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体育生课 > 浅谈体育课中的语言艺术

浅谈体育课中的语言艺术

发布时间:2021-03-06 16:26:46

A. 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教学语言需要有它独有的风韵格调。本文就如何形成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谈几点粗略的尝试。
关键词:课堂;语言艺术;学习兴趣 教育家季米良捷夫说过:“教师不是传声筒,把书本的东西传达出来;也不是照相机,把现实复写下来,而是艺术家和创造者。”人们常说:“言如其人。”一个人的语言运用水平如何,能直接反映其精神面貌、道德修养、知识水平。做为教师,无论上课、谈心、写文章都离不开语言表达。因此,我们要正确使用语言,以增强工作效果。
任何一门课程都离不开语言的表达,而语言本身也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而语言是教学过程中情感交流和知识传承的主要工具和手段,因此,教学的艺术很大程度上体现为教学语言的艺术。对于一个教师来说,要想改变课堂的枯燥、抽象、沉闷,使课堂充满艺术魅力,就必须努力创造自己的语言风格,塑造自己的语言形象,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和品位,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艺术,实现教学的艺术化。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灵的门扉,教学语言需要有它独有的风韵格调。教师要想讲好课,必须讲求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语言是教师和学生交流沟通的工具,教师语言技巧运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课堂效果。因此,笔者认为作为政治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掌握语言技巧。
一、在规范的基础上融入生活化的语言
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其内容应是丰富多彩的。这就需要调动各种语言手段,把丰富的思想内容用丰富多彩的语言,灵活自如地表达出来。富于感染力和表现力,能震撼学生的心灵,使其产生共鸣。语言还要简洁明了,不要故作高深,使人费解,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中轻松地学习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二、在平实的内容讲解中注入形象化的语言
传统的课教学中,教师往往把课堂当成对学生说教的阵地,讲出来的自然总是平板的、干瘪的、严肃的词语,如果加入一些象声词,语调也是刻板单一的要么是宣读文件的发言式,要么是一个调子的平缓式,昏昏然似乎在唱催眠曲。这样自然让学生失去兴趣。如果在平实的内容讲解中注入形象化的语言,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把要讲的内容生动地表达出来,必然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
生动和形象,是教师语言的最基本要求之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理论抽象内容枯燥,要想让学生想听、愿听、乐听,教师必须把抽象的知识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使学生通俗易懂,可结合名言趣闻、社会热点,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增强课堂效果。
三、在枯燥的理论讲解中加入幽默、风趣化的语言
课堂里,理论性的内容较多,课堂教学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无效、尴尬、僵持、对立等。而幽默就是打开这些问题的金钥匙。
要想大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就很有必要在有限的课堂内高效地配以幽默性语言教学来唤醒学生的思想意识,解除疲劳,激发学生的学习快感、兴趣和动机。因此,为了把先人长期积累的科学知识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教师就必须要刻苦钻研教材教法,运用幽默性语言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师生互动,升华情感,创造一种精神享受的境界,放松学生每一根神经,激发学生每一个细胞,达到愉悦轻松的快感效应,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课堂里的一些可以利用的德育因素,引入有关的故事、寓言、成语、歇后语或俗语等,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既让相关的学生愉快地接受了教师的教育,摒弃了不良的学习习惯,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全体学生愉快地接受教师传授的课本知识。
如…..课堂中巧妙地运用幽默的语言,一方面可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一些,使单一的教学形式变得生动一些;另一方面则可以振奋学生的精神,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去理解、接受和巩固知识。但要注意的是,我们绝对不能一味地追求语言的幽默性,而落入到俗套的地步。科学知识毕竟是高雅的,它容不得低级趣味,应追求的是它的严肃性、科学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真正的教育者是一种情感丰富的人,他同样强烈感受着喜悦、忧愁、激动和愤怒。”因此,我们可以用豪放的语言来表达积极的情感,以感染学生,提高课堂效果。
此外,课堂上,还应该恰当使用无声语言。即用言词以外的其他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图,包括肢体语言和沉默。有时,无声的语言能起到有声语言所不能取得的效果。
例如,有一次在讲课过程中,笔者发现有一位同学一直低着头在摆弄什么东西。笔者就突然停止了讲课的声音,目光直视那位同学。教室里突然一片寂静,同学们都惊奇地对望着,那位同学也惊慌地抬起了头,接触到我的目光,他了解到了我的意图,便自觉地把注意力重新放回到课堂上。这样,既纠正了个别同学的不良行为,又不至于影响课堂进度,同时,避免了直接的言语批评会伤害学生自尊的可能性,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要善于科学、艺术地驾驭整个课堂,在实际的教学中努力使自己的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成为开启学生思维之门、打开学生知识之窗的钥匙,最终实现强化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参考文献:
[1]黄通能.浅议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语言艺术[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
[2]凌坚.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语言艺术[J].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08(10).
[3]康秀华.谈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语言艺术[J].思想教育研究,2006(4)...

