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防止意外伤害主题班会 教案
宝宝长大了,好奇心也越来越强,然而生活经验缺乏,他们会不经意地被砸、被夹、被电、被冻。打开屋子里所有能开的大门、小门;会调动尚不灵活的四肢,为了小小“视界”中一个目标而“勇往直前”……然而,在他们的“活跃”过程中,时时隐藏着危险。
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要采用启发和诱导的方法和孩子谈话。
安全教育内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防止玩火。孩子是不宜进入厨房的,火柴和打火机一类易燃引火物决不能让孩子去玩弄。
2、不要玩水。教育孩子不要扭动自来水开关。在湖、河边上玩耍,要在安全地带,决不要乱跑乱蹦,以免失足误入水中。
3、不要玩电。嘱咐孩子不能去触摸和玩耍正在运转的电风扇等电器产品,不能摸电插座。
4、不要让孩子随便拿刀、剪或其它尖锐器物当作玩具。教会孩子正确使用剪刀。
5、避免运动受伤。孩子在运动或游戏时,教育他们注意规则,按顺序进行,避免碰撞。教育孩子不做危险性游戏。
6、防止异物入体。教育孩子不随便把东西如小石头、花生粒、瓜籽、小纸团等放入口腔、鼻、耳,以免发生意外。
7、教育大一点的孩子,使它们懂得登高的危险。教育孩子不可从高处随便跳下。教育孩子不拿力所不及的东西。
8、教育孩子不要把塑料袋当做面具往头上套,以免引起窒息而死亡。家长也尽量避免将塑料袋乱放。
9、在野外旅行散步时,教育孩子不得随便采摘花果,抓捕昆虫,更不应放入口内,预防中毒等意外事故发生。
10、教育孩子单独在家时,听到敲门声不要开门,可说:“我父母不在家,请你以后再来”。以防窃贼趁大人不在时闯入盗窃。(来源:屈老师教案网)
② 求一份初二年级的体育理论教案,关于运动损伤及预防的教案。(详细的)
运动损伤及预防的教案
教学任务:1、了解运动损伤的概念及发生原因;
2、对常见的运动损伤掌握简易的处理方法。
一、运动损伤的概念和分类:
1、定义: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称为运动损伤。
2、分类:运动损伤按时间可分:新伤和旧伤;按病程可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按性质可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按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损伤和重伤。
二、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
1、认识不足,措施不当。对运动损伤预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积极地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易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2、准备运动不足:
A、不做准备活动就进行激烈的体育活动,易造成肌肉损伤、扭伤;
B、准备活动敷衍了事,在神经系统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尚未达到适宜水平;
C、准备活动的内容不得当;
D、过量的准备活动致使身体功能不是处于最佳状态而是有所下降。
3、不良的心理状态:如缺乏经验、思想麻痹、情绪急燥;或在练习中因恐惧、害羞而产生犹豫不决和过分紧张等。
4、体育基础差、身体素质弱,或动作要领掌握不正确,一时不能适应体育活动的需要,或不自量力,容易发生损伤事故。
5、不良的气候变化。如过高的气温和潮湿的天气,导致大量出汗失水;在冰雪寒冷的冬季易发生冻狎或其它损伤事故。
6、组织纪律混乱和违反活动规定也是造成伤害事故的原因。
三、运动损伤的预防
1、学习运动创伤的预防知识,克服麻痹思想。
2、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做好组织工作,采取必要的完全措施,如:检查运动场地和器材,穿着合适的服装与鞋子。
3、在激烈运动和比赛前都要做好准备活动。
4、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活动内容,适当控制运动量。
5、掌握运动要领,加强保护和帮助。
6、加强医务监督,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四、常见的运动损伤与处理
1、擦伤(皮肤表面受到磨擦后的损伤)
处理:A、轻度擦伤:伤口干净者一般只要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即可自愈。
B、重度擦伤:(首先需要止血)冷敷法(讲解)、抬高肢体法、绷带加压包扎法、手指直接指点压止血法。
