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作者:南靖县靖城中心小学 谢顺木 陈少娟
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何谓创新呢?我国著名教育家刘佛年说:“只要有一点新意识、新思想、新观念、新设计、新意图、新做法、新方法,就可称得上创新,我们要把创新的范围看得广一点,不要看得太神秘。”体育学科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学习、活动环境和场地,以及充分地进行观察、思维、操作和表现的机会,对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其他学科无法相比的优势。那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意识的产生,最基本的要素是思维的活跃。营造民主、宽松、愉悦的体育教学环境,可以使学生在心理放松的情况下形成一种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的氛围。在教学中,我们努力创设情境,形成鼓励学生自主发表独创见解,热烈讨论的课堂气氛,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在教学高年级《篮球》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检测内容:利用篮球场地,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学生做往返运球、转身、上篮的测试。其中,在往的过程上,做2次转身——上篮;在返的过程上,再做2次转身——上篮。标准计分为:每次转身计10分(共40分);每次上篮投中计30分(共60分)。在宣布完标准计分后,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很多学生都积极地分组准备练习。突然有一位学生问“老师,我可以不做第二个转身,直接运球上篮吗?此言一出,立即引起其他同学的哄笑。我一愣没有及时表态,而是问他为什么?他说这样做可以有更充足的时间运球上篮,提高投篮的命中率,从而争取高分。我当场支持了那位学生的想法。事后我就想:这样一个创造性的想法,为什么会引起其他学生的哄笑呢?结果是:传统的教学过程,使学生早已形成一种定势的心理,“老师规定的学习内容怎么可以随便改动呢?”
二、巧妙利用想像,让学生在模仿中学会创造
想像是创新的基础,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创新起端于想象”。想象,就是充分运用头脑的想象力来构想、设计、创新新事物。想象不仅是创新的方法,同时也是创新的一种动力。如我利用废旧报纸进行教学:提问:旧报纸在体育课中有什么作用?你可以有什么玩法?学生在充分的想象后想出了很多玩法:撕、拍、抛、吹、卷、折……。然后经过我的因势利导,学生积极地展开活动:1、顶报纸;(头顶报纸,边跑边做各种各样的动作,培养平衡能力。)2、拉报纸跑;(边拉报纸边跑去兜风,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培养协调能力)3、贴报纸跑;(利用报纸往同学的背上粘贴,培养奔跑能力)4、利用报纸做成纸团做下冰雹;(让学生自由发挥进行各种各样的抛接练习)。5、利用报纸做成纸棒、纸球、纸飞机等做投掷练习,(培养正确的投掷姿势)。
小学生的想像力丰富,且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而想像力正是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源泉。因此,在教学中,建立一定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创作动作。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提供自主活动的空间,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有了创新意识和激情,如果没有适当的机会表现出来,一切也会等于零。而创新总是和自主学习结合在一起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学会敢于放手,给学生适度的“自主权”和“自由度”,让学生在课堂的舞台上唱主角,在“放”中提高自我锻炼和创新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支配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自主选择的余地,充分展现自己的空间,进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新精神。如:在游戏教学中,我分给每一小组一个小胶球,定出一定的活动范围,要求每组的学生以小胶球为中心,创编出大家喜欢的、具有新意的、有利于锻炼身体的体育游戏。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交流和选择,同学们创编了“投球得分”、“双腿夹球比快跑”、“叫号接球”、“打活动目标”、“接球击人”等多种游戏方法。
在整个活动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有效地发挥了学生自主练习的积极性。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实践水平和经验。
四、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交流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培养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互相带动、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所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共同奋进的精神,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进行篮球“三攻三、二防三“简单战术配合教学中,学生在场上都有自己位置的分工,从而形成比赛阵型。而比赛阵型受攻守变化规律支配,二人防守可形成平行、重叠、斜线占位,3人进攻可采用传切、突分、掩护等基础配合。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讨论、实践、理解;再讨论、再实践、逐步总结、提高,在练习中掌握规律,并熟练运用。使得个体在小组中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创新能力、在讨论中达到知识的掌握和思维的开发。进而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五、利用情境教学,培养学习的兴趣和创新能力
情境教学方法,是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把学生特定的活动环境中,使情、景、人物在活动中融为一体,让学生达到一定的内心感受和情绪体验,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创新能力。如:“织鱼网”,教师先创设情境,“海上有很多鱼,我们要去捉它们,怎么办呢?“有学生说用鱼网捕捉,我们一起来“织个鱼网”捕鱼,学生跃跃欲试的准备着。于是我把学生平均分成人数相等的六个小组,进行织鱼网游戏:学生每人手拿一根布条,教师预先拿两根标枪插在泥地上,上面平行地系着两根绳子,让学生听到口令后,跑过去织鱼网,最先把布条系完,又结实的那一组为胜,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织好的鱼网捕鱼;最后庆祝,分享收获的快乐!
