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大学体育足球毕业论文3000字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从单一的国家课程走向国家、地方、校本课程模式。校本课程的开发必将成为21世纪初期我国课程改革乃至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弥补国家课程自上而下的研究推广周期过长,缺乏灵活,滞后于社会变革,不能及时反映科技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等不足。同时,校本课程有利于课程理论与实践的不断丰富和完善。我校立足于课程改革要求,从学校实际出发,在****年开始对足球课程进行了开发,建立了足球校本课程开发体系。
一、 足球课程开发的的宗旨与立足点:无论是家长、学校、教师,还是学生本人,都必须树立一个观念:人的个性潜能是无限的,如果不被唤醒就会萎缩乃至泯灭。教育的使命就在于唤醒、发掘个体的个性潜能。 其次,个体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应包括个体的"类特性"、"社会特性"、"个人特性"的全面和谐发展。因此,我们把足球课程开发的宗旨定义为:充分发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立足点之一:学校的特色 中外大量的特色学校创建的成功经验业已证明,特色课程的构建是实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校本课程开发要走的就是这样一条基于学校现实的特色化的道路。如果一所学校大多数学科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学校教育就会形成特色各异、争奇斗艳的可观局面。所以说校本课程的建设是学校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特色学校建设的重点。我校在2004年成为江东区足球传统项目学校,足球在我校教师、学生中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由于教育局的关心和支持,开设足球特色课程的硬件和软件都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立足点之二:教师的个性教师是校本课程的研究者、诠释者、设计者、实施者、评价者,教师不仅决定着课程资源的选择和利用,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是校本课程实施的首要基本的条件资源,教师就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与利用程度及发挥效益水平。因此教师需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和专业能力,需要不断的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我们根据教师的专业特点,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足球 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和实施建立在一个比较高的起点上。立足点之三:学生的个性学生也是校本课程研究开发的参与者,他们对校本课程的开发最有发言权,学校所开发的课程内容需重视学生的特殊背景及需要,让他(她)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动机、个性特长,对校本课程作出自己的选择,我们通过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见表一),了解学生对足球课的兴趣与需求,保证学校为学生所开发的课程能够符合学生的性向需要。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起学生的兴趣,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进行知识的构建。
二、 足球校本课程开发和实践
(一) 规划足球校本课程学校根据现有的条件,制订了《足球校本课程方案》,在充分挖掘各种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制订了《校本课程实施目标》:总体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让学生体验运动激情,分享足球快乐,感悟足球文化,从而培植学生的自信心。通过足球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让学生走进足球文化领域,涉猎足球与历史、足球与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多方面的融合,感受其丰富文化内涵;让学生走向足球场地,掌握运动技能,体验运动激情,体验挫折,走向成功。
“足球课程”系列目标
A、大学低年级(一、二年级)目标 a.知识与技能:认识足球,了解足球的起源、发展及作用;走进足球场,了解最基本的足球动作;会观看足球,具有积累足球信息的初步意识,从而关心足球运动。 b.方法与过程:做场外文明观众,观察、感知足球(赛),会画足球;初步体验身体对足球的控制。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校内足球明星和代表队,了解他们的战绩,增强荣誉感,培养自信心。
B、大学中年级(三年级)目标 a.知识与技能:学生掌握足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了解足球比赛的基本规则,初步学会搜集足球信息的方法,从中体会学习足球知识的乐趣;进一步提高他们对足球的运球、控球等技能的培养。 b.方法与过程:场内外知识的讲解,以及简单的比赛模仿,锻炼学生各身体部位的协调能力,通过录相、上网等重要赛事的观看,让他们更加全面了解国内外足球现状,更加关注、热爱足球。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初步的团结守纪、协作一致的精神,磨炼坚韧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的战斗力,培养集体荣誉感和个人自信心。
