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体育教学 > 小学体育轻器械体操教学反思

小学体育轻器械体操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1-02-16 19:57:20

㈠ 体操在学校体育教育中有何意义和作用

(1)基抄本体操可以培养学生袭组织纪律性,利于体育课的顺利进行。

(2)基本体操为体育课提供内容丰富的准备活动。

(3)基本体操的练习可以培养运动节奏感,利于其它体育项目的学习。在学校中加强基本体操教学对上好体育课具有重要意义。

(1)小学体育轻器械体操教学反思扩展阅读:

基本体操是集走、跑、跳、队列队形练习、徒手体操、持轻器械体操和专门器械体操于一体的身体活动,在体育课教学起到的基础性、辅性、健身性、保健性、趣味性等功能作用,对提高学生身体活动能力保证机体处于最佳工作状态,防止伤害事故发生,提高体育课教学效果和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基本体操指一般发展身体能力的体操,它能够锻炼身体,提高人体技能水平和机能,增进健康般认为,基本体操不是以比赛为主,没有竞技性;

而是以增强体质为主的一类体操,是简单的、形式多样的、易于开展的一类体操本文将基本体操按其所包括的内容分为队列队形、徒手体操、轻器械体操、专门器械体操四人类进行阐述,说明基本体操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㈡ 小学体育教学的特点是什么

1.基本体操的教学目标

水平(三)基本体操教材由三部分组成:队列和队形、徒手操和轻器械操。

基本体操对培养学生身体的正确姿势,矫正不良体态,促进机能发展,增进健康,以及提高学生合作交往与协同动作能力,形成良好的组织纪律、集体意识和心理品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水平(三)基本体操的教学目标,可以归纳成以下4项:

(1)学会简单的基本体操动作方法,培养身体的正确姿态;

(2)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体验活动的兴趣;

(3)促进身体协调、匀称发展,增进健康水平;

(4)提高学生集体活动的意识与行为,体验个人与群体合作交流的感受。

2.基本体操的特点

水平(三)的基本体操教学内容,在水平(二)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内容和难度,其特点是:队列队形练习中的向左、右、后转走动作,自然、流畅、活泼,不要求按《队列条令》的转法和节奏操练。行进中裂、并、分、合队走的练习,是一组纵队行进间由多变少或由少变多的队形变换的练习。预令(口令词)较长,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注意力以及集体动作协调一致的能力。

徒手操,也就是《小学生广播操》第二套,是国家专为全国小学生创编的。这套操具有与一般徒手操不同的特点,如,操节多(共12节),各节操的节拍多(每节操4个8拍至8个8拍);变化多(每一节拍要做一个以上动作,而且左右肢体动作不绝对对称,只在前后4拍或8拍的反复中动作相同)。整套操节奏鲜明,富有韵律感和表现力。可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因此,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全套操的动作,还应启发学生理解和表现该操所具有的健身、育心、健美的功能,以及活泼欢快、朝气蓬勃等丰富内涵。

棍棒操是在徒手操基础上发展的,是轻器械操的一种。它借助变换握棍的位置和动作,增大动作的幅度和力度,以增强肌肉的伸展性和关节、肩带的灵活、坚韧性,以及提高身体的协调性等;同时对于纠正身体不良姿态具有特殊的功能作用。本套棍棒操结构简单、节奏鲜明,易学易练。学生可以识图自练。

3.基本体操的教学内容

(1)队列和队形——① 向右(左)转走;② 向后转走;③ 行进间列队、并队走;④行进间分队、合队走。

(2)徒手操和轻器械操——① 徒手操:小学生广播体操;② 轻器械操:棍棒操(共八节)。

4.基本体操的教与学法

(1)基本体操内容丰富,练习的形式和动作的方法各不相同,教与学应针对教材的特色、目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他们的实际能力而定。

(2)高年级学生已具备较大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多采用探究法,自学自练法、合作交流法、结伴练习法等教与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练习。

(3)基本体操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观察和加强指导,适时进行示范与点评。必要时,教师可改变动作的结构、内容的组合、运动量的大小、组织形式的变化或采用游戏方法来提高学习效果。

(4)队列和队形练习,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的动作节奏感和整体协同一致上。既要掌握队列和队形的动作方法,又要提高与改善学生的精神状态。

(5)教材中的徒手操选用了原第二套小学生广播体操,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选用2002年教育部颁发的新的小学生广播体操进行教学。还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对广播操进行创编,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6)进行棍棒操教学时,教师应建立收发器械的常规要求,以取得安全、有序、快捷的效果。

第三章 田径教学内容介绍

1.田径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

五、六年级田径教学内容是一项发展学生基本活动能力的基础性教材,虽然冠名为“田径”,与田径运动项目名称一致,但它的教材内容仍是一些较为简单的跑、跳、投动作,没有过细的技术和规定过严的方法。教材的内容与形式突出了多样性、游戏性、趣味性和实用性特点,注重学生学习目标的全面达成。通过田径教学,要达到以下五条目标:

(1)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田径运动的意识与行为,提高学习田径的兴趣。

(2)掌握跑、跳、投的动作方法,培养学生身体正确姿势,学会田径运动的简单技术和技能。

(3)发展灵敏、协调、速度、耐力和力量素质,促进身体机能正常发育。

(4)营造生动、活泼、和谐的学习氛围,增强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勇气和信心。

(5)培养群体意识,增强责任感,提高合作与竞争能力,体验田径运动的乐趣。

2.田径教学内容的特点

(1)小学五、六年级的田径教学内容是在三、四年级的基础上发展的,主要是通过形式多样的跑、跳跃、投掷练习和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些情境性或主题性的游戏活动,让学生逐步掌握田径运动的正确方法和合理动作。

(2)选编的田径教学内容,无论是分解动作还是连贯动作,个人练习还是集体协作练习,都力争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教学思想,如“小小设计师”、“抢占奔跑空间”,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轻松、自然的教学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认知、学会生活。

(3)教学内容淡化了竞技性,增加了游戏性、趣味性、娱乐性、健身性和教育性内涵,如“青蛙过河”“学习解放军,争当神投手”“欢庆申奥成功”。这些教学内容丰富、生动活泼、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既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跑、跳跃、投掷的知识和技能,又能将课堂延伸至社会,使田径教学内容具有更大的活力。

3.田径教材的教学内容

(1)跑

① 发展快速跑能力的练习(包括:各种快速起动的跑;追拍跑;接力跑;“攻克堡垒”游戏;障碍赛跑;不等距离的追逐跑)

② 发展耐力跑能力的练习(包括:自然地形跑;定时跑;定距跑)

(2)跳跃

① 发展跳跃能力的练习(包括:各种方式跳绳;跳竹竿:“协同跳”游戏;摸高跳)

② 跳高(包括:跨跳练习;助跑起跳,直腿摆动坐上跳箱;急行跳高)

③ 跳远(包括:立定跳远;“青蛙跳荷叶”游戏;助跑几步,一脚跳起双脚着地;急行跳远)

(3)投掷

① 发展投掷能力的练习(包括:滚;抛;掷;投;推;撇等)

② 发展掷远能力的练习(包括:原地及自然跑几步肩上投掷;原地及自然跑几步背后过肩投掷;推掷实心球等)

③ 发展投准能力的练习(包括:固定目标投准;活动目标投准)

4.田径的教与学法

(1)重视学生的体验。在一些比较简单动作的教学时,教师只要提示动作要领、方法与要求,对于动作细节不要提出过高、过细的要求。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引导他们自主选择练习内容,自己参与动作演练,自我感受活动过程,主动探索练习方法和比赛战术,让学生在参与中获得积极的运动体验。

(2)精心设计练习的形式。教师要运用多样化、游戏化、趣味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激励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以充分体现田径教学的多种功能,达到全面锻炼、愉悦身心的目的。如,在学习“抢占奔跑空间”游戏时,可采用多种方法完成;进行“消灭老鼠”游戏,可采用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场地完成。

(3)不断变化练习的方式。在教学组织时,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改变练习的方式与方法,如调整练习的距离、高度、速度、重量,对前进的路线,器械的摆放,分组的形式,合作的组合等等都可以进行变化,以不断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

(4)创设个性发展和群体合作学习的良好环境。教材中有许多发展学生个性和群体合作学习的练习,如“个人抢占空间”、“集体抢占空间”、“障碍赛跑”、“三人追拍”、“四人协作跳”和“提速火车”等等。这些活动是完成课程目标的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和练习方法的传授,更要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和群体意识、群体行为的培养,如自我展示、顽强意志、互相帮助和集体精神等。

(5)体现“健康第一”的思想。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贯彻因人而异的原则,尤其是高年级女生中许多同学已进入青春发育期,更要注意安排适合她们生理、心理特点的教学内容。练习中的各种生理指标、心理状态和同学之间的关系,都要体现“健康第一”的思想,使学生在身体、心理、社会适应方面都获得全面和谐地发展。

(6)注意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思维力。教学中教师要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注意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如“小小设计师”是将单一的往返跑与创造性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自己设计跑步图形;又如“青蛙跳荷叶”,是把双脚连续向前跳的动作与蛙跳的动作相结合,让学生通过想象,形象生动地模仿青蛙轻巧落地的动作,从而帮助他们掌握跳远落地的缓冲动作。

(7)给学生留有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教材中多数教学案例都给学生留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究、发现、实践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在这一段时间内学生是真正的课堂学习的主角,可以自由选择学习内容,自主决定难易程度,自己掌握学习进程。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搭建充分展示才能的舞台,不包办代替。

第四章 技巧与器械体操教学内容介绍

1.技巧与器械体操的教学目标

水平(三)《教师用书》技巧与器械体操的教材内容分为四项:技巧、支撑跳跃、低单杠、实用性攀爬。这些教材内容形式多样,实用性强,项目较多,器械的高低、宽窄变化较大。有些动作要使身体倒置、跳起、腾空或在杠上完成一定难度的练习,甚至还有一定的危险性。在这样的条件下引导学生锻炼,首先能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促使他们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其次,在练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群体的帮助,克服种种不适、紧张等心理障碍,不仅掌握了技术动作,而且提高了学习情绪,增强了意志品质,并得到了合作学习的乐趣。同时,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严格遵守练习程序和群体活动规范,也为学生遵守社会公共秩序作了一次很好的演练。再次,当学习获得成功和进步以后,学生在体验到自我价值的时候,会产生自我展示的愿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技巧与器械体操的教学目标有以下五条:

(1)初步掌握技巧与器械体操的内容,在单个动作基础上,学会做组合动作。

(2)发展学生的体能,提高灵敏、协调和平衡能力,增强肢体肌肉力量,改善身体机能水平。

(3)培养学生学习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鼓励学生展示自我,体验在运动时的心理感受,克服胆怯、畏难等心理障碍。

(4)增强保护与帮助和合作学习的意识,体验群体学习生活的乐趣。

(5)培养勇敢、顽强、果断和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促进身体、心理的和谐发展。

2.技巧与器械体操的特点

(1)五、六年级既是小学最高的年级段,又要为即将升入初中作好各种准备,具有承上启下的特点。五、六年级教学内容在三、四年级的基础上,内容有所增加,难度有所提高,是三、四年级教学内容的发展、变化和重新组合。同时,五、六年级与初中一年级教学内容在某些具体的名称上更趋于接近,体现了小学技巧与器械体操教学与初中体操教学内容相衔接的特点。

