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体育教学 > 对体育教学主体的认识

对体育教学主体的认识

发布时间:2021-02-21 01:25:59

1. 怎样才能使学生成为体育教学中真正的主体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人文精神”的提倡和素质教育大潮的兴起,给体育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现代教育观念认为,教育是一种主体性相当强的实践活动,是通过促进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来实现的,而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的过程是人的主体素质不断培养和展现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实施主体性教学,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就成为现代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本人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体育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应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变传统观念,转变教师角色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一切教学影响和教学效果只有通过学生的自身活动才能真正地、完全地实现。教师必须打破过去那种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统一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进度、教学方法和考核标准的传统模式。转变教师角色,改变以往教师在学生面前高高在上,学生对教师言听计从的教与学关系和学生始终处在一个被动的学习状态;改“一言堂”为“群言堂”;变主讲为主导。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充分表现自己的才能,发展自己的个性,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教学实践中,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到何种程度,但主动权还是掌握在教师的手里,教师只有正确认识了当今自己所处的地位和角色,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实现。通过导趣,引导学生乐学;通过导思,引导学生活学;通过导做,引导学生善学;通过导法,引导学生会学。如此,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关系,才能把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变教学过程中的“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 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融、思想共鸣的过程。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成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也是与能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息息相关的问题。教师只有充分考虑和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和行为方式,学生才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表达、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是能够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形成一种以创新的精神吸取知识、运用知识的性格,能够帮助学生创造性地应对环境的变化。创设一种师生心理交融、民主交往的良好课堂气氛,是促进学生愉快学习体育,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方式。如:在做游戏时,我会和同学一起“疯”;在练习间隙,我会和同学聊聊家常,问问他们的家庭和学习情况;在同学身体不舒服时,我会不失时机地给予关心和慰问。在我的努力下,同学们都乐于和我做朋友,乐于和我交流,乐于上我的课,在课上也特别积极、努力,那么就会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面向全体,让每个学生都能进步 面向全体学生,就是要关怀每一个学生,使“好学生”、“中等生”和所谓的“差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提高。有位著名的教育家曾说过:“没有什么统一的先决条件,能使学生都获得好的学习成绩。”好的学习成绩本身也是相对的,对有的学生来说,五分是成绩好的标志,而对有些学生来说,三分可能就是很大的成功,应该说实际上不存在所谓的“差生”,存在的只是单一、呆板和一刀切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学生的差异不仅指考试成绩的优劣,还包括生理特点、心理特质、兴趣爱好等各方面表现出来的特点。在教学中,我们不应该只看到学生绝对成绩的优劣,我们更应该注重学生在一段时期内取得了多大的进步,同时为其所取得的进步而高兴。如:我曾经教过这样的一个女生,身体素质一般,再加上性格又比较内向,上课时积极性较差,怕练习,也不愿意和同学一起活动。针对她这种情况,上课时只要看到她有一点点的进步,我就会当众对其进行表扬和鼓励。课后,主动找她交心谈心,鼓励她和同学们一起玩耍。同时要求每一个同学都去关心她,帮助她消除心理障碍,渐渐地她愿意和其他同学一起活动了,性格也活泼开朗多了,体育活动能力也逐步加强了。就是说,她也进步了。 以上所谈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尝试和体会。

2. 体育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如何认识和把握这一原则,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一、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使教与学达到协调一致。
课堂教学是教师施教与学生学习的统一,教与学为实现同一个目标——让学生接受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教与学他们存在于同一个过程中。教与学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赖,彼此以对方的存在为依据。学生只有通过教师的组织、管理、调节和指导作用,才能真正了解科学的知识体系、掌握科学的认知规律;而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和调节,也只有在学生积极参与和积极配合的情况下,才能奏效。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根据教学效果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至关重要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好,越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顺利有效地实现教育目标的前提条件。而教师的善教也正是这一条件的具体体现。良好的整体素质又是作为一个善教者的必要条件,也是教师主导作用在教育过程中得以充分发挥的价值内存。因此,教师的良好素质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根本所在。教师善教的“势能”是来自于自身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而得以储备的。而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动能” 也是随着这种势能的增加而增大。高素质的教师都会注重对教材和对学生的研究、把握,并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和较新的视点突破。因此,他所设计出来的教学方案,更可以说是沟通教材与学生的媒体,使学习的主客体的知识、文化的内存被充分地激活。教师主导性淋漓尽致的发挥,是一个高素质善教者的体现。因此 ,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是提高整体教学水平与质量的前提条件,是有序、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的根本。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整体素质大致体现在:讲解示范、熟知学生、熟知教材和明确导为主线等方面。