C、大学高年级(三,四年级)目标 a.知识与技能:全面了解国内外足球发展历程及现状,基本熟悉足球比赛的基本规则,自觉收集足球信息、自我体会足球知识乐趣,全面掌握运球、控球、传球、停球等各方面技术,基本能上场比赛。 b.方法与过程:自主收集国内外足球信息,自觉投身足球运动,集体探究足球与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的关系。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的心理品质养成守纪守时、团结互助的作风,培植自信心。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其次,三位体育教师根据各自年级的要求编写教学内容,每周设一节足球课,实施校本足球课程。
(二)建立大学足球俱乐部,形成校园足球文化:
1、 学校依托球会组织,建立学校足球俱乐部。学校建立了**大学足球俱乐部。足球活动主题:体验足球 快乐成长 小甲A足球队口号:用心出智慧 配合有力量 顽强能进步 小甲A啦啦队口号:激情欣赏 文明表达 球队口号:积极参与 其次,学校少先队大队部在全面发动,广泛宣传的基础上,通过公开招聘,电视台公开竞选,由11名学生组成的俱乐部董事会。。按照“免费入会、自愿参加、自由组合、定期交流、集中展示、共同进步 ” 的原则,组织大学生自主组建各班 “ 小甲A足球队” 、“小甲A啦啦队 ”和“小甲A志愿者服务队”等活动队。通过游戏性的愉悦身心的足球活动,感受足球的魅力,充分激发他们对足球活动和体育运动的兴趣及积极参与的热情,让学生培养现代足球文化理念,在小甲A活动中领悟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从小培养良好体育道德和文明行为习惯。
2、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足球游戏活动:学校每周开设一节足球课,组织学生学习运球、传球、颠球、顶球、射门等基本技术,开展三对三或模拟五人制足球比赛。每月一次足球比赛活动:三月份一趣味射门比赛;四月份五人制足球联赛;五月份七人制友谊比赛;六月份运球比赛;暑期参加五人制足球比赛。同时还与兄弟学校开展友谊比赛。
3、积极开展足球文化活动:建立大学足球网站,开设了足球快讯、俱乐部动态、足球文化、足球规则、足球明星、教学案例等栏目,开展奥运知识宣传、足球知识问答、小甲A征文、演讲、摄影、绘画比赛,促进少年儿童学习和弘扬奥运精神,充分表达自己对足球活动的热爱,激发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培养审美、想象和创造能力,提高少年儿童的综合素质。
② 有谁能帮我搞一篇体育类的毕业论文字数在3000字以上
漫谈体育教育思想对学生的教化与传承
体育教育思想,是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和引领学校体育工作的神经中枢。它是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体育教师依法开展工作的指南针。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贯彻实施新课程标准的新形势下,探讨体育教育思想对学生的教化和传承功能,对它重新回顾和审视,是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之事。
有一种树叫刺槐,它木质坚固细腻,且富有韧性,适合做许多种家具,用途很广泛,但在实际使用中,人们却发现,它很容易裂缝变形。后来,有人把它放入河水中长期浸泡,然后再摆在太阳底下曝晒,这样一来,打造出来的家具就不易变形了。
体育教育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处。如果体育教师只是一个普通的木匠,他的手艺仅停留在技术的细微末节之上,只凭经验对学生的身体和技术进行改造,那么走出校园的学生,仍然会像一张容易变形的板凳。同样,作为体育教师,我们必须用自己成熟的体育教育思想,对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育活动进行长期地、深入骨髓地浸润,才能动其根本,使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后,继续与之相伴,受益终身。
因而,体育教师必须是一个有思想的“手艺人”。
首先,对于体育教师来说,传承他的体育思想,主要的阵地仍然是课堂。他的主要教育教学任务,就是要把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原发性喜悦,通过身体素质的训练,技术的传授,技能的培养,逐步形成一种自觉的健身习惯,直至内化为成熟的健康理念。
眼下,尽快理顺课堂教学思路,解决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矛盾和困惑,并对之进行辩证思考,找到对立统一的对策,已成为我们刻不容缓的中心工作。教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师的“导”。但在导知、导思、导德、导法、导向之时,我们切不可忘了“导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好的老师,我们在工作中当然要“选聘”。它在教育教学这支和谐的协奏曲中,是不可轻视的和声部分,强化和支持了主旋律,使乐曲变得更加形象和丰满。因此,“导趣”应该贯串教育教学的始终。而现实工作中,我们的许多老师却常常疏忽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简单的认为教学活动是教育法赋予全体师生的权利和义务,在教学中往往重行政命令,轻民主协商;重权威指导,轻学生意见;重共性统一,轻个性差异,这样的课看似整齐划一,实则沉闷压抑,师生都觉得很累。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哪里?就在于教师疏忽了自己的教育对象,是一群有着各自鲜活个性的孩子,他们的基础不等,兴趣不一,且有待培养。尤其是在我们这个大肆宣传、张扬个性的时代,我们更不能忽视学生在教学双边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唯我独尊地出现在学生的面前,应该学会放一放手,放一放口,放一放心。有人说,你这不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随心所欲”吧?是的!就应该让学生“随心所欲”,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个性的舞台,让操场成为学生健身的乐园。