(2)随着文化知识学习和社会经验的逐渐增加,五、六年级学生对动作的掌握不再满足于表面上粗略的学习,而是开始追求动作内在关系的把握,表现出教学内容的技术因素有所增加。尽管这些技术要求还是很简单的,但反映了该阶段学生学习的一种倾向。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握传授技术的“度”,既不能过多地追求技术细节,偏离小学教学的实际,又不能否定技术动作的规范,使学习缺乏深度。

(3)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五、六年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加,教学内容各个项目的力量要求增加了,如出现了以静力性练习为主的倒立动作,单个动作和组合动作的难度和强度都比三、四年级有所加大;同时,又要注意男女生之间的差别。开始进入生长发育第二高峰期的男女生之间的生理、心理差异逐步明显,在一些难度较大的教材中,把男女生的学习内容加以分列,男生更突出刚性,女生更突出柔性,使学习内容更适合男女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4)教学内容的选取更贴近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五、六年级的技巧与器械体操教学内容有许多动作接近学生的生活,如从高处跳下,从低处跳上,攀登和爬越各种障碍,出现意外或失去重心时的应急措施等。这些贴近生活的模拟性练习,体现了教学内容的实用价值。

3.技巧与器械体操的教学内容

(1)技巧

① 各种滚动与滚翻动作(包括:发展滚动能力的练习——握踝前后滚动、抱球前后滚动、夹物前后滚动、抱头直体左右滚动、抱球直体左右滚动、抱头屈体左右滚动、抱球跪撑屈体左右滚动、屈肘跪撑左右滚动、抱脚团身左右滚动等;发展前滚翻能力的练习——双手握踝前滚翻、双脚夹球前滚翻、双手抱球滚翻、一手抱球,一手支撑前滚翻、双手抱球肩侧前滚翻、跳箱盖上前滚翻、滚翻时低头,以单肩支撑由高处向下前滚翻、连续前滚翻、高处跳下后接前滚翻、模拟被绊倒接前滚翻、前滚翻分腿起、慢跑急停,重心前移做前滚翻、越过障碍前滚翻、双人“车轮”前滚翻等;发展后滚翻能力的练习——双手握踝后滚翻、双腿夹物后滚翻、连续后滚翻成直线、“波浪”式后滚翻、高处跳下后接后滚翻、后滚翻接球等)

② 各种简单的倒立动作(包括:肩肘倒立——双人配合练习、脚蹬墙成手倒立、脚蹬墙手倒立后作前滚翻等)

③ 保护与帮助下做手倒立(包括:靠墙手倒立、靠高垫手倒立、有人扶持手倒立等)

(2)支撑跳跃

① 发展支撑跳跃能力的练习(包括:原地起跳,空中分腿练习;分腿立撑练习;分腿立撑,推手挺身跳起练习;上步助跑,起跳练习;“撑骆驼”练习;助跑,起跳,支撑,分腿练习;助跑起跳,分腿跳上模仿跳箱练习等)

② 山羊分腿腾越(包括:在保护与帮助下练习;在安全条件下练习;完整动作练习)

(3)低单杠

① 发展悬垂能力的练习(包括:仰卧悬垂臂屈伸;屈臂蹲悬垂摆动;屈腿悬垂摆动;穿臂前后翻;蹲悬垂,穿杠成倒悬垂;高杠屈臂悬垂)

② 发展支撑能力的练习(包括:双杠支撑移动;低单杠支撑左右移动;跳上成正撑,前翻下;跳上成正撑,上体前翻慢下成蹲立等)

(4)实用性攀爬

① 各种攀爬练习(包括:爬斜梯,跳下成前滚翻起立跳箱;攀爬2米高的障碍物;攀爬轮胎架)

② 手脚并用爬竿(绳)(包括:爬垂直竿(绳);爬斜竿(绳)等)

4.技巧与器械体操的教与学法

(1)关注每一位学生,确保每个学生受益。

教学中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包括体育能力较强的、较差的和一般的学生。这里尤其需要提出的是,体育能力较强的学生往往因为成绩好,并经常作为教师的助手而受到重视;体育能力较差的学生则是教师传统关注的对象。而作为班级人数占大多数的体育能力一般的学生,因为人数多,又没有更多的特殊情况需要教师“操心”,会有意无意地被教师所忽视,这个现象应该引起注意并加以改进。虽然从表面上看,对体育能力一般的学生的忽视不会影响教学质量,这些学生大多数能够完成学习任务,但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要求分析,这种忽视是不能允许的。因为,每一位学生都需要教师的注意、关怀和帮助。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要确保每个学生受益,不仅要关注那些体育能力较强和较差的学生,也不能忽视体育能力一般的学生。例如,有的教师在体育课中建立了体育委员“轮岗值日”制度,让每一位学生在一学期都当一回体育委员。这就改变了以往体育委员由一人“承包”的做法,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值日委员”岗位上,学习服务、学会沟通、锻炼自己、展现自我。

(2)注重讲解、示范的启发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讲什么、怎么讲、讲到哪儿为止,都是讲解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例如,技巧教学时提问学生“什么时候交叉腿”,“转体方向怎么判断”,“后滚翻推手时间和方法”。这些带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提问,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开动脑筋,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参与意识。讲解时,还要讲清动作的重点,指出难点。要防止主观臆断讲解。还必须钻研在课的哪一环节,用多少时间、什么方式、怎么精讲,要随时反馈讲解的效果。还要善于运用术语,例如,教学初,可结合挂图讲解动作的术语,使学生初步了解动作术语的形象概念;演示时,可结合动作,重点提示术语,使学生看见动作后,知道“是什么名称,在身体什么部位,该怎么做”;练习中,可让学生根据术语做出动作,使他们建立从术语到动作的联系。

示范方法的运用也要讲究启发性。示范时,应力求稳、轻、美,使学生在动态的示范中得到健与美的享受。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学习阶段采用不同的示范方法,例如,练习初的完整示范或边示范、边讲解;改进动作时的重点示范;小结时的演示性示范等。

(3)重视练习的帮助性。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练习活动,往往都是在教师或同伴的帮助下进行的。由于技巧与器械体操的教学内容大多数与学生平时生活和学习的正常身体姿势和位置不同,学生在练习时会产生不习惯的感觉;有些动作有一定的危险性,学生在练习时会产生犹豫和害怕心理。因此,练习的帮助性是学生在学习动作和锻炼身体过程中,增强信心、增添勇气的必要手段。同时,在互相帮助的练习过程中,学生通过与教师或同伴的互相协作、互相磋商和互相交流,把自己融入到群体之中,体验到合作学习的乐趣,体验到对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4)做好专门性准备活动。

技巧与器械体操教材内容对柔韧性和协调性要求较高,除了做一般性准备活动之外,教师应重点指导学生做好专门性准备活动,特别应加强头、颈、肩、腰、腕、踝等部位的活动。

第五章 小球类和球类游戏教学内容介绍

1.小球类和球类游戏的教学目标

球类活动是小学生特别喜欢的项目。孩子们都喜欢玩球、打球和赛球,著名的球星也往往是他们羡慕和崇拜的偶像。球类活动不仅具有对抗性、趣味性等特点,而且强调集体合作,灵活多变地运用各项技战术,对锻炼人的体力,发展社会适应能力,充分发挥个人和集体的聪明智慧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体条件的限制,难以运用成人规范的场地、器材和严格的规则进行球类活动。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缩小了场地与用球、简化了规则,称之为“小球类和球类游戏”。本章选用了小篮球、小足球、羽毛球、乒乓球四项作为水平(三)的教学内容。

本章的教学目标有如下五条:

(1)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参与球类活动的意识与行为,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与兴趣性。

(2)学习简单的球类活动基础知识,初步掌握简单的球类活动基本技术和技能。

(3)发展学生的速度、灵敏与协调素质,提高与改善学生的身体机能水平。

(4)通过球类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树立自尊与自信心。

(5)增强同伴间的合作与交流,形成关心集体、尊重对手、遵守纪律的良好体育风尚。

2.小球类和球类游戏的特点

(1)在水平(二)的基础上,提高了小球类的基本技术、集体配合和简单规则的要求,并逐步建立战术概念。

(2)加强了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对抗性活动和游戏,逐步向小球类的简易教学比赛过渡。

(3)球类教学内容突出了学生在教与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注重学生的运动参与、自主学习、集体意识、合作交往、情绪调控的能力培养。

(4)竞技运动项目的改造,保留了球类活动的特征,降低了技术难度要求,体现对体育文化的传承。

3.小球类和球类游戏的教学内容

(1)小足球

① 足球基础知识(包括:小足球场地及设备规格、足球基本规则——掷界外球、踢球门球、踢角球、罚点球、任意球)

② 足球基本技术与游戏(包括:颠球与游戏;运球与游戏;踢球与游戏)

(2)小篮球

① 篮球基础知识(包括:篮球场地及设备规格;篮球基本规则——推人犯规、拉人犯规、阻挡犯规、脚踢球违例、拳击球违例)

② 篮球基本技术与游戏(包括:耍球游戏;传球游戏;运球游戏;投篮游戏)

(3)羽毛球

① 羽毛球基础知识(包括:羽毛球场地;羽毛球基本规则;发球违例的几种情况)

② 羽毛球基本技术与游戏(包括:握拍法;耍球游戏;低手击球游戏;高手击球游戏)

(4)乒乓球

① 乒乓球基础知识(包括:台面的区域;击球时间划分;握拍法)

② 乒乓球基本技术与游戏(颠球游戏;挡球游戏;发球游戏;攻球游戏)

4.小球类和球类游戏的教与学法

(1)五、六年级的小球类教学,教师要有目的地提高体育文化的内涵,结合教学内容介绍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在游戏和竞赛活动中学习规则,掌握安全活动的方法,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懂得安全地参加球类活动。

(2)五、六年级学生对球类运动的学习正处于启蒙阶段,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多接触球,让学生在熟悉球性中提高控球能力。对场地器材条件较困难的地区和学校,可因地制宜地开发代用器材,例如可以自制麻绳球、藤球、棕球等用于小篮球、小足球活动。

(3)充分发挥球类游戏的功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要讲究教学方法,加强学法指导,采用主题教学、情境教学等方法,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中主动、积极、快乐地学习。

(4)小球类和球类游戏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合作的互动过程。教师在引导学生互相观察、互相模仿、互相帮助的同时,应提倡师生之间共同参与,互相交流,在融洽平等的课堂氛围中师生共同发展,共同提高。

(5)在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例如,针对小球类活动对抗性较强,运动量较大的特点,教师可引导学生体验身体疲劳时的心理感受;针对小球类活动对熟悉球性、控制球能力要求较高的特点,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树立自信、自强,培养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针对小球类活动的群体性特点,教师可在活动中加强学生同伴和群体之间的协作配合,以增强他们对人际和社会交往的适应能力。

㈢ 幼儿体育教育名词解释幼儿园轻器械操开展于什么班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一、幼儿园体育活动的任务
1、锻炼幼儿身体,促进其正常发育,回提高幼儿对自然环答境的适应能力,增强其体质。
2、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使他们动作灵敏、协调、姿势正确。
3、培养幼儿机智、勇敢、遵守纪律等优良品德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二、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内容
1、基本动作:走、跑、跳、投、平衡、钻、爬、攀登等动作。
2、基本体操:①徒手操和轻器械操
②排队和变换队形
3、体育游戏:以发展各种基本动作为主要内容,并有一定的角色、情节和规则。

