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体育学科的特点是什么
体育学科的特点是:
1、相对于其他体育形态而言,体育教育的基本特征是其突出的教育性和教学性。任何体育教育都是在教师(或指导者)的主导下进行的有计划的教育教学过程,亦即体育主体(对象)自身的学习和锻炼过程。
2、体育教育以教学为主要途径,以课堂教学或专门性辅导为主要形式,以身体练习和卫生保健为主要手段。这些特征使体育教育同其他体育形态区别开来。
3、体育教育的具体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并不只是学校体育。若把体育教育(狭义的体育)与学校体育画上等号,显然是不妥的。这不仅在理论上难以自圆其说,而且会造成对学校之外的体育教育的忽视(实际情况也正是如此)。
4、体育教育中最普遍、规模最大的活动是学校体育和体育专业教育,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依存,体现一种互动关系。
一、学科性质
1、现代教育制度形成以来,体育一直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手段和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早期学校体育具有的人文教育色彩逐渐淡薄,主要表现是“增强体质”和“技能传授”逐渐成为学校体育的主要目的,在实践中甚至成为唯一的目的。
2、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世界开始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大幅度减少的体力活动使得体能在劳动中的意义迅速降低,这与急剧增大的职业劳动对科学技术知识的需求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3、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通过学习体育获得的各种知识、技能和能力,已不再为人们谋求生存和劳动所必须;另一方面,现代人越来越重视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
4、体育在现代社会中的独特作用和重要性日益突出。体育课程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性质也越来越鲜明。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的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学科价值
在现代教育形成的过程中,体育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进入学校并在学校中逐渐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也日益深刻地认识到体育学习对于人的发展所具有的多方面价值。
1、增进身体健康
体育课程学习对于学生成长最直接、最显著的价值,是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和身体健康水平的提高。这种价值主要以两种方式体现出来。一方面体现在身体形态和机能的变化方面,通过在教师指导下参加体育活动,学生能够增强体能,使身体健康水平得到提高。
2、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作为社会的存在物,人的运动实践行为不仅始终影响、改变着自身机体,而且随时影响着人们的情绪和各种心理感受。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和舆论环境中,通过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学生会感受到友谊、赞扬、批评、激励等,并产生各种复杂的情感体验。
体育运动过程是不断面对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反复体验挫折和困难,从而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
3、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现代社会的发展扩大了人们社会交往的范围,使人们的社会关系越来越复杂,是否具备与社会、环境和谐相处的意识和能力,已经成为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
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也具有显著的作用。由于体育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使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增强学生某些重要的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4、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
长期以来,存在着这样一种对体育的认识,似乎体育就是运动,没有什么知识学习的问题。这种认识有失偏颇。知识是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在过去的教育理论中,一般分为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思维科学知识,并根据这样的理解来组织课程和教学。
但在当代,根据知识经济对知识结构的研究,人们把知识分为事实知识(Know-what)、原理和规律知识(Know-why)、技能性知识(Know-how)和始源性知识(Know-who)。
三、学习学科的目的
为了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满足教育发展对体育课程建设的需要,体育课程改革把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服务,作为课程改革的总目标。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策略是:
第一,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运动技能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第二,重建新的课程结构。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内容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第三,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的现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
第四,倡导建构的学习。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第五,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运动成绩的现象和过于注重甄别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第六,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1)体育部教学管理与服务特色扩展阅读:
体育教育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教育科学、心理科学、人体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体育教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3、掌握体育锻炼、训练与竞赛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4、具有学校体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5、熟悉国家有关教育、体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学校体育改革和体育科学的发展动态。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体育教育 (体育学科专业名称)