当然,这必须是在教师的指导之下。我们不能让学生的兴趣牵着鼻子走,而是要积极主动地向学生展示各种体育运动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涉猎各种项目。例如,学生原本不喜欢武术,怕苦、怕累又怕难,但是,当老师精彩的示范之后,却立即唤起了学生学、练的欲望。有人责难,你说得轻巧,又要放这,又要放那,那么大纲与教材规定的内容怎么办?如果你要教体操,有的学生偏要打篮球怎么办?你要教篮球,有的学生偏要踢足球,你又如何?你要教武术,学生偏偏又喊太累?你要讲短跑,又有人要打乒乓球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在教学中时常遇到的棘手的问题,让我们的组织能力“捉襟见肘”,让我们在教学中难以收放自如。你说怎么办?我看,如果你实在没办法唤起他们的兴趣,他想怎么学,你就让他怎么学!他们不是正在积极锻炼身体吗?他们不是正在发挥自己的特长和爱好,自觉培养自己的体育能力吗?有人又问,义务教育阶段,正是学生全面长身体的关键时期,你这样做,还谈得上坚持全面锻炼身体的原则,积累学生的运动技能储备,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吗?能的。我们不是还可以通过室内课的讲授,通过身体素质的达标训练课,通过对学生自选项目提出的较高目标要求来实现吗?试想,如果让你一遍遍地听一首你并不喜爱的老歌,尽管别人讲得天花乱坠,你愿意听吗?我们自己不也一样对体育运动有某方面的偏爱吗?体育教育除了健身的生理指标外,我们还必须让学生能从中体验快乐,凸显个性,而对于他们的某种偏爱,学生往往更能全身心地投入,甚至还带有明显的理想主义色彩,锻炼的效果极佳。对于学生的这种偏爱,我们不仅不应该极力阻止,而且还要大力提倡。同时,教师自身也必须像学生一样有良好的教学情绪体验。只有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使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师生情绪相互感染,使教学气氛热烈而有理智,最终使体育与健康课成为师生趋之若鹜之乐事。
大纲和教材同样也给我们很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度,尤其是新课程标准,它允许、鼓励我们因人、因地制宜,组织切合实际的体育教学活动。它需要考虑到校情、生情、师情,甚至家情。体育课的教学,就像是撰写一篇散文,思维的触角尽可以伸向四方八极,但是形散而神不散,只要教学的创意这条主线始终在心中,只要我们能基本完成和实现体育教学的四个基本目标(知、情、意、行),就是成功。对于一个教育思想成熟的体育教师,应该重视每一节课,但绝不囿于每一次小小的功利得失,他经常把目光放得更远,远得甚至让我们十年、二十年都看不到成绩。只有我们大胆实践,勇于开拓,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才能让我们的教学别开生面,有声有色。哪怕在摸索的途中,走一些弯路,也在情理之中。
其次,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体育教育充分发挥教化与传承功能的“催化剂”。尊重、平等和关爱是师生关系的基础。体育教师,由于它自身的学科特点,与学生有较多的身体和心理方面的接触,学生更愿意与之亲近,这是我们的优势,也为我们建立良好的“生缘”创造了条件。在课外,师生关系更多的表现为民事主体之间的平等关系。我们平素不是经常说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吗?那么,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又做的怎样呢?当学生在校门前向你行礼问候时,你是否真诚热情地回礼?当学生犯了孩子们常犯的错误,诚惶诚恐地站在你面前,你是否燃着香烟,翘着“二郎腿”劈头盖脸地冷嘲热讽,甚至拳脚相加?当学生与你顺路,想向你搭个便车,你是否会欣然接受?当学生向你借两块钱买一支笔,并说下午归还,你会不会说,向你同学借,或者严格拒绝?如此等等,无数学生敏锐的目光在注视着你,你有没有把学生平等看待,你能否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是一清二楚。
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并不是一件两件小事就能巩固的,更不是一时兴起,能够表演做作出来的。它需要你从观念上真正摒弃传统的“师道尊严”、“私塾作风”,把学生当成与你在人格上完全平等的师生关系主体来看待,放下自己权威的架势,把自己既是师长又是朋友的角色转换好,这样,才能真正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铺平道路。
体育教育重在榜样,“身教更重于言教”。因为榜样是经得住考验的,所以它能够让别人学习和效仿,但是榜样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因此,我们要在学生当中选出各种体育锻炼的典型,为他们树立学习的榜样,充分发挥榜样的教育同化作用。体育教师本身更应是学生的楷模,时时处处,他都要用健康的体育思想和言行同化学生,让学生耳濡目染,从眼睛到心灵,到信念,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体育教育对学生教化和传承功能,很多时候涉及到课外。回忆我们的少年时代,接受体育教育那么多年,我也就只记得当年体育老师在清晨,或者黄昏端坐操场练习气功的情景,记得他帮受伤的同学推拿疗伤的场面,或许就是那种神奇的魅力和表率作用,使我对体育产生了兴趣。还有一次是教职工篮球比赛中,体育老师在快速跑动中,利用舒展的身体,于中场跳起接球,然后,屈体、挥臂把球传入篮下的动作,那种速度、力量与美的结合让我感动。而这些都是发生在课外,当年课堂上教的什么,或许是过于平淡无奇,抑或是强制性过多,让年少的我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了!
其实,教会学生的某种技术并不难,哪怕是较为复杂的武术套路,难的是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加深学生对体育的认知和情感,形成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使体育成为学生心中永远的情结,成为他们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首选。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有个人一段时间身体不适,对于缺乏良好的健康意识的人来说,他首先想到的是医生和药品,而体育与健康意识较强的人,首先想到的是体检和锻炼,这里面有着明显不同的健康观念上的差异。我非常相信这样的健康名言:把健康握在自己手里,绝不要轻易交给医生。在《动物世界》栏目中,我们经常看到动物妈妈是怎样教育子女的,当她的孩子逐渐长大以后,他不再继续叼给它们一只虫子,一条小鱼,一块肉,而是教会他们生存的本领,让他们学着自己去获取食物,建设巢穴。体育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健康的工程师,为什么不能以人类独有的智慧,在学生走出校门前,就把学生培养成为有良好的体育思想的、身心俱健的社会人呢?
