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龙舟
1、赛龙舟:[ sài lóng zhōu ]
2、划龙舟:[huà lóng zhōu]
3、泛龙舟:[ fàn lóng zhōu ]
4、斗龙舟:[ dòu lóng zhōu ]
5、唱龙舟:[chànglóng zhōu ]
② 关于小班端午节包粽子、做龙舟的教案
活动名称:快乐端午 (一)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喜欢和老师、小朋友一起玩玩、尝尝,共享节日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粽子、鸡蛋、艾蒿、荷包、五彩线、端午图片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引出端午的由来。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端午节)你们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那我们一起来听听端午节的由来,好吗? 2.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谈谈端午的习俗。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班的门上挂的是什么呀?(菖蒲)那为什么要挂艾蒿呢?(因为端午节要到了,挂艾蒿是端午节的习俗)小朋友们,你们知不知道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呢?
(1)挂艾叶菖蒲:艾草和菖蒲中都含有一种叫芳香油的东西,可以用来杀虫防病虫害,它的香气可以起到净化环境、驱虫祛瘟的作用。
(2)赛龙舟:屈原投湖自杀的时候呢,有许多人划船去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可是却没有能够把屈原就上来,后来每年五月五日就用划龙舟来纪念这件事。 吃粽子:屈原死了之后,人们怕河里的鱼虾把他的尸体吃掉,就将糯米包在粽叶中,投到河里喂鱼。
(3)佩香包:端午节的时候小朋友们都要戴上香包,驱邪之意,香包里面放了很多想香料,闻起来香香的,香包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和颜色,可以挂在脖子上,也可以带在手腕上,好看极了!
(4)五彩绳:在端午节人们编各种彩色的带子挂在手上,很好看又有吉祥的意思。
3.学习儿歌《五月五》。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关于端午节的儿歌——《五月五》。五月五,是端阳,插艾蒿,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4.吃粽子
(1)观察粽子的外形和颜色。
师: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的粽子,请你拿一个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小结:粽子的形状真有趣! (2)认识粽叶。
师:粽子的形状真有趣,我们来闻一闻,香吗?你们知道这阵清香,来自哪儿?是从粽子外面的这片叶子上散发出来的,它叫粽叶。 (3)幼儿品尝。
师:你们吃过粽子吗?你吃过哪些粽子?今天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很多的粽子,我们来吃吃看,跟你吃过的一样吗? (4)幼儿讲述粽子的馅及它的味道。 小结:原来粽子的品种这么丰富啊! (四)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共同品尝端午食品。
③ 划龙舟是一项传统端午活动。已知一只龙舟上最多可坐20名划手,若龙舟空载时质
对的,根据二力合成原理,水对龙舟的阻力是一定的,左侧队员停止划水就失去版前进的动力,只剩下水的阻力权,右侧队员继续划水提供前进的动力,前进的动力和水的阻力就共同作用产生一个向左偏转的合成力,龙舟就向左偏转;
左侧队员同时可以向后划水使水对船向后的阻力更大,合成力的方向更偏向力大的方向,这样龙舟转弯的速度更快.
④ 快乐的端午节教案
龙舟竞渡又称“赛龙舟”、“划龙船”、“龙船赛会”等,是一种具有浓郁的民俗文化色彩的群众性娱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有利于增强人民体质,培养勇往直前、坚毅果敢精神的体育运动。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于1984年5月16日作出决定,将龙舟竞渡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当年10月,在广东佛山举行了全国首届屈原杯龙舟赛。1985年6月6日,中国龙舟协会在湖北省宜昌市宣告成立。1985年7月,第二届屈原杯龙舟赛在葛洲坝三江航道举行,观众多达十余万。这样的龙舟竞渡至今已举行了几十届。近年来的龙舟竞渡,赛制趋于完善,规模也越来越大,并向国际性赛事进展。龙舟竞渡需要宽而深的江海湖泊,水域浅小浮不起船的地方就竞渡不成了。