的知识也可以在准备活动中运用,教师正确、优美、轻松的示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加以领会、掌握、运用,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二、基本部分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尝试与拓展)
新课程体育课就是承认学生存在的差异、区别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求得最好的发展,使人人都有“成就感”,如 “谁最棒,我最棒”。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及时把学练过程中的问题加以总结,反馈教学信息,教师及时纠正,形成良性循环。教师正确优美的示范,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让学生体会成功,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分腿腾跃教学时对学生予以肯定,如:你像小燕子一样、你是小李宁、你是跳马王子、你真棒等激励的语言,对困难的学生在练习时,老师在保护的同时给予隐蔽性的帮助,让他(她)能感觉到我也能跳过去,我也能成功,对学生而言既是压力、又是动力,有了这些他们就会在学练过程中努力克服遇到的困难,去认真完成每一个练习。在宽松的环境中,学生自觉地进行学练,变教师要学生学为学生自己要学。自己的爱好、自己的喜欢项目,学生总会有一种向上心理。在遇到困难挫折以后,他们会自己想办法来解决问题,这就促使他们进行思考,采用各种办法去解决问题,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如:在分腿腾跃的教学中,教师正确、优美、轻松的示范,可以直观形象地看到动作的全过程,易于理解,学生表现出了乐学、好学的学习积极性,很好地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多数学生能够克服畏难情绪且学习效果明显。让学生多一些自我评价和师生互评,从学习态度和技能能力结合起来评价,六年级学生通过技评考核,90%以上的学生达到甲等成绩。
三、结束部分
体育课的结束部分不拘泥于传统的形式,只要是有益于身、心放松的活动都可以采用,游戏(小鸟飞、火车鸣、吹气球、打气筒)调整呼吸;欢快的集体舞;自我按摩;;意念放松;想象把自己置身于优美的自然环境,享受大自然赋予人们的恩赐;让学生寻找出最适合于自己的一种或几种放松活动形式在不同的情况下采用,有利于他们在走出校门后运用,为终身体育服务。
本学期我担任四、五、六年级体育教学工作,前二周主要是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和体育课堂常规教学,体育课的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的作用教学,对教学内容、快速跑、仰卧起坐、立定跳远主要教材学生掌握情况进行初步了解,通过了解到学生的基础差,动作不规范,运动能力不强,重点是快速跑动作不好、速度慢、仰卧起坐腹肌力量差,动作质量不高。根据教学计划要求快速跑安排了六个课时,由于这个项目比较单调乏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且还要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本人采用引导、激发、鼓励循序渐进等教学方法,以游戏等各种教学手段来发展学生的快速跑的能力。
快速跑练习单调乏味并且消耗体力大的特点,所以学生怕练习,但是本人通过引导、激发、鼓励等各种教学方法及手段,如:进行了换岗接力、迎面接力,追逐跑、长江与黄河等练习,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通过教学,学生的快速跑动作有了很大的改观。
快速跑教学一直是体育教育工作者感到头痛的问题,但本人认为可以通过下列教学方法及手段进行教学,不防一试。
1, 首先告诉学生快速跑素质练习的计划及每堂课的教学任务,鼓励学生努力去完成。例如,快速跑的素质练习,柔韧性练习,虽然单调乏味,动作难度高等特点,学生怕练习,但通过老师的引导,示范,激发,鼓励等手段,取的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引导,鼓励,激发学生努力克服畏难情绪,做到超越自我。告诉学生快速跑练习也是锻炼意志的一种方法,并不同的鼓励形式进行,“看谁做得最好、比一比活动”。例如,为了克服自身重量的力量练习,单脚跳,高抬腿,后蹬跑等练习,以及反复的短距离跑练习。
.3,通过游戏来练习快速跑,起跑练习中运用不同的方式,如:游戏“长江与黄河”练习中学生无形中起跑的反应速度得到锻炼。又如:利用追逐跑来引导学生进行加速跑的练习,又如利用接力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奔跑能力,教学效果。
4,明确目标,看到差距。如:仰卧起坐定目标,告诉学生评分标准,使学生能为自己的目标去努力拼搏。
I. 谈怎样进行体育课堂教学设计
1.依据课程标准和学情——设计教学目标
确定教学目标是进行教学设计的起点,这一目标将自始至终贯穿并体现于教学设计全过程,起着灵魂作用。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注意如下几点:一是一定要根据课标和学情,既要依据课标,又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立足于学生实际;二是教学目标一定要细化,具体可行,不提那些笼统的一节课无法达到的要求;三是要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要求;四是教学目标要有整体性、层次性、延续性和针对性。
2.依据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突出重点、难点
在确立教学目标后,首先要思考的是具体的教学内容。一方面,要用好教材,做好对教材内容的分析,明确重点难点;另一方面,要结合校情学情,对教材内容进行校本课程的整合,增加一些具有时代气息的,反映学生生活实际的学习内容。在这里,要避免两种倾向:一是脱离教材,另起炉灶;二是一本为本,照本宣科。
3.依据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环节——教学过程