为此,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必须彻底转变观念,抓住体育教育的重点。把从重技术技能的传授,转向重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把从只重肌体功能改善的生物学指标,转向注重身心和谐发展的社会学要求;把从重单纯身体素质练习的短期效应,转向注重培养学生的终生体育意识。
总之,体育教育在对学生进行身体素质训练、传授他们技术技能的同时,应着力培养学生对体育的认知和情感,让学生对体育形成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任何命令和强迫,都将是一厢情愿的,效果当然也是极差的。也只有不断完善体育教育教学设施,让运动场成为学生健身的乐园,并不断唤起学生对体育运动崭新的兴趣,学生对体育才会有牢固的感情基础,也才能与体育运动“白头偕老”,携手共度健康人生。
③ 求一篇体育方面的3000字论文,谢谢
由于体育课大都在室外进行,组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排除各种干扰,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只有合理而周密的组织教学,才可能使学生从心理和物质上作好充分准备,从而保证体育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因此,组织好教学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三者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使教学成为一个动态的统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采取一定的组织教学形式来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从而实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目的。然而,教无定法,任何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都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而变化的。怎样抓好小学体育课的组织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体育课是通过身体的各种练习,使体力活动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和技巧以及室外上课的特点,行之有效地组织教学。
抓好体育课堂常规的组织教学。体育课堂常规是规范体育课的必要条件。教师必须严格认真,坚持不懈地抓好体育课堂常规教育。尤其是要抓好整队集合、服装、精神状态、礼貌行为、组织纪律、学生守则、场地器材的布置与收拾等常规训练与教育。在教学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使学生变成自觉行动,以保证体育课的顺利进。
抓好体育课各阶段的组织教学。体育教学过程是由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四个部分组成的,由于四部分教学内容和学生情绪各不相同,因此,教学中教师要灵活地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忌出现先紧后松、龙头蛇尾的不良现象。上课前,教师要组织学生布置好场地器材等,为上课作好准备;上课开始时的组织教学特别重要,教师要抓住学生大都还处在课间休息活动的兴奋状态中的特点,采用趣味游戏,如:“请你跟我这样做”,或“反口令训练法”等方法集中学生注意力,使他们兴奋的情绪稳定下来;基本部分是体育课中的重点部分,教师应力求做到精讲多练,语言生动,并不断改变练习方法,如在练习中引入竞争性游戏,不同形式的分组练习等,提高学习兴趣;结束部分。学生的情绪极易松懈,此时教师的组织教学更不能忽视,应采用一些调节情绪和恢复体力的放松性练习,保持学生兴趣,如舞蹈放松、意念放松,同时作好课堂的小结。如何在体育教学实践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培养学生自觉地参与学习呢?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指对学生活动所具有的爱好和追求的心理倾向,它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大脑处于高度兴奋,造成获取知识、探究未知的最佳心态。可见,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前提。如何使课堂教学兴趣化呢?
1、导入课堂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它好比一场戏剧的序幕,要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求知欲,诱发出最佳的心理状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创设最佳的教学情。我在导入课堂时(课的开始准备部分),无论从场地的布置、学生活动的队形、活动的内容以及组织手段的形式等方面,都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时内容,因地制宜的为学生创设一种富有激情、新颖的外界条件。有时的场地采肜的是多方位、或半园形的、梯队形的、五角形的、马蹄形的、梅花形的等不同常规的场境设计,给学生一种好奇、新颖的感觉。热身活动时,有时采取否定上位的自由运动,通过教师的引导,师生一起一会儿自由练习、一会儿小组结伴练习;有时安排在音乐的伴奏下,师生一起自编自舞、或模仿各种动跳跃的随乐活动和无拘无束的唱游等。这种组织方式既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诱发了学生的练习激情,达到热身的效果,又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为课能顺利进入运动技能状态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
2、新授教学时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授教学是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重要过程。教师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这个过程。为达到此目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学生的启发、引导,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正确的思维,轻松地接受新知识。在新课教学中,要改变班级只是作为制约学生课堂行为的一种“静态的集体背景”而存在的现象,使班级、小组等学生集体成为帮助学生学习的一种“动态的集体力量”。因此,在教学时,教师不要急于讲解新授知识的动作要领,而是要创设教学情景,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让学生进行自学积极地思维,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教师则根据学生所提问题进行边整理、边删改、边示范、边讲解的方法,最后很自然地引出了正确的动作要领,使学生在充满热烈探讨的交谈气氛中和积极参与思维的过程中,自然的掌握了新授知识的内容。如我在新授“前滚翻”内容时,场地安排是把垫子摆设在斜面上,在带着学生来到布置好的场地前时,用直问与曲问相结合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进入学习角色;问题有:垫子的用处?为什么要放在斜面上等等?这时学生便围绕着教师的问题提出了一连串的疑问。教师则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再用重问与轻问相互交替的方法,来抓住重点、引出关键问题,使学生能分清主次;最后教师再运用近问与远问的相互配合,把知识和技能进行纵向连贯。
3、安排练习时有趣
练习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优化练习设计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一环。单一的练习乏味,使学生厌学,因此,练习设计要尽量做到多样化,趣味化。在前滚翻练习时,我安排了自练、互练、小组组合练以及互比、互评的交替练等方法,其间教师则运用精讲示范、恰当点拔、分层要求和整体提高等方法进行指导。这样的练习安排既达到了巩固知识的目的,又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课堂教学不仅需要帮助学生“学会”知识,而且要指导学生“会学”知识,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就能快地获取知识,更透彻地理解知识,从而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信心,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
