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有效上好体育课提高教学质量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教学方针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体育课堂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方面,它是训练学生运动技能,增强体质,锻练体能,促进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都得到发展的重要基地。因此,提高体育课的课堂教学质量,是贯彻教学方针、培养建设合格人材的具体体现。所以,提高体育课的课堂教学质量是我们教学工作者长时间来致力研究、探讨,努力解决的课题。
一、备好课
大多数人认为:上体育课很简单,用不着备课,上课时,教师安排学生运动就是了。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体育课是教授体育运动知识(主要是体育运动技术动作)和组织体能训练的课,它与其他科的课一样,每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要完成教学任务就一定要备好课,否则无法达到目的。那么,怎样才算备好课呢?我认为备好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明确要求,熟悉教材内容。教师要熟练掌握所教的技术动作,要熟知其动作要领;并能估计到学生练习时容易出现的错误动作及能定出行之有效的纠正错误动作的方法;同是也要掌握所教技术动作与前、后课的教学内容、单元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第二,结合教材、学生的特点确定教学任务、重点、难点,为解决重点、难点设计好辅助性练习内容,让学生顺利掌握重点,攻克难点。第三,结合教材、学生的特点、场地器材的实际,确定最佳的组织、教学方法。
二、上好课
在体育课中,学生一方面要掌握体育运动技术动作,一方面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这样,要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往往要体脑结合,既要领会技术动作,又要通过不断的身体练习来掌握技术动作和增强体质,因此,学生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疲劳感觉,严重影响了课堂的教学质量,所以,要认真上好体育课,使学生感到技术动作容易学,身体锻炼乐无穷,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那么,怎样上好每节体育课呢?
1.动作讲解言简意赅,具体形象。言简意赅、具体形象的动作讲解,学生容易抓住动作要点较快领会动作。因此,教师在讲解动作时,应突出重点和触类旁通,并尽量把一些抽象概念通过精练的语言和恰当的比喻使之具体、生动和形象。例如:教学前滚翻动作时,使用低头、抬臂、抬臀、前移(重心)、蹬地、着垫(脑后)等词语来讲解,并把动作过程比喻成“皮球滚动”。又如教学原地推铅球时,运用蹬、送、转、挺、推、拔等学生熟悉的动词来讲解。这样的讲解,学生容易在脑海里建立起清晰的运动表象,从而较快理解和掌握动作。
2.示范动作准确、轻松优美。教师准确、轻松优美的动作示范,学习伊始便在大脑中留下正确的动作印象,并产生动作优美易学的感觉和强烈的学习欲望。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就一定要熟练掌握所教动作,并在上课前演练几次,确保在课中示范时做到动作准确、轻松优美,给学生一个良好的身教,为后段教学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基础。
3.组织教学的语言富有启发性、激励性。富有启发性、激励性的教学语言,可促进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所以,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结合教材、学生实际采用促使学生动脑,激发学生渴望练习、积极练习的语言来组织教学。例如:弯道跑教学时,对动作要领、离心力和向心力的关系,我暂时不讲,只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沿圆圈跑时人体的感觉是怎样的?(即身体怎样,脚掌怎样着地)。然后让学生沿弯道跑三次(慢、中、快)体会动作,再用提问的方法让学生回答上述的问题,学生基本能作出正确的回答。这时我就把学生作答加以整理,概括为:克服离心体放松,身体向内沿倾斜,两脚着地有不同,左脚前外侧,右臂前内往和外,左臂离身前后摆,摆臂幅度外大内较小,右肩稍前沿线跑。这就是弯道跑的动作要领。
4.组织教学的形式、方法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竞争性。体育课教授的技术动作,大多数都是用四节课才能完成的;或有些是前阶段学习过现在要进一步提高动作质量的。这样,学生在一节或连续几节课都练习同样一个动作,或练习以前学习过和动作,很容易出现厌烦的情绪和不认真练,不愿意练的现象。所以,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根据教材、学生的特点、器材场地的实际,采用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竞争性的形式和方法诱导学生主动练习、积极练习。例如耐力跑练习,采用3分钟变换跑。方法是篮球场跑“区”型,每跑一圈变换一种跑姿。可采用左右侧向并步跑、左右交叉步跑,后退跑、高抬腿跑、后蹬跑等。这种方法由于跑姿和跑动路线的不断变化,使学生始终保持着很高的兴奋性,3分钟跑下来虽然个个都满头大汗、气喘嘘嘘,可没有一个人叫累。又如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练习,采用分组投篮比赛,看哪一组投中的最多,方法是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4组,按顺序每人投篮5次,整组投投完后看哪一组投中的最多。通过投篮比赛练习,不但提高了学习练习的积极性,而且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从而完成了学习的任务。
5.合理安排课的练习密度和运动量。一堂好的体育课应该是既能使学生较快地较好地掌握技术动作,又能使学生有效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生长发育规律、运动的能力,合理安排课的练习密度和运动量,从而有效地发挥学生的潜能,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的体质。
Ⅱ 如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笔者认为,提高体育课质量,必须抓好四大环节。 备好每一节课。做好它一要明确要求,熟悉教材内容。教师要熟练掌握所教的技术动作,要熟知其动作要领;并能估计到学生练习时容易出现的错误动作及能定出行之有效的纠正错误动作的方法;同是也要掌握所教技术动作与前、后课的教学内容,单元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二要结合教材,学生的特点确定教学任务、重点、难点,为解决重点、难点设计好辅助性练习内容,让学生顺利掌握重点,攻克难点。三要结合教材、学生的特点、场地器材的实际,确定最佳的组织、教学方法。 坚持好“三个原则”。一是踏实。教师必须了解、熟悉、掌握教学内容,明确教学大纲,要求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通过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使目标教学落到实处。二是灵活: 在“吃透”教材,掌握教法的基础上,灵活掌握,因材施教,在师生间形成一个感情融洽,相互尊重,配合默契的氛围,才能顺利进行教学,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三是精准。教学中应精心设计,分析哪些动作让学生自学;哪些动作由教师精讲;哪些动作用讲练结合形式进行;考虑精讲火候;研究怎样才以讲深讲透,讲得条理分明,深入浅出,使讲解富于启发性。 选择好施教方法。在教学中,一要低起点,就是要对部分完成练习有困难的学生放低要求,并适时的鼓励,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兴趣,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才能形成合力。二要多归纳。针对学生练习时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把问题一一归纳出来,再把如何纠正问题的方法归纳总结,这样动作改进了,课堂效率提高了。三要勤练习。在平时的课中留有时间给学生自由组合、小组自创,小组练习,小组展示、自我评价或教师归纳等形式交替出现,这样可以调节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大量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四要快反馈。对学生学习时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反馈,并将问题渗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反馈、矫正和强化。 拓宽好教学空间。体育精神贵在一个“恒”,只有通过长期的努力,才能真正享受体育所带来的益处和乐趣。“课内外结合,拓展体育的教学时空”是体育教学活动得以延伸的必要途径。因此,下课不应是结束,而应是另一种形式的开始,我们应布置课后目标,引导学生课后强化练习。