3. 谈谈你对体育课程的理解和认识

当别人推着孩子“鸡血”那些长大后根本用不着的课程时,更有远见的家长愿意花重金送孩子玩运动。尽管他们心里有数,大部分孩子都不会成为专业运动员,但是他们知道,从体育运动中学到的东西,够孩子受用一生。

让孩子积极上好体育课并不代表你希望他未来能凭体育特长获得奖学金,或者成为专业的运动员。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管是童年还是青春期,体育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运动能帮助孩子建立与他人的联系,让他们学会珍惜和成年人之间的关系,获得自信心,以及为自己设立目标、完成目标。

然而研究却表明,从体育运动中学得的其他东西,是孩子能够受用一生的。

4. 如何理解体育学习中主导性与主体性的关系

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是教学实践中的一个重要原 则。对教与学的关系,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所处地位及所起作用的研 究一直是体育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双主体”, “主导与主体”以 及“交互主体”等观点层出不穷。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辨证关 系说明主导与主体互为条件,互为因果,任何的“厚此而薄彼”的认 识或者做法都是一种“割裂”,二者的辨证统一是实现学生主体地位 的关键。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教师与学生、教与学是教学中最主 要的两对矛盾体。在当前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今天,如何 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好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关 系,已成为当前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关键词:体育教学; 教师主导性; 学生主体性;辩证关系 1 前言 体育教学是体育教师和学生之间所进行的双边活动。两者各自肩 负着不同的使命。体育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为“教 师根据教学大纲的有关规定,确定教学内容,结合学校的教学条件和 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课的任务,选择教法,组织教学,指导学生学 习,完成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与要求。“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表现 为:“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动地进行 学习,教师教授的一切内容和提出的一切要求都必须通过学生的主观 努力,才能掌握和实现。”这两种作用的和谐统一是当今学校体育教 学的具体要求。 但在实际体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时 候,学生的主体地位怎样才能真正确立起来,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 体性?本文围绕这一问题,阐述如何科学认识体育教学中主体和客体 的关系,进而认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谐统 一的关系。 2 对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认识 体育教学中师生均以教学中相关的内容如教材、场地器村等为客 体,同时师生又互为主客体,各自又均以自己身体为客体,因而体育 教学中呈现出一种复杂的主客体关系,这种复杂关系也是体育教学特 殊性所在。在这种复合主客体关系中,主体和客体是一对既对立又统 一的矛盾。体育教学的进行和完善就是表现在课前、课中、课后的主 体与客体这一对矛盾的不断解决。又不断出现新的矛盾的运动过程。 依此循环往复、层层递进,使主客体关系不断获得新的内容和形式, 即不断进化与提高。 2.1 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的主导作用其实是基于这种多层次的主体对客体的认识过 程来实现和发展的。教师在年龄、经验、学识、课前准备,以及对大 纲、教材的认识等都先于学生,优于学生,使他们在整个知识技能的 传递过程中起着主持引导的作用。这种主导作用是学生断然无法替代 的。具体地讲,教师施教前先于学生认识并积累专业知识和掌握专项 技能,先于学生了解教学大纲的要求、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在课中和 课后要比学生更全面地再认识教学情况,积累教学经验,摸索教学规 律。同时教师还要全面认识并掌握学生的需要、兴趣、情绪、意志、 性格特征和能力指向等客体的差异性,因材施教,避免使“教师的主 导作用”转化为“教师中心论”,即避免出现学生对教师保持一种被 动服以状态,抑制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现象。 教师充分体现其主体认识并对学生主持引导的同时,其客体性对 学生主体作用的影响也非常大,教师健美的形象,生动幽默的语言艺 术、良好的性格特征、高尚的情操、坚韧不拨的毅力、崇高的敬业精 神等对处于个性发展黄金时期的青少年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师成了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重要外因,表现出“为人师表”的潜在 动力。 