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体育教学 > 浙江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七个一

浙江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七个一

发布时间:2021-02-14 21:32:38

A. 初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法的目录

第来1章 体育课程改革概述自
第一节 体育课程改革的依据
第二节 国内外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第三节 我国体育课程标准的主要特征
第2章 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与内容
第一节 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
第二节 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与内容
第3章 初中生的体育学习指导
第一节 促进初中生有效学习
第二节 自主学习方式
第三节 合作学习方式
第四节 探究学习方式
第4章 初中体育教学设计
第一节 学习目标的设置与学习内容的选择
第二节 水平和单元教学计划的制订
第三节 课时教学计划的制订
第5章 初中体育课堂教学
第一节 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与实施
第二节 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
第三节 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
第6章 初中体育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第一节 课程内容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第二节 体育设施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第三节 自然地理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第7章 体育学习评价与课堂教学评价
第一节 体育学习评价
第二节 课堂教学评价
第8章 体育课程实验中值得探讨的问题
第一节 关于转变观念的问题
第二节 课程标准实验过程中的一些现实问题

B.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选编的原则

与教学目标相统一原则;
2
)科学性(健身性和安全性)原则;
3
)可行性原则;
4
)趣味性原则;
5
)与社会体育和地区体育特色相结合原则。

C. 4、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如何有效地促进学生之间的交往与互动

1、快乐的体抄育课。体育教师自袭由地,随机地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授课内容,用简单,富有乐趣的内容吸引学生。注重简单的技巧练习,培养学生的协调性,灵活性。其次,教师要用和风细雨般、耐心地说教、优美及悦耳动听的音乐,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全面的了解体育锻炼的普遍性和 “快乐体育”的内涵。再次,打破原有体育课的常规。没有必要强调队伍如何整齐,只要能够听到教师的讲话,在教师的视野之内即可,把教师和学生融为一体,成为学生体育锻炼的伙伴,平等、和谐地一起参加锻炼。
2、有效率的体育课。安排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是提高身体素质的关键,包括集体热身,集体活动、分组活动和自由活动等。1、集体热身,要认真完成,辅导到位,切忌马虎潦草,以免热身不充分造成肌肉拉伤等意外发生。2、集体活动。要尽量动作到位,关键是调动集体锻炼氛围,让学生在集体中体会到锻炼的乐趣。3、分组活动。要明确目标,选好小组负责人,老师巡回指导,也是监督检查。4、自由活动,避免安全事故,让学生不要做过分危险的动作,也不要做和当前体育活动无关的其他事情。

D.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设计的三大核心要素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组织实施

E. 体育与健康教学包括哪些内容

一、运动参与:(一) 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二) 用科学的内方法参与体育活容动。
二、运动技能:(一)获得运动基础知识;(二) 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三)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四) 获得野外活动的基本技能。
三、身体健康:(一)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二)发展体能;(三)具有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 (四) 懂得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四、心理健康: (一) 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二) 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三) 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四) 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
五、社会适应: (一)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二) 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F. 浙江省普通高中有多少个必修学分和选修学分

第一条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工作方案》的有关要求,自2006年秋季开始,对全省新入学普通高中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实行学分管理。为了规范普通高中学分认定和管理行为,确保学分认定的真实性、严肃性和公正性,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学生学完一定的课程并通过考核,可获得相应的学分。学分认定是对学生可否获得学分的判定。学分认定的意见分“同意认定”、 “不予认定”两种。

第三条 学分认定工作由学生所在学校负责。学校成立学分认定委员会,校长担任主任,委员由学校领导和学科骨干教师组成。

第四条 学校依据教育部课程标准、浙江省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以及学分认定办法的相关规定,制定本校学分认定实施细则,并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五条 学分认定的基本条件是:(1)达到一定的课程修习时间(不少于规定学时的2/3);(2)在学习过程中有良好的表现(依据学习过程记录、学习成果、学生互评及教师评价等);(3)参加学校组织的考试(或考查)并成绩合格。

1、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七个学习领域课程学分认定的基本条件是:⑴修习该模块的学时达到规定要求的以上;⑵学生在课程修习过程中的表现良好,作业基本上按时、独立完成;(3)参加学校组织的考试或考查,成绩合格。

2、综合实践活动领域学分认定的基本条件是:

研究性学习活动:⑴开题报告或活动方案;⑵过程记录;⑶成果;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及教师评价记录;⑸实际参加活动的时间每1学分不少于12学时。以学生参与完成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或项目为认定学分的主要依据。

