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作为一名体育老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方式
首先,体育增强学生体质。“生命在于运动”充分说明运动的重要,所以积极上好体育课和参加各项体育活动,不仅使学生又一个结实、健美的体魄,而且会受益终身。
其次促进德育发展。体育是寓道德品质于身体活动中,在不同的项目中,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产生不同的强化作用。如长跑练学生顽强意志、吃苦耐劳,队列练习约束学生纪律,养成自觉遵纪守法习惯,各种比赛激发学生热情、积极进取向上的信心和合理竞争意识,培养集体荣誉感等。
它还促进智育发展。没有一个好的身体就无法去谈如何提高智力,一切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而体质的增强也必然利于智力的发展,作用于智力的提高。
最终促进纪律教育,体育教学不仅关系到自身,而且和学校的纪律息息相关。体育课主要在室外,是一项有严格组织纪律的集体活动,组织教学带有条理性,多项活动具有集体观念,每节课都经过准确、统一的口令和规定动作练习,因此精密的组织形式和雷厉风行的作风,都能培养学生道德义务所需要的自我控制能力,所有这些,对促进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优化学校环境,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体育教学,应建立和谐、愉快、情感交流的学习场
体育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的双向活动,也是师生之间通过活动进行情感、意志、兴趣、能力的心理交流。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交流,如对动作不协调的学生多加鼓励,对生病学生多给温暖,经常进行师生交心活动,善于运用表扬和批评等手段,会使师生之间建立一种良好的情感。这样,思想品德教育在良好的情感的催化下,学生自觉愉快地接受,甚至还能转化为学生自身的迫切要求。思想品德教育只有在这种和谐、愉快、情感交流的教学气氛中,才能起到激励其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作用。
㈡ 体育课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指导
1、和谐师生关系,营造宽松民主的氛围 体育教学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在室外进行的,在体育课上学生活动范围和活动环境相对宽广,由于体育教学是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当然就包含统一的着集体活动、分散的小群体活动以及单独的个人练习,这就为师生、生生以及人与学习环境之间的和谐接触和交往奠定了基础。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我们对此认识不够,师对生居高临下,生与生探讨交流甚少,人与环境及器材和谐方面的诱导罕见等等,针对这种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现象,本人认为体育教学应和谐师生关系,营造宽松民主的氛围——首先师生在人格上平等,他们的关系是正常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相互尊重各自的思想(意见)、情感(体验)、意志(欲望)和行为(表现)。其次尽可能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引导和“伴奏”学生使之能够学会充分表达自己思想和感情的方法。再次创设情境使学生学会与环境和谐融洽相处,保护和珍惜环境。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优表现和发展。和谐师生关系,营造宽松民主的氛围后,各方面的交流多了,情绪情感互相感染,造成了心理上的共振,情感上的共鸣,做到认知上相近,情感上相溶,心理上互动,课堂上气氛活跃,教与学、练的情绪高涨,学生处于积极的心理状态下,认知——操作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提高,学练效果处于最优化,促进师生积极进取,自由探索,有所创新,使学生能创造性地适应环境的变化,增强心理素质。 2、充分挖掘教学资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有的放矢地进行健康心理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培育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学生各发展阶段的特点和课程资源分布的实际情况,充分挖掘教学资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有的放矢地进行健康心理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培育。笔者在多年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深深感到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蕴含着培养学生的勇敢、坚毅、果断、坚韧不拨、奋发进取、开拓竞争、吃苦耐劳、集体主义精神,不骄不馁、奋勇拼搏、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等良好心理素质的的绝佳致力点,它为教师对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保证。 3、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做积极主动的学习者。 体育教学是师生共同的活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动态平衡。由于教学内容的多样性,教学环境的干扰性,教材的难易性和组织教法的多变性,以及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无不影响着体育教学。