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王敬义---《脉论》二十年后方为人医,这本书有什么特点这本书怎么样
给你推荐一本书教你把脉
《脉论》撰写说明
——————王敬义
切脉易,识脉难,能以脉析病者更难。
脉学看似微不足道,若深入研究下去,实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要想研究它,就必须涉及到古医家对脉学的认识,必须弄清楚脉学的来龙去脉。从目前的脉学理论看,给我的印象是:脉学就好象是个十分神秘的东西,你没办法靠近它、无法把握住它。古代众医家对一个脉象特征、所主病证的文字描述等,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贤愚难分,石玉相偕,流传后世,真伪难辨,毫无规律可循。正因为如此,民间才有了“十人十脉”之说而成为中医学的笑谈。
在我看来,研究脉学唯一的方法只有通过临床实践,去研究检验其中的精华与错谬,寻遗漏、补不足,只有这样你才能深入到脉学中去。若只重在理论上的总结,虽集古医家之大成,却不能有所突破创新,脉学仍然是不能发展的。正因为此,我才潜下心来,专心致志地对脉学进行了长达一十八年的临床与理论研究。对脉学的基本理论和二十八脉的临床实战,进行了系统性、规范性的总结。
《脉论》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脉学的基础理论;第二部分为二十八脉分析;第三部分是杂谈与论文选集;第四部分为古代医家的脉学典籍。
第一部分
1.明确了左右手寸关尺三部中每一部的正常脉位(NO.2、3、4位)。此前脉位与取脉混淆莫辨、异常脉象与正常脉象混淆莫辨。
2.定异常脉位为每部五位(NO.1、2、3、4、5位),三部十五位,使更多的异常脉象纳入脉诊之中。此前为三部九候,每部只有三位,许多异常脉象不能被诊断出来。
3.明确了“男尺恒虚,女尺恒盛”的具体脉象。此前,只有其提法,而无具体脉象描述,莫棱两可,使后学者无所适从。
4.将以五脏为中心的五大系统的脏腑组织器官分别归属到相应的寸关尺三部之中,扩大了脉诊的范围,可以诊断到更多的脏器的病理改变。改写古代脏腑在三部分配上简单粗略(错误的、不符合临床)的分属法。如古代三部分属:左寸----心,配小肠;右寸----肺,配大肠;左关----肝,配胆囊;右关----脾,配胃等等。
5.将六腑、躯干、四肢等分属在每部脉的表浅位(NO.1、2位),把脏分属到每部脉的深沉位(NO.3、4、5位)。如右关,表浅位诊胃肠疾病;深沉位诊脾与胰腺疾病。左关表浅位诊胆囊之疾;深沉位诊肝脏之疾。余仿此。使诊脉者对脏与腑的诊断有明确的脉位归属。
此前尚无如此分属法。所以,现在的中医生诊脉,在右关所诊之脉不知道是胃的疾病,还是脾、胰腺的疾病;在左关的异常脉象不知道是胆囊疾病还是肝脏疾病。
6.首先将妇女月经正常和异常的脉象,定位于左关,有利于了解妇女月经的量、色、质等情况。
7.首先将女子带下脉定位于左尺部,以了解女子带下之疾。如女子白带的量、色、质、气味等情况,皆能在左尺部一一诊断出来。此前,尚无此研究。
8.首先将男子遗精脉定位于左尺部,以了解男子肾中精、气充盈与否。如男子遗精后,能在左尺部显现出来。是否伤肾精、伤肾气,亦能在左尺部一一诊断出来。此前,尚无此研究。
9.明确28病脉的脉象特征,既利于学,又利于临床诊断。
第二部分
1.用中医基础理论分析每个相合脉的脉理、推断出病理变化、推出临床表现、作出临床诊断。这样脉学便使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真正地有机结合起来,再不是一盘散沙。
2.通过脉象分析,先作出西医诊断,然后使用中医基础理论分析,再进行辨证论治。此前,尚无此研究。
3.首先提出豆实脉、尖峰脉、筋脉、颤脉、离脉、空脉、恶露脉等7个新的脉象。
4.在《脉论》里对颈椎病、腰椎病、胃病、糖尿病、心肌供血不良、心绞痛、心脏扩大、胆囊炎、胆石症、高脂血症、前列腺疾病、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疾病等等,都有具体的脉位归属和具体的脉象特征,在此不能一一论述,请读者仔细阅读各个章节。
第三部分
为医学杂谈与论文选集。
在杂谈里重点谈了关于中医独特的诊断技术的重要性,也是目前中医大专院校教材选择上忽略的内容。提出我个人的见解,仅供有关人员参考。
就目前中医现况,对中医临床各科理论的欠缺,临床实践缺乏系统性的治疗措施等,亦提出了我的个人见解,以供中医工作者临床参考。
谈了中医师和中医教师的培养建议,望领导者和年轻学习者参考。若有冒犯,在此,我先请大家谅解。
文选集部分,我选集了几篇临床报道文章,是我近十余年治疗重危疾病的部分总结。应该说对中医的后学者,具有一定的理论与临床指导价值。此外,我年轻时期在住院部用中医药抢救治疗的病例,因为年代较远,资料收集欠缺,故不便给与报道。
关于脏腑“三焦”考证的一篇小文章,尚未公开发表,一并收集在本书中,供大家阅读参考。我的学生王勇为我整理此文,文笔流畅,理解深刻而到位,深合我意。
第四部分
选录了部分医家对脉学的论述,供学习者参照,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裨益。
我潜心研究脉学虽近20年,《脉论》一书写作亦经5年多时间,但我仍觉时间仓促。还有一些新的脉象需要进一步探索发现,新的脉学理论亟待总结。因此,拙作不免有错误和遗漏。我相信,在相隔数年或数十年后,定会人才辈出,错谬之处,会有才俊纠正之,其未尽者,亦会有才俊增补之。思量及此,甚感欣慰。
《脉论》对脉学的理解,或许有人不能认同,有人提出质疑,甚至还会有人认为它“离经叛道,”但它确是我长期临床实践的总结。只要您认真阅读,勤于实践,我相信,您会走进我设置的脉学“圈套,”最终得到您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