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体育教学 > 构建体育教学原则体系的依据

构建体育教学原则体系的依据

发布时间:2021-03-07 02:07:04

1. 试述体育教学设计应遵循哪些原则

(1)体育教学的准备性原则
准备性原则对体育教学尤为重要,包括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对《内课程容标准》、教材、教法的掌握;对教学场地、器材、教具的准备等。准备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
(2)体育教学全面发展的原则
全面发展不仅指学生身体全面发展,也包括对学生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等整体性发展。这条原则既指导教学方案的设计,又指导教学活动与教学效果的检查与评价。
(3)循序渐进和适量性原则
这条原则体现出体育教学的科学性。在体育教学设计中要根据人体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来安排教学内容和教材的分量、难度和运动负荷的适宜程度。
(4)直观性和活动性原则
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通过反复的身体练习来完成教 学任务。因此,教学中要重视活动性,保证充分的活动空间和时间并保持积极的活动状态。同时要体现直观教学的特点,规范的动作示范,对学生掌握动作要领有很大帮助,在教学设计中要巧妙的安排教师示范和学生示范,完整示范和分解示范。
(5)因材施教的原则
体育教学以身体教育为基础。由于学生的身体存在着差异性的特点,因此在体育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合理的教学组织。

2. 如何理解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依据及要求

一、体育教学内容的含义
(一)体育教学内容的概念
包括身体练习及体育基本知识两大类
(二)体育教学内容的特点
1.身体运动型
2.健身
3.娱乐性
4.非阶梯性
二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
(一)体育教学内容寻则的依据和原则
1.体育教学内容选择的依据
2.体育教学内容选择的基本要求
(二)体育教学选择的过程
1.用教育的观点审视现有的体育素材
2.根据体育教学的目标对体育运动进行整合
3.选择运动项目
4.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
5.可行性(实施的条件)分析

3. 浅谈如何选择体育课教学内容的依据与方法

一传统的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的影响

1.1过多的刚性“控制”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体育课程对教学大纲全国统一,对全国所有的学生的要求一致,传统的大纲对教学内容的统一规定,实际上忽视我国经济文化发展和自然地理环境存在着较大地域差异性这样的国情,由于发达地区与贫穷地区的学校、城市和农村的学校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场地设施、体育经费等方面的差距很大,这样的刚性“控制”不能使各校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创造性、有特色的开展体育教学。
1.2不利于教师的教学创造性发挥
1.3不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

二新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的积极作用

2.1弹性的“规范”
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标准》确定了依据学习目标选择教学内容的原则,各地、各校和教师可依据学习目标,从本地本校的实际出发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这也就是说,《标准》考虑到了在我国这么幅员辽阔的土地上,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而且各地区间文化传统不一(即便是同一地区内也存在经济文化等不平衡的情况),各地学校的师资水平和场地器材条件不一,过于的统一只能局限了各学校的体育特色的发展。
2.2强调了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
《标准》对教学内容的选取作了灵活的处理,它将每一个学习领域目标分为若干水平目标,并对如何达到某一水平目标提出若干件活动建议或内容建议,而不是规定,这样对于体育教师来说,不管选择什么教学内容,只要是有助于学生全面的提高基本素质就可。
2.3选择教学内容的自主权增大
《标准》在课程设置上更是强调了选修课的重要性,作为一位受过专业培训的体育教师应该具备“一专多能”,学生按项练习,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和自身所长担任教学,进而可以自主的选择合适的选修课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做到“人尽其才”发挥专长,学生虽不能完全按照兴趣和爱好来选择,但也是能满足大部分的需求的。

