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四年级下册人教版鸡兔同笼练习课教学反思
一、本课的亮点
首先,选题有趣,学生爱学。《鸡兔同笼》这一主题来源于我国古代 1500 年前的数学 名著《孙子算经》。对学生来说有很大的挑战性。开课伊始,一句“今天的数学课,让我们 一起坐上时光飞船,穿越到 1500 年前,看一看古人研究的数学是怎样的!”既点出了这节 课的与众不同,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究欲望。 第二,从一而终,孕伏“假设”。处理表格法时,有意找了从鸡、兔各 4 开始的,一来 体现了从平均分即中间查找的优越性, 二来根据腿数少了说明谁的只数少了伏笔假设法中需 要的算理,表格并不是与假设法隔离,一分为二的。表格里蕴涵着“假设”,从表格里就渗 透“假设”的思想,让学生的思维没有断层,从一开始思维就在同一条线上,循序渐进,螺 旋上升。 第三,欢乐游戏,激发思维。面对“10÷2=5”这个算式时,学生不理解,不仅不理解 整个算式的意思,包括算式中“10”、“2”代表的意思也不明白,所以鉴于本课题的“重 点”“难点”具有不直观性,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丧失了学习兴趣,我此时引入了游戏, 当背手站立当 “大公鸡” 的学生, 突然伸出手来, 学生立刻感受到了有鸡变兔的鲜活与形象, 成功攻破了“2”的含义,刚开始也想直接在图上给“鸡”添腿,但与游戏比起来,少了趣 味,更更重要的,是游戏突破了难题不难,打破了和学生距离感,活生生发生的身边事情, 更能使人印象深刻,易于理解。以至于后来脱离图抽象说算式的含义时,学生用抬起来的两 只手表示添加的两条腿,从这点看出,游戏超长发挥了它的价值。 第四,数形结合,理解算理。在理解“假设”法的算理时,借住图和小棒引导学生理 解算理。如果说游戏是为突破“2”的含义,但对于“10”的处理显得有些力不从心,首 要一点就是“10”在游戏中隐匿性和不直观。所以借生成的错误资源,有些不该添“2”变 兔的大公鸡也伸出手来变成了兔,以此引发学生讨论,问题出在哪?找出病名,由此顺理成 章借助直观、可操作的小棒来验证,与其说是验证,其实是货真价实看这名学生 2 根 2 根给 鸡添小棒的过程,每个孩子的眼睛全神贯注的看向她的手来回移动着,贴有 10 根小棒的卡 纸慢慢从有变无,由多到少,,“总共再添 10 根小棒”“2 根 2 根的添”“能添给 5 只鸡, 让他们变成兔” , 此时的无声胜有声, 这些难处理的点随着孩子的弹指一挥间, 开始发了芽, 慢慢长出根。 第五,有扶到放,建立模型。画图是算理的一个保护伞,是为了理解算理。那么脱离图的建模则让假设法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的思维层次,通过一系列的说理,学生建立了解决 此类问题的模型,这个模型不是凭空建起,而是在数形结合的算理地基之上建立,这样循序 渐进的抽象过程,学生已于接受,易于理解。
二、今后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以往上完课,全凭印象去反思,去找不足,本次是录课,可以看着视频,细致的发现自 己的问题和不足,收获颇丰。 第一、在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尽量做到简练,一针见血,少重复学生说了的话,学生说 的话,其他学生自然能听到,教师再说一遍,既无意又费时,以后在语言上多下功夫。 第二、在处理第 6 只公鸡该不该添腿时,学生说:“我再添就多了,我再添就成 28 条 腿”,我借此拿起空了的卡纸说“还有腿吗?”其实和她的意思是样的,但如果以学生的这 句话为点,“你再添就多了,那么腿都添给了谁?”引申过来会更好。 第三、如果把古题在课堂上处理了会更好。奔着 40 分钟的课去的,而且心中坚信一个 信念,即使后面的古题处理不了,前边的算理任何一个环节和处理点都不能少,新授部分处 理不好,后面的练习学生也是一知半解,或是单纯的模仿,不知其意。那么本节课就失去了 他应有的价值和意义,我应从语言的简练度上提纯,在处理熟练度和灵活度上提速,上好高 效精致的课堂!
B.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谁运动得更快教学反思
1.让学生体验快慢,获得感性认识
课改要求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获得学习经历的体验。在快与慢的比较环节教学中,我尝试把学生分组带到操场开展运动快慢的小比赛,每位学生都参与到其中。学生分组,有人跑、有人计时、有人发令、有人记录。采取两种比赛方式,第一种,比1分钟内跑的米数的多少;第二种比跑完60米用的时间的多少。每个人感受自己的相对快慢。
2.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学生跑完后再回到教室,比较分析那位同学运动的快,并提出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时间看路程的多少,相同路程看所花时间的多少。再此基础上,我提出问题:如果两个物体运动时间不同,所经过的路程也不同,这时,我们如何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有学生说:将时间化成相同,看两者的路程多少,这是可以的。有同学说:将路程化成相同,看所用时间的多少,这也是可以的。我再问: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学生陷入了沉思中。我启发说:就时间相同而言,既然可以放大,那么能否缩小呢?有学生就说:可以的,将他们都化成1分钟或1秒钟,看在这1分钟或1秒钟内两个物体各自运动的路程是多少,也是相同时间看路程的一种方法。我肯定他的说法,并指出:将每小时、每分钟、每秒钟等成为单位时间,刚才的方法也就是看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经过的路程的多少。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就是物体运动的速度。
3.列举生活实例
教师在课堂上列举生活中表示快慢的应用,引导学生多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可以让他们知道科学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广泛的应用,会激起他们对科学的学习兴趣,因为要使学生学会你这一科,先是让学生喜欢你这一科。
4.积极提问,贯穿课堂始终
要想学生40分钟内都会专心听你的课那是不可能的,他们或多或少会开小差。这时采用提问的方式的话,就会使学生的精神一下子紧张起来,并且去思考你所提出的问题。不能只提问一些选择性的问题,因为这样他们思考的空间就会很小,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提问要有均匀性,不能反复提问某个学生,这样会使其他学生回答问题的热情消退的。提问要准确,多用短句,学生易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