1、教给学生自觉学习的方法
育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要把体育教学单一的理解为只是直接为增强学生体质服务,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自觉学习、自觉锻炼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是为了不教”和“自练通行,自学得之”的目的。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要因地制宣的组织学习材料,使教材中的图案,文字表达方式能够符合各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性,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明确原理。掌握方法。如我在教学中很注重对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文的工作,根据不同的看做提出不同的要求:低段年级的学生应从明意开始,会用完整的话表达内容的要求、简易的做法等。中段年级学生应学会观图明意,并能对文字部分做到读中有思、思中有意;能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边读边议,逐步认识结论。高段年级学生要求按照教师提供的自学提纲进行独立思考,经过质疑问难,得出结论。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能促使他们在课前去主动了解课文知识、思考课文内容、探讨知识疑点等,经过质疑问难,得出结论。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能促使他们在课前去主动了解课文知识、思考课文内容、探讨知识疑点等。
2、学生练习的方法
体育教学间的知识结构虽然相当复杂,但知识间往往存在着某种类同或相同的成份。在安排练习时既要考虑到学生身体的素质情况,又要考虑到学生自身的知识体系的差异性,同时又要根据不同的内容组织不同的练习方式,所以教师在教给学生的练习方法时,应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而定。如引导学生尝试自练;来体会动作的难易点。启发学生通过自由组合的小组练;来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组织表达能力,达到练习的效果。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随时给学生创造一个自我评价、自我检验、以及对知识点的简单分析、对课堂教学中提出一些要求等的活动窨。这种活动既是对学生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评价能力的培养,也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剖析自己、彼此交流、公平竞争、巩固知识的理想场所,后进生可以得到帮助和提高。总而言之,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才是真正把开启知识的钥匙交给了学生,也是提高学生身心素质、掌握知识的最佳途径。
④ 求一篇关于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的4000字左右论文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080601)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级电气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和电子计算机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从事政府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工业企业等单位的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与管理、系统开发及应用、工程研究与设计等方面的工作。 二、课程设置 主要的课程体系包括: 1、公共基础课程: 主要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英语、体育、政治理论、计算机文化基础、C语言等课程。 2、专业基础课程: 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路基础、电子技术实验、电子技术课题设计、工程制图、单片机原理、单片机应用系统课题设计、机械基础、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 及应用设计、电机及拖动基础、现代控制理论 、过程控制系统 、专业英语等。 3、计算机类课程: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多媒体应用技术、网页设计等。 4、专业课程: 电力拖动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系统、计算机控制技术、计算机通信 等课程。 5、专业限选课: 模糊控制技术、DSP技术、计算机网络、电气测量等。 6、实践类课程: 重点应包括每年的一次的教学实践和最后的毕业设计。 专业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教学学院学制本科4 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培养目标培养在电气工程有关的工业工程控制、电气工程、电力电子技术、监测与自动化仪表、运动控制、电子与计算机技术等领域,从事工程设计、系统分析、系统运行、研究开发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基本培养规格德育方面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智育方面主要学习电工、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信息处理、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等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接受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工业过程控制与分析,解决强、弱并举的宽口径专业的技术问题的能力。 本专业的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 1 )掌握较扎实的数学、物理、 化学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较好的人文、社会、管理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 ( 2 )掌握本专业领域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 ( 3 )具有本专业 1-2 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本专业的学科前沿发展趋势。 ( 4 )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组织管理能力。 ( 5 )达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案中一般要求的有关规定。 ( 6 )通过江苏省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 体育方面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课程结构150 学分普通教育课57 学分学科基础课67.5 学分专业选修25.5 学分学位课程高等数学(一)、普通物理(一)、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自动控制理论、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电力电子技术、电机与电机拖动基础。 三、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 1、修业年限: 四年制本科 2、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比较好一点!
