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未来,教师不能缺少哪些素养
教师到底应该具备哪些素养? 哪些素养属于核心素养? 这是一个理论界和实践界多年来一直共同关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回答。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教师的素养应该着重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信息素养。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信息化社会,信息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有研究表明,现在每18个月产生的信息,相当于人类社会有文明记载以来所有信息的总和。信息每天都汗牛充栋般产生,假如哪一个教师还死守着“术业有专攻”“闻道在先”的信条,以为学生不了解的你了解、学生没掌握的你掌握,用师范教育的几年知识就可以“包打天下”的话,就无法适应学生的要求,也无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生活在信息化社会的学生,每天都接受着大量的信息,他们的信息素养甚至比教师都高。融入信息社会,提高信息素养,已成为教师能够胜任教学工作的基本前提。
“信息素养”一词,是美国图书馆学会1989年提出的,如今已被普遍接受。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信息素养至少表现为以下内容:有获取新信息的意愿,能够主动地从生活实践中不断地查找、探究新信息;能够较为自如地对获得的信息进行辨别和分析,正确地加以评估;可灵活地支配信息,较好地掌握选择信息、拒绝信息的技能;能够有效地利用信息、表达个人的思想和观念,并乐意与他人分享不同的见解或信息。
创新素养。美国心理学家托兰斯的研究发现,教师在创造性动机测验中的成绩,与学生的创造性写作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这一发现表明,教师创新能力的高低制约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没有教师教育教学上的持续创新,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很难发展起来。这也意味着教师需要改变原有的单一注重知识传授和再现的行为,不能再把知识点的分解和讲解作为自己教学的主要目标甚至是唯一指向,需要切实将教育教学看作持续创新的过程,将每次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当作创意生成的过程。教师的这种创新素养主要表现为:对教育教学具有挑战心、好奇心、想象力;鼓励学生的创新,把学生当作创新主体,促进学生在学习中张扬创新的主体性;宽容学生的失败,鼓励学生适当冒险,营造教学中激励创新的氛围;把教育教学看作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反思、变化更新的创新过程; 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时间和空间,形成激活学生创新**、培育学生创新潜能的作用力;自己在教学中持续不断创新,把每次教学都当作创意设计和实施的过程等。
跨学科素养。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来看,教师既需要为学生提供单学科知识,也需要引导学生掌握学科间的联系,在学科与学科的有机关联中形成对问题的真正掌握。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的发展也越来越多地指向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另外,从社会实践和生活实际中也可看出,所有问题的解决都不是靠单一学科,都是基于不同学科的有机结合综合性地分析和探讨,才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所有这一切,都要求教师进一步扩大和提升跨学科素养,不仅要系统掌握本学科本专业知识,而且要有意识地提高自身跨语文、跨数学等方面的素养,要对生活的各个层面(时事政治、经济发展、科技动态、乡土人情...... )所涉及的各种知识有所把握,要细心研究如何从学科相联系、相交叉、相渗透之处提出探究问题。非语文、非数学的老师要研究本学科应用语文、应用数学的特点,在提高学生本学科素养的同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数学素养的提升。美国当前正在蓬勃兴起的"共同核心标准运动",即制定和实施各州通用的全国性统一核心教学标准。目前,已出台了语文和数学两个学科的核心标准。其中语文核心标准除了本学科的要求外,还有跨学科的语文素养标准,对6-12年级的其他文科(包括历史和社会研究学科)和理科(包括科学和技术学科)的阅读和写作提出了要求,具体明确地提出了在其他文科和理科的情境下学生需要掌握的各项语文能力。
媒体素养。自媒体正在使教师私密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界限变模糊,使教师个体行为与公共行为的距离变短。教师增强自身的媒体素养已变得迫在眉睫。在这里,教师媒体素养指的是教师认识、评判、运用传媒的态度与能力,既指教师面对传媒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也指教师在认识媒体的基础上对媒体的巧妙运用,大体可分为基础、核心及关键三个层面。其中,各种领域的知识积累和教育教学的阅历是基础要素;把握各种媒体的特性,正确解读各种信息并恰当运用,培养对媒体信息的批判意识和批判能力,提高对不良信息的辨认能力和免疫能力,同时学会有效地利用媒体信息为教育教学服务,这些是其核心要素;有着追求当代教育新鲜信息的强烈愿望是关键要素。