⑵ 体育管理科学的学科特点
体育管理学是管理科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也是体育科学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是20世纪50年代前后管理科学与体育科学交叉、综合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
体育管理学的学科特点:
1.学科构建的交叉性
体育管理学是用管理科学的知识来观察和解决体育领域的问题,是部门管理学,表现为管理科学与体育科学的交叉。但仅仅探讨到这一层次,似乎还略显肤浅,还应该从认识体系与方法体系两个方面对交叉性作进一步探讨。
就认识体系的交又性而言,除系统哲学的影响外,体育科学体系中各个层次的众多科学理论,是构筑体育管理学认识体系的主要基础。体育是一种特殊的人类文化现象,有独特的、不同于其它领域的特点。对体育领域问题的探讨,必须从体育领域特有的视角出发,抛弃和背离了这一基本点,就不能发现体育活动的本质规律。一个对体育实践一窍不通的管理者,哪怕是一个成功的管理者,也难以在体育领域取得成功。我们更无法想象以企业管理的认识来看待体育训练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结果。但在坚持体育科学主导地位的同时,管理科学显然也对体育管理学认识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必要的补充。管理科学为体育工作者提供了观察认识和解决体育领域问题的另一条途径,改变着人们对体育现象的传统看法,丰富了体育管理工作者的认识体系。因此,体育管理学的认识体系,表现为以体育科学认识体系为主导的,体育科学认识体系与管理科学认识体系的有机交叉。
就方法体系的交叉性来看,现代管理科学体系中不同层次的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构成了体育管理学的最基本的方法学基础。离开了管理科学丰富的、已被实践证明了有效的方法体系,体育管理学就无法取得进展。与此同时,也必须看到,人类在体育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对体育实践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如对场地器材、运动训练的管理等,是主要对工业和企业进行管理的现代管理理论所不具备的。它们同样是现代体育管理学的方法体系来源之一。因此,在方法体系上,体育管理学则表现为以管理科学方法体系为主导的,管理科学方法体系与体育科学方法体系的有机融合。
体育管理学构建于体育科学和管理科学的有机交叉与融合之上。这种构建,绝不是将管理学的知识全盘移植到体育中来,也不是体育知识与管理学知识的简单堆砌,而是从两者所提供的丰富认识体系与方法体系中合理挑选、科学加工后的有层次的构建。
2.学科基础的综合性
虽然体育管理是一种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但仅用社会科学的知识来解决体育管理问题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借鉴自然科学、思维科学、人体科学、系统科学等众多领域的研究成果。只有综合运用多个学科的知识,才能揭示和反映出体育现象的复杂规律,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如对体育场馆、器材的管理,追求的是如何利用最少资源取得最优效果的过程,显然要借助于数学等自然科学的知识;对运动员训练过程的控制,则应该以人体科学的研究成果为基础;而对运动员运动智能的训练管理,又应该参考思维科学和心理科学的最新进展;体育管理的目标是整体效果,追求“1+1>2”的整体观,而这显然又是系统科学的研究范畴。因此,体育管理涉及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人体科学、心理科学和系统科学等众多学科的内容。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体育管理学的学科基础表现为更广阔范围上的综合性。
3.学科属性的软科学性
软科学是综合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以及数学的理论与方法,去解决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生产的发展而带来的各种复杂社会现象和问题,从而为经济、社会及科学的协调发展提供满意的决策方案的新兴学科。体育管理学以多门学科作为学科基础,研究的是体育这一社会现象的运行和演化规律,价值取向是为体育事业的协调发展提供决策方案。从这层意义而言,它从属于软科学的范畴是明显的。但必须注意的是,软科学并不等于体育管理学只运用定性的“软方法”研究“软系统”问题,软科学要有硬功夫。体育管理学既研究如何协调人们在共同体育实践中的关系,以便创造和谐的管理气氛和发挥集体力量的问题,即探讨体育“软系统”的规律,同时也研究如何合理配置物和财,以取得最大效果和效率的问题,即探讨体育“硬系统”的规律。对体育“软系统”的管理,追求的是“满意”的管理效果,采用的方法以软系统研究方法为主,如对体育课的教学过程管理、对运动训练过程监控等问题上,人们没有最优结果的判别标准,从而也就无法得到最优结果,管理过程是一种追求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能“满意”的过程。而对体育“硬系统”的管理,如对场地器材的管理、体育资金的管理、体育产业的管理等等,追求的则是最优的管理效果,采用的方法也以精确的、严密的、规范的和逻辑的定量科学方法为主。
体育管理学的主要内容
体育管理学的主要内容有:体育管理的历史发展:体育管理的对象;体育管理学的方法论基础;体育管理的职能;体育管理的一般原则和方法;体育管理的类型,有学校体育管理、运动训练与运动竞赛管理、社会体育管理、体育科研管理、体育场,馆、器材管理等;体育管理的本质及其理论、实践意义;体育管理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等。
⑶ 体育教育的管理特点是什么
相对于普通的或一般的学校体育而言,体育专业教育的基本特征如下:
一是教育目标明晰化。培养什么样的体育人才以及人才的规格如何,不仅由其相应的学校或教育机构的性质所决定,而且在任何一个周期的教学计划或培养方案也都规定得明明白白。由于目标明确,体育教育过程中的计划性要求较之普通学校体育也就更加严密而周详。
二是教学科目综合化。培养任何体育专业人才都不能只依靠单一的体育类学科,而必须依靠多门类学科的综合教育。一般说来,体育专业课程分为一般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种类别和层次。此外,还需酌情开设一些选修课。通过跨门类的,甚至跨专业的选课学习,才能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可以说,体育专业教育是以体育学科为主体的多学科的综合教育。这也是跟普通学校体育的不同之处。
三是教学方法学科化。对于普通学校体育来讲,在教学中讲究教学方法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和锻炼的积极和效果,而对于体育专业教育来讲,却不仅仅如此。体育教学方法是体育专业必备的知识与技能,是必须掌握的一门应用学科。它对体育教育专业尤其显得重要。
体育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体育专门人才的一种特殊的体育教育。这种教育是随着近代教育制度的确立、近代学校的出现而兴起的。早期体育专业教育机构(如1804年成立的丹麦体操师范学院、1814年成立的瑞典“皇家中央体操学院”、1848年成立的德国“中央体操教师养成所”等)几乎都是培养体育教师的,可以视为当时的“体育教育”专业。在欧洲,工业革命后,教育中强调“三育并重”,体育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体育师资有着较为广泛而稳定的社会需求。这种体育专业单一的状况,大抵持续了一个多世纪。
⑷ 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是什么
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是什么?
