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英国的教育学专业怎么样
英国是世界上的教育强国,英国的教育体制被澳洲、新西兰、新加坡、爱尔兰、马来西亚等国沿袭,其精英教育的理念已经在各国深入渗透。去英国留学,对于将来想从事教育工作的同学来讲,又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教育学将是最合适的选择。
教育类专业从大体分类来讲,有宏观和微观的区分。
宏观上的主要是教育学(即ecation):
学习教育的历史,发展与理论研究,将来从事教育研究或者学校的管理工作。
主要专业有:教育研究、教育学与社会研究、教育管理、教育领导力等;
从微观上讲,教育就细化为教学(即teaching):
关注与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研究或者不同学科的教学技巧。
主要专业有:早期教育、教学方法研究、电脑化教学、数学教学、化学与物理教学、体育教学法、音乐教育、艺术教育与管理、英语教育、TESOL等。
在英国,有比较知名的一些教育相关专业,比如教育管理与领导力,这对于将来想从事教育行业的管理工作的同学的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音乐教育,英国是古典音乐的故乡,同时也是流行音乐的发源地,在英国的大地上到处都蔓延着艺术氛围,音乐的花朵处处开放。而音乐教育也是英国教育专业的一朵奇葩。
音乐教育专业院校:
纽卡斯尔大学、金斯顿大学、罗汉普顿大学等都开设有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素质高,专业水准强的音乐教育工作者。
高中生学英国教育学专业:
高中生想去英国学习教育学专业,需要通过大学预科入读本科,如果学生倾向于宏观方面的教育专业,可以选择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的大学预科,或者贝勒比斯学院的大学预科,通过一年左右的学习,申请英国顶尖名校的教育专业。如果学生比较倾向于教学类专业,建议学生在本科阶段学习科学或者单项专业,例如:学生想将来从事音乐教师的工作,那应该在本科阶段学习音乐专业;想将来从事英语教育工作的话,要在本科阶段学习英语专业,或者英语文学与文化专业。这样有专业基础才能以后从事教师的工作。
预科要求:国内高二完成或高三毕业,雅思:5.5分
想去英国读教育硕士的同学:
此类同学也同样面临选择,一般的教育专业都开设在教育学院里,要求学生在国内有本科教育学相关专业背景,或者有相关教学经验,同时对英语的要求相对比较高,一般要求6.5分-7.0分。
教育专业比较好的大学有:剑桥大学、爱丁堡大学、曼彻斯特大学、格拉斯哥大学、东英吉利大学、埃克塞特大学等。
教育是一个社会得以前行的动力,当英国留学的大门朝我们敞开时,希望同学们能关注教育关注教育专业,选择自己所爱的专业深造学习。
Ⅱ 英国教育有什么优点
一、享誉全球的高质量教育水准
英国教育制度历经数百年的发展,以高水准的教学质量而名扬四海。科教方面,英国曾得过90次诺贝尔奖;很久以来,英国的大众传媒都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金融领域,伦敦货币市场的交易量比纽约和东京的总和还大;英国的时装在国际上久负盛名;而英国历史悠久的艺术遗产为所有人提供了世界独一无二的文化氛围。
二、最快的学习年限
一般来说,在英国攻读大学荣誉(学士)学位只需要3年,大多数硕士学位的取得,只需要1年的时间,而其他国家的硕士一般都需要2至3年。所以选择去英国读书,无形中节约了金钱和时间。
三、多重选择的教育渠道
英语课程以教授英语为主,一般初到英国读大学或中学的学生会上半年或一年的英语课程以提高英语能力和对英国的了解:大学本科课程为18岁以上的学生设置,学习3年通过考试后被授予荣誉(学士)学位;研究生课程是为取得学士学位后想继续深造的学生提供的学习机会,一般分为4种学位:研究生证书,研究生文凭,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四、国际认可的英国文凭
英国有超过90所的大学和50所高等教育学院,其中很多院校有几百年延续下来的优良传统,英国政府设置教评委员会,定期对所有的大学及同级学院做教学与学术研究的调查,且全面公开评鉴报告,因此,英国的学位在国际上广受认可。
Ⅲ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育
1. 教师需要有“文化意识”培养的理念;
目前,部分教师难以理清文化教学专和语言教学的关系,不属能很好地开展文化意识教学,甚至根本不重视。因此必须改善这一点。
2.学生没有正规的系统的渠道来理解西方文化;
学生了解西方社会文化知识的主要渠道是教材、杂志、网络和电视等间接途径,很少有学生亲自到西方国家或是和西方人交往而直接感受西方文化,从而使得学生的西方文化知识大多是间接经验,被动的信息接受方式,使得学生文化知识获取的主动性降低,导致文化知识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过于零散。因此要使学生更多地接触西方文化。
关于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
1 教师需强化文化意识培养的观念
教师就应当以语言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充分挖掘隐含在英语语言结构之中的文化内涵,促进学生文化意识的养成。
2.学生是初中英语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文化意识养成的积极性。语言的应用和跨文化交流是学生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目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将文化意识的培养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提高学生英语文化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提升学生文化意识养成的兴趣.