Ⅲ 请问如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一、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体育之“大”首先要从全面培养学生,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以培养学生在生理、心理等各个方面形成终身发展的意向。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必须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础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这是我们不能狭隘地理解“健康”这个概念,必须充分认识到:健康不公是免于疾病和衰弱,而是保持体格方面、精神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完善状态,确立生理、心理、社会相结合的多维健康观。使学生理解和认识到在青少年时期打好体质健康的基础,不仅是我们在学生时期完
成学业和幸福生活的需要,同时也是终身健康的需要。并进一步认到增进健康和增强体质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必须通过长期锻炼和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实现自身“健康”,不断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
二、树立整体意识,发挥体育教学的综合效应
体育教学自身的存在、发展和培养人的过程是不可孤立的,体育同其他学科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它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属性,体现了体育与其他学科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我们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就要充分认识这一整体性,必须站在教育整体高度上来研究和教材,分析学生和开展教学活动。否则,不但会制约教学的效果,甚至有可能使我们误入片面施教和主观失误的歧途。只有加强体育和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在教学中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发展,做到让体育为各学科服务,让各学科为体育服务,才会使体育教学更加丰富多彩,才能发挥体育教学的综合效应,挖掘体育教学的潜在魅力,开辟体育教学的新格局,在教学中,我们应多设计和开展一些综合性较强的练习活动,如大家所熟悉的游戏活动之一 ---- 美化我们的校园。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学生必须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这样,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发挥,并且很好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从而充分发挥了体育教学的综合效应。
三、遵循科学规律,建立“大体育”的方法体系
体育之“大”也应体现在方法上,在过去的实践与研究中,我们积累了较多的科学方法,这些方法对于指导我们实际工作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但在研究这些方法时,我们一般只是孤立地去进行,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可能单纯地利用某一方法来开展全过程的教学,无论这种方法有多前卫,就像我们不能只用筷子而不用碗来吃饭一样,最终是无法解决体育教学的“温饱需要”的。因此,一方面我们要继续加强科学法的研究与实践,另一方面又要把这些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来研究和论证,从而形成一个科学和方法体系。此外,根据
不同的情况,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方法体系,使这些科学的方法根据我们的需要,产生“化合效应”,更好地指导实践教学工作。
四、强化“内外”结合,拓展体育教学“时空”
“大体育”之“大”还应体现在教学的“时间”和“空间”上。一堂较为成功的体育课,我们可以教会学生一些技术动作,并能组织和帮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并提高动作技术,当然还会使学生得品质的锻炼和情操的陶冶。但要使学生的技能、体质和健康水平马上得到提高,是不可能的。体育的精神贵在一个“恒”,只有通过长期的努力,不懈的追求,才能真正享受体育所带来的益处和乐趣。“课内外结合,拓展体育的教学时空”是体育教学活动得以延伸的必要途径。因而,我们认为:我们的“ 下课”不应是结束,不应是放弃,而应是另一种形式的开始。只有这样,我们有限的体育课才得以拓展。怎么办呢?唯有走与生活相结合、与社会相结合、与家庭相结合的道路,使体育课的内容延伸到学生的课外,延续到学生的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之中。要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我们必须结合社会、家庭生活的实际情况,更重要的是迎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迎合学生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的需要,这是使“体育”跟随学生走向课外,走向社会,走向家庭的动力之源。这就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学生、分析学生,认真研究教材、改进教材,提高体育教学的生命力。
Ⅳ 如何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
一、备好课。
大多数人认为:上体育课很简单,用不着备课,上课时,教师安排学生运动就是了。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体育课是教授体育运动知识(主要是体育运动技术动作)和组织体能训练的课,它与其他科的课一样,每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要完成教学任务就一定要备好课,否则无法达到目的。
那么,怎样才算备好课呢?我认为备好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明确要求,熟悉教材内容。教师要熟练掌握所教的技术动作,要熟知其动作要领;并能估计到学生练习时容易出现的错误动作及能定出行之有效的纠正错误动作的方法;同是也要掌握所教技术动作与前、后课的教学内容,单元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
第二、结合教材,学生的特点确定教学任务、重点、难点,为解决重点、难点设计好辅助性练习内容,让学生顺利掌握重点,攻克难点。
第三、结合教材、学生的特点、场地器材的实际,确定最佳的组织、教学方法。
二、上好课。
在体育课中,学生一方面要掌握体育运动技术动作,一方面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这样,要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往往要体脑结合,既要领会技术动作,又要通过不断的身体练习来掌握技术动作和增强体质,因此,学生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疲劳感觉,严重影响了课堂的教学质量,所以,要认真上好体育课,使学生感到技术动作容易学,身体锻炼乐无穷,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那么,怎样上好每节体育课呢?