B. 如何运用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大致有导语、提问语、阐释语、应变语和结语等。教师必须根据各类语言的作用、特点,把握好运用的艺术。
1.导语的艺术——导语引人入胜
导语是一堂课的开场白。其作用是把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欲望引入预定的教学轨道,使学生对新的学习内容产生好奇心。教学导语的最基本要求是引人入胜,最大忌

讳是千篇一律,平淡无奇。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找准两者之间的契合点来设计教学导语。导语的设计方法很多,但要使导语引人入胜,最重要做到以“趣”入境,以“情”入境,以“奇”入境。首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获得知识、拓展视野、充实心理生活的极其重要的动力。只要能培养并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可以促使他聚精会神地去获取知识,创造性地去完成学习任务。激发兴趣要教师通过设计或提一些有趣的设问等方法来实现。上课一开始,教师便根据课文内容设置悬念,正如小说写得精彩处却嘎然而止,来一个“且听下回分解”,让读者更想知道下文。这样便可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论语》中有这样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谓“乐”,实质上就是强调情感在学习中的作用。所以,只有引发情趣,使学生进入课堂情境,置身其中,才能获得亲切的体验,愉悦身心,从而接受真、善,美的熏陶。这在文艺类作品的教学中尤为重要。激发情感关键是要将学生引入一定情境,让学生和教师一起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每个教师都应以自我激情的触动,作为感染学生情绪的起点。教师通过自己富有真情实感的语言,以达到师生情感相通、心理相融、共同探索的效果。
生理基础决定了人的大脑皮层不仅能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而且能对外界刺激进行综合分析即思维活动的过程。大脑的这种反应效率与所接受刺激的强弱有关,刺激的多边性、新奇性是引起大脑皮层快速反应的强刺激特质。所以教师的导课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具体的环境条件,具体的学生素质等灵活多变地进行。
常见的教学导语有谈话式、激发式、故事悬念式,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还可以采取猜谜式。这些类型都有助于引发学生对新的教学内容的兴趣,不知不觉地进入教学轨道。常言: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有人主张:开讲五秒钟,就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因此,精心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的教学导语,是提高教学语言艺术的一个重要环节。
有位老师在教《益虫和害虫》一课时,教师先打了个谜语:“是半球体,背背几颗星,蚜虫见了它,休想再有命。”让儿童猜一动物。儿童很高兴的猜出是七星瓢虫,这时教师抓住时机追问道:“蚜虫见了七星瓢虫为什么就会没命?”儿童更加活跃起来,就这样自然地导出了“益虫和害虫”这一课题。
教师用简短的谜语开头,既可以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又可以使儿童通过谜语的分析综合,培养其思维能力。
2.提问语的艺术——提问语难易适度
提问语是以发问的形式来启发学生思维与回答问题所使用的教学语言。提问,是触发学生思维的引信,是激发学生觉悟的契机,是教学检测的手段。提问的巧妙或笨拙,体现着教学语言艺术水平的高低,抵制着教学过程能否推进,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坏。所以怎样提问是大有学问的,要想运用好提问,应注意这几点。
2.1提问要有计划性;一堂课要提问几个问题,所提问的切入角度都要经过精心的构思,切忌“满堂问”。应当重视提问的浓度、节奏及其他教学方式的配合。教师要紧扣教学目的和教材重点、难点,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力求提问设计少而精,直入重点。这可借鉴系统工程办法,对问题进行合并、简化、删除,达到精简数量、加大容量和提高质量的目的。
2.2提问设计要有启发性,能引导学生到思维的“王国”中去遨游探索,使他们受到有力的思维训练,切忌提一些“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简单的问题。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具有50%成功性的学习任务,可以提供最大限度的快乐。对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学生才会依据个人的能力、主观的努力选择好的方法来解决,获得成功,这样可以使学生产生自豪感,促进能力的提高,增强决心,产生快乐,并增强意志力。
2.3提问要有顺序性;先问什么,后问什么教师都要胸有成竹、精心策划。提问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步步深入,有条理的进行。
2.4提问要难易适度;这点是关键,提问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提出相应难易适度的问题,要调整提问过程的局面,教师可以把大的难的问题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小问题,以减少每次提问的难度,减少提问间的坡度学生回答了一个个具体的小问题,则一步步解决了难以解决的大问题。“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随着教师提问的步步深入,学生一步步地思维、回答,接受知识,教学活动渐渐推进。
2.5提问的方法要灵活;有些问题,从正面直接提问可能难度较大;倘若教师能从侧面间接去问,可能学生会答出。这就是教学中的曲问。
一位教师在一年级自然课教学中是这样采用提问组成的问答来教学生形成“动物”这个概念:
师:为什么说鸡、鸭、猪都是动物?
生:因为它们都会叫唤。
师:对吗?蚯蚓不会叫唤,可是它也是动物啊!
生:蚯蚓会爬。会爬、会走的都叫动物。
师:鱼不会爬、不会走,只会在水里游动。鸟会飞,不是动物吗?
生:它们是动物,因为它们会活动,能活动的生物叫动物。
师:能活动的生物叫动物,可是,飞机会飞是不是动物?
生:飞机自己不会飞,是人开的,它没有生命,不是动物。