2.2 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是基于学生在教师的主持引导下对教材内容、 教师及其他学生的言行等客体的认识来体现的。如果教师的主持引导 作用是以发展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原则出发,即尊重学生的需要、兴趣、 能力等的差异性,激发学生的情感,磨炼学生坚强的意志,学生就会 表现出能动地认识各客体对象,变“要我学”的被动学习为“我要学” 的主动学习,这样学生既学习了知识,掌握了技能;又开发了智力, 陶冶了情操,培养了意志,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但“我要学”的情形 也不是“放任自流”或“放羊”情形,如出现这种情况也反映了教学 对大纲、教材和学生等的整体认识还不够,根本没有体现其主持引导 的作用,这既不利于学生对体育的科学认识,又不符合社会对学生德、 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 3 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辩证关系 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内因和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辩证唯物 主义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基础。学生从事一切体 育活动,学习一切体育知识,掌握一切体育技能莫不如此。体育教学 在重视发挥学生在体育学习和锻炼中的主体作用的同时,也不能忽 视,贬低和排斥教师的主导作用。 我们认为,体育教学既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被动接受式,也不是 以学生为中心的纯粹发现式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虽然进行的是接受学 习,但他们是教育信息的能动接受者,他们在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下, 通过内化,进行的是有意义的学习,可见教师的作用在教学中是不可 或缺的。体育教学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决不能贬低和排斥教师 的主导作用。可以认为,学生主体作用能否得到充分的发挥,关键取 决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只有充分发挥教与学的两个积极性,才能 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单一地强调学生 的主体地位,是盲目的,不科学的。 体育教学中教与学的统一实质上是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的 统一。片面地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极端的, 盲目的。体育教学活动是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通过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实现的,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以学生的主体地 位为归宿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以教师主导作用为条件的主 体地位。“进学之功,贵在心悟;施教之功,贵在诱导”,思与诱辩证 的统一,才是体育教学取得成功的保证。 4 结论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要达到 和谐统一,就必须充分理解体育教学中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关系,遵循 “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这一认识规律,正确处理教学中各层次主客 体关系的发展。这种发展过程也是矛盾的运动过程.在体育教学过程 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两对重要的矛盾,教师主导作 用这一对矛盾中,主要矛盾是教师的主体性,次要矛盾是其客体性; 学生主体作用这一对矛盾中,主要矛盾是学生的主体性,次要矛盾是 其客体性。如果把教材作为中介客体即教师与学生共同认识的客体的 话,教师的主体性主持引导学生的主体认识,并认识学生客体,同时 又受学生的客体性所制约;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师主持引导下既认识教 材客体即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又认识教师客体即受教师的品行影响, 模仿教师,在这里教师的客体性,其实质也是通过教师的为人师表感 染学生,是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规范的一种导向作用。因此, 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是通过这些主客体矛盾的运动来 具体实现的,这些主客体矛盾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不断发展,表现 出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复杂的辨证关系,科学地认识这种主客体矛 盾间的辨证关系并促进其良性发展,是实现体育教学完善化的根本途 经。