⑤ 身体素质论文4000字
驳论是以有力的论据反驳别人错误论点的论证方式。有三种方法:反驳论点、反驳论据、反驳论证。由于议论文是由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有机构成的,因此驳倒了论据或论证,也就否定了论点,与直接反驳论点具有同样效果。一篇驳论文可以几种反驳方式结合起来使用,以加强反驳的力量和说服力。
1)反驳论点,即直接反驳对方论点本身的片面、虚假或谬误,这是驳论中最常用的方法。
2)反驳论据,即揭示对方论据的错误,以达到推倒对方论点的目的;因为错误的论据必定得出错误的论点。
3)反驳论证,即揭露对方在论证过程中的逻辑错误,如大前提、小前提与结论的矛盾,对方各论点之间的矛盾,论点与论据之间矛盾等等。
立论和驳论都是一种证明,无非一个是从正面证明其正确,而另一个是从反面证明其错误。它们可以使用基本相同的论证方法。
(二)论证的基本结构层次:三段论式的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常见的论证结构:a、总分式结构 b、对照式结构 c、层进式结构 d、并列式结构
(三)论证方法有以下几种:
1)举例论证(例证法):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作用: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观点(主论点或分论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道理论证: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和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作用:有力地论证了观点(主论点或分论点),增强文章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3)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作用:突出全面地论证观点(主论点或分论点),让人印象深刻)
4)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作用: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观点(主论点或分论点),使文章浅显易懂,易于理解和接受)此外,在驳论中,往往还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批驳方法和“归谬法”。在多数议论文中往往是综合运用的。
5)引用论证(引证法):引用论证比较复杂,这与具体的引用材料有关,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名人佚事、笑话趣闻等各种情况。(作用:【要具体分析】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
6)归纳论证:也就叫“事实论证”。它是用列举具体事例来论证一般结论的方法。
7)演绎论证:也叫“理论论证”,它是根据一般原理或结论来论证个别事例的方法。即用普遍性的论据来证明特殊性的论点。
8)类比论证:是从已知的事物中推出同类事例子方法,即从特殊到特殊的论证方法。
9)因果论证:它通过分析事理,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证明论点。因果论证可以用因证果,或以果证因,还可以因果互证。
逻辑性体现
议论文的语言必须准确、鲜明、严密、有针对性。
段落与段落之间要有非常清楚的逻辑关系,如总分、对照、层进、并列等。借助起过渡性作用的语句来突出这种关系。如:“有”、“还有”“虽然、但是”“固然”“诚然”“由此”是等。
思考
尤其是议论文,是奖善惩恶的,是对人们进行规劝疏导的,是对人们引导作用的,因此必须有说服力,并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
认真上政治课,经常的看看说理性的文章、名言警句等,将提高我们的思想素质,提高我们认识能力,对我们写作,尤其是议论文的写作大有好处。它会起到丰富文章内容,深化文章思想,提高说服力的作用。
⑥ 大学生的体育论文 讲讲体育运动的各各项目就行 1500字
建议你去了解下(体育科学进展),看下里面的文献~多学习错参考参考吧~争取写出满意的论文
⑦ 大一的体育论文,要求是至少1500字
一、什么是体育能力
能力是指人在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时所表现的身心统一,协调配合的才能。心理学研究表明,能力是掌握知识,技术与技能的必要前提,而且是影响一个人活动效果的基本因素。
按能力的性质,可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指人在日常活动中必须具备、广泛使用的一般智力。如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注意能力等等。特殊能力是相对于一般能力来讲的,它是指入在进行某项专业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如音乐、绘画、色彩的鉴别及体育的运动能力等。
体育能力是一种特殊能力,它是由知识、技术、技能和智力构成的一种个性身心品质的综合体。这一综合体,在体育运动中表现出来,就是能顺利地、成功地完成一系列体育活动的实践
大学生体育能力水平,集中反映了大学体育的质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突破单位纯运动技术教学,加强培养体育能力,适应现代社会进步的需要,迫切要求提高每个大学生的素质,这些素质包括每个人对自己的身体能够自行培育,锻炼和养护的能力。如何培养大学生的体育能力,是中,逐步形成和提高的。从事的体育活动愈多样,掌握的知识愈丰富,体育能力发展就愈全面;体育技能的训练愈复杂,体育能力就越能提高。
立足现实,着眼终生,依据体育发展身体,增强体质这一本质特征;制定出构成体育运动能力的六种基本成份,即:1、身体锻炼能力;2、运动能力;3、开拓创新能力;4、组织管理能力;5、保健能力;6、运用体育环境和条件能力。
二、身体锻练能力的培养
随着我国政治和体育的社会化,终身化,经济的不断发展有越来越多的人自觉地经常地进行身体锻炼,这就给高校体育提出培养大学生具备能独立地进行体育锻炼能力的问题,使他们毕业走上社会后,能够更好地进行自我身体锻炼,并充当家庭和社会的指导者。为此,就必须在大学体育中加强对他们身体锻炼能力的培养,这不仅是对大学生本人的事,也是关系到增强中华民族体质和提高中华民族文化素养的大事。大学生身体锻炼能力,是指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科学锻炼的理论和方法,结合环境和自身条件加以创新,培养成独立地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抓。
1、自学:培养学生明确体育锻炼的意义,学习有关体育知识和方法,能够结合环境和自身条件,制定锻炼计划和方法,能够结合环境和自身条件,制定锻炼计划和方案,坚持经常持久地锻炼。并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2、自炼:即能把所学到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方法,综合运用到体育锻炼实践中去,使自炼活动成为日常生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自调:即学生在身体锻炼的活动中,能够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健康水平,掌握和合理安排运动负荷,运动强度及运动的时间、并能进行自我调节。