社会参与和贡献素养。以往教师多将自己限定在学校围墙之内,不太关注政府事务,甚至对社会上的种种弊端熟视无睹,认为那是官员和政府的事情。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要求教师参与到政府事务中去,参与到社会事务中去,在社会参与中体现自己的价值,甚至由于教师的特殊身份和知识占有的便利条件,成为公众参与社会事务的引领者。同时也要求教师主动承担杜会责任,参与学校周边环境建设,通过发挥自身的教学资源优势,服务社区居民,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为社会做贡献。
自我管理素养。如今,教师面临的压力日益增大,各种各样的困惑也越来越多,而外在的激励手段相对匮乏,专业水平越高,能够给予自己指导的专家越少。此时,教师的自我管理素质和能力就显得愈发重要,能不能很好地管理好自己,约束好自己,激励好自己,直接影响其专业发展水平。自我管理注重的是教师的自我教导及约束的力量,亦即行为的制约是通过内控的力量(自己),而非传统的外控力量(校长、专家),简单来说就是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能够有效采取行动。教师的自我管理素养涉及很多内容,如目标管理,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并不断积极向这个方向迈进;时间管理,能够区分任务的轻重缓急,对时间做出统筹安排,对工作不会有拖延症;沟通管理,善于针对不同沟通对象采取不同的沟通行为,对影响沟通的事情抓苗头、抓早、抓小;情绪管理,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在情绪激动或失控情况下采取不当行为,冷静地对事物做出判断;健康管理,认识自己的身心状况,经常锻炼保持健康体魄,经常进行心理自我调适,保持积极乐观情绪等。
未来教师新要求
教师的新定位、新素养,必然反映为对教师的新要求。把新要求落实到实处,新定位才能到位,新素养才能形成。
把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放在重要位置。自教师职业产生以来,任何一个社会时期,都会有对教师的政治要求,但这点在当下对我国广大教师有着非同一般的重要性。在今天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的时期,各种政治思潮激荡,西方敌对势力对教育领域的渗入日益加强,需要教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对各种错误的政治主张做出分析、鉴别,引导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抵制不良政治思想的影响。教师是知识的传承者、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代言人,肩负着学生“**”的使命,在政治立场上需要旗帜鲜明。无论是党员教师还是非党员教师,都应该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重要位置。
把适应改革作为常态。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以后所面临的问题并不见得比改革以前要少,这已成为事实。对教师来说,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切实树立教育没有终极观念的基本观点。要认识到教育教学改革是长期的,没有尽头的。改革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改革也总是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一个时期领先的教育观念,在另一个时期可能恰恰是改革的对象;一个时期教育上的优秀做法,在另一个时期可能恰恰是发展的负累。教育正是在克服自身一个又一个缺陷的同时,走向新的更高水平的。忽视学生的时候,我们需要大声疾呼教育中要看到“人”的存在; 过度关注学生的时候,我们也要尽力扭转认识上的偏颇,给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恰当的定位。忽视教材的文本解读的时候,我们需要形成教材是蓝本也是文本的观念; 但过度解读教材超越教材的应有边界的时候,我们则要引导尽量回归教材的政治、文化、学科等属性,不能一味地主张“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从这个意义上说,观念更新永远在路上,恒久的、普适的、一劳永逸的教育观念几乎是不存在的,教师要经常检视自身教育教学观念存在的缺陷与不当并及时加以调整。
把学习当作生活方式。教育学的逻辑起点之一或者说最重要的逻辑起点就是学习,由学而至教,由教而至成长,由成长而至**。这可以说是基本逻辑。对教师来说,这个逻辑同样成立。有人在形容当今社会的变化时,用了这样的语言来概括:6年前是古代,6年后是未来。这样的话虽有言过其实之嫌,但的确反映出信息化社会的变化特点。在农耕文明时期,教师学几年可以教一辈子;在工业文明时期,教师学十几年可以教一辈子;在后工业文明时期,教师只有学一辈子才能教一辈子。以前,我们定义学校的时候,是从学生的学习角度出发的;在今天,学校已不再单一指学生的学,也是指教师的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学习、结伴成长。与专业水平高的教师打交道,总是给我们留有这样的深刻印象: 他热爱学习、酣爱读书,学习**强烈,持续学习能力强,善于通过学习反求诸己,变革自身。我很同意一种观点:一个人的成长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读什么样的书、怎样读书、读了多少书,决定了你会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教师真正把学习当作生活习惯、当作精神追求了,本领恐慌不再,能力素质也会不断得到提升与发展。
㈡ 现代教育科学2013年第6期目录2013年11月10日出版的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第六期目录
http://www.qikan.com.cn/magdetails/83234672-6C01-46D3-B82D-E28D1EC83274/2013/6.html
点击左侧的原貌版,即可!