通过情境教学,让学生在心理与教师之间距离缩短,促使学生以最佳的情绪状态,主动投入,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并获得了主动发展。使学生在现实和生活场景中,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并获得了主动发展。使学生在现实和生活场景中,培养思维、想像和创新能力。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也达到了体育教学的目的。
六、利用音乐教学,创设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音乐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渠道,因为音乐是一种非语义的信息,它所描述的形象通常带有模糊性,正是这种模糊性,给学生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造了条件。上课了,先放一段音乐,让学生在轻松欢快的乐曲中愉快地玩耍着;忽然乐曲变成了“马儿跑”和“青蛙叫”的声音,学生的情绪受到了感染,随着音乐的变化,一会儿学马儿跑,一会儿学“青蛙”跳,动作十分逼真,身心十分投入;接着乐曲变成汽车马达和火车汽笛声,操场上顿时出现了另一番情景,几个人手握方向盘,三五成群排成行,嘀嘀嘀,轰隆隆,好一派繁忙壮观的场面;紧接着“西游记”的旋律响起来了,学生就更加活跃,你扮“孙悟空”:他扮“猪八戒”,群猴雀跃,真是百相丛生,好热闹……课上创设的音乐与活动场景以及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有利于充分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的身心都得到陶冶,进而达到了课堂教学的预定目标。
总之,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深化和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关键在于教师有无创新意识。作为21世纪的新型教师,必须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教育思想,结合当前新课程改革,大胆尝试,从各个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方向出发,切实以学生为本,在教学方法上勇于创新,积极探求创新教育,使自己成为创新教师,真正为国家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2. 谈体育教学中如何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
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培养创新思维
二、巧妙利用想像,让学生在模仿中学会创造
三、提供自主活动的空间,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交流能力
五、利用情境教学,培养学习的兴趣和创新能力
3. 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教育在培养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回命。而答体育学科在许多地方与学校的其他课程有着相似性,但是它也拥有者自己的独特性。因此体育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开阔的学习和活动的环境,还提供了观察、思维、操作、实践的表现机会,这对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提高,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注重体育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理念的转变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就不能固守老式的教育观念,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教学方式和教师上课的角色等等,以达到求新、求异、求变。首先,必须让教者本身成为富有创新能力的人,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的学生。其次,体育教师必须跟上课程改革的步伐,这样才能在以后的教育生涯中不断获得更新和发展。最后,要以有丰富的专业技能知识和教学经验为基础,把理论知识升华到实践的高度来指导教学,实现教学的最优化。这样才能培养出勇于探索,敢于竞争,善于团结帮助并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发展学生的个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 如何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如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答:1、树立成功教育意识、培养创内新精神。2、建容立和谐的师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3、改革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培养创新精神。4、应用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5、应用法讨论法,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6、应用游戏法、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7应用分层教学、提高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8、应用美的课堂环境,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综上所述,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应当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的总结经验,大胆的去实践,积极探索与研究,努力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技能的学生。