社区服务:(1)学生的活动计划、记录、总结;(2)社区提供的证明材料;(3)三年内参加社区服务不少于10个工作日。

社会实践:(1)学生的活动计划、记录、总结;(2)学校或相关单位提供的证明材料;(3)每学年参加社会实践的时间不少于1周。

3、选修Ⅱ课程的学分认定,主要依据学生的修习时间、过程表现以及学习成绩(成果)。

第六条 学分认定的基本程序是:

1、学生按要求学完一个模块的课程,并通过学校组织的考试(考核),由学生或任课教师向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提出学分认定申请,并提交相应的证明材料。

2.学科任课教师或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根据学分认定条件进行对照,提出对学生学分认定的初步意见。

3.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对学生申请和任课教师提出的初步意见进行审核,作出认定结论,并由学分认定委员会主任签署意见。

4.“同意认定”学生学分的,应在学校范围内公示。“不予认定”的,要书面通知学生并告之原因。

第七条 学生对学校作出的学分认定意见如有异议,可在公示或接到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提出复议要求。学分认定委员会自接到学生复议要求之日起15日内进行复议,及时给学生书面回复,并做好思想工作。

第八条 学校对学分“不予认定”的学生,应根据原因指导学生补足学时、重考、重修或改修其他课程。

第九条 学分认定工作一般在每个学段结束时进行,学校应及时将学分认定情况分别记入学生学分档案。

第十条 学校应切实加强对学生学分认定工作档案和学生学分档案的管理,妥善保存相关资料,以便查考。。

第十一条 校长应高度重视学分认定工作,建立规章制度,规范操作程序,严肃工作纪律,对在学分认定工作弄虚作假、营私舞弊行为的人员,要及时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要报请有关部门处理。

第十二条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所辖普通高中学校的学分认定工作进行指导、管理和监督。对学分认定工作做得好的学校要予以表彰,对存在严重问题的学校要通报批评,并对校长及相关责任人给予必要的处罚。

第十三条 符合《浙江省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学生学籍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在省内学校之间转学的,或由已经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市、自治区)转入本省的,只要提供必要的学分证明材料,转入学校应当同意认定学生在原学校所获得的学分。由尚未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市、自治区)转入的,转入学校应当根据原学校提供的学习成绩证明,并按照其所学内容与新课程模块内容之间的关系认定相应的学分。由本省转学到外省(市、自治区)学生的学分认定,依据转入省(市、自治区)的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2006年秋季起施行,适用于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学校和学生。

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浙江省教育厅负责解释

G. 体育与健康,七至九年级,水平四,教学内容都有什么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有机整合体育与健康教育两门学科中相关的内容、方法、原理,以促进学生体质与健康发展为主要目标的综合类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通过科学指导和安排体育锻炼过程,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

二、课程教学目标

1. 运动参与

认真上好体育课,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应按学校安排进行1小时的课外体育锻炼。自觉与同伴组成小组进行课外体育锻炼和运动竞赛。学会制定和实施简单的个人锻炼计划。具备选择利于提高职业素质运动项目的意识、自我评价体育锻炼效果的能力。

2. 增强体能

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要求,努力提高以耐力、力量和速度为主的体能素质水平,积极参与国家、地方及学校组织开展的“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等各类体育活动。

3. 体育技能

基本掌握两项以上体育技能,不断提高运动能力。形成自己的运动爱好和专长,有能力参加班级、校际和更高级别的体育运动比赛

4. 身体健康

了解一般疾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懂得营养、环境和生活方式对身体健康的影响,逐步养成健康向上的良好生活方式。具有改善与保护身体健康的意识,能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我健康状况的科学健身手段,特别是有氧健身手段,学会用养生保健的方法改善身体健康。对所从事的体育活动可能发生的伤害有初步认识,有意识控制和回避不规范动作的产生,懂得紧急处置运动创伤的简单方法。

5. 心理健康

了解与体育有关的青春期心理卫生知识,认识青春期性心理的变化规律。具有良好的情绪和自控能力,通过体育锻炼培养坚强的意志、提高抗挫折能力和乐观向上的精神品质、缓解性格差异导致的心理冲突。通过运动竞赛中的胜与负,领悟积极进取对形成稳定心理状态的重要意义。能有意识通过轻松、休闲的体育活动,缓解学习紧张带来的心理压力。

6. 社会适应

参与集体性的体育活动,学会与同伴和谐相处,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合作精神。能主动关心与帮助同伴,共同完成体育锻炼过程,培养“竞争、团结、友谊与合作”的精神,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协调沟通能力。