名校之光
激发生命潜能 奠基幸福人生 王东平 5
让生命之花在语文教学中绽放 李跃红 7
学校管理
管理纵横
创建办学平台 彰显办学特色 金海连 8
做好四个“端正” 提升教育质量 张作云 10
学校德育工作策略 马 贵 12
实施“六抓”策略 提高办所质量 李振清 蒋丽红 13
校长视点
校长的精神品质引领学校发展 栾永刚 14
校长在课题研究中的角色定位 盛亚萍 16
教育时评
家校联手,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韩艳红 17
中小学课外辅导班的相关问题浅析 曾昀昀 18
教育理论
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办学优势、困境与出路 高 瑜 杨 霖 20
中外基础家政教育比较分析与启示 李 磊 22
浅析小学生的自主管理 丁培花 何 琨 24
注意力是影响小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 高志英 25
学生干部轮换制的责任感养成教育研究 林 可 26
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龚宪芝 28
数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研究 孙艳芳 29
民族学生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闫 君 闫铁军 31
“四问式”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 陈丽英 32
农村书法教学的困惑及对策 刘海丰 33
在区域联动中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靳 莉 34
“以学为主,当堂达标”方案设计课初探 郎春霞 35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 刘立武 37
新课改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林代章 38
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感悟 曹长玲 39
优化英语“导与学” 提升自主学习水平 陈 阳 40
浅谈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王雪菲 41
吉林省图书馆青少年阅读推广的理论与实践 侯国柱 42
教师发展
教师专业化
法学视野下小学教师应承担的监护义务 王 楠 44
教师攻读教育硕士意向的调查研究 肖 东 46
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再思考 肖志军 48
农村教师培训的实践与思考 张 焱 49
教师负担过重成因分析 刘玉明 51
转变观念,探索有效教学途径 张 震 陈艳萍 52
“一路有你”主题教研 武文丽 53
反思幼儿教师实践性知识提升的路径 夏晶伊 张璐璐 54
幼儿教师情绪管理的有效途径 周宝华 56
播种美好情感的种子 刘 蕾 57
让阅读为作文插上“快乐”翅膀 顾云芳 58
随文练笔,提升教学效益 陈锭之 60
审视教材背后的数学思想方法 高兴辉 61
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成长 刘艳爽 62
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的负面影响 钟 玲 63
智障儿童语言康复的训练方法 李景新 64
班主任之窗
共同愿景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刘 勇 65
强化队伍建设 打造育人之师 刘 兰 67
实施责任教育 培养负责任公民 于润玲 石岩松 68
班主任工作感悟 孙雪姣 蔡晓初 70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丛瑞刚 71
尊重·激励·热爱 郑淑丽 72
低年级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郭海燕 73
班级管理之我见 徐海波 74
阳光穿过雾霾 直面挫折背后 申红伟 75
给学生一缕阳光 王 萍 高 珍 76
小学生的恒心培养 张 谦 77
把爱献给学生 冯文杰 78
“问题学生”的产生原因与转化 赵 荣 79
农村小学德育案例分析 张 楠 81
“增强后进生自信心”教育例析 张 宇 82
多渠道培孝心 笑传递正能量 于丽萍 83
培养学生孝心的几点做法 王兆霞 84
学前教育
如何抓好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 王 艳 郑华荣 85
多媒体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有效运用 马闻泽 87
在国学教育中促进幼儿品德和习惯的养成 盖丽华 88
分级阅读提高幼儿综合素质的实践 陈继东 张 玲 89
充分利用多元环境 端正幼儿成长取向 朱淑益 90
幼儿游戏中的生命安全教育 刘淑华 91
在绘画活动中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 郭彩萍 92
团体心理辅导在孤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任 威 93
面向孤儿的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与探索 张秀波 94
教育与文化
校园文化
行儒雅之路 建书香校园 蒋德梅 95
音乐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推进作用 何念桓 97
教师人生
一片丹心铸师魂 丁秀梅 吴 军
何 勤 98
一个特教工作者的“痛”与“乐” 安 宁 99
爱洒村小 计黎辉 100
教师随笔
少年中国梦 邵淑芬 101
让爱的甘露注入学生的心田 曲冰冰 102
怒放的生命 佟 海 103
爱——与学生沟通的桥梁 邓玉秋 104
让孩子的心灵充满阳光 刘列华 106
爱心点燃希望之火 赏识架起成功之桥 张 莉 107
珍视那些美丽的细节 张新伟 108
教育需要一捧智慧的香草 吴丽婕 109
戒尺加糖果 惩戒与鼓励 冯兆海 邢 云 杨红兵
110
宽容,有时比惩罚更有力量 王玉梅 111
减负,从作业改革谈起 崔 瑜 112
教学研究
课程探索
思想品德教育中的问题 李 晶 114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新思路 包树林 116
品德与社会课的学与教 王立峰 任海英 117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黄秀杰 118
习作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万慧杰 119
