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观察记录
青蛙在水边产卵后,经过一段时间,卵就会孵化成蝌蚪,并以水中的藻类和浮游生物做版食物。约一权个半月后,蝌蚪尾巴的根部开始膨胀,一个星期后长出后腿,随后前肢开始成形,尾巴同时会缩短,这时候,小小的蝌蚪就变成小青蛙。青蛙的身体短小扁平,没有颈和尾巴,眼球突出,皮肤湿润平滑,后肢长而强健,善跳跃。大部分的青蛙会栖息在树下阴暗潮湿的角落,喜欢吃小昆虫。
❷ 幼儿语言小蝌蚪教案
丨. 谈话引起兴趣。
拿出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演变图,一步步问幼儿。告诉幼儿它是怎么内变化的,怎么变成青容蛙的。
2. 学习儿歌《小蝌蚪》。
教师朗诵儿歌。
告诉幼儿这一过程,小蝌蚪是先长后腿,再长前腿,尾巴会慢慢变短,颜色会逐渐变化,从黑色慢慢蜕变成绿色,最后变成一只活泼可爱的小青蛙。
3. 根据儿歌,让幼儿学会观察。
现在你们看到的小蝌蚪是这个样子的,其实啊它每天都在变化着,你明天或是后天看看,看它会有什么样的变化,是不是和天天老师说的一样,我们大家一起来验证一下。
活动延伸:观察小蝌蚪。
❸ 小蝌蚪怎样变成小青蛙
刚孵化出来的蝌蚪,身体呈纺锤形,无四肢、口和内鳃,生有侧扁的长尾,头专部两侧生有分属枝的外鳃,吸附在水草上,靠体内残存的卵黄供给营养。经过几天以后,长出了口,能够摄食水中的微生物。再过些时候,外鳃消失,长出内鳃,身体外面逐渐出现侧线,心脏发育成一心房一心室,从外部形态到内部构造都很像鱼。大约再过40天,蝌蚪又发生了进一步变化,先开始长出后肢,然后又长出前肢;尾部逐渐缩短;内鳃消失,肺形成;心脏由一心房一心室变为二心房二心室;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不再像鱼,蝌蚪已变成了幼小的青蛙,幼蛙离水登陆,逐渐发育为成蛙。
❹ 幼儿园亿童科学教案蝌蚪变成蛙
活动目标: 1、能通过观察了解蝌蚪的生长变化。 2、蛙类的成长过程图片。 活动准备: 1、在自然角的鱼缸里,养数条小蝌蚪。 2、蛙类的成长过程图片。 活动过程: 一、观察蝌蚪的特征请幼儿猜谜:河里抓青蛙,抓到黑娃娃,大大头来,细尾巴中的黑娃娃是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水里的蝌蚪,并提问:蝌蚪长什么样子?(头大大的、圆圆的,有一条长尾巴,像个音符) 2、请幼儿再看一看每只蝌蚪是否长的一样?幼儿自由发言。 3、蝌蚪是怎样运动的?是用身体的哪个部分让它前进呢?(游动、尾巴) 二、观察蝌蚪的生长过程 1、观察蝌蚪变青蛙的过程后提问: ⑴从小蝌蚪到青蛙会经过哪些变化? ⑵蝌蚪变青蛙是先长出前脚还是后脚? ⑶身体的哪个部分会消失? ⑷变成青蛙后都停在哪里?幼儿自由发言。 2、教师以幼儿用书中蝌蚪的生长过程图统整概念。 三、比较青蛙和蝌蚪 1、教师请观察比较蝌蚪和青蛙,然后提问: ⑴青蛙长什么样子?(有四只脚,嘴很大、眼睛凹凸的)⑵青蛙是怎样运动的? ⑶青蛙和蝌蚪外形有什么不同?运动方式有什么不同? 2、教师总结幼儿回答并统整概念。 四、观察不同蛙类 1、观察不同的蛙类后,提问: ⑴蟾蜍长得好像青蛙,有没有发现它们哪里不一样?(颜色较深、皮肤有疙瘩)⑵树蛙和青蛙哪里不一样?(居住环境不同、脚趾没有蹼有吸盘) 2、让幼儿思考后回答,教师再总结说明幼儿的讨论。 活动反思: 能说出青蛙的生长变化,能排列出蝌蚪变青蛙的过程,根据观察幼儿用书上的内容,能说出两种不同蛙类的外形特征。
❺ 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是什么
一般为2-3个月。
生长初期
生长初期(~10天):蝌蚪孵出三天内不觅食,依靠从卵黄中带来的营养维持生命,过早喂食反而导致其死亡。三天后蝌蚪的活动量明显增加,两鳃盖完全形成时开始觅食,按每万尾蝌蚪投喂一个蛋黄的标准定时投喂,并适当加入一些水中天然浮游生物,如水蚤、藻类。刚孵出的蝌蚪,身体弱小,对外界环境敏感,特别是水温、水质、光照。当水温低于20℃或高于30℃,水中溶氧不足,pH值高于 8或低于6时都会影响小蝌蚪的生长,甚至造成死亡。因此,在水质管理上要求:细水常流,清新无污染,水温保持在20~29℃,pH值6~8。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及时调整水的深度,一般以10~15cm为好,每天换一次池水。光照以室内自然光或室外凉棚下漫射光即可,应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小蝌蚪经过10天的生长发育,体长可长到1~1.5cm。
生长前期
生长前期(10~20天):小蝌蚪10天以后,其食量增大,生长发育加快,蝌蚪开始寻找新的食物,但其消化功能仍然不强,此时饲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蝌蚪的成活率。因此,在饲养上必须补充饵料,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主要以营养丰富的糊汁饵料为主,如蛋黄、玉米粉、4号粉,并辅以细嫩的藻类植物等。饵料投放时间白天或者晚上均可,每天1次,但要定时。投饲量一般每1500尾蝌蚪每天投喂一个蛋黄。通过精心饲养,蝌蚪到20日龄时,体长可达2cm,体色变为淡棕色,背部有乳白色的花纹,身体与尾部交界处有明显的黑色V字型花纹。10~20日龄的蝌蚪在管理上要求保持池水清洁,以防止中毒,做到每天换一次池水,水的深度以10~20cm为宜,同时池水应避免太阳光直射。 一般蝌蚪生活在水里。