转眼间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就要过去了。在这一学期里,我作为四五六年级的体育教师,我始终以勤恳的态度对待我的工作。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从思想上、政治上,工作上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备课、刻苦专研教材,确实上好两操一课,抓好课外训练工作。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体育、爱体育的积极性,推动了我校体育活动的发展,为我校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良好的的作用,同时也改变了我校体育课的教学过程。
一、 教育教学工作。1、课前 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选择教材教法。坚持做到精讲多练,严格要求学生,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乐。把体育与生活紧密的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组织性纪律性、勇敢顽强的精神和团结合作的集体荣誉感。2.课中 课堂上我重视人体机能变化规律在教学中的应运。运用这一规律,减少了意外事故的发生,使学生科学的锻炼身体并健康成长。3.课后 课后与学生一起玩了,关心他们的冷暖,温饱,帮他们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和他们做朋友。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性格,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因材施教。
二、 两操工作。1、早操合并的东长凝学校是一所寄宿制的学校,学生在校时间长,早操工作变在全校范围内展开。刚开始早操工作较为混乱,针对这种情况,我将解决了早操能让人头脑清醒,呼吸到新鲜空气的好处,少先队制定了检查制度。经过三个月的共同共同努力,我校的早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也有部分同学迟到、偷懒、小声说话。2、课间操在开学初,我重点抓了广播操。学生经过一个暑假,对广播操有些陌生,再加上10月份刚刚进行了四校合一,学生的动作不太一致、规范。因此我从让学生认识到做操得重要性和必要性,培养学生重视做操、自觉做操、认真做操的良好习惯。课上运用示范,使学生加深对动作的了解及时纠正错误动作。采取“领操月月换制度”定时定人的进行查操。使我校的广播操质量在很短的时间里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提高的基础上,所有教师以身作则,跟学生一起认真地做操,给学生起到了示范和榜样的作用。
三、 训练队。在12月29号的冬季运动会上,我校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成绩的取得是在校领导、各班主任和各任课教师的支持、努力下共同取得的,是全体运动员克服困难,努力训练的结果。
以上是我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在辛勤工作的同时,也有不足。望领导、同事批评指正。我在今后工作的日志了会更加积极努力!
篇二:体育教师工作总结
这学期的体育工作将要结束了,在本学期我较好的完成了体育工作,但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现在我将本学期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教学工作。我的体育教学主要从三点来进行总结。首先,我特别重视人体生理机能变化规律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运用这个规律可以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使学生科学的锻炼身体并健康的成长。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其次,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人的认知规律的培养。这样,可以使学生尽快的学好技术,形成技能,使体育教师真正实现精讲多练,为体育教学研究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组织方法奠定基础。最后,我在教学中特别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利用体育教材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自觉性、组织性、纪律性、集体荣誉感、不怕苦、不怕累、勇敢顽强的精神等。这三点的有机结合会使体育教学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两操工作。在开学初我重点抓了广播操,因为学生经过一个暑假,对广播操有些陌生,如不及时抓紧复习,一旦学生养成坏习惯,在纠正就困难了。因此,我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点对广播操进行教学的。第一,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做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养学生重视做操、自觉做操、坚持做操、认真做操的良好习惯。第二,体育教师要正确运用示范。示范是体育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通过示范能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因此,要求教师示范要清楚、准确、规范、优美。第三,讲解要少而精。我在广播操教学时的讲解,主要是结合我的示范动作,让学生加深对动作的理解。第四,口令要清楚、洪亮、准确。第五,纠正错误动作要及时。另外,在广播操教学过程中还得到了学校领导和班主任的大力支持。所以,广播操质量,在很短的时间内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提高的基础上,我们体育组希望所有教师都能以身作则,跟学生一起认真的做操,给学生起到了示范作用。
