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哈尔滨体育学院的国际交流
学院重视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注意吸收和借鉴国内外的先进办学经验,现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及韩国水原大学校等体育院校建立了正式校际关系,与日本、英国、澳大利亚、韩国、香港、芬兰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专家互访和互派学者讲学活动。
2003年同澳大利亚南澳大学正式开展本科教育联合办学,并于2005年加入由萨尔斯堡大学创办的欧亚—太平洋学术网络 。学院重视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注意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办学经验。
Ⅱ 哈尔滨体育学院怎么走,具体在哪里
线路1: 从大桥广抄场出发,乘坐14(计算机市场-达道街),在烟厂换乘91(河松小区-省电力医院),抵达平公街. 约12.7公里
线路2: 从公路大桥出发,乘坐65(哈东站-公路大桥),在儿童医院换乘8(友谊宫-省体校),抵达省体校. 约12.76公里
线路3: 从大桥广场出发,乘坐22(供电设备厂-达道街),在天鹅饭店换乘27(香坊火车站-韩家洼子),抵达黄河路. 约13.78公里
线路4: 从公路大桥出发,乘坐66(韩家洼子-公路大桥),在安和街换乘86(农业大学-河松小区),抵达宣庆小区. 约11.35公里
线路5: 从大桥广场出发,乘坐22(供电设备厂-达道街),在教化广场换乘89(哈东站-安隆街),抵达十字街. 约13.14公里
线路6: 从公路大桥出发,乘坐56(莲草胡同-九站),在工程街换乘23(五人新村-市煤气公司),抵达宣庆小区. 约12.87公里
线路7: 从公路大桥出发,乘坐84(玛克威商厦-河鼓街),抵达宣庆小区. 约10.86公里
线路8: 从公路大桥出发,乘坐66(韩家洼子-公路大桥),在烟厂换乘25(天恒商厦-锻压机床厂),抵达省体校. 约11.07公里
Ⅲ 哈尔滨体育学院有那些系
http://www.hrbipe.e.cn/zz03/xb006/gg06/index1.asp?cataid=301&class=27
这是哈尔滨体育学院的网址,你可以进去看一下,里面有详细的专业介绍
Ⅳ 哈尔滨体育学院的介绍
哈尔滨体育学院坐落于风光秀丽的北方名城哈尔滨市,毗邻高新技术开发区。哈尔滨体育学院是黑龙江省唯一一所普通高等体育院校。学院创建于1958年,由哈市主校区与帽儿山第二教学区组成。截止到2014年12月,哈尔滨体育学院总占地面积278.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48万平方米,由哈市主校区与帽儿山滑雪场组成。我院现有教职工535人,正高职51人,副高职126人。在籍学生5800余人。12哈尔滨体育学院(Harbin sport university),历经近60年的发展建设,已成为了冰雪特色鲜明,学科布局合理,专业协调发展,教学、科研、训练成绩显著的普通高等体育学府,在2006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院校评级。
Ⅳ 哈尔滨体育学院有什么专业
拥有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3个研究生专业;有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人体科学和社会体育等五个本科专业,增设了网球、体育舞蹈、体育经营管理、滑雪、雪场建设与管理等五个专业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冰雪、轮滑专业方向)为省级重点学科,体育教育专业为省级重点专业。
Ⅵ 哈尔滨体育学院好吗
哈尔滨体育学院坐落在风光秀丽的北方名城哈尔滨市,历经50年的发展建设,现已成为了冰雪特色鲜明,学科布局合理,专业协调发展,教学、科研、训练成绩显著的普通高等体育学府,是2006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院校。
哈尔滨体育学院总占地面积278.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65万平方米,由哈市主校区与帽儿山滑雪场组成。现有教职工475人,其中教授33人,副教授76人。各类在籍学生5233余人。
目前,哈体院拥有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3个硕士点;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人体科学、社会体育、英语(体育英语),体育新闻学等七个本科专业和体育经营与管理、滑雪、雪场建设与管理等三个专业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为省级重点学科,体育教育专业和运动训练专业为省级重点专业,其中体育教育专业是全国特色专业。
主校区建有标准的室内塑胶跑道田径馆、球类馆、体操馆、网球场、羽毛球场、速滑、花样、冰球场等室内外体育场馆30余个,现代化的综合训练馆和大学生滑冰馆的功能、设施在全国体育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尤其是作为承担2009年世界大冬会冰上项目赛场之一的大学生滑冰馆,其科学的设计理念和完备的配套设施,得到了国际大体联专家的高度评价。
50年来,哈体院一直坚持冰雪办学特色,不断加强冰雪人才的培养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1999年至今,学院投入近亿元资金,在距哈市80公里处的帽儿山镇先后建立了占地面积260万平方米的高山滑雪场和滑雪教学训练基地。历经近十年的发展建设,目前滑雪场已是全国高校中规模最大、设施先进、管理现代化的雪上项目教学、科研、训练、竞赛中心。是国家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训练基地、中国大学生雪上运动项目训练基地和2009年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雪上项目主赛场之一。该雪场在保证完成学院正常的教学、训练任务外,多次承办国家、省级赛事及各级各类会议,同时,面向社会开放,充分满足广大滑雪爱好者的需求,为黑龙江省发展冰雪旅游业和推进冬季全民健身运动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撑和技术支持。