㈣ 有关小学体育教学的帮助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体育教师用书
(水平三)内容介绍(供小学五~六年级使用)

课程教材研究所体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本书是由课程教材研究所体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自2003年9月进入全国各实验区进行实验以来,许多实验学校获得不少成功的经验,同时也有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为了使正在进行的教学实验工作更符合体育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我们综合了各实验区学校对新教材试行中的经验和建议,对新教材作进一步的介绍和分析。希望能帮助五、六年级教师在一个更广泛的空间中对新教材有所感悟,有所把握,有所创意。

水平(三)《教师用书》全书共有十一章,根据内容性质可分为四个方面:

第一方面,学生的运动实践学习内容;

第二方面,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常识学习内容;

第三方面,学生的学习评价建议;

第四方面,教师的教学工作指导建议。

现将四方面内容作一简要介绍。

第一方面,学生的运动实践学习内容

学生的运动实践学习内容,在水平(三)《教师用书》的十二章中占了七章,由第二章至第八章构成。这一部分内容,是水平(三)《教师用书》的主体部分。请见下表:

以上七章学习内容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强调教学内容的游戏性、活动性、选择性和范例性。为了体现这些特点,这部分内容较多地采用了生动、形象、活泼的练习动作、组织形式和学习方法,教师用书提供的许多图例(包括活动场景图、动作过程示意图、技术原理图),也都带有学习和生活的趣味。选编的教材内容都是示例性的,这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留下自主选择的余地和发展的空间。同时,在各章节教材内容中,还提供了相关教材内容的“教学案例”,这又为教师创造性地选择与组合教材内容拓宽了思路。这套新教材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仍然以“田径”、“体操”、“球类”冠名教材,体现出水平(三)《教师用书》在全新的课程理念中,对体育文化属性的一种继承。

下面我们把这七章内容分别加以介绍。

第二章 基本体操教学内容介绍

1.基本体操的教学目标

水平(三)基本体操教材由三部分组成:队列和队形、徒手操和轻器械操。

基本体操对培养学生身体的正确姿势,矫正不良体态,促进机能发展,增进健康,以及提高学生合作交往与协同动作能力,形成良好的组织纪律、集体意识和心理品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水平(三)基本体操的教学目标,可以归纳成以下4项:

(1)学会简单的基本体操动作方法,培养身体的正确姿态;

(2)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体验活动的兴趣;

(3)促进身体协调、匀称发展,增进健康水平;

(4)提高学生集体活动的意识与行为,体验个人与群体合作交流的感受。

2.基本体操的特点

水平(三)的基本体操教学内容,在水平(二)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内容和难度,其特点是:队列队形练习中的向左、右、后转走动作,自然、流畅、活泼,不要求按《队列条令》的转法和节奏操练。行进中裂、并、分、合队走的练习,是一组纵队行进间由多变少或由少变多的队形变换的练习。预令(口令词)较长,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注意力以及集体动作协调一致的能力。

徒手操,也就是《小学生广播操》第二套,是国家专为全国小学生创编的。这套操具有与一般徒手操不同的特点,如,操节多(共12节),各节操的节拍多(每节操4个8拍至8个8拍);变化多(每一节拍要做一个以上动作,而且左右肢体动作不绝对对称,只在前后4拍或8拍的反复中动作相同)。整套操节奏鲜明,富有韵律感和表现力。可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因此,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全套操的动作,还应启发学生理解和表现该操所具有的健身、育心、健美的功能,以及活泼欢快、朝气蓬勃等丰富内涵。

棍棒操是在徒手操基础上发展的,是轻器械操的一种。它借助变换握棍的位置和动作,增大动作的幅度和力度,以增强肌肉的伸展性和关节、肩带的灵活、坚韧性,以及提高身体的协调性等;同时对于纠正身体不良姿态具有特殊的功能作用。本套棍棒操结构简单、节奏鲜明,易学易练。学生可以识图自练。

3.基本体操的教学内容

(1)队列和队形——① 向右(左)转走;② 向后转走;③ 行进间列队、并队走;④行进间分队、合队走。

(2)徒手操和轻器械操——① 徒手操:小学生广播体操;② 轻器械操:棍棒操(共八节)。

4.基本体操的教与学法

(1)基本体操内容丰富,练习的形式和动作的方法各不相同,教与学应针对教材的特色、目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他们的实际能力而定。

(2)高年级学生已具备较大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多采用探究法,自学自练法、合作交流法、结伴练习法等教与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练习。

(3)基本体操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观察和加强指导,适时进行示范与点评。必要时,教师可改变动作的结构、内容的组合、运动量的大小、组织形式的变化或采用游戏方法来提高学习效果。

(4)队列和队形练习,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的动作节奏感和整体协同一致上。既要掌握队列和队形的动作方法,又要提高与改善学生的精神状态。

(5)教材中的徒手操选用了原第二套小学生广播体操,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选用2002年教育部颁发的新的小学生广播体操进行教学。还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对广播操进行创编,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6)进行棍棒操教学时,教师应建立收发器械的常规要求,以取得安全、有序、快捷的效果。

第三章 田径教学内容介绍

1.田径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

五、六年级田径教学内容是一项发展学生基本活动能力的基础性教材,虽然冠名为“田径”,与田径运动项目名称一致,但它的教材内容仍是一些较为简单的跑、跳、投动作,没有过细的技术和规定过严的方法。教材的内容与形式突出了多样性、游戏性、趣味性和实用性特点,注重学生学习目标的全面达成。通过田径教学,要达到以下五条目标:

(1)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田径运动的意识与行为,提高学习田径的兴趣。

(2)掌握跑、跳、投的动作方法,培养学生身体正确姿势,学会田径运动的简单技术和技能。

(3)发展灵敏、协调、速度、耐力和力量素质,促进身体机能正常发育。

(4)营造生动、活泼、和谐的学习氛围,增强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勇气和信心。

(5)培养群体意识,增强责任感,提高合作与竞争能力,体验田径运动的乐趣。

2.田径教学内容的特点

(1)小学五、六年级的田径教学内容是在三、四年级的基础上发展的,主要是通过形式多样的跑、跳跃、投掷练习和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些情境性或主题性的游戏活动,让学生逐步掌握田径运动的正确方法和合理动作。

(2)选编的田径教学内容,无论是分解动作还是连贯动作,个人练习还是集体协作练习,都力争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教学思想,如“小小设计师”、“抢占奔跑空间”,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轻松、自然的教学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认知、学会生活。

(3)教学内容淡化了竞技性,增加了游戏性、趣味性、娱乐性、健身性和教育性内涵,如“青蛙过河”“学习解放军,争当神投手”“欢庆申奥成功”。这些教学内容丰富、生动活泼、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既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跑、跳跃、投掷的知识和技能,又能将课堂延伸至社会,使田径教学内容具有更大的活力。

3.田径教材的教学内容

(1)跑

① 发展快速跑能力的练习(包括:各种快速起动的跑;追拍跑;接力跑;“攻克堡垒”游戏;障碍赛跑;不等距离的追逐跑)

② 发展耐力跑能力的练习(包括:自然地形跑;定时跑;定距跑)

(2)跳跃

① 发展跳跃能力的练习(包括:各种方式跳绳;跳竹竿:“协同跳”游戏;摸高跳)

② 跳高(包括:跨跳练习;助跑起跳,直腿摆动坐上跳箱;急行跳高)

③ 跳远(包括:立定跳远;“青蛙跳荷叶”游戏;助跑几步,一脚跳起双脚着地;急行跳远)

(3)投掷

① 发展投掷能力的练习(包括:滚;抛;掷;投;推;撇等)

② 发展掷远能力的练习(包括:原地及自然跑几步肩上投掷;原地及自然跑几步背后过肩投掷;推掷实心球等)

③ 发展投准能力的练习(包括:固定目标投准;活动目标投准)

4.田径的教与学法

(1)重视学生的体验。在一些比较简单动作的教学时,教师只要提示动作要领、方法与要求,对于动作细节不要提出过高、过细的要求。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引导他们自主选择练习内容,自己参与动作演练,自我感受活动过程,主动探索练习方法和比赛战术,让学生在参与中获得积极的运动体验。

(2)精心设计练习的形式。教师要运用多样化、游戏化、趣味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激励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以充分体现田径教学的多种功能,达到全面锻炼、愉悦身心的目的。如,在学习“抢占奔跑空间”游戏时,可采用多种方法完成;进行“消灭老鼠”游戏,可采用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场地完成。

(3)不断变化练习的方式。在教学组织时,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改变练习的方式与方法,如调整练习的距离、高度、速度、重量,对前进的路线,器械的摆放,分组的形式,合作的组合等等都可以进行变化,以不断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

(4)创设个性发展和群体合作学习的良好环境。教材中有许多发展学生个性和群体合作学习的练习,如“个人抢占空间”、“集体抢占空间”、“障碍赛跑”、“三人追拍”、“四人协作跳”和“提速火车”等等。这些活动是完成课程目标的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和练习方法的传授,更要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和群体意识、群体行为的培养,如自我展示、顽强意志、互相帮助和集体精神等。

(5)体现“健康第一”的思想。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贯彻因人而异的原则,尤其是高年级女生中许多同学已进入青春发育期,更要注意安排适合她们生理、心理特点的教学内容。练习中的各种生理指标、心理状态和同学之间的关系,都要体现“健康第一”的思想,使学生在身体、心理、社会适应方面都获得全面和谐地发展。

(6)注意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思维力。教学中教师要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注意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如“小小设计师”是将单一的往返跑与创造性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自己设计跑步图形;又如“青蛙跳荷叶”,是把双脚连续向前跳的动作与蛙跳的动作相结合,让学生通过想象,形象生动地模仿青蛙轻巧落地的动作,从而帮助他们掌握跳远落地的缓冲动作。

(7)给学生留有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教材中多数教学案例都给学生留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究、发现、实践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在这一段时间内学生是真正的课堂学习的主角,可以自由选择学习内容,自主决定难易程度,自己掌握学习进程。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搭建充分展示才能的舞台,不包办代替。

第四章 技巧与器械体操教学内容介绍

1.技巧与器械体操的教学目标

水平(三)《教师用书》技巧与器械体操的教材内容分为四项:技巧、支撑跳跃、低单杠、实用性攀爬。这些教材内容形式多样,实用性强,项目较多,器械的高低、宽窄变化较大。有些动作要使身体倒置、跳起、腾空或在杠上完成一定难度的练习,甚至还有一定的危险性。在这样的条件下引导学生锻炼,首先能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促使他们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其次,在练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群体的帮助,克服种种不适、紧张等心理障碍,不仅掌握了技术动作,而且提高了学习情绪,增强了意志品质,并得到了合作学习的乐趣。同时,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严格遵守练习程序和群体活动规范,也为学生遵守社会公共秩序作了一次很好的演练。再次,当学习获得成功和进步以后,学生在体验到自我价值的时候,会产生自我展示的愿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技巧与器械体操的教学目标有以下五条:

(1)初步掌握技巧与器械体操的内容,在单个动作基础上,学会做组合动作。

(2)发展学生的体能,提高灵敏、协调和平衡能力,增强肢体肌肉力量,改善身体机能水平。

(3)培养学生学习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鼓励学生展示自我,体验在运动时的心理感受,克服胆怯、畏难等心理障碍。

