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如何在体育课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体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担负着提高少年儿童身体素质的主要任务,而思想品德教育也是体育的教育目标之一。因此,体育教师应该在日常的体育教学工作中,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了解当代初中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认清德育是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性在体育课中渗透德育教育。 一、初中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 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因为其心理水平的半成熟和半幼稚性,往往处于矛盾状态,表现为他们由于身体的快速发育及性的成熟,产生了对成熟的强烈追求和感受,他们在对人、对事的态度、情绪和情感的表达方式以及行为的内容和方向上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同时也渴望社会、学校和家长能给予他们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 但另一方面,由于其认知能力、思想方式、人格特点及社会经验的幼稚,使得他们的思维虽然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水平还比较低,处于从经验型向理论型的过渡时期;所以,在人格特点上,还缺乏成人那种深刻而稳定的情绪体验,缺乏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意志力;社会经验也十分欠缺。 二、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体育课是以学生直接参与实践活动为主体的课程,基于以上对初中生心理特征的理解,学生在体育课活跃的运动中,其思想觉悟、优点、弱点往往都会在言行上表露出来,因此教师可利用体育课的每一部分、每一个环节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全面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体育课达到既可体育,又可育心的目的,把德育贯穿于全过程。当然,要使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行为规范,德育必须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只有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收到卓有成效的理想效果。 三、体育课渗透德育的几种方法 1.明确目的法。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对本节课目的和意义做出简明扼要的阐述,让学生在思想上做好吃苦耐劳的准备,为顺利实施教学做好铺垫。如在队列、队形的教学中,教师先要阐述集体主义精神的重要性,让他们明白团结协作的重要性,然后要注意观察每一位学生,对在队列、队形中表现不好的同学进行批评教育,教育他们在练习中要刻苦认真,遵守纪律,培养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 2.适时表扬法。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所表现出的良好思想行为及时做出充分的肯定,对在练习中完成任务好的学生,教师可安排他们去进行一些他们所喜爱的球类项目练习,这样对其他学生是一种无形的鞭策。对以往表现差的学生要积极创造环境和机会,使他们有机会去闪光,并实事求是的给予表扬,做到一视同仁。 3.感染熏陶法。体育教学过程学生的身体活动呈现各种姿态,其思想活动亦如此,在体力活动中出现的思想活动,往往是一闪而过,是很微小的,这就需要教师仔细观察,及时发现,积极引导,抓紧教育。让好的思想行为得以感染熏陶其他学生,从而使体育教学形成良好的氛围,使全体学生受到教育。 4.活动教育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都要承受极大的肌肉疲劳,教师应有意识让学生认识到自已忍受的练习,将获得相应的回报,使他们在练习中更加刻苦、认真,如做1分钟仰卧起座时,应该先告诉学生,当你做到35次时,肌肉就会感到酸痛,所以一定要坚持做下去,否则你的成绩永远只能停止而不能进步,让他们在坚持中养成吃苦耐劳的心理品质。又如在中长跑的教学中,教师应首先向学生清楚明白地阐述“极点”这一生理现象,在他们练习出现“极点”现象时,鼓励他们以顽强的毅力和意志去战胜“极点”现象,逐步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勇敢、顽强的优良品质。 5.竞争引入法。社会的发展使得各行各业都出现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体育教师也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让他们在竞争中品尝胜利的欢乐,失败的痛苦,进步的喜悦,拼搏的乐趣。 如在接力跑教学中,可把学生分成几个组,规定最后一组到达终点的同学要做俯卧撑,让学生认识到胜利和失败会带来的两种不同的结果。教师便可抓住时机,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鼓励他们在下一次的竞争中战胜对手。又如在球类项目中,也可把他们分成几个组,轮流进行比赛,打败的组没有参赛资格,其它组继续比赛,让他们在比赛中尽最大力量战胜对手,保证本组能继续打比赛,从而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竞争意识。 6.问题讨论法。如在武术课教学中,可用提问的方式向学生提出一些电影片或小说中的问题,如“习武以什么为先”,然后由学生来回答,使他们对“习武以德为先”有进一步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尊师重教,讲礼守信,宽以待人的良好的心理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7.榜样激励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体育课中,教师可充分利用英雄模范人物以及教师所展示出的良好师德和表率作用来熏陶学生的情感,从而激发他们的进取精神,培养坚强的意志,养成优良的品质好行为习惯。 8.场地设置法。体育课场地的布局和设置
『贰』 如何在体育课中渗透德育教育