师:对了,能自己活动的生物叫做动物。
教师用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后,通过比较的方法解释概念,使学生“思而后得”,启迪了学生的思维,准确地讲清了问题的实质。
3.阐释语的艺术——阐释语通俗易懂
阐释语是教师向学生传播知识和技能时进行叙述并解释的语言。它是使用频率最高,运用最广泛的教学语言。要将一个全新的知识和学生不明白的问题传授给学生,讲好阐释语是重要的。教师既要把概念原理等知识性的东西解释清楚,又要把怎样做的方法、要领传授好。所以,阐释语要规范、明了、准确、流畅,又要通俗、易懂、生动,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使学生在愉快中接受。其中做主要的是做到通俗易懂。所谓通俗,是指教学语言能够与人民群众的常用语言接近或沟通,能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常用词汇所译解或消化。这样的教学语言才能为广大教学对象普遍理解和接受。通俗是易懂的前提和手段,易懂,除了要求教学语言的表达形式既所用词汇和句法易于被人理解之外,教学语言的表达内容,也要想法让广大教学对象所理解和接受,这样就要求教师善于调控教学语言的表达内容及其表达形式。
怎样把教材语言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阐释语,使听讲成为学生的享受呢?这不仅需要老师对教材知识体系有深刻的理解的把握,而且需要老师有很高的教学语言的表达技能、技巧。事实上,这种把深奥变通俗的过程,有如把深奥的科学道理变为科学普及读物一样,是需要有深厚的科学功底和高超的语言表达技能、技巧的。
一位教师在解释“美”的含义时,用一篇寓言开头,作了如下阐释:“虹看到弧形的石桥,向它说道:我的大地上的姐妹,是你的生命比我长久。石桥回答:你那么美,你在人们的记忆中必然是久恒的。”在引导同学们讨论后,教师归结道:“我认为虹和桥都是美的。虹美在壮烈灿烂,美在短暂;桥美在默默奉献,美在长久。美的内涵是丰富的,她的外延又十分广大。她丰富多彩,无所不在。我们不能因为有虹在,便鄙夷脚下的石桥;也不能因为踏上了石桥,便不愿抬头看天上的彩虹。美,决非一个简单的判断句所能包容。我们要积极地发现身边的美,包括美的事物、美的人格、美的生活、美的理想。既不能因喜欢蓝色的辽阔,便排斥绿色的生机勃勃;也不能羡慕轰轰烈烈,而忽视了默默无闻。应在自己生活的时时刻刻中,自觉地追求美的语言、美的行为、美的心灵,用美的标准要求自己……。
这段阐释语从具体实例中引导学生辨证地看问题,不仅将属于较高层次的思辩性问题透析,而且开阔了学生的思路,达到发展智力的作用,使学生学到尝试用辨证的方法去分析问题睥本领。同时,在老师生动优美的语言的阐释下,形、情、理交织在一起。学生因情感的升华而深悟其理。语言艺术对学生的认知活动起到了指向作用和强化作用。
4.应变语的艺术——应变语因势利导
应变是一种教育机智的表现。应变是教师用以应付教学形势的变化的教学语言。教学是双边活动,教学双方处于错综复杂的关系之中,教学形势常常由于意外情况而出现新的变化。如何应付千变万化的教学形势,根据出现的新情况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灵活地调整教学语言,驾驭课堂教学,这需要教师具有应变能力,教学机智和语言艺术。灵活而恰当地运用教学应变语,要求教师有敏锐的发现能力与敏捷的思路。善于顺着学生考虑问题的轨迹,找出结症所在,因势利导,运用恰当的教学语言点醒“梦中人”,三言两语使学生恍然大悟,从而使教学活动健康发展。这要求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对症下药,冷静机智,耐心和蔼,善于点拨调控,妙语惊人;切不可因教学陷入困境而手足无措,指责学生。
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正在上课,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一只蝉突然闯了进来倾刻间同学们的眼光全集中在蝉的身上。先是一阵骚动,继而有人起哄,有声音说要“捉住它”。这时老师有力地插入一句:“同学们,我们现在讲关于蝉的问题。”学生听到老师要讲蝉的问题,不免有些意外,倒是想知道老师要讲点什么。老师趁势说:“首先得考一考大家看谁能说出一些带有蝉字的词语。”立即有学生举手。有人说“金蝉脱壳。”有人说“蝉联……”这样学生的注意力不知不觉地又被引了过来。
小学生的性格是好动的,课堂上出现外来干扰事件时,免不了要起哄,常使教师措手不及。如果处理不当,必然扰乱课堂秩序,影响教学进度。这位老师随机应变,借“蝉”发挥,马上转移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是一举两得。
5.结语的艺术——结语简明扼要
结语是对一堂课或一个问题进行总结的教学语言。其作用是使学生巩固强化所学知识,理清思路掌握方法,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种教学结语要简明扼要,提纲挈领,并且要耐人寻味,意味绵长,如橄榄在口,如音绕梁;切忌简单机械重复所讲,语言枯燥乏味,毫无新意。创造简明扼要而意味绵长的教学结语,这需要教师切实把握教学对象特点和知识体系,有高度概括能力和高超的语言表达技巧。这方面,很多特级教师的教例为我们提供了榜样。成功的“结尾语言艺术”可通过对一节课上教学内容梳理、概括、规律揭示、画龙点睛、提炼升华及引导探索等形式,把一个完整的知识交给学生,使它在学生头脑里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其中,运用最多的是紧扣全文、突出中心的总结语。
比如有一位教师教《绿色的办公室》一课,是这样结束的:现在我们回过头来审题,本课题目为什么叫“绿色的办公室”?又什么在题目上加一个双引号?(学生回答——略)同学们说对了,实际上没有什么办公室,“绿色的办公室”指的是“湖边的森林”。这是用一种专有事物的名称指代列宁当时艰苦的革命斗争环境。所以,在题目上用双引号。下课。
这样结束讲课,紧扣全文,画龙点睛,简洁明快,具体新鲜,中心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培养学生的回忆,联想和思维能力,大有好处。
结尾的归纳总结,教师既可以根据教学的重点进行归纳,也可以引导学生归纳,还可以师生共同归纳。教师归纳纲要,学生复述内容。这种结语艺术主要表现在能用扼要的语言,较短的时间,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明确重点,掌握主线和关键内容,产生提纲契领的效果。
总之,教师只有不断地在实践中提高教学语言的运用艺术,才能使课堂教学佳处纷呈,使学生在美的体验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C. 如何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运用语言方法