三、训练工作。我能够长期带领学生坚持业余训练,并做到训练有计划、阶段有测验、测验有记录、带领学生科学系统的进行训练。在训练时间上,为不耽误学生的学习,我每天都是等太阳落山后天都大黑了才能回家。在训练过程中我努力做好学生和家长的工作,使家长能够让学生训练,使学生能够安心训练。在作学生和家长的工作中,陈秀梅校长和班主任老师也为我作了不少工作,支持了我的训练工作。因此,我要加倍努力,争取在下期区运会上取得好成绩。
篇三:体育教师工作总结
一、领导重视,思想领先,认识统一,目标明确。十分重视体育工作,把它作为学校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首先把它纳入学校整体工作计划之中,学期初在行政会议上听取体育工作计划,并予以审议;学期结束听取总结汇报。对于学校举行和参加的重大体育活动,则在行政会议上予以协调安排,给予人力、物力、时间上的保证。平时校长除了亲自挂帅以外。学期初协助教研组制订体育工作计划,学期结束帮助他们进行工作总结,平时则共同探讨,解决体育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学校领导还亲自督促全校“两操、一课”的进行,以推动学校的体育工作进一步发展。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对体育工作的认识不够,学校体育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情况十分严重。我校领导坚持贯彻“首在体育”的办学宗旨,把体育教学工作放在应有的位置,绝不允许占用学生体育活动的时间。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校领导,每学期开学前,首先让体育教研组安排课表,确保体育课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1、建立激励制度,搞活动体育教学工作。
学校长期以来,坚持每天对各班进行广播操评分考核以外,还对各班参加体育活动,参加体育锻炼活动的情况和体锻达标率、优秀率作为评选文明班、优秀中队的重要依据。这样大大加强了年级组长和班主任老师对体育工作的重视,无怪乎,在操场上,经常可以看见班主任老师的身影。同样也促进了学校各项体育活动的开展。 2、抓常规,出成效。本学期日常工作中我校注重加强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班主任平时做了大量的工作。现在每天早晨,学生一听到广播操铃声响了以后,就会自觉地在教室门口列队,排着整齐的队形,随着音乐的节奏,精神饱满地列队进入操场,班级的组织性纪律性得到了加强,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互助互爱的精神,班级的凝聚力得到了加强,为良好班风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参加区中小学生运动会中,我校克服了人员少,取得了单列学校第二名的好成绩。
二、 加强管理,促进体育教学工作。 1、抓好体育课教学的过程管理。体育课是一门学科,而且是一门“主课”。既然如此,就必须认真对待,加强管理。学校要求教研组做到学期有计划,有总结;活动有分工,有措施;成绩有纪录;资料有积累。分管领导定期检查。要求体育教师根据学校场地器材条件,认真备好课,做到备课、备人、备场地,充分利用40分钟的课堂教学,抓好学生的体育常规教育,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有机地结合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教育。学校领导定期和随机检查教案,随时进行听课和评课。坚决杜绝无教案上课和“放羊式”教学。2、结合体育课程标准,因地制宜制订教学计划。 3、树立课外活动是课内体育教学的延伸的教学观念。
体育竞赛活动和群体活动是体育课教学工作的实效的检验。只有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才能更好地开展体育竞赛活动和群体活动,促进体育运动水平的提高。学校要求体育教师凡是学校开展的竞赛活动和群体活动,都要列入体育教学计划之中,对学生加以指导。这样既推动了竞赛活动和群体活动的开展,反过来又促使学生重视体育课的教学,提高了体育课的实效性和学生的兴趣。
篇四:体育教师工作总结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即将过去,又到了本学期教学总结的时间,反思在这一学期里我深刻体会到了做体育老师的艰辛和快乐,我把自己的青春倾注于我所钟爱的教育事业上,倾注于每一个学生身上;一个学期的工作马上结束,下面我对本学期的工作做一下总结,并为新学期的工作确立新的目标。
首先我特别重视人体生理机能变化规律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运用这个规律可以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使学生科学的锻炼身体并健康的成长,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面临每学期的抽测,体育课更多的是承受一定得运动负荷、枯燥乏味的训练,这样体育课对于学生来说就失去了原先的吸引力。在体育课上我尽量运用游戏并配以音乐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各方面的身体素质同时习得一定得运动技能。
其次,在教学中特别重视人的认知规律的培养,使学生尽快的学好技术,形成技能。而运动技能的形成要经历一个由会到不会、又不熟练到熟练、由不巩固到巩固的发展过程。体育课安排不可能明显地体现和准确地划分出动作技能的三个阶段,但从一个动作技能掌握的长链架构上看,仍要遵循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的。
最后,在教案的编写上,突出了个别化教学的原则,尽量使每个学生都能有适合自己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更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了解到自己在这个群体中重要性,是我们这个大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教师对学生的高要求也是不利快乐体育的实施。教师在要求完成动作或训练时,有必要降低难度或要求,使素质差的学生尝到了成功的滋味,有了很大的成就感。教学中特别重视学生思想教育,利用体育教材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自觉性、组织性、纪律性、集体荣誉感、不怕苦、不怕累、勇敢顽强的精神等。