?这个问题很多人不理解,认为搞体育的以及参与体育的人,都是人高马大、四肢发达、头脑简单、野蛮粗暴的代言人,可随着体育科技与竞技的日益科学化、时尚化、国际化,体育以及体育教育都在向最文明、最文化方向靠拢,并开始引领整个艺术门类健康和谐发展。从世界到国家,从竞技到教育无不渗透着体育道德和风尚,作为小学体育教育者,一开始就从让学生培养良好的体育行为、体育风尚和体育道德入手,在课堂教育教学中相机渗透德育教育。
一、 以规范体育行为为原点
良好的体育行为习惯是重要的德育内容,在体育课中,始终要坚持规范学生体育行为,严格遵守体育锻炼规则,不能想当然的训练。要围绕教学目标,精心策划准备活动,基本活动和放松活动。从准备集合开始,就强调学生遵守课堂纪律、遵循课堂常规要求,每节课开始要检查学生服装是否和体,是否适合于运动,清理可能让学生产生运动伤害隐患的利器硬物及挂件等;再就是要听从口令、服从安排,让学生明白在体育锻炼前一定要作好准备活动,活动好每个关节、韧带、肌群,以免在运动中
受伤,或最大限度的降低损伤程度,在活动过程中必须教导学生按科学规范来参与运动,达到强体健身之目的,给学生作好标准示范动作,要求学生规范自己的动作。如体操中的前平举、上举、侧平举、俯腰、弓健步等动作要严格执行到位,不能让学生想当然的习惯成自然,影响美观和身体畸形发展;在放松过程中,充分舒展运动量大的肌肉,作好恢复的准备,以免作成疼痛或让学生惧怕运动的心理。每每此时,我都给学生讲一些身边的实例或用比喻暗示,强调规范体育行为的重要性,比如剧烈运动后不要立即进食、立即饮水、立即停止运动等常识教育,我就会给他们打烧红的铁板会被生水激爆的比喻;
暑天劳累的黄牛会被一肚子凉水而激炸心肺等来做事例,达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除此之外,我还给学生介绍体育明星们的体育道德、体育风尚,把他们的事迹作为一种典范,潜移默化,也能使绝大多数同学能较自觉的规范自己的体育行为。
二、以培养合作意识为支柱
在体育运动中,很多项目都是靠集体的团结协作来完成的。因此,在此类体育课的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而这也正是新课程标准中体育课的德育目标之一。记得有句戏语说的好:“单个的中国人都是人中龙,而群体的中国人都是虫。”这句话也说明了我们的国民缺乏合作意识。而诸多的体育教学素材正好能为解决这一难题尽一点力。如:打球、拔河、接力等项目,应教育学生明确在运动中团结的重要性,明白合力的巨大功能,让学生懂得“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另外再加上拉拉队的助威呐喊,不断暗示其全力以赴,老师则及时指正集体中的一部分同学掉以轻心不加努力将会导致集体失败的问题,并激励全体同学都来帮助这部分同学,纠正其认识错误达到团结协作、共同进步之目的。
三、以发扬拼搏精神为动力
在体育竞技中,很多的项目都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过硬的体能。而体能训练是需要付出艰辛努力的,这正是对学生进行不畏艰难、勇于挑战、拼搏进取的思想进行训练的大好时机。例如在长跑教学中,除让学生掌握长跑动作常规和技术要领外,还应教会学生克服长跑中的极点——我们把在运动中最累最难受的时刻称之为极点,这是一种生理现象和运动特征。特别是在此时,更需要学生的顽强拼搏精神,只有一次次的克服它、抑制它,才能逐渐的减小过极点时的疲惫和难受程度,否则永远也过不了极点,或者过极点时跨度时间延长,感觉难受的时间也加长,不但达不到增加体质之目的,也容易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在教学中,除给学生讲清楚道理外,还及时鼓励学生在此时哪怕是慢跑,都不能停下来,让学生在运动中体会到极点得意义,感受克服极点后的轻松,品味拼搏产生的喜悦,让他们明白“彩虹总在风雨后”的道理。从而引申到在生活中、在学习中等方面都要以对待极点的方式来挑战困难、挑战自我、挑战自然、挑战极限,充分把握和展示自身的潜力,挖掘并拥有顽强拼搏的能力。
四、以宣扬终身体育为目标
作为体育教师还应在课堂中把握并指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意义,《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要教育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它不只局限于一节体育课,也不只限于参加过某项体育运动,让学生将自身健康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是更好工作的首要条件。在教学中,利用游戏、唱游等活动,启发学生不光在校园内,在体育课上,或是在以后的社会生活、工作中都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思想。“我运动,我快乐”,作为一种时尚,作为一种追求,成为真正德才兼备,体格健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其实,在体育课中渗透德育,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示范、点评、借鉴学习等多种手段达到目的,使体育人成为文明人,而不再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代言人。
在国人热切期盼的北京2008年奥运会即将来临之际,作为家门口的体育盛事更是我们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课堂。
『叁』 如何在体育课进行德育渗透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体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担负着提高少年儿童身体素质的主要任务,而思想品德教育也是体育的教育目标之一。因此,体育教师应该在日常的体育教学工作中,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了解当代初中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认清德育是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性在体育课中渗透德育教育。 一、初中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 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因为其心理水平的半成熟和半幼稚性,往往处于矛盾状态,表现为他们由于身体的快速发育及性的成熟,产生了对成熟的强烈追求和感受,他们在对人、对事的态度、情绪和情感的表达方式以及行为的内容和方向上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同时也渴望社会、学校和家长能给予他们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 但另一方面,由于其认知能力、思想方式、人格特点及社会经验的幼稚,使得他们的思维虽然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水平还比较低,处于从经验型向理论型的过渡时期;所以,在人格特点上,还缺乏成人那种深刻而稳定的情绪体验,缺乏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意志力;社会经验也十分欠缺。 