Ⅳ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提高文化意识
引言
我国语言学家张占一(1983)把语言教学中的文化背景知识按功能划分为两种: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其中交际文化是指两个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际时,那些影响信息准确传达 (即引起偏误或误解)的语言和非语言因素。它包括问候、致谢、称呼等习语和委婉语、禁忌语等。例如“爱人”这个词如果不懂它的特定含义,在与英美人进行交际的时候就可能被误解为英语里的“lover”即情人的意思。可见,词语的褒贬不同会给理解和交际带来很大的偏差,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词语用法时,要向学生说明词语的不同文化内涵,要求学生不仅掌握词的字母意义,而且要知道它的褒、贬意义,避免在使用上犯错误,这就是结合词语丰富文化内涵。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内容具体可概括为四个方面:与词语有关的文化;与篇章有关的文化;与交际环境有关的文化;与非语言交际有关的文化。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英语教学也越来越重视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然而,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意识培养现状分析
1.教师需要有“文化意识”培养的理念;
目前,部分教师难以理清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的关系,不能很好地开展文化意识教学,甚至根本不重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把英语的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当作教学的全部内容,不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语言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导致学生收集、获取信息的能力较差,英语水平难以获得显著地提高。尤其是以中考为中心的功利教学下,大部分教师都将精力用于指导学生掌握语言知识上,即使在课堂中开展了文化意识教学,其目的也只是为了让学生在中考中多拿几分而已。
传统的语言学理论,如乔姆斯基的语言理论、龙费尔德结构注意语言学理论等,都忽视了文化意识的培养和文化教学,将文化和语言割裂开来,认为语言形式和语言教学技能是语言教学的中心。由于长期受到传统语言学理论的影响,导致教师忽视了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不注重提高自身的文化意识培养教学水平。虽然初中英语教材日益重视文化因素的加入,部分课文介绍了了英语国家的生活方式、传统习俗等内容,但是,部分老师没能够有效的利用教材,充分发挥教材的文化意识培养作用,例如,部分教师在教学时,为了赶进度,往往将教材中task部分省去。
2.学生没有正规的系统的渠道来理解西方文化;
学生了解西方社会文化知识的主要渠道是教材、杂志、网络和电视等间接途径,很少有学生亲自到西方国家或是和西方人交往而直接感受西方文化,从而使得学生的西方文化知识大多是间接经验,被动的信息接受方式,使得学生文化知识获取的主动性降低,导致文化知识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过于零散。与此同时,来自间接经验的文化知识,使得学生难以充分理解西方社会的一些文化现象和价值观。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过于重视语音、词汇、语法等内容的学习,而忽视了语言中蕴含的社会文化规则和文化内涵,导致难以准确、得体地使用语言。这是由于词语概念意义容易掌握,而词语的文化内涵与外延较难掌握,从而导致学生常常不能恰当、准确地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语言交流的意图,难以运用英语进行有效沟通。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
1。教师需强化文化意识培养的观念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的文化意识培养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文化意识培养的效果。因此,为了实现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意识培养的目标,就应当加强教师文化意识培养能力。首先,认清英语教学和文化意识培养的关系。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应当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认识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引导学会自觉地运用文化对比与语言对比掌握中西方文化间的异同。其次,提高引导学生分析、把握文化差异问题与文化冲突问题,将文化意识的培养融入日常的教学活动当中。为了更好地将文化意识培养渗透到英语的语音、词汇与句子等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就应当以语言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充分挖掘隐含在英语语言结构之中的文化内涵,促进学生文化意识的养成。 教师应当按照学生的领悟能力和实际语言水平,将文化意识教学内容进行有序排列。充分挖掘英语教材中承载的文化意识培养内容极,注意教学的整体性、系统性,将教材中蕴涵、注释的文化信息整合起来。例如,在初二教材中涉及到“Food and Drink”, “Buying and Selling”等与文化相关的内容,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就应当有意的将相关的文化知识引入到课堂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合理地把握文化意识培养的量与度。
2. 激活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英语文化内涵。