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1、备课不充分,对教材内容、教学对象、课堂组织形式、时间分配等方面都做得不好。
2、在宏观上没有做好学期计划,有很多假期等因素没有考虑进去,致使教学进程很不顺畅。
教书育人是塑造灵魂的综合性艺术。在课程改革推进的今天,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立足实际,认真分析和研究好教材、大纲,研究好学生,争取学校领导、师生的支持,创造性地搞好体育课的教学,做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
篇五:体育教师工作总结
学年来,本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工作责任心强,服从领导的分工积极做好本职工作,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广泛获取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一、政治思想素质
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参加政治学习,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热爱本职工作,责任性较强,并具有一定的钻研和创新精神。工作任劳任怨,敢挑重担,乐于接受学校安排的常规和临时任务,并能认真及时地完成。严格遵守学校的劳动纪律、规章制度,工作积极、主动、讲究效率。
二、业务知识能力
在工作中,能根据需要有计划地学习政治理论、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文化业务知识。一是提高教学质量,做好课堂教育。在教学工作方面,优化教学方法,按常规做好课前、课中、课后的各项工作,认真钻研教材,课堂教学真正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并结合学校德育科的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学生心理;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认知需求和创新欲望,使学生从情感、思维和行为上主动参与学习;在培养学生形象和抽象、分析和综合思维能力的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求新、求异、聚合、发散等创新学习活动所要求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以学生创新学习为主线组织课堂教学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操作、主动评价,运用启发学习、尝试学习、发现学习、合作学习等方法,在教学中求创新,在活动中促发展,课堂教学重视学生的体质训练,精心设计各项体育活动,使各类活动有层次有坡度,达到大纲要求的质和量。二是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三是与班主任、组长密切配合和约通。常与班主任互相沟通,反映学生平时的学习、活动、生活情况,共同管理好学生;积极主动地向组长请教教学上碰到的问题,使自己的知识与学校的教育实践形式合务,共同做好教学工作。
以上是我今年教学工作大体情况,最大的不足就是对这些所有工作的具体操作把握得不是很理想,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领导及老教师们能多多指点及帮助,自己争取尽到一名优秀教师应有的责任,也争取在教学方面取得更多的进步!一切都已过去,新的开始又已到来,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自己和学生都有进步,以求无愧于心、无愧于学生和无愧于学校。
⑸ 如何做好学校体育教学管理
体育器材是体育教学的工具,是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必不可少的好帮手。充分、合理、科学地运用体育器材,能够使课堂教学动显生动活泼,并且能够充分地吸引和调动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学习锻炼的愿望和积极性。同时体育器材的灵活运用,也是体育教师业务能力的一个展示。故而器材的使用对于体育教学显得无比的重要。
但是在有的小学当中,对于在体器材的保管上,没有专门的体育器材保管员,没有建立严格的器材借还制度,所以存在着许多的这样和那样的问题,每到了期末或者还在学期当中,体育器材丢失和弄坏的现象就显得相当的严重。给体育教学带来了许多的不便和不安全的因素。现就我们经常发现的问题例举如下:
(1)上课体育教师疏于对器材管理,放任学生随意地丢弃破坏器材。(2)上完课后,也不及时地归还器材,任它满操场的随意乱滚。(3)学生可以在体育保管室任意的挑选器材和拿走器材,经常把体育保管室弄得十分的凌乱。(4)当学生弄丢破坏体育器材时,也不追究学生的过失,简单的批评一下就算了事,也不去叫学生赔偿。(5)有的体育教师对自己每次上课拿了多少器材出来,用了好多也没有做到心中有数,掉了坏了不去过问。每次都给予几个学生收还,自己从不过问,下课后自己走了了事。(6)器材的安全性也不去经常考虑和检查,每当除了安全事故了才觉得自己该去检查。
个人认为(1)成立体育器材的管理领导机制,由专门的学校领导负责每期体育器材的管理,登记每学期体育器材有效使用率。(2)积极的培养体育教师对体育器材的重要性的教育观念。使体育教师自觉地树立维护体育器材高度的责任心。(3)每月建立一次体育器材的丢失和损害登记,由上课体育教师详细登记器材的使用情况,领导负责反馈总结。(4)作为学校的管理部门应该制定严格的体育器材制度,制度的建立不仅仅是停留在墙上,而是要落实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5)建立日常体育课堂教学的器材借还制度,安排专人的体育保管和登记。(6)每次体育课用完了器材,有专门的体育教师做好器材的整理和护理工作。(7)积极的培养学生对体育器材爱护的良好习惯。在班级教学中培养责任心强和愿意为同伴服务的同学,每次管理器材的归还和整理,每期专门为这些同学在体育成绩上加分。(8)体育教师应该每周检查固定的体育器材的稳固性,做好及时的登记反馈给后勤教师维护。
总之器材需要体育教师的的爱护重视,也需要同学们的爱护,不然到了没有器材用的时候就很难了。体育课到时也就变得枯燥乏味了,到时我们后悔也来不及了。请真爱我们的体育器材,让我们充分利用它吧!
