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体育教学 > 体育教学简讯

体育教学简讯

发布时间:2021-03-01 12:03:39

㈠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百度文库

体育教学中开展探究学习能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健身,这毋容置疑。然而,真正要在体育教学中开展探究学习还急需要解决五问题:
1重新认识教师的指导作用,提高教师素质。体育教学中开展探究学习,教师的职能至少应该扮演以下几种角色:第一,合作者和促进者,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会激发、促进和维持学生研究小组的自主活动;第二,引导者,教师需要让学生理解探究学习活动不是跟着感觉走,而是理性思考下的主动探究,引导学生通过“体验—思考—启发—顿悟—掌握—体验”锻炼身体、学会知识、掌握技能;第三,指导者,教师需要指导学生通过合理的途径寻找进行探究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指导帮助学生学会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构建新的知识和技能;第四,组织者和协调者。教师需要与学生一起开发对实施探究学习有价值的教育资源,与学生进行广泛的交流,确保学生有事可做。
2对开展探究学习进行正确认识,加强方法引导。正确认识体育教学中开展探究学习的方法,确立其核心思路是“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强调引导学生对某一学习内容就学习目标的达成进行自主探究,而不是让学生跟着感觉走。要防止执行中出现把握不住教学规律让学生跟着感觉的现象,甚至要防止把这一教学方法作为推行“放羊式体育教学”一个借口。
3选择教学内容适当开展探究学习。体育教学内容很多,但是不是所有的内容都一定适合开展探究学习。选择教学内容开展探究学习,我们需要考虑:第一,课题的确立到解决之间时候存在着可供研究的空间;第二,课题是否适合学生已有知识、能力、技能等方面的基础;其三,课题的研究过程是否能体现体育教学的特点;第四,研究的过程是否存在安全问题,保护帮助在这个学习中是否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
4 适当尝试探究学习,重点关注学生体能发展,重视增强体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运动技能、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格对于体育教学来说非常重要,但是,体育教学是以学生身体练习为基本特征的教学过程。“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体能”是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也是体育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体育教学改革应该坚定的把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放在第一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展探究学习不能一刀切,一要一哄而上,应当适当尝试,持久培养。

㈡ 如何引领体育教师树立快乐体育的教学理念 提升体育教师专业素养

增强体育课程意识
传统的体育课程强调“全面锻炼身体,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陶冶学生情操”。新体育课程的总目标是:“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加深对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学会体育学习及其评价,增强体育实践与创新能力。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人际交往技能和团队意识;具有健康素养,塑造健康体魄,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充满活力的人生态度。”由此可见,新体育课程的课程目标继承了传统体育课程有关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和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等方面的课程目标。
传统的体育教学有利于教学大纲的落实,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便于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管理和实践操作。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存在以下问题:①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②忽视了学生对于运动乐趣进行成功体验的感受;③学生跟着教师“练”的意识超过了主动“学”的意识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贯彻“寓教于乐,乐中求学,学中益智,练中健体”的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及主动与探究合作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勇敢创新,大胆实践,使学生在合作与研究的过程中追求成功的快乐,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运动的快乐,使学生的身体、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都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例如:在学习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时,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投篮比赛,比传统的单一一接一投篮教学方法更有效果,课堂气氛更活跃。
转变体育教师角色意识
体育新课程强调“健康第一”、“以学生为主体”,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尽量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新课标下的体育课不是“带着教材走向学生”,而是“带着学生走向教材”。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可选择的空间,既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练习充满情趣,让发展学生终身意识的目标从时间上延伸到课外;从空间上延伸到校外。因此,我们可以站在学生角度与立场上来开展教学工作。并根据学习手段的多样性,可以让作为主体的学生按照自己的需求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去进行练习。这样,体育课的学习对学生才会有一种约束力,让不同学生可以实现自己不同的目标,让学生在实现学习目标时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如学生的选择性与创造性的表现,学生兴趣爱好,学生的合作意识、团体精神,师生之间的交流等。例如:学生学练兴趣正浓时,就可适当增加练习时间;相反,有的环节学生不大感兴趣,则应及时缩短或调整。且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就考虑好如何吸引学生自觉参与学练,同时又能巧妙的完成各项教学任务。以保证教学既有实效,又能达到一定的“质”和“量”。再如:在学校开展趣味性运动会期间,学生自发式组织的“懒惰自行车”、“跳大绳”等活动,取得较好效果。
充实与更新体育与健康知识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时代,任何一个人一次性从学校拿到毕业证书,还远远不能适应以后工作和生活的需要。他必须终身学习,从为获取某种任职资格而学习转变为终身学习,教师也同样如此。有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师的定律,一言以蔽之,就是你一旦今日停止成长,明日你就将停止教学。身为教师,必须成为学习者。“做一辈子老师”必须“一辈子学做老师”。教师只有再度成为学生,才能与时俱进,不断以全新的眼光来观察和指导整个教育过程。时代要求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德才等各方面的素质。体育教师还要十分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