于是,浅水地的人们就做成“旱龙舟”,在街市、高台、场地上游走,俗称“迎鬼船”。江西一带有这样的风俗,时间亦在端午节。龙舟竞渡前一般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如在屈原投水的汨罗江畔,每年龙舟竞渡前,都要先祭屈子庙。来自四面八方的男女老幼,抬着龙头,一批一批地汇聚在屈原像下,叩拜、吊唁、以粽子、包子、酒水等祭奠。然后由主祭人将一条红绸系到“头龙”的头上,由“头桡”将龙头扛到江边洗澡,洗完后将龙头安于船首,这才开始赛龙舟。地域不同,讲究不同。有的地方出龙前数日,要祀神演试一番,名曰“下水”。上岸送神,称作“拨龙头”。竞渡的组织者,年前率众位游手,将一根带叶竹竿竖立桥头,以便来年“出龙认色”,其名曰“钻五”;月朔互相往来,名曰“拜客”,等等。有的地方还流行“做胜会”——即由看船上的游客买土罐或鸭子,掷入水中,由参与竞渡的龙舟,入水争夺以为娱乐。龙舟就是船上画着龙的形状或做成龙的形状的船。赛龙舟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已流传两千多年,多是在喜庆节日举行。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史书记载,赛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的。由此可见,赛龙舟不仅是一种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出人们心中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⑤ 户外体育游戏捞汤圆教案
游戏目标:练习小手的灵活运用能力,体验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年 龄 段:小班上学期材料准备:脸盆里放半盆清水和20个乒乓球;汤匙3个,空桶3个,不同的奖品若干。
玩 法:
1、将幼儿分成小组进行比赛。
2、比赛开始,一组上的幼儿一起从盆里捞元宵(乒乓球),每次只能捞1个。
2、将球捞完为止,根据每组捞的快慢分别得到不同的奖品。
⑥ 三字经大运河上赛龙舟教案
大班体育活动:赛龙舟
江苏省海安县第二实验幼儿园 闾征华
活动目标:
锻炼幼儿的腿部力量和协调性。
体验团结协作的乐趣,培养竞争意识。
活动准备:
1、 观看赛龙舟的录像 2、节奏轻快的音乐,收录机 3、红旗一面
活动过程:
一 、准备活动
听音乐,师生一起做模仿动作(体育项目)
游泳(活动上肢) 射击(弓箭步,左右开弓) 乒乓球(半蹲,体转) 竞走(全身运动)体操(放松运动)
二 、“开龙舟”游戏
1、幼儿自由结伴五人一组,后面的幼儿依次抱住前面幼儿的腰或者拉住衣服,蹲着向前走。(老师只交待“开龙舟”游戏的基本玩法,让幼儿自己在玩中体验怎样使“龙舟”前进的技巧)
2、老师观察:幼儿自由结伴的情况。开龙舟游戏时,幼儿能否步调一致,有节奏地蹲着向前走。
3、集中幼儿一起说说,“开龙舟”游戏玩得怎样
师:小朋友,“开龙舟”的游戏好玩吗?你们玩得怎样?
幼:我们“开龙舟”时有一个小朋友掉队了,他没跟上。
幼:前面的小朋友走得太快了。
师:那么怎样让“龙舟”上的小朋友走得一样快慢,让“龙舟”顺利地开起来呢?
幼:要一起走。
幼:要喊口令
幼:喊1、2、3、4……
幼:喊加油、加油……
师:如果速度一致,有节奏地走,“龙舟”是不是就能开得快呢?小朋友们再试一试。
4、幼儿再玩“开龙舟”游戏
幼:我们还要一起出同一个方向的脚。
师
:你们小组商量,一起先出左脚,还是先出右脚?
5、幼儿第三次玩“开龙舟”游戏
老师观察,幼儿游戏的情况,进行个别指导。
三 、竞赛游戏:赛龙舟
过渡语:小朋友们的龙舟开得很好,(出示红旗),下面我们来进行龙舟赛,看哪条龙舟最先到达红旗处,就算胜利。
1、 幼儿五人组龙舟,并排从起点出发,开展龙舟赛。
2、 加大难度,八人一组,十人一组组成龙舟,再次比赛。
⑦ 《乐山龙舟会》教案
1、 通过阅读,了解乐山龙舟会的主要活动,感受乐山龙舟会的盛况,加强学生对我国传统民俗的了解,激发学生的热爱之情。
2、 继续引导学生采用自己出题的方法检测自己阅读的效果。
3、 通过感情朗读,使学生从中积累优美词句,感受作者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
一.出示地图,介绍背景资料导入
1、乐山地处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交汇处,境内水系发达,自古具有开展龙舟竞渡的自然环境和条件。每年端午节都要举行规模巨大的龙舟竞赛和传统民间体育活动。大自然的丰厚赐予乐山人民世世代代的勤劳创作,产生了众多地方特色浓郁的民俗文化风情。
2、你们也想去看看那里的龙舟赛吗?板书课题。
二.学生看插图听读课文,感受气氛。
1、教师范读。
2、学生听读后说说自己对乐山龙舟会的感受。
三.细读课文。
1、复习"金钥匙"内容:阅读后,自己出题目检测阅读的效果,同学之间可以交换题目,互相测测。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提出问题自检或相互交流。
3、讲自己的问题进行班级交流。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交流:这篇文章重点写了什么活动?简单写了什么活动?这样写好不好?