7. 职业素质

根据未来职业工作的特点,学习与职业相关的健康保健知识,提高防范职业病的意识和能力,选择有助于防治职业病的体育手段进行锻炼。学习与职业生涯相关的体育运动项目,认识体育对提高就业和创业能力的价值,提高自己的综合职业素质。

三、教学内容结构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两个部分组成。

1. 基础模块是对一年级学生开设的必选内容,教学时数为72学时。

2. 拓展模块是对二年级学生开设的选项内容,教学时数为72~90学时。其中,拓展模块A是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和身体状况开设的,以健身、娱乐、养生和保健为主的选项课;拓展模块B是根据某些对体力和技能有特殊要求的专业的需要,创造条件开设的与职业生涯有关的限选内容。

顶岗实习期间,应保证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达到《标准》要求,并将其列入教学计划。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基础模块
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在第一学年把有利于提高健康意识、发展体能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适应生存环境和体现合作精神的运动项目、技能和方法列为必选内容,主要包括田径类、体操类、球类和健康教育专题讲座等四个系列。

基础模块——必选内容(72学时)

系 列

内 容

实 施
系列1
系列2
系列3
系列4

课内
健康教育专题讲座(理论)
田径类项目(跑、跳、投)
体操类项目(支撑、攀爬、悬垂、腾跃)
球类项目(足、篮、排)

8学时
16学时
12学时
36学时

课外
实施《标准》、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等各类体育活动,并与体育课教学相结合。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应保证进行1小时课外体育锻炼

1. 健康教育专题讲座的内容应侧重与体育教育相关的常用健康和保健知识,可包括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和营养、青春期健康、安全教育、运动创伤的预防和处置、疾病预防(职业病防治)等,有些内容可融入体育实践教学中进行讲授。

2. 田径类项目应包括跑、跳、投等内容;体操类项目包括支撑、攀爬、悬垂、腾跃等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过多地强调运动技术的系统性、完整性和规范性,可采用游戏或其他经改造的运动形式进行教学。鼓励教师创新,通过自行组合与排列,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综合练习(包括与职业有关的拓展训练内容),但必须有利于提高耐力、力量和速度这三大基本体能素质。

3. 足球、篮球、排球的教学,学校可根据具体情况,从中至少选择两项。在传授必要基本技能和简单战术的同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降低难度和变换规则等手段,多组织对抗性游戏或比赛,同时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以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二)拓展模块
1. 拓展模块A

为满足学生个性发展或不同健康水平的需要,在第二学年应把能促进身心健康,培养审美能力,适于娱乐、休闲的运动项目、技能和方法列为拓展模块A中的选项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健身类、娱乐类、养生保健类和新兴类运动项目等系列。

拓展模块A——选项内容(72学时)

系 列

内 容

实 施
系列1
系列2
系列3
系列4

课内
有氧操

健美操

武术

体育舞蹈

……
乒乓球

网球

羽毛球

毽球

……
保健体操

医疗体操

矫正体操

……
新兴类运动项目

民族、民俗体育项目

课外
实施《标准》、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等各类体育活动,并与体育课教学相结合。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应保证进行1小时课外体育锻炼或采取锻炼小组(俱乐部)形式进行练习

(1)凡被批准免予执行《标准》的因病或残疾学生,应按系列3中的内容选择保健体育课(一年级亦可参照执行),学校要配备有经验的教师,为开设保健课创造条件。

(2)为了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职业素质,鼓励学生按不同专业特点,选择拓展模块A或B中的内容;学校也可根据具体情况,开设其他能满足不同专业需要的项目。

(3)本模块相关的体育理论,体育文化和健康教育知识,不再专门安排理论课学时,应将其融入体育实践课中。

2. 拓展模块B

为满足某些职业岗位对体力和技能的特殊要求,在第二学年应把拓展模块B中的水上运动、野外运动、冰雪运动和防卫运动等系列中的某一项列为相关专业学生限选内容,学校可根据具体情况创造条件进行教学。教学时数为18学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从不同系列中选择一项。

拓展模块B——限选内容(18学时)

系 列

内 容

实 施
系列1
系列2
系列3
系列4

课内
水上运动

(蛙泳、侧泳、泅渡、潜泳、海上远游、水上救护、职业潜水等)
野外运动

(远足登山、定向越野、野外生存等)
冰雪运动

(滑冰、滑雪等)
防卫运动

(擒拿、格斗、跆拳道、散打、自卫防身术等)