5.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的课程新理念,已经成为广大体育教师的共识.确立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注意对教材学习的控制过程,而且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如果仅考虑自己如何教,把注意力集中在对认识的客体——教材的分析研究上,那是不能提高教学效果的.只有在分析研究客体也同时考虑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态度,行为质量,才能在体育教学中,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因为,体育教学效果的最终衡量标志,就是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和掌握程度如何.体育教学还有一个区别于其它课程教学的特点: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要投入智力,积极思维,而且要投入体力,积极进行身体活动,才能对教材加以理解和掌握.体育教学的这一特点,使学生的主体作用显得更加重要.因此,广大教师应该予以重视.那么,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如何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呢?1树立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高校体育教学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因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习和发展是每个学生的权利.为此,教师必须转变“师道尊严”和“以教师为中心”、的

6. 怎样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众所周知,主体性是主体在主客体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本质属性。教学中的主体性是指学生在主体意识指导下,主动参与教育活动的能动性。现代社会的开放、发展要求重视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那么体育教学中应该如何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呢?
一、体现创新思想,落实主体地位
作为中学教育的重要手段和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的体育,同样肩负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任务。而创新能力发展的关键是学生能够生动活泼地、积极主动地发展。而学生能够生动活泼地、积极主动地发展的关键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知道,在传统学校教育模式下,学生被视为白纸、容器,被视为有待完善的有机体,学生只是成人社会的附属,在教育过程中只是教师们塑造和完善的对象,处于从属和被动的地位。在体育课教学中,他们只是被动地按照教师的安排进行练习以掌握某种运动技能。由于不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这种教学方式很容易让学生感到厌倦和反感,当然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无从谈起了。鉴于体育课程的特殊性,充分体现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尤为重要。只有学生在体育中的主体地位落实了,才有可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与能力。那么,怎样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呢?我们认为就是充分发挥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性。教学中的主体性是对立于主导性的一个概念,它是指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总合,它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问题。其中,学生的自主性主要指学生自我意识与自我能力,包括学生的自尊、自爱、自信、自决、自理、符合实际的自我判断、积极的自我体验和主动的自我调控等。主动性是指学生对外界的关系问题,其中包括:成功动机、竞争意识、求知欲、身心健康欲、主动参与社会的适应性。创造性是指学生在主动性和自主性发展到高级阶段的表现,它包括创造的意识、创造的思维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只有实现这些系统的有机结合,我们才能体现体育教学对学生创新思想的培养,并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加强学法指导,激发主体参与
正确学习方法的运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教学过程。合理的学习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加强预习指导。让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传统的体育教学是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或是带着学生走向教材。因而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如果在课前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预习,那么学生就可通过预习了解教材,在上课时就能带着教材走向教师。而且学生的自主学练能力也可从预习中得到一定的培养。其次,变教师传授为点拨,教给学生自主学练的方法。教育家第斯多德曾说: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叫学生去发现真理。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体育课堂教学要着眼于教思路、指方法、找规律。教学变传授为点拨,具体表现在对某一技术进行教学时,不仅教会学生掌握某一运动技能,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该动作技术或是进行某一项目锻炼的方法,并在教师的点拨指导下,对别的技术进行模仿自学;变传授为点拨的另一个方法是抓住适宜时机,提出问题,引导讨论。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尝试、讨论,最后让学生回答问题。回答问题的过程就成了巩固旧知识掌握新知识的过程。学生的自主学练能力在尝试、思索、讨论过程中得到培养。正确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学生获得学习成绩,能力提高的重要基石。教学中,和学习方法指导相伴而行的是教师教学的全面性。教师要认真了解和研究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平等的教育,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接受能力、个性差异、隐性适度地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生理的需求,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制定教学计划及教学步骤要适宜,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始终处于通过努力能摘到果子的发展区。教师不仅要关心优秀学生,更要关心后进生,要对每一个学生负责。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标准要求,对优秀学生应扩充内容、增加练习难度、提高要求,并对他们进行超前教学;对后进生进行个别辅导,在练习方法、难度上进行简化,但在练习次数上和时间上进行强化,给他们以信任和勉励。教师要确立转化一个后进生与培养一个尖子运动员同等光荣的思想,使后进生也能达到体育大纲的要求,让所有的学生都爱上体育课,爱参加体育锻炼
三、实行科学评价,维持主体意识