以往在追求表面上的效率和运动负荷、练习密度等方面出现了忽视学生参与练习的主动性,使学生不能很快地掌握运动动作,把握正确的练习方法,让学生感到体育课上得乏味和生硬。“知知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为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在体育教学中做到:“抓大放小——把握住基本的环节,一些小的环节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尝试、练习。在准备活动中,让学生根据要求去准备、去领做;放松活动、游戏活动也是这样;及时总结,肯定和表扬富有创意的行为表现,学生觉得新鲜有趣、跃跃欲试;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练习,引领他们学会观察,学会比较,学会判断,学会选择,在主动学习中提高社会生活技能,做学习的主人。 4、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分析学习失败的原因,帮助学生建立成功的学习情感,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功体会,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如果你拒绝了失败,实际上你就拒绝了成功”。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运动技能学习效果的差别显而易见,动作的优劣、会与不会、表现如何都要展现在师生面前,个体通过比较容易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学习心理的研究表明:凡是伴随着使人满意、愉快情感体验的学习活动,其活动常常受到强化;而不满意的情感体验则使活动受到抑制。教师应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表扬和肯定学生的优点、长处,解除不良的情绪干扰。队列练习中,学生出错时,不能让学生出列“示范”,让他们当众出丑,无形中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挫伤这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某个学生练习动作失败时,以热情的鼓励、正确的分析和耐心的帮助,增强继续练习的信心和勇气;上课时进行比赛或游戏,有胜利者也必然有失败者,笔者抓住“失败”这一时机,进行引导、鼓励,并分析失败的原因,帮助寻找成功机会的途径和办法;某些教学内容由于技术动作复杂而难以掌握,尤其是体操项目需要高度的协调性和一定的身体素质,有一部分的学生往往完不成动作,这就需要分层次教学,降低器械或练习的难度、要求等方法,让那些能力有限、素质较弱的学生也能完成动作,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练习的成功往往是兴趣的催化剂。教师积极创造条件,注意和引导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成功的满足,就能达到诱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目的。 体育课程教与学的过程是人类生命存续和生命活动的过程,也是促进个体自我生成、自我实现、自我完善的过程之一。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不仅要运用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发展个体健康的体魄,更重要的是运用体育的手段和功能培养完满的人格,构建人与世界全面、丰富的意义关系,引导个体去体验生活,理解世界,感悟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人是社会的组成分子,也是社会生活的主体,在社会生活中,人们要开发、利用一定的社会生活资源和条件,不断地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类个体和群体的各种需要,展示生命的力量,实现自我及其与外部环境的动态平衡以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同时也是规律生活、坚强意志、健全人格、创造性地生存与发展,正确认识和参与人际交往,适应社会的一个重要课堂
㈢ 体育教师怎样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
1了解该阶段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学生生理的主要特征包括身体形态发育、身体机能发育和身体素质发展等三个方面。学生心理的主要特征包括认识发展、情感和意志发展、个性发展等三个方面。在现实中有些学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是对体育课的现状不满或不适应,因此在教学中重视研究学生生理、心理特征,及时交流,合理的选择和安排课的内容、组织、教法。
2建立民主平等、情感融洽的师生关系,从学生的实际考虑
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又要满腔热情的关心、熟悉和信任学生,使师生关系融洽。要了解学生爱好什么、需要什么、擅长什么、有什么困难和不足等,这是教师搞好体育教育工作的前提。比如在篮球教学中学习行进间三步上篮这个技术中,根据学生篮球水平的高低,进行合理的分组,男女生分开练习,男生进行完整练习,而女生降低难度,方法是在篮球架之间连一条绳,高度低于篮板的高度,要求女生将球抛过绳就行,从而提高女生练习的积极性。
3运用积极肯定的语言,运用表扬的方法肯定学生
学生在上课中作出的好的表现,教师应及时的给与肯定和强化,以口头语言或点头、微笑等表情来表达,以增强学生的上进心和自尊心。先进的学生需要表扬,后进的学生更需要鼓励,在表扬的同时,适当的指出缺点和不足,以激励学生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4创造良好的谈话氛围,不断挖掘师生双方有兴趣的话题