㈢ 如何营造良好体育课堂教学气氛

学校体育是我国体育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我国体育目的任务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战略重点和基础,为培养全民发展的新世纪人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的体育在课程下,为广大体育老师提供了展示自己教学能力的舞台,各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随着新的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小学体育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并且教学呈现出丰富多彩、争奇斗艳的景象。课堂实效性的好坏往往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是否能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于是,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众多教师渴望获解的困惑。随着近年来小学体育教学研讨如火如荼的进行,体育教师也在为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能力,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寻求与探索着新的教学方式与方法而在不断的尝试。。
一、 利用风趣精彩的语言,巧妙地导入新课。

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也是变“厌学”为“乐学”的关键。导入新课是一堂课的主要环节。我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及体育教材的特点,采取课前语言引趣,挖掘教材非智力因素,精心设计一个“开场白”,力求做到“趣味化”。低年级学生对教师有一种特殊的依赖和信任情感,我利用他们的“童心”、“童趣 ”“童语”“童行”去对学生导教导行,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保持良好的注意力,从而能主动、积极地进行锻炼,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心理上进行运动的“减负”。例如:刚入学的一年级儿童在初学集合排队时会互相拥挤,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甚至因为着急而乱说乱叫,针对这一现象,我把学生四路纵队分别编成“小鸭子队”、“小黄狗 队”“小白兔队”、“小花猫队”,并给每位同学都变成号 ,这样一来,儿童从心理上乐意接受 ,再集合的时候,老师就说:“看哪一队的小动物能最先找到自己的家?”加上老师的表情,语言提示,可使儿童进入角色,逐渐养成良 利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和手段,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游戏调动学生的兴趣。

小学体育教学中很好地运用游戏教材,充分发挥游戏教材的教育因素,对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游戏具有趣味性和竞争性,对小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体育游戏是小学生喜爱的体育教材之一。体育教师应适当地采用游戏方法进行教学,在课的开始和结束阶段,采用游戏法对集中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利于课的顺利进行。小学阶段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是兴奋占优势,抑制能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单调的练习容易产生疲劳,因此,要采用变换游戏方法,加深形象化教学,使每一个游戏都能吸引住学生。通过游戏,提高小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是小学生体育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三、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教学活动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具体表现为向师性和向生性。这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感情融洽、心理相容、形成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苏霍姆费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教师在教学中,从爱护学生出发才能客观地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使他们能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特别是对一些“问题学生”,教师只要把全部的爱心献给他们,对他们给予了解、尊重和信任,时刻关注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肯定和表扬,就能把问题学生转变过来。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师生间无时不在进行着微妙的情感交流,学生的情感自始至终都伴随着教学的各个阶段。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表情;或一个眼神,一句话都直接影响和谐的气氛。如学生畏惧新动作或练习动作失败时,教师要用亲切的语言,信任的目光,反复的示范去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找出症结所在,增强他们完成的动作的信心。当他们完成动作稍有进步进(即使是失败的)都要及时给予肯定,那怕是点点头,学生的精神上都会感到满足,提高他们上体育课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当然,②和谐的气氛并不意味着不要上课的严肃性,二者是统一的,有着密切的联系的。良好的组织纪律是组织教学的前提,而和谐的气氛则是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师要努力创造和谐的气氛,让学生在心情舒畅中上好体育课。