第一、动作讲解言简意赅、具体形象。言简意赅、具体形象的动作讲解,学生容易抓住动作要点较快领会动作。因此,教师在讲解动作时,应突出重点和触类旁通,并尽量把一些抽象概念通过准精练的语言和恰当的比喻使之具体、生动和形象。例如:教学前滚翻动作时,使用低头、抬臂、抬臀、前移(重心)、蹬地、着垫(脑后)等词语来讲解,并把动作过程比喻成“皮球滚动”。又如教学原地推铅球时,运用蹬枣送枣转枣挺枣推枣拔等学生熟悉的动词来讲解。这样的讲解,学生容易在脑海里建立起清晰的运动表象,从而较快理解和掌握动作。
第二、示范动作准确、轻松优美。教师准确、轻松优美的动作示范,会使学习伊始便在大脑中留下正确的动作印象,并产生动作优美易学的感觉和强烈的学习欲望。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就一定要熟练掌握所教动作,并在上课前演练几次,确保在课中示范时做到动作准确、轻松优美,给学生一个良好的身教,为后段教学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基础。
第三、组织教学的语言富有启发性、激励性。富有启发性、激励性的教学语言,可促进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所以,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结合教材,学生实际采用促使学生动脑、激发学生渴望练习,积极练习的语言来组织教学。例如:弯道跑教学时,对动作要领、离心力和向心力的关系,我暂时不讲,只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沿圆圈跑时人体的感觉是怎样的?(即身体怎样,脚掌怎样着地)。然后让学生沿弯道跑三次(慢、中、快)体会动作,再用提问的方法让学生回答上述的问题,学生基本能作出正确的回答。这时我就把学生作答加以整理、概括为:克服离心体放松,身体向内沿倾斜,两脚着地有不同,左脚前外侧,右臂前内往和外,左臂离身前后摆,摆臂幅度外大内较小,右肩稍前沿线跑。这就是弯道跑的动作要领。
又如:在篮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的教学。分析动作时,教师分别请一个动作准,一个动作错误(带普遍性)的同学示范后,问:“刚才两位同学所做的动作,好在哪里,错在哪里?”在学生作出了正确的回答后,教师用鼓励的语气教学,既有效地促进学生在思考中练习,在练习中思考,又使学生越练越想练积极练,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组织教学的形式、方法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竞争性。体育课教授的技术动作,大多数都是用四节课才能完成的;或有些是前阶段学习过现在要进一步提高动作质量的。这样,学生在一节或连续几节课都练习同样一个动作,或练习以前学习过和动作,很容易出现厌烦的情绪和不认真练,不愿意练的现象。所以,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根据教材、学生的特点、器材场地的实际,采用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竞争性的形式和方法诱导学生主动练习、积极练习。例如耐力跑练习,采用3分钟变换跑。方法是篮球场跑“区”型,每跑一圈变换一种跑姿。可采用左右侧向并步跑、左右交叉步跑,后退跑、高抬腿跑、后蹬跑等。这种方法由于跑姿和跑动路线的不断变化,使学生始终保持着很高的兴奋性,3分钟跑下来虽然个个都满头大汗、气喘嘘嘘,可没有一个人叫累。又如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练习,采用分组投篮比赛,看哪一组投中的最多,方法是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4组,按顺序每人投篮5次,整组投投完后看哪一组投中的最多。通过投篮比赛练习,不但提高了学习练习的积极性,而且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从而完成了学习的任务。
第五、合理安排课的练习密度和运动量。一堂好的体育课应该是既能使学生较快地较好地掌握技术动作,又能使学生有效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生长发育规律、运动的能力,合理安排课的练习密度和运动量,在正常条件下,准备部分脉搏应在110次/分至130次/分之间,平均120次/分,基本部分130次/分至150次/分之间,最高峰170次/分,平均140次/分左右,结束部分130次/分至至90次/分,平均110次/分左右,课的密度35%,平均脉搏124次/分左右。这样使运动曲线、练习密度、运动理比较科学合理,从而有效地发挥学生的潜能,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的体质。
Ⅳ 如何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
如何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创造有效的教学,是当前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然而,审视当前的体育课堂教学,仍然存在以下现象:教师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各类体育活动,运用了大量的教学活动材料,追求新奇的教学表现手法。但学生在经历了走马观花似的课堂旅程后,真正的收获却并不理想。体育与健康的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能,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提高学生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而我们在日常的体育课堂教学中,往往是重体能、轻技能,顾兴趣,丢能力,缺乏真正的为达成体育教学目标的有效教学手段。那么,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加强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呢?下面我结合工作实际,简单谈谈自己在体育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的几点做法。一、用“发现教学法”建构体育课堂教学。在新的教学内容进行过程中,就某些体育项目的教学,教师可以尝试设计四步教学法:即尝试→发现→讨论实验→验证。对某一项目的学习中,教师不直白地告诉学生答案,不直接简单地让学生看示范、模仿动作,而是让学生先尝试一下,让学生发现问题,在小组内讨论实验,看看能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让他们通过观察教师实验,或通过自己亲手操作实验,或通过观看录像、借助其他教学手段,更直观、更生动地加以体验。再通过小组的讨论得出结果再进行验证。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在自我尝试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自主学习,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主动地将客观的知识转变为自己的认知,营造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氛围与机会,建立起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同时也提供给学生思维和活动的时间与空间。如我执教“蹲踞式起跑”时,我先让学生尝试用各种姿势的起跑,学生通过尝试,发现蹲踞式起跑比起其他起跑方法更有利于初速度的发挥,然后我让学生自主地练习蹲踞式起跑,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就发现问题了,蹲踞式起跑时手和脚位置怎样才是最合理的呢?于是我组织学生讨论,并通过组内的实验,得出一个最好的建议,让全班同学一起来验证,最后教师在学生验证的基础上进行总结,这样的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全面的培养。二、以“拓展教学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我们习惯于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对于通过体育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培养的力度。