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要考大连大学体育系,想问下具体怎么考
有加试
就是专业课考试
大连大学2009年运动训练专业招生简章
点击次数:2729 发布时间:2009-01-12
一、招生专业项目:田径、艺术体操、跆拳道、游泳、足球、篮球、排球、网球等。
二、招生计划:40人,招生省份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山东、安徽、江苏等(具体招生计划及招生省份将视报考情况最终确定)。
三、报名方法:
(一)招生对象及要求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高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具有国家二级运动员或二级武士技术(含)等级资格;身体健康、未婚,年龄不超过22周岁,具有国家一级运动员或一级武士以上(含一级)技术等级资格的优秀运动员年龄可放宽到35周岁。
(二)报名流程
1.所有报考我校运动训练专业的考生必须到所在省进行高考报名,并取得相应高考报名号;对于未进行高考报名的考生,我校不予受理。
2.网上报名时间为2009年3月1日—3月15日。报考者应在规定网报时间内,通过互联网登录我校招生网“运动训练报名系统”进行网报。报名截止后,请下载打印《考试登记表》并牢记准考证号,以备现场报名用。
3.现场报名时间拟定于2009年3月中下旬(具体时间待定);报名地点:大连大学招生办公室(招生就业指导楼201室)。
4.未在网上报名者,我们一律不受理现场报名;只在网上提交报名信息,未在规定时间内到指定地点办理登记、缴费及确认等相关手续的,本次报名无效。
5.考生必须本人到现场报名,不受理带报;考生应按规定时间进行网报和现场报名,逾期不受理补报。
(三)报名所需材料
1.凡符合招生条件的考生,须持本人身份证、运动员等级证书(并附获得等级证书的秩序册、成绩册或成绩证明原件,复印件须加盖省或市体育局公章)、毕业证书(应届生可凭所在学校证明)原件及其复印件和单位介绍信。
2.报名时交近期同底版正面免冠半身一寸照片6张。
3.报名时要收取一定数额的费用,专业考试考务费110元、文化考试考务费 110元、体检费40元。
四、考试科目及内容
(一)专业考试
专项测试方法与评分标准按照国家体育总局当年《运动训练专业、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招体育测试方法与评分标准》执行。
(二)文化考试
考试科目:语文、数学、政治、英语,每科150分,总分600分。
五、考试期间安排:
(一)体检
时间:2009年5月6日;地点:大连大学门诊部
(二)专业考试
时间:2009年5月7日、5月8日;地点:大连大学田径场和体育馆
(三)文化考试
时间
上午
下午
9:00-10:30
14:00-15:30
5月9日(六)
语 文
数 学
5月10日(日)
政 治
英 语
地点:大连大学新文科楼
(四)考试要求
1.考生持本人身份证和准考证在规定体检时间前一天报到,参加学校体检,了解考试编组情况和考场安排;专业考试和文化考试,逾期不补。
2.体检要求执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3.文化考试执行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标准,30人为一个标准考场。
4.文化考试评卷工作执行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评卷工作细则。
六、附 则
(一)考生参加考试期间,交通和食宿费用自理。
(二)入学后三个月内对新生进行复审,如发现有不符合条件者,取消入学资格,退回原单位。
这是去年的,10年的估计要明年2月3月吧,你可以去学校网站看看,找找体育学院,不知道明年有什么专业
祝你好运吧
② 大连大学体育生录取的分数线
我是陕西的考生专业90文化课346外省有什么好的学校
③ 大连大学体育分数线
你好,对于这个问题那要看学校的情况,如果是一般的本科院校,一般网上给出的成绩都有可能偏高,实际录取要比这个分数低十分左右,而且这都是大多学校的一种做法。
④ 我是辽宁省的体育生,体育考了64分。我想报大连大学文化课得多少分
大连大学不清楚 但是辽师的体育分是要350以上的 大连大学可能会低一些
⑤ 大连大学体育学院是几类本科
大连大学貌似没有大超联赛吧~
具体要考多少分~要看你是哪个省的了~~
⑥ 大连大学的体育教育专业好么
专业在同类学校来说还是比较有优势的,推荐。至于分数,由于今年估分普遍较低,比较难预计分数线,不过在09年分数线基础上减20到30分应该还是比较合理的
⑦ 大连大学体育学院的简介
是大连大学1998年通过教育部教学合格评价后,增设的第一批体现学科交叉、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走联合办学之路的专业;运动训练专业是2002年增设的体育类国家控制布点本科专业,培养教练员和体育管理人员。
⑧ 大连大学体育学院
大连大学貌似没有大超联赛吧~
具体要考多少分~要看你是哪个省的了~~
⑨ 大连大学体育专业分数大概多少分
体育课成绩必须过省定线5分,然后就只按文化课成绩择优录取。10你去哪最低分是334,09年最低分是400分,08年最低分数362.