四、教学方法多样化。

新奇的刺激是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方法。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不断创造性地运用新颖灵活的教学方法,富于变化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和手段,课堂上适度 给学生“自主权”和“自由度”,让他们动脑筋,边想边练,去尝试、体验,并与同伴切磋琢磨,互相交流,逐渐由不会到会,由不熟练到熟练。例如,上小学三年级课,内容是身体基本活动和武术,将一组过花桩、独木桥、爬竿、过软梯 等和武术中的拳术、棍术组合起来,编成“上花果山”的故事情节,让学生边学边练,边唱边模仿,使学生们在想象中即学会了动作,又体验克服困难的精神,师生关系和睦,教学充满乐趣。

五、发挥领头作用。

要充分发挥体育委员和小组长的带头作用,让学生在自己创设的特定情境中,担当他们向往和能展示自己特长与能力的角色。练习形式多种多样,做到“形散而神不散”。例如,“大鱼网”的游戏,儿童初做会觉得有意思,再做就开始觉得单调,有些乏味,不再吸引他们。为此,我把游戏改为“聪明的小鱼”,再精心设计场地。创设了“大海”的景象,跳箱作“礁石”,垫子作小鱼的家,还有水草,鱼网,老师当渔夫,学生是在大海里自由自在的小鱼 ,并在游戏中启发他们通过大家的智慧,如何不被渔夫抓住,如何去救被抓住的小鱼。在加上老师的表情动作,会给儿童带来一定的情绪色彩。虽然这是一个奔跑游戏,有一定强度,但在游戏中,通过他们的表情却是兴奋、欢快的,忘记了疲劳,想到的是有趣 ,连一些平时不好动的学生都对我说:“我们再做一次吧!”练 习形式活了,气氛也活了,使 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在收获中学,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发展了创造能力,从而达到“我想 学” “我要学”、“我会学”、“我爱学”。

有效的体育课堂一直是我们探求的话题。对小学低年级的体育课堂来说,根据此阶段学生的特点,通过有趣的体育课堂,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这样的课堂才能真正做到有效。从学校现状来看,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重视提高学生自主锻炼的能力。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教法、学法。通过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浓厚兴趣,使他们自愿地去活动,愉快地去活动。
总之,无论从哪方面出发,我们都要注重细节,注意以身作则,注意多鼓励表扬学生,用我们教师身上特有的关心和细腻来关注每一位学生,从而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努力营造有趣的体育课堂。