(1)本模块中部分教学内容(如定向越野等),可利用课外活动或节假日时间组织进行。

(2)本模块中的内容可作为选项内容供其他专业学生选择。

五、教学实施

(一)教学时数安排建议
本课程教学时数总计为144~162学时。

拓展模块B规定的内容可在上、下学期灵活安排。对体力和技能有特殊要求的专业,学习拓展模块B的内容时可利用拓展模块A的36个学时,共计54学时;其他专业学生如选择模块B的部分内容,不另外增加学时。

教学时数分配表

类 别

学 时

学 年
基础模块
拓展模块A
拓展模块B

必选内容
选项内容
限选内容

第一学年
上学期
36学时

下学期
36学时

第二学年
上学期

36学时
18学时

下学期

36学时

顶岗实习期间
将实施《标准》列入教学计划,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

(二)教学实施建议
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满足他们的兴趣和潜能开发需要。引导学生积极运用自主、探究和合作等学习方法,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提高应用知识、技能的能力。

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充分发挥体育与健康教育在提高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能力等方面所具有的特殊作用,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适应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认真研究、积极探索教学模式与方法,可采取课程设置模块化、优化课程内容和灵活变通实施方法等措施,改革创新教学组织形式。

遵循体育教学的客观规律。应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年龄特征、身心发展的需要,按不同运动项目的特点和技能形成的规律,对不同运动项目的技能教学采取淡化(如田径类、体操类项目)、简化(如球类项目)、美化(如健美操)和细化(如滑冰、游泳)等措施加以区别对待;提倡按男、女生分别授课。

(三)教学安全建议
组织教学要把安全教育放在首位。教师应认真研究和分析教学中可能发生的情况,课前要认真检查并合理布置场地器械,课上要随时进行安全教育,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杜绝各种事故隐患。在拓展模块B中水上、野外、冰雪和防卫运动的教学中,更要强化安全意识。要对学生中存在的不安全行为,采取适当方式进行严格管理,防止各类危险事故的发生。学校要建立校园意外伤害事件的应急管理机制。

(四)教学设施建议
学校应建有足够的体育运动场地,配备能满足教学的体育器材与设备,配备标准应符合《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中的有关规定,并逐步增添室内体育馆,在原有基础上使体育设备现代化和多样化;应配备保证《标准》测试正常进行的检测仪器;学校应为体育教师正常开展教学训练活动提供运动服装、运动鞋等必要的装备。

(五)教材编写建议
教材编写应以本指导纲要为依据。内容的选择符合指导纲要的规定,体现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并与教学时数安排相匹配。教材的编写应符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体现多样、简明、灵活和综合等特点,通过体育与健康教育相关内容的有机整合,根据时代性和职业性要求,重点突出提高体能素质、职业技能、生活质量、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促进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内容。教材应包括学生用书、教师参考书、数字化教学资源等。

六、考核与评价

(一)考核内容
1. 第一学年把《标准》的要求和基础模块内容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第二学年把拓展模块的内容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第三学年为《标准》测试,成绩按毕业当年得分和其他学年平均得分各占50%之和进行评定,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肄业处理;《标准》成绩不及格者,在本学年度准予补测一次,补测仍不及格,则学年《标准》成绩为不及格。

2. 要把学生上体育课的出勤率、进步幅度、学习态度等因素列入考核范围。体育课无故缺勤,一学年累计超过应出勤次数1/10者,其《标准》成绩记为不及格,该学年《标准》成绩最高记为59分。

(二)考核方法
1. 采取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可采取观察记录、口头评述、相互比较、对照量表和自我反思等方法,重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进步幅度和发展潜能。

2. 为了体现考评中的激励机制,凡《标准》测试成绩优秀者和各类体育竞赛优胜者,以及能积极提高职业体育技能和素质的学生,可视情况予以加分。

中等职业学校中的师范、体育、艺术类学校的相关专业体育与健康课程不采用本指导纲要。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H. 简述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基本要求小学