要按照我们制定的各课型教学模式去制定教学环节,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风格。我们制定的各课型教学模式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学习环节附和新课程的理念。主要表现在学习环节上注重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上。二是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的比较突出;三是各学习环节循序渐进,附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四是各学习环节简便易学,操作性较强。
进行教学设计的一个特色之举就是环节备课,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将一节课学习过程分解为几个具体的学习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应注意:一是从整体上设计教学环节,环节之间应强调逻辑性、递进性,做到环环相扣;二是一节课的教学环节不应太多,一般做到五个左右为宜,多了不利于每个教学环节的深入进行,容易流于形式;三是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在进行环节预设时,要留有一定空间,给学生留出思考、消化、吸收及生成的机会。
4.为每个教学环节设计恰当的学习情境和探讨活动
只有创设恰当的学习情境和探究活动才能让学生有所体验,进而在交流及老师的指导下有所感悟,达到学习目标,因而这一环节是备课过程中最细化的一个环节,也是使课堂教学生动丰富、独具个性的一个关键环节。在情境和活动的创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如下因素:一是注重活动的内涵,活动要有针对性、深刻性,不切合学习内容的活动,再新颖巧妙也不能使用;二是活动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个体独特的体验留有空间,为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留有空间,为学生的实践留有空间;三是活动的设置要精细化,要充分考虑到活动的具体步骤、活动中学生可以做什么、教师可以做什么,活动如何步步深入,达到实效;四是活动过程中的总结反思,一方面要对学生在活动过程的表现及时点评,不断提高学生开展活动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将学习内容渗透到活动中去,通过活动要有所提高。
5.对照教学目标,反思教学环节及其活动的教学价值
这一步骤,是对自己课堂教学设计的一个再反思的过程。这一过程,一方面能确保教学设计比较科学、精致并紧扣教学目标;另一方面在反思中又能不断提高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能力。
J. 如何提高体育教师教学设计能力
在课程教学改革的条件下,进行既符合新课改精神,又符合体育教学实际和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新型体育教学设计,就我通过学习,结合教学实际,觉得应该做到三点: 一、选择体育教学内容要牢记体育的根本目的和基本性质 教学设计的第一个工作就是选择体育教学的内容,也叫做开发课程内容资源。体育教师做这个工作时一定要记住:体育课程与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身体和学习有用的运动技术,体育教学的基本性质是身体活动性。要牢牢把握这个原则来选择教学内容,选择体育教学内容可依据一定的原则和程序来进行,例如:保龄球有目标性、科学性,但是没有可行性,所以不选择作为教学内容;篮球既有目标性、科学性,也具有可行性、趣味性,更符合社会性,因此适合选择为教学内容。 在开发新的教学内容时要明确什么是“急需开发的内容”,什么是“需要开发的内容”,什么是“不必开发的内容”和什么是“不能开发的内容”。要深入地钻研新教材,教好新教材。这样才能使体育教学内容更加符合体育课程目标的需要,更好地为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服务。 二、体育教学方法以传授技术方法和身体锻炼方法为主体 新体育教学改革必然要求着新的体育教学方法。过去我们在使用“传统体育教学法”的时候,出现过“只会不懂”或“只练不乐”的缺陷和不足,在改进“传统体育教学法”中主体地位和功能没有变,改进后新的教学法绝不是取代“传统体育教学法”,而是“补充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融合进”传统的教学方法。 三、要通过实现有效的体育教学让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 体育教师要处理好运动技能教学和让学生体验运动乐趣的关系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有的老师认为既然要让学生体验运动乐趣,就无需要求学生非得掌握什么运动技能,只要学生玩得痛快,获得愉快和成功的体验就可以了,体育教学不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吗?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让学生掌握一些有用的运动技能,和让学生体验运动乐趣,都是我们所要追求的体育课程教学目标。学习运动技能与体验运动乐趣,从根本上讲是不矛盾的。我们要防止将学习运动技能与体验运动乐趣完全对立起来的认识,更不能像一些人理解的那样简单:“让学生体验与动乐趣就是学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总之,运动技能教学与体验运动乐趣这二者不可偏废,要正确理解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不要把它们割裂开来和对立起来。 例如:本人选用壮族民俗《竹竿舞》的体育素材,开发自选教材,结合了本校的场地和器材,符合开发性可行性,也具有很好的趣味性和当地的社会性,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把以上三点都考虑到位,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