(4)增强保护与帮助和合作学习的意识,体验群体学习生活的乐趣。

(5)培养勇敢、顽强、果断和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促进身体、心理的和谐发展。

2.技巧与器械体操的特点

(1)五、六年级既是小学最高的年级段,又要为即将升入初中作好各种准备,具有承上启下的特点。五、六年级教学内容在三、四年级的基础上,内容有所增加,难度有所提高,是三、四年级教学内容的发展、变化和重新组合。同时,五、六年级与初中一年级教学内容在某些具体的名称上更趋于接近,体现了小学技巧与器械体操教学与初中体操教学内容相衔接的特点。

(2)随着文化知识学习和社会经验的逐渐增加,五、六年级学生对动作的掌握不再满足于表面上粗略的学习,而是开始追求动作内在关系的把握,表现出教学内容的技术因素有所增加。尽管这些技术要求还是很简单的,但反映了该阶段学生学习的一种倾向。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握传授技术的“度”,既不能过多地追求技术细节,偏离小学教学的实际,又不能否定技术动作的规范,使学习缺乏深度。

(3)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五、六年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加,教学内容各个项目的力量要求增加了,如出现了以静力性练习为主的倒立动作,单个动作和组合动作的难度和强度都比三、四年级有所加大;同时,又要注意男女生之间的差别。开始进入生长发育第二高峰期的男女生之间的生理、心理差异逐步明显,在一些难度较大的教材中,把男女生的学习内容加以分列,男生更突出刚性,女生更突出柔性,使学习内容更适合男女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4)教学内容的选取更贴近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五、六年级的技巧与器械体操教学内容有许多动作接近学生的生活,如从高处跳下,从低处跳上,攀登和爬越各种障碍,出现意外或失去重心时的应急措施等。这些贴近生活的模拟性练习,体现了教学内容的实用价值。

3.技巧与器械体操的教学内容

(1)技巧

① 各种滚动与滚翻动作(包括:发展滚动能力的练习——握踝前后滚动、抱球前后滚动、夹物前后滚动、抱头直体左右滚动、抱球直体左右滚动、抱头屈体左右滚动、抱球跪撑屈体左右滚动、屈肘跪撑左右滚动、抱脚团身左右滚动等;发展前滚翻能力的练习——双手握踝前滚翻、双脚夹球前滚翻、双手抱球滚翻、一手抱球,一手支撑前滚翻、双手抱球肩侧前滚翻、跳箱盖上前滚翻、滚翻时低头,以单肩支撑由高处向下前滚翻、连续前滚翻、高处跳下后接前滚翻、模拟被绊倒接前滚翻、前滚翻分腿起、慢跑急停,重心前移做前滚翻、越过障碍前滚翻、双人“车轮”前滚翻等;发展后滚翻能力的练习——双手握踝后滚翻、双腿夹物后滚翻、连续后滚翻成直线、“波浪”式后滚翻、高处跳下后接后滚翻、后滚翻接球等)

② 各种简单的倒立动作(包括:肩肘倒立——双人配合练习、脚蹬墙成手倒立、脚蹬墙手倒立后作前滚翻等)

③ 保护与帮助下做手倒立(包括:靠墙手倒立、靠高垫手倒立、有人扶持手倒立等)

(2)支撑跳跃

① 发展支撑跳跃能力的练习(包括:原地起跳,空中分腿练习;分腿立撑练习;分腿立撑,推手挺身跳起练习;上步助跑,起跳练习;“撑骆驼”练习;助跑,起跳,支撑,分腿练习;助跑起跳,分腿跳上模仿跳箱练习等)

② 山羊分腿腾越(包括:在保护与帮助下练习;在安全条件下练习;完整动作练习)

(3)低单杠

① 发展悬垂能力的练习(包括:仰卧悬垂臂屈伸;屈臂蹲悬垂摆动;屈腿悬垂摆动;穿臂前后翻;蹲悬垂,穿杠成倒悬垂;高杠屈臂悬垂)

② 发展支撑能力的练习(包括:双杠支撑移动;低单杠支撑左右移动;跳上成正撑,前翻下;跳上成正撑,上体前翻慢下成蹲立等)

(4)实用性攀爬

① 各种攀爬练习(包括:爬斜梯,跳下成前滚翻起立跳箱;攀爬2米高的障碍物;攀爬轮胎架)

② 手脚并用爬竿(绳)(包括:爬垂直竿(绳);爬斜竿(绳)等)

4.技巧与器械体操的教与学法

(1)关注每一位学生,确保每个学生受益。

教学中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包括体育能力较强的、较差的和一般的学生。这里尤其需要提出的是,体育能力较强的学生往往因为成绩好,并经常作为教师的助手而受到重视;体育能力较差的学生则是教师传统关注的对象。而作为班级人数占大多数的体育能力一般的学生,因为人数多,又没有更多的特殊情况需要教师“操心”,会有意无意地被教师所忽视,这个现象应该引起注意并加以改进。虽然从表面上看,对体育能力一般的学生的忽视不会影响教学质量,这些学生大多数能够完成学习任务,但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要求分析,这种忽视是不能允许的。因为,每一位学生都需要教师的注意、关怀和帮助。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要确保每个学生受益,不仅要关注那些体育能力较强和较差的学生,也不能忽视体育能力一般的学生。例如,有的教师在体育课中建立了体育委员“轮岗值日”制度,让每一位学生在一学期都当一回体育委员。这就改变了以往体育委员由一人“承包”的做法,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值日委员”岗位上,学习服务、学会沟通、锻炼自己、展现自我。

(2)注重讲解、示范的启发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讲什么、怎么讲、讲到哪儿为止,都是讲解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例如,技巧教学时提问学生“什么时候交叉腿”,“转体方向怎么判断”,“后滚翻推手时间和方法”。这些带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提问,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开动脑筋,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参与意识。讲解时,还要讲清动作的重点,指出难点。要防止主观臆断讲解。还必须钻研在课的哪一环节,用多少时间、什么方式、怎么精讲,要随时反馈讲解的效果。还要善于运用术语,例如,教学初,可结合挂图讲解动作的术语,使学生初步了解动作术语的形象概念;演示时,可结合动作,重点提示术语,使学生看见动作后,知道“是什么名称,在身体什么部位,该怎么做”;练习中,可让学生根据术语做出动作,使他们建立从术语到动作的联系。

示范方法的运用也要讲究启发性。示范时,应力求稳、轻、美,使学生在动态的示范中得到健与美的享受。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学习阶段采用不同的示范方法,例如,练习初的完整示范或边示范、边讲解;改进动作时的重点示范;小结时的演示性示范等。

(3)重视练习的帮助性。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练习活动,往往都是在教师或同伴的帮助下进行的。由于技巧与器械体操的教学内容大多数与学生平时生活和学习的正常身体姿势和位置不同,学生在练习时会产生不习惯的感觉;有些动作有一定的危险性,学生在练习时会产生犹豫和害怕心理。因此,练习的帮助性是学生在学习动作和锻炼身体过程中,增强信心、增添勇气的必要手段。同时,在互相帮助的练习过程中,学生通过与教师或同伴的互相协作、互相磋商和互相交流,把自己融入到群体之中,体验到合作学习的乐趣,体验到对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4)做好专门性准备活动。

技巧与器械体操教材内容对柔韧性和协调性要求较高,除了做一般性准备活动之外,教师应重点指导学生做好专门性准备活动,特别应加强头、颈、肩、腰、腕、踝等部位的活动。

第五章 小球类和球类游戏教学内容介绍

1.小球类和球类游戏的教学目标

球类活动是小学生特别喜欢的项目。孩子们都喜欢玩球、打球和赛球,著名的球星也往往是他们羡慕和崇拜的偶像。球类活动不仅具有对抗性、趣味性等特点,而且强调集体合作,灵活多变地运用各项技战术,对锻炼人的体力,发展社会适应能力,充分发挥个人和集体的聪明智慧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体条件的限制,难以运用成人规范的场地、器材和严格的规则进行球类活动。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缩小了场地与用球、简化了规则,称之为“小球类和球类游戏”。本章选用了小篮球、小足球、羽毛球、乒乓球四项作为水平(三)的教学内容。

本章的教学目标有如下五条:

(1)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参与球类活动的意识与行为,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与兴趣性。

(2)学习简单的球类活动基础知识,初步掌握简单的球类活动基本技术和技能。

(3)发展学生的速度、灵敏与协调素质,提高与改善学生的身体机能水平。

(4)通过球类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树立自尊与自信心。

(5)增强同伴间的合作与交流,形成关心集体、尊重对手、遵守纪律的良好体育风尚。

2.小球类和球类游戏的特点

(1)在水平(二)的基础上,提高了小球类的基本技术、集体配合和简单规则的要求,并逐步建立战术概念。

(2)加强了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对抗性活动和游戏,逐步向小球类的简易教学比赛过渡。

(3)球类教学内容突出了学生在教与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注重学生的运动参与、自主学习、集体意识、合作交往、情绪调控的能力培养。

(4)竞技运动项目的改造,保留了球类活动的特征,降低了技术难度要求,体现对体育文化的传承。

3.小球类和球类游戏的教学内容

(1)小足球

① 足球基础知识(包括:小足球场地及设备规格、足球基本规则——掷界外球、踢球门球、踢角球、罚点球、任意球)

② 足球基本技术与游戏(包括:颠球与游戏;运球与游戏;踢球与游戏)

(2)小篮球

① 篮球基础知识(包括:篮球场地及设备规格;篮球基本规则——推人犯规、拉人犯规、阻挡犯规、脚踢球违例、拳击球违例)

② 篮球基本技术与游戏(包括:耍球游戏;传球游戏;运球游戏;投篮游戏)

(3)羽毛球

① 羽毛球基础知识(包括:羽毛球场地;羽毛球基本规则;发球违例的几种情况)

② 羽毛球基本技术与游戏(包括:握拍法;耍球游戏;低手击球游戏;高手击球游戏)

(4)乒乓球

① 乒乓球基础知识(包括:台面的区域;击球时间划分;握拍法)

② 乒乓球基本技术与游戏(颠球游戏;挡球游戏;发球游戏;攻球游戏)

4.小球类和球类游戏的教与学法

(1)五、六年级的小球类教学,教师要有目的地提高体育文化的内涵,结合教学内容介绍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在游戏和竞赛活动中学习规则,掌握安全活动的方法,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懂得安全地参加球类活动。

(2)五、六年级学生对球类运动的学习正处于启蒙阶段,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多接触球,让学生在熟悉球性中提高控球能力。对场地器材条件较困难的地区和学校,可因地制宜地开发代用器材,例如可以自制麻绳球、藤球、棕球等用于小篮球、小足球活动。

(3)充分发挥球类游戏的功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要讲究教学方法,加强学法指导,采用主题教学、情境教学等方法,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中主动、积极、快乐地学习。

(4)小球类和球类游戏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合作的互动过程。教师在引导学生互相观察、互相模仿、互相帮助的同时,应提倡师生之间共同参与,互相交流,在融洽平等的课堂氛围中师生共同发展,共同提高。

(5)在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例如,针对小球类活动对抗性较强,运动量较大的特点,教师可引导学生体验身体疲劳时的心理感受;针对小球类活动对熟悉球性、控制球能力要求较高的特点,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树立自信、自强,培养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针对小球类活动的群体性特点,教师可在活动中加强学生同伴和群体之间的协作配合,以增强他们对人际和社会交往的适应能力。