在体育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讨论探究,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在问题提出→讨论→回答的过程中,提供给学生思维和活动的时间与空间,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体育实践性强,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含,只要教师把体育的技能技术学习拓展开来,与生活实际积极联系起来,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现实社会相关的、具有思辨性质的、开放型的问题,同时,教师还要考虑,学生在思考和回答该类问题时,需要运用哪些已经学过的知识,以反馈和检验教学效果。如我在执教“前滚翻”一课中,在学生初步掌握技术动作后,我让学生把所学的技术积极地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想一想学习的前滚翻在生活中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可以讨论、争论,而且需要联系到生活实际。学生的讨论是积极的,答案是丰富的,最后得出一个最有现实意义的结论,就是在我们的平常生活中如果遇到突然的摔倒,或在体育对抗项目的活动中遇到倒地的现象,可以把所学的前滚翻动作化为及时的团身侧滚来保护自己,避免受伤。这样联系生活实际的拓展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成就感,从而使体育的作用走出单纯的健体强身围笼,体现出体育对于人的综合能力培养的巨大作用。三、以“平等互助法”融洽师生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这需要教师在主观上作积极的努力。教师要做学生的贴心人,要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关心他们的学习、身心健康,体谅他们在体育过程中碰到的困难,尊重学生的思想,善于激励他们。教师在课堂上和学生的谈话应和蔼可亲,学生在练习动作时,做得对,教师应给予肯定、鼓励和表扬,使学生感到愉快、有信心;如果学生一时还不能领悟动作要领,要给予启发、引导,诚恳相助,使学生在欢快、轻松的气氛中学习。切不能训斥、讽刺挖苦学生,而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求知欲。师生间的融洽关系与和蔼的教学态度都会使学生感觉到课堂气氛轻松,学生也就能够自觉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当然也就容易创设出有效性的学习氛围。将“情感”投入体育课堂教学中,让情感、平等的教学理念相互作用,就会使学生的潜质得到激活,主动参与学习的愿望得到激励,认识事物的思维得到发展。由于整个体育课堂教学在一种积极的情感氛围中运作,愉快、主动、高效的学习也就油然而生了。四、以“快乐体育法”培养学生健康心理。要使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中获得运动愉快感,与积极倡导快乐体育密切相关。作为体育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和情感需要,结合本校实际开发出更加丰富多彩的体育课程资源为学生服务。让更多的学生充分感受参与的幸福,活动的快乐,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合作与学习。体育教师要在日常工作中教会学生面对伤痛不畏惧,面对比赛失利不气馁。有时运动中会出现拉伤、出血、骨折、肌肉酸痛等,教师应鼓励学生不能因为这微不足道的代价而放弃努力。通过大量的体育活动培养学生顽强拼博、勇敢果断,自强自信的优良品质。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转移注意,自我积极暗示,合理渲泄等方法进行情绪自我调控、学会宽以待人,快乐面对成败得失,教会学生用赞赏的眼光看待别人,在融洽的人际关系中主动与别人交流与合作。对学生体育成绩的评价应更加科学与全面,评价应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同时结合学校实际。评价中逐渐减少终结性评价的比重,提高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主的过程性评价的比例,使学生在快乐的体育过程中健康成长。当然,体育教学的有效性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整体参与,因此,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最大限度的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给每个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给每个学生以展示自我的平台,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体育教学最终所追求的目标。
Ⅵ 如何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
一、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体育之“大”首先要从全面培养学生,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以培养学生在生理、心理等各个方面形成终身发展的意向。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必须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础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这是我们不能狭隘地理解“健康”这个概念,必须充分认识到:健康不公是免于疾病和衰弱,而是保持体格方面、精神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完善状态,确立生理、心理、社会相结合的多维健康观。使学生理解和认识到在青少年时期打好体质健康的基础,不仅是我们在学生时期完成学业和幸福生活的需要,同时也是终身健康的需要。并进一步认到增进健康和增强体质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必须通过长期锻炼和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实现自身“健康”,不断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 二、树立整体意识,发挥体育教学的综合效应 体育教学自身的存在、发展和培养人的过程是不可孤立的,体育同其他学科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它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属性,体现了体育与其他学科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我们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就要充分认识这一整体性,必须站在教育整体高度上来研究和教材,分析学生和开展教学活动。否则,不但会制约教学的效果,甚至有可能使我们误入片面施教和主观失误的歧途。只有加强体育和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在教学中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发展,做到让体育为各学科服务,让各学科为体育服务,才会使体育教学更加丰富多彩,才能发挥体育教学的综合效应,挖掘体育教学的潜在魅力,开辟体育教学的新格局,在教学中,我们应多设计和开展一些综合性较强的练习活动,如大家所熟悉的游戏活动之一 ---- 美化我们的校园。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学生必须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这样,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发挥,并且很好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从而充分发挥了体育教学的综合效应。 