5.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创新能力对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帮助学生掌握现在和将来乃至终身体育需要的健体知识,健体技术和技能以及的体育文化素养。随着国家对中学课程实施了大力度的改革,无论是课程模式、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我们积极推进素质教、实现科教兴国、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重要举措。体育教师在课堂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怎样才是体育教学中手段和方法的创新?教师如何在教学上转变以往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手段和接受新的技术、新观念,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在学习管理方面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些都值得我们体育教师去总结和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体育教学 体育教师 学生 创新 培养 现代心理学认为,每一个人都具有先天性的创新潜能,这种潜能的实现依赖于个体所处的环境,能激发个体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创造潜能转化为现实的创造才能力。作为中学体育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一、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创新态度,体育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改变以往习惯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改变教师的角色和上课的节奏。要培养创新性的学生,体育教师首先成为富有创新精神的人,只有自身具有创新精神、富有创造力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的学生。其次,体育教师应具备先进的教育思想,才能产生教改意识,才能用自己的生命和才智在教育改革中不断获得更新和发展。再次,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较强的授课技巧来作为实践的基础,把理论升华为实践的高度来指导教学实施,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二、体育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1、建立民主的师生,培养创新意识 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是专断的,教学氛围沉闷,学生精神抑郁,学习处于被动状态。在新型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营造一种自由、活泼、宽松、有趣的教学氛围,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平等、和谐、民主的关系,学生会对教师产生信赖感和亲切感,从而形成有益于课堂教学的亲和力,使学生感受到对教师的期待和爱,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上好每一节课,让学生从教师的一举一动中受到激励,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老师在期待我”,教师充分利用自己的眼神、语调、微笑和肢休语言来表达对学生的鼓励和爱。只有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教学中学生才能得到充分尊重和信任,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他们才能乐于参与教学过程,为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打好基础。 2、树立成功教育意识,培养创新精神。 奥托曾说:“我们所有的人都有惊人的创造力。只不过它埋藏在人的较为深层的自我里,只有付出辛劳且常常去挖掘才能得到它。或多或少,人人都有创新能力,但往往缺乏创新精神,精神源于动机,要想培养创新精神必须激发学生创新动机,树立成功意识。在体育教学中每当教师在示范一个新的动作时,有的学生跃跃欲试去模仿动作;有的学生心理也想上去做动作,但不外露;也有学生因怕做不好,表现得很被动,作为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即使是后一种学生虽然他们好像是要逃避练习,但他们内心也会有一种想做好的想法。例如:学习实心球时,有的学生扔得比较远;有的学生动作比较好;有的学生能够利用腰部力量等;教师用鼓励的语言激励学生,使学生都能体会成功的乐趣,于是学生都能积极投入练习,正是这种意识推动着他们去思考、去创新。 3、改革体育教学模式,培养创新精神。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学习是获取人类知识、经验、文化的手段,一个人从出生到生命终点也离不开学习。如果在学生走出课堂,离开学校时,变的讨厌教育,厌恶学习的话,就说明我们的教育失败了。”任何学科都是一样,枯燥的学习,不断重复的动作练习,再加上还要不可避免的付出自己的体力,有时甚至是超越极限的体力,往往只会让学生对学习望而止步。