一、工作思路
坚持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方针,推动体育与健康课程建设校本化、科学化实施;加强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整体性设计研究和推广,把体育与健康课程建设、课外体育活动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与“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进行有机整合.进一步改善教研方式,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引导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建设与课程改革在行动研究中逐步走向成熟,形成特色.
二、 主要工作
(一)加强理论学习和专业培训,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理论修养
1.组织教师开展理论学习,提高专业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2.开展“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专题研讨,把新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开展进行完整设计,开展丰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内容与形式的行动策略研究.
3.开展各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学习与研讨,认真学习和研究新教材.
4.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校本化开发、“体育校本课程建设”、“主题单元教学”设计理论、操作策略等学习与研究.
(二)深入推进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引导学校体育规范、自律、科学发展
1.继续组织本学科教师对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进行专题性研讨;引导和组织本学科教师以问题为课题开展研讨,力求突破课程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
2.组织体育与健康各阶段教材分析和教学研究,领会新教材的结构体系和单元教学要求.更新教育教学观念,重点关注新课程实施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问题.
3.建立小学、初中、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定期研讨制度,关注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推广成果.
(三)继续推进“春晖工程”,组织好“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不断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
1、继续做好开展“五个一工程”的推广工作.提倡:“每一位体育教师,上好每一堂体育课;工作五年以内每一位体育教师每一学期开设一节校内公开课;工作五年以上每一位体育教师每一学年开设一节校外研究课;每一位区级以上的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每一学年开设一节区以上示范研究课;每一所学校体育教研组每一学年开设一节校级以上精品课(经过教研组共同研究和讨论后形成相对成熟的示范课)”.
2、大力推进常州市中小学“春晖工程”建设,进一步总结优秀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继续开展“精品课”评比工作,努力构建可以共享的常州市优质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资源库.
3、组织开展常州市第四届中学组原城区分区选拔赛和全市中学组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
4、做好常州市小学组代表参加全省市第四届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的培训、指导、组织工作.
5、做好常州市体育教师参加全省第四届体育教师小学组教学基本功比赛和全国中学组比赛的观摩组织工作.
(四)完善“学校联动、校际联合开发”的机制,继续加强学校体育教学评价研究,推动学校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规范化发展
1、继续开展新课程背景下《常州市中小学学科教学建议》的学习与研讨.
2、加强学校体育教学评价研究,做好三件事:第一,完善小学阶段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形成不定期随机抽样测试小学体育学科教学质量评价方案;第二,协助体卫艺教处完善“体育中考”方案建设,做好2006年度体育中考的总结工作;第三,协助体卫艺教处做好全面推进实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各项工作.
3、发挥中心学科教研组对学校体育建设的研究、指导功能,推动学校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常态化、规范化发展.
4、建立“大市联动、校际联合开发”的机制,加强区域联动发展机制建设,形成定期或不定期进行主题研讨、开展主题教学研究活动的有效机制.把研究的范围拓展至体育课堂教学、常规建设、课外活动俱乐部建设、学校体育文化建设与发展等.
(五)加强网络教研,完善“雨浓驿站――体育教师家园”建设,促进体育教师关注教科研,提高教学科研能力
1、加强网络教研,完善“雨浓驿站――体育教师家园”建设,充分发挥“雨浓驿站”在现有常州学校体育中的影响,丰富“雨浓驿站”内容,扩大“雨浓驿站”影响力.
2、利用各种教研方式,组织和落实“十一五”体育课题的各项有关事项,以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课外体育活动校本化开发、“体育校本课程建设”、小学 “主题单元教学”为抓手,建立我市“体育与健康课程校本化开发与建设研究”课题,开展“大市联动、校际联合开发”的课题研究活动,促使体育健康新课程建设向纵深发展.
3、完成“常州市第二十届学校体育卫生论文暨第八届学校体育论文报告会工作”;发挥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指导性、科学性、创新性、前瞻性”的作用,体现教育教学理论研究为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工作实际服务的思想.
4、开展丰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内容与形式策略专题研究,开展学校体育教学评价研究,引导体育教师从学校体育的整体性建设中关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问题.
5、开展多种形式多样的现场观摩和研讨活动,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进程,完善体育与健康课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六)继续完善骨干体育教师梯队建设,确保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可持续发展
1. 开展青年教师主题沙龙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为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交流和研讨平台.
2. 组织青年教师研究课,推荐青年教师优秀论文,为青年教师成长创造条件.
3. 组织和发动青年教师进行课题研究,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
4. 重视青年教师在教学专业、专业技能和理论修养方面的提高,对青年教师的体育运动专项技能、课堂教学能力、教育教学科研能力以及理论修养发展进行合理引导.
5. 组织以青年教师为主的体质健康标准实施方式与方法研究小组,开展体质健康标准实施方法研究,提高实施水平;
6. 加强常州市初高中体育学科中心教研组和学科研究小组建设,加强学科中心教研组对小学、初中、高中新课程实施的研究、服务、指导功能.
7. 在“雨浓驿站”开辟“体育教师风采”、“优秀青年体育教师”等,进一步促进青年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工作日程安排
八月份
1、 完成高一、高二体育与健康课程新教材培训任务;
2、完成常州市第二十届学校体育卫生论文暨第八届学校体育论文报告会工作.
九月份
1. 召开全市中小学体育教师会议,布置新学期教研工作;
2. 进行体育教学工作、体育中考改革经验总结与交流;
3. 进一步做好“精品课”的选拔、指导工作;
4. 小学主题单元教学专题模块研讨;
5. 组织开展常州市原城区第四届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
十月份
1. 组织开展常州市第四届中学组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
2. 开展省比赛常州市小学组代表教学示范课活动;
3. 做好常州市体育教师参加全国中学组比赛的观摩组织工作.
十一月份
1. 做好常州市体育教师参加全省第四届体育教师小学组教学基本功比赛观摩组织工作;
2. 继续开展“精品课”评比、指导、录用、拍摄工作;
3. 青年教师主题沙龙活动――教育教学理论专题学习一;
4. 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经验交流座谈会;
5. 做好“体育与健康课程校本化开发与建设研究”课题申报交流工作.
十二月份
1. 开展体育与健康课程建设、课外体育活动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与“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专题研讨;
2. 继续做好“五个一工程”推广工作;
3.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经验交流座谈会;
4. 青年教师主题沙龙活动――教育教学理论专题学习二.
一月份
1. 协助体卫艺教处做好全面推进实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各项工作;
2. 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推进阶段性总结;
3. 做好“体育与健康课程校本化开发与建设研究”课题研究的组织落实工作;
4. 小学主题单元教学经验交流;
5. 青年教师主题沙龙活动――教育教学理论专题学习三.
二月份
1. 青年教师主题沙龙活动――教育教学理论专题学习四;
2. 学期体育教学、教研组工作总结交流;
3. 做好“体育与健康课程校本化开发与建设研究”课题总结交流工作.