㈣ 如何营造良好的体育课堂教学气氛

一、严于律己、重视身教
教师既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又是学生人格的塑造者。教师不仅担负着传授知识、传播文明的责任,而且还担负着教育学生如何做人的重任。教师的仪表、情感和教态,对学生的道德品质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它对体育课堂教学气氛乃至整个体育教学活动都有着巨大的感染力,因此教师必须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严于律己,使自身形象符合规范要求,在各方面成为学生的表率,用自己人格的力量去教化学生。
二、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每节体育课都力求有所创新,使学生感觉到新颖、有趣。如课的准备活动部分可由教师带做徒手操换为学生自己组织,或以武术操、少年拳、棍术、刀术、剑术等进行,或以健美操、校园集体舞、体育游戏等方式进行。如在进行背越式跳高考核时,教师向同学们讲述我国世界级跳高明星朱建华用背越式在1984年以2米37、2米38、2米39三次打破世界纪录的故事,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振奋了民族志气,激发了学生奋勇拼搏、勇攀高峰的体育精神,对跳高课的考核起到了激励作用,从而能有效地提高运动成绩。同时教师的语言激励、学生的正、反面示范、教师参与和学生进行跳远比赛等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形成了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锻炼,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运动成绩。教师通过在教学中不断创新,学生对体育课的注意力就会维持得长久,这样学生才会对体育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以情激情、以情育情、情感交融
与学生建立交融的情感,是赢得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的重要因素。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心平气和地同学生商讨体育教学中的各种问题,以教师的情感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育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育体与育心的过程。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具有双向性,具体表现在向生性和向师性两个方面。由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因此教师有责任主动把心扉向学生敞开,这样,才能在学生心灵深处激起向师性的情感浪花,师生之间才会产生情感的共鸣。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爱护学生。”只要教师把爱心全部献给学生,给学生以充分理解和信任和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情感交流,学生就会把教师当作朋友。在师生双边活动中,教师的情感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只有在充满情爱的世界里,才会产生良好的情绪,才会在欢悦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教育。因为只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促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也只有乐教和乐学,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带着爱心去上课,用亲切和蔼的态度关心、爱护和尊重学生,诚恳对待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从而建立起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对犯了错误的学生,要坚持循循善诱,正面教育,以理服人,使学生心悦诚服。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师生之间只有相互敞开心扉,消除情感障碍,达到心理相容,解决为谁学习的问题,教学任务才能顺利完成。
四、及时肯定、多加鼓励
喜欢别人赞美是人的天性。人人都渴望别人发现自己的长处、优点,并得到肯定或表扬。当教师对学生一次成功的表演,一次满意的练习,乃至一点及时的响应和进取的苗头即时肯定、鼓励,都会引起更加积极的反响,而且会越来越来劲,并产生群体效应。在体育学习中,学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就容易产生兴趣,而且这种兴趣还会不断发展,形成爱好。因此,在教学中要肯定学生成绩,积极鼓励进步,特别对学得差一点的学生,有一点进步也要给予肯定和表扬。因为当一个人的长处被人发现和肯定,就意味着自我价值得到确认。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在课堂上时时迸发出来的思想、智慧和行为火花。聚点成辉,及时肯定、鼓励,才能创造人人争强、个个进取的课堂氛围。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体育教学本身就是一个生动活泼、充满快乐因素的教育活动。体育教学内容有其自身的艺术魅力,有情、理、趣等要素,关键在于教师课堂教学中能否挖掘那些潜在的情趣因素进行再创造,能否选择新颖灵活的教法,使自己的讲解生动形象,妙趣横生,高潮迭起,层层推进,步步加深,使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所得。如果师生双方都进入了角色,课堂气氛融洽是坚信无疑的,教学效果也肯定是令人满意的。

㈤ 如何开展体育教学活动

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以来,学校的体育搞得轰轰烈烈,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除了体育课外,各校都加强了课外体育活动的锻炼,这就要求我们体育教师开展好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延伸,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组织工作复杂,牵涉面广,实施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如何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想搞好搞活课外体育活动,结合多年的实践,笔者认为体育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体育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每位体育教师必须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跟上时代的脉搏,仅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是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的,也不利于实施素质教育,更难适应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需要。