兴趣则可以唤起学生废寝忘食地钻研,成为打开学习体育成功大门的钥匙。人们常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兴趣更是学生探索、创新的力量源泉,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前提,是教学中重要的手段。在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讲解→示范→分组练习→巡回指导→终结评价”。这种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者发令,学者强应,身顺心违”,这种教学模式存在着教学目标单一,组织教学形式僵化,忽视学法,个体差异,能力培养,学生处于被动状态等不足,与当前的素质教育相差太远。因此我们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要改进教学方法,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思维方式,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例如:在篮球教学比赛中,可以采用让深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把所学的动作进行创新,编排出多种新颖而巧妙的配合和技术动作,改过去学生按照教师或教材编定的组合方式进行练习的状况,并让其出演示,学生进行评价,教师充分鼓励,提出建议。这样的教学方法无疑会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发展
6.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由于学生的认识首先是从具体的、感性的直观感觉开始的,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示范动作是最生动、最具体的,使学生利用感官(视觉、听觉等)和经验,对动作获得鲜明的印象,激起学生模仿的愿望,结合教师的讲解分析、学生的模仿练习,能提高掌握动作速度。在实践的基础上学生才会去发现问题、创出新动作或新方法。六、设置问题教学有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发问是学生动脑的结果,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好奇心的表现,这种倾向推动学生不断带着疑问去思考、研究。因此要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发问,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提出一些富有思考性的问题,使学生在问题中产生疑难和矛盾。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能和参与讨论的兴趣,也有利于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引发学生的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带着问题去练习、去讨论、去探索,培养创新思维习惯,为培养创造能力打下扎实基础。例如:在低年级滚动教学中,教师先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球和方块哪个滚得快?”有学生说球滚得快,也有学生说方块滚得快。于是老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做实验,得出结论:球滚得快。这时,教师提出了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是球滚得快呢?”学生又通过讨论得出结论:因为球是圆的。紧接着老师的第三个问题又出现了:“人如何才能像球一样滚动?”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练习、实践后得出:只有把身体像球一样团紧团圆才容易滚动。通过练习学生很快学会了动作。最后,教师又提出了问题:“滚动能做游戏吗?”学生积极讨论设计游戏方法,结果每个小组设计创出的游戏方法都不同。学生通过练习、讨论,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的手、脚、口、眼、耳、脑等各器官都参加了学习。
7. 怎样培养体育教师的创新能力
一、体育教师具备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推进学校体育教学改革
学校教育改革的实现与教师创新性的发挥与提高应该是同一的过程。而以往的学校教育改革,基本上走的是一条从外而内、从上而下的路子。以往的教育改革实现的仅仅是物改,着眼于教科书、教育技术设备、教育制度的改变,忽视了教师教育观念、教育教学行为的改变,教师工作方式的改善以及进而所能引发的教学模式的真实改变。只有深入到教师活生生的教学生活中,了解教师的“个人化理论”,帮助教师学会在教育行动中反思,从而培养其自我创新意识和自我创新能力。当每一位教师能够认清并改善自己的工作方式的时候,就是教育改革真正获得实效的时候。
(二)有利于教师自身的发展
教师的发展是教育成功和学生发展的前提,也是丰富与提升教师生命内涵的实现途径。创新能力的提高应是体育教师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目标。如果我们的教师能把“培养人”作为真实的教育目标,把“自我发展”作为个人价值的选择,那么,他们在工作中所面临的一切困难和障碍,无非只是对现有的知识、能力、人格发出的挑战,从而成为推动他们不断学习、反思、探索、创新的不竭动力。
二、如何培养体育教师的创新能力
(一)教师要不断学习,优化知识结构