三体育教师选择课堂教学内容的方法

3.1从现有的教学内容中进行筛选、改造
传统的体育教学是体育工作者的几代人的劳动结晶,在体育实践中取得了较大的成果,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要以
传统的教学为框架,根据课程目标选择、取舍、优化组合,改变过去那种纯粹为了学习某种技术动作或提高某项身体素质而教学的思想,对于那些一直沿用竞技运动的项目作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我们的体育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改造,如简化规则,降低难度等,这样都有助于学生的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3.2创新与生活实际有关的教学内容
体育教师不仅要汲取生活中富有时代特征的运动内容和方式来充实和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更要善于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汲取更多的营养,创新出能够全面发展学生素质的教学内容,体育学科是以“技艺性”为主,技艺思维不一样,教师在利用现有教材内容教学的同时,也要注意启发学生动脑运用联想,扩大教学效益,发展扩散性求异思维,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3.3积极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
总之,教学内容是为课程目标的服务的,体育教师选择教学内容时要更研究它的功能和价值,既能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也能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而有效地将自己从“教教材”转变到“用教材教”的轨道上来,使体育课真正成为学校教育“育人”的有机组成部分,实现体育教育的理想目标——既育体又育人。

4. 如何构建中学体育教学管理体系

中学体育教学管理体系构建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分析
摘 要 本文针对中学体育教学管理体系构建过程中所涉及的管理职责的明确、资源管理体系的分析和构建以及体育教学的评价反馈与完善等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借此让体育教育教学人员明确中学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主要过程和内容,以期对中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能够有所助益。

关键词 教学管理 体育 中学 体系构建
通过对中学体育教学管理体系的构建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能够明确中学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主要过程和内容,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通过科学的控制和把握来实现对教学过程连续性、整体性的组织和管理,进而实现中学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发挥中学体育教学管理体系应有的功效。鉴于此,本文就针对中学体育教学管理体系构建过程中所涉及的管理职责的明确、资源管理体系的分析和构建以及体育教学的评价反馈与完善等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
一、中学体育教学管理体系构建过程中管理职责的明确
明确中学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职责是有效开展中学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前提,也是构建科学的中学体育教学管理体系的关键。概括来说,中学体育教学管理职责的明确,主要包括管理方针的明确、管理目标的明确、管理体系中各职能结构职责与权限的明确等几个方面。
(一)管理方针的明确
管理方针是开展中学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基本准则,也是构建中学体育教学管理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重要内容。管理方针不但能够让中学体育教学活动的管理者更加明确自己所承担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还能够让管理所涉及的人员能够更加了解和认可所实施的管理工作,增强自己的自我管理意识。因此,管理方针的科学与否会对管理工作的贯彻落实起到直接性的影响。
而在制定和明确中学体育教学管理方针的过程中,要确保管理方针的科学性,则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所制定的管理方针应符合本校的教学实际,注意突出本校的体育教学特色和校园体育文化;其次,所制定的管理方针应具备一定的稳定性,不可随意更改和变动。但是这并不是说管理方针一旦制定就要一成不变,实际上,中学体育教学的管理方针同样也要根据社会和学校的发展变化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调整,以确保其科学性和合理性,此处的稳定性,主要是指的是要杜绝针对管理方针所做的盲目的、随意的更改和变动行为。
(二)管理目标的明确
管理目标的明确,也就是要明确开展中学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目标和所应达到的具体要求。在制定中学体育教学管理目标时,要注意考虑本校的体育教学管理方针、社会的需求、本校的体育教学条件、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等问题,并据此制定学校体育教学管理的总目标,然后再逐级将体育教学管理的总目标分解到学校体育教学管理的各个职能部门,在分解的过程中,要始终注意保持方向的一致性问题。
(三)管理体系中各职能结构职责与权限的明确
明确管理体系中各职能结构的职责和权限,是确保中学体育教学管理工作高效、有序实施的基本保证。而要明确中学体育教学管理体系中各个职能结构的职责与权限,首先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设置科学合理的组织机构,以形成管理体系的主体框架。然后就是要在所确定的主体框架的基础之上,进行人事的分配与安排,让所有的人员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和岗位权限,并通过内部沟通的方式确保中学体育教学管理的有效性问题。
二、中学体育教学管理体系构建过程中资源管理体系的分析与构建
体育教学资源是构建中学体育教学管理体系的物质基础,也是实现体育教学管理方针和教学管理目标的根本保障。在中学体育教学管理体系中,所涉及的体育教学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资源、基础设施资源以及教学环境资源三个主要的方面。
其中,中学体育教学管理所涉及的人力资源主要指的是学校领导、体育任课教师以及学生。人力资源是影响中学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关键,在构建中学体育教学管理体系的过程中,要确保人力资源所应有的作用的发挥,不但要注意明确体育教学管理体系中各个岗位对能力的需求情况,还要注意构建相应的激励机制。
其次,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基础设施资源。基础设施资源是开展中学体育教学活动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顺利开展中学体育教学管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在构建中学体育教学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关于基础设施资源的问题,主要应注意考虑中学体育教学场地和器材设施的正确使用和科学维护等内容,并据此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管理条例。
最后,教学环境资源。中学体育教学管理体系中的教学环境资源,主要指的是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环境以及校内环境三个方面,在构建中学体育教学管理体系中,应注意从这三个方面制定相应的管理条例,来确保环境资源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安全性等问题。
三、中学体育教学管理构建过程中教学管理的评价、反馈与完善
中学体育教学管理的评价、反馈与完善,实际上是教学管理体系的一种自我完善机制。通过对教学管理的评价、反馈与完善,能够对体育教学管理体系的管理目标、资源配置以及教学过程等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的控制,并据此来始终保持所制定的教学管理体系的科学性和适用性。
而中学体育教学管理的评价、反馈与完善主要包括监督与评测、结果分析、完善改进三个主要环节,在构建中学体育教学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就相应的要针对这三个环节分别制定对应的要求与措施。例如:在监督与评测环节中,可以通过制定学生满意度调查、课堂教学情况调查、领导听课反馈等措施,来了解教学管理具体的实施情况。
参考文献:
[1] 张百宇,岳立新.弹性体育教学管理初探[J].中国学校体育.2001(06).
[2] 袁正刚.体育教学管理系统的信息管理因素[J].中国成人教育.2007(16).
[3] 沈梅.高校体育教学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03).
[4] 张选民.激励机制在体育教学管理中的作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01).