第六章 游戏与游戏教学内容介绍

1.游戏与游戏教学的教学目标

根据新的体育课程标准编写的小学体育《教师用书》,没有将游戏作为单独一类教材内容,而是把游戏教材内容与各项体育教材内容相结合,分散在各项身体锻炼实践内容之中,这是新教材结构上的一个特点。因为小学体育教材内容,特别是在小学的中低年级应以游戏为主线,使基本教材游戏化,又多运用游戏的方法进行教与学。

这一章“游戏与游戏教学”教材,虽然也介绍了一些游戏,并尽可能不与各类教材内容中的游戏重复,只是在举例时,联系到五、六年级的教材内容,介绍如何进行游戏教学。本章所列举的案例,也是为说明如何教游戏而选编的。这些方法仅供老师教学时参考。

水平(三)《教师用书》的游戏教学,是以课程标准目标导向来确定的,它有具体的游戏内容和教学目标,有特定的情节和活动方式、活动规则和活动结果,有别于其他教材中的游戏教学,是实施教学评价的“主体性”游戏。这些游戏是以自身特有的编排体系,以游戏教材为主线,以身体活动为载体,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掌握游戏的知识和技能,培养意志品质,满足心理需求,体验群体学习的乐趣为目标而开展的教学活动。因此它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积极的、独特的意义。

通过游戏与游戏教学,要达到如下的目标:

(1)培养学生

㈤ 小学体操知识

何谓体操 就是人来体各自部分依据解剖,生理特征按一定规律,按 一定规格做有机的运动。 它通过几种形式:徒手、持轻器械和在器械上正确完 成各种类型的不同难度的练习,并具有一定艺术要求 的体育项目,借以实现体育的目的的任务,达到增强 体质和培养意志品质的一种手段。 我们对体操概念的理解应该包括三个层面: 竞技层面上的体操即竞技体操 竞技体操:是体操运动中的竞技性内容,它有特定的 竞赛规程和评分规则,其项目多,动作难度大,具有 全面性、复杂性、准确性、惊险性和艺术性的特点。

㈥ 体操方面问题。。谁能帮我回答~!

体操的一种。以健身、医疗和发展身体素质为主要目的的身体操练。包括队列队形练习、徒手体操、轻器械体操和器械体操的基本练习。可单人、双人或集体做。不受场地器材限制,动作简便,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体操。 基本体操 以健身、医疗、发展人的各种身体素质为主要目的的形式简便、易于普及的体操。它包括徒手体操、轻器械体操和器械体操的基本动作。根据任务的不同,基本体操可分为以下几类:①为了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组织学生做各种队列队形练习;②为了强身或防治疾病编制各种徒手体操,如幼儿操、老年操、妇女卫生保健操等;③为了培养青少年的基本生活技能,在教学训练中使用各种手段,如攀登、负重、搬运等;④为了发展身体素质的某些方面,练习单人或双人徒手体操、轻器械体操和器械体操中某些基本动作;⑤为了矫正身体的不良姿势或缺陷,专门编排一些有针对性的体操动作;⑥为了改进或提高运动员的某项运动技术,选做一些徒手的或利用简单器械(垫子、肋木、体操凳等)的体操动作。 基本体操的练习方法很多,在选择动作和编制成套动作时要考虑对象的年龄、性别、健康情况、训练水平等特点。运动量要由小到大,并使身体得到全面锻炼。在动作安排上要做到动力性动作和静力性动作相结合,紧张的动作与放松的动作交替进行。在教学训练和指导群众进行徒手体操锻炼时应该注意掌握动作的开始姿势以及动作的方向、路线、幅度、速度、频率和节奏等,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在练习器械体操时,要注意安全和保护。 徒手体操 徒手体操是指以徒手形式进行的身体操练。根据人体各个部分的特点,依照一定的程序,由举、振、摆、倒、转、屈伸、绕环等一系列徒手动作组成的基本练习。 单人动作包括身体各环节在不同方向上的各种基本姿势和基本动作。具 体内容详见下表2—1。 表2—1 徒手体操身体基本姿势和基本动作表 动作类型头顶上肢下肢躯干全身 立√ 蹲√ 弓步√ 撑√ 卧√ 跪√ 倾√ 举√ √ 摆√ √ 屈√ √ √ √ 伸√ √ √ √ 波浪√ √ √ √ 振√ √ 踢√ 绕√ √ √ √ 绕环√ √ √ √ 转√ √ 跳√ 倒√ 双人动作是在单人动作的基础上,两人互相协调配合进行的身体操练。 但它不是简单动作的重复,而是要充分利用两人的条件,通过互相协作、互 相借助、互相对抗等手段,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根据用力性质的特点,双 人动作可分为助力性动作、对抗性动作和协同性动作。 1.助力性动作指一人帮助另一人做动作。如一人帮助另一人拉肩、抬腿、 体前屈等。 2.对抗性动作指两人互相用力对抗做动作。可分为三种情况:①两人同 时做克制性用力,如两人侧向成弓步,单手互握互拉等;③既做克制性用力、 又做退让性用力,如两人面向成弓步,两手互握、两臂依次用力互推等;③ 一人做克制性用力,另一人做退让性用力,如两人面向成弓步,两手互握, 一人两臂用力前推,另一人退让,转轮进行。 3.协同性动作指两人互相帮助或依附地同时做动作。如两人背向成弓 步,两手互握互拉,两人面向拉手蹲跳等。 集体动作是指在双人动作的基础上,多人互相配合进行的身体操练。如 集体围成一圆形、手互握,前弓步做臂上举、体后屈,后弓步做臂后举、体 前屈等。 根据“队列条令”规定和体操教学的需要,常用的队列队形练习一般有下列内容:
一、队列练习内容
(一)单人动作。包括立正、稍息、原地转法(向左、右、后转,半面向左、右转);行进(齐步、正步、跑步、便步、踏步、移动和步法变换)、立定、行进门转法以及坐下、蹲下和起立等。
(二)班(队)动作。包括集合、解散、看齐、报数以及队列变换、行进间队列变换等等。
二、队形练习
(一)原地队形。有横队、纵队、方队、弧形、梯形、圆形、三角形等。
(二)行进间队形。有横队、纵队、疗队及其队形变化。
一路纵队的行进间练习有:绕场行进、对角城行进、蛇形行进、锯齿形行进、圆形行进、“8”字形行进及螺旋形行进等。
二路纵队的行进间练习有:分队、合队、井队、裂队、交叉行进、错肩行进等。 一、队列

1、立正

口令:“立正!”

要求: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60度,两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微向前倾,两肩要平,稍向后张,两臂下垂自然伸直,手指并拢自然微屈,中指贴于裤缝,头正颈直,口要闭,下颚微收,两眼向前平视。

2、稍息

口令:“稍息!”

要求: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大半脚,两腿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稍息过久,可自行换脚,但应先恢复立正姿势,再换脚。稍息时,精神仍不能涣散,也不能随意相互说话。

3、整齐

口令:“向右〈左〉看——齐!”

要求:基准学生不动,其余学生向右(左〉转头,眼睛看右〈左)邻同学腮部,并通视全线。后列人员对正、看齐。队列之间的间隔(两肘之间)约10厘米,距离(前一名脚跟至后一名脚尖)约75厘米。

看齐时,身体姿势仍应保持正直。如发现自己的位置与基准同学不在一条线上,应立即以碎步调整。如是二列横队向右看齐时,第二列的基准学生,应取一臂之长的距离,向第一列基准学生对正,第二列其余学生动作同第一列。一般应是向右看齐整理队伍,必要时才用向左看齐,

口令:“以×××为基准向中看——齐!”

要求:基准学生不动,其余学生按照向右〈左〉看齐规定实施。基准学生听到“以某人为基准”时,右手握拳高举,听到“向中看一一齐” 后,将手放下。

口令:“向前——看!”

要求:基准学生不动,其余学生立即将头转正,恢复原来姿势。

4、报数

口令:“报数!”

要求:从右至左依次以短促宏亮的声音转头报数(最后一名不转头),后列最后一名报“满伍”或“缺×名”。为上课的需要,往往用指定的数字报数,或几列同时报数。方法同上, 但教师应事先说明:如“一至三——报数!”“各列——报数!”等

5、集合

口令:“成二列横队或其它队形——集合!”

要求:指挥员应先发出预告或信号,如“全班同学注意”,然后站在预定队形的中央前,面向预定队形成立正姿势,下达口令。学生听到口令后,按口令所指示的队形,迅速地到指定位置面向指挥员集合,自行对正、看齐,成立正姿势。

6、解散

口令:“解散!”

要求:听到“解散”口令后,迅速离开原位。

7、原地转法

口令:“向右(左)-一一转!”

要求:以右(左)脚跟为轴,右(左〉脚跟和左〈右〉脚掌前部同时用力,向右(左〉转90度,身体重心落右〈左〉脚,左〈右〉脚靠拢右〈左〉脚。转时,两腿挺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

口令:“向后一一转!”

要求:按向右转的要领向后转180度.

8、各种步法和立定

口令:“齐步一一走!”

要求:左脚迈出约75厘米处着地,体重前移,右脚照此法行进,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时,小臂稍向里合,手约与第五衣扣同高并不超过衣扣线,行进速度每分钟约120步。

口令:“跑步——走!”

要求:听到预令,两手迅速握拳提到腰际,拳心向内,肘部稍向里合。听到动令,上体微向前顷,两腿微屈,同时左脚利用右脚掌的弹力跃出约80厘米,前脚掌着地,体重前移,右脚照此法行进,两臂自然摆动,向前摆不露肘,小臂略平,稍向里合,两拳不超过衣扣线,向后摆不露手。行进速度每分钟约180步。

口令:“正步——走!”

要求:左脚踢出(脚掌离地面约25厘米并与地面平行,腿要绷直)约75厘米处适当用力着地,体重前移,;右腿照此法行进,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摆臂时,向前摆肘部弯曲,小臂略平,手腕摆到第三,四衣扣之间,离身体约10厘米,手心向内稍向下,向后摆到不能自然摆动为止。行进速度每分钟约116步。

口令:“立——定!”

要求:齐步和正步都是左脚向前大半步,右脚靠拢左脚,成立正姿势。跑步时,继续跑两步,然后左脚向前大半步,右脚靠拢左脚,同时将手放下,成立正姿势。

9、齐步换跑步

口令:“跑步——走!”

要求:听到预令,两手迅速握拳提到腰际,两臂自然摆动。听到动令,即换跑步行进。

10、跑步换齐步

口令:“齐步——走!”

要求:听到口令,继续跑两步,再换齐步行进。

11、行进间向右(左)转走。

口令:“向右(左)转——走!”

要求:左〈右)脚向前半步,脚尖稍向右〈左〉,身体向右〈左〉转90度,同时出右〈左〉脚,向新方向行进。

二、队列、队形变换:

1、原地一列←→二列

原地一(二)列横队变为二(一)列横队

口令:“成二列横队——走!”"

要求:听到口令后,双数学生左脚向后退一步,右脚不靠拢左脚向右跨一步,站在单数学生的后面,左脚向右脚靠拢。

口令:“成一列横队——走!”

中学要求:双数(第二列)学生左脚先向左跨一步,右脚不靠拢左脚向前跨一步,站在单数学生的左方,左脚向右脚靠拢。

小学要求:双数学生左脚向左前方斜跨一步,右脚向左脚靠拢。(部队队列条令明确三拍完成)

2、原地一路←→二路(根据部队队列条令制订)

原地一路纵队变为二路纵队

口令:“成二路纵队——走!”