一堂体育课上得好不好,活不活,主要决定于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这就关键在于教师的导,这个导就是指体育课堂中的语言艺术,也就是我常说的教师在课堂上语言表达能力的艺术。称之为艺术,是因为它教你在课堂中导什么,怎样导,怎样去鉴赏美和创造美。
语言的力量是强大的。诚如刘勰所言:“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师。”现代教育语言表达被赋予新的内容和形式,它的社会效应是隐性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小学体育课堂语言艺术的方法和技巧。
一、体育课堂语言艺术的表达方式
教师课堂语言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创造,是在遵循一定规则下为实现一定教育目的创造性综合运用多种学科、语言表达方式的产物。它的表达效果的提高必须通过优化语言表达方式来实现,这种课堂语言的艺术创造,必须重视创造性地综合、灵活运用和优化的语言表达方法。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需要、教育的需要,表达策略的需要,语境的需要和课堂环境的需要。做到因人、因事、因境、因时而异。它的表达方法大概有以下几种:
1、朴实明快法
是教师语言表达的一种艺术风格,同时也是一种语言表达方法。其具体表现在:话语质朴、丰富自然、通俗坦率、真实可信、简洁明确,语不惊人,但立意深远。
2、超常变序法
即指在用语和确定词序及语句结构上采取一种不同寻常的选择和变化措施,使语义超常出新或发生质变,语言所强调的重心发生转变,造成一种出任 又在情理之中的表达效果。教师工作具有复杂性、动态性、创造性等特点,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表达必须有新角度,能针对学生实际情况阐述不同一般的见解,有效地点化和启迪学生,必须根据学生的理解水平和心理准备状态来安排和设计表达内容的先后顺序,鞭辟入里地叙事说明,使学生欣悦 。
3、反复冗余法
根据口语的特点和学生的需要有意采取词语、句式结构上的反复、重叠,增加语言的“冗余度”,以突出重点,强调要害,加深印象的一种表达方法。例如在教学途中的技巧时,教师反复几次提醒:同学们看到教师的标准动作示范后,再比较自己的动作是否标准,大腿的动作是否标准,小腿的动作是否标准,脚的动作是否标准,摆臂的动作是否标准,身体的倾斜度是否标准。这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不自觉性和模糊性而说的,学生在上体育课时学习动机主要体现在“玩”和学习只要能行这样半桶水的情况,就需要教师反复多次地提醒,反复多次地使用“是否正确”一词语,就是要引起学生的高度民主重视。
二、体育教师课堂语言的艺术技巧
体育课堂语言是一个多种表达技巧综合运用的过程。它的表达技巧是体育教师鲜明地表达思想感情和教学必不可免的手段,在课堂上教师应合理、灵活而综合地运用这种技巧,从这种范畴意义上来说“体育课堂语言艺术就是恰当、巧妙而有效地选择和运用表达技巧的艺术。
1、声势变化技巧
在这种有声语言中应该包括语势变化技巧、强调音变化技巧和降调技巧。就是运用不同的声调表达不同的教学效果。如:“这节体育课你们班的表现(强调音)比其它班级好,我真为你们班高兴(降调)”。这种对学生表示由衷的赞叹、祝愿、期盼的语言中运用降仰语势,效果往往比运用上升语势好,让学生显得真挚、恳切,没有做作之感,又寓意学生能继续发扬。
2、语言速度变化技巧
准确生动的表达需要有完美的语速和适应的用气方式相配合,教师的课堂讲话要做到不快不慢,用气均匀合理,语言流畅自如,且适合自己的表达特点和当时的课堂环境,快、慢、重、轻、停顿等都得好好把握。
3、态势语变化技巧
也是我们常说的态势语。这一语言在体育课中显得非常重要。教师的语言要做到自然和谐,入情入理,传神入化,优美高雅,动听而富有启发性,仅依靠丰富的词汇和发声技巧还不够,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想生动、准确、明了、自然、恰当地表达情意还需讲究态势技巧。
在体育教学中,态势可分为情感态势和教学态势。课堂的情感态势是指面部表情、手势、体态姿势的隐含的思想感情,是极其丰富微妙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神色变化都直接诉诸人的视觉,对人的心理产生某种感示,比声音先一步在听者心理形成心理视觉形象,从而对有声语言起到铺垫强调或替代作用。教学态势,也就是我们在体育课堂中所讲的示范教学,是体育课区别其它科目的标志之一,对于体育教师来说,教学态势必须要求很严格。如在途中跑的教学中,教师除了口若悬河的语言外,同时教师本身要进行示范教学,使学生更加易懂,根据学生在走和跑中一些常见的不标准动作,示范出标准动作,模仿出不标准动作,加以比较,让学生记忆深刻。
在课堂中只要了解教师课堂语言的特性、作用以及学生的心理特征,很好地运用课堂语言技巧,那么在这一堂课中语言运用一定是成功的,教学效果和质量都会有很大的提高。因此,体育课堂语言的灵活运用是非常重要的,它从很多方面影响教学任务、效果、成果、教学组织和教学质量,我们应该重视它。