5. 简述体育教学原则的内容

在我国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完全是由教师根据国家统编的教材来进行规划、组织和实施的,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讲解教材、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并定期进行测验和考试,以了解学生是否全部掌握了教材所规定的内容,或检查学生掌握教材内容的程度如何。如果学生学得不令人满意,教师就得重新讲授一遍,或联合学生家长进行一些必要的补救措施,最终目的是希望学生取得比较优秀的学习成绩(注重结果)。这也是社会上评价一所学校、一个教师教学活动和教学成绩优劣的最重要的标准。尽管我们许多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绞尽脑汁地照顾到学生的兴趣、愿望和个性,但对于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这三个最根本的因素,学生是不能选择的。因此,想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发展智力等,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不过是教师十分狭窄的一厢情愿而已。

    布鲁纳的“发现式”学习是一种与传统教学模式完全不同的理论。它强调的是学生主动的认知和发现,认为教师的教学活动不应该围绕着教材,而是应该围绕着学生的学习方法来展开,要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也就是建立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过程)。在我国目前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暂时没有改革的情况下,我们用布鲁纳的这种学习理论来指导和改革学生的学习方法,以适应我国的素质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6. 体育教学原则

体育教学原则是体育教学过程客观规律的反映,是在长期体育教学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总结和概括。人们对体育教学实践的认识不一,因此对体育教学原则的提法也不尽相同。随着体育教学研究的深入和发展,体育教学原则也必将得到不断充实和完善。体育教学也是培养和教育人的过程,所以,体育教学原则与教育学教学原则也是有联系的。现在普遍运用的体育教学原则是:

自觉积极性原则 是指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从而积极独立思考,刻苦顽强学习,把掌握和提高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当作一个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过程。大脑皮层具有最适宜的兴奋性,对学习具有浓厚的兴趣与爱好,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础。这是自觉积极性原则的生理学和心理学依据。所以,教师要善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学习与锻炼。