数学模型建构教学举隅 赵世龙 赵志彬 孙国辉
120
依据儿童心理特点 进行数学教学改革 王丽梅 121
数学探究性学习的实践探索 刘建文 122
数学教学应加强“综合与实践”教学 沈淑华 124
在数学中渗透德育的教学思考 马 宁 125
浅谈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王秀森 126
多媒体在科学课中的作用 范志祥 127
“做中学”科学教育在农村 徐长宝 128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于占颖 129
在体育教学中训练儿童的创造性思维 莫玉龙 130
音乐教学的德育渗透策略 王炳香 131
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陈 琦 毛智慧 132
美术教学应强化素质教育 王雪梅 133
生态课堂
关于素质教育课堂的思考 吴艳菊 王太录 张月凤
134
发挥合作优势 打造高效课堂 张晓宇 135
让语文课堂绽放亮丽的绿色 张爱萍 136
巧用表演,提升语文课堂有效性 于洋洋 137
人文关怀让语文课堂文采飞扬 孙东峰 138
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 张 鹤 139
也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赵连福 140
课堂练笔——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王 丹 141
激活学生原有认知 构建生态学习环境 李 辉 142
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兰传伟 144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杨淑清 145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角色互换 曲占山 146
数学课上的“情商教育” 徐凤娟 147
构建快乐的数学课堂 嵇荔扬 149
数学课堂的快乐教学 汤胜国 150
多媒体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优势 熊卫民 151
“活”起来的课堂 范春梅 152
让信息技术课堂更有味道 吴丕群 153
课堂加点小调料 logo学习不枯燥 蒋 静 154
学科教研
也谈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陈永华 155
语文新课导入“六法” 王永红 156
如何优化语文阅读教学 李晓华 157
语文教学激发学生阅读感悟 曹长玲 158
古诗文教学策略之探索 何丽荣 159
语文课外阅读指导 王兴武 160
作文教学中的自主学习 杨福利 161
“招贴画”在教学中的应用 宋敬云 162
作文教学中的几点感悟 陈冬梅 163
中年级作文教学谈 李 霞 164
激活想象空间 促进语言发展 李红梅 165
新课程视野下的读写之道 殷景芹 马继霞 166
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 金玉茶 于 跃 167
作文教学浅析 王慧丽 169
书法教育——一笔一画皆用心 孙 莉 周凌颖 170
浅析小学识字教学 吴 英 172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赵凤艳 173
“留白”艺术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裘雪姣 174
数学课堂培养学生创造力“三法” 王忠良 李瑞金 176
让学生自主学习数学 李颖丽 177
学生数学兴趣培养“八法” 刘艳华 178
引领学生学习数学的秘诀 张孝红 李成学 179
关注情景算法习惯 关注低年级计算课 厉登高 180
计算教学中估算和精算的再思考 李淑君 182
也说数学课堂练习的设计 余周琴 184
英语游戏教学法探析 李玉贞 185
提高低年级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张桂荣 186
在英语课堂中实施心理教育 马 丽 187
英语单词的呈现、记忆与巩固 王 敏 188
品德与社会课的教法探讨 布仁都冷 189
激发小学生参与体育练习的兴趣 张 峰 190
游戏在农村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牛进宏 191
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 王庆萍 192
评价与考试
淡化考试分数 实施多元评价 赵新华 193
让学生的“个性”在评价中张扬 胡淑梅 194
浅谈学生复习中的心理因素 贺连霞 195
㈢ 核心素养的校本表达
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基本内涵
核心素养课题组历时三年集中攻关,并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审议,最终形成研究成果,确立了以下六大学生核心素养。
(一)文化基础
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1.人文底蕴。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2.科学精神。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二)自主发展
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
3.学会学习。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基本要点。
4.健康生活。主要是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等基本要点。
(三)社会参与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参与,重在强调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
5.责任担当。主要是学生在处理与社会、国家、国际等关系方面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具体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等基本要点。
6.实践创新。主要是学生在日常活动、问题解决、适应挑战等方面所形成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等基本要点。
主要表现
那么,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核心素养具体包括哪些要点呢?小编也很好奇。仔细一看,原来六大素养还具体细化为人文积淀、国家认同、批判质疑等18个要点,各要点也确定了重点关注的内涵。