搞好体育教学评价,是维持学生主体意识的关键所在。课堂教学要注重口头评价,教师要随时对课堂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加以纠正,对学生的活动要加以评价鼓励,对有关的知识要加以渗透,教师的评价是全方位的,不能局限于技能评价的圈子里,这些都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口头评价能力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新的课程标准把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把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相结合,把终结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把学生个人评价与学生间评价与教师的评价相结合,这就要求教师注重评价的多样性,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热情,协调学生之间的关系,发扬合作精神,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要做好及时性自我评价,每堂课后坚持写教学日志或教案评述,教学实践中,我们体育教师除了上课外,还有两操、运动队训练等诸如此类的工作要做,所以很少有在课后写教学体会的。按新课程标准思想,若想达到合格领域目标,教师必须学会及时总结,找出一节课的优点和不足,哪些是值得发扬的,哪些是应该弥补的,教师在课后能坐下来认真思考,对以后的系统上课是大有益处的。同时,对于学生的评价还要看学生在体育活动课中的表现,以确保评价的全面性。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组成部分,是完成学校体育目的和任务的重要组织形式。它可巩固和扩大体育课效果,使学生得到全面锻炼。因此,必须把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坚持两操、两活动,进行队列操练、身体基本训练,狠抓基本体操的质量。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爱好,提倡小型多样,注意生动活泼,讲求实效,持之以恒。在普及体育运动的基础上,应建立以传统项目为主的运动队。对有特长的学生要集中进行训练,运动队员必须要思想好,各科学习成绩良好,并在学校体育活动中起骨干作用。同时,还要健全学校体育竞赛制度,坚持小型多样、达标内容为主的原则,每年举行一至两次体育比赛。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完成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巩固和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维持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体育教学中我们我们不能把学生看作是简单的认知体,要把他们看成是有完整生命的人,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7. 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体育教育教学上,多年来我一直努力探索,出了很大努力,教学任务却完成不那么理想,在主动体育观、快乐体育思想的指导下,面向21世纪,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高度、全方位实施学校体育的素质教育,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以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使我明确在实践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把体育教学活动中教与学紧密结合起来才能逐步提高教学质量。
一、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
主动体育、快乐体育的要旨即寓教于乐,通过教师的乐教,学生乐学形成学生体育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愉快发展。多年来体育教学一直受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教学以教师为中心,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教轻学,重统一步调,轻个性发展。在当今知识飞跃、信息畅通的时代,这种教育思想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不能适应教育的要求。
在教学中,教师应正确认识教材是客体,学生是主体,教师只有在分析研究客体也同时考虑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态度,行为质量,转变动力观念成“会学”、“会做”的情趣;当然不是“学生喜欢爬竿就爬竿、喜欢打乒乓球就打乒乓球。”而应做到:“学生主动而不盲动,但教师主导而不是主宰”。教师在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时应帮助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提高自身的知识和能力,激发学生主动上好体育课和自觉、积极参加身体锻炼的热情,改变不良的思想观念,为日后体育课、课外体育锻炼的组织运用做好了必备的准备。
二、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
培养少年儿童对体育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在主体的发展中有着重视的意义。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倾向;兴趣是推动人们求知一种力量和动力,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联系实际,讲述体育锻炼的意义和价值,主动接触学生。利用教学反馈信息,及时肯定学生的成绩和进步。教师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首先做到刻苦学习,讲解简明语言准确、生动、形象,示范动作、正确、优美。同时不断更新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表现出高度认真和责任感。
学生喜欢上体育课,一方面来自好动心理;另一方面来自体育课内容对他们的吸引。学生对游戏都是玩而不厌的。有些游戏,上完课后,有不少学生在课余还进行练习。学生兴趣的提高,还来源于教师的恰当帮助、提示、表扬、鼓励。因此在教学中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心理表现,当他们学习有一点进步,成绩有些提高时教师要给予恰当的、热情的赞扬;从而吸引学生不断进取和兴趣参与,也是唤起学生积极热情,主动学习,完成教学任务的有力手段。
三、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
个性的形成既与先天遗传有关,更与后天学习锻炼有;教育与环境在个性“日生日成”、“习与性成”中才是起决定作用的。体育教学中,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可识别学生的不同个性,如积极主动,活泼天真的,胆大合群的,好拼好胜的,好表现自身本领的,懦弱孤辟的,少言不好动的等等;教师就应识别、了解学生的个性,有机加入引导教育。对不同的个性,不能强求统一,要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如教学中游戏《打龙尾》大多学生都积极举手争当“龙头”或“龙尾”等角色,对这引进角色做得好的,如动作多变、灵活、生动,吸引同学且富有组织能力的,教师应善于发现,给予肯定,鼓励表扬,树立榜样,好让学生学习;但在游戏中,有些同学未能协调“龙头”、“龙尾”做好配合,影响游戏的进行和效果的,教师要及时提出纠正。加以帮助,使他们合群;游戏自然按规则进行;这无疑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手段。
四、力争提高学生的活动能力
体育课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竞争能力和完成动作能力等。如教学中安排课课练,发展学生速度、耐久如体育教学中《障碍跑接力》游戏,每个组都分别设置:小体操垫、栏架、铁钻架、低“山羊”四组器材,要求学生用跑、滚、跨、钻、跳等动作完成教学任务。通过学习和比赛,不单是发展动作能力,奔跑能力,创造、团结合作能力;而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守纪律,守规则,自觉完成任务和克服困难,积极参与,勇于竞争的能力。在教学中只有紧紧抓住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能力的培养,通过各种形式,渠道去教育、激励、诱导,才能激发学习的主动性,不断完善他们的个性尽可能满足他们的身心创造条件,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能力得到发展。