I. 如何提高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建构主义理念下课堂有效教学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观点下有效教学理论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问题。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有收获,那就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视为无效的教学。因此,“有效教学”的评判标准可以理解为一切“围绕学生、服务学生、激发学生、在于学生、通过学生、为了学生”。
有效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最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教学的有效性包括如下三重含义:
1.1 有效果:指以参与者呼应的行动为前提,是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吻合程度的评价。
1.2 有效率:指以参与者高质量的思想介入和经验改造为核心,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
1.3 有效益:指以科学先进、有实效且能操作为基础,指教学目标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是否吻合程度的评价。

2.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实施

2.1?摇 转变学习方式的有效性
传统的教学过于强调教师的“教”,学生失去了亲自实践的机会,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课堂教学的着眼点,应该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的潜能得到相应的发挥。因此,转变学习方式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2.1.1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和能动性,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机会进行实践。例如,篮球的投篮,任何一个学生,都知道篮圈是干什么用的,投篮得分是篮球运动的最大乐趣。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很认真地讲解投篮技术的动作要领、重点、难点和出手的角度,抛物线的高度等。这种在脱离了学生实践的基础上大谈技术理论的教学方法,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学效果必将大打折扣。笔者在实际教学中,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上。先让学生模仿自己喜爱的NBA篮球明星的投篮动作自由投篮,然后让学生谈谈投篮后的感受。根据学生的回答分析学生投篮技术上存在的问题,并讲解单手肩上投篮技术的动作要领。这样可使学生在明确自身技术不足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了解规范的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动作。在此基础上,再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投篮游戏,设计各种投篮情景,选择以单手肩上投篮为主的多变的投篮练习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互相合作评价中共同提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练习,并参与练习。这样就能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气氛也随之变得活跃起来,教学效果也就可以大大提高。
2.1.2合作学习
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相互交流、扶持和配合,有效解决组内存在的主要问题,实现小组共同的目标。同时,小组中的每位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氛围中,学习效果得到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得到发展。在实际的教学中,互补学习将充分发挥合作双方的优势,这是合作学习的最基本的办法。优势互补体现在多个方面,如技能优势与体能优势的互补,技能优势与意志品质的优势互补,基本技术优势与战术优势的互补等,都具有很大的合作空间。例如在合作派对中,篮球运动技能较好的与意志品质坚韧的学生形成组合,前者能帮助后者提高基本技术,并从后者身上学习到坚强的意志品质。又如羽毛球双打练习中,让运动技术较好的学生与体能占优的相互组合,在合作交流中,后者向前者学习到一定的技能,而前者在后者的身上学会了提高体能的方法。在组织互补学习时,最佳的方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由组合。
2.1.3 探究学习
可以通过确定主题,创设有助于学生探究的情景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创编专刊”就是本人经常采用的探究形式,通常是以国内外重大体育赛事与活动为契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主动探究的意识与能力。譬如:抓住举办奥运会、欧洲杯足球赛等机遇,利用知识竞赛和学生自己创编“体育专刊”等形式,使学生增强爱国意识,关心体育,爱好体育,崇尚奥运精神。有时候也采用“学案研究”的形式,让学生能根据指定的课题,如“对篮球投篮技术的自我探究学习”课题,由自己设计“学案”,并在课当中组织班级同学加以贯彻实施,教师给予指导和协调。这样不仅能使学生课堂角色深入化,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也发挥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强化了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使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效达到最大化。
2.2 教学目标设计的有效性
强烈的目标意识是有效教学的基础,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十分注重追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关注过程与方法和情感体验。这突出表现在:
2.2.1 把过程方法视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探索、思考、观察、操作、想象、质疑和创新等丰富多彩的认识过程来获得知识,使结论和过程有机整合起来,使知识和能力和谐发展。