㈣ 情绪管理管理的方法有哪些
第一、体察自己的情绪。
也就是,时时提醒自己注意:「我现在的情绪是什么?」例如:当你因为朋友约会迟到而对他冷言冷语,问问自己:「我为什么这么做?我现在有什么感觉?」如果你察觉你已对朋友三番两次的迟到感到生气,你就可以对自己的生气做更好的处理。
有许多人认为:「人不应该有情绪」,所以不肯承认自己有负面的情绪,要知道,人一定会有情绪的,压抑情绪反而带来更不好的结果,学著体察自己的情绪,是情绪管理的第一步。
第二、适当表达自己的情绪。
再以朋友约会迟到的例子来看,你之所以生气可能是因为他让你担心,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婉转的告诉他:「你过了约定的时间还没到,我好担心你在路上发生意外。」试著把「我好担心」的感觉传达给他,让他了解他的迟到会带给你什么感受。
如何「适当表达」情绪,是一门艺术,需要用心的体会、揣摩,更重要的是,要确实用在生活中。
第三、以合宜的方式纾解情绪。
纾解情绪的目的在于给自己一个厘清想法的机会,让自己好过一点,也让自己更有能量去面对未来。如果纾解情绪的方式只是暂时逃避痛苦,尔后需承受更多的痛苦,这便不是一个合宜的方式。
(4)情绪管理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究6扩展阅读:
根据ERG理论,影响员工情绪的一个最基础的层面是工作的物理条件。ERG理论认为员工首先要考虑生理和安全的需要,使自己免于情绪受到伤害。
工作的物理条件或者环境包括灯光、温度、湿度、噪音、工作场所的大小、颜色的变化、工作工具和机器的适用性、办公设备的空间位置等等因素。舒适的工作物理条件对员工的正面情绪有积极的刺激作用,无论是在工作满意度上还是生产率上都会有很积极的反应。
工作工具和机器的适用性、工作场所以及办公设备布局的合理性会对作业层员工的情绪有重要的影响。
如果工具设计合理,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员工就会轻松完成工作,出现异常情绪的概率就减小。如果各种设备布局不合理,员工负荷增加,则抱怨不满情绪就会随之而来,相应的产出和管理水平就会下降。
除了工作的物理条件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工作本身的性质和行业特点。工作的物理条件是可以进行人为的改进的,但是行业的特点、工作的属性是没办法人为改变的。
根据ERG理论,第一层需要即存在需要,首先要实现自身生理和安全需要的满足,由于各工作和行业属性不同,员工在实现自己的存在需要时也会遇到刺激反面情绪出现的因素。有
的工作如车间工人,他们的工作性质是高重复陆和高体力活动等,有的工作如科研人员,他们的工作性质包括脑力劳动强度大、科研结果的不确定性等,这些行业和工作的本身属性对员工的情绪也有很重要的影响。
㈤ 宁波赫德双语学校的小学部Prep预备班课程怎么样
赫德小学Prep预备班(适合5周岁孩子)让孩子们在学习上和生活上同步实现了从幼儿内园到小学的无缝衔接。容课程覆盖了中文、英文、数学、科学、音乐、艺术、戏剧、体育等科目,在各项学习生活能力上与小学生同轨。学校通过中英文双母语的教学环境设置,项目制与探究式学习方法的推行,以及孩子的思辨思维、学习思考习惯与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从而让学生为升入小学做好有效的准备。个人觉得幼小的衔接还是很重要的,也不是外面随便报几个班就能解决的问题。
㈥ 什么是犹太思维,现在外面的培训机构培养幼儿犹太思维提高思考力的课程靠谱吗
适合幼儿的5种思维训练方法
方法一:“一物多用”训练
爸爸妈妈可以跟孩子做这样的游戏,让孩子猜东西的用处,比如拿家里的一个某样东西让孩子猜功能,让孩子可以回答尽量多的答案。不要小看家里的宝宝,他们可以给你说出很多令你意想不到的答案。
孩子的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敏捷的思维能力对开拓儿童的智慧极为重要。对于孩子的思维训练越早越好,尽量控制在10岁以内,觉得有需要可以将文章收藏起来。
㈦ 怎样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教师只有善于激发学习兴趣,才能达到获取知识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发展智力的目标。
一、 创设良好的开端,引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首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以教师良好的情趣去感染学生,促使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态势,为一节课的学习作好必要的心理铺垫。如果开场白讲的好,就能先生夺人,造成学生渴望追求新知的心理状态,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吸引其注意力,宛如平静的湖面上投石,激起一片思维涟漪,产生急欲一听的感染力,因此,导入新课要在求奇、求趣、求妙、求新上下功夫。
二、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把教材中的问题编成生动形象的童话故事,富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教师发问:同学们喜欢过生日吗?学生们都高兴地回答:喜欢!接着又问了几个学生:你几岁了?过了几个生日?学生依次回答后,教师说:同学们,一般情况下,一个人有几岁,就过了几个生日?可是小明满12岁的时候,只过了3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学生们听了,个个情绪高涨,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油然而生,学生的学习热情贯穿整节课的始终。
三 以语言的艺术增强数学的趣味性
语言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教师的语言科学准确、生动形象、幽默风趣、亲切自然,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发、鼓励和陶冶。数学这门学科系统性和抽象性较强,更需要教师能以精湛的语言艺术,并赋以优美恰当的表情、动作、手势、变无趣为有趣,变无声为有声,变无形为有形,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艺术氛围,使他们在愉悦、和谐的气氛中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进行实践操作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直观教具的使用,同时也要尽可能变教具为学具,让学生通过操作、讨论、思考、应用等形式充分感知,让学生亲自体验探究,能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动手的实际能力,让学生用动促思,以思促言,达到学以致用,自主学习的境界,从中发现并获取知识。