所以体育教师要自觉、积极、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在实践中不断磨炼自己,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提高业务水平,加强自身修养。体育教师的各方面素质和修养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开展学校课外体育活动。 二、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是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兴趣是人们进行活动的动力,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运动兴趣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体育教师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从“要我练”转变为“我要练”。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尤其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正确合理地组织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易到难,安排教材内容,合理搭配教材,避免片面的或枯燥乏味的练习,在练习中,针对学生的不同差异,教师应该看到差距,因材施教。对素质差的学生则降低难度和要求,例如长距离跑就可以减少距离,跳跃项目可降低高度和远度。让学生通过练习达到预期的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从而树立信心,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体育教师应通过各种渠道,利用各种手段大力加强体育宣传工作,如报纸、黑板报,从而使学生被某类体育活动吸引,产生学习和练习的动力。学生一旦有了某种需求,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果在课外体育活动中,体育教师再加以介绍示范,效果就会更好。在练习过程中注意加强保护与帮助,避免发生伤害事故,一旦发生伤害事故,学生便会产生畏惧情绪,更谈不上兴趣了。课外体育活动应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丰富和充实了课堂教学,二者有机地结合,才能有效地增进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运动技术、技能,在课外体育活动中才敢于进行尝试,如果他们的体育基础是一张白纸,又怎能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体育兴趣也就无从谈起了。通过课外体育活动,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技术和技能得到锻炼、掌握、巩固和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才会培养起来。 三、利用体育竞赛活动,吸引更多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根据学校的场地、设施及季节性特点,选择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开展形式新颖,趣味性强,对场地、规则、参赛人数及活动技能没有严格限制的小型体育竞赛。有比赛就有竞争,有竞争就有提高,这样可以检验学生平时的活动效果,还可以发挥体育骨干的作用,锻炼他们的组织能力和指挥能力。通过比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组织小型体育竞赛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竞赛计划,并进行广泛宣传,使学生对这些体育竞赛做到心中有数,吸引更多的学生参赛、参观,提高体育竞赛的观赏价值。课外体育竞赛主要是活跃学生文化生活,竞赛必须抓好赛风,体现竞赛的公平性、公正性,对一些不良行为进行正面教育,体现课外体育竞赛自娱自乐的效果。 四、加强体育骨干的培养,力争班主任和其他科任老师的支持 体育骨干是体育教师上好体育课的得力助手,同样也是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不可少的助手,他们自身的素质直接影响了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加强体育骨干的培养,对顺利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体育教师定期对体育骨干进行指导,为他们提供各种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学校体育工作内容复杂、繁多,尤其是课外体育活动,仅靠分管体育的领导和体育教师远远是不够的。因为课外体育活动的许多工作要靠班主任的实施、配合、检查、督促,所以体育教师要经常同班主任保持联系,配合班主任共同管理和教育学生,才能得到班主任协助、支持。体育教学中还要发挥其他科任老师的作用,特别是在体育方面有一技之长的教师的积极性,让他们组织带领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既增进了师生友谊,增强了学生体质,丰富了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同时也树立了教师的良好形象。 五、取得学校领导的重视 体育教师要勤奋、踏实工作,爱岗敬业,干出成绩,争取学校领导对体育的重视。学校领导一旦重视体育,就会支持体育活动的开展,体育器材等硬件设施就可以得到添置、更新,为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提供了物质保障。另外,提高学校领导对体育活动的认识,也是重视课外体育活动的有效途径之一。学校的运动会等有意识地安排学校领导参与,使他们对体育的认识,便会在潜移默化中发生变化,学校领导如果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便会带动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学校的体育活动将会蓬勃发展。 课外体育活动为培养学生健身意识,锻炼习惯,自我锻炼能力,促进学生体育素质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吸引和鼓励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终身受益。