4、引导学生在写作中也采用这样的写法。
四.品读课文。
1、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品读课文。
2、班级中展示交流,师生共议朗读情况。
3、积累优美词语,背诵优美句子。
4、引导学生讨论:读完课文,你可以用那些词语概括乐山龙舟会的盛况?
五.课外拓展,你还知道哪些与“龙”有关的成语、寓言故事,搜集好,准备和同学交流。
老大诶,我是曾庆啊,给个面子,让我满意答案吧!
⑧ 划龙舟教程
屈原的“爱国”,毫无疑问是爱他的楚国,他不可能去爱他的对手和死敌----秦国。他不可能如象今天某些人那样总爱去“梦回秦朝”。但我们知道,后来的历史事实却是秦国灭亡了六国(包括他的祖国楚国)。那么,一个问题跳出来了:屈原和他的爱国诗篇的意义和价值究竟在哪里呢?屈原的爱国是否“逆历史潮流而动”呢?
我们知道,在战国时期,楚国已处于封建社会初期,生产关系和生产力都比还处于奴隶制社会末期的秦国先进得多。如果能够由楚国统一中国,中国封建社会的前进步伐显然会快得多。而不幸的是,历史却阴错阳差,也许恰恰就是因为屈原的从政失败,不是由先进的楚国,而偏偏是由虎狼之国的秦国统一了中国。结果是什么呢?大家都已经看到和领受到了:历史倒退,天下大乱,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全中国人民“苦秦久矣”,于是揭竿而起,秦朝终于短命而亡。这自然严重迟缓了中国社会前进的步伐。西哲曾指出这样的历史规律:落后民族尽管用武力征服了先进民族,但落后民族的文化却最终还是会被先进民族的文化进行反征服。这是不可能有任何例外的。而这个“反征服”,我们要指出的是,不幸的是,却不得不付出时间和推迟历史前进步伐的沉重代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今天纪念屈原和他的爱国诗篇,难道不是也就有了更高的意义和价值了吗?这样,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不只是三楚大地,而是整个神州华夏人民(包括台湾)都要来怀念屈原,呼唤中国的共同诗魂了。
屈原投江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撑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尸身。有的还拿出事先准备的粽子、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的往江里面丢 说是让鱼虾吃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尸身。一老医师则拿了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了蛟龙,使它不能伤害屈大夫。过不了多久,水面上就浮起了一条昏晕的蛟龙,据说龙须上还沾著一片屈大夫的衣襟,人们就把这恶龙拉上岸,抽了筋,然后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上,脖子上,又用雄黄酒抹七窍,使那些毒蛇害虫都不敢来伤害这些小孩子。人民的爱憎何等分明啊!