五 应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采用多媒体教学,能给学生多重感官刺激,这种直观教学,增大了课堂容量。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优生和差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优生从被动等待中解放出来,差生从被动压抑中解放出来,小学数学课堂呈现出多边、互动、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场面。
总之,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重要的运行机制,是完全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特征和教育教学规律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㈧ 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营造一种人人参与的氛围,发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学生升入七年级后,学生首先在思想上认识到自己在课堂中应该怎么做。真正让学生树立“我的课堂我做主、我参与我快乐”的理念,然后教师及时给予及时引导,让学生自己分析初中课堂教学与小学课堂的区别。召开“怎样在课堂中表现自我”“课堂大舞台,由我展风采”“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命运我把握”的主题班会。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才是课堂的主人,课堂应该是学生自我展示才华的地方,应是学生自己心灵放飞的地方,真正使学生在思想上扭转被动接受的传统学习方式,让学生明确自己才是课堂的主人,树立起参与课堂的信心。 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人人参与课堂 传统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中只是被动接受,学生有话不敢说,有话不会说,解决问题时不知从何下手。因而,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到调动。在课堂中,我是这样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的。 (1)让学生有话会说,有话敢说,有话可说 在以前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发言时,只是把题目中的条件和结论简单的罗列,缺少对问题的分析,只是就题论题。为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我首先引导学生有话会说、有话敢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指导学生不仅会讲解解题步骤,而且会分析解题思路,点评解题所用的知识点、关键点、易错点,能根据题目及时的进行自我拓展、延伸,能够就一类题目归纳解题规律、方法、技巧。尽可能多的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课堂的机会,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学生只要能够把自己的思想、方法、见解表达出来,教师就应该及时给予评价、赏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真正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会说、有话敢说,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利用多媒体教学,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而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常常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利用多媒体形象直观的呈现给学生。例如:学习平移、旋转时,学生对于平移方向、平移距离、旋转中心、旋转角度、旋转方向等基本概念不容易理解,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强,学习的兴趣不高。我及时利用多媒体,将这些抽象的数学知识通过画面形象直观的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分析、理解。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通过量化评比,促进学生的参与课堂的主动性。 量化评比是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有效方式。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经常在班内开展评选“优秀小组长.”“黄金搭档小对子”“进步之星”“单科状元”“精英擂台”等活动,让每位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通过让学生在班内找竞争对手,借以激励每位同学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全体同学的共同发展。正是由于采取了这一系列的评比运动,学生才能够对学习充满兴趣,才能够在自我加压下努力学习 ,积极参与课堂。促进学生的自我完善与自我发展。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不断的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使学生能够快乐学习,幸福成长,不断的由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通过主题班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读书观,采取多种评价机制评价学生,促进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课堂,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