不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不了解英语思维与汉语思维间的区别是学生误用、错用英语的重要原因。中英文化差异大量存在于在人们的交流与交谈中,如问候、称赞、致谢、道歉以及委婉语、禁忌语乃至身势语言等。为此教师应该努力激活教材内容,进文化比较,帮助学生领会文化异同现象。比如在教学新标准英语七年级第一册有关“Birthday“这一单元时,我借这个话题告诉学生:中国人和西方人面对“赞赏”表达的方式不同,中国人受到别人的赞赏时习惯“谦虚”地说“没什么”以示礼貌,而西方人则比较直率,常常会高兴地道上一句“Thank you. ”特别是英国人与中国人在接受礼物时的习惯截然相反,英国人收到礼物一般不推辞,而是表示感谢,并会当面打开礼物加于称赞,所以在教学present(礼物)这一单词时,我会有意识地告诉学生这一跨文化差异的现象,并通过在课堂上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用所学英语开展交际活动,进行中国人与西方人在接受礼物时的交际片段对比让学生在生动真实的语境中将这个特殊的方式牢记心间。如:“今天是你的生日,你的衣服真漂亮!”“哪里哪里。”“这是为你准备的生日礼物,请收下。”“不用这么客气。”“Today is your birthday. You are so beautiful.” “Thank you!” “Here is your present!” “Oh, what’s this? ” “Oh. It’s a pen. Thank you!”
3.设计英语活动,体验文化差异。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 例如在教学 《What’s your favorite festival?》一课中,我结合他们已有了近三年英语知识的积累,在教学中国四个节日的时候,我设计了“以旧带新”的环节,用“Happy New Year”与“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两首歌曲进入英语学习的状态,再通过多媒体出示一系列以往所接触过的中西方节日的图片,如Spring Festival, Christmas, Halloween, Thanksgiving Day, Flag Day and so on.并请个别学生对这些节日进行简单的一句话介绍,如此很自然地将旧知识渗透进新知识的教学中。然后我又采取中西对比的方式进行板书,学生在板书的提示下对两种文化背景下的节日进行更进一步的比较。如
Spring Festival Christmas
Lantern Festival Halloween
Dragon Boat Festival Thanksgiving Day
Mid-Autumn Festival
最后我设计了Say you say me的环节,由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对话,用What’s your favorite festival?来猜测好友最爱的节日,好友可用与图片相关的短句或者通过相应动作表情来提示,但不许出现该节日的英语说法,进行交流。这是一个拓展性的活动,其目的是在真实情景中灵活运用新知识进行口语交流,使学生能主动表达自己,学会正确地谈论中西方文化,让英语课堂真正生活化。
学生是初中英语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文化意识养成的积极性。语言的应用和跨文化交流是学生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目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将文化意识的培养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提高学生英语文化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提升学生文化意识养成的兴趣。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水平是文化意识培养的基础,教师围绕着培养学生文化意识这个中心,指导学生牢牢掌握相关的语言知识。通过语言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英语文化的理解能力,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掌握语言知识中蕴含的生活方式、传统习俗、风土人情等文化知识,加强英语运用和跨文化交际的引导,激发学生运用英语的渴望。
结语
综上所述,文化意识的养成是学生进一步提高英语学习水平的关键。在初中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积极地更新教学理念,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促进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将文化意识培养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彭琴仙. 2008.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J]小学教学设计, (10)4--6
2. 教育部.2001.日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 潘洞庭.文化意识与外语教学[J].外语学刊.2007(6)
4. 王美渝 《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
Ⅳ 英语教学有哪些教学方法用英语怎么表达谢谢
一、以“活动”激发兴趣
小学英语“活动教学”提倡寓教于乐、寓学于乐的教学过程。英国语言学埃克斯利认为,英语教学中“趣味性”问题头
等重要的问题。兴趣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是学习变的容易的前提。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其首要任务是使学生产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活动”应充满趣味,使学生乐于其中、学于其中。
1、
在游戏中学习词汇
词汇学习对学生来说,一直是被认为枯燥乏味的。现在,我们把词汇学习融于游戏活动中。像find
the
card,
go
fishing,
think
ahead等都是学习词汇的游戏活动。如:hide
it它要求全体学生都参与其中。先找一位volunteer到教室外或面向黑板,再请另一位学生藏起这位volunteer的物品后问:“where
is
your
…?”找物品的学生问“where
is
my
….?”,其他学生根据找物品学生的性别边说:where
is
his/her
…?边用掌声的高低、快慢来提示所找物品的位置。找到后,学生应根据离所找物品的远近说:here/there
it
is.