⑹ 体育教师教学和科研的特点为什么,综合性强
浅谈小学体育教师的基本专业知识与能力应包括内容
1、高尚的思想道德风貌
作为新形势下的体育教师,首先应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体育教师的品德一方面将成为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教师的敬业精神、责任感,甚至言谈举止都将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另一方面,教师的优秀品格将为学生们所崇拜和模仿,学生往往会将对教师的尊敬和喜爱转化为对所教学科的喜爱。教师较高的人品修养和令人愉快的个性,如民主、公正、谦虚、慷慨、幽默、耐心、宽容、尊敬他人和良好的与人合作精神等,都是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品质。教师与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相识、熟悉、亲近、进而发展成为朋友、伙伴,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中,才能保证体育教学育人活动的正常进行。
2、合理的知识结构
体育教师是体育科学知识、基本技能和技术的传授者。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应该是体育知识的宝库,是一本活的体育教科书。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包括广博的体育专业知识与熟练而扎实的基本技能,以及相邻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也就是要做到“一专多能”,即在拥有精深的体育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对其他学科的知识也要有一定的涉及。
首先,掌握精深的专业知识是作为体育教师的基本素质。一方面,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把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另一方面,由于教师的专业知识主要是用于转换和传递,因而要求教师的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准确性。教学必须对体育的全部内容及理论基础有较深的了解,认真钻研业务,勇于创新,精益求精,把握体育学科的最新研究动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其次,必须具有广博的多学科知识。体育教师只有熟悉和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才能正确地选择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最佳教学方案的设计和研究;才能有效地进行知识的传播、能力的培养;才能减少工作的盲目性。体育教师不能只满足于自身专业的狭窄范围,而应将各科知识综合起来,作为教师知识结构的整体系统来认识,这是由当代科学的整体***叉性和知识的专一性、综合性越来越突出所决定的。只有当教师摆脱了封闭、狭隘的知识结构的局限,才能使体育教育跟上科学发展一体化的需要。因此,体育教师应了解与体育专业有关的各种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中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基本内容,以丰富已有的知识体系。
最后,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应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依靠体育教学诱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引导学生认识体育精神之所在;健全学生的思想品质。那么,体育教学将成为一种全面的、互相推进的、充满乐趣的教学过程。
3、较强的能力结构
(1)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即通过有效手段,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完成体育教学的能力。具体包括器材的驾驭能力,教学的方法运用能力,教学的设计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作示范能力,对学生的考核评价能力等。
(2)探索创新的科研能力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学与研究是对立统一的。体育教师应致力于创新教学的实质、价值、目标方面的研究,并能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创新教学的途径、方法和手段,探索出符合创新教育要求的体育教学模式,实现由“单纯教学型”向“教学科研型”的转变。一个优秀的体育教师绝不是知识技术的灌输者,应该是体育教育目标的实现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方法的探索研究者和教育活动的创造者。新型体育教师更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独立的批判精神,他们不满足现成的经验和结论,敢于突破老师的框框而另辟蹊径,标新立异,坚持自己的独立见解,勇于开展科学研究,形成自己与众不同的工作风格和特色。
(3)组织管理能力
体育教师应具有良好的组织教材、教法的能力和教学管理能力。
组织教材能力是指教师按照大纲要求,结合学生基础现状和条件来选配或增减教材内容的能力。如制订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和编写教案等。这种能力体现在教师能把本校的实际情况与教学大纲有机的结合起来,能灵活组织实施教材内容,能在教学中体现教材的精华之处,能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组织教法能力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具体表现为教师的讲解能力、示范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能做到教有教法、学有学法,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尽可能使每个学生都能既快又好地掌握技术动作,完成教学目标。
组织教学管理能力是指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心理、生理特点,设计出具体的教学方案的能力。体育教师的管理能力要具备以下四点:一是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始终把德育放在首位;二是遵循普遍的教学规律,认真钻研各基础学科的教育学理论,掌握本学科的教育特点,灵活运用现代教育理念;三是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预见力,能控制课堂的全局,自如应对各种突发事件,顺利完成教学工作。四是要合理运用评价和反馈机制,力求全面、准确、有效、及时地对学生进行测评和信息反馈,做到课内和课外相结合,更好地完成学校体育的任务。