生长中期
生长中期(20~50天):此时蝌蚪的消化功能不断增强,为促进蝌蚪消化道的尽快发育,适应两栖类某一特定蝌蚪期“食草性”的生物特性,20日龄后蝌蚪除投饲糊汁饵料外,应投喂植物性饲料和藻类植物,如浮萍。这一时期蝌蚪的饲养管理比较简单,开始以植物性饵料为主,动物性饵料为辅,逐渐过渡到以动物性饵料为主,动物性饵料的增加会加速蝌蚪的变态,植物性饵料则能促进其个体长大,故平时应混合饲喂。管理上要注意保证池水清洁,不受污染,每天清除池内饵料残渣。饲养密度以每平方米300~500尾为宜,这样蝌蚪就能正常生长发育,到50日龄时,有些蝌蚪长出后脚。到这一时期蝌蚪成活率可达95%,如果水温偏低,该期的时间将会更长。
生长后期
生长后期(50~78天):这一时期是蝌蚪转化为幼蛙的关键时期,蝌蚪在此期要长出后肢和前肢,并且由水生转化为水陆两栖。50日龄左右,体长达4cm以上,长出后肢,后肢长出后约2周(65日龄)开始长前肢,前肢长出后,尾部开始被吸收,此时石蛙蝌蚪就停止觅食进入变态期。这一时期在饲养上除投饲足够的饲料外,还要添加少量的动物性的活饵饲料。在管理上做到:分级饲养,水浅清新(浅水区只有3cm左右的水位),水陆各半,登陆方便,光线暗淡,环境幽静。蝌蚪进入变态期到变态完成需10天左右,进入变态期的蝌蚪变态率可达95%左右。
❻ 中班朗朗阅读小蝌蚪的变化教案
《小蝌蚪的生长变化》教学设计 湖北省襄阳市东津新区东津中心幼儿园 朱桂荣 设计意图: 根据《幼儿教育新纲要》明确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由于孩子们对周围的事物特别感兴趣,我便和孩子一起开展了此活动——《小蝌蚪的生长变化》。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周围一切事物在发生着变化,小草、树木都变绿了,各种各样的小动物也趁热出来了。瞧,池塘里的小蝌蚪拖着长长的尾巴在水里游来游去,它好像在寻找自己的妈妈。它和妈妈长得一样吗?在这次活动中,通过让幼儿观察,讨论和操作等活动,初步了解小蝌蚪的生长变化过程,激发幼儿关心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小蝌蚪的生长过程。 2、知道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初步萌发爱护青蛙的意识。 3、提高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了解小蝌蚪生长的过程 难点:小蝌蚪生长的操作步骤 学生分析:我班的小朋友最喜爱听故事,有一次,给他们讲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孩子们都奇怪地问我:老师为什么小蝌蚪的妈妈是青蛙呢?它们什么时候才长得和妈妈一样?为了帮助幼儿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生长过程,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等相关知识,我便和孩子一起开展了此活动——《小蝌蚪变青蛙》。 教学内容分析:从教学选材上来说,我的这节活动是从幼儿兴趣出发的,而且是在幼儿的讨论质疑中产生的。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先让幼儿猜谜引入,再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形象地了解蝌蚪的生长过程,知道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教育幼儿要保护青蛙;最后设计了排队游戏的巩固加深幼儿对蝌蚪的生长过程的理解。 教学准备: 1、资源的选择:在自然区角的鱼缸里,养数条小蝌蚪。 2、媒体的应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小蝌蚪生长变化图片 音乐 教学过程: 一、观察蝌蚪的特征 1、猜谜语导入:圆脑袋,长尾巴,变成蝌蚪小娃娃,游来游去找妈妈。它的妈妈是谁?它和妈妈长得一样吗?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水里的蝌蚪,并提问:蝌蚪长得什么样子?(头大大的、圆圆的,有一条长尾巴,像个音符)再看一看每只蝌蚪是否长的一样? 3、蝌蚪是怎样运动的?是用身体的哪个部分让它前进呢?(游动、尾巴) 二、观看动画课件,了解小蝌蚪的生长过程 1、播放蝌蚪的生长变化课件并提问: (1)从小蝌蚪变青蛙会经历哪几个阶段? (2)蝌蚪变青蛙是先长出前脚还是后脚? (3)身体的哪个部分会消失? (4)变成青蛙后都停在哪里