在这个游戏中,根据角
色的不同非常清晰地说明了my
,your
,his
,her
的区别和here
,there
的用法。教师可根据学生学习的内容来选择、确定游戏。在做以上游戏时,学习变得生动有趣,且使词汇的学习不是孤立的,而是融于情景中,是学而致用的过程。有时在游戏的同时,加上小组竞赛,能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活动收到理想的效果。
2、
在唱、做中学习语句
“唱”即唱歌或者是chant
;“做”即做动作。“唱”是为了使学生通过轻松愉快的形式,而不是通过语法规则、条条框框来学习。“做”是通过学生的动作、表情来加深其对语言的理解。如:以下内容既可作为chant
,又可作为歌曲。
stand
up
,
sit
down
and
show
us
one
.
look
up
,
look
down
and
show
us
two
.
reach
up
,
reach
down
and
show
us
three
.
jump
up
,
jump
down
and
show
us
four
.
point
up
,
point
down
and
show
us
five
.
在教学过程中,说说、唱唱、做做、画画、玩玩是小学生乐于参与的学习形式。根据对小学生学习方式的调查,学生学习时多种感官综合运用,学习的收效会更高。
3、
在扮演中运用语言
语言学习只有不断地实践,才能趋于熟练、完善。在练习时教师为学生提供meaningful
learning
situation
,设计较为真实的情景活动。如:商店中的cashier(a)和
customer
(b):
a
:can
i
help
you
?
b
:yes
,
please
.i
want
to
buy
an
eraser
.
how
much
is
it
?
a
:it’s
three
yuan
.
b
:that’s
too
expensive
.
are
these
erasers
on
sale
?
…
…
学习故事why
the
rabbit
has
long
ears
?,通过
rabbit与
farmer
,
cow
,horse
,
pig
,ck
和mouse
间不同角色的对话表演,使学生很容易熟练的掌握所学内容:
rabbit
:help
!
help
!
farmer
:what
happened
?
rabbit
:i’m
stuck
.
farmer
:can
i
help
you
?
rabbit
:yes
,
please
.
the
farmer
pulled
the
rabbit’s
ears
学生在角色中运用的语言更为生动、形象,使课堂成为语言运用的多功能场所。同时,学生在小组活动的角色中,大胆实践,敢于开口。为使小组表演成功,取得满意的效果,同学间互相帮助,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
Ⅵ 如何将体育融入英语课堂教学
1.更新观念
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现代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仅要让学生的身体好,更重要的是把学习和锻炼方法传授给他们,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掌握方法,通过正确的身心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发展人际关系,开发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传统教学片面强调了身体锻炼,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和教育;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了教师的创造性,使课的形式单调、枯燥,同时也把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无情地限制住,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要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必须更新观念,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充分利用体育自身优势,转化限制条件,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大胆突破,既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也创造适合本校的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心情愉快地去学习去发现、去探索,从而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游戏化、趣味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他们想象力丰富,在教学中遵循儿童认知和情感变化的规律,进行生动活泼和富有教育意义的教学,以迎合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学习的需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科学地运用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如在立定跳远的教学中,让学生模仿“兔跳”、“蛙跳”教师通过精心的组织与构思引导学生想象青蛙的跳跃动作,再以情景游戏“青蛙捉害虫”开展运动技能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乐趣,使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自主积极地参与到有趣的练习中,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完成练习,在乐趣中掌握运动技能和锻炼身体。逐渐养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志向和习惯,达到培养兴趣,培养能力和开拓创造力的目的。
在“障碍接力”中将游戏内容故事化,使学生在练习中置身故事情景之中,身临其境的练习使他们兴致高涨,乐趣无穷,既学会了动作又培养了克服困难的精神。真正体现快乐体育的趣味性。