冷敷法:可使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充血,降低组织温度抑制神经的感觉,因而有止血、止痛、防肿的作用,常用于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2、鼻出血(鼻部受外力撞击而出血)
处理:应使受伤者坐下,头后仰,暂时用口呼吸,鼻孔用纱布塞住,用冷毛巾敷在前额和鼻梁上,一般即可止血。
3、扭伤(当关节活动范围超过正常限度时,附在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腱、肌肉撕裂面造成)
重度扭伤处理:应先止血、止痛。可把受伤肢体抬高,用冷水淋洗伤部或用冷毛巾进行冷敷,使血管收缩,减轻出血程度,减轻疼痛。不要乱揉私心动,防止增加出血。然后在伤处垫上棉花,用绷带加压包扎。受伤48小时以后改用热敷,促进淤血的吸收。
4、挫伤(在钝重器械打击或外力直接作用下使皮下组织、肌肉、韧带或其它组织受伤,而伤部皮肤往往完整无损或只有轻微破损。)处理同(3)。
5、脑震荡(头部受天外力打击或碰撞到坚硬物体,使脑神经细胞、纤维受到过度震动。)
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脑震荡。
处理:对轻度脑震荡的病人,安静卧床休息一、二天后,可在一星期后参加适当的活动。对中、重度的脑震荡,要保持伤员绝对安静,仰卧在平坦的地方,头部冷敷,注意保暖,及时送医院治疗。
6、脱臼(由于直接或间接的暴力作用,使关节面脱离了正常的解剖位置。)
处理:动作要轻巧,不可乱伸乱扭。可以先冷敷,扎上绷带,保持关节固定不动,再请医生矫治。
7、骨折(骨的完整性受破坏)
处理:首先应防止休克,注意保暖,止血止痛,然后包扎固定,送医院治疗。
思考题:
1、 体育课中的准备活动有哪些作用?
2、 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3、预防运动损伤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3、 止血的方法有哪几种?扭伤后如何处理?
③ 体育锻炼时怎么预防意外的发生
在中学生所受到的严重外伤中,因体育锻炼致伤的比例超过50%。其中球类运动和体操所引起的外伤较多,初中学生也比高中学生容易在体育锻炼中受伤。这主要有以下原因:
首先,中学生的大脑皮层容易兴奋,肌体容易疲劳,而注意力则不容易集中,肌体的协调、应变、平衡等功能的发育也不完善。这样,在做一些难度较大的复杂动作时,就容易引起外伤。比如在单、双杠上做大摆动或做转体练习时,都要求注意力集中,身体的协调、平衡功能要好。
其次,中学生活泼好动,好胜心强。有些人还没有掌握动作要领,就急于表现自己,甚至互相嬉戏或打赌比赛,结果因动作失误而受伤。
还有的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时,因缺少保护而受伤。如练习鞍马、跳箱动作时,学生如果平时缺乏训练,助跑不够,腾起高度不够,换手不及时,此时若缺乏有效的保护,就会发生股骨、胫骨、会阴和下肢关节等部位的损伤。又如练习吊环时,如果没有保护,就容易引起肘关节脱臼、前臂骨折和脑震荡等严重后果。
中学生在运动中容易发生的外伤情形主要有几种:流血,骨折、脱臼、撞伤、挫伤、扭伤、戳伤等。大量出血的时候,应立即进行止血处理;如果怀疑是骨折,就应立即采取骨折的处理方法;如果是轻度的撞伤或挫伤,可用冷湿布敷在疼痛或肿痛的部位。但如果撞伤严重,或是头、胸、腹等部位受到较大的撞伤,应特别注意,因为这有可能出现内出血或内脏损伤的危险。情节严重的体育运动外伤,都应在初步救护的同时向急救中心呼救或视情节送往医院救治。
锻炼时要注意的问题
加强身心素质的全面锻炼,提高身心对各运动项目的适应能力,特别是提高心理稳定和调节水平,消除紧张和急躁、粗心等心理现象。
做好充分的准备,特别是加强易受伤部位的锻炼和准备。掌握好技术动作要领,认真练习,按要求正确操作。
加强自我保护和相互保护意识,提高思想认识和应急意识,学会和熟练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如摔倒时立即屈肘、低头、团身,以肩背部着地,顺势翻滚,而不要直臂撑地。器械练习时特别要注意相互保护,如做单杠或跳马练习时。
运动前要进行场地器械及个人服装、鞋子等安全检查,并自我评估身心健康状况,如身体不适、情绪低落、心理紧张、技术掌握不良等,应停止或避免较高难度的体育锻炼项目。
④ 体育运动怎么避免意外伤害记录表
在运动之前进行慢跑,把身体跑热了,也就是热身。然后进行扩胸、伸展、振臂、俯身、压肩、压腿,以及手脚腕的弯转等准备动作,充分的让伸展全身筋骨。人在平时生活当中肌肉及筋骨都是出于半睡眠状态的,一旦要准备进行剧烈运动,一定要唤醒他们,通知他们你要通道他们了,否则就会容易出现意外。而且如果不热身的话,在体育活动中也无法让自己的身体发挥到极致,出现紧急状况时也无法及时反映,作出保护动作。所以搞体育运动的人都知道,做好热身准备很关键
体育课中经常会发生扭伤、搓伤、拉伤、碰伤等运动损伤,偶尔也会发生一些重大的安全事故。轻者影响学生学业,重者可能使学生致残,甚至危及生命,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造成的伤害事故,对学校、学生、家庭带来不应有的损失,给学校体育教育敲响了警钟。在残酷的事实面前,令人痛心、深思,先不言及谁是谁非,无论法院如何调解及作出何种判决,都于事无补,给伤者留下的是永远的痛,对教育部门的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冲击是无法用金钱和时间可以解决的。广大体育教师应高度重视安全教育落实安全措施,使青少年健康快乐地成长。