要求:听到口令后,双数学生右脚右跨一步,左脚(不靠拢右脚)向前一步,右脚向左脚靠拢,站到单数同学右侧,自行对正、看齐。

原地二路纵队变为一路纵队

口令:“成一路纵队——走!”

要求:做动作前每个学生前后要有一步距离。听到口令后, 双数学生右脚后退一步,左脚(不靠拢右脚)站到单数同学之后,右脚向左脚靠拢,自行对正。

3、原地一列←→二路

口令:“成二路纵队——走!”

要领:全体向右转,随之按一路纵队变二路纵队的要领去做。

4、行进间一列←→二列

行进间一(二)列横队变为二〈一〉列横队

口令:“成二列横队——走!”〈口令落在左脚〉

要求:听到口令后,单数学生继续前进,双数学生原地踏脚两步,第三步则进到单数学生的后面,并随之继续行进。

口令:“成一列横队一走!”

要求:听到口令后,单数学生原地踏脚两步,双数学生向左跨一步,右脚不靠拢左脚向前跨一步,进到单数学生的左边,并随之继续行进。

5、行进间一路←→二路

行进间一路纵队变为二路纵队

口令:“成二路纵队——走!”

要求:听到口令后,基准(排头)学生以小步行进,双数学生即进到单数学生的右方,各学生并取规定间隔和距离,仍以小步行进;直至听到"照直前进"或"立一定"的口令为止。

行进同二路纵队变为一路纵队

口令:“成一路纵队——走!”

要求:听到口令后,左边一路的基准(排头〉学生照直前进,其余学生则以小步行进,待留出双数学生的空隙后,双数学生向左插入单数学生的后面,并取规定的距离,然后继续以原步幅行进。

6、裂队、并队走

裂队走

口令:“左右转弯裂队——走!”

要求:全队先"一、二"报数。一路纵队行进间听到口令后,一数左转弯走,二数右转弯走,分裂成方向相反的两个一路纵队。

并队走

口令:“左右转弯成二〈四〉路纵队——走!”

要求:听口令后,两个面对走的一(二〉路纵队变成二〈四)路纵队

7、分队、合队走

分队走

口令:“左右转弯分队——走!”

要求:二(四〉路纵队行进间听到口令后,左边的一〈二〉路左转弯走,右边的一(二〉路右转弯走,分成方向相反的两个一(二)路纵队。

合队走

口令:“左右转弯成一〈二〉路纵队一一走!”

要求:听口令后,两个对面走的一〈二〉路纵队左边在前,右边在后合成一个一〈二〉路纵队。

8、错肩走

从右(左)边错肩走

口令: “从右(左)边错肩——走!”

要求:当听到口令后,两个一(二)路纵队迎面相遇,均从右(左)边错肩走过,相互间的间隔为一臂距离(图1)。

一隔一队从右(左)边错肩走

口令: “一隔一队从右(左)边错肩——走!”

要求:当听到口令后,两个二路纵队相遇,二路参差隔开错肩走过(图2)。

从里面(或从外面)错肩走

口令: “从里面(或从外面)错肩——走”

要求:当听到口令后,两个二路纵队相遇,一个二路纵队在内,另外一个二路纵队则分开从外面走
9、正步走成机翼形及还原

走成机翼形

口令:“成机翼形走”

要求:二列横队,听到口令后,横队中央伍正步走出,紧挨着左、右一伍在中央伍走出2步后走出,依次行进走成机翼形,并保持此队形前进。(图4)

走成二列横队

口令:“还原”

要求:听到口令后,中央伍先立定,左、右伍继续前进,并隔2拍立定。

(此队形变换也可在原地踏步时进行) 技巧系列动作
选手在技巧系列动作比赛场地是一块地板场地,选手在比赛时必须保持动作的连贯性,不能有静止动作出现,否则算犯规。比赛动作长度应保持在75—90秒之间,时间超出或不足以每秒0.05分扣除。参赛选手在比赛中必须和所使用的器材保持身体接触。音乐和动作的结束时间必须保持一致。 教练在技巧系列动作比赛期间不得与运动员、音乐师和评委进行任何交流。

评委
比赛需要三组评委,第一组打技术分,也就是选手动作的难度分,第二组打艺术分,执行评委将根据选手的动作表现力、艺术鉴赏力以及技术失误来给分,总之评委时依据编舞、器材选择、比赛动作、选手创造力以及熟练程度来给分的。

分数
在通常的比赛中,技术评委和艺术评委的最高分是5分,执行评委的最高分是10分。在小组赛中,得分偏向于艺术得分,技术分4分,艺术分6分。大体上来说,选手的得分是三组评委给分的总和。小组赛的最高分为20分。“动作迟疑或不精确”扣0.05分,小的失误扣0.10分,中等错误扣0.20分,主要失误扣0.30分。比赛中选手偏离比赛场地或使用器械不受控制,均扣分。选手动作不雅需扣分。

㈦ 小学体育水平三的教学内容

本书是由课程教材研究所体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自2003年9月进入全国各实验区进行实验以来,许多实验学校获得不少成功的经验,同时也有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为了使正在进行的教学实验工作更符合体育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我们综合了各实验区学校对新教材试行中的经验和建议,对新教材作进一步的介绍和分析。希望能帮助五、六年级教师在一个更广泛的空间中对新教材有所感悟,有所把握,有所创意。

水平(三)《教师用书》全书共有十一章,根据内容性质可分为四个方面:

第一方面,学生的运动实践学习内容;

第二方面,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常识学习内容;

第三方面,学生的学习评价建议;

第四方面,教师的教学工作指导建议。

现将四方面内容作一简要介绍。

第一方面,学生的运动实践学习内容

学生的运动实践学习内容,在水平(三)《教师用书》的十二章中占了七章,由第二章至第八章构成。这一部分内容,是水平(三)《教师用书》的主体部分。请见下表:

以上七章学习内容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强调教学内容的游戏性、活动性、选择性和范例性。为了体现这些特点,这部分内容较多地采用了生动、形象、活泼的练习动作、组织形式和学习方法,教师用书提供的许多图例(包括活动场景图、动作过程示意图、技术原理图),也都带有学习和生活的趣味。选编的教材内容都是示例性的,这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留下自主选择的余地和发展的空间。同时,在各章节教材内容中,还提供了相关教材内容的“教学案例”,这又为教师创造性地选择与组合教材内容拓宽了思路。这套新教材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仍然以“田径”、“体操”、“球类”冠名教材,体现出水平(三)《教师用书》在全新的课程理念中,对体育文化属性的一种继承。

下面我们把这七章内容分别加以介绍。

第二章 基本体操教学内容介绍

1.基本体操的教学目标

水平(三)基本体操教材由三部分组成:队列和队形、徒手操和轻器械操。

基本体操对培养学生身体的正确姿势,矫正不良体态,促进机能发展,增进健康,以及提高学生合作交往与协同动作能力,形成良好的组织纪律、集体意识和心理品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水平(三)基本体操的教学目标,可以归纳成以下4项:

(1)学会简单的基本体操动作方法,培养身体的正确姿态;

(2)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体验活动的兴趣;

(3)促进身体协调、匀称发展,增进健康水平;

(4)提高学生集体活动的意识与行为,体验个人与群体合作交流的感受。

2.基本体操的特点

水平(三)的基本体操教学内容,在水平(二)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内容和难度,其特点是:队列队形练习中的向左、右、后转走动作,自然、流畅、活泼,不要求按《队列条令》的转法和节奏操练。行进中裂、并、分、合队走的练习,是一组纵队行进间由多变少或由少变多的队形变换的练习。预令(口令词)较长,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注意力以及集体动作协调一致的能力。

徒手操,也就是《小学生广播操》第二套,是国家专为全国小学生创编的。这套操具有与一般徒手操不同的特点,如,操节多(共12节),各节操的节拍多(每节操4个8拍至8个8拍);变化多(每一节拍要做一个以上动作,而且左右肢体动作不绝对对称,只在前后4拍或8拍的反复中动作相同)。整套操节奏鲜明,富有韵律感和表现力。可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因此,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全套操的动作,还应启发学生理解和表现该操所具有的健身、育心、健美的功能,以及活泼欢快、朝气蓬勃等丰富内涵。

棍棒操是在徒手操基础上发展的,是轻器械操的一种。它借助变换握棍的位置和动作,增大动作的幅度和力度,以增强肌肉的伸展性和关节、肩带的灵活、坚韧性,以及提高身体的协调性等;同时对于纠正身体不良姿态具有特殊的功能作用。本套棍棒操结构简单、节奏鲜明,易学易练。学生可以识图自练。

3.基本体操的教学内容

(1)队列和队形——① 向右(左)转走;② 向后转走;③ 行进间列队、并队走;④行进间分队、合队走。

(2)徒手操和轻器械操——① 徒手操:小学生广播体操;② 轻器械操:棍棒操(共八节)。

4.基本体操的教与学法

(1)基本体操内容丰富,练习的形式和动作的方法各不相同,教与学应针对教材的特色、目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他们的实际能力而定。

(2)高年级学生已具备较大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多采用探究法,自学自练法、合作交流法、结伴练习法等教与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练习。

(3)基本体操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观察和加强指导,适时进行示范与点评。必要时,教师可改变动作的结构、内容的组合、运动量的大小、组织形式的变化或采用游戏方法来提高学习效果。

(4)队列和队形练习,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的动作节奏感和整体协同一致上。既要掌握队列和队形的动作方法,又要提高与改善学生的精神状态。

(5)教材中的徒手操选用了原第二套小学生广播体操,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选用2002年教育部颁发的新的小学生广播体操进行教学。还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对广播操进行创编,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6)进行棍棒操教学时,教师应建立收发器械的常规要求,以取得安全、有序、快捷的效果。

第三章 田径教学内容介绍

1.田径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

五、六年级田径教学内容是一项发展学生基本活动能力的基础性教材,虽然冠名为“田径”,与田径运动项目名称一致,但它的教材内容仍是一些较为简单的跑、跳、投动作,没有过细的技术和规定过严的方法。教材的内容与形式突出了多样性、游戏性、趣味性和实用性特点,注重学生学习目标的全面达成。通过田径教学,要达到以下五条目标:

(1)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田径运动的意识与行为,提高学习田径的兴趣。

(2)掌握跑、跳、投的动作方法,培养学生身体正确姿势,学会田径运动的简单技术和技能。

(3)发展灵敏、协调、速度、耐力和力量素质,促进身体机能正常发育。

(4)营造生动、活泼、和谐的学习氛围,增强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勇气和信心。

(5)培养群体意识,增强责任感,提高合作与竞争能力,体验田径运动的乐趣。

2.田径教学内容的特点

(1)小学五、六年级的田径教学内容是在三、四年级的基础上发展的,主要是通过形式多样的跑、跳跃、投掷练习和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些情境性或主题性的游戏活动,让学生逐步掌握田径运动的正确方法和合理动作。

(2)选编的田径教学内容,无论是分解动作还是连贯动作,个人练习还是集体协作练习,都力争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教学思想,如“小小设计师”、“抢占奔跑空间”,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轻松、自然的教学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认知、学会生活。

(3)教学内容淡化了竞技性,增加了游戏性、趣味性、娱乐性、健身性和教育性内涵,如“青蛙过河”“学习解放军,争当神投手”“欢庆申奥成功”。这些教学内容丰富、生动活泼、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既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跑、跳跃、投掷的知识和技能,又能将课堂延伸至社会,使田径教学内容具有更大的活力。