2.进行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面对优越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小太阳、小皇帝”,他们好奇心强,对新鲜事易产生兴趣,思维敏捷,活泼好动,爱上体育课,却不愿意参加剧烈或难度较大的活动,更不愿意在活动中受到太多的拘束,克服困难的意志弱,无形中影响教师的创造性。使课的形式单调,影响学生个性的发展。
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在教学中我尝试了分层次教学的实践,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按学生的差异分好层次,因人而异地制定学习目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和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和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最优的发展,达到全面提问学生的身体素质,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效果。
如在“掷垒球”教学中,将学生按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高低分男女各四个小组各分A组(上等生)、B组(中上等生)、C组(中等生)、D组(下等生)。练习中,上等生成绩优秀的严格要求,提出更高要求;中上等生改进动作、争取优秀:中等生巩固动作;下等生降低要求,树立信心,达到基本掌握动作。这样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达到各自的要求,获得成功的喜悦,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学生在从事学习过程中充分体验到充分运动、明白道理,掌握提高技能。在教学中引入竟争机制,鼓励积极,表扬先进,对投掷能力和动作技术有提高的学生,一定时间内适当调整层次,做到能者上,差者下激励学生力争上游的精神面貌,有效地促进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思想品质。
3.运用多种手段快乐教学
要使学生快乐地学习必须使课堂中教与学的过程是快乐的过程,挖掘其快乐的潜力。通常学生对慢跑、徒手操产生厌烦,如果采用音乐下来完成动作,效果就不一样,学生的兴趣会增加,教师注意教材安排的新颖性,教学手段运用的多变性,充分体现体育课的活动性,游戏性和娱乐性,就能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和激发学生体育的快乐。
有意识引入或创设具有情绪色彩和形象生动的场面,以生活展现情境;以实物演示情境,以图画、录像、多媒体再现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以表演体会情境,激励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兴趣,在欢快的气氛中完成练习,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培养学生的个性。对于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给予肯定与表扬,对个别有困难同学进行启发和帮助,有效地发挥了学生自主练习的积极性。
改变单一的课间操,作为体育教师,我与学生一起参加,让班主任也参与课间操,采用比赛的形式进行。这样学生兴趣很高,提高了课间操的锻炼效果。开放课外体育活动,尊重学生自己兴趣爱好,重视学生参与性,娱乐性、合作性,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自制体育器材,体育教师和班主任到指导和组织,课外活动真正成为学生的乐园,学生不仅身心得到锻炼,个性也得到充分地发展。
4.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单一内容评价向多元内容评价转变,做到评价不仅仅局限于运动技能,更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意识、情绪姿态,合作精神,意志品质等因素,考虑到学生生长发育个体差异等情况,淡化分数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消除分数对学生带来的学习压力,进而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既有教师评价,也有学生自评、互评。从而提高课堂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根据体育常识,运动素质、技能技巧、出勤表现、身体素质等项目对学生进行评价。将百分制改用优、良、及格和待及格,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找回自信心和自尊心,“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从而达到全面地评价学生的体育成绩,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Ⅶ 英国教育专家提出过哪些英语教学模式
国家就不分了,主要有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直接法
口语教学法
循序教专学法
听说法
视听法
自觉对属比法
自觉实践法
转换生成语法
认知法
交际教学法
功能法
沉默法
咨询法
暗示法
中国的教学法主要有:
立体化教学法
张思中教学法
三位一体教学法
词、句、文教学法
Ⅷ 哪位高人有用英文介绍英国的教育体系的文章
我有中文的:在bbc中文站上找到的:
资金来源及规章
教育与技能部(Department for Ecation and Skills)
英格兰地区的教育政策由英国教育大臣负责制定。英国教育与技能部的职责如下:
• 提供国家教育服务
• 培训教师
• 维护教学水平
• 监督教学大纲及学校考试
此外,英国教育与技能部还需要监督英格兰教育体制以及资金调拨架构的改革工作。
地方教育管理机构(Local Ecation Authorities)