三、遵循科学规律,建立“大体育”的方法体系 体育之“大”也应体现在方法上,在过去的实践与研究中,我们积累了较多的科学方法,这些方法对于指导我们实际工作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但在研究这些方法时,我们一般只是孤立地去进行,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可能单纯地利用某一方法来开展全过程的教学,无论这种方法有多前卫,就像我们不能只用筷子而不用碗来吃饭一样,最终是无法解决体育教学的“温饱需要”的。因此,一方面我们要继续加强科学法的研究与实践,另一方面又要把这些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来研究和论证,从而形成一个科学和方法体系。此外,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方法体系,使这些科学的方法根据我们的需要,产生“化合效应”,更好地指导实践教学工作。 四、强化“内外”结合,拓展体育教学“时空” “大体育”之“大”还应体现在教学的“时间”和“空间”上。一堂较为成功的体育课,我们可以教会学生一些技术动作,并能组织和帮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并提高动作技术,当然还会使学生得品质的锻炼和情操的陶冶。但要使学生的技能、体质和健康水平马上得到提高,是不可能的。体育的精神贵在一个“恒”,只有通过长期的努力,不懈的追求,才能真正享受体育所带来的益处和乐趣。“课内外结合,拓展体育的教学时空”是体育教学活动得以延伸的必要途径。因而,我们认为:我们的“ 下课”不应是结束,不应是放弃,而应是另一种形式的开始。只有这样,我们有限的体育课才得以拓展。怎么办呢?唯有走与生活相结合、与社会相结合、与家庭相结合的道路,使体育课的内容延伸到学生的课外,延续到学生的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之中。要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我们必须结合社会、家庭生活的实际情况,更重要的是迎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迎合学生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的需要,这是使“体育”跟随学生走向课外,走向社会,走向家庭的动力之源。这就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学生、分析学生,认真研究教材、改进教材,提高体育教学的生命力。此外,还应建立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各个时期的动态,解决学生在各个时期遇到的困难,引导他们走健康发展的体育之路,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使课内开的“花”,在课外继续汲取丰富的营养,结出丰硕的“果实”。
Ⅶ 如何提高中学体育教学质量
体育教学是一门专业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中学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初中体育工作存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突出;体育器材严重缺乏;场地不足,资金短缺;老师的教学方法陈旧。这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制约着中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我们应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加强体育运动场地建设,因地施教;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与学效果;改变观念,加强对体育重要性的宣传,提高全社会公民的体育意识。坚持“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指导思想,要改善目前状况必需从一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体育教学比较强调教师的教,学生只要跟着教师学就行,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消极的地位。体育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因此,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 1、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观 动机是实现目标的动力。通过体育理论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课的任务和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在教学中,无论教什么内容,都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练,有什么用,在什么情况下才能用得上,让学生懂得练习的价值和好处,这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力量源泉。例如:在耐久跑教学中,我们会让学生知道耐久跑可以提高学生有氧耐力素质,是将来健身的主要手段,什么是正确的技术动作,如何克服极点现象和分配体力,怎样才能提高成绩等。只有这样,才能变“要我练”为“我要练”,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积极主动、好学乐学的过程。 2、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学习行为和效果,当学生对学习有兴趣时,他们总能自觉主动积极的学习,不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并从中获得乐趣。因此,在教学中根据初中学生的兴趣爱好,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尽量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给学生留出自主练习的时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却爱好自主选择练习项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如:采用游戏法、比赛法,提高练习的趣味性和娱乐性;不断变化练习方式,使学生的练习不再枯燥无味;组织小型比赛,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使学生在激烈的比赛中,运用自己的技术技能、智慧和毅力去战胜自我、战胜对手,品尝成功的喜悦。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 3、鼓励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对学生进行正确评价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对学生评价不应只从运动成绩、运动技能出发,而是看学生运动参与程度和在进步幅度。在教学中多发现学生的长处和优点,以表扬为主,对学生一点儿进步应及时给予表扬,用表扬鼓励的言语,如“很好”,“不错”,“继续努力”等给学生的心理以良性刺激,以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4,体验到运动的快乐。 身体素质好、运动能力强的学生在教学中比较活跃,能从体育活动中获得乐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而体育差生由于完不成教学任务、达不到教学要求,没有表现的机会,容易产生失败感和厌学情绪。因此,教学中我们应更多地关注差生,区别对待,在运动强度和练习次数上提出不同的要求,使他们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让他们也能体验到运动的快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加强器材设备的建设,教师也要充分利用现有体育资源,因“材”施教,因“时”施教。 