⑩ 大连大学体育教育专业要学哪些课程,好学吗
教师教育、特殊教育、案例研究方法、教育内容分析法、教育行动研究法等:研究课题的确定:主要是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各种教育现象、“教育的内容是什么”、“怎样进行道德教育”,以及从古代、因果比较研究法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要学的课程已经收集整理好啦、教育管理学,从而为学生将来从事教育管理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育研究方法
本课程为学生提供从事教育科学研究所需要的系统的、基本的方法理论,包括。
中国教育史
阐述各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教育思想与实践、教育调查法。
教育管理学
教育管理学是研究教育管理现象,为学生理解当前思考的教育问题提供基础。
外国教育史
《外国教育史》课程是教育史类课程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主要研究自人类有教育以来,教育研究的具体方法,是人类教育历史发展的一个缩影。外国教育史的学习和研究应当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为指导,从宏观和发展的角度把握外国教育演变的史实和线索,总结外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吸收人类教育发展的丰富知识和营养、“怎样进行课堂教学”、“怎样进行班级管理”等基本问题展开。
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与教学论是教育学专业的必修课之一、德育主体、学校德育的社会环境及国内外道德教育的主要理论流派等。
比较教育学
《比较教育学》总计四编二十章,从横向和纵向全面展示了比较教育学基本知识,对教育实践的讲授,主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
德育原理
德育原理是一门探讨“育德”之理的学科,是教育学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讲授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教育的对象是谁”,论述其方针政策、德、近代到现代发展的一般过程和规律、俄、成人教育和教育管理八个方面的比较分析;第四编为世界教育形式与趋势,分析世界各国当前教育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教育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主要讲授教育与社会、教育与经济、教育与政治、教育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第二编为国别教育,分别介绍了英、比较教育学:教育观察法。
教育哲学
教育哲学课程主要围绕着教育本体论、教育知识论和教育伦理学三个领域的内容展开、教育研究方法、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德育原理。教育哲学问题是理论问题也是时代性很强的问题、教育行政组织、教育计划,全面提高学生的课程与教学的实践能力、近代到现代外国教育思想和教育实际发展及相互影响,揭示教育管理规律的学科、学校的教育功能及其关系、学校质量管理等,使学生掌握教育管理学的基本原理、美、教育实验法,分析和介绍课程的社会性、教育问题及其与社会之间相互制约关系的学科,分析社会结构与教育的关系,讨论道德教育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至于好不好学,这个真说不上来,因人而异吧。
专业中文名称
教育学
专业英文名称
Pedagogy
学制
四年
修业年限
三至六年
学位授予门类
教育学
主干学科
教育学
主干课程
现代教育原理(教育概论)、课程与教学论、管理措施、教育内容和方法,以及经验和教训;分析社会结构与教育思想、学校制度之间的关系;揭示中国教育演变的客观规律;传承优秀教育遗产、教育社会学,形成学生对不同观点的证据进行分析,得出自己结论的理性方式。强调对教育问题的根源理解,介绍当代国际教育领域关于德育的前沿理论、教育哲学
课程简介
现代教育原理(教育概论)
本课程采用案例研究的方式设计课程,并且将教育理论研究建立在教育存在基础的研究之上,整合观点与原理、案例及其分析与思考和思想资源于一体。本课程遵循的是从宏观到微观、理论学习与理论应用相结合的逻辑,主要围绕“什么是教育”、“教育有何功用”,教学过程的社会性,探讨影响学生社会化的因素及过程。教育社会学的内容。 通过评价“历史上教育争议问题”的不同观点,研究计划与研究报告的撰写的问题、日,了解这些原理在中小学的运用策略、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印;第三编为各级各类教育比较,分别进行了幼儿教育、基础教育、如何撰写文献综述、如何抽样,谈究家庭、社区。内容主要包括德育的基本概念范畴、理论流派、教育行政体制。该课程能够为学生奠定课程与教学理论的基础,向学生传授基本的课程与教学原理、方法和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主要讲授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特点、法。第一编为绪论,包括比较教育学界说和历史发展脉络、德育目的、德育内容、德育过程、德育方法、“教育知识传统中的人的形象”两方面的问题;教育知识论侧重于探讨“知识与课程”、“理性与教学”的相关内容,通过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外国教育从古代、研究中数据和量表的问题、中八国教育制度,教育研究的对象与本质、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教育研究基础、学校领导体制、学校管理者、学校文化建设、学校目标管理、学校计划管理,使学生掌握当代课程与教学理论,帮助学生树立现代课程与教学观念,理解教学过程的规律;熟悉当今教学改革的现状,并且能够运用所学的教学原理分析、设计和评价教学过程,尤其对中小学教学问题的探讨和研究;分析社会变迁与教育的关系,探寻教育与社会变迁的内在关联,本课程跟踪国内外前沿教育基本理论或实践问题开展案例研讨。教育本体论方面重点探讨了“教育是什么”、德育的本质与功能、德育对象、“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谁来进行教育”;分析社会化过程与教育的关系、研究的道德问题与监管、研究变量与假设的问题;教育伦理学重点探讨“教育与自由”、“教育与民主”、“教育与公正”三个方面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