英国各地方议会都有各自的地方教育管理机构,专门负责管理和划拨学校经费。但由于英国政府更倾向于让学校直接掌控教育经费,因此地方教育管理机构在学校管理中更多地扮演了战略决策者,而非具体运行者的角色。
地方教育管理机构的职责可被划分为5部分:
• 策略管理,包括资金划拨、内部审计,并支付例如生产假期等开支;
• 为减少班级规模和“新机会基金”(New Opportunities Fund)等项目批出资金,“新机会基金”是一项博采基金,用于支持专项体育或音乐的新发展;
• 调拨资金满足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的学习所需;
• 在学校缺乏资金的情况下帮助学校维护和更新基础设施;
• 制定地方教育体制框架,让学生依此就学。此类工作包括支付申请入学与上诉的开支、为被拒入读某校的学生家长提供咨询服务、学生接送服务、提供教育福利服务、审查免费校餐资格等。
学校教育经费
地方教育管理机构一般有两个预算,分别是学校预算和地方教育管理机构预算。
学校预算主要包括学生学习所需的开销,而LEA预算则与地方教育管理机构的职责和功能紧密挂钩。地方教育管理机构预算包含的项目包括成人教育和培训。
学校用完其学校预算后,地方教育管理机构就会向学校增拨资金。学校董事会将有权决定如何使用这些增拨资金。
事实上,虽然当地教育管理机构有能力向学校提供包括餐饮、保安、清洁以及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服务,但学校有权选择其他价格更优惠、服务更好的供应商。
学校管理机构
所有公立学校都设有各自的管理委员会。委员会由校长、任课老师、家长代表、地方教育委员会指派的代表以及当地社区人士组成。委员会的主要职责范围包括:
• 教学管理
• 学校纪律
• 人事变动
• 校舍维护
• 入学管理
实际上,学校管理的具体事宜还是由各学校校长全权负责。学校管理委员会的职能则更偏重于制定宏观发展战略、贯彻实施监管报告中提出的改进意见,以及向学生家长及时汇报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等。
贫困地区学校的资金来源
所谓“教育行动区域”(Ecation Action Zones)是指那些位于英国相对落后地区的学校。这些学校通过与地方教育管理机构、家长、商业团体及其他社团组织开展合作,来提升学校的教学水平。此外,教育行动区域组织还能连续5年获得每年50万英镑的补助。
学校评估
英格兰独立教育标准办公室
英格兰独立教育标准办公室(Office for Standards in Ecation, 通常简称Ofsted)是一个由学校监督官员组成的监管机构,独立于政府教育部。其主要职能是对所有公立学校的教育质量进行定期审查,并汇总学校所取得的成果。
Ofsted的职责还包括对成人教育服务、地方当局的儿童服务、教师培训机构及一些私立学校进行审查和监督。自2001年起,Ofsted还承担了所有16至19岁青年的教育、婴幼儿托管的规章管理工作。
排行表
根据各学校在中学高级水平考试(A-level)、中学准高级水平考试(AS-level)以及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GCSE)中的表现,英国政府每年都会发表一份英格兰学校排行表,向公众介绍各学校的教学和运营状况。
学生测评
课程与考试
英格兰所有公立学校都必须按照英国资格与课程管理委员会(Qualifications and Curriculum Authority, 简称QCA)制定的全国统一教学大纲授课。该大纲的宗旨是为了保障学校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英国全国教学大纲还要求学生在特定的学习阶段,参加“关键阶段”考试。
关键阶段(Key Stages)
英国1988年教育改革法案出台后,全国教学大纲制定出四个学习关键阶段:
关键阶段1(Key Stage 1):5至7岁
关键阶段2(Key Stage 2):7至11岁
关键阶段3(Key Stage 3):11至14岁
关键阶段4(Key Stage 4):14至16岁
公立学校类别
英格兰的学校类别是根据谁雇用教师、谁管理入学,以及谁拥有校舍和土地来划分的。
四种主流学校
• 社区学校(Community schools):社区学校的前身是郡立学校(county school)。地方教育管理机构(LEA)拥有这类学校的土地及校舍,并对学校的人事任免和入学要求有决定权。
• 基金会学校(Foundation schools):不少这种学校的前身都是直接拨款公立学校(Grant maintained School)。学校校董会负责招聘老师及招收学生,校舍和校园则属于校董会或慈善团体。
• 受津贴民办学校(Voluntary Aided):这类学校多为教会学校。一般来说,这类学校的校董会负责招聘老师及招收学生,而学校校舍和校园则由慈善组织拥有。
• 受监管津贴学校(Voluntary Controlled):这些通常都是教会学校。校舍与校园由慈善团体拥有,但招聘员工和招收学生的工作由地方教育管理机构负责。
学龄前教育(Pre-school ecation)
2岁至5岁的英国儿童可以接受学龄前教育。英国政府实施的“稳健起步计划”(Sure Start Shceme),向所有4岁及部分3岁儿童提供免费幼儿园教育。英国政府还与地方教育机构一道,创建更完善的婴幼儿早期教育、儿童看护及家庭健康体系。
小学教育(Primary Ecation)
英国儿童年满5周岁后就要开始接受小学教育。英国小学教育被分为初级(5岁-7岁)和高级(7岁-11岁)两个阶段。多数小学的管理运营,都是由校董会按照地方学校管理计划(Local Management of Schools Scheme)的规定展开的。
中学教育(Secondary Ecation)
英国青少年需要接受中学义务教育直至16岁。除社区学校、基金会学校、受津贴民办学校以及受监管津贴学校4种主流中学外,英国还设有不少特色学校。
专门学校(Specialist school)
任何运行正常的英格兰中学,都可以成为技术、语言、运动、艺术或某个专业领域的专门学校。这类学校在遵守全国教学大纲规定的同时,可以着重发展某个特别领域。
英国执政工党政府希望,所有中学都能在2008年发展成专门学校,专长于某一个特定项目。此外,政府还积极鼓励现有专门学校发展第二个特殊领域。
总之,专门教育的理念就是通过发展专门教学,逐步提高整体教学标准。不论选择文科或理科,都不影响其他科目的发展。
院校(Academies)
院校的前身多是教学力量薄弱、表现欠佳的学校。院校是公费资助的学校,比与普通中学更具有独立性。
院校多是由商业、宗教或慈善团体及当地社区联合创办的。因此,院校可以根据本地区实际需要,灵活调整教学大纲及授课老师。