二、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体育课是以学生直接参与实践活动为主体的课程,基于以上对初中生心理特征的理解,学生在体育课活跃的运动中,其思想觉悟、优点、弱点往往都会在言行上表露出来,因此教师可利用体育课的每一部分、每一个环节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全面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体育课达到既可体育,又可育心的目的,把德育贯穿于全过程。当然,要使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行为规范,德育必须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只有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收到卓有成效的理想效果。 三、体育课渗透德育的几种方法 1.明确目的法。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对本节课目的和意义做出简明扼要的阐述,让学生在思想上做好吃苦耐劳的准备,为顺利实施教学做好铺垫。如在队列、队形的教学中,教师先要阐述集体主义精神的重要性,让他们明白团结协作的重要性,然后要注意观察每一位学生,对在队列、队形中表现不好的同学进行批评教育,教育他们在练习中要刻苦认真,遵守纪律,培养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 2.适时表扬法。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所表现出的良好思想行为及时做出充分的肯定,对在练习中完成任务好的学生,教师可安排他们去进行一些他们所喜爱的球类项目练习,这样对其他学生是一种无形的鞭策。对以往表现差的学生要积极创造环境和机会,使他们有机会去闪光,并实事求是的给予表扬,做到一视同仁。 3.感染熏陶法。体育教学过程学生的身体活动呈现各种姿态,其思想活动亦如此,在体力活动中出现的思想活动,往往是一闪而过,是很微小的,这就需要教师仔细观察,及时发现,积极引导,抓紧教育。让好的思想行为得以感染熏陶其他学生,从而使体育教学形成良好的氛围,使全体学生受到教育。 4.活动教育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都要承受极大的肌肉疲劳,教师应有意识让学生认识到自已忍受的练习,将获得相应的回报,使他们在练习中更加刻苦、认真,如做1分钟仰卧起座时,应该先告诉学生,当你做到35次时,肌肉就会感到酸痛,所以一定要坚持做下去,否则你的成绩永远只能停止而不能进步,让他们在坚持中养成吃苦耐劳的心理品质。又如在中长跑的教学中,教师应首先向学生清楚明白地阐述“极点”这一生理现象,在他们练习出现“极点”现象时,鼓励他们以顽强的毅力和意志去战胜“极点”现象,逐步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勇敢、顽强的优良品质。 5.竞争引入法。社会的发展使得各行各业都出现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体育教师也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让他们在竞争中品尝胜利的欢乐,失败的痛苦,进步的喜悦,拼搏的乐趣。 如在接力跑教学中,可把学生分成几个组,规定最后一组到达终点的同学要做俯卧撑,让学生认识到胜利和失败会带来的两种不同的结果。教师便可抓住时机,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鼓励他们在下一次的竞争中战胜对手。又如在球类项目中,也可把他们分成几个组,轮流进行比赛,打败的组没有参赛资格,其它组继续比赛,让他们在比赛中尽最大力量战胜对手,保证本组能继续打比赛,从而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竞争意识。 6.问题讨论法。如在武术课教学中,可用提问的方式向学生提出一些电影片或小说中的问题,如“习武以什么为先”,然后由学生来回答,使他们对“习武以德为先”有进一步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尊师重教,讲礼守信,宽以待人的良好的心理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7.榜样激励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体育课中,教师可充分利用英雄模范人物以及教师所展示出的良好师德和表率作用来熏陶学生的情感,从而激发他们的进取精神,培养坚强的意志,养成优良的品质好行为习惯。 8.场地设置法。体育课场地的布局和设置的整齐、合理、有趣,能给学生以文明、有序的气氛,从而得到美的陶冶,激发他们跃跃欲试的情趣。 如在教跑、单双脚跳时,可以利用器械把场地设置成山谷、小河等,让学生时而穿过山谷,时而跃过小河,始终处于一种良好的情境氛围内,让学生的态度积极,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肆』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大凡思想与环境有密切关系,环境在教育上的影响尽人皆知”。环境保护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悉尼奥运会除了留给世人精彩的奥运竞技外,另一个重要的印象就是“绿色”奥运,环保的主题可以说体现得淋漓尽致。如今北京正在积极筹办二OO八年奥运会,也提出“新北京、新奥运”的口号,把环保作为北京举办奥运的先决条件。由此可见环保已经成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首要条件,是每个人都应重视的问题。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