直观原则 是指利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和已有经验,通过生动形象的感受,从而掌握所学的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教师要通过准确的动作示范和精炼的讲解给以条件刺激,并用反复练习不断加以强化。

从实际出发原则 是指体育教学任务、内容、组织教法和运动负荷的安排,都要符合学生年龄、性别、体育基础和身体发展水平,并考虑到场地、设备、器材条件和地区季节气候的实际情况,使学生经过一定努力,能够学会、做到。

循序渐进原则 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和运动负荷的安排,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已知到未知,逐步深化,不断提高。生理科学实验证明,人体各内脏器官、系统的机能活动具有一定的惰性,机体从相对安静状态到进入工作状态,对外界环境的适应与工作效率的提高,都有一个逐步变化的过程。违背这一原则,就会给学生学习带来困难,影响教学效果,甚至会损害学生身体健康。但易和难、简和繁、浅和深都是相对的,因对象和条件的不同而有一定的改变。
身体全面发展原则 是指在体育教学中,选择全面、多样的内容,运用适当的组织教法,使学生身体的各个部位、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各种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都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科学实践证明,人体是在大脑皮层调节下的有机统一的整体,各个部位、各个器官系统的机能,各种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调节得好,就能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使身体平均发展,体态匀称、优美,工作能力提高。否则,就会造成畸形发展,妨碍学生健康成长。

合理的运动负荷原则 是指根据教学任务、教材特点、学生实际和教学条件,使学生身体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并使之与休息合理地交替,以便更好地掌握技术、技能,有效地发展身体,增强体质。运动负荷是指进行身体活动时人体所能承受的生理负荷。运动负荷过小,达不到教学目的;运动负荷过大,则会损害身体健康,反过来也影响完成教学任务。决定运动负荷大小的主要因素是“量”和"强度"。“量”是指完成动作的数量、次数、组数、时间、距离和重量等。“强度”是指完成练习所用力量的大小和机体的紧张程度,包括动作的速度、练习的密度、练习间歇时间的长短、负重的重量、投掷的距离、跳高的高度等。“量”和“强度”要处理适当。“强度”越大,则“量”就要减少,“强度”适中,则“量”可以加大。要以学生能够承担得了并有一定的疲劳为度。动作的质量对运动负荷的大小有一定关系。应在保证动作质量的前提下,合理地安排适宜的运动负荷。

巩固提高原则 是指使学生牢固地掌握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不断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并在实践中熟练地加以运用。大脑皮层动力定型的形成,是动作技术、技能的形成、巩固与提高的生理学基础。如不及时巩固、提高,动力定型将会消退,对教学效果也会有不良影响。一种技术、技能的巩固和提高,有助于他种技术、技能的巩固和提高,还能为学习新技术、新技能创造良好条件。各种身体素质和机体工作能力的水平,也要不断巩固和提高。长期中断练习,将会导致身体素质与机体工作能力的下降。

7. 近年来,体育教学原则主要包括哪八个方面

1. 自觉积极性原则、
2. 直观性原则
3. 循序渐进原则
4. 巩固提高原则
5. 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
6. 从实际出发原则
7. 为终身体育打基础的原则
8. 全面效益原则