创办院校的初衷,是希望投入大笔资金对贫困地区学校进行改造。创办院校所需经费,先由私人团体资助200万英镑,再由政府负担2000万英镑。
英国政府希望能在2010年以前,开办200家这种院校。
文法学校(Grammar Schools)
英格兰部分地区在开设普通中学的同时,仍然保留着一些文法学校。这些地区的学生在年满11岁时需参加11-plus考试,考试结果将决定学生是否有资格就读文法学校。
目前,英格兰共有大约150家文法学校。由于按学生能力进行筛选,文法学校在英国教育界备受争议,但政府对文法学校的做法仍持容忍态度。
城市科技学院(City technology colleges)
这类学校是由政府直接出资兴办的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相当于中学高级水平考试(A-level)学历。虽然同样按照国家教学大纲授课,但学校教学更偏重于自然科学、数学及技术培训。
教会学校(Faith Schools)
教会学校是具有宗教色彩的教育机构。这类学校的新建必须得到学生家长的认可,以及当地社区和教育管理机构的批准。将近半数的教会学校是受监管津贴学校 ,但学校教学大纲的制定同样需要征求当地居民和教育机构的同意。
受津贴民办学校有权根据自己的宗教信仰,制定独立的入学政策及宗教教育课程。教会学校通常会招收与该校有相同信仰的学生,但有时也会招收其他学生。
特殊教育需求(Special Needs)
在英国,平均每5名儿童中就有1名需要不同程度的特殊教育。英国政府于2001年出台的《特殊教育需求和残疾人法案》规定,患有生理或行为障碍的儿童有权和正常儿童一起接受教育。为此,英国关闭了为残疾儿童专门设置的学校,但保留并开设了1,200家提供特殊教育需求的学校。这类学校是由慈善团体或医院资助运行的。
学生收容处(Pupil Referral Units)
学生收容处是由地方教育管理机构创建及运营的一类特殊学校。这类学校专为因辍学、早孕等特殊情况而无法接受正常教育的学生提供教育服务,以帮助学生重返校园。学生收容处设有专门的管理委员会,委员会成员由学校领导及社会服务部门的工作人员组成。
其他类别学校
独立学校
独立学校与国立学校的最大区别,就在于要收取学费。尽管独立学校并不隶属于国立学校体系,但人们却习惯将其称为“公共学校”(public schools)或“私立学校(private schools)”。
独立学校的财源不是依靠政府财政,而是依赖于特殊的信托基金。因此,独立学校不必按照国家订立的教学大纲来授课,但大部分独立学校都参加国家要求的有关考试。
独立学校提供的小学教育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被称为“学前预备阶段”(pre-prepatory),主要面向2至7岁的学龄儿童。第二阶段被称为“预备阶段”(prepatory)或“低年级阶段”(junior)。学前预备阶段的主要学习目,是为了帮助学生准备独立学校的入学考试。
华德福•斯坦纳学校(Rudolf Steiner Schools)
斯坦纳学校以其出众的管理理念、授课内容和教学方法而著称。学校在抓学习的同时,还强调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与其他学校相比,斯坦纳学校学生正式开始学校授课教学的年龄相对较晚。学校更注重在早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天赋。这类学校多数都不设有校长,而是通过合作的方式对学校进行管理。
外语学校(Foreign Language school - Lycees)
英格兰还设有专为培养外交官后代而设置的外语学校。The French Lycee就是其中一所专门教授法语和英语的外语学校。
蒙台梭利学校(Montessori Schools)
蒙台梭利学校是按照意大利著名儿童教育家——玛丽亚•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创立的。蒙台梭利认为,良好的教学环境能鼓励学生获得意想不到的成果。
在蒙台梭利学校的教室里,孩子们不但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项目,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去探索未知领域。一旦学生们习惯了自己做主,他们自然就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以上只对英格兰有效。要知道更多请到http://www.bbc.co.uk/china/studyintheuk/index.shtml
Ⅸ 英语教师该如何实现英语教学中文化的渗透
1. 教师需要有“文化意识”培养的理念;
目前,部分教师难以理清回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的关答系,不能很好地开展文化意识教学,甚至根本不重视。因此必须改善这一点。
2.学生没有正规的系统的渠道来理解西方文化;
学生了解西方社会文化知识的主要渠道是教材、杂志、网络和电视等间接途径,很少有学生亲自到西方国家或是和西方人交往而直接感受西方文化,从而使得学生的西方文化知识大多是间接经验,被动的信息接受方式,使得学生文化知识获取的主动性降低,导致文化知识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过于零散。因此要使学生更多地接触西方文化。
关于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
1 教师需强化文化意识培养的观念
教师就应当以语言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充分挖掘隐含在英语语言结构之中的文化内涵,促进学生文化意识的养成。
2.学生是初中英语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文化意识养成的积极性。语言的应用和跨文化交流是学生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目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将文化意识的培养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提高学生英语文化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提升学生文化意识养成的兴趣.