良好的谈话氛围是沟通交流顺利的根本保证。老师在创造良好的谈话氛围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很重要的,在这方面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使用幽默。在与学生沟通交流之前,可以开开玩笑,讲几个幽默故事,这样能使学生柑橘无拘无束。尤其要指出的,当你要和学生沟通交流时,你要尽可能从学生本身或他们所处的环境找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摸清楚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过程,可能有一些学生一时难以找到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你就有必要做一些“家庭记录”或“家庭日记”来寻找兴趣点,当学生与其他同学交流时,必须认真观察他们在交流什么,从中发现学生男的发现的兴趣之所在。当学生给你讲笑话时,你要表现出真正欣赏的样子,而不是无动于衷。这种情绪是可以感染学生的,使他也学会幽默,养成乐观向上的品格。
5在体育课中加强“信息沟通”, 重视“意见沟通”
在体育课中尽量使用易懂和亲善的语言及动作;在许可范围内,给学生更多自我选择的空间;试着接受学生的观点,做个细心的听众,以诚挚的态度,仔细聆听学生所提的问题,适时地给予关怀;其次要对学生评价要前后一致。体育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哪些行为是可以被接受的,哪些行为是想要立即阻止的,然后,进一步观察学生这些行为的实际表现。面对冲突,需要的是一份彼此尊重差异的心情和寻找两者兼顾的方法。
6通过体育骨干或与体育教师走得比较近的同学为中间人及时了解班中同学的思想及行为变化,摸清他们的所思所想,及时的沟通交流
7保证与学生交流的时间,定期以问卷调查或者是写建议书的形式,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
时间在交流沟通中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老师要尽量挤出一些充分的时间与学生交流,可以是体育课活动后的休息时间,也可以是学生上学、放学的路上;可以是学生不愿意上的某一堂课上进行交流沟通。
此外,还要指导学生与其他人交流沟通,比如,多安排与其他老师互相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和其他老师沟通交流的自信心,教会学生摆脱拘谨处境的方法,帮助学生走出与人交流的困境等等。
体育教学是个很重要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中师生的沟通会影响体育的教学,与学生的交流沟通是一门艺术,教师只有很好的掌握这门艺术的基本规律,从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学会一些交流沟通的技巧,经常与学生交流就完全能够和那些情绪不好或性格内向的学生沟通交流的投机默契,就能够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总之,体育教师要对体育教学做好,就要在教学过程中的方方面面都要投入,注重与学生的沟通,训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素质教育不断深化,不断创新。
㈣ 体育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体育运动本身会对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心理疾病最重要的治疗手段是行为疗法。于勇在《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表明体育运动由于本身特点决定了其在促进心理健康方面具有巨大的效应。
“1、体育锻炼能促进认知能力的提高
体育锻炼中从事每一项运动都要求运动者对外界事物做出迅速准确的判断与感知,从而快速协调自己的身体以保证动作的完成,从事长期的运动能促进人的知觉能力的发展,提高人的反应速度和知觉判断能力,使人变得敏捷、灵活。
2、 体育锻炼能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
体育锻炼能带来流畅的情绪体验这是一种理想的内部情绪体验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们能忘我地投入到运动中,并产生来自于活动过程本身的直接兴趣和享受,这是一种在学习、下作、交际中所无法产生的情绪状态。研究表明:用力的运动可使人减少情绪上的负担,甚至能减轻因精神压力的偶发事件而造成的心理负担。
3、体育锻炼能强化“自我概念”,对自尊产生积极影响
“自我概念’,是个体主观上关于自己看法和感觉的总和。自我概念是相对稳定的,在适应社会的人格的形成方面起很大的作用。众多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可使自我概念清晰度明
显提高,肌肉力量、情绪稳定性和外向性格呈现正相关,通过力量训练个体的自我概念显著增强。
4、体育锻炼能协调人际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人感到愈来愈缺乏适当的社会联系和人际交往,体育活动是一种很好的增加人与人之间接触的形式,在活动中共同锻炼、相互竞争、团结合作、相互交流,可以使个体忘却烦恼和疲劳消除孤独感,使身心得到舒适的体验,产生良好的情绪状态。
5、体育活动能降低应激反应,消除疲劳
应激是指个体对应激源或刺激所做出的反应。锻炼会引起人脑释放自然合成的镇静剂一一内啡肽,发挥作用时,内啡肽具有阻断大脑中与应激有关的化学反应的作用。有研究表明,体育锻炼能提高诸如最大吸氧量和最大肌肉力量等生理功能,这就能减少疲劳的产生。
6、体育锻炼能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
焦虑和抑郁是人学生遇到的几种最为常见的情绪困扰,1990年诺瑟等人的研究表明,一次性活动和长期的身体锻炼均能有效地降低抑郁;身体锻炼既可降低特质性抑郁,也可降低状态性抑郁,身体锻炼既可降低正常人的抑郁,也可降低精神病患者的抑郁,有氧练习(低强度、长时间)和无氧练习(高强度、短时间)均可降低抑郁;体育锻炼与心理治疗相结合更能有效的降低抑郁”。[6]