8. 如何运用体育教学的七大原则

一、教育性原则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抱着教育为本的目的和心态对待每一件突发事件,应本着教育从严、处理从宽、教育全体学生的精神,既不能“一棍子打死”,又不能草率行事,应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由于体育课本身的特殊性,学生在练习和游戏过程中难免出现口头或肢体上的摩擦,甚至会出现一些伤害事故,此时教师应先了解事件发生的原因和过程,然后对有过错的学生进行批评和教育,使其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以此教育全体学生,避免以后再出现类似事件,决不能只凭自己的感觉和肉眼看到的情况就断然判定是非,这样就难免出现误判,对学生的心灵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
二、客观性原则
学生之间本身就存在着个体的差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去了解每一位学生,要客观地分析、评价每一位学生,这样不仅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完成体育课的课堂教学,还能避免在课上出现突发事件时对学生的“思维定势”的影响,以致凭自己的主观随意性以导致问题处理不公,从而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使其在错误的方向上越走越远。
三、针对性原则
对于体育课上发生的突发事件,教师应在弄清事件的原因和性质后,再着手解决问题,用不同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不能简单地用一种模式或方法去解决问题,应注意事情的不同层面的差别和个体之间的差异;在处理问题是针对顶要强,不可“一刀切”,教师要善于课堂上出现的问题,把握问题的实质,进行针对性教育,太宽泛和针对性不强的教育形同虚设。
四、有效性原则
教师在体育课上处理突发事件时,要注意所采取的方法,既不能简单粗暴,也不能只凭自己的主观判断去断定是非,更不能简单问题复杂化,随意占用很多的课堂教学时间去解决问题。处理和教育重要的是看效果,采取灵活有效的方式,往往行之有效,事半功倍。
五、启发性原则
处理突发事件的一条原则就是要随时注意启发学生改正错误的自觉性,学生接受教育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只凭教师去批评教育判断谁是谁非,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内驱力”,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自己所犯错误的性质和危害性,真正从内心有改正错误的愿望和决心。
六、一致性原则
在处理体育课堂上出现的突发事件是,教师要本着“一致性”的原则进行处理,即不仅处理相同或相似问题时要公正、公平,对待不同的学生也要公正、一致,还要顾及到学校、家庭、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的因素。
各种因素的力量步调一致,相互配合,对学生进行教育,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七、冷处理原则
一堂体育课,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因而不可能花很多的时间去处理课堂上出现的问题,有些突发事件处理不能急于表态和下结论,过于草率和盲目,不仅不利于解决问题,还往往使自己陷于被动。当出现了突发事件和问题时,教师的一个眼神和一两句话常常会起到震慑作用,学生往往会有所收敛或停止相互之间的摩擦和冲突,等课后学生的情绪冷静下来以后,教师再去处理这些问题,学生能更快地发现自己存在的错误,也能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接受老师的批评与教育。

9. 如何理解体育教学原则中的区别对待原则

一、体育教学原则的概念与含义
(一)体育教学原则的概念
(二)体育教学原则的含义
从体育教学原则的上述概念中,我们可以了解体育教学原则具有以下三层含义:
(1)体育教学原则是众多体育教学要求中的那些最基本的内容;
(2)这些要求是最具有体育教学特征的那些性质;
(3)实施体育教学时首先必须遵循这些要求,如果不能遵循这些原则中的任何一条就不能称为好的体
育教学,甚至不能称为体育教学。
(三)体育教学原则的形成
1.体育教学原则是体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自从体育成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之后,人们一直围绕着如何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目标,提高体
育教学质量而进行不断的探索。在长期的体育教学实践中,人们不断地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
训,并探究其中的规律,久而久之,就形成今天我们提出的一系列体育教学原则。
2.体育教学原则是体育教学客观规律的反映

体育教学原则虽然都是人们制定的,但却是体育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的反映。无论是什么类型的
体育教学,无论是国内国外的体育教学,都有一些共同的、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们
就是依据这些客观规律来进行体育教学实践的。
3.体育教学原则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体育教学原则是根据人们对体育教学规律的认识而制定出来的,人们对于体育教学规律的认识受
到人们认识水平的制约,随着人们对体育教学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全面,体育教学原则将会不断
发展完善,我们不能把体育教学原则看成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应与时俱进地不断探讨和研究它。
教师问:体育教学对环境的要求能成为教学原则吗?可以讨论再回答。
二、一般教学原则体育教学的特点
(一)一般教学原则

一般教学原则是一般的教学条件下各门学科教学都应遵守的基本教学要求。一般教学原则指导着
体育教学原则,但是,一般教学原则又不能代替体育教学原则,因为体育教学有它特殊的教学条件
和教学要求。
(二)体育教学的特点