Ⅹ 任务型教学法在英国和中国课堂的区别
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采用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课堂上, 教师传授知识, 学生被动地学习。教师力求讲得详尽和透彻, 学生没有积极思考和质疑的过程, 更没有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进行交际的活动。这种枯燥的教学模式, 使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现代的教学理论所倡导的是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强调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应该采用新的教学组织形式, 转变角色, 当好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评价者。使课堂成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的课堂。任务型教学模式以崭新的教学理念挑战传统的英语课堂, 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的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指教师通过引导语言学习者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来进行的教学。这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语言教学方法,是交际教学法的发展,在世界语言教育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近年来,这种“用语言做事”(Doing things with the language)的教学理论逐渐引入我国的基础英语课堂教学,是我国外语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走向。掌握语言大多是在活动中使用语言的结果,而不是单纯训练语言技能和学习语言知识的结果。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围绕特定的交际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由此学生通过表达、沟通、交涉、解释、询问等各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完成任务,以达到学习和掌握语言的目的。
任务型教学一般包括以下四个环节:1. 任务呈现(Task-presenting):侧重向学生介绍任务的要点、理解任务要求以及预期的高质量成果与语言的产出;2. 任务准备(Task-preparing):让学生们分组去获取、处理或表达所需的信息与内容,同时学习表达这些内容所需的语言知识、技能或能力;3. 任务完成(Task-completing):主要体现出任务型学习的成果,成果可以是书面报告,可以是PPT文件、展板、宣传小册子等;4. 任务反馈(Task-reflecting):任务反馈的呈现方式也可以是形式多样的,如展板评比、个人或小组陈述、演讲比赛或辩论比赛等。
在2011年3月,我校成功举行了第三届校园国际文化节(英国主题),举办本次英国文化节的目的是通过英国历史与文化讲座、英国文化智力竞赛、英国文化展板设计、英国文化主题陈述等活动,使学生深入了解英国的政治历史文化知识,拓宽视野,提高各种综合技能运用能力,提供学生研究具体问题和自主合作的学习机会等,体现了英语新课程标准中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精神。
以下是任务型教学法在英国文化节中的具体运用以及师生共同合作的过程。
(1)任务布置(Task-presenting)
本次英国文化节是一个由同一年级具体实施的学校活动。在布置任务时我们尽量做到具体清晰、要求明确。英国文化节的活动安排、环境布置由学校美术组完成;校园广播由班级里英语口语比较突出的同学每天中午朗读10分钟的介绍英国文化的短文;各班分三个活动小组分别以英国的地理与历史、英国的社会与风俗、英国名人与名著、英国的艺术与体育等进行展板设计;由学校历史老师给同学们作一个关于英国历史与文化的讲座;由学生会成员设计文化节活动海报以及收集并编制英国文化智力竞赛题目。
(2)任务准备(Task-preparing)
学生会成员收集相关资料设计英国文化节的海报,其中有英国文化的图案、文化节活动方案的中英文表达、海报的美工以及人员之间的分工合作过程,这些安排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合作学习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在任务中合作探究、合作学习。各班级小组成员围绕英国文化节的不同主题进行资料收集、处理与合成。尤其是要对大量的文字信息进行筛选整理和重新表述,使所选材料为本主题服务。在此过程中提高了学生获取信息、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判断与英语表达能力。智力竞赛小组设计成员必须大量了解英国文化的知识内容,从中挑选出知识性、实用性以及趣味性兼备的智力题目。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学习创造的过程,那是在常态的课堂内不常有的学习体验,相信一定会对同学的语言综合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