㈥ 如何营造积极的学校体育氛围

一、营造积极的学校体育活动氛围的意义
1、有利于全面推进学校体育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
学校体育不单要促进学生身体发展,增强学生体育意识,培养学生体育能力,还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积极和谐的体育氛围不仅能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增强学生锻炼的欲望,同时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使学生终身受益。
2、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组织能力
合作是体育竞赛的重要特点之一,要想在体育比赛中取得胜利,就必须在同学之间建立起平等、坦诚的人际交往关系,相互信任,相互尊重,促进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同时在运动竞赛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按照一定的体育规则和体育道德标准进行体育活动,对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赛事的组织和裁判工作则锻炼了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
3、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公平竞争、团结协作、自强不息是体育精神的精髓,它以其特有的魅力与作用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强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更成为校园文化对内、对外展示的窗口。“更快、更高、更强!”、“团结、友谊、进步!”、“重在参与”、“公平竞争”等体育精神,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体育活动是校园文化中最活跃、参与人数最多、开展最广泛、对人产生极其深远影响的活动。
二、营造积极的学校体育活动氛围的措施
1、营造积极的学校体育活动氛围,就必需首先营造积极、和谐的体育课堂氛围
体育课教学的目的不仅是知识技能,更要注重过程与方法,注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激发运动兴趣,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和习惯。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营造出和谐、愉快、积极的体育课堂氛围,能够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和自主性,让学生好学、乐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定期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的延伸和补充,它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相辅相成,共同完成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是营造学校体育氛围的重要环节。在活动课内容安排时,注意要与学生的发展、兴趣与学校实际相结合,根据学生的个人特长和兴趣爱好,学校尽量提供更多的活动内容,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让学生乐于参与。多进行集体性、趣味性、娱乐性、社会性的项目,既锻炼学生体魄,又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效果比开多少次大会好得多。
3、领导带头、教师参与,制度保证,师生共同营造浓厚的校园体育氛围
学校领导、教师要发挥带头作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既可增强身体素质,又可以与学生加强沟通交流,增进感情。另外,学校要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多年和学年体育计划,各职能部门共同协作配合的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体育老师、班主任的作用,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各类活动有计划,有实施,有跟踪,有记录,有反馈,并都纳入教师和班级的考核之中。体育制度使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它规范学校体育工作,约束学校体育行为,指引学校体育发展方向。要把体育精神和体育文化内化为师生的自觉行为,就必须在日常工作中,结合学校各阶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课程的基本理念第四条明确指出: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尊重差异、利用差异,可以更好地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相反,忽视差异存在,就会挫伤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而,很多时候体育教学由于受班级授课制本身缺陷的束缚,体育教师很少顾及各类学生体育能力的差异。为更好地发挥差异资源,引导体育教师尊重“差异”、有效利用“差异”,做到相互借鉴,相互学习,促进每一位学生更好地发展。通过介绍自己多年来的经验,愿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首先认识学生存在差异的类型与采用的对策
1、根据地理位置与城乡差距认识差异
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别,因为城乡教育条件的不均衡和家长重视教育程度的不同,农村学生整体素质上要落后于城市学生。他们的接受能力、知识水平和运动素质普遍要低于城市学生。
对策:面对因地域不同而产生的城市、农村学生整体的差异,需要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不能照搬别人的经验。比如,观摩了城市学校的优质课,学习了他人的优秀教学设计,不能直接原封不动地照搬照抄,而不管学生素质和教学条件的差异。学习、借鉴他人经验时,必须经过自己的消化、吸收,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进行改造。
2、根据男女性别认识差异
小学阶段特别是中、高年级,男女性别差异对体育教学的影响不是太明显,不过,在基本运动能力方面也存有差异。进入初中后,同一年级男女学生间,速度、力量、协调性等明显不同,男生喜欢对抗激烈类项目,女生喜欢舞蹈健美等项目。越往高年级,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身体发育阶段和特征上的区别,学生在兴趣、爱好、素质、运动能力等方面逐渐呈现出较大的差异。
对策:面对因学生性别、年龄而产生的差异,需要我们在教学预设时,做到心中要有教学对象。在安排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方法、采用教学手段时,要考虑性别特点与学段差异,防止不顾学生兴趣、喜好和身体发育特点而随意安排。既不能在低学段过分追求技术动作的完整性与规范性,又不能在高学段过分简化技术动作,忽视了学生的学段特点。
3、根据学生学段认识差异
小学、初中、高中各阶段因为学生身体发育的阶段与特点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小学生特别喜欢游戏练习,对教师的依赖程度较高。初中学生喜欢竞赛性强的竞赛活动,适合开展一些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自主、合作学习内容,高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强,选项活动比较普遍,自我组织与管理能力突出。
对策:面对同一年级不同班级间的差异,需要我们在教学中灵活应变。班级的学情不同,教学时必须在教学手段使用上、教学时间安排上有所区别,不能一成不变。面对同一班级学生间的差异,需要我们在教学中考虑和实施差异教学。在理解和熟悉每个同学的前提下,设置分层目标,安排可选练习,进行合作学习,实施差别评价,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基础上,使各层次学生都能主动、积极学习,发挥优生帮带作用。
二、了解学生的差异对教学的影响
1、课堂上,差异无处不在无时不在,针对差异才有了差别化教育、分层教育、因材施教等教育理论,当我们心里装着每个层次的学生,有了差异教学的意识,有责任心的教育才能实现。
2、差异存在使得体育教学不能制定同一个学习目标和内容,不能提同一个要求,不能用一样的方法、手段,花同样的时间去教,教学中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但是一般班级上会有很多学生存在差异,老师也不能每个学生都制定一套方案。
3、教师要考虑安排适合不同性别的教材选择,特别是师资力量薄弱的学校会给体育教师的授课带来麻烦。同时一边要照顾男生上课,还要兼顾女生上课,不同的身体形态给教师对学生的体育课成绩评定也会带来麻烦。
4、学生的差异对教学的影响是双向的,对于一些先天性的差异会对教学形成负面的影响,因为这种先天性的差异没有办法通过引导和练习进行改变。但是对于后天形成的差异,对于教师来说就是一种可以有效利用的教学资源,充分地利用会大大提高课堂效果,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对于这种差异资源进行分析、利用。
5、学生个体与整体都存在着主客观上的特殊性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每一届每一个班集体、每一个班集体里的每一名学生身心层面上。集体差异和个体差异都是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教学流程能否得以顺利实施和有效评价的重要因素。
三、如何有效地利用学生差异进行个性化教学
1、多数情况下在目标上、要求上、评价上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要求,在练习内容、方法、手段上要有让学生选择达成目标的多种练习方法和阶梯,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评价时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多元综合的方法,以促进每个学生健康发展。
2、面对学生个体间的差异,需要我们课内外结合。学生素质发展的不平衡,必须通过加强练习来弥补,光靠课堂上的锻炼是不能完全解决这个问题的。因此,当学生素质有强有弱、出现不平衡时,就必须布置学生课后的学习任务,通过锻炼来发展与提升自己的薄弱素质。
3、面对学习阶段之前之后产生的差异,需要我们有整体大局观。体育教学不能只顾眼前,只考虑教学时的当堂课。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是我们体育教学的最大任务。所以,我们要提前考虑消除或减少学生间差异的策略,在学习这一单元时,就要有意发展学生下一阶段学习所需要的相关素质与体能。
4、学生的差异对以班级授课制的课堂教学来说是一种挑战,对老师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同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了解学生的差异,根据学生的差异制订教学计划和学习目标是老师目前当务之急的重要任务。
总之,课标理念的落实必须依靠在充分了解学生差异的基础上才能最大程度地得以实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设置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的时候,通过不同的内容、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为学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㈦ 初三毕业班体育升学考试简报