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一样,都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都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有目
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和教育活动。这是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的相同点。由于每个学科
在教育中担负不同的任务,因此,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之间还存在着区别。与其他学科相比
,体育教学的主要特点如下:
1.教学活动主要在身体活动中进行

掌握运动技能是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而运动技能的学习主要是在身体活动的过程中进行的。学
生只有通过大量的身体活动进行练习,才能更好地掌握运动技能,因此身体活动性是体育教学的最
主要特点。
2.体育教学具有锻炼学生身体的目的性

体育教学作为学校体育的主要环节,还担负着锻炼学生身体并增强学生体质的任务,这是与其他
学科所不同的,也是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本质区别之一。
3.教学经常在相对自由的集体活动中展开

体育教学是围绕着运动技能的传授来展开的,运动技能在相对较开阔的空间和特殊的体育器械上
进行,有的运动项目还是小群体组合的运动(如篮球、排球等),这使得一部分运动技能的教学不能
全班一起进行,需要在小组这样的比较自由的群体条件中进行;而且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行动相对
自由,运动技能学习还经常要依赖学生之间的相互观察、交流以及保护与帮助等。因此体育教学在
人际交流和合作方面与其他在教室中全班进行学习的学科有很大不同。
4.体育教学组织更加复杂

体育教学主要在体育场馆进行,教学环境开放,教学空间较大,需要实施控制的因素较多,教师
要根据学生的性别、年龄、身体条件、运动技能,以及季节、气候、体育场馆、运动器材等各种不
同情况来选择教学方法和组织教学,因此体育教学比教室内的教学组织更为复杂。

对体育教学特点具有明确的认识,是合理制定体育教学原则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只有对体育教
学特点认识得全面、深刻,教师才能更好地把握体育教学规律,进而构建出科学的、能够对体育教
学发挥指导作用的体育教学原则体系。
教师问:你认为体育教学与其他科目教学的特点最主要的区别在哪里?
三、体育教学原则的作用
(一)体育教学原则是更加明确的教学要求

体育教学原则作为体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和体育教学规律的具体体现,是对体育教学工作的最
核心的要求,因为以体育教学原则来体现的教学要求具有很强的概括性、集约性,也更加生动和准
确,所以体育教学原则也是更加明确的教学要求,各级教学指导单位可以依据体育教学原则向教学
的实施者提出明确的要求。也可以说,体育教学原则是对体育教学工作的最基本要求,是教师进行
体育教学所不能破的底线要求。
教师问:请举一项运动项目的技术教学说明明确的教学要求?
(二)体育教学原则是进行教学的工作思路

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涉及的教学工作很多,有对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有对学生的调动
与管理,有对教学条件的准备与优化,有对教学情景的组织与设计等等,方方面面,千头万绪。但
只要教师把体育教学原则铭记在心,就会有明确的工作准则和思路。教师只要遵循了体育教学原则
,他的教学工作就是正确的,就能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反之,他的工作违背了体育教学原则就会降
低体育教学效果,就会劳而无功。
教师问:你们辅导其他系科的广播操有何思路?
(三)体育教学原则是观察体育教学的视角

由于体育教学原则是对体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一般来说遵循体育教学原则的教学是满足教学
要求的状态,会呈现出合理的外部特征,而不遵循体育教学原则的教学是不满足教学要求的状态,
会呈现出不合理的外部特征。因此,我们用各个体育教学原则作为“视角”和“焦点”,可以观察
该教学的外部特征,从而来观察和评价体育教学的合理性。换句话说,体育教学原则的贯彻与否是
可以从外观上进行观察的。可以观察的和评价的教学要求可以作为体育教学原则,否则就不适合作
为体育教学原则。
(四)体育教学原则是评价体育教学的标准

评价体育教学也牵涉到方方面面,也有千头万绪,在实践中还经常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
理”的现象。但只要我们用公认的“体育教学原则”,来评价体育教学时,我们就会有清晰和简明
的标准。
四、体育教学原则的体系