3.田径教材的教学内容

(1)跑

① 发展快速跑能力的练习(包括:各种快速起动的跑;追拍跑;接力跑;“攻克堡垒”游戏;障碍赛跑;不等距离的追逐跑)

② 发展耐力跑能力的练习(包括:自然地形跑;定时跑;定距跑)

(2)跳跃

① 发展跳跃能力的练习(包括:各种方式跳绳;跳竹竿:“协同跳”游戏;摸高跳)

② 跳高(包括:跨跳练习;助跑起跳,直腿摆动坐上跳箱;急行跳高)

③ 跳远(包括:立定跳远;“青蛙跳荷叶”游戏;助跑几步,一脚跳起双脚着地;急行跳远)

(3)投掷

① 发展投掷能力的练习(包括:滚;抛;掷;投;推;撇等)

② 发展掷远能力的练习(包括:原地及自然跑几步肩上投掷;原地及自然跑几步背后过肩投掷;推掷实心球等)

③ 发展投准能力的练习(包括:固定目标投准;活动目标投准)

4.田径的教与学法

(1)重视学生的体验。在一些比较简单动作的教学时,教师只要提示动作要领、方法与要求,对于动作细节不要提出过高、过细的要求。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引导他们自主选择练习内容,自己参与动作演练,自我感受活动过程,主动探索练习方法和比赛战术,让学生在参与中获得积极的运动体验。

(2)精心设计练习的形式。教师要运用多样化、游戏化、趣味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激励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以充分体现田径教学的多种功能,达到全面锻炼、愉悦身心的目的。如,在学习“抢占奔跑空间”游戏时,可采用多种方法完成;进行“消灭老鼠”游戏,可采用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场地完成。

(3)不断变化练习的方式。在教学组织时,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改变练习的方式与方法,如调整练习的距离、高度、速度、重量,对前进的路线,器械的摆放,分组的形式,合作的组合等等都可以进行变化,以不断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

(4)创设个性发展和群体合作学习的良好环境。教材中有许多发展学生个性和群体合作学习的练习,如“个人抢占空间”、“集体抢占空间”、“障碍赛跑”、“三人追拍”、“四人协作跳”和“提速火车”等等。这些活动是完成课程目标的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和练习方法的传授,更要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和群体意识、群体行为的培养,如自我展示、顽强意志、互相帮助和集体精神等。

(5)体现“健康第一”的思想。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贯彻因人而异的原则,尤其是高年级女生中许多同学已进入青春发育期,更要注意安排适合她们生理、心理特点的教学内容。练习中的各种生理指标、心理状态和同学之间的关系,都要体现“健康第一”的思想,使学生在身体、心理、社会适应方面都获得全面和谐地发展。

(6)注意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思维力。教学中教师要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注意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如“小小设计师”是将单一的往返跑与创造性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自己设计跑步图形;又如“青蛙跳荷叶”,是把双脚连续向前跳的动作与蛙跳的动作相结合,让学生通过想象,形象生动地模仿青蛙轻巧落地的动作,从而帮助他们掌握跳远落地的缓冲动作。

(7)给学生留有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教材中多数教学案例都给学生留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究、发现、实践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在这一段时间内学生是真正的课堂学习的主角,可以自由选择学习内容,自主决定难易程度,自己掌握学习进程。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搭建充分展示才能的舞台,不包办代替。

第四章 技巧与器械体操教学内容介绍

1.技巧与器械体操的教学目标

水平(三)《教师用书》技巧与器械体操的教材内容分为四项:技巧、支撑跳跃、低单杠、实用性攀爬。这些教材内容形式多样,实用性强,项目较多,器械的高低、宽窄变化较大。有些动作要使身体倒置、跳起、腾空或在杠上完成一定难度的练习,甚至还有一定的危险性。在这样的条件下引导学生锻炼,首先能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促使他们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其次,在练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群体的帮助,克服种种不适、紧张等心理障碍,不仅掌握了技术动作,而且提高了学习情绪,增强了意志品质,并得到了合作学习的乐趣。同时,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严格遵守练习程序和群体活动规范,也为学生遵守社会公共秩序作了一次很好的演练。再次,当学习获得成功和进步以后,学生在体验到自我价值的时候,会产生自我展示的愿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技巧与器械体操的教学目标有以下五条:

(1)初步掌握技巧与器械体操的内容,在单个动作基础上,学会做组合动作。

(2)发展学生的体能,提高灵敏、协调和平衡能力,增强肢体肌肉力量,改善身体机能水平。

(3)培养学生学习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鼓励学生展示自我,体验在运动时的心理感受,克服胆怯、畏难等心理障碍。

(4)增强保护与帮助和合作学习的意识,体验群体学习生活的乐趣。

(5)培养勇敢、顽强、果断和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促进身体、心理的和谐发展。

2.技巧与器械体操的特点

(1)五、六年级既是小学最高的年级段,又要为即将升入初中作好各种准备,具有承上启下的特点。五、六年级教学内容在三、四年级的基础上,内容有所增加,难度有所提高,是三、四年级教学内容的发展、变化和重新组合。同时,五、六年级与初中一年级教学内容在某些具体的名称上更趋于接近,体现了小学技巧与器械体操教学与初中体操教学内容相衔接的特点。

(2)随着文化知识学习和社会经验的逐渐增加,五、六年级学生对动作的掌握不再满足于表面上粗略的学习,而是开始追求动作内在关系的把握,表现出教学内容的技术因素有所增加。尽管这些技术要求还是很简单的,但反映了该阶段学生学习的一种倾向。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握传授技术的“度”,既不能过多地追求技术细节,偏离小学教学的实际,又不能否定技术动作的规范,使学习缺乏深度。

(3)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五、六年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加,教学内容各个项目的力量要求增加了,如出现了以静力性练习为主的倒立动作,单个动作和组合动作的难度和强度都比三、四年级有所加大;同时,又要注意男女生之间的差别。开始进入生长发育第二高峰期的男女生之间的生理、心理差异逐步明显,在一些难度较大的教材中,把男女生的学习内容加以分列,男生更突出刚性,女生更突出柔性,使学习内容更适合男女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4)教学内容的选取更贴近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五、六年级的技巧与器械体操教学内容有许多动作接近学生的生活,如从高处跳下,从低处跳上,攀登和爬越各种障碍,出现意外或失去重心时的应急措施等。这些贴近生活的模拟性练习,体现了教学内容的实用价值。

3.技巧与器械体操的教学内容

(1)技巧

① 各种滚动与滚翻动作(包括:发展滚动能力的练习——握踝前后滚动、抱球前后滚动、夹物前后滚动、抱头直体左右滚动、抱球直体左右滚动、抱头屈体左右滚动、抱球跪撑屈体左右滚动、屈肘跪撑左右滚动、抱脚团身左右滚动等;发展前滚翻能力的练习——双手握踝前滚翻、双脚夹球前滚翻、双手抱球滚翻、一手抱球,一手支撑前滚翻、双手抱球肩侧前滚翻、跳箱盖上前滚翻、滚翻时低头,以单肩支撑由高处向下前滚翻、连续前滚翻、高处跳下后接前滚翻、模拟被绊倒接前滚翻、前滚翻分腿起、慢跑急停,重心前移做前滚翻、越过障碍前滚翻、双人“车轮”前滚翻等;发展后滚翻能力的练习——双手握踝后滚翻、双腿夹物后滚翻、连续后滚翻成直线、“波浪”式后滚翻、高处跳下后接后滚翻、后滚翻接球等)

② 各种简单的倒立动作(包括:肩肘倒立——双人配合练习、脚蹬墙成手倒立、脚蹬墙手倒立后作前滚翻等)

③ 保护与帮助下做手倒立(包括:靠墙手倒立、靠高垫手倒立、有人扶持手倒立等)

(2)支撑跳跃

① 发展支撑跳跃能力的练习(包括:原地起跳,空中分腿练习;分腿立撑练习;分腿立撑,推手挺身跳起练习;上步助跑,起跳练习;“撑骆驼”练习;助跑,起跳,支撑,分腿练习;助跑起跳,分腿跳上模仿跳箱练习等)

② 山羊分腿腾越(包括:在保护与帮助下练习;在安全条件下练习;完整动作练习)

(3)低单杠

① 发展悬垂能力的练习(包括:仰卧悬垂臂屈伸;屈臂蹲悬垂摆动;屈腿悬垂摆动;穿臂前后翻;蹲悬垂,穿杠成倒悬垂;高杠屈臂悬垂)

② 发展支撑能力的练习(包括:双杠支撑移动;低单杠支撑左右移动;跳上成正撑,前翻下;跳上成正撑,上体前翻慢下成蹲立等)

(4)实用性攀爬

① 各种攀爬练习(包括:爬斜梯,跳下成前滚翻起立跳箱;攀爬2米高的障碍物;攀爬轮胎架)

② 手脚并用爬竿(绳)(包括:爬垂直竿(绳);爬斜竿(绳)等)

4.技巧与器械体操的教与学法

(1)关注每一位学生,确保每个学生受益。

教学中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包括体育能力较强的、较差的和一般的学生。这里尤其需要提出的是,体育能力较强的学生往往因为成绩好,并经常作为教师的助手而受到重视;体育能力较差的学生则是教师传统关注的对象。而作为班级人数占大多数的体育能力一般的学生,因为人数多,又没有更多的特殊情况需要教师“操心”,会有意无意地被教师所忽视,这个现象应该引起注意并加以改进。虽然从表面上看,对体育能力一般的学生的忽视不会影响教学质量,这些学生大多数能够完成学习任务,但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要求分析,这种忽视是不能允许的。因为,每一位学生都需要教师的注意、关怀和帮助。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要确保每个学生受益,不仅要关注那些体育能力较强和较差的学生,也不能忽视体育能力一般的学生。例如,有的教师在体育课中建立了体育委员“轮岗值日”制度,让每一位学生在一学期都当一回体育委员。这就改变了以往体育委员由一人“承包”的做法,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值日委员”岗位上,学习服务、学会沟通、锻炼自己、展现自我。

(2)注重讲解、示范的启发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讲什么、怎么讲、讲到哪儿为止,都是讲解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例如,技巧教学时提问学生“什么时候交叉腿”,“转体方向怎么判断”,“后滚翻推手时间和方法”。这些带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提问,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开动脑筋,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参与意识。讲解时,还要讲清动作的重点,指出难点。要防止主观臆断讲解。还必须钻研在课的哪一环节,用多少时间、什么方式、怎么精讲,要随时反馈讲解的效果。还要善于运用术语,例如,教学初,可结合挂图讲解动作的术语,使学生初步了解动作术语的形象概念;演示时,可结合动作,重点提示术语,使学生看见动作后,知道“是什么名称,在身体什么部位,该怎么做”;练习中,可让学生根据术语做出动作,使他们建立从术语到动作的联系。

示范方法的运用也要讲究启发性。示范时,应力求稳、轻、美,使学生在动态的示范中得到健与美的享受。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学习阶段采用不同的示范方法,例如,练习初的完整示范或边示范、边讲解;改进动作时的重点示范;小结时的演示性示范等。