不同时期的教师担负着历史和社会赋予的不同角色和任务,只有不断地拓宽自身的知识面;学习新的知识和新的科学技术;不断地调整提高自身的素质;使之适应时代的需要,才能对学生起到促进作用。科学在不断发展,知识在不断更新,教材要经常更新内容,体育教师的工作不是一种简单的劳动,而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不讲求科学很快就会被淘汰。良好的文化素质来自于丰厚的文化底蕴。因此,体育教师首先要掌握新的教育理论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学习并掌握新的教学模式与组织形式,确立科学的评价标准和体系。其次,体育教师还应在加强专业基础知识教育的同时,拓展横向知识的教学,改善其知识结构,保证体育教师知识的深度与广度。特别是工作后的再培养是体育教师自身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应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再学习的进行。
(二)学校要改善教学环境,促进教师创新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学校要以科学的教学管理培养创新型的教师,教学管理主要是在制度上激发和强化教师的教学动力,为教师教学创新提供、创设现实的条件和保障,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至关重要。营造具有浓厚的学术气氛、宽松的政策环境、优良的群体结构、良好的人际关系等软环境,重视教师的科研成果,为教师创设一个团结、协作的环境,使教师心情偷快、精力充沛地完成各项科研任务。学校可以将激励机制运用于教育教学管理活动中去,以积极促创新,将教师的工作表现、实绩评估、切身利益有机联系,激发教师的创新精神。物质基础是教师进行创造性劳动的保证。物质激励的同时,还要进行精神激励。精神激励不仅可以弥补物质激励的不足,而且本身也有巨大的威力。学校可以开展合理化建议有奖征集活动,定期进行校务公开等。
(三)不断更新教学思想,重塑社会体育观念
培养体育教师创新素质应当把树立标新立异的教学思想作为首要任务,体育教师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创新观念。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善于激活和运用自己的发散性思维。再次,要善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动用自身的知识、技能、不断实践,不断提出问题。广泛联想,以挖掘提高想象力,注重自己创新思维的训练,激发创新活动。同时,塑造新的社会体育观念,改变体育在多数人头脑中传统的认识,增加体育教育的社会认同感是提升体育教师自我价值观念,工作责任感和创新自觉性的先决条件。这一步要求全社会做好不同群体的引导工作,而关键是各级行政领导机关的重视和垂范作用,特别是政府领导机关更应先行一步走到整个社会的前面。采用各种激励机制,制定保障制度,健全监督体制,从而带动整个社会参与到体育锻炼之中,做好新型体育观念的启动和全社会由被动参与向主动参与的过渡保证工作。
(四)提高体育教师运用现代科教技术的能力
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现代教育带来了更多、更新的教学手段和技术。以信息传播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多媒体技术已经开始在体育教育中广泛应用,熟练运用这些技术将成为体育教师必备的素质和能力。因此,体育教师要通过运用信息传播技术获取全国乃至世界最新的关于体育教育方面的信息资料,不断更新教育知识,指导教学工作。同时,还可以通过信息传播的技术与其他地区和学校的同行互相交流经验,取长补短,提高教学水平。
三、结语
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需要我们从思想上予以足够的关注和重视,需要在物质条件上给予保障。我们要不断地学习跟上时代的脚步,要彻底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打破老的教学模式,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改进,找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8. 小学体育教学怎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何谓创新呢?我国著名教育家刘佛年说:“只要有一点新意识、新思想、新观念、新设计、新意图、新做法、新方法,就可称得上创新,我们要把创新的范围看得广一点,不要看得太神秘。”体育学科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学习、活动环境和场地,以及充分地进行观察、思维、操作和表现的机会,对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其他学科无法相比的优势。那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意识的产生,最基本的要素是思维的活跃。营造民主、宽松、愉悦的体育教学环境,可以使学生在心理放松的情况下形成一种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的氛围。在教学中,我们努力创设情境,形成鼓励学生自主发表独创见解,热烈讨论的课堂气氛,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在教学高年级《篮球》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检测内容:利用篮球场地,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学生做往返运球、转身、上篮的测试。其中,在往的过程上,做2次转身——上篮;在返的过程上,再做2次转身——上篮。标准计分为:每次转身计10分(共40分);每次上篮投中计30分(共60分)。在宣布完标准计分后,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很多学生都积极地分组准备练习。突然有一位学生问“老师,我可以不做第二个转身,直接运球上篮吗?此言一出,立即引起其他同学的哄笑。我一愣没有及时表态,而是问他为什么?他说这样做可以有更充足的时间运球上篮,提高投篮的命中率,从而争取高分。我当场支持了那位学生的想法。事后我就想:这样一个创造性的想法,为什么会引起其他学生的哄笑呢?结果是:传统的教学过程,使学生早已形成一种定势的心理,“老师规定的学习内容怎么可以随便改动呢?”