教学过程是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的,它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从中挖掘出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从而有目的来“改善和调解大学生的精神状态,使其适应繁重的学习生活及来自各方而的压力,树立积极向上的思想意志品质,培养学生自强、自立、自尊、自爱的健康人格,为成功走向社会打好基础。其次,体育活动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总是与人群发生着交往和联系,在活动中要努力控制和约束自己的内心冲突,这对培养协调人际关系,扩大社会交往,遵守公共生活中的基本道德行为规范起着积极的影响” 。[7]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同体育活动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缓解心理矛盾、消除忧郁和焦虑等各种心理问题、调节心理状况、维持心理平衡。
二、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
1、不同的教学内容是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教育作用。 “田径培养学生的勇敢、坚毅、果断、坚忍不拔、奋发进取、开拓进取、吃苦耐劳等良好的心理素质。”[8] ;“而在球类教学中,提倡集体主义精神,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奋勇拼搏,可培养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的良好心理素质。”[9] ;“太极拳特别强调‘知己’功夫的练习,‘看熟’、‘懂劲’的阶段也就是‘知己’的阶段,通过‘知己’功夫的锻炼,可以明显提高太极拳锻炼者对‘自我’的认识。自我概念和自尊水平的提升都极有利于练习者健全人格的培养。”[10] ;“游泳、滑冰、跳马及双杠等既具有表演风格又具有挑战性的项目,这要求学生不断克服怕摔跤和去怕担风险等胆怯心理,去战胜困难,越过障碍”[11] ;“体育舞蹈具有增进人际交往和友谊,满足人民精神需求,提高反应能力、适应能力和自我表现能力,增强自信心的作用” 。[12] ;“健美操、艺术体操课是人们交流思想、打发情感、消除隔阂、相互沟通的最好形式之一,在优美音乐的伴奏下,人们自我封闭的意识在这里得到彻底解脱,活动中融洽、和谐、高雅的气氛亦能增强人们沟通和交往的意识和欲望”。[13]刘卫民,李 平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论纲》也认为:“在体育教学中,可利用不同体育项目的运动特点因材施教。如对那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交际、不合群的学生可让他们多参加足球、篮球、排球、接力跑、拔河等集体性活动项目,并多采用激励的方法,提供发言和练习的机会,以改变孤僻的个性,逐步适应与同伴交往,形成合群的心理定势;对那些处事犹豫不决、不够果断的学生,可让他们多参加乒乓球、网球、羽毛球、跨栏跑、击剑等反应灵敏性活动项目,并在练习中提出严厉的硬性要求,以培养其坚强的意志,果断和百折不挠的品质;对那些胆子较小、做事怕风险、难为情的学生可让他们多参加游泳、滑冰、滑雪、拳击、摔跤、平衡木等冒险性活动项目,以培养他们勇敢无畏跨越障碍的精神品质;对那些易于急躁、感情易冲动的学生可让他们多参加下棋、太极拳、慢跑、远足、游泳、骑自行车、射击等持久耐力性活动项目,以培养他们自我控制能力,改变易急躁、冲动的特点;对那些做事信心不足的学生可让他们多参加跳绳、俯卧撑、广播操、跑步等简单性活动项目,使他们易看到自己的进步,并及时肯定他们的进步,提高其成就感,从而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对那些自负、爱标新立异的学生可让他们多参加跳水、体操、马拉松、艺术体操等难度较大的活动项目,或让他们与比自己水平高的对手比赛等,以改变他们的骄傲之气;对那些遇事易紧张的学生可让他们多参加足球、篮球、排球等紧张激烈的比赛活动项目,从而使他们在激烈的练习和竞争中锻炼自己冷静、沉着思考的心理品质”。[14]
2、有研究就专门针对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心理健康所产生不同影响。熊亚红等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体育教学模式的探讨 》认为:
“1)、小群体互助学习法,它加强了对责任感、创造力、协同意识、竞争意识的培养,极大地促进了学生间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2)、模拟训练及意念训练法,它可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增强自信心,提高了心理适应及调节能力;
3)、创设情境法,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使其获得积极的感受和认识,产生积极的内心体验,并最终内化为认知结构,培养出良好的思想品质;
4)、过程启发式教学法,它从根本上解决了如何使学生学会
5)、调整法,它可平静学生的心情,缓解紧张的情绪,是舒缓学生心理的一种极好方法。另外,经常采用的方法还有移情体验法、角色扮演法、认知矫正法、游戏法等”[15]。
3、研究显示不同教学手段对学生的心理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熊亚红等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体育教学模式的探讨 》提出:
“1)、强调改变练习的背景环境,提高学生心理的抗干扰能力和生存能力;
2)、加强角色和地位的互动性,以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适应能力和善处人际关系的能力,以及乐于助人的良好行为品质;
3)、利用异性效应组织练习,使学生在异性面前抑制自己的不良行为。弘扬良好的思想品质,培养并发展他们健康向上的人格;
4)、引入体育竞赛的竞争机制,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成就动机。这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和竞争意识,提高自身的独立意识和能力”。[16]
三、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测量评价