D. 浅谈教师语言艺术的重要性

教师语言艺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秀的课堂语言能把学生的注意力“粘”住,让学生紧跟着教师走,聚精会神听课。一次,我请一名学生上台默写一首诗,他的字写得又高又大,很快就把整个黑板占满了,台下学生都笑了,这位同学看着自己的“作品”却洋洋得意。我指着黑板上的字笑着说:“默写的内容全对,但"自高自大"就不好了。”同学们听了忍俊不禁。教师幽默的语言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缩短师生心理距离,融洽师生关系。

教师语言艺术能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我在讲授课文《穷人》时,以文中多处环境描写为范例,适时给学生讲解环境描写的定义和作用,这一知识点在小学、初高中都相当重要,此时学生能够理解,对于日后相关知识的学习会有极大帮助。教师运用恰当准确、思路清晰、音韵和谐的语言教学,就能树立好的语言形象,所说的话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进而增强学生的记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师语言艺术能启迪学生的心灵。每个学生都是有独立个性的人,教师应该充分运用自己的语言艺术,巧妙鼓励学生,使其“如沐春风”,进而越加努力,取得进步。比如一些简单的问题,我们可以选择学习相对吃力的孩子回答,当他回答正确时,教师可以说:“你看,学习并不难,你能把好多同学都可能答错的题答对,真厉害!”这样的鼓励性语言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努力让其逐渐爱上学习。

天然翡翠一手源头价,仅限泰安,直播热卖中!
广告

教师贴切、真诚、耐人寻味的话语,可以使学生的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撼,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和成长的快乐,迸发学习的激情,这就是教师语言艺术的魅力。在新课标的旗帜下,教师要善于运用语言艺术,增强语言表现力,让语言的教育性和审美性达到统一,让语言的艺术魅力光芒四射。

首赞
+1
平台声明

E. 体育课中几种姿体语言的评价

一、手势在体育课中,手势是最常见的“语言”之一。当学生很好的完成练习,教师及时竖起大拇指,给予无声表扬,能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当学生做练习失败时,教师轻拍学生肩膀,做一个重新再来的手势,不仅是对学生心灵的安慰,而且给学生完成练习的勇气;当学生跑步落后意志消沉时,教师握拳用力向他挥动,使学生获得奋力向前的动力;当学生违纪,教师用一个特定的手势向其发出信息,使他感到老师已经发现了他的错误,但是在同学面前没有批评他,顾及了他的面子,他应该立即改正。看似平常无声的手势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避免了师生之间不愉快场面的出现,更能收到比直言不讳的正面教育更加有效的教育效果。
二、点头点头是最简单、常见的非语言信号之一。点头的常见作用是强化。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看见教师点头,那么他的行为会随着教师的点头得到强化。相反,如果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看到教师摇头,那么他的行为会随着教师的摇头得到抑制。
三、掌声体育教学中,掌声是教师使用较多的一种教学信号。在特定环境下,巧妙运用掌声,不仅能传达信息,而且有时还能起到语言无法替代的效果,当教师讲解、示范时,难免会有调皮学生“爱发言”、做小动作,教师“啪啪”两声掌声,既是提醒,又是善意的批评,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学生更容易接受;学生做练习,缺乏自信,教师要给以掌声鼓励;当学生动作优美、取得进步时,教师的掌声则意味着表扬和赞赏。
四、哨声哨声具有非口头语言所能表达的语言功能。在体育教学中,哨声一般代表教师的命令和指示。