❼ 《长大变变变》中班教案怎么写在线等,急呀
你好
1、了解小复蝌蚪的生长过程,并尝制试根据小蝌蚪的生长过程进行排序。
2、知道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初步萌发爱护青蛙的意识。
活动准备:小蝌蚪的生长过程课件、音乐、青蛙生长过程卡片4张1套
活动过程:
一、猜猜谜语、激发兴趣
1、谜语:黑脑袋,圆溜溜,长尾巴。东游游来西游游,好像许多黑豆豆。(出示小蝌蚪)
2、师:这么可爱的小蝌蚪,那你知道它们的妈妈是谁吗?(青蛙)
二、根据已有经验,推测青蛙的生长过程。
1、那小蝌蚪又是怎么变成青蛙的呢?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小蝌蚪变变变。提供操作小图片,让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进行图片排序。让幼儿看看、排排、说说小青蛙是怎样长大的。
2、幼儿为蝌蚪成长卡排队,师巡回指导。放音乐(小蝌蚪)
3、幼儿排图,完成猜想过程。
4、讲评卡片,组织讨论。
三、观看动画课件,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生长过程
1、播放动画《小蝌蚪找妈妈》:我们来看一下动画,看看小蝌蚪是怎么一步步变成青蛙的。
2、请个别幼儿和老师一起排图,完成小蝌蚪变青蛙的生长过程。
(1)、蝌蚪变青蛙是先长出前脚还是后脚?
(2)、身体的哪个部分会消失?
(3)、最后就变成谁呀?
满意请采纳
❽ 中班科学《快乐的小蝌蚪》公开优质课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蝌蚪
活动目标:
1、能通过仔细观察,获取有关蝌蚪的一些趣事,并大方地讲述出来。
2、对能说说自己看到的有关蝌蚪的一些趣事。
活动准备:电脑一台,放大镜、观察记录本、蝌蚪若干
设计思路:
中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周围环境都非常感兴趣,他们总是不停地看、听、摸、动。尤其是对生活周围的小动物,有着强烈地吸引力。四月,春天来了,小蝌蚪成了幼儿的新朋友,但到底小蝌蚪长得是怎么样的,它是怎么样奇迹般地变成了小青蛙的?游来游去在干什么?孩子很想弄个明白,通过“有趣的蝌蚪”这个活动,使孩子们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在观察、思考、讨论小蝌蚪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小蝌蚪的认识,也增进了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观察、讲述等多方面能力也有所提高。
在这个活动中,教师结合《纲要》精神,更加注重调动幼儿自己学习的能力,注重幼儿对蝌蚪观察、了解的过程,重视孩子自己提出一些问题,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再来解决问题。同时,积极接纳幼儿的观点,运用激发、引导、鼓励的方法,使幼儿的思维更活跃,学习积极性更高。
多媒体教学声形并茂,生动形象,色彩鲜明,在此活动中通过运用能直观形象生动地将蝌蚪变成青蛙的全过程展示出来,将抽象变为生动,将静态变为动态,使幼儿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出主题1、老师:春天来了,池塘里又多了谁?(小蝌蚪)你们认识小蝌蚪吗?它长着什么样?幼儿可能答:小蝌蚪长着一个黑黑的大脑袋,后面拖一条长长的尾巴。
二、通过观察、记录,认识蝌蚪
1、教师问:你们想不想仔细地看一看小蝌蚪?提供每人一只放大镜,一本记录本,让幼儿先观察小蝌蚪的不同动态,再把他们的样子画下来。评析:鼓励幼儿专注地观察,找出小蝌蚪几种不同的动作,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
2、组织幼儿充分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可介绍自己的记录方式和记录结果。
三、设置疑问,了解生长过程
1、老师:你们知道小蝌蚪长大了变成了谁?幼儿可能答:有的变成了青蛙,有的变成了蛤蟆。
2、老师追问:你们知道蝌蚪是怎么变成青蛙的?评析:这里让幼儿大胆设想,创造性地表述小蝌蚪的成长过程。
3、播放青蛙生长过程资料。看完后让幼儿再来说说小蝌蚪----青蛙的过程。老师重点问:小蝌蚪在变成青蛙前腿是怎么变的?尾巴又有什么变化呢?幼儿可能答:先长后腿,再长前腿,尾巴越缩越短,腿越长越长,还有脚趾呢。
四、动手操作,再现奇妙的生长过程
集体制作蝌蚪—青蛙的生长图评析:通过动作制作再次加深对蝌蚪生长过程中几个重要环节的印象。
五、延伸活动:欣赏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在语言活动中可安排让幼儿续编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