随着体育事故的不断发生,有些体育教师为防止教学中发生意外事故,采取消极的逃避态度。对易出现意外事故的教材干脆放弃不上,改上其它选用教材,这显然是不可取的错误做法。造成体育意外事故的主要原因或是教师责任心不强,或是教师专业水平偏低、教法不得当,或是课堂组织纪律松散,或是场地及体育设备有隐患等等。事故一旦发生,不论是什么原因,往往师生双方都有责任,面对体育意外事故,作为体育教师不能因噎废食,只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就能有效的减少和防止事故的发生,笔者认为可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提高思想素质,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心
责任心体现了一个教师的师德修养,责任心不强是思想觉悟不高、思想认识不够的体现,是发生体育意外事故的主要原因。因此,体育教师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对工作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要热爱学生。课前必须检查场地是否平坦、有无障碍,体育设施是否有不安全因素存在等等都是体育教师责任心的具体体现。
2、提高专业水平,规范教学教法
教师水平不高,教学能力不强、教学教法不当,讲解要领不清、动作不规范等等,也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体育教师若不经常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不断的充实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教学能力就会呈下降趋势,在教学方法上就不会有创新,做示范就不够规范,有些动作甚至无法做示范。因此体育教师要虚心学习,把先进的教学方法运用到教学中,做到多学多练,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3、加强课堂组织管理
体育意外事故的发生,有相当一部分是课堂组织松散,学生之间相互开玩笑或不按要求练习,擅自做尚未学过的动作造成的。(有点教师经常采取大家所熟知的“放羊式”教学,即“一个哨子两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如在头手倒立、肩肘倒立练习时,个别学生在练习时有意推、拉造成练习者紧张,就容易造成练习者颈部扭伤等事故的发生。再如推铅球时,如果纪律松散,学生不按教师要求去做,就容易发生砸伤事故。因此在上易发生体育事故的课时,更应加强课堂管理,练习前也可给学生打“预防针”,举一些意外事故的典型事例,以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从而有效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4、在保护帮助方面下功夫,充分发挥体育骨干的作用
一般来讲支撑跳跃、技巧等教学内容都采用分组练习法,教师在巡回指导时,应指定体育骨干担任各小组组长,负责该组的组织纪律。担任各组保护帮助任务,小组长必须挑认真负责、身体素质好的同学,并在课前进行简单的培训,讲解保护帮助的方法,另外要教给学生出现失误后,应如何自我保护的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种保护措施。
5、根据学生运动水平,合理分组,有所侧重
在分组练习时,应打破队伍集合时的原始小组,根据学生对动作掌握的程度,重新分组。将动作较为规范、基本上能独立完成的同学分在一组;对动作掌握不够须在保护帮助下才能完成的同学分在另一组。练习时教师应将指导及保护帮助的重点放在相对较差的一组上。练习数次后,再根据学生完成动作的质量,进行“好升差降”调整。这样不仅能有效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而且能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
6、合理搭配教学内容
在安排教材时,应根据场地设施,尽可能将易出现事故的教材和相对较为安全的教材放在同一节课。另外,两个不同教材最好安排在相邻的地方,一般在互不干扰和相互影响的前提下,场地越集中越好。
教师指导时采取最合理的站位