(3)重视练习的帮助性。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练习活动,往往都是在教师或同伴的帮助下进行的。由于技巧与器械体操的教学内容大多数与学生平时生活和学习的正常身体姿势和位置不同,学生在练习时会产生不习惯的感觉;有些动作有一定的危险性,学生在练习时会产生犹豫和害怕心理。因此,练习的帮助性是学生在学习动作和锻炼身体过程中,增强信心、增添勇气的必要手段。同时,在互相帮助的练习过程中,学生通过与教师或同伴的互相协作、互相磋商和互相交流,把自己融入到群体之中,体验到合作学习的乐趣,体验到对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4)做好专门性准备活动。

技巧与器械体操教材内容对柔韧性和协调性要求较高,除了做一般性准备活动之外,教师应重点指导学生做好专门性准备活动,特别应加强头、颈、肩、腰、腕、踝等部位的活动。

第五章 小球类和球类游戏教学内容介绍

1.小球类和球类游戏的教学目标

球类活动是小学生特别喜欢的项目。孩子们都喜欢玩球、打球和赛球,著名的球星也往往是他们羡慕和崇拜的偶像。球类活动不仅具有对抗性、趣味性等特点,而且强调集体合作,灵活多变地运用各项技战术,对锻炼人的体力,发展社会适应能力,充分发挥个人和集体的聪明智慧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体条件的限制,难以运用成人规范的场地、器材和严格的规则进行球类活动。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缩小了场地与用球、简化了规则,称之为“小球类和球类游戏”。本章选用了小篮球、小足球、羽毛球、乒乓球四项作为水平(三)的教学内容。

本章的教学目标有如下五条:

(1)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参与球类活动的意识与行为,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与兴趣性。

(2)学习简单的球类活动基础知识,初步掌握简单的球类活动基本技术和技能。

(3)发展学生的速度、灵敏与协调素质,提高与改善学生的身体机能水平。

(4)通过球类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树立自尊与自信心。

(5)增强同伴间的合作与交流,形成关心集体、尊重对手、遵守纪律的良好体育风尚。

2.小球类和球类游戏的特点

(1)在水平(二)的基础上,提高了小球类的基本技术、集体配合和简单规则的要求,并逐步建立战术概念。

(2)加强了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对抗性活动和游戏,逐步向小球类的简易教学比赛过渡。

(3)球类教学内容突出了学生在教与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注重学生的运动参与、自主学习、集体意识、合作交往、情绪调控的能力培养。

(4)竞技运动项目的改造,保留了球类活动的特征,降低了技术难度要求,体现对体育文化的传承。

3.小球类和球类游戏的教学内容

(1)小足球

① 足球基础知识(包括:小足球场地及设备规格、足球基本规则——掷界外球、踢球门球、踢角球、罚点球、任意球)

② 足球基本技术与游戏(包括:颠球与游戏;运球与游戏;踢球与游戏)

(2)小篮球

① 篮球基础知识(包括:篮球场地及设备规格;篮球基本规则——推人犯规、拉人犯规、阻挡犯规、脚踢球违例、拳击球违例)

② 篮球基本技术与游戏(包括:耍球游戏;传球游戏;运球游戏;投篮游戏)

(3)羽毛球

① 羽毛球基础知识(包括:羽毛球场地;羽毛球基本规则;发球违例的几种情况)

② 羽毛球基本技术与游戏(包括:握拍法;耍球游戏;低手击球游戏;高手击球游戏)

(4)乒乓球

① 乒乓球基础知识(包括:台面的区域;击球时间划分;握拍法)

② 乒乓球基本技术与游戏(颠球游戏;挡球游戏;发球游戏;攻球游戏)

4.小球类和球类游戏的教与学法

(1)五、六年级的小球类教学,教师要有目的地提高体育文化的内涵,结合教学内容介绍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在游戏和竞赛活动中学习规则,掌握安全活动的方法,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懂得安全地参加球类活动。

(2)五、六年级学生对球类运动的学习正处于启蒙阶段,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多接触球,让学生在熟悉球性中提高控球能力。对场地器材条件较困难的地区和学校,可因地制宜地开发代用器材,例如可以自制麻绳球、藤球、棕球等用于小篮球、小足球活动。

(3)充分发挥球类游戏的功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要讲究教学方法,加强学法指导,采用主题教学、情境教学等方法,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中主动、积极、快乐地学习。

(4)小球类和球类游戏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合作的互动过程。教师在引导学生互相观察、互相模仿、互相帮助的同时,应提倡师生之间共同参与,互相交流,在融洽平等的课堂氛围中师生共同发展,共同提高。

(5)在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例如,针对小球类活动对抗性较强,运动量较大的特点,教师可引导学生体验身体疲劳时的心理感受;针对小球类活动对熟悉球性、控制球能力要求较高的特点,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树立自信、自强,培养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针对小球类活动的群体性特点,教师可在活动中加强学生同伴和群体之间的协作配合,以增强他们对人际和社会交往的适应能力。

第六章 游戏与游戏教学内容介绍

1.游戏与游戏教学的教学目标

根据新的体育课程标准编写的小学体育《教师用书》,没有将游戏作为单独一类教材内容,而是把游戏教材内容与各项体育教材内容相结合,分散在各项身体锻炼实践内容之中,这是新教材结构上的一个特点。因为小学体育教材内容,特别是在小学的中低年级应以游戏为主线,使基本教材游戏化,又多运用游戏的方法进行教与学。

这一章“游戏与游戏教学”教材,虽然也介绍了一些游戏,并尽可能不与各类教材内容中的游戏重复,只是在举例时,联系到五、六年级的教材内容,介绍如何进行游戏教学。本章所列举的案例,也是为说明如何教游戏而选编的。这些方法仅供老师教学时参考。

水平(三)《教师用书》的游戏教学,是以课程标准目标导向来确定的,它有具体的游戏内容和教学目标,有特定的情节和活动方式、活动规则和活动结果,有别于其他教材中的游戏教学,是实施教学评价的“主体性”游戏。这些游戏是以自身特有的编排体系,以游戏教材为主线,以身体活动为载体,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掌握游戏的知识和技能,培养意志品质,满足心理需求,体验群体学习的乐趣为目标而开展的教学活动。因此它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积极的、独特的意义。

㈧ 如何将体操巧妙运用到小学体育教学中

一、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加入体操内容具有怎样的意义和作用
一般而言,小学体育教学中的相关体操内容主要包括徒手体操、队列队形训练、拍手操、广播体操、棍棒操、沙袋操、武术操、绳操以及跳跃、技巧运动和艺术体操等内容。虽然小学阶段的体操名目繁多,但是它们对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却起着不同的作用。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当灵活机动,学会根据不同小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通过选择不一样的体操内容来发展小学生各方面的素质。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小学生的体育课堂,从而使课堂教学能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培养起学生坚韧不拔、勇敢顽强的生活作风以及严格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并且通过这样的课程教学还可以使小学生养成一种协调、迅速、准确的作风和素养。最重要的是小学各位同学能够在体育课堂学习中培养起一种相互帮助、相互关爱的纯真友谊和情感。
二、各种体操内容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在当今社会的小学体育教学中,要针对小学生的不同情况合理地安排不同的课程内容并选择恰当的场地和教学器材。教师要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身体素质特点创编不同的体操动作,让学生进行适度地练习。这样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身体各个部位的柔韧性和灵活性,并能够使学生身体的动作变得更加协调。同时加强训练也可以增强小学生身体中神经系统的功能,并能够促进血液的健康循环。这对于保证小学生的身体健康以及预防疾病等方面都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比如跑步,可以锻炼身体的速度、耐力,以及灵活性和柔韧性。参加一些跳跃运动可以极大地增强肌腱和韧带的力量,并对发展下肢的爆发力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将武术、各种徒手操以及技巧等内容运用于小学体育教学中可以极大地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使小学生能够迅速喜爱上这项运动项目。通过练习武术、徒手操以及各种技巧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体育知识的掌握,而且也可以不断提高小学生的运动技术。小学生对武术、技巧等运动项目充满了兴趣,因此他们乐于去学习、也乐于去锻炼。
随着当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如今的教学中也越来越多地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设施。例如体操中的艺术体操以及手持轻器械的体操。这种体操随着音乐的伴奏能够更好地加强身体的锻炼,从而培养起柔韧性、协调性良好的身体素质。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小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三、如何使队列队形以及徒手体操在示范讲解中迅速提高
教师应当保障在课前充分做好相关准备并在老师的带领下做好各项练习。教师在示范相关动作时应当保障动作的简洁、优美、准确,同时还要讲究示范的方向和位置。体育教师要用准确的术语进行讲解,并且要尽量使语言简练、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练习一段时间之后可采取集体练习或分组练习的方式。在进行分组练习时可采取学生带队的方式,教师应根据表演的情况个别指出学生在动作上存在的不足。学生之间也可相互讨论,从而使动作尽量保持准确规范。当进行集体练习时,体育教师应当首先向学生讲明在练习时容易出现的错误,并及时纠正学生在练习时不正确的行为和动作。在练习徒手操时,教师首先应当让学生做充分的准备活动,并让两位学生进行带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镜面练习和示范。示范的动作一定要规范、准确,并且具有极强的节奏感。在练习过程中应当根据动作的性质和幅度相应地变化口令的快慢和强弱。对于徒手操和队列队形这两个项目,教师可在期末结束时对学生进行考核,考核时要着重察看动作是否准确,姿势是否得体、大方。
四、小学新编体育教材中关于体操内容的相关应用
当前时期,素质教育改革正在进行,改革效果也比较显著。尤其是在教材的改革方面,相比以前增加了许多创新的内容。为了能够使小学体育教学能够取得较为显著的进步,我们应当在教学中注重教学内容的系统性、计划性和科学性。这样才能够不断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在小学体育教材中加入了体操内容,使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教材内容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而且配有大量的图片和说明,这种教材更加适应当前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并且容易被学生领悟和接受。这种情况下,小学生很容易由原来的被动学习转变为现在的主动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更加有利于小学体育的教学。

㈨ 如何理解徒手体操是持轻器械体操的基础

徒手体操通抄过舞蹈、跳跃、平衡、波浪形动作及部分技巧运动,将动力性动作与放松的流线型动作交替进行,将自己人体扭曲运动并毫无保留展现在观众前,最终形成了具有活力渴望及独特妩媚风格节奏体操。
轻器械体操通过精确的动作技术和高度的艺术性,在规定的时间内,表现出人体与器械完美结合,在比赛中,体操运动员要通过和器械之间的触碰、互动、激发心理的艺术欲望,做出性感妩媚多姿的,袅袅婷婷的动作。

阅读全文

与小学体育轻器械体操教学反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西安最大的体育馆 浏览:601
省体质检测 浏览:4
长春马拉松全长多少 浏览:825
茂名体育馆周围旅馆 浏览:927
庐江沙溪中学体育老师 浏览:595
拳击裁判知乎 浏览:965
适合小学二年级的体育活动 浏览:137
s7比赛炼金 浏览:224
2016齐鲁弈友比赛通知 浏览:817
lpl有些什么比赛 浏览:943
武汉体育学院公共事业管理怎么样 浏览:632
梅州体育学院杜院长 浏览:906
宿城文化体育中心 浏览:435
小班体育活动捉小鱼 浏览:876
2020年高中篮球特长生招生 浏览:221
北京户外运动圣地 浏览:330
跑马拉松能长寿吗 浏览:846
学习钢琴不能练哪些体育项目 浏览:785
大班体育活动龟兔赛跑 浏览:770
我的体育老师田野的结局 浏览: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