哈尔滨体育学院在冰雪教学、科研、训练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尝试,在首创“冰陆双周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又拓展了“雪陆双周期的教学模式”,成功地解决了非冰雪期进行专业教学与训练条件受限的问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成效,运动成绩明显提高,在不断的摸索和实践教学中,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冰雪项目运动员,半个世纪以来,先后为国家培养出了罗致焕、王金玉、刘凤荣、申雪、赵宏博、王曼丽、于凤桐以及张丹、张昊等顶尖级运动竞技人才,为体育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冰雪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十五”以来,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学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改革为动力,以育人为根本,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逐步提升,办学特色更加突出。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研水平、训练竞赛、对外交流、办学条件和办学特色等方面均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跨入新的里程,站在新的高度,哈体人坚持“崇德尚勇 、求之躬行”的办学精神,团结一心,锐意进取,努力实现把学院建设成为规模适度、结构合理、质量优良、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体育高校而不懈奋斗。
Ⅶ 哈尔滨体育学院
哈尔滨体育学院(Harbin sport university)坐落于哈尔滨市,是黑龙江省唯一一所普通高等体版育院校。
学校创建于1958年,权原名哈尔滨体育学校;1958年9月,国务院批准在哈尔滨体育学校的基础上建立哈尔滨体育学院。2003年12月,教育部批准学校具有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资格。[2] 根据2017年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总占地面积278.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48万平方米,由哈市主校区和帽儿山滑雪场(第二教学区)组成;分设9个教学院系,开设12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工535人,在籍本科生5852人,在校研究生111人。
Ⅷ 哈尔滨的体育大学有那些
哈尔滨体育学院
哈工大
哈工程大学体育专业也很不错
Ⅸ 哈尔滨体育学院的校园文化
哈尔滨体育学院院标
崇德尚勇,求知躬行
崇德:意为尊重道德,完善品德,塑造美德。具有理解、普及、恪守和弘扬道德之意。语出《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即通过学习和实践发掘光大内在的优良品德。道德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根柢;道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灵魂。千教万教,教人明德;千育万育,育人觉悟。只有学习、觉悟道德,修养道德,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品德、气节和境界,才能完善自我,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将“崇德”作为校训之首,是同学院所倡导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首先要教会学生做人”、建设无污染校园等精神相一致,体现出“德育为先”的现代人才培养理念和导向。
尚勇:意为推崇勇敢、刚毅、顽强拼搏之精神,追求有勇气、有魄力、不怕危险和困难的品质。见《墨子·经上》“勇,志之所以敢也”;《礼记·聘义》“故勇敢、强有力者,天下无事则用之于礼仪,天下有事则用之于战胜”。也就是说,探求真理者必先立其志,志于勇,志于搏。
将“尚勇”视为校训题中之意,就是引导学院师生把握体育精髓,弘扬体育精神,打造勇往直前、永不言败的顽强意志,真正做到尚正义之勇,扬正道之刚,创辉煌业绩。
“崇德尚勇”要求学院师生员工既要品行端正,为人正直,笃守诚信,具有较高的道德标准,自觉和努力践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与要求;又要自省自立,以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精神,积极进取,用良好的风貌和突出的业绩,推动学院各项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求知:知,指知识(才能也属于知识范畴);知,古通“智”,即聪明智慧。“知识改变命运”,求知是人类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基础。因此,对于知识,就要秉承“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万般刻苦,孜孜以求,历“悬梁”之苦痛,经“学海”之艰辛,不放弃对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不停止对真理的探索和追求,不断丰富自己,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将“求知”作为校训的基本内涵,既是高等院校的基本职责和任务,也是其根本要求和目的。求知就是要求学院师生以传授、学习知识为己任,加强知识的储备,增长才干和智慧,锻炼本领,掌握技能,更好地报效祖国和人民。
躬行:躬,身体,引申为自身、亲自;行,行动、实践。躬行,意为亲身实践,即强调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如果不付注于实践,不同实践紧密结合,那么,再高的学问,再多的知识也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而,求知的目的是要“学以致用”,即将所拥有的知识指导于实践,应用于实践。
将“躬行”作为校训的重要内容,就是将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外化于实际中,从而激励师生在探求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的同时,亲身实践,身体力行,自觉地把学问落到实处。只有真正脚踏实地的投入到社会实践当中,切实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才是学有所值,才能学有所用,才为学有所成。
“求知躬行”就是要求学院上下永无止境的追求与探索知识,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并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不断创造,做到“知行统一”,向社会输送更多的宽知识、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复合型体育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