(4)灵活的应变能力
体育教师的应变能力是能否上好课的重要因素,对提高教学效果,完成教学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具有较好的应变能力,在过程中就能从容地组织教学,即使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也能坦然应对,很好地加以解决。
(5)超强的人际交往能力
新型的体育教师是需要具有较强人际交往能力的群体。他们不仅要在工作中学会竞争与合作,还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养成正当竞争与合作的习惯,逐渐使他们的人格更健全、素质更全面、心理更健康,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要。
21世纪体育教师的角色是复杂多样的,更是不同角色的统一体。高尚的思想道德风貌,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强的能力结构则只是对体育教师素质的基本涵盖。体育教师必须充分理解新形势下现代教育的内涵,及时转变教育观念,改进和创新教育方法,更新知识结构,把握其发展规律,并结合本学科的特点,不断自我充实,自觉提高自身素质,力争作一名合格的新型体育教育者。
⑺ 体育服务与管理 专业是干什么的 未来能干什么
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是培养掌握体育产业营销方法和技巧,具有体育市场调研、体育市场推广与策划、体育产品销售、商务谈判、员工管理、成本控制等核心技能,适应体育市场开发和经营管理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未来主要从事体育产品与服务的销售、体育市场调研与开发、客户管理、体育俱乐部管理、商务谈判、体育产品销售管理及体育市场的营销策划等岗位。
(7)体育部教学管理与服务特色扩展阅读:
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相关学习:
1、实践教学
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保健、管理学概论、社会学概论、中医基础、体育健身概论、中华体育养生、体育俱乐部管理、体育经济学、健身、武术、乒乓球、健美操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2、主要课程
市场营销学、推销技巧、营销策划、商务沟通、体育产业经营管理、销售管理与实务、市场调查与分析、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体育产业经济学、营销心理学、商务沟通等。
⑻ 对于管理体育部有什么创新性制度
体育部教学管理制度
一、体育部教师教学工作规范
体育教学是学院体育工作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部中心工作。为了更好地开创我院体育工作新局面、调动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明确教学各环节的要求、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使教学及其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特制定我部体育教师教学工作规范。
1、教师应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遵纪守法。
2、积极履行教师的聘约,不折不扣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刻苦钻研业务,勇于创新,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业务水平。
3、教师必须在学期开学前按照制定的教学大纲,编写学期授课计划,根据授课计划进度、结合所授课班级实际情况认真备课。
4、认真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案必须详细,有内容、目的任务、要求、教学重点和教学方法。教师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积极参加集体备课,开展观摩教学活动,重点研究教材教法、教学要点、重点和难点,相互交流教学经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5、教师上课应提前10分钟到场,认真做好场地、器材准备工作并检查其安全性,教师迟到、早退、误堂作教学事故处理,并计入教师业务档案。
6、教师上课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力,关心爱护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做到治学严谨、诲人不倦。
二、体育课学生教学常规
为了保证体育教学资源的正常秩序和对体育教学的有关要求,特对学生制订如下教学常规:
1、学生必需按时到达上课地点,由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清点人数,并向任课教师报告本班出勤情况。
2、学生无故不上体育课以旷课论处,请事假必须有班主任批准的请假条,如属病假须附有院卫生所的病假证明,手续不全者一律以旷课论处,学期累计旷课三分之一者,不予评定体育成绩,体育课程需参加重修。
3、学生轻微受伤,女生例假等特殊情况,必须随堂参加见习并由教师酌情安排。
4、学生上体育课,必须穿着运动衣和运动鞋,没按规定着装一律纠正。
5、学生上体育课时思想要集中,认真听取和观察教师的讲解与示范,努力学习和练习,教学过程中要服从教师的指导和调配,尊重教师、爱护同学,共同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6、学生上课时应重视并认真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活动,加强保护和自我保护,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教学比赛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比赛规则,以免重创他人。
7、有心脏病、传染病及其他病史的学生,应主动向任课教师报告,不得隐瞒,否则将为此承担相应的责任。
8、学生上课时,要爱护体育器材设施,在教师的安排下做好体育器材的借用和归还工作,防止遗落、损坏、丢失,凡违反操作规程,损坏的体育器材均需进行赔偿。
三、体育部教师听、看课制度
建立听、看课制度,是沟通教学信息、开展教学检查、提高教学质量的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通过听课和看课,能够了解课堂的教学情况,有利于及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有利于教师相互之间切磋教学技艺、方法与手段,对提高教学水平与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能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为加强交流、相互取长补短,特制定教师听、看课制度。