4、自控:指执行锻炼计划的自我控制能力,即在身体锻炼效果自我评价基础上不断修正并实施锻炼计划的能力。
其中,培养自学能力是主要的,但是,不可忽视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为补充的关系,教学中必须有意识的全面培养。
三、运动能力的培养
运动能力,是指人在社会生活中,在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前提下,所获得从事各种运动的本领。运动能力是反映体育运动总体特征的一种能力,是锻炼身体和参加劳动,军事活动及各种文化活动的基础,培养大学生的运动能力,应贯穿体育课程的始末,教学中应考虑:
1、不断改进体育课的教学方法,切忌“满堂灌”,多给学生练习的时间,同时也要避免运动教学走过场或只重学生技术,而不顾学生实际锻炼的情况,这几种教学方法都不利于提高运动能力。
2、要创造良好的运动环境提供足够的体育设施,使每个学生有条件、有兴趣、有可能参加运动的机会,以发展他们的运动能力。
3、学生要主动、积极地参加运动,这对提高运动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学中,学生在做练习时,教师应及时进行指导,多给予鼓励,尽量避免学生站在运动场上。
四、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
发展学生个性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培养学生开拓创新思想和能力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在体育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是独立的行为活动,体育课教学有着较广阔的大地。学生在较广阔的领域中学习技术、技能,进行各种身体活动、游戏竞赛,并通过人与人的频繁交往,人的兴趣、性格和气质等个性心理特征容易表现出来,这对培养和发展良好的个性心理是有利的。在强调培养和提高学生个性心理素质的同时,学校的体育活动与竞赛应广泛开展,提倡广大学生的参与、拼搏、进取精神,使他们成为对社会的有用人才。
五、组织和管理能力的培养
组织管理能力是指在组织群体活动时,能向一个共同目标奋斗,按照明确的计划,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协调地进行工作,并达到预期目的的能力。
有许多的运动项目是集体进行的,集体活动都有一定的组织形式,在体育教学中,既要训练学生在运动中与同伴协调合作,加强纪律观念,又要训练学生学会做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工作,要使学生有组织管理的知识和意识,还必须具备组织管理的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在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中的一些组织管理事务,在尽可能的情况下,让他们自己去做,以此来培养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同时,尽可能让学生承担校办运动会的各项工作事务。对于系或年级所承办的运动会,应让学生去组织和承担,教师可在一旁指导,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组织与管理的能力,使他们能更快地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
六、保健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的培养,是体育教学中的一项任务,而且,也是增强体质的需要,同时,也反映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教养的程度和社会的良好风尚。在我们的国家里,每个人都应该有讲究卫生自我保健的行为和习惯,为此,教学中必须做到:
1、教师必须做学生的表率,同时要认真地传授给学生卫生保健的知识,还要训练学生养成讲究卫生的习惯。
2、要使学生自己能运用所学的课程知识,掌握和控制运动量,运动负荷,防止在教学中产生伤害事故,同时,还必须培养和提高学生在做练习时的自我保护的能力。
3、要注意运动场地的环境卫生,创造良好的环境,以利于学生进行体育锻炼。
七、运用体育环境和条件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能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为他们今后走上社会打下良好基础。教学中应善于引导和教育学生,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和场地器材的具体情况变化,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地充分利用,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同时,应教会学生一至二套如韵律操、哑铃操等健身运动,使他们今后在有限的场地、器械条件下能进行体育锻炼。
⑧ 大学体育论文
大学体育论文
一、什么是体育能力
能力是指人在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时所表现的身心统一,协调配合的才能。心理学研究表明,能力是掌握知识,技术与技能的必要前提,而且是影响一个人活动效果的基本因素。
按能力的性质,可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指人在日常活动中必须具备、广泛使用的一般智力。如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注意能力等等。特殊能力是相对于一般能力来讲的,它是指入在进行某项专业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如音乐、绘画、色彩的鉴别及体育的运动能力等。
体育能力是一种特殊能力,它是由知识、技术、技能和智力构成的一种个性身心品质的综合体。这一综合体,在体育运动中表现出来,就是能顺利地、成功地完成一系列体育活动的实践
大学生体育能力水平,集中反映了大学体育的质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突破单位纯运动技术教学,加强培养体育能力,适应现代社会进步的需要,迫切要求提高每个大学生的素质,这些素质包括每个人对自己的身体能够自行培育,锻炼和养护的能力。如何培养大学生的体育能力,是中,逐步形成和提高的。从事的体育活动愈多样,掌握的知识愈丰富,体育能力发展就愈全面;体育技能的训练愈复杂,体育能力就越能提高。
立足现实,着眼终生,依据体育发展身体,增强体质这一本质特征;制定出构成体育运动能力的六种基本成份,即:1、身体锻炼能力;2、运动能力;3、开拓创新能力;4、组织管理能力;5、保健能力;6、运用体育环境和条件能力。
二、身体锻练能力的培养