2.2.2 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努力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精神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在实际的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随意性较大,主要有目标完不成和目标转移等情况,学生对教学要求大多数模糊不清,一堂课学下来不知道自己到底学了些什么。如下面关于“水平四篮球”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
运动参与目标: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运动技能目标:学生了解篮球项目的锻炼价值,掌握篮球项目的学练方法。
身体健康目标:学生通过练习发展身体协调性和弹跳力以及灵敏、力量、速度素质,增强体能。
心理健康目标:学生在练习中充分展现自我,通过比赛增强自信心,得到成功的喜悦。
社会适应目标:学生积极进取,快乐地与同伴进行配合,在协作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高度责任感。
这种目标看上去面面俱到,实际上什么也没说。真正要在这一节课着重解决什么问题交待不清,给人一种帽大头小的感觉,让人看不明白。例如某节游泳课的教学目标为“能认识游泳,能简单说出游泳对身心发展的作用;能简单说出游泳后的情绪表现;能学会1种基本的泳姿;能与伙伴合作完成接力赛”,这种教学目标的制定明确而具体,便于操作,便于检阅,让人一目了然,也便于观摩者在观摩时知道教师到底有没有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
2.3 互动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学习知识不能完全依靠老师传授,它是在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所以学生应该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是学习的主体,是解决问题的“第一责任人”。下面是足球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互动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播放欧洲杯运动员带球过人的录像,创设问题情景,推动学生认知冲突,启发思维;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探讨问题,然后小组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修改并筛选出要探索的问题,接着由学生独立地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索,紧跟着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小组讨论,互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过程,揭示和提炼出带球过人的动作要领,最后逐步完善结论,师生共同探索实践,进一步拓展和提升。
在上面高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关系中,教师不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更重要的还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是学生的高级伙伴。在上面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思维,关注学生的行为表现,关注细节,关注互动,充分利用课堂上学生的资源,创设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
2.4 课堂评价语言的有效性
课堂评价语言是课程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运用激励、贴切、巧妙、多样的评价语言对促进教学的实效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以下就是本人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2.4.1 课堂评价应运用激励性和赏识性的语言
法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当学生的某种良好行为出现之后,如果能够及时得到相应的认可,就会产生某种心理满足,形成愉悦的心境,并使同类行为向更高层次发展。教师适度的激励性评价能够催化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给予学生装上助动器,为学生进一步走向成功提供了动力。
体育教师对学生学习反应要给予真挚的鼓励,善于从学生身上发现闪光点,使每个学生能积极、自信地参与活动、面对问题。在一次高二的课堂教学中,学生A在做羽毛球的发球示范时,观摩的B学生有点不服,于是本人就对学生B说:“刚才的发球动作是不是做得不够好呢?请出来说说你的看法。”这学生B说出了自己不同的意见,并亲自做了示范,虽然动作不是很标准,但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学生B脸上浮现出不好意思及成功后的喜悦表情变化,由于这一次的激励,学生B参与活动的热情和自信得到了增强。
2.4.2?摇 课堂评价应运用启发性语言
启发性语言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善于用语言启发引导学生,使之在主动自觉的基础上积极地进行独立思考,真正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走进体育课堂,听到教师对学生给予的评价说得最多的是:“你真棒!你真聪明!你做得真好!”到处是教师热情洋溢的表扬声,明知有错也不给予纠正,怕染上“不尊重学生”之名。尤其在健美操课上,教师让学生根据音乐编排动作,并且表演示范。教师往往会做出这样的评价:“你的动作编排很合理;你跳得很好;你对音乐的理解不够恰当,但你很努力,值得表扬。” 动作编排怎么合理?跳得好在哪里?怎么理解不恰当,正确的理解应该是什么?这些学生最看重的东西被含糊其辞、被哼哼哈哈的评价所掩盖。试想,课堂上时刻都是赞美的言辞,那跟没有赞美又有什么区别?学生根本不能从这些泛滥的赞美词里获得有力的鼓舞,赞美也就缺失了自身的价值。
所以在评价的语言上,教师要在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运用启发性语言引导学生掌握课堂要领,在指出学生不足的同时,给予学生一个生动形象、贴切、真实、有效的评价语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焕发课堂的活力,使课堂教学更有效。
综上所述,建构主义理念下,教师可从转变学习方式的有效性、教学目标设计的有效性、互动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和课堂评价语言的有效性四个实践层面,以及通过教师教学行为的自我反思过程,不断提升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J. 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必学内容教师用书 水平二 电子版 谁有啊