8. 体育课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主体性原则是现代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体育课同其它学科一样,能否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影响一堂体育课质量的因素之一。 体育课有其自身特点,体育课在广阔的室外进行教学,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认为学生不易被控制从而不易教学,但随着体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更新,这种不利因素渐渐成了体育教学的有利条件。室外体育课在体育老师有效地宏观控制下,根据需要学生象似活动的积木形成样式各异的图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更有利于体育教学。 体育课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得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科学性不仅表现在依据《教学大纲》全面、具体、更重要的是符合学生的实际。只有通过师生的交谈,通过体育委员的传递,通过学生的局面建议和意见,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总结归纳符合各类学生的实际,根据他们的需要制定他们行之有效的教学目标,也只有这样在实际教学中,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体现其主体作用。各个学校不一样,同一年级不同班不一样,同一班不同性别不一样,同性别不同个体差异不一样,不同层次就有人同的教学目标。 体育课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得让学生去思维去创造。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权威性的讲解和示范,不加疑问的模仿和吸收,应该离我们而去或者即将慢慢地而去。现代化设备,电视、电影、广播、图片资料等,使老师各种技术动作讲解、示范不再权威,使学生对其动作不再陌生或者一无所知,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对技术动作多少有些感性,学生便可以凭自身的感性在老师的启发下去思维去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去学习。如教师在排球的垫球技术教学中,教师用简单的启发性语言说明,凭学生的一点垫球的感性知识,先让学生去练习去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练习完毕,学生发言总结技术动作要领或注意什么,学生根据自身的实践、总结各揉已见,即使有点错误的观念也是可贵的。老师再根据学生的总结,正误技术动作比较从而得出正确技术动作要领,老师建议性的讲解、示范动作要领以及重难点,这样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和老师的讲解、示范再继续练习去完善技术动作。以上例子不是讲解、示范与学生练习教学顺序简单的调换,而是观念的转变,让学生自我实践、自我思维这一过程大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不再是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背后的机械模仿者,创造能力更是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体育课上更应该注重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在一次体育课上,我试着把全班分成几个小组,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自编一节徒手操带领其它同学做准备活动,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同学们有的用舞蹈动作改造;有的用武术动作改编;有的用足球、篮球技术动作简化,领操的同学的示范各具特色,学习的同学认认真真,时而有掌声、时而有欢笑,学生在活而不乱中得到了锻炼,用他们自己的创造充分体现了他们的主体作用。其实,体育课中,你还可以发现许多地方都能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在发展学生的组织能力、号召能力、表达能力等等各种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的时候,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特色和独特的创意,也只有这样让每个同学有机会去真正实践,让他们自己去思维去创造才能充分发挥其积极主动性,体现其主体作用,老师最重要的是要给学生机会。 体育课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还有就是要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体育课上“吃不饱”与“吃不好”现象比较明显,对同一教材内容,好的很容易完成,差的难以完成,这样体育课半数人都没有了积极主动性,就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体育教学中应根据具体要求和实际情况,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合理的分组,进行分层教学,使每位学生感到体育课的主人是自己,所有的目标、内容、方式、方法都是为自己设计。分组的标准很多,有性别差异,有身体素质差异,有特殊项目所需的素质不同等等。只有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体现其主体作用,完成自身能够完成的教学内容。 体育课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还有一点更重要的是转变学生观念。不仅老师观念要转变,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转变观念,往往有些学生认为讲解、示范是老师做的,我们只有效仿,这是学生对自己是学习的主体老师仅是引导的认识不够,只有师生观念转变,达到共识,体育课才会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体育课也才是名符其实的现代体育课

阅读全文

与对体育教学主体的认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西安最大的体育馆 浏览:601
省体质检测 浏览:4
长春马拉松全长多少 浏览:825
茂名体育馆周围旅馆 浏览:927
庐江沙溪中学体育老师 浏览:595
拳击裁判知乎 浏览:965
适合小学二年级的体育活动 浏览:137
s7比赛炼金 浏览:224
2016齐鲁弈友比赛通知 浏览:817
lpl有些什么比赛 浏览:943
武汉体育学院公共事业管理怎么样 浏览:632
梅州体育学院杜院长 浏览:906
宿城文化体育中心 浏览:435
小班体育活动捉小鱼 浏览:876
2020年高中篮球特长生招生 浏览:221
北京户外运动圣地 浏览:330
跑马拉松能长寿吗 浏览:846
学习钢琴不能练哪些体育项目 浏览:785
大班体育活动龟兔赛跑 浏览:770
我的体育老师田野的结局 浏览: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