随着我国政治和体育的社会化,终身化,经济的不断发展有越来越多的人自觉地经常地进行身体锻炼,这就给高校体育提出培养大学生具备能独立地进行体育锻炼能力的问题,使他们毕业走上社会后,能够更好地进行自我身体锻炼,并充当家庭和社会的指导者。为此,就必须在大学体育中加强对他们身体锻炼能力的培养,这不仅是对大学生本人的事,也是关系到增强中华民族体质和提高中华民族文化素养的大事。大学生身体锻炼能力,是指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科学锻炼的理论和方法,结合环境和自身条件加以创新,培养成独立地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抓。
1、自学:培养学生明确体育锻炼的意义,学习有关体育知识和方法,能够结合环境和自身条件,制定锻炼计划和方法,能够结合环境和自身条件,制定锻炼计划和方案,坚持经常持久地锻炼。并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2、自炼:即能把所学到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方法,综合运用到体育锻炼实践中去,使自炼活动成为日常生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自调:即学生在身体锻炼的活动中,能够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健康水平,掌握和合理安排运动负荷,运动强度及运动的时间、并能进行自我调节。
4、自控:指执行锻炼计划的自我控制能力,即在身体锻炼效果自我评价基础上不断修正并实施锻炼计划的能力。
其中,培养自学能力是主要的,但是,不可忽视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为补充的关系,教学中必须有意识的全面培养。
三、运动能力的培养
运动能力,是指人在社会生活中,在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前提下,所获得从事各种运动的本领。运动能力是反映体育运动总体特征的一种能力,是锻炼身体和参加劳动,军事活动及各种文化活动的基础,培养大学生的运动能力,应贯穿体育课程的始末,教学中应考虑:
1、不断改进体育课的教学方法,切忌“满堂灌”,多给学生练习的时间,同时也要避免运动教学走过场或只重学生技术,而不顾学生实际锻炼的情况,这几种教学方法都不利于提高运动能力。
2、要创造良好的运动环境提供足够的体育设施,使每个学生有条件、有兴趣、有可能参加运动的机会,以发展他们的运动能力。
3、学生要主动、积极地参加运动,这对提高运动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学中,学生在做练习时,教师应及时进行指导,多给予鼓励,尽量避免学生站在运动场上。
四、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
发展学生个性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培养学生开拓创新思想和能力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在体育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是独立的行为活动,体育课教学有着较广阔的大地。学生在较广阔的领域中学习技术、技能,进行各种身体活动、游戏竞赛,并通过人与人的频繁交往,人的兴趣、性格和气质等个性心理特征容易表现出来,这对培养和发展良好的个性心理是有利的。在强调培养和提高学生个性心理素质的同时,学校的体育活动与竞赛应广泛开展,提倡广大学生的参与、拼搏、进取精神,使他们成为对社会的有用人才。
五、组织和管理能力的培养
组织管理能力是指在组织群体活动时,能向一个共同目标奋斗,按照明确的计划,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协调地进行工作,并达到预期目的的能力。
有许多的运动项目是集体进行的,集体活动都有一定的组织形式,在体育教学中,既要训练学生在运动中与同伴协调合作,加强纪律观念,又要训练学生学会做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工作,要使学生有组织管理的知识和意识,还必须具备组织管理的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在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中的一些组织管理事务,在尽可能的情况下,让他们自己去做,以此来培养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同时,尽可能让学生承担校办运动会的各项工作事务。对于系或年级所承办的运动会,应让学生去组织和承担,教师可在一旁指导,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组织与管理的能力,使他们能更快地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
六、保健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的培养,是体育教学中的一项任务,而且,也是增强体质的需要,同时,也反映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教养的程度和社会的良好风尚。在我们的国家里,每个人都应该有讲究卫生自我保健的行为和习惯,为此,教学中必须做到:
1、教师必须做学生的表率,同时要认真地传授给学生卫生保健的知识,还要训练学生养成讲究卫生的习惯。
2、要使学生自己能运用所学的课程知识,掌握和控制运动量,运动负荷,防止在教学中产生伤害事故,同时,还必须培养和提高学生在做练习时的自我保护的能力。
3、要注意运动场地的环境卫生,创造良好的环境,以利于学生进行体育锻炼。
七、运用体育环境和条件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能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为他们今后走上社会打下良好基础。教学中应善于引导和教育学生,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和场地器材的具体情况变化,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地充分利用,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同时,应教会学生一至二套如韵律操、哑铃操等健身运动,使他们今后在有限的场地、器械条件下能进行体育锻炼。
以上几种能力既是独立的,又相互关联,不可分割,而且相辅相成,互为作用。体育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分两个过程,即教一学,学一用,运用已学的知识、技术于体育之中,才是形成体育能力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学中应注意强调体育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人体生理变化规律,使他们懂得科学锻炼的原理、方法,以及体育锻炼对人体产生的影响。且欣赏体育比赛,参加体育文化娱乐活动都离不开理论知识的指导,所以,学校体育要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关键就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