无论是一般教学原则,还是体育教学原则,一般都是由几个或十几个原则来构成的,教学原则的
作用发挥也不是某个单一的教学原则所能完成的,这是因为教学涉及的因素和内容较多,归纳有困
难所致。但教学原则大概都是由以下五个主要的大因素来构成的,即政治因素与要求、学科体系因
素与要求、学生发展因素与要求、教法学理因素与要求、教学工作因素与要求等。

因此,我们必须建立一个概括完整、词义准确、意义明确、相互交叉少、指导性强、数量适当和
便于记忆的体育教学原则体系,才能发挥体育教学原则对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以及体育教学活动各个
环节的指导作用。

10. 在体育教学中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是体育学术语,身体锻炼(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之一。运动负荷是指人体在运动时身体所承受的生理负荷。它包括负荷量和负荷强度两个方面。量是指完成练习的数量、次数、组数、时间、距离和重量等;强度是指完成练习所用力量的大小和机体的紧张程度,它包括动作的速度、练习的密度、间歇时间的长短、负重的重量、投掷的距离、跳高的高度等。量和强度是决定运动负荷效果的主要因素。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是指在身体锻炼中,要根据锻炼者自身的情况,合理地安排运动负荷。既能使身体产生一定的疲劳,又能承受,并能与休息合理地交替。
在体育教学中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的理论依据:
①适应性的原理
体育锻炼的运动负荷量与强度过小,引起机体的反应也小,反之运动负荷的量与强度过大,超过了机体适应能力,会对身体健康不利,甚至陷入伤病的危险状态。身体锻炼负荷的确定要从锻炼者的身心状况出发,逐步提高要求。一般来说,由于新参加身体锻炼的人起点较低,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获得的效果比较明显。长期坚持身体锻炼的人,尤其对中老年人来说,要想进一步提高锻炼效果就不像开始锻炼时那么容易了,而且也要慎重考虑。但保持一定的锻炼效果也很好处。
对于青少年儿童来说,大多数人的身体活动能力是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的,所以对他们的身体锻炼要求也应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步提高。如耐力跑的距离可随年龄的增长而加长,跑速也相应提高。青少年儿童从事身体锻炼的适应能力比成年人强,因此他们身体锻炼负荷的提高幅度一般大于成年人。当然,由于青少年儿童正在长身体,身体锻炼负荷的提高也应慎重。
②人体生理的超量恢复原理
在身体锻炼中,有机体在承受了一定的运动负荷后会因能量的消耗而产生疲劳。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和营养的补充,体内的能量物质和身体机能水平才能得以恢复。在反复的刺激——恢复——刺激下,如果运动负荷恰当,机体不仅能恢复到原有的水平,而且能出现超过运动前的能量储备和机能能力,这就是生理上的超量恢复。经常地超量恢复并合理地安排运动负荷和休息间隔,体质就能逐步得到提高。

阅读全文

与构建体育教学原则体系的依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西安最大的体育馆 浏览:601
省体质检测 浏览:4
长春马拉松全长多少 浏览:825
茂名体育馆周围旅馆 浏览:927
庐江沙溪中学体育老师 浏览:595
拳击裁判知乎 浏览:965
适合小学二年级的体育活动 浏览:137
s7比赛炼金 浏览:224
2016齐鲁弈友比赛通知 浏览:817
lpl有些什么比赛 浏览:943
武汉体育学院公共事业管理怎么样 浏览:632
梅州体育学院杜院长 浏览:906
宿城文化体育中心 浏览:435
小班体育活动捉小鱼 浏览:876
2020年高中篮球特长生招生 浏览:221
北京户外运动圣地 浏览:330
跑马拉松能长寿吗 浏览:846
学习钢琴不能练哪些体育项目 浏览:785
大班体育活动龟兔赛跑 浏览:770
我的体育老师田野的结局 浏览: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