二、巧妙利用想像,让学生在模仿中学会创造
想像是创新的基础,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创新起端于想象”。想象,就是充分运用头脑的想象力来构想、设计、创新新事物。想象不仅是创新的方法,同时也是创新的一种动力。如我利用废旧报纸进行教学:提问:旧报纸在体育课中有什么作用?你可以有什么玩法?学生在充分的想象后想出了很多玩法:撕、拍、抛、吹、卷、折……。然后经过我的因势利导,学生积极地展开活动:1、顶报纸;(头顶报纸,边跑边做各种各样的动作,培养平衡能力。)2、拉报纸跑;(边拉报纸边跑去兜风,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培养协调能力)3、贴报纸跑;(利用报纸往同学的背上粘贴,培养奔跑能力)4、利用报纸做成纸团做下冰雹;(让学生自由发挥进行各种各样的抛接练习)。5、利用报纸做成纸棒、纸球、纸飞机等做投掷练习,(培养正确的投掷姿势)。
小学生的想像力丰富,且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而想像力正是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源泉。因此,在教学中,建立一定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创作动作。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提供自主活动的空间,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有了创新意识和激情,如果没有适当的机会表现出来,一切也会等于零。而创新总是和自主学习结合在一起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学会敢于放手,给学生适度的“自主权”和“自由度”,让学生在课堂的舞台上唱主角,在“放”中提高自我锻炼和创新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支配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自主选择的余地,充分展现自己的空间,进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新精神。如:在游戏教学中,我分给每一小组一个小胶球,定出一定的活动范围,要求每组的学生以小胶球为中心,创编出大家喜欢的、具有新意的、有利于锻炼身体的体育游戏。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交流和选择,同学们创编了“投球得分”、“双腿夹球比快跑”、“叫号接球”、“打活动目标”、“接球击人”等多种游戏方法。
在整个活动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有效地发挥了学生自主练习的积极性。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实践水平和经验。
四、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交流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培养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互相带动、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所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共同奋进的精神,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进行篮球“三攻三、二防三“简单战术配合教学中,学生在场上都有自己位置的分工,从而形成比赛阵型。而比赛阵型受攻守变化规律支配,二人防守可形成平行、重叠、斜线占位,3人进攻可采用传切、突分、掩护等基础配合。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讨论、实践、理解;再讨论、再实践、逐步总结、提高,在练习中掌握规律,并熟练运用。使得个体在小组中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创新能力、在讨论中达到知识的掌握和思维的开发。进而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五、利用情境教学,培养学习的兴趣和创新能力
情境教学方法,是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把学生特定的活动环境中,使情、景、人物在活动中融为一体,让学生达到一定的内心感受和情绪体验,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创新能力。如:“织鱼网”,教师先创设情境,“海上有很多鱼,我们要去捉它们,怎么办呢?“有学生说用鱼网捕捉,我们一起来“织个鱼网”捕鱼,学生跃跃欲试的准备着。于是我把学生平均分成人数相等的六个小组,进行织鱼网游戏:学生每人手拿一根布条,教师预先拿两根标枪插在泥地上,上面平行地系着两根绳子,让学生听到口令后,跑过去织鱼网,最先把布条系完,又结实的那一组为胜,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织好的鱼网捕鱼;最后庆祝,分享收获的快乐!
通过情境教学,让学生在心理与教师之间距离缩短,促使学生以最佳的情绪状态,主动投入,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并获得了主动发展。使学生在现实和生活场景中,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并获得了主动发展。使学生在现实和生活场景中,培养思维、想像和创新能力。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也达到了体育教学的目的。
六、利用音乐教学,创设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音乐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渠道,因为音乐是一种非语义的信息,它所描述的形象通常带有模糊性,正是这种模糊性,给学生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造了条件。上课了,先放一段音乐,让学生在轻松欢快的乐曲中愉快地玩耍着;忽然乐曲变成了“马儿跑”和“青蛙叫”的声音,学生的情绪受到了感染,随着音乐的变化,一会儿学马儿跑,一会儿学“青蛙”跳,动作十分逼真,身心十分投入;接着乐曲变成汽车马达和火车汽笛声,操场上顿时出现了另一番情景,几个人手握方向盘,三五成群排成行,嘀嘀嘀,轰隆隆,好一派繁忙壮观的场面;紧接着“西游记”的旋律响起来了,学生就更加活跃,你扮“孙悟空”:他扮“猪八戒”,群猴雀跃,真是百相丛生,好热闹……课上创设的音乐与活动场景以及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有利于充分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的身心都得到陶冶,进而达到了课堂教学的预定目标。
总之,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深化和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关键在于教师有无创新意识。作为21世纪的新型教师,必须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教育思想,结合当前新课程改革,大胆尝试,从各个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方向出发,切实以学生为本,在教学方法上勇于创新,积极探求创新教育,使自己成为创新教师,真正为国家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