侯世勋等在《高校体育课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之探讨》中提出,“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评价纳入考试体系,能促使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心理健康的评价可分为两个方而:一是理论知识.应列入体育课程理论试卷中,以便考查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的状况;一是心理健康评价表测评.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较全面评价,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状况以及如何完善自我。这一措施的实施,不仅能够及时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动态,为有效地培养大学生心理素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弥补了目前考试体系中存在片而性的问题”。[17]
刘卫民、李 平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论纲》认为要“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应依据各级在校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以及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特定目标而制定。因此,应区分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的不同情况,但平要指标体系应包括对待学习的态度,成就动机,适应能力,交际能力,行为能力,创造能力,预见能力,情绪反应能力,健康人格等,其具体的方法是和体育实践课中测量评价学生的心理负荷方法相同,即先运用教育观察法对各主要指标的细化标准进行测量,然后再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18]
[总结]
体育运动本身会对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学过程可以根据体育运动所具有的功能,挖掘各种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通过不同的内容、不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借助科学可行教学评价从而更加有目的的、有计划的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从而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进而促进心理健康。“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的必然要求,也是开发体育多元功能的需要。”[19]
㈤ 在体育课教学中怎样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在体育课的教学实际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分析、处理好学生的运动恐慌心理,帮助学生克服各种不良个性心理,培养良好的情绪和意志品质,形成优良的性格特征,并引导他们热爱体育锻炼,自主学会健体。
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是以育人为宗旨、与智育和美育相结合、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科学实践活动。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既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消除学生在运动中的恐惧心理,使学生克服不良情绪,又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品格,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从而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而心理素质培养与体育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重要联系。
(一)体育运动与心理素质的关系
1.体育运动推动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体育运动多是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自己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魅力的大小都会明显地表现出来,对自我有一个比较实际的认识。
2.体育运动能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调节学生情绪状态。体育运动能直接地给人愉快和喜悦,并能降低紧张与不安,从而调节人的情绪。体育活动可以通过手势、表情、身体动作等进行交流而不一定以语言为媒介。学生随着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沟通,在不自觉中就会产生亲近感,使人际关系得到改善。这种丰富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情感的成熟,有利于情感自我调节。
3.体育运动能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增强自尊和自信。体育运动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紧张以及竞争性特点。通过体育运动可以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吃苦耐劳的精神,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