9月日下午,学校召开九年级毕业班教师教学工作会议。毕业班领导小组成员及九年级全体任课教师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副校长杨仕强主持。
会上,教导处吴主任首先通报九年级上期抽样监测考试成绩,分析存在的问题,接着谈了三点意见。一是要抓教学进度,二是抓好各学科之间的均衡性;三是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提出中考要出好成绩,首先要根据考纲,积极调整教学策略;其次是抓好专项练习,还要处理好模块复习与综合训练的关系,注意知识与能力相结合。
杨副校长要求,一定要全力以赴做好毕业班工作,要抓实、抓细、抓出成效。首先要培优补差,召开不同层次的学生会议,帮助他们在各自的基础上更上一个台阶。毕业班教师会议也要不定期召开,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其次要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效益。教师要切实改变“课堂容量小、效率不高、学生归纳总结能力、技能技巧训练不够”等问题。最后要加强考试研究,提高模拟测试的实效性。
谢书记要求,必须加强加强学生管理,做好毕业班学生思想稳定工作。学生思想工作要细、要实,教师要多与学生交流、谈心。千万不能因为要毕业了,就放松学生的思想工作。如果这样,就会造成学生思想情绪的波动,不利于毕业班工作。
最后,罗校长强调要认真分析我校2011届九年级毕业班目前的情况;要明确任务,抓好培优辅差工作。各班务必把培优辅差工作落实给科任教师;要加强考试研究,每次测试要有实效性;班级学科要注意统筹兼顾,不可偏废,大家要合力做好学生稳定工作。
通过这次会议,全体九年级毕业班教师统一了思想,明确了形势,也振奋了精神,纷纷表示一定以只争朝夕、认真负责的态度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为学校2011年中考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阅读全文

与体育教学简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西安最大的体育馆 浏览:601
省体质检测 浏览:4
长春马拉松全长多少 浏览:825
茂名体育馆周围旅馆 浏览:927
庐江沙溪中学体育老师 浏览:595
拳击裁判知乎 浏览:965
适合小学二年级的体育活动 浏览:137
s7比赛炼金 浏览:224
2016齐鲁弈友比赛通知 浏览:817
lpl有些什么比赛 浏览:943
武汉体育学院公共事业管理怎么样 浏览:632
梅州体育学院杜院长 浏览:906
宿城文化体育中心 浏览:435
小班体育活动捉小鱼 浏览:876
2020年高中篮球特长生招生 浏览:221
北京户外运动圣地 浏览:330
跑马拉松能长寿吗 浏览:846
学习钢琴不能练哪些体育项目 浏览:785
大班体育活动龟兔赛跑 浏览:770
我的体育老师田野的结局 浏览: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