从小学就开始培养学生认识环境、热爱环境,养成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是学校各科教学在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上都必须进行探索。而体育教学其中最显著的特点是通过各种身体练习和活动进行的,教师在课堂中若能根据教材本身和学生反映出来的言行,有针对性的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渗透,既具体又实际,其效果是其他学科所不及的。体育教学要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环保教育,必须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环保教育氛围,在课堂中根据不同阶段进行渗透环保教育。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
首先要启发学生情绪渗透环保意识。在启发学生做练习做游戏的时候,在做模仿操“小鸟飞飞”“青蛙跳”等练习中,结合练习给学生讲鸟是人类的朋友、青蛙是田间的捕虫能手等知识,教育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等环保意识。在练习“青蛙跳”教学中,教师有机的将环保意识渗透到教学中就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学中教师先讲解了蛙跳的动作要领后,提出青蛙是不是有益动物,它们吃些什么?在得到肯定的答案(有益动物、吃害虫)后,创设了一个氛围:一群小青蛙为了捕捉远处的害虫,必须正确的跳到规定地点才能捉到害虫。学生在这种氛围下个个争当田间“捕虫”能手,都会竭尽所能。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青蛙是有益动物的环保意识也无形留在学生心中。又如一开始组织学生戴上各种相应的头饰,开一个动物运动会,让学生跳起优美的韵律舞蹈操,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特别高涨,动作也能做得十分逼真。同学与同学之间努力表现,形成一种良好的环保教育课堂氛围,此时教师可以及时启发学生对美好自然的联想,并引导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陶冶学生性情,全面发展个性。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
其次结合体育教学特点渗透环保教育。体育学科同其它学科一样,语言是传授知识的媒介,也是教师指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渗透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教学内容中渗透环保教育,采用简明、形象的语言艺术渗透环保教育。如在教授“黄河、长江大追捕”这一游戏时,向学生讲解现在我国黄河、长江一带水土流失、水资源受污染这一现象,这样既达到了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又培养了学生自觉优化自然环境的良好意识。另外结合体育教学大多是在室外进行,容易受到器材场地等影响,克服这些客观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渗透。在教学生弯道跑时,学校没有正规的跑道,为了使学生掌握降低身体重心并用外侧腿蹬地这一教学重点,结合学校操场边种植的一排小树苗要求学生进行练习,但是强调练习时不能碰到小树。把这种环保教育渗透到这个环节,学生基本都能自觉地控制好身体。采用这种恰倒好处的形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不仅创设了环保氛围,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育学生一草一木,同时也使教师的讲解受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
最后在教学的放松运动时,穿插一些优美的自然音乐让学生进行自我放松,使学生充满对这鸟语花香、美丽自然的向往。同时也可以设计一些环保小游戏:教师说出各种动物,让学生去辨别。如果是有益动物,学生高兴地说:“好”;如果是有害动物,学生就双手击掌并说:“打”。这个简单游戏既调动了学生的兴趣起到放松作用,同时环保意识也无形渗透其中。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
教学中渗透环保也应该注意必须从实际出发,从教材和教学任务的需要出发,创设环境情景是否有利于教学,是否合情合理。渗透环保教育也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弄得懂、想得到、学得会、会运用。同时还引导他们去体验环保行为,强调环保行为习惯,注重课堂内外相结合,与其它学科的教学实践相结合,多方面的渗透环保教育。
『伍』 体育教学中要渗透的德育内容主要有哪些
1、培抄养热爱集体的情感和意袭识,培养团结友爱、关心他人、互助合作的思想和意识,培养竞争意识、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培养坚忍不拔、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等优良意志品质,以及心情开朗和愉快活泼的良好性格。
2、重过程的主动参与,重情绪的积极体验,重个性的独立解放,使人际关系宽松和谐,使学生在轻松明快的环境中,在欢快愉悦的心境下,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不知不觉地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
(5)体育课渗透环境计划扩展阅读:
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现代教育提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需要的人才培养要求,即“健全的体魄,高尚的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第一次在对人才的评价标准中,将体魄健全视为“三育”教育中的首要标准之一。
体育应该崇尚道德,公平,在体育事业的发展中,尊崇公正、平等、竞争的精神,成为人们追求的理想;锻炼体能、展示健与美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
『陆』 如何在体育课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
1、体育教师自身要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并在体育课堂中随时教育学生在运动中要有安全防范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2、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3、进行行之有效地组织教学。
4、教会学生如何避免运动损伤。
5、教会学生在发生运动损伤时运用恰当的方式进行自我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