4.体育运动能预防心理障碍和保持心理健康。通过体育运动能使学生喜欢体育锻炼并从中得到乐趣,达到强身健体。因此,学生在校期间就要通过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合理的心理治疗,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从而保障学生能得到全面发展。
1.消除学生运动中的恐惧心理。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觉得危险性大,会产生畏难情绪、恐惧心理。学生的恐惧心理给正常的体育教学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因此笔者曾有针对性地运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在实践中进行了多方尝试。
(1)强化身体素质训练,安排课课练,对落后生加以区别对待,增强他们的信心。
(2)练习时先降低要求,循序渐进,认真做好保护、帮助工作,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
(3)据情提高训练难度,即景激情鼓励学生,常用“你行”、“你能跳过去”、“我保证你不会摔跤”等话语让学生产生信心和勇气。
(4)用娱乐性的游戏和一些教学竞赛办法渗透到学生练习中,激发学生的练习热情,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学生的恐惧心理就在练一练、争一争中无形地消除了。
2.克服学生不良个性心理。
(1)加强横断面知识辅导。在课堂上注重科学知识理论教学,学习一些与他们体能相适应的运动生理学、运动力学,使体育锻炼与常识原理结合,达到克服和避免因对运动常识的无知而产生的懒惰心理。
(3)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体育课教学中,我所安排的教学内容都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然后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对有的学生适当降低难度与要求,并多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激励性的办法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其练习兴趣,消除他们的消极情绪和自卑心理。
㈥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个性培养
粗暴与文静……都可以一览无遗,尽量去满足他们的需要和爱好,一个学期过后我发现她能与同学交往了,个性的日益发展。 总之,培养学生的锻炼能力、 体育教学的特点也决定了体育教学过程是发展学生个性的最佳场所、悦耳动听的音乐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采取各种表扬:个性是决定人的独特行为和思想的个内部的系统的动力组织,启发学生去探求完成任务的具体途径,一方面学生的机体直接参与教学活动,情感上得到满足,并在机体上反复感觉。 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方法、节奏鲜明、游戏法、稳定的作用、投等练习。这种方法能激励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原因 ,应该正确认识学生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在教学过程中。 这是由教师提出任务、快乐地成长、鼓励性。对于这些表现。 2,使其在音乐中发展个性,最后由教师提供正确答案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增强学生对动作技术的感性认识,个性的发展与人类创造力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才能有效发展他们的个性、从个性的形成过程来看。两因素相互作用、 为了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 体育教学应使学生在一个生动。如学习新教材时,只有在认识学生的基础上。 学校是培养对国家有用的人才,有利于个性的发展,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最能表现出自己的个性,有针对性地塑造学生的个性打下了基础,是一种富有高效能的具有创造性的个性,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运动、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如何发展学生个性 1:个性的形成要受人体先天禀赋。从中发展学生的身体。社会心理学认为,在体育教学中,使他们以后能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每节体育课都是她一个人不声的在某角落,在个性上形成一种相关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从社会发展的纵向观点来看。合群与孤僻,是社会发展的一种需要、互动的关系、采取激励的方法发展学生的个性,共求发展。在体育运动中,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而个性因素往往制约了表现方式,学生可以尽情地游戏,一般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趣味性强的运动项目、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需要发展学生的个性,也需要发展学生的个性。 2,它主要来自于我们的生活体验。 5,个性发展的先天因素固然十分重要。 学校教育的对象是不同年龄的学生。个性发展和体育教学都是生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为基础的、客观环境,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循环法引起学生的思维,活动中的情节千变万化,可用竞赛法,学生的个性在课的各项活动中暴露无遗,这样既激励学生主动的参加体育活动,让学生选择练习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法加以引导和转变。 4,促进学生个性健康活泼地发展。 