高校招生是按分数录取的,我们必须科学评判自己的高考实力,合理而充分地用好分数。高考志愿是考生对未来职业生涯的第一步规划,这就需要我们去研究和选择适合自己的高校和专业。因此,填报高考志愿既要考虑“分数”因素,也要考虑“非分数”因素。我认为以下五个问题至关重要。

第一个问题:如何选择大学

1.分类了解全国大学概况

北京大学孙东东教授将全国大学分为以下五种类别,对于帮助学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从总体上把握和认识高校是很有实际意义的。

综合性大学:以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厦门大学等为代表。这些大学历史悠久、理工文医学科门类齐全、文理渗透,文化底蕴较为深厚。

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 :以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为代表。这些大学工科专业实力很强,但理科基础和人文社会科学相对稍弱。

准综合大学:如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这类大学以为各类工业、农林牧水产业、地矿、财经、政法、语言等行业培养专业人才为目的,主体专业实力很强,行业特点明显,与行业有天然联系,又都在逐渐向综合性大学发展。

师范类院校:以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为代表。属综合类大学,其教学水平、科研实力往往超过同批次的准综合大学。这类院校都陆续开设了非师范专业。

专业院校:如医学、艺术、体育、军事、警察等。这类院校专业性很强,培养目标明确。报考此类大学应充分考虑考生的天赋、特长和兴趣。

上述五类大学,各自的发展历程不同,办学实力和特点各异,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也有差别。这都是填报志愿时需要认真分析和考虑的,希望大家不要忽视。

2.百所大学列举

每年在北京招生院校800多所。北京高校按录取分数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梯队。

第一梯队(“航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这是在国际上有一定竞争力的国内顶尖大学。

第二梯队(一本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大医学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这些大学属于同一量级,原来都是部委办的院校。

第三梯队(二本校):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物资学院、北方工业大学(以上学校录取分相对要高一些);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服装学院、北京印刷学院(这些学校录取分不太高,但主体专业办学条件不错,教学很有特点和优势)。还有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城市学院,也属这一类。

外地一本院校中70%-80%,特别是省会城市的院校,办学水平都较高,有明确的主体专业,是行业领军者。列举如下:

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中国医科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兰州大学。

阅读全文

与浙江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七个一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西安最大的体育馆 浏览:601
省体质检测 浏览:4
长春马拉松全长多少 浏览:825
茂名体育馆周围旅馆 浏览:927
庐江沙溪中学体育老师 浏览:595
拳击裁判知乎 浏览:965
适合小学二年级的体育活动 浏览:137
s7比赛炼金 浏览:224
2016齐鲁弈友比赛通知 浏览:817
lpl有些什么比赛 浏览:943
武汉体育学院公共事业管理怎么样 浏览:632
梅州体育学院杜院长 浏览:906
宿城文化体育中心 浏览:435
小班体育活动捉小鱼 浏览:876
2020年高中篮球特长生招生 浏览:221
北京户外运动圣地 浏览:330
跑马拉松能长寿吗 浏览:846
学习钢琴不能练哪些体育项目 浏览:785
大班体育活动龟兔赛跑 浏览:770
我的体育老师田野的结局 浏览: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