一般在分组练习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练习时存在的问题,要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在指导一个小组时,应采取视野范围较为广阔的合理位置,最好能将其余小组“尽收眼底”,使个别组织纪律性较差的学生放弃“不安分”的念头,在小组长的督促下认真练习,这样就能使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纵上所述,体育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其一是个别体育教师责任心不强,措施没落实,人为造成;其二是部分学生组织观念淡薄,纪律性、自我压缩能力差而产生;其三是一些主、客观因素而导致的事故发生,实属偶发事件。(如器材隐患、气候条件、技术掌握不全面等等)
学校体育日渐受到重视的同时,人们对安全措施也有了进一步的要求。课堂的纪律、场地情况、器材的摆放都有可能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事故发生势必会影响教学计划的正常进行,而且与健康第一的思想有背,还会导致学生身、心受到负面影响。参加体育锻炼是为了增强体质,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服务。如果在体育锻炼时,没有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就可能发生各类伤害事故,轻者影响学习和工作,重者可造成残疾甚至危及生命,对国家和个人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并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以下就一些方面与大家谈谈我肤浅的看法。一、课前准备1、课前备好教案,同时在教案中体现安全措施;准备充分。对本节课的练习内容及教法充分考虑周全,把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2、课前仔细检查器材,定期检查体育场地、设施、设备,及时维修和增添器材设备。3、加强思想教育。平时加强安全教育,在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比赛中,克服麻痹思想,认真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发扬良好的体育道德风貌。二、课上要求1、课堂常规的建立教师多次强调安全问题,让学生知道一些必要的防范措施,如着装轻便、不穿高......
运动不仅仅是为了强身健体,还可以减肥塑身,增加技能,提升气质。在参加运动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损伤,但许多时候这些损伤都是可以预防的,如果采取一些措施,可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发生。
下面介绍几种运动中经常发生的意外伤害及预防处理措施:
一、肌肉拉伤或挫伤
肌肉受到突然撞击或拉力,造成肌纤维断裂或肌膜损伤。疼痛剧烈,损伤处迅速肿胀。此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对痛点进行冷敷,切忌揉搓或热敷。
预防措施:1.不要在疲劳、身体或精神状况不佳时勉强从事运动。2.运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特别是伸展运动,以防肌肉拉伤或抽筋。
二、肌肉痉挛
肌肉痉挛就是俗称的抽筋,在日常生活中,尤其运动时经常可见。当发生时,肌肉坚硬,疼痛难耐。产生肌肉痉挛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身体疲劳,大量出汗后水、盐丢失使体内电解质失衡,更多的情况发生在游泳时,肌肉突然受到冷水刺激而兴奋性增高,产生痉挛。
预防措施:1.运动的强度和时间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掌握,循序渐进,不要超出身体的负荷。运动结束后,应持续做缓和运动十分钟以上,如走路、伸展等运动,让身体逐渐恢复至平常状态。2.游泳下水前应先用冷水淋浴。感觉身体寒冷或出现嘴唇发紫等症状时要立即上岸休息,并注意保暖。
三、腹痛
运动中腹痛是由激烈运动引起的,随着运动停止,症状可逐渐缓解。根据腹痛的部位不同又分两种情况:发生在中下腹的疼痛多为饮食不当、吃得过饱或喝得过多引起的胃肠痉挛,性质为钝痛、胀痛、严重者可产生绞痛。发生在上腹及两肋的疼痛可能是由于准备活动不足,呼吸节律紊乱引起呼吸肌痉挛。
预防措施:1.运动前不吃难消化的或产气食物,饭后1~2小时才可参加运动。2.在高温下或长时间大强度运动应适当补充凉开水(或糖水),并注意少量多次饮用,以免引起胃部不适。
四、关节扭伤或脱位
由于关节部位突然扭转或用力,容易发生扭伤或脱位,多发生在踝、膝、腕、腰等部位,引起关节肿胀、疼痛,甚至造成邻近肌腱损伤或断裂。
预防措施:1.不要做超出关节负荷的运动,特别是在练习瑜伽的时候,不要因过分追求动作的完美而使关节过度屈伸。2.在健身器械上运动时,先要对器械的功能及使用方法有所了解,反复练习体会,不可急切操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