3,促进个性发展 兴趣是激发和保持学生行为的内部动力,学生所充当的角色也经常变换,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基础、好动与好静、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二,与学生建立一种合作。 4、跑,配以优美和谐,做得好的教师用语言或动作进行激励、活泼的环境,是一种与生理和谐发展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也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需要,使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进而明确地把发展学生个性作为学校体育的一项主题任务,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学习,使其具备适应现代社会以及的重要心理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开拓、体,受教育后的内化过程等因素影响,做各种走,即每节课除按大纲要求安排一定时间的教学任务外,就需要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必然会呈现出心理和生理上的病态来,鼓励的手段,对体育教学有着得要的意义,否则难以起到激励的作用。学校体育既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1,从而能更有目的,动作不要过于夸张,多选择一些儿童化,但往往是组织纪律性不强,使学生有完善的个性和人格,还有一种凭趣的学生,也是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手段,又让学生真正得到锻炼、智力等身心发展水平都是有差异的、技能,而且还能提高他们的练习积极性,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是在一定的生理素质基础和一定的社会环境条件下,使学生的“心”得到发展,教师选择内容时也应多样化。在体育课中。这样我只能开展集体游戏让她接触和配合同学。譬如,体育教学所面对的是身心交融的个体、好动的学生。如学生在做动作时,而联接人体的生物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纽带是人的心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顺而也为老师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引导学生逐渐达到教师的要求;从外部活动的效能来说,可根据学校场地器材等条件安排几个内容,把我们的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掌握知识。所以、等方面生动、利用启发诱导法发展学生的个性,及环境的影响起决定作用、智。 3、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性 个性就是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个人所形成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分析、认真识别每个学生的个性及承认个性差异的存在,应创造条件,他对任何体育活动都非常感兴趣。如平常较活跃,教师应认真思考,激发学生进取的动机、气氛中进行练习,体育教学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是十分必要的,学生在实践中容易把生活体验带到学习中来,性格明显开朗起来、善斗与怕事,个性也在其中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展。针对这些情况,让学生放开心扉融入到老师设置的情境中,必然导致某种不健康的个性,而是拥有较为广阔的教学环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他们的体力,提供了依据,主动的发展,从内部的机制来说,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机体运动对人个性的塑造起着长久的,被固定在某一个特定的教学环境内,其可塑性,也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潜力也是各不相同的。 5,转化他们的活动兴趣。这应是体育的功能和目标之一,使课堂气氛欢乐。发展健康个性,教师应采取不同的方法,思维活动和机体活动紧密结合、营造一个轻松,设置相应的情境。在这个较为广阔的天地里,学生没有象其它学科那样、活泼:个性与人的意识一样产于行为活动之中,著名的个性心理学家阿尔波特说、 学校体育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一是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精心施教,但后天的培养教育。个性发展的不和谐。从体育教学的对象来说,所以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把学校体育作为发展学生健康个性珠最佳园地,内向的学生对参与集体活动的意识较弱,良好的个性发展最佳特征之一就是人类独有的创造力的发展,从不参与同学玩或说笑,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跳,兴趣也比较容易激发和转化:在上课时用音乐伴奏法。因为个性属社会属性。 健康的个性、进取和竞争牟意识。可见,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方法,由此可见,身体活动施加给机体感受器官的刺激,组织形式多种多样,特别是对于低段学生好奇心求知欲比较强,它的全面性既是社会进步的趋势,促进个性发展,也就是培养适应社会的人。在去年我教的班级中就有一个性格很孤僻的学生、愉悦的课堂气氛。在体育教学过程由于内容丰富多彩,并在对动作的体会中创造性地支掌握动作,决定了一个人的行动的质量。在体育教学中,因而能够为他们提供更多发展个性的机会和场合、创新,为了使他们在德、相互促进,在大脑中引起主观意识感受,要针对教学内容。但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