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加大教育投入,购置必备的体育用品和器材,建立和完善体育设施和体育器材的维修、保养和使用的管理制度。在资金上,可以采取学校挤一点,上级拨一点,争取社会赞助一点的方法,配齐必备的体育用品和器材,保证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教师要因“材”施教。农村青少年一般不及发达地区青少年的机灵、活跃,加之场地、器材的缺乏,他们对体育课深感单调乏味。我们的农村体育教师要充分把握农村学生力大好动的特点,多动脑筋,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自制和开发体育器材。例如:用布做沙包和实心球、用竹子做接力棒等,因材利导上好每一堂体育课;农村学生足劲好,没有沙坑就可以做立定跳远;农村学生手劲棒,没有单双杠,就在树杈横上竹杠,制成引体向上的器材;农村学生大多力气大,没有举重器材,就用石磨抓举训练。教学设备虽差,但能运用这种土法上马,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并使体育课颇具创新意识。 三、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与学效果 体育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内容,教师所采用的教法和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学法的相互作用的统一过程。”传统的教学方法重视教师的教,重视教师的主导地位,而课程标准强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学生学法的指导和教法的研究。 1、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只研究教法不重视学法,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1) 培养学生自学、自练能力。教师指导学生看图进行模仿练习,提倡学生在模仿中学习。例如:指导学生看图学习健身拳,让学生看图复习广播操等。 (2)为学生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体育教学的特征之一就是合作,无论是集体项目还是个人项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需要合作,教师可以让学生相互观察、相互指导、相互纠正,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氛围中,提高发现错误和改正错误的能力,不断提高动作质量。例如:在实心球教学中,学生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后可采用相互指导纠正的方法,这样既可以帮助同学纠正错误动作,又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动作的理解。 (3)为学生创造问题情境,鼓励他们主动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在接力跑教学中教师先提问“怎样才能在接力区高速完成传接棒?”,学生带着问题去练习,学生相互讨论,教师诱导归纳得出以下几点:1、熟练掌握传接棒技术。只有掌握技术才能在快速跑动中完成传接棒。2、接棒同学要充分接力区的长度发挥的速度。理论上接力区的前沿是传接棒的最佳位置。3、接棒的同学要根据传棒同学的速度确定起跑的时机。 2、加强教法的改革 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实施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教师的教应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在教学中我们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教法: (2) 探究式教学:教师先让学生练习体会,然后教师提问,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接力跑的起动时机、传接棒技术、垒球游戏中如何合理运用技战术、障碍跑的起跨距离等教学中采用了探究式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篮球教学中,可采用先让学生玩,在学生玩得过程中学生会发现技术战术的缺乏,教师在针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纠正,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3) 分层教学法:教师根据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差异进行分组,对不同水平的同学提出不同的要求,确保每一名同学都有进步。例如: 耐久跑教学时,根据学生能力不同将学生分成好、中、差三组,在练习距离、强度、休息时间和练习次数上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全体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能有较大进步。 四、改变观念,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全社会公民的体育意识。 在应试教育思潮下,领导重视程度不够。相当一部分领导者,认为体育就是蹦蹦跳跳、玩玩乐乐,而没有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高度和深度去认识。观念的滞后,极大地阻碍了学校体育的发展,学校体育教育得不到重视,体育教师得不到尊重,没地位。特别是在农村中学,上至学校领导,下至每一个学生,都认为只要是语、数、英等升学考试必考课成绩好,为考取高一级学校取得铁饭碗为目标,对体育活动不重视,体育成绩好坏没关系。因此有的体育教师自暴自弃,一上课就“吹吹哨子、晒晒太阳、吹吹牛”,上课不认真,采取“放羊式”的教学状态。而学生呢?觉得体育课不重要,又枯燥无味,他们认为与其上这样的体育课,倒不如到教室做做作业,对自己将来升学还有好处。有的学校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一完,体育课就敷衍了事,用来补主科课程,平时也多是挪用体育课来排练节目、清理卫生等,有的甚至不开设体育课。所以,农村的体育教学实际上处于一种不规范的状态,根本无法保证学生正常的体育锻炼。为此,作为农村中学领导、体育教师一定要端正教学思想,摒弃世俗偏见,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学生作正面引导,向他们讲清体育课的重要性,加强对学生进行体育具有社会功能和价值意义的教育,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习惯,形成自觉锻炼身体的心理定势,把学校体育摆在学校教学的重要位置上。同时要开足、开齐体育与健康课程,保证学生的锻炼时间。 五、坚持“健康第一”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的指导思想 “健康第一”“每天至少锻炼一小时”的指导思想,开展好体育工作,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健康体魄的新世纪型人才。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注重教师的主体作用,重传授轻方法,重技术轻素质,重应试轻应用,重继承轻创新,这些在农村初中校虽有得到改革,但力度还是不够。
Ⅷ 如何提高体育教学中体育课的教学质量
如何提高体育教学中体育课的教学质量
体育课担负着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重任,但由于受多年来的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做为素质教育的主阵营的体育教学,并没有被得到足够的重视,这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是极其不利的。因此,要求我们要规范体育教学活动,提高体育教师的业务素质,构建合理的评价机制,提高教学质量,以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发展。课堂上以老师讲为主,而学生始终处在压抑、被动的状态,积极性调动不起来,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就体育课而言,如何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发表一下自己的想法:
一、端正教学思想,提高对体育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多年来,在片面追求升学的思潮下,学校体育教育得不到重视,体育教师被鄙视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粗人,得不到尊重。因此,有的体育教师自暴自弃,上课不认真,采取放羊式的教学。而学生呢,觉得体育课不重要,又枯燥无味,他们认为与其上这样的体育课,倒不如多做几道数学题,对自己将来升学还有好处。有的学校以缺乏体育教师为借口,对体育课敷衍了事,甚至不开设体育课。所以,体育教学实际上处于一种不规范的状态,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学生作正面引导,同时学校领导和班主任要大力支持体育课教学,把体育教学摆在学校教学的重要位置上,增大体育教学的投入。另外,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场地和器材,认真组织教学,上好体育课,提高教学质量。
二、在教学中,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勤练习、快反馈的课堂教学方法
1、低起点。首先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把学生的心磁化过来,使他们乐学,并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所谓低起点指对部分完成练习有困难的学生放低要求,并适时的鼓励。例如,在跳高教学中,有学生不敢跳,可以放低高度,用橡皮精代替竹竿,还可以在下落的地方置一块海绵垫子,学生跳过了,不要忘了称赞他们你真行,动作完成的不错。这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便形成合力,产生磁化效应,从而产生师生间的情感共鸣。
2、多归纳。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要给予学生多归纳、总结,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条理性和规律性。如:在前抛实心球教学中,有学生就是不及格,于是我就把她们集中过来,分别叫两位好、差生出来投,叫她们自己比较,归纳。最后一起总结出只有一定的速度和高度才会有远度,球的空中路线是一条抛物线,而不是一条射线。问题解决了,前抛实心球的技术也提高了。又如在太极拳的教学中,学生始终存在着重心高、身体不正、动作太软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我在课前制定了一个运动处方,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把问题一一归纳出来,再把如何纠正问题的方法归纳总结,最后把事先准备好的运动处方展现在学生们面前。动作改进了,课堂效率提高了。
3、勤练习。由于学习困难生在课堂教学中有意注意时间较短,因此单调不变的教学模式易引起原本有意注意时间就短的学生学习注意的分散。于是在平时的课中留有时间给学生自由组合、小组自创,小组练习,小组展示、自我评价或教师归纳等形式交替出现,这样调节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大量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事实表明:课堂活动形式多了,学生中思想开小差、做小动作、讲闲话等现象大大减少了。
4、快反馈。学习困难生由于长期以来受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动作学习往往需要多次反复才能掌握。这里的多次反复就是多次反馈。教师对于练习中的问题,应采用集体、个别相结合,或将问题渗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等手段进行反馈、矫正和强化。同时还要根据反馈得到的信息,随时调整教学要求、教学进度和教学手段。由于及时反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快反馈既可把学生取得的进步变成有形的事实,使之受到激励,乐于接受下一次学习,又可以通过信息的反馈传递进一步校正或强化。
三、努力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教师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碗水,这形象地说明了教师自身素质的重要性。我认为教师仅有一桶水还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充实自我,完善自我,让自己拥有源源不断的活水。做教师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不断提高自我的进程。做为一名体育教师也同样需要不断的进行学习,既要学习本专业的知识,也要学习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掌握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体育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课堂上,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与练习,一但课堂组织不好,师生脱节,学生自己练习,一些错误的动作得不到及时纠正,形成定型,改正起来极为困难,这样必然会影响教学效果。一堂课组织的好,就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能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由此可见,体育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组织能力以及对学生的组织能力,对提高教学效果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四、注重学生的学心情绪,培养良好心理素质。
学生是学心的主体,学习情绪是上好课的前提之一和基本条件之一。现代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虽然活泼好动,自我意识强,接受新知识快,但大都任性,自我控制能力较差,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心理的各异特征,通过各种方式的心理教育,帮助引导学生克服与消除各种心里弱点及障碍,促使其身心和谐、健康地发展。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自觉主动地发展体育能力及个性,达到创新目的。学习性趣浓厚、信心足、斗志高,从事各种体育锻炼能做到不怕苦、不怕累,学习自觉性就能得到充分发挥,有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课堂的学习效果。
总之,要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充分利用体育教育自身的优势,转化限制条件为有利条件,正视自己,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大胆突破,既尊重传统,也不要被传统所拘束。既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法,也要创造适合本校实际的方法,使每节课都做到教法新颖,措施有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让我们面向跨世纪的青少年,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新方法,每节课都体现自身的价值和特点,在教育改革中走出适合自己的路。