中国端午节还有几种非常独特的习俗。一是插艾蒿:满城人一大早就奔赴四周郊野采摘艾蒿。这种植物有驱温解毒作用,因此人们把它们挂在门口、插在头上。二是喝雄黄酒:雄黄是一种红黄色的粉状物,也有驱毒的作用。成年人和酒吃下,儿童则涂在额头上,有的还写上一个“王”字,这样,夏日的“暑毒”便不能为害了。还有就是赛龙舟:据说屈原投江那天是阴历五月五日,从此以后,每年到了五月五日,人们都要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来纪念屈原。有些地区,则在端午节插菖蒲或艾草於门上。这些习俗,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我们希望,这些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能代代流传,希望赛龙舟能成为2008年奥运会的节目,代表中国走向世界。借着端午屈原的诗魂,我们希望诗魂不灭,中国诗魂永生。
“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李白)。为人民请命的诗人是永远不朽的,他的丰碑千秋万代刻在人民心上,远在楚王以及“亚历山大”们的石柱之上。
⑨ 幼儿园小班端午习俗备课教案怎么写
(一)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喜欢和老师、小朋友一起玩玩、尝尝,共享节日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粽子、鸡蛋、艾蒿、荷包、五彩线、端午图片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引出端午的由来。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农历…… (一)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喜欢和老师、小朋友一起玩玩、尝尝,共享节日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粽子、鸡蛋、艾蒿、荷包、五彩线、端午图片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引出端午的由来。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端午节)你们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那我们一起来听听端午节的由来,好吗? 2.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谈谈端午的习俗。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班的门上挂的是什么呀?(菖蒲)那为什么要挂艾蒿呢?(因为端午节要到了,挂艾蒿是端午节的习俗)小朋友们,你们知不知道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呢? (1)挂艾叶菖蒲:艾草和菖蒲中都含有一种叫芳香油的东西,可以用来杀虫防病虫害,它的香气可以起到净化环境、驱虫祛瘟的作用。 (2)赛龙舟:屈原投湖自杀的时候呢,有许多人划船去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可是却没有能够把屈原就上来,后来每年五月五日就用划龙舟来纪念这件事。 吃粽子:屈原死了之后,人们怕河里的鱼虾把他的尸体吃掉,就将糯米包在粽叶中,投到河里喂鱼。 (3)佩香包:端午节的时候小朋友们都要戴上香包,驱邪之意,香包里面放了很多想香料,闻起来香香的,香包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和颜色,可以挂在脖子上,也可以带在手腕上,好看极了! (4)五彩绳:在端午节人们编各种彩色的带子挂在手上,很好看又有吉祥的意思。 3.学习儿歌《五月五》。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关于端午节的儿歌--《五月五》。五月五,是端阳,插艾蒿,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4.吃粽子 (1)观察粽子的外形和颜色。 师: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的粽子,请你拿一个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小结:粽子的形状真有趣! (2)认识粽叶。 师:粽子的形状真有趣,我们来闻一闻,香吗?你们知道这阵清香,来自哪儿?是从粽子外面的这片叶子上散发出来的,它叫粽叶。 (3)幼儿品尝。 师:你们吃过粽子吗?你吃过哪些粽子?今天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很多的粽子,我们来吃吃看,跟你吃过的一样吗? (4)幼儿讲述粽子的馅及它的味道。 小结:原来粽子的品种这么丰富啊! (四)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共同品尝端午食品。
⑩ 端午节 教案 赛龙舟表现出的精神
龙舟竞渡又称“赛龙舟”、“划龙船”、“龙船赛会”等,是一种具有浓郁的民俗文化色彩的群众性娱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有利于增强人民体质,培养勇往直前、坚毅果敢精神的体育运动。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于1984年5月16日作出决定,将龙舟竞渡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当年10月,在广东佛山举行了全国首届屈原杯龙舟赛。1985年6月6日,中国龙舟协会在湖北省宜昌市宣告成立。1985年7月,第二届屈原杯龙舟赛在葛洲坝三江航道举行,观众多达十余万。这样的龙舟竞渡至今已举行了几十届。近年来的龙舟竞渡,赛制趋于完善,规模也越来越大,并向国际性赛事进展。龙舟竞渡需要宽而深的江海湖泊,水域浅小浮不起船的地方就竞渡不成了。于是,浅水地的人们就做成“旱龙舟”,在街市、高台、场地上游走,俗称“迎鬼船”。江西一带有这样的风俗,时间亦在端午节。
龙舟竞渡前一般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如在屈原投水的汨罗江畔,每年龙舟竞渡前,都要先祭屈子庙。来自四面八方的男女老幼,抬着龙头,一批一批地汇聚在屈原像下,叩拜、吊唁、以粽子、包子、酒水等祭奠。然后由主祭人将一条红绸系到“头龙”的头上,由“头桡”将龙头扛到江边洗澡,洗完后将龙头安于船首,这才开始赛龙舟。地域不同,讲究不同。有的地方出龙前数日,要祀神演试一番,名曰“下水”。上岸送神,称作“拨龙头”。竞渡的组织者,年前率众位游手,将一根带叶竹竿竖立桥头,以便来年“出龙认色”,其名曰“钻五”;月朔互相往来,名曰“拜客”,等等。
有的地方还流行“做胜会”——即由看船上的游客买土罐或鸭子,掷入水中,由参与竞渡的龙舟,入水争夺以为娱乐。
龙舟就是船上画着龙的形状或做成龙的形状的船。赛龙舟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已流传两千多年,多是在喜庆节日举行。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史书记载,赛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的。由此可见,赛龙舟不仅是一种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出人们心中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