1、听、看课制度的次数规定:
教研室主任每学期不少于三次,教师每学期不少于二次;统一组织的公开课、示范课、听、看课人员作为听课一次纳入统计。
2、听、看课方式、内容和具体要求
⑴ 听、看课方式以随机随堂为主,亦可参加由体育部统一组织的公开课、示范课
⑵ 听、看课时间和次数的掌握要求均匀地分布和贯穿整个学期的始末,不要过于集中。
⑶ 听、看课内容包括:体育理论和体育实践课,重点了解教学秩序、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效果,尽可能地与任课教师进行交流并交换意见。
3、听、看课组织管理
每位教师要自觉遵守和坚持听、看课制度;体育部主任有义务检查教师听、看课制度执行情况;教师要认真填写听、看课记录,于每学期结束前上交体育部主任;教师听、看课情况计入教学工作量。
四、体育部教师调、停课备案制度
为了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提升教学水平,确保正常的教学制度特制定本制度:
1、任课教师应按排定的课表上课,不得擅自调课、停课。教师因公、因事、因病需要调课或代课,必须事先填写调、停课单,经教学教研室主任审核,体育部主任批准后,报体育部教学秘书备案。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调课、停课,凡未按规定办理手续而擅自调课或停课的,均按教学事故处理。
2、教师因故需要调整上课时间,应在一周前提出书面报告,经教学教研室主任审核,体育部主任批准,体育部教学秘书处备案。
3、教师如遇突发性事件引起的停课或调课,任课老师必须在上课前半小时口头或电话通知体育部主任及教学秘书,并由体育部及时通知班级,事后上班第一天按规定补办停课或调课手续。
4、教师因公外出或病、事假超过一天以上的,体育部将安排其他教师代课,代课按原课表执行。
5、任课教师因故不能坚持上课的,按本条第2款规定提出申请后,由体育部提前安排好代课教师,以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6、学院严格控制停课。因特殊情况停课时,必须由体育部统一上交分管教学院长或院长办公会议决定。因停课影响的主要课程由教务处安排在其他时间补上。
五、体育部外聘教师管理办法
外聘教师是体育部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加强体育部教学管理,充分利用社会教学资源,提高学生体育综合能力,同时规范外聘教师管理工作,切实发挥和调动外聘教师的积极性,建立一支高水平稳定的外聘教师队伍,保证正常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参考学院有关规定,特制定体育部外聘教师管理办法。
1、外聘教师日常教学中,既要关心、爱护学生,又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考核。
2、体育部安排外聘教师的教学任务、教学要求与教学安排。外聘教师必须遵守体育部的教师教学工作规范,并了解体育部对课程教学、教学辅导、考试和考核、上课授课纪律等有关环节的具体要求。
3、体育部主任、教研室主任、体育部秘书和其他体育部教师要经常关心外聘教师的授课情况,帮助他们解决教学中出现的有关问题。
4、体育部日常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工作中,要做好外聘教师的教学管理和检查工作,并进行听课或巡视检查。体育部主任、教研室主任对聘请的每位外聘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学时,听课要有记录,对外聘教师授课情况做出评价。
5、经教学检查发现,或学生反映教学效果较差的外聘教师,体育部、教研室主任要及时将信息反馈给教师本人,并限期改进。否则予以解聘,并由体育部及时解决外聘教师的更换工作。
6、外聘教师要认真执行体育部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严格按照授课计划及教案讲课,未经体育部批准,不得擅自调课、停课、或者更换教师。外聘教师因事因病必须向学院请假,复课后须及时补课。
六、教学工作量核算办法
为了进一步规范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根据体育教学特点,参考学院有关规定,现将教学工作核算办法规定如下:
1、一个标准自然班学生数为35-40人。
2、工作量计算方式:
实践课(标准课时)=计划课时x课时系数x合班系数x重复系数
2.1计划课时:
执行学校下达的教学计划并实际授课完成规定课时的按计划课时数计算(如未按照授课计划完成,将按照积欠可是的两倍倒扣)。因教学需要增加课时的,系部要报经教务处及分管院长批准和备案,并排入课程表;开课之前未经报批着,增加的课时津贴不予承认。计划规定的课时数不得随意减少。
2.2课程系数
一般课堂教学系数为1.0;第一次开设的课堂教学系数为1.1;第二门以上课程系数为1.1(原则上一人不超过2门课程);课堂教学合班系数:每班50人以上每增加10人系数增加0.1,尾数不足5人不计,5人以上按10人计;增加的系数最高不超过1.0,即系数总额最多不超过2.0
2.3重复课系数
平行班教学,其中一个班级按正常标准计算,自第二个授课班级起,按重复班折算,重复课系数为0.9。
学校统一组织的期末考试(笔试),教师监考和个别特殊专业的集体主考以及学校安排的巡考,每次按2课时计入额定课时。
校运动会期间参与的每位体育教师每人每天按8个标准课时计。
七、教师科研工作量计算办法
体育部教师科研工作量计算办法严格按学院科研产业处出台的的关规定执行
⑼ 什么是体育服务与管理
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具体是什么方面内容
1.培养目标:本专业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体育与管理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掌握体育项目服务与管理的应用技术与操作技能,能够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提供体育项目服务与管理的高等应用性人才。
2.主干课程:体育概论、运动与休闲导论、体育政策与法规、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会计学基础、体育经纪导论、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体育设施管理、体育公共关系学、体育保健学、体育社会学、体育管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训练学、俱乐部体育、球类、武术类、田径、体质测定与评价、极限运动等项目的组织竞赛与管理等。
3.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到体育管理部门,体育场馆、群众性健身场所、竞技体育组织部门等从事一线管理与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