Ⅸ 如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一、端正教学思想,提高对体育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有的学校以缺乏体育教师为借口,对体育课敷衍了事,甚至不开设体育课。所以,体育教学实际上处于一种不规范的状态,为此,我们教育工作者一定要端正教学思想,摒弃世俗偏见,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学生作正面引导,同时学校领导和班主任要大力支持体育课教学,把体育教学摆在学校教学的重要位置上,增大体育教学的投入。另外,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场地和器材,认真组织教学,上好体育课,提高教学质量。 二、努力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教师有一碗水,才能给学生一滴水”,这形象地说明了教师自身素质的重要性。我认为教师仅有一碗水还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充实自我,完善自我,让自己拥有源源不断的活水。做教师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不断提高自我的进程。做为一名体育教师也同样需要不断的进行学习,既要学习本专业的知识,也要学习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掌握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 1、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体育课教学过程大多数是在室外进行的,学生兴奋程度较高,这就使得个别学生容易违反课堂纪律,甚至闹恶作剧,干扰和破坏课堂正常教学秩序。对这样的学生进行严格的批评和耐心的教育都是十分必要的。然而,体育教师对待学生多数过于严厉,有的教师对学生进行冷嘲热讽,甚至是体罚学生。古人云:好话一句三冬暖,冷言半语六月寒。这不仅造成教学秩序失控,而且严重刺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伤害了学生的心灵,破坏了师生关系。教师在课堂上面对的是群体交际对象,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思维习惯、反映快慢等等,都存在着差异,对成绩差的学生要做到具体分析,因材施教,对个别接受能力差的学生更应该给予格外的关心、爱护和帮助,操之过急是无济于事的。教师的美好形象是赢得学生尊重、信赖和爱戴的心理基础,在教育活动和教学过程中,每个教师都必须注意自我形象的塑造,从而赢得学生的信赖和爱戴。 2、正确的示范与清晰的讲解 体育教学是一门专业理论与形体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所以体育课与其它课不同,课堂上必须有示范。体育课的示范就如同数学课中的例题一样,是必不可少的甚至重要性更大。因为体育运动的由来就是模仿,学生学习运动技术、技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模仿。因此,教师的示范非常重要。俗话说什么样的老师,教出什么样的学生,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对主要基本技术进行研究,做好示范,确保示范动作的正确、规范(示范规范化本身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面)。选择示范的位置、角度、速度、次数和运用示范的时机等方面都要有科学性,才能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如果运用示范不当,则会造成事与愿违,影响教学效果,由此可以看出体育教师必须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提高示范能力。 讲解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输出信息的核心教学法,讲解内容时,语言要简单扼要,使讲解既精练形象生动,又能突出重点,有条不紊。如何才能用好讲解时的语言,这对教师的知识结构、专业水平、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对体育项目的理解程度等方面都有相应的较高要求。语言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工具,教师要学会运用语言的快慢、高低、轻重、缓急以及语言的抑扬顿挫,在讲授技术动作要领时或清脆有力,或深沉浑厚,即要通俗易懂,又要具有平易亲切之感。形象生动的语言给人一种直观感,使人兴奋;富于文采的语言,使讲解润色生辉,形象生动,形成独特的魅力,使学生全神贯注。如果既平淡无味,又脱离实际,就会降低讲解的效果,失去讲解的作用。 3、体育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 课堂上,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与练习,一但课堂组织不好,师生脱节,学生自己练习,一些错误的动作得不到及时纠正,形成定型,改正起来极为困难,这样必然会影响教学效果。一堂课组织的好,就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能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由此可见,体育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组织能力以及对学生的组织能力,对提高教学效果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三、严格要求,规范学校体育课和相关活动。 好多学校,尤其是规模小的农村学校没有体育课专任教师,由其它学科的教师兼任体育课的教学,这些教师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业务不熟,所以体育课上的较为随意,不规范,有时甚至采取“放羊政策”,学生也都是盼着体育课这一段“自由活动”时间。另外学校的课间操也是时有时无。这对学生的成长发展和完成教学目标都是很不利的,所以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要把规范学校体育教学活动,做为重要的工作来抓。 首先是上课,要严格按体育教学《课程标准》来足量安排体育课,严格要求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让每一位学生在每一节课上都能有一定的提高。其次,要组织好学生做课间操。另外学校还要灵活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例如我校在上一学期中就进行了队形队列比赛、广播操比赛,拔河比赛、越野比赛等等,这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这样一个学期下来,学校的体育教学活动规范了,课间操也能正常持续地进行了。 四、构建起合理的评价机制,提高积极性。 1、对学生的评价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考核评价时应坚持多元标准,通过评价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因此在体育教学的评价中,教师不能把评价看成是简单的分等排序,而应该在评价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把评价的重点放在纵向评价上,建立起学生的个人体育档案,强调个体学生的进步,同时还可把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纳入到评价中,虽然学生的相互评价不够准确,但也体现了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在学生互相评价中还可以提高他们对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的认识水平,而且还可以使学生之间在情感上进行交流,从而提高学生上体育课和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2、对体育教师的评价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对教师的评价也正在向着互动化、多元化、过程化发展。而有的学校对体育教师的评价只是以运动会的成绩来评价体育教师,这就使得体育教师只重视了对运动员所参加项目的培养,这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背道而驰的。学校应该建立起对体育教师的量化管理,从教师的备课、上课到教师的专业发展,从学生对体育知识体育技能的掌据到学生的卫生健康壮况全方面多角度的对体育教师进行评价,建立起对体育教师的奖罚制度,从而调动起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学校的体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