F. 如何在体育课中使用幽默的教学语言

一、口头语言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语言表达艺术是教学艺术的一个基本且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学中离不开这一工具。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语言艺术素养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志。师之传道授业解惑,必借助于语言。教师口头表达能力的高低,影响着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果。充满激情,充满知识魅力,富有启迪性而又准确、鲜明、流利的讲话,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体育教师在组织教学语言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活
有位教育家说过,世界上没有枯燥的知识,只有枯燥的讲授。形象生动的教学语言是教学的催化剂,如果教师没有好的口才,语言不生动形象,即使是有趣的内容,也会讲得干巴巴、索然无味。形象生动的语言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在讲解中往往会遇到体育术语,而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难于理解,这就要求教师把术语转化为形象生动的口语,化难为易。例如,在教后滚翻时,我把“团身紧,后倒快速及时……依次滚动”变成富有儿童色彩的“团身如刺猬,后滚像皮球”。学生易于接受,掌握动作快,而且课堂充满快乐气氛。
(二)准
准确性是教学语言的灵魂,没有灵魂的语言就没有生命。缺乏科学性的语言,无论用词如何考究,语句怎样华美,都会显得苍白无力。教师讲解要符合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由已知到未知的认识规律,这样,就有利于学生根据思维的逻辑性自行推理,得出正确结论,提高语言的针对性。
(三)精
教师的教学语言力求精练、明快,否则,占去了宝贵的教学时间,失去了学生活动时间。体育教师在课堂上“精讲多练”,合理利用准确、精练的语言是体育教师的重要基本功,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充分利用有限时间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教学艺术。教学中要体现“精”,体育课的练习时间很有限,教师要抓住动作要领,一针见血地概括出要点,让学生好记好掌握。例如,在教原地侧向掷垒球时,我用口诀的形式概括动作为:蹬(蹬地)、转(转身)、挺(挺胸)、甩(鞭打出手)、拨(拨指),教学效果明显。
(四)趣
幽默、风趣的语言是课堂教学的润滑剂。一定的幽默感和教学机智行为是调节师生情绪不可缺少的有效方法。实践证明,富有幽默感和教育机智的教师比起缺乏这方面素质的教师,容易实现对教学的有效控制,更便于缓和工作中的紧张局面,也更能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来处理矛盾,从而造成一种良好的教学气氛。
(五)变
教师语言要注意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语调变速,把重要内容的表达速度放慢或有意重复,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当学生被无意注意分散时,可骤然提高音量或略作停顿,以排除外来干扰,把学生的注意力再“牵”回来。
(六)激
激励性语言的运用很有效,请将不如激将,古人用的“激将法”就是这个道理。因为体育教学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和对自我身体、意志品质的挑战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害怕、紧张、情绪低落等反应,教师应善于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将激励性语言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
1用激励性语言激:如“别怕,你能行!”“再试一次,你会跳得更好!”“再拼一次,相信自己!”等。
2用表扬性语言激:如“很好,very good!”“你真棒!”“太让人高兴了,你成功了!”“再加一把油,‘跳远王子’,别让人超过你!”等等。
3用鼓动性语言激:在有竞争的项目开始时,教师用具有鼓动性的语言激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跃跃欲试,事半功倍。如“你们能甘拜下风吗?要不要再比一次?”“人生能有几回搏,我要看看谁是这节课的英雄。”“其他的小组,他们想得第一吗?”等。
二、肢体语言
古语“言传身教”。在体育教学中只注重“言传”是不够的,还应该注重“身教”。体育是一种通过身体活动而进行的教育,体育教学蕴含着身教的内容,体育教师是身教的直接贯彻者。体育的形体语言,又称“肢体”语言。肢体语言是人的身势语或手势语,它属于非语言信息。肢体语言最显著的特点是形象感强,它可以加强口语的表达效果,传达信息,交流感情,充分展现教师风采,有助于学生获得动作的感性认识,建立正确的动作形象。它和口语一样是体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肢体语言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神情
教师的神情主要通过面部表情、精神状态和眼神表现出来,它的变化细微快速,与学生交流直接,对学生产生的心理暗示往往超过口语。如对在下面做小动作的学生,可采用目光直视的方法,表情要严肃,眼神要犀利,但不点出名字,暗示他老师已经注意你了,快停止。
(二)手势
体育教学的手势非常丰富,表达的信号和传递的信息十分传神。教师巧用手势是对口语的补充,可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典型的手势有:竖大拇指──表示赞扬或肯定;“V”字手型──表示胜利的祝愿;“OK”手势──表示许可、肯定;翘起食指放在唇边──请安静;暂停的手势都知道;摇头耸肩──表示遗憾无奈等。合理运用手势能大大丰富教师的表达形式,提高教学能力。
(三)示范
为人师表、身先士卒、以身作则是对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体育教师的一举一动、一招一式,潜藏着一定的教育作用。示范是体育课上运用最广泛的教学手段,教师完美的示范不仅准确地表现教学内容,而且给学生以最直观的视觉感受,有利于形成动作概念、动作表象。例如,在冬季教学中,教师不畏严寒、精神抖擞,表现出自信、乐观、泰然自若的精神面貌,仍然以高质量、严要求地完成各种动作示范与演示,由此不仅给学生留下了美好的体态印象,而且,又鼓舞了士气,增强了学生的练习信心和勇气。
体育教师应使肢体语言的艺术表现与精湛的体育技艺相结合,使肢体语言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显现出无穷的魅力。
三、书面语言
教师不但要有较强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要有较好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书面语言是探索体育规律、改革体育教学的工具,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素质,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定计划
这包括体育工作计划、教学工作计划、学校体育代表队训练计划等。
(二)写总结
这包括个人工作总结、体育教学工作总结、学校体育工作总结、教学经验总结、专题工作总结、教研组工作总结等。
(三)体育科学研究能力
这包括搜集整理文献、撰写论文、课题研究、教学后记等,把它们形成书面材料,不断提高自己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这也是体育教育完善自我的有效方式。
四、哨音语言
体育教师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穿着运动服,胸前挂着一个哨子。哨子可以说是体育教师使用最频繁的工具了。哨音语言作为口语和形体语言的有力补充,加强了体育教师的语言表达形式和表达能力。哨子因为其声音独特、容易引人注意、使用方便,经过加工和艺术处理成为一种特殊的有声语言,在体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使用时应掌握以下要领。
(一)要形成自己的哨音特色
每个教师个性不同,哨声也不相同。为避免几个班级在操场同时上课,因哨声类似而引起的混乱,教师要事先设计好有特色的哨声并配以手势,以示区分。我在开学第一堂室外课就规定了哨声所指的内容,并强化练习,让每一位学生知道什么样的哨声响起该立即做什么样的动作。在以后的教学中,不管有几个班级上课,只要我的哨音一响,整队、集合、分散练习、暂停练习都变得快速、规范,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哨音
因教学的任务、内容不同,应选择不一样的哨声。在带领慢跑时采用节奏明快的哨音,指挥队伍脚步,控制速度;在做准备操时用短促、洪亮的哨音代替喊口令,边示范边打节奏;在拔河比赛时,用有节奏的长音哨来为队员加油,鼓舞士气。
(三)使用哨音应注意轻重缓急,避免成为噪音
使用哨子可节省教师的体力,减轻疲劳。但哨子代替不了必要的讲解和口令,应与其他的教学语言配合使用。
总而言之,有声语言丰富多彩,肢体语言千姿百态,书面语言逻辑严谨,哨音语言生动独特。体育教学语言正是将口头语言、肢体语言、书面语言、哨音语言有机地融为一体,协调一致,相辅相成,充分体现了体育教学语言艺术的特性。作为体育教师不仅要有强健的体魄,高超过硬的体育教学技能,还要具有四种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才能自如地驾驭体育教学,成为一名出色的体育教师。

G. 体育教师的语言艺术是什么

体育教学中的语言艺术为体育教学增添了无穷的魅力。我们在使用教学语言专时,一属定要从教学的实际出发遵循语言规律,符合语言规范。加强思想修养和语言修养,认真准确的掌握和运用高水平的体育教学语言,丰富语言内涵,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切实运用好语言这一艺术,改善体育教学存在的单调乏味的感觉,把体育课上得健康、活泼、有趣、有品位,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素质的发展。

H. 体育教学中怎样运用语言艺术

体育教学中语言的运用艺术

江苏省洪泽县实验小学 丁 涛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正向“智能型”转变。面对当前教育改革的浪潮,体育教师应更新体育观念,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语言的运用艺术水平。体育教师的语言艺术包括口头语言、肢体语言、书面语言、哨音语言,他们是体育教师必备的基本功。下面就这四个方面谈谈本人的一些看法。

一、口头语言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语言表达艺术是教学艺术的一个基本且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学中离不开这一工具。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语言艺术素养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志。师之传道授业解惑,必借助于语言。教师口头表达能力的高低,影响着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果。充满激情,充满知识魅力,富有启迪性而又准确、鲜明、流利的讲话,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体育教师在组织教学语言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活

有位教育家说过,世界上没有枯燥的知识,只有枯燥的讲授。形象生动的教学语言是教学的催化剂,如果教师没有好的口才,语言不生动形象,即使是有趣的内容,也会讲得干巴巴、索然无味。形象生动的语言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在讲解中往往会遇到体育术语,而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难于理解,这就要求教师把术语转化为形象生动的口语,化难为易。例如,在教后滚翻时,我把“团身紧,后倒快速及时……依次滚动”变成富有儿童色彩的“团身如刺猬,后滚像皮球”。学生易于接受,掌握动作快,而且课堂充满快乐气氛。

(二)准

准确性是教学语言的灵魂,没有灵魂的语言就没有生命。缺乏科学性的语言,无论用词如何考究,语句怎样华美,都会显得苍白无力。教师讲解要符合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由已知到未知的认识规律,这样,就有利于学生根据思维的逻辑性自行推理,得出正确结论,提高语言的针对性。

(三)精

教师的教学语言力求精练、明快,否则,占去了宝贵的教学时间,失去了学生活动时间。体育教师在课堂上“精讲多练”,合理利用准确、精练的语言是体育教师的重要基本功,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充分利用有限时间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教学艺术。教学中要体现“精”,体育课的练习时间很有限,教师要抓住动作要领,一针见血地概括出要点,让学生好记好掌握。例如,在教原地侧向掷垒球时,我用口诀的形式概括动作为:蹬(蹬地)、转(转身)、挺(挺胸)、甩(鞭打出手)、拨(拨指),教学效果明显。

(四)趣

幽默、风趣的语言是课堂教学的润滑剂。一定的幽默感和教学机智行为是调节师生情绪不可缺少的有效方法。实践证明,富有幽默感和教育机智的教师比起缺乏这方面素质的教师,容易实现对教学的有效控制,更便于缓和工作中的紧张局面,也更能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来处理矛盾,从而造成一种良好的教学气氛。

(五)变

教师语言要注意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语调变速,把重要内容的表达速度放慢或有意重复,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当学生被无意注意分散时,可骤然提高音量或略作停顿,以排除外来干扰,把学生的注意力再“牵”回来。

(六)激

激励性语言的运用很有效,请将不如激将,古人用的“激将法”就是这个道理。因为体育教学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和对自我身体、意志品质的挑战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害怕、紧张、情绪低落等反应,教师应善于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将激励性语言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

1用激励性语言激:如“别怕,你能行!”“再试一次,你会跳得更好!”“再拼一次,相信自己!”等。

2用表扬性语言激:如“很好,very good!”“你真棒!”“太让人高兴了,你成功了!”“再加一把油,‘跳远王子’,别让人超过你!”等等。

3用鼓动性语言激:在有竞争的项目开始时,教师用具有鼓动性的语言激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跃跃欲试,事半功倍。如“你们能甘拜下风吗?要不要再比一次?”“人生能有几回搏,我要看看谁是这节课的英雄。”“其他的小组,他们想得第一吗?”等。

二、肢体语言

古语“言传身教”。在体育教学中只注重“言传”是不够的,还应该注重“身教”。体育是一种通过身体活动而进行的教育,体育教学蕴含着身教的内容,体育教师是身教的直接贯彻者。体育的形体语言,又称“肢体”语言。肢体语言是人的身势语或手势语,它属于非语言信息。肢体语言最显著的特点是形象感强,它可以加强口语的表达效果,传达信息,交流感情,充分展现教师风采,有助于学生获得动作的感性认识,建立正确的动作形象。它和口语一样是体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肢体语言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神情

教师的神情主要通过面部表情、精神状态和眼神表现出来,它的变化细微快速,与学生交流直接,对学生产生的心理暗示往往超过口语。如对在下面做小动作的学生,可采用目光直视的方法,表情要严肃,眼神要犀利,但不点出名字,暗示他老师已经注意你了,快停止。

(二)手势

体育教学的手势非常丰富,表达的信号和传递的信息十分传神。教师巧用手势是对口语的补充,可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典型的手势有:竖大拇指──表示赞扬或肯定;“V”字手型──表示胜利的祝愿;“OK”手势──表示许可、肯定;翘起食指放在唇边──请安静;暂停的手势都知道;摇头耸肩──表示遗憾无奈等。合理运用手势能大大丰富教师的表达形式,提高教学能力。

(三)示范

为人师表、身先士卒、以身作则是对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体育教师的一举一动、一招一式,潜藏着一定的教育作用。示范是体育课上运用最广泛的教学手段,教师完美的示范不仅准确地表现教学内容,而且给学生以最直观的视觉感受,有利于形成动作概念、动作表象。例如,在冬季教学中,教师不畏严寒、精神抖擞,表现出自信、乐观、泰然自若的精神面貌,仍然以高质量、严要求地完成各种动作示范与演示,由此不仅给学生留下了美好的体态印象,而且,又鼓舞了士气,增强了学生的练习信心和勇气。

体育教师应使肢体语言的艺术表现与精湛的体育技艺相结合,使肢体语言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显现出无穷的魅力。

三、书面语言

教师不但要有较强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要有较好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书面语言是探索体育规律、改革体育教学的工具,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素质,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定计划

这包括体育工作计划、教学工作计划、学校体育代表队训练计划等。

(二)写总结

这包括个人工作总结、体育教学工作总结、学校体育工作总结、教学经验总结、专题工作总结、教研组工作总结等。

(三)体育科学研究能力

这包括搜集整理文献、撰写论文、课题研究、教学后记等,把它们形成书面材料,不断提高自己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这也是体育教育完善自我的有效方式。

四、哨音语言

体育教师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穿着运动服,胸前挂着一个哨子。哨子可以说是体育教师使用最频繁的工具了。哨音语言作为口语和形体语言的有力补充,加强了体育教师的语言表达形式和表达能力。哨子因为其声音独特、容易引人注意、使用方便,经过加工和艺术处理成为一种特殊的有声语言,在体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使用时应掌握以下要领。

(一)要形成自己的哨音特色

每个教师个性不同,哨声也不相同。为避免几个班级在操场同时上课,因哨声类似而引起的混乱,教师要事先设计好有特色的哨声并配以手势,以示区分。我在开学第一堂室外课就规定了哨声所指的内容,并强化练习,让每一位学生知道什么样的哨声响起该立即做什么样的动作。在以后的教学中,不管有几个班级上课,只要我的哨音一响,整队、集合、分散练习、暂停练习都变得快速、规范,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哨音

因教学的任务、内容不同,应选择不一样的哨声。在带领慢跑时采用节奏明快的哨音,指挥队伍脚步,控制速度;在做准备操时用短促、洪亮的哨音代替喊口令,边示范边打节奏;在拔河比赛时,用有节奏的长音哨来为队员加油,鼓舞士气。

(三)使用哨音应注意轻重缓急,避免成为噪音

使用哨子可节省教师的体力,减轻疲劳。但哨子代替不了必要的讲解和口令,应与其他的教学语言配合使用。

总而言之,有声语言丰富多彩,肢体语言千姿百态,书面语言逻辑严谨,哨音语言生动独特。体育教学语言正是将口头语言、肢体语言、书面语言、哨音语言有机地融为一体,协调一致,相辅相成,充分体现了体育教学语言艺术的特性。作为体育教师不仅要有强健的体魄,高超过硬的体育教学技能,还要具有四种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才能自如地驾驭体育教学,成为一名出色的体育教师。

阅读全文

与浅谈体育课中的语言艺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西安最大的体育馆 浏览:601
省体质检测 浏览:4
长春马拉松全长多少 浏览:825
茂名体育馆周围旅馆 浏览:927
庐江沙溪中学体育老师 浏览:595
拳击裁判知乎 浏览:965
适合小学二年级的体育活动 浏览:137
s7比赛炼金 浏览:224
2016齐鲁弈友比赛通知 浏览:817
lpl有些什么比赛 浏览:943
武汉体育学院公共事业管理怎么样 浏览:632
梅州体育学院杜院长 浏览:906
宿城文化体育中心 浏览:435
小班体育活动捉小鱼 浏览:876
2020年高中篮球特长生招生 浏览:221
北京户外运动圣地 浏览:330
跑马拉松能长寿吗 浏览:846
学习钢琴不能练哪些体育项目 浏览:785
大班体育活动龟兔赛